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券商报告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291)

    • 生命科学上游2021年报总结:优质赛道持续高景气,行业龙头持续兑现业绩

      生命科学上游2021年报总结:优质赛道持续高景气,行业龙头持续兑现业绩

      生物制品
        21年常规收入增速超50%,行业景气度持续高涨。2021年生命科学上游板块总收入106.97亿元,同比增长22.97%,其中常规业务收入87.46亿元,同比增长51.48%,在同期疫情扰动、产能挤兑等多重负面影响下仍然实现高增长,板块扣非归母净利润23.61亿元,同比下降10.29%,主要系新冠相关业务价格下降影响盈利能力。   从子板块来看:1、生物试剂领域,诺唯赞(+19.44%、+91%,总收入及常规收入增速,下同)、义翘神州(-39.53%、+41.41%)、百普赛斯(+56.30%、+70.89%)等细分龙头凭借行业领先的性能及服务优势不断提高市占率,实现常规业务高速增长;同时得益于共性技术平台,相关企业快速开发出用于新冠病毒检测、科研使用的酶原料、抗体、重组蛋白的等产品,进一步增厚公司业绩;而以代理业务为主的优宁维(+30.69%)依托丰富全面的品牌布局也实现快速发展。2、化学试剂领域,泰坦科技(+56.32%)在自主品牌(+67.42%)和代理高端试剂(+92.81%)的双轮驱动下实现业绩大幅提升,而阿拉丁(+22.82%)则因21年下半年经销返利策略调整、CRP系统调试等原因导致短期增速略有放缓。3、科研耗材领域,行业龙头洁特生物(+69.80%、+124.23%)疫情期间加速拓展客户群体,收获亮眼业绩,拱东医疗(+43.95%)的科研耗材产品也于22Q1正式上线,未来有望实现快速增长。4、测序服务领域,龙头公司诺禾致源(+25.26%)在海外疫情管制的负面干扰下仍有不错表现。   22Q1疫情反复,板块表现有所分化。2022年一季度以来,国内华东、华南等多地疫情反复,对产品销售、物流运输造成阻碍,尤其是针对高校院所的线下推广活动受到影响,同时新冠检测原料、耗材等疫情产品需求下降,导致板块整体增速放缓,22Q1板块收入31.05亿元,同比增长19.55%,归母净利润8.26亿元,同比下降10.83%。分公司来看,我们预计诺唯赞、百普赛斯等生物试剂企业的常规业务有望延续此前高增态势,其中诺唯赞的新冠抗原试剂盒贡献当期大部分收入;化学试剂领域的泰坦科技、阿拉丁则受益于全国化仓储物流网络优势,受到疫情冲击相对有限;优宁维、诺禾致源等标的则因疫情影响导致短期增速下滑,我们预计未来随着国内疫情防控缓和,相关标的有望迎来增速回升。   高毛利新冠业务减少+原材料涨价+运费调整等因素,造成盈利能力短期下滑。2021年生命科学上游板块整体期间费用率22.74%(+2.84pp),其中销售费用率9.83%(+0.84pp),管理费用率6.36%(+1.24pp),研发费用率6.55%(+1.62pp),财务费用率-0.003%(-0.87pp),费用率小幅提升主要系新冠产品需求减少,基数效应减弱;2021年板块毛利率50.17%(-7.33pp),净利率24.51%(-6.54pp),毛利率下降主要受到运费调整、新冠产品价格波动、上游大宗原材料涨价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产能持续扩张,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加速提升,在手订单储备充足。2021年生命科学上游板块固定资产合计17.40亿元,同比增长36.93%,在建工程(含工程物资)5.67亿元,同比增长67.90%,板块存货16.46亿元,同比增长74.10%,疫情后行业需求旺盛带来订单饱和,企业产能利用率均维持高位,纷纷扩充产能设施以满足更多订单需求,尤其在化学试剂领域,存货储备通常作为产品销售先行指标,我们预计未来相关标的如泰坦科技、阿拉丁等有望持续表现亮眼。   员工数量快速增长,人均单产不断提升。板块内9家公司全部为2020-2021年内上市,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人员招聘节奏较快,2021年生命科学上游板块员工总数10152人,同比增长33.75%,与此同时,员工常规业务产出不断提升,达到86万/人,在新冠产品产能挤兑等因素影响下仍然实现13.25%的增长。   资产负债率不断优化,资产周转情况良好。2021年上游板块资产负债率显著下降,为13.84%(-7.50%),应收账款周转率5.48次(-0.61次),存货周转率4.11次(-0.47次),资产周转情况良好,周转能力小幅波动主要跟疫情相关产品需求回落有关。   投资建议:生命科学上游行业增速快、竞争壁垒高,同时兼具一定政策免疫属性,目前正处于需求高速扩张阶段,未来国产头部品牌有望凭借产品性能、技术服务、渠道网络等多重优势加速进口替代,持续兑现业绩。我们一方面持续推荐具备强产品研发能力和技术实力的企业,包括诺唯赞、义翘神州、百普赛斯、拱东医疗、洁特生物等,另一方面建议关注渠道网络布局完备、多品种快速放量的化学试剂相关标的,包括泰坦科技、阿拉丁等。   风险提示:产品市场推广不达预期风险;政策变化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行业数据进行了一定的筛选和划分,存在与行业实际情况偏差风险等。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9页
      2022-05-05
    • 中泰化工周度观点22W15:山东擎画高端化工“蓝图”,黄磷等产品价格大涨

      中泰化工周度观点22W15:山东擎画高端化工“蓝图”,黄磷等产品价格大涨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年初以来,板块略落后于大盘:本周化工(申万)行业指数跌幅为-4.25%,创业板指数跌幅为-4.26%,沪深 300 指数下跌-0.99%,上证综指上涨下跌-1.25%,化工(申万)板块落后大盘-3.00 个百分点。2022 年初至今,化工(申万)行业指数下跌幅度为-13.23%,创业板指数下跌幅度为-25.95%,沪深 300 指数下跌幅度为-15.21%,上证综指下跌幅度为-11.77%,化工(申万)板块落后大盘-1.46 个百分点。   事件:4 月 6 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十大创新”“十强产业”“十大扩需求”2022 年行动计划,并在《山东省高端化工产业 2022 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2022 年高端化工产业营业收入 9500 亿,初步构建优势产业突出的高端化工现代产业体系;推进裕龙炼化一体化(一期)、天辰齐翔尼龙新材料项目年内投产;培强万华、京博石化等高端化工品牌;以鲁北高端石化产业基地为主体,新增潍坊滨海、滨州鲁北等 1-2 个“雁阵形”集群;同时做好海科化工等 3 家地炼企业 740万吨产能退出工作;重点发展低碳、高端高质化工项目。   点评:   山东擎画高端化工“蓝图”,计划高端化工产业营收实现 9500 亿:山东省计划在2022 年初步构建优势产业突出的高端化工现代产业体系。工作目标:(1)壮大产业规模。(2)提升集聚水平。(3)做强产业体系。主要任务:(1)全面落实“链长制”推进机制。(2)加快推进产业链协同化发展。(3)积极开展优质企业梯度培育。(4)强化高端优质项目牵引带动。(5)塑强“雁阵形”产业集群。(6)引导核心技术攻坚。强化落后产能压减整合攻坚行动:重点落实炼化行业和氯碱行业中部分落后产能退出和推动深加工产品向精细化高端化延伸。推进措施:(1)严格落实产业政策。(2)大力优化要素配置。   产品价格涨跌互现:产品价格涨幅居前品种包括:美国 Henry Hub 期货(14.31%)、Brent 期货(10.86%)、WTI 期货(10.42%)、黄磷(7.19%)、棕榈油(24 度)(6.70%)。   产品价格跌幅居前品种包括: DMF(-11.81%)、三聚氰胺(-9.50%)、丁二烯(-9.26%)、苯酐(-7.69%)、碳酸二甲酯(-6.90%)。   风险提示事件: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原油价格波动风险、企业经营风险。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8页
      2022-04-18
    • 中泰化工周度观点22W14:“十四五”能源转型加速,国内外化肥价格持续攀升

      中泰化工周度观点22W14:“十四五”能源转型加速,国内外化肥价格持续攀升

      化学制品
        年初以来,板块略领先于大盘:本周化工(申万)行业指数涨幅为0.04%,创业板指数跌幅为-4.71%,沪深300指数下跌-0.55%,上证综指上涨下跌-0.45%,化工(申万)板块领先大盘0.50个百分点。2022年初至今,化工(申万)行业指数下跌幅度为-9.38%,创业板指数下跌幅度为-22.66%,沪深300指数下跌幅度为-14.36%,上证综指下跌幅度为-10.66%,化工(申万)板块领先大盘1.27个百分点。   事件:   4月7日,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内外化肥价格持续攀升。国际方面,根据4月9日当周Wind数据,钾肥(FOB以色列)价格为929美元/吨,月环比+32.5%;磷酸一铵(FOB波罗的海)1200美元/吨,月环比+36.2%;尿素(FOB波罗的海)825美元/吨,月环比+34.1%;国内方面,4月9日当周,钾肥(60%粉末,青海盐湖)价格为2825元/吨,月环比持平;磷酸一铵(55%粉末,湖北)价格为3600元/吨,月环比+7.5%;尿素(小颗粒,全国)为2825元/吨,月环比+7.5%。   点评:   石化行业"十四五"意见印发,能源结构转型加速。意见提出,到2025年我国石化行业基本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强、结构布局合理、绿色安全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格局,高端产品保障能力大幅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明显增强,高水平自立自强迈出坚实步伐。主要目标:(1)创新发展。到2025年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5%以上;突破20项以上关键共性技术和40项以上关键新产品;(2)产业结构。大宗化工品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产能利用率达到80%以上;乙烯当量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化工新材料保障水平达到75%以上;(3)产业布局。城镇人口密集区危化品企业搬迁全面完成,形成70个左右具有竞争优势的化工园区。到2025年化工园区产值占行业总产值70%以上;(4)数字化转型。石化、煤化工等重点领域企业主要生产装置自控率达95%以上,建成30个左右智能制造示范工厂、50家左右智慧化工示范园区;(5)绿色安全。大宗产品能耗和碳排放明显下降,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比“十三五”降低10%以上,安全水平提高。此外意见提到,鼓励合理有序开发利用“绿氢”与加快原油直接裂解制乙烯、合成气一步法制烯烃项目。推进炼化、煤化工与“绿电”、“绿氢”等产业耦合示范,利用炼化、煤化工装置所排二氧化碳纯度高、捕集成本低等特点,开展二氧化碳规模化捕集、封存、驱油和制化学品等示范。加快原油直接裂解制乙烯、合成气一步法制烯烃、智能连续化微反应制备化工产品等节能降碳技术开发应用。投资建议:(1)炼化领域,建议关注持续加强研发投入延伸新材料,提升乙烯当量保障水平目标下、有后续项目规划有望加速的民营炼化企业:恒力石化、荣盛石化、东方盛虹、桐昆股份;(2)流程短、环境友好的轻质化龙头企业:卫星化学、东华能源;(3)煤化工领域,建议关注柔性生产、煤基新材料龙头:华鲁恒升,与布局“绿氢“耦合传统煤化工制烯烃的宝丰能源;(4)生物基新材料方面,建议关注凯赛生物等。   地缘因素下全球钾肥供给紧张,原料高位支持氮磷肥景气。钾肥主产国出口受限。俄罗斯:2022年2月末以来俄乌地缘冲突不断升温,对俄罗斯钾肥产品运输以及出口造成较大影响。3月10日俄罗斯工业部表示,将禁止向“不友好”国家出口化肥,且俄罗斯目前遭受着西方严厉的经济制裁,虽然制裁措施尚未针对钾肥出口,但严重影响了银行支付问题;白俄罗斯:欧盟和加拿大要求限制其钾含量(折合K2O)低于40%或高于62%的部分的出口,英国以列举关税税则号的形式规定了白俄罗斯钾肥产品,造成白俄罗斯无法使用立陶宛的克莱佩达港对外出口钾肥的局面,两国掌握全球近40%的钾肥出口。从供给端看,今年新增产能主要包括Nutrien增产100万吨,亚钾国际新增75万吨产能等部分企业产能调整,整体新增产能规模有限,若地缘因素短时间无法缓解,钾肥或将维持供给紧张局面。原料高位支持氮磷肥景气。一方面由于天然气、煤炭、硫磺等原料成本飙升推动海外磷肥与氮肥价格大涨,另一方面3月俄罗斯工业部宣布将禁止向“不友好”国家出口化肥,导致全球化肥开启新一轮上涨。但由于国内出口转法检后周期拉长导致出口不畅,国内外氮磷肥价差持续拉大,当前国内外尿素价差为2426元/吨,月环比+93.0%;磷酸一铵价差为4038元/吨,月环比+82.2%。考虑到国内产能相对充裕,我们看好在4月底至5月国内需求转淡后,出口或有所放松,相关企业或迎来较大盈利弹性。建议关注:钾肥板块:盐湖股份、亚钾国际、东方铁塔;磷肥板块:新洋丰、湖北宜化、川金诺、云天化、兴发集团;氮肥板块:华鲁恒升、阳煤化工、四川美丰、中国心连心化肥。   产品价格涨跌互现:产品价格涨幅居前品种包括:美国HenryHub期货(11.64%)、异丁醛(8.49%)、氯化铵(湿铵)(8.33%)、碳酸锂工业级(5.87%)、无水氢氟酸(华东)(5.18%)。产品价格跌幅居前品种包括:二氯甲烷(-9.71%)、DMF(-6.87%)、三聚氰胺(-5.21%)、顺酐(-5.15%)、丙烷(CFR华东)(-5.13%)。   原油价格站上新高,全球资本开支回暖,油服行业充分受益:中海油服、海油工程;地缘政治因素扰动,全球油气供应链脆弱性显现,建议关注油气上游标的:中国海油、中国石油、广汇能源;油价高位震荡,煤头气头路线凸现成本优势:卫星化学、宝丰能源。龙头企业扩大优势,同时估值明显偏低,或实现穿越周期。建议关注质地优异、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如万华化学、华鲁恒升、扬农化工、新和成、荣盛石化、桐昆股份、恒力石化。伴随健康意识提升,代糖成为时代大趋势,建议关注处于景气周期的食品添加剂龙头金禾实业。新材料: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终端需求革新,带动高端制造产业升级和发展。在此过程中,产业革新会对材料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推动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建议关注产业革新与供应链重塑标的:雅克科技、国瓷材料、万润股份。此外,建议关注优质成长性公司:海利得。   风险提示事件: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原油价格波动风险、企业经营风险。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3页
      2022-04-11
    • 石油化工:战略储备接连而至来,原油价格或近跌远升

      石油化工:战略储备接连而至来,原油价格或近跌远升

      化学制品
        事件:当地时间3月31日,美国拜登政府宣布,未来6个月美国将每天释放1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共释放1.8亿桶石油。这是美国自1974年建立石油储备计划以来规模最大的释放。当地时间4月1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公告称,该组织31个成员国当天达成协议,继3月份之后,将再次对市场释放原油应急储备。自美国宣布释放战略储备后,油价出现小幅震荡,Brent现货价格自3月31日110.30美元/桶下滑至4月4日108.89美元/桶;WTI期货价格由100.28美元/桶上涨至103.28美元/桶。   点评:   美国领衔释放战略原油储备,缓解市场供给担忧遏制油价上涨:国际油价自2020年4月低点以来持续复苏,进入2022年之后,俄乌冲突导致国际原油价持续暴涨,3月8日一度超过137美元/桶,创下2010年以来最高油价记录。基于国际社会对俄罗斯的制裁预期,俄罗斯原油出口或将减少约300万桶/日,EIA在其3月份的STEO中将2022年布伦特原油现货平均价格预测上调逾每桶22美元,达到105.22美元/桶。美国此次大规模释放战略石油储备,短期来看,有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俄罗斯原油供给带来的缺口,缓解市场对供给面的担忧,从而诱发油价短期回调。   本次抛储规模史无前例,美国SPR库存“见底”。美国:本次美国将在6个月内释放共1.8亿桶战略石油储备,这是1974年美国建立战略石油储备(SPR)制度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储备释放。与此同时,这也是自2021年11月以来美国第三次释放战略石油储备,2021年11月和2022年3月初,美国政府分别释放了5000万桶和3000万桶SPR。截至今年3月25日,美国SPR储备为5.683亿桶,此次释放1.8亿桶原油后,美国剩余SPR仅为3.883亿桶,逼近IEA所规定的最小SPR储备量(根据IEA成员国必须持有90天的净进口储备计算,美国SPR必须持有3.15亿桶)。国际能源署(IEA):本次是IEA今年第二次,历史上第五次对外释放原油应急储备。IEA成员国共拥有15亿桶的原油应急储备,分别在1991、2005、2011年以及2022年3月宣布紧急释放库存。在今年3月初的紧急抛储中,IEA各成员国共释放6270万桶石油储备,约占其总储备的4%,其中美国占到近一半,欧洲国家约占1/4的份额。   长期石油供给紧张,油价具有潜在上行空间。从期货市场来看,俄罗斯油价大幅贴水:受俄乌冲突及国际制裁影响,俄罗斯原油有高达300万桶/日的出口受到制约,俄罗斯的乌拉尔原油较基准布伦特原油现货的贴水幅度达到史上最大。4月4日,乌拉尔原油价格比即期市场布伦特原油现货价低33.06美元/桶,在此价格下仍然没有吸引到买家接盘。美国页岩油增产进度缓慢:本周美国石油钻机数量增加两座,达到533座;天然气钻机数量增加1座至138座。进入2022年以来,国际油价暴涨,但美国活跃钻机数量却增长缓慢,在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新井挖掘,美国页岩油企业优先选择加大对库存井(DUC)的完井操作,根据EIA统计,美国DUC数量自2020年8月以来持续下降,至2022年2月,美国DUC已降至4372口,下降近50%。DUC持续下降或将导致2022年美国原油增长有限。近跌远涨,远期油价上行:本次石油储备释放,有一定可能缓解近期俄罗斯制裁带来的石油供给危机,熨平短期油价波动。然而本轮抛储后,美国储备“见底”,与IEA的最低要求相比,仅有0.7亿桶空间;国际石油供需缺口仍然存在,叠加全球原油库存处于低位,市场预期美国等后期仍将回补SPR需求,因此近月原油期货价格有所下跌,但是远期价格较之前上涨。   投资建议:油价上涨拉动石油企业业绩,上游资本开支回暖,相关化学品价格增扩,建议关注中国石油、中国海油、中曼石油、中海油服、迪威尔、宝丰能源、卫星石化等企业。   风险提示:抛储计划执行慢于预期、全球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全球疫情反复导致需求低于预期。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4-06
    • 中泰化工周度观点22W12:磷矿石库存低位价格上扬,供不应求推涨磷肥价格

      中泰化工周度观点22W12:磷矿石库存低位价格上扬,供不应求推涨磷肥价格

      化学制品
        年初以来,板块领先大盘:本周化工(申万)行业指数涨幅为0.53%,创业板指数跌幅为2.80%,沪深300指数下跌2.14%,上证综指上涨下跌1.19%,化工(申万)板块领先大盘1.73个百分点。2022年初至今,化工(申万)行业指数下跌幅度为10.70%,创业板指数下跌幅度为20.61%,沪深300指数下跌幅度为15.50%,上证综指下跌幅度为11.75%,化工(申万)板块领先大盘1.04个百分点。   事件:据卓创和Wind,本周磷矿石、磷酸一铵、磷酸二铵价格分别为647.5元/吨、3580元/吨和3910元/吨,环比分别上涨0.78%、5.29%和0.26%。   点评:   1)磷矿石货源紧张库存低位,价格小幅上扬。供给端,安全检查等原因导致多地磷矿石供应不稳,市场流出现货偏少,货源难寻。据百川,磷矿石的主要产区里,仅湖北地区供应相对稳定。需求端,春耕市场打开以及夏季市场承接,下游市场需求增加:磷酸一铵涨势不减,价格继续向上;磷酸二铵开工率持续下行,局部运输仍有缺口,价格推涨;黄磷在成本施压下,市场跟涨气氛持续,据卓创资讯,中国西南地区黄磷企业出厂均价35214元/吨,环比2.78%,同比103.27%。整体来看,磷矿石市场供应紧张叠加库存低位,短期内价格预计稳中上行。2)春耕夏种需求旺盛,供不应求推涨磷肥价格。供给端,本周磷酸一铵周度开工55.87%,较上周小幅增加;磷酸二铵市场开工走低,企业发运受阻,市场流通现货紧俏。且原材料磷矿石、合成氨、硫磺等均有涨价,对磷肥形成价格支撑。需求端,随着天气回暖,春耕用肥逐渐接近尾声,叠加夏季储肥需求来临,复合肥厂家目前保持高负荷开工,对磷肥需求旺盛。同时,俄乌冲突导致国际磷肥市场供应严重不足,国际磷肥价格持续上升,侧面带动国内磷肥价格上涨。预计短期内磷肥价格依然坚挺。   产品价格涨跌互现:鞋底原液(鞋中底,华东)(22.50%)、美国HenryHub期货(11.39%)、Brent期货(10.84%)、黄磷(9.92%)、三氯氧磷(9.76%)。   产品价格跌幅居前品种包括:甲基环硅氧烷(DMC)(-14.29%)、烯草酮(-7.50%)、丙烯酸(-7.48%)、浆料(-6.77%)、嘧菌酯(-6.67%)。   风险提示事件: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原油价格波动风险、企业经营风险。风险提示事件: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原油价格波动风险、企业经营风险。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2页
      2022-03-28
    • 种植牙行业深度报告:千亿种植牙市场正启航,看好产业链国产化机遇

      种植牙行业深度报告:千亿种植牙市场正启航,看好产业链国产化机遇

      医疗服务
        复盘韩国种植牙崛起之路,有何启示?   韩国种植牙行业的腾飞得益于需求+供给+支付的共同驱动,核心耗材本土化是关键。韩国种植牙渗透率位居全球第一,每万人种植牙数达500颗,发达国家平均为100~200颗。韩国种植牙的超高渗透率不仅与其深度老龄化、人均可支配收入较高有关,更得益于本土种植体企业的崛起。Osstem、Dentium等韩国本土品牌均发展于2000年前后,发展路径与韩国种植牙需求爆发阶段吻合,到2020年韩国种植体的本土化率已经超80%。本土种植体企业的崛起一方面使得种植牙迅速实现平民化,支付可及性大幅提升;另一方面也为牙医提供专业培训,解决医生供给问题,2000年韩国仅2%的牙医拥有种植牙执照,到2012年这一比例已经超过80%。   国内种植牙市场空间几何?   潜在需求旺盛,支付能力和医生供给两大核心限制因素正在改善,终端市场规模有望超千亿。2011-2020年间国内种植牙数量复合增速高达46%,2020年种植量约400万颗(约每万人种植牙数28颗),渗透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较低。以国内存量市场计算,种植牙潜在市场需求超2000万颗,种植牙终端市场规模超千亿。支付能力和医生供给是目前低渗透率的核心因素,品牌下沉+种植体集采背景下,支付可及性大幅提升;同时由于种植牙医师学习周期较短,上游厂家培训赋能下,牙医供给紧缺有望得到缓解,国内种植牙市场有望迎来爆发。   中国的种植牙产业是否存在国产替代机遇?   种植体、修复材料、牙冠三大细分领域市场空间广阔,国产品牌大有可为。1)种植体:国内种植体市场规模(出厂价口径)有望达到136亿;目前欧美和韩系品牌占据主导,国产份额不足5%,随着二三线空白市场开拓,国产品牌有望受益。2)修复材料:口腔修复膜+骨修复粉合计市场空间(出厂价)可达36-60亿元,目前盖氏产品一家独大,国产品牌有望凭借高性价比优势实现突破。3)牙冠:氧化锆全瓷牙冠美学效果接近真牙,应用前景广阔,我们测算国内种植牙用的氧化锆全瓷牙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52亿元。   投资建议:老龄化进程加速背景下,国内口腔种植行业潜在需求旺盛,支付能力和医生供给两大核心限制因素正在改善,国内种植牙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看好种植牙需求爆发下的产业链国产化机遇。建议重点关注产业链相关标的:正海生物、奥精医疗、先临三维、康拓医疗、国瓷材料、通策医疗。   风险提示:种植体降价幅度超预期风险;市场推广不及预期风险;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市场规模测算基于一定前提、存在假设条件不达预期的风险等。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5页
      2022-03-16
    • 2022年度化工策略证券研究报告:大宗向右,成长向上

      2022年度化工策略证券研究报告:大宗向右,成长向上

      化学制品
        回顾2021:受Delta、Omicron变异病毒侵害,全球疫情反复拖累世界经济复苏步伐,发达经济体供给端出现扰动、海运不畅等因素扰动经济复苏,IMF10月预测2021年全球GDP增速5.9%,较7月预测值下调0.1pct。受碳中和叠加全球能源价格上行影响,化工品价格整体处于历史中高位水平。SW化工股(不含中国石化)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1398亿元,同比增长38.4%;实现净利润总额5517亿元,同比增长147.2%。展望2022年,我们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值得关注:1)地产下行压力较大,政策边际已显改善;2)库存仍处历史低位,供给谨慎支撑向上;3)海运费已边际改善,出口暖风有望下沉;4)PPI-CPI剪刀差收敛,关注精细化工标的。   大宗向右:传统需求提供弹性,新增需求打开空间。1)低库存叠加运费向下,看好织造上游产业链:坯布成交量较疫情前仍有13%的修复空间,当下行业库存30天,处于历史低位,坯布有望进入补库周期。且随着海运费拐点出现,长丝、粘胶具有高出口占比、低单柜货值的特点,有望充分收益;2)供给需求迎来共振,看好农化产业景气延续:随着疫情反复、成本压力等影响,年内粮食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刺激农民次年扩大种植面积,从而提升农资产品需求。且在环保与“碳中和”政策下,高毒农药持续淘汰,低端产能持续出清,产能格局优化;3)新能源需求快发展,打开化工品第二成长曲线:电动车渗透率持续提升、光伏装机量持续超预期,带动工业硅、纯碱、PVDF、磷酸铁锂、DMC、氯化亚砜等化工品需求延续。   成长向上:新材料跨越发展,国产化替代加速。1)食品添加剂:代糖长坡厚雪,三氯蔗糖景气持续。2)PI薄膜:国产替代加速,市场空间广阔。3)合成生物学:碳中和下一片蓝海。4)尼龙66:己二腈产能释放,推动尼龙66国产化   建议关注:万华化学、华鲁恒升、扬农化工、龙佰集团、宝丰能源、远兴能源、兴发集团、合盛硅业、恒力石化、荣盛石化、桐昆股份、新凤鸣、三友化工、金禾实业、凯盛新材、聚合顺、华恒生物。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波动风险,市场规模测算偏差风险,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项目进展不及预期风险。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81页
      2022-01-10
    • 医疗科技行业周报:创业慧康进入云2.0时代,升级企业运营及商业模式

      医疗科技行业周报:创业慧康进入云2.0时代,升级企业运营及商业模式

      医疗服务
        重点标的行情:【卫宁健康】涨跌幅6.16%;【创业慧康】涨跌幅6.18%;【久远银海】涨跌幅-2.79%;【思创医惠】涨跌幅0.63%;【平安好医生】涨跌幅4.67%;【阿里健康】涨跌幅6.97%;【京东健康】涨跌幅5.23%;【医渡科技】涨跌幅10.38%;【1药网】涨跌幅0.41%。   行业动态点评:   创业慧康发布创业慧康云2.0,构建智慧医疗新底座。在“2021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上”公司发布创业慧康云2.0。创业慧康云2.0将开启纵向联动、横向扩展的外生态升级。在技术多态的基础上,公司构建运维云平台和医卫应用云平台;在业务多态的基础上,建立医卫健康服务运营平台。公司将通过数据运营、产品运营和业务运营的模式,全面满足患者的医疗服务消费需求。同时,创业慧康云2.0将推动公司的业务全面云化:即以云端应用平台为中枢,以智慧医卫基础OS为底座,共建新一代产品与服务生态体系。   云2.0时代,企业运营模式、商业模式有望迎来新变化。运营模式方面,从产品研发、市场营销、工程交付、培训交付到运营维护,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管理都会逐步上云。有望降低实施成本、营销费用,提高研发效率。商业模式方面,中台产品以及SaaS应用将推动软件按订阅模式收费,公司搭建的连接内外部的互联网医疗运营平台有望实现按年服务费、交易佣金等模式收费。公司运营模式及商业模式有望发生转变。   投资建议:重点关注细分板块及个股   医疗IT:创业慧康(公卫IT龙头企业)、久远银海(医保IT龙头企业)、卫宁健康(医院IT龙头企业);   互联网医疗:平安好医生(互联网+医疗健康龙头企业);阿里健康(互联网医疗龙头企业,阿里集团健康领域旗舰平台);京东健康(全国最大的线上零售药房,京东集团健康领域旗舰平台)   推荐关注:思创医惠(优质医疗IT企业)、东华软件(具备大医院卡位优势的医疗IT领军企业)、医渡科技(医疗大数据龙头企业)、万达信息(国内优质医疗IT及智慧城市厂商)、1药网(国内优质医药电商)、麦迪科技(CIS领域龙头企业)、和仁科技(优质医疗IT企业)、德生科技(社保卡及服务龙头企业)、国新健康(医保控费领军企业)。   风险提示:行业发展不及预期,政策落地缓慢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1-04-27
    • 碳中和背景下的中国化工

      碳中和背景下的中国化工

      化学制品
        2020年9月,中国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今年两会期间,“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碳中和对于化工行业的影响,主要来自能耗和材料两个方面。   我们认为化工行业要实现碳中和,可从三个方向入手:   1)原料端: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也是化工行业的主要原料之一,煤炭资源高效利用是实现碳减排的重要途径。一方面,优秀企业能效指标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未来煤炭指标将成为煤化工企业的核心脉搏,小企业退出将利于龙头做大做强。我们重点推荐煤化工龙头企业华鲁恒升和宝丰能源。   2)过程端:2020年化工行业耗电量占制造业的13%,耗电量较大的子行业包含电石、肥料、氯碱、黄磷等。由于我国电力结构以火电为主,耗电相当于间接耗煤。化工领域,像电石、PVC、工业硅等高能耗行业,势必会因此而推高边际成本。此外,现有的PVC、电石及工业硅龙头的优势有望进一步巩固,建议关注中泰化学、合盛硅业。此外,煤化工也为低成本碳捕集与封存技术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3)产品端:重点关注生物基材料对于传统石油基材料的替代,从而可以从下游应用层面减少对石油基产品的依赖。主要聚焦两个方向:1、生物降解塑料板块,产品包括PLA和PBAT,建议关注金发科技、金丹科技,彤程新材,瑞丰高材。   2、海内外生物柴油需求缺口巨大。交运行业一直是碳排放主力,而绿色燃料生物柴油是绝佳替代品。我国主要以废弃的地沟油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成本上更具优势,并且可以对地沟油进行较好的利用,建议关注卓越新能。   风险提示:原油价格下跌。宏观经济下行,导致大宗产品价格大幅下滑。市场规模测算偏差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公司募投项目进展不及预期风险,产品价格大幅波动风险。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页
      2021-04-08
    • 医疗科技健康周报:完善药品集采平台功能,驱动医保IT及公卫IT领域新增投入

      医疗科技健康周报:完善药品集采平台功能,驱动医保IT及公卫IT领域新增投入

      医疗服务
        投资要点   重点标的行情:本周【卫宁健康】涨跌幅 5.54%;【创业慧康】涨跌幅0.71%;【久远银海】涨跌幅-5.04%;【思创医惠】涨跌幅-6.88%;【平安好医生】涨跌幅 4.56%;【阿里健康】涨跌幅-12.59%;【京东健康】涨跌幅-9.17%;【医渡科技】 涨跌幅-21.69%;【1 药网】涨跌幅-7.39%。   行业动态点评:   国务院发布药品集采新政,推进集采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的意见》。《意见》要求,加强药品集中采购平台规范化建设,统一基本操作规则、工作流程和药品挂网撤网标准,统一医保药品分类和代码,统一药品采购信息标准,实现省际药品集中采购信息互联互通,加快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的药品集中采购市场,建立健全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制度,依法依规实行全网动态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 新政旨在将药品集采工作进行常态化和制度化发展。   完善药品集中采购平台功能,推进药品集采平台及相关系统建设及升级。药品集采工作依托于集采信息平台。《意见》明确要求:促进医保信息平台、国家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和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信息共享。新政不仅推动各地药品集采平台的建设及升级工作,而且医保信息系统、公卫信息系统等也将进行改造。IT 投入需求将进一步释放,促进医疗 IT 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投资建议:重点关注细分板块及个股   医疗 IT:创业慧康(公卫 IT 龙头企业)、久远银海(医保 IT 龙头企业)、卫宁健康(医院 IT 龙头企业);   互联网医疗:平安好医生(互联网+医疗健康龙头企业);阿里健康(互联网医疗龙头企业,阿里集团健康领域旗舰平台) ;京东健康 (全国最大的线上零售药房,京东集团健康领域旗舰平台)   推荐关注:思创医惠(优质医疗 IT 企业)、东华软件(具备大医院卡位优势的医疗 IT 领军企业) 、 医渡科技 (医疗大数据龙头企业) 、 万达信息 (国内优质医疗 IT 及智慧城市厂商)、1 药网(国内优质医药电商)、麦迪科技(CIS 领域龙头企业)、和仁科技(优质医疗 IT 企业)、德生科技(社保卡及服务龙头企业)、国新健康(医保控费领军企业)。   风险提示:行业发展不及预期,政策落地缓慢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9页
      2021-02-02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