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istItem.name }}快速筛选药品,用摩熵药筛微信扫一扫-立即使用
碳中和背景下的中国化工
下载次数:
283 次
发布机构: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日期:
2021-04-08
页数:
20页
2020年9月,中国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今年两会期间,“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碳中和对于化工行业的影响,主要来自能耗和材料两个方面。
我们认为化工行业要实现碳中和,可从三个方向入手:
1)原料端: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也是化工行业的主要原料之一,煤炭资源高效利用是实现碳减排的重要途径。一方面,优秀企业能效指标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未来煤炭指标将成为煤化工企业的核心脉搏,小企业退出将利于龙头做大做强。我们重点推荐煤化工龙头企业华鲁恒升和宝丰能源。
2)过程端:2020年化工行业耗电量占制造业的13%,耗电量较大的子行业包含电石、肥料、氯碱、黄磷等。由于我国电力结构以火电为主,耗电相当于间接耗煤。化工领域,像电石、PVC、工业硅等高能耗行业,势必会因此而推高边际成本。此外,现有的PVC、电石及工业硅龙头的优势有望进一步巩固,建议关注中泰化学、合盛硅业。此外,煤化工也为低成本碳捕集与封存技术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3)产品端:重点关注生物基材料对于传统石油基材料的替代,从而可以从下游应用层面减少对石油基产品的依赖。主要聚焦两个方向:1、生物降解塑料板块,产品包括PLA和PBAT,建议关注金发科技、金丹科技,彤程新材,瑞丰高材。
2、海内外生物柴油需求缺口巨大。交运行业一直是碳排放主力,而绿色燃料生物柴油是绝佳替代品。我国主要以废弃的地沟油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成本上更具优势,并且可以对地沟油进行较好的利用,建议关注卓越新能。
风险提示:原油价格下跌。宏观经济下行,导致大宗产品价格大幅下滑。市场规模测算偏差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公司募投项目进展不及预期风险,产品价格大幅波动风险。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中国“碳中和”目标对化工行业带来重大影响,主要体现在能源消耗和材料两方面。化工行业实现碳中和,需要从原料端、过程端和产品端三个方向入手。报告详细分析了各个方向的策略,并推荐了相关领域的龙头企业。
中国“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为化工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蕴藏着重要的发展机遇。化工行业作为高能耗行业,其碳排放量巨大,需要进行深刻的转型升级。然而,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及绿色产品的市场需求增长,也为化工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报告首先阐述了中国“碳中和”目标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全球主要碳排放国的减排目标。数据显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CO2排放国,2018年CO2排放量约占全球的26%,排放主要集中在电力/热力、制造业/施工领域。报告指出,化工行业作为高耗能行业,其能源消费总量占我国工业整体的16%,对煤炭资源的依赖程度远高于其他国家。实现碳中和目标,化工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报告提出,化工行业实现碳中和,需要从原料端、过程端和产品端三个方向入手:
煤炭是化工行业的主要原料之一,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是实现碳减排的重要途径。报告分析了煤化工生产过程的碳流向,并指出优秀企业能效指标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中小企业退出将利于龙头做大做强。报告重点推荐了煤化工龙头企业华鲁恒升和宝丰能源。数据显示,2011年至2020年,合成氨行业能效领跑者企业吨氨能耗下降了22%。华鲁恒升通过“一头多线”循环经济柔性多联产运营模式,其合成氨和甲醇单位能耗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2020年化工行业耗电量占制造业的13%,耗电量较大的子行业包含电石、肥料、氯碱、黄磷等。报告指出,降低电耗和回收CO₂是过程端实现碳减排的关键。一方面,企业可通过提高工艺水平降低电耗;另一方面,可以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过程用能中氢的比例,并积极发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数据显示,要实现符合《巴黎协定》的气候成果,CCS必须在2017年-2060年之间帮助水泥、钢铁和化工行业削减29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其中化工行业可在2060年前实现140亿吨减排量。报告建议关注中泰化学、合盛硅业等龙头企业。
发展生物基材料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生产过程也更加清洁环保。报告重点关注生物降解塑料和生物柴油两个方向。生物降解塑料以PLA和PBAT为主,报告建议关注金发科技、金丹科技、彤程新材、瑞丰高材等企业。生物柴油可有效降低交运领域碳排放,我国主要以废弃的地沟油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成本上更具优势,报告建议关注卓越新能。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生物塑料年产能211.4万吨,其中可生物降解的产能占55%。
报告最后给出了投资建议,并列出了相关的风险提示,包括原油价格下跌、宏观经济下行、市场规模测算偏差、信息滞后以及公司募投项目进展不及预期等风险。
本报告深入分析了中国“碳中和”目标对化工行业的影响,并提出了化工行业实现碳中和的三大路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电耗和回收CO₂、发展生物基材料。报告通过大量的统计数据和图表,对各个路径的可行性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并推荐了相关领域的龙头企业。报告也指出了投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为投资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报告强调,在“碳中和”目标的驱动下,化工行业将迎来深刻的转型升级,低碳技术和绿色产品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 龙头企业凭借其技术、规模和环保优势,将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医药生物:医保基金预付文件发布,积极布局2025年改善方向
医药生物行业2024三季报总结之CRO、CDMO:订单逐步改善,曙光有望将至,积极把握底部机会
医药生物:医药有望走出低谷,积极把握反弹行情
医疗器械板块2024三季报总结:政策扰动下基本面见底,看好院内诊疗边际改善+设备更新陆续落地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对不起!您还未登录!请登陆后查看!
您今日剩余【10】次下载额度,确定继续吗?
请填写你的需求,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nameTip}}
{{companyTip}}
{{telTip}}
{{sms_codeTip}}
{{emailTip}}
{{descriptionTip}}
*请放心填写您的个人信息,该信息仅用于“摩熵咨询报告”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