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204)

    • 基础化工行业月报:化工产品价格延续弱势,围绕供给与需求关注三条主线

      基础化工行业月报:化工产品价格延续弱势,围绕供给与需求关注三条主线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2023年11月份中信基础化工行业指数下跌2.01%,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5位。子行业中,碳纤维、其他塑料制品和涤纶行业表现居前。主要产品中,11月份化工品价格继续回调。上涨品种中,纯碱、硝酸、液化天然气、草铵膦和炼焦煤涨幅居前。12月份的投资策略,建议围绕三条主线,关注煤化工、轻烃化工、轮胎与涤纶长丝行业。   市场回顾:根据wind数据,2023年11月份中信基础化工行业指数下跌2.01%,跑输上证综指2.37个百分点,跑赢沪深300指数0.12个百分点,行业整体表现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5位。近一年以来,中信基础化工指数下跌19.54%,跑输上证综指15.68个百分点,跑输沪深300指数10.28个百分点,表现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6位。   子行业及个股行情回顾:根据wind数据,2023年11月,33个中信三级子行业中,13个上涨,20个下跌,其中碳纤维、其他塑料制品和涤纶行业表现居前,分别上涨4.15%、3.69%、2.98%,聚氨酯、锂电化学品和氮肥行业表现居后,分别下跌8.56%、7.24%和5.32%。2023年11月,基础化工板块505只个股中,共有292支股票上涨,211支下跌。其中华密新材、汉维科技、富恒新材、天马新材和科强股份位居涨幅榜前五,涨幅分别为120.47%、85.11%、68.19%、58.43%和56.77%;德冠新材、惠柏新材、德方纳米、易普力和麦加芯彩跌幅居前,分别下跌46.15%、36.62%、17.83%、14.45%和13.43%。   产品价格跟踪:根据卓创资讯数据,2023年11月国际油价继续下跌,其中WTI原油下跌6.25%,报收于75.96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下跌5.24%,报收于82.83美元/桶。在卓创资讯跟踪的314个产品中,82个品种上涨,上涨品种较上月小幅提升,涨幅居前的分别为纯碱、硝酸、液化天然气、草铵膦和炼焦煤,涨幅分别为25.62%、19.52%、17.95%、14.75%和11.36%。210个品种下跌,下跌品种比例小幅下降。跌幅居前的分别是三氯甲烷、碳酸锂、硫酸铵、氢氧化锂和磷酸铁锂,分别下跌了33.33%、29.51%、25.94%、24.14%和22.22%。总体上看,化工产品价格整体仍处于下行态势。   行业投资建议:维持行业“同步大市”的投资评级。2023年12月份的投资策略上,建议围绕三条主线,关注煤化工、轻烃化工、轮胎与涤纶长丝行业。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行业竞争加剧、下游需求下滑
      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4页
      2023-12-11
    • 医药行业年度策略:行业步入正轨,精选长线板块布局

      医药行业年度策略:行业步入正轨,精选长线板块布局

      医药商业
        投资要点:   2023 年前三季度,从诊疗人数看,新冠疫情对常规诊疗的影响已经消退,但行业发展仍然承压。收入端,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 年 1-9 月,医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 1.84 万亿元,同比下滑3.4%(全国工业整体收入增速为 0);Wind 数据显示,中信医药板块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8695 亿元,同比增长 0.91%。利润端,医药制造业利润总额 2560.1 亿元,同比下滑 17.50%(全国工业整体利润总额增速为-9%),上市公司实现利润总额约 1983 亿元,同比下滑 17.06%。   从估值看,截至 11 月 30 日,中信医药指数的 PE(TTM)为29.30 倍,处于近十年的低位水平;考虑到医药行业经济运行指标边际改善,整体行业仍存估值提升机会,维持行业“强于大市”的投资评级。   展望 2024 年医保控费常态化,行业危机并存,建议围绕政策受益的板块进行长线布局。具体如下:1)中药板块:新药上市加速,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容。建议围绕行业整合以及儿药领域挖掘投资机会,重点关注国企改革推动下,战略布局日益清晰的国资背景中药龙头企业的投资机会,重点关注东阿阿胶(000423)等优质企业;关注具备中药独家品种、具备创新能力,具备中药院内制剂转化能力的优质中药企业,如羚锐制药(600285),众生药业(002317)等;关注中药 CXO 龙头博济医药(300404)。儿药方面,重点关注葫芦娃(605199)等具备儿童中成药优势品种的中成药企业。2)康复医疗器械板块:朝阳行业,成长可期。建议关注产线丰富,研发能力强的企业,如翔宇医疗(688626);3)血制品板块:产业整合进程加速,新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建议重点关注陕煤刚刚入主的派林生物(000403),同时关注有整合预期的血制品优质企业上海莱士(002252)。4)创新药板块:24 年融资环境有望改善,“出海”带来增量市场。建议自下而上精选具备研发实力和出海预期的创新药企业。AD 等退行性疾病领域的药企尤其值得重点关注。另外建议关注创新药相关的 CXO 领域相关企业的投资机会,如昭衍新药(603127)等。5)AI+医疗板块:技术赋能政策利好。建议关注 AI 医疗服务,AI 医学影像,AI 药物研发,AI 健康管理,AI 基因检测等领域优质标的,尤其是与华为合作的企业,如润达医疗(603108)等。   风险提示:疫情等系统性风险,中美关系不确定性,企业研发进程低于预期,国家政策推进低于预期。
      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0页
      2023-12-08
    • 基础化工行业年度策略:周期关注需求改善与成本优势,成长聚焦国产替代

      基础化工行业年度策略:周期关注需求改善与成本优势,成长聚焦国产替代

      化学原料
        投资要点:   2022年底以来,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及行业产能扩张等因素影响下,化工品价格回落幅度较大,行业收入、利润增速持续下滑。各板块经营分化较为显著,部分贴近终端消费的下游产业链品种,受原材料成本下降等因素影响,盈利能力提升或下滑幅度较小,农化产业链、地产产业链以及部分上游化工品种受需求下滑、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盈利能力下滑幅度较大。三季度以来,基础化工行业盈利出现一定程度边际改善。   2020年以来化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力度明显提升,三季度以来有所放缓,未来行业供给仍面临一定压力。今年以来行业需求有所修复,未来有望边际复苏。随着双碳政策的持续推进,化工行业有望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型,推动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具有优质园区与产业链一体化等优势,技术与规模领先,环保、安全措施完善的龙头企业有望实现强者恒强,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实现内生性的成长。   周期行业建议关注成本优势和需求改善带来的投资机会:未来油价预计保持中高位运行态势,替代路线的煤化工和轻烃化工有望受益。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崛起,国产轮胎有望凭借配套优势实现进一步发展,提升在全球轮胎市场的份额。在国内外需求复苏和成本低位运行的推动下,未来轮胎行业景气有望延续。涤纶长丝行业竞争格局总体较好,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受下游纺织服装需求拉动,行业景气有望逐步提升。   精选优质成长:作为发展高端制造业的重要基础,我国高度重视新材料行业的发展,长期以来政策扶持力度持续提升。随着近年来企业在新材料领域的攻坚克难,我国在高端新材料领域已取得较大突破,部分国产新材料的产品渗透率和国产化进程持续提升。受益于下游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国产新材料行业发展空间可观,确定性较强。今年以来消费电子领域需求有所回暖,行业景气正处于底部回升态势,有望拉动上游新材料的需求,建议关注电子化学品领域的投资机会。   维持行业“同步大市”的投资评级。投资策略上建议关注万华化学、卫星化学、宝丰能源、华鲁恒升、桐昆股份等一体化龙头企业以及煤化工和轻烃化工、轮胎、涤纶长丝、电子化学品等行业投资机会。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产能大幅扩张、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0页
      2023-11-28
    • 调研简报:浆站稳步扩张,血制品成长可期

      调研简报:浆站稳步扩张,血制品成长可期

      个股研报
        华兰生物(002007)   投资要点:   华兰生物全称为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始建于1992年,是一家从事血液制品、疫苗、重组蛋白等生物制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04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代码为002007。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创始人安康。截至2023年三季报,安康通过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45.25%的股份。   公司主营业务为血制品业务。2022年年报数据显示,血制品收入占比近6成。从上游采浆情况看,目前公司的采浆量位于国内第一梯队,2022年合计采浆超过1100吨;公司也是我国血液制品行业中血浆综合利用率较高、品种较多、规格较全的企业之一。目前拥有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人免疫球蛋白、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人纤维蛋白原、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等11个以“华兰”为品牌的血液制品品种(34个规格),生产规模、品种规格、市场覆盖和主导产品产销量均居国内同行业前列。   2022年年报显示,公司四成左右的收入来自于疫苗领域。疫苗业务主要依托于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华兰生物疫苗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67.5%,下简称“华兰疫苗”,代码为301207)。华兰疫苗成立于2005年,是全球首批上市的甲型H1N1流感疫苗诞生地,全球第五家、我国首家通过流感疫苗WHO预认证的企业。也是我国最大的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生产基地。目前已经上市的品种包括: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儿童剂型)、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汉逊酵母)。医药魔方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我国共有459次流感疫苗批次,其中华兰疫苗流感疫苗批签发批次为103批次,占比22%,位居行业首位,其中四价流感成人剂型77批次,儿童剂型14批次,三价流感疫苗12批次。金迪克流感疫苗批签发批次占比约为15%,排在第二位;其他企业的占比均不超过10%。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13亿元,同比增长8.62%;实现归母净利润10.67亿元,同比增长18.51%;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06亿元,同比增长19.45%;经营活动产生的   现金流量净额为6.9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21.05%。基本每股收益0.59元。单看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28亿元,同比增长85.78%;实现归母净利润5.41亿元,同比增长70.2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0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1.89%,基本每股收益0.30元。   根据华兰疫苗财报数据可以测算出,公司前三季度血制品板块实现营业收入21.95亿元,同比增长7.4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31亿元,同比增长17.48%。其中,第三季度血制品板块实现营业收入7.59亿元,同比增长0.7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73亿元,同比增长2.74%。前三季度血制品利润的快速增长得益于采浆量的提升以及白蛋白和静丙在新冠疫情之后旺盛的市场需求。2022年年报显示,目前公司共拥有单采血浆站32家,其中广西4家、贵州1家、重庆15家、河南12家。其中7家河南的单采浆站于2022年获批,2023年上半年已有4家建成投并获得单采血浆许可证,剩下3个预计在2023年年底前建成;新浆站的采浆贡献将在2024年逐步体现。公司未来还将积极推进浆站扩张,2023年11月1日披露的调研活动信息显示,公司将继续申请新建单采血浆站,旗下重庆公司未来拟在巫山、丰都申请新建单采血浆站。同时,公司将继续通过工艺优化、新产品开发、技术升级、产品结构调整提高血综合利用率,实现血液制品稳定增长。   疫苗板块看,华兰疫苗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18亿元,同比增长1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55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6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14.1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9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64%。根据中国疾控公布的今年第44周(截止11月5日)流感周报监测数据显示,从哨点医院报告的(ILI%)数据来看,我国南北方的流感流行情况,都明显高于前三年,也就是2020~2022年的同期水平——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ILI%(流感样病例占比)为5.7%,而前三年同期为3.5%、3.6%和3.0%。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ILI%为4.6%,也明显高于前三年同期的2.4%、2.6%和2.6%。Q4的流感疫苗销售有望维持较好的水平。另外新品Vero细胞狂苗、破伤风疫苗2M23有望在2024年逐渐贡献收入。   创新药领域,公司主要依托参股公司华兰基因工程有限公司(持股比例40%,下简称“华兰基因”)。目前华兰基因共有9个产品获得临床试验批件,曲妥珠单抗、利妥昔单抗等6个单抗处于临床试验阶段,贝伐单抗已经于2023年7月取得药品注册上市许可受理通知书,预计2024年上半年能够批准上市。   预计公司2023年、2024年、2025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82元,0.95元和1.11元,对应的11月16日收盘价23.17元/股,市盈率分别为28.26倍,24.39倍和20.87倍,给予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浆站扩张低于预期,流感疫苗销售低于预期,新药研发进度低于预期
      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11-17
    • 基础化工行业深度分析:行业景气下滑态势放缓,关注景气复苏子行业

      基础化工行业深度分析:行业景气下滑态势放缓,关注景气复苏子行业

      化学制品
        2023前三季度基础化工行业景气延续下行态势,收入、利润同比下滑。2023年前三季度,中信基础化工行业实现18831.66亿元,同比下滑3.22%,实现净利润1177.44亿元,同比下滑45.56%。2023前三季度基础化工行业的收入、利润同比呈下滑态势,与中报业绩相比,下滑幅度有所趋缓。2023年第三季度,基础化工行业的净利润仍呈现下降态势,营业收入、营业利润环比实现小幅增长,显示行业下滑态势有所放缓。   2023前三季度,基础化工33个子行业营收利润总体下滑,仅4个子行业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轮胎、日用化学品、民爆用品、涂料油墨颜料和聚氨酯行业业绩表现相对较好。2023年三季度,各子行业收入、利润出现分化,复合肥、锦纶、氨纶、日用化学品和轮胎等行业改善态势较为显著。   行业盈利能力低位运行,毛利率环比改善。受产品价格下跌以及行业需求下滑等因素影响,基础化工行业的毛利率、净利率仍呈下滑态势,但三季度下降幅度趋缓,其中毛利率环比改善。前三季度子行业盈利能力总体下行,三季度纯碱、氮肥、合成树脂等部分子行业盈利能力环比出现改善。   基础化工行业财务指标整体稳健,现金流回落。2023年前三季度,基础化工行业资产负债率总体稳定,经营现金流保持较好态势,。行业投资力度整体保持高位,在建工程规模环比小幅回落。行业的存货周转天数同比小幅提升,环比则持续改善。   行业投资建议。维持行业“同步大市”的投资评级。建议关注行业龙头以及煤化工、轮胎和涤纶长丝等子行业。   未来具有产业链一体化、低排放、清洁发展的龙头企业有望持续提升市场份额,实现长期的成长。建议优选各行业龙头。   未来国际油价预计总体呈现中高位运行的态势,部分替代路线如煤化工、轻烃化工等,有望凭借成本优势,实现较好的盈利水平。   我国汽车产业的崛起有望拉动配套的国产轮胎需求。原材料价格与海运费的下降有望降低行业成本压力,带来行业盈利的提升。   今年以来,我国纺织服装销售复苏,涤纶长丝开工率持续提升,库存走低。目前行业竞争格局总体较好,景气有望逐步回暖。   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行业产能大幅扩张、能源价格大幅上涨
      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页
      2023-11-15
    • 医药行业月报:子板块三季报分化,四季度或恢复常态

      医药行业月报:子板块三季报分化,四季度或恢复常态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市场行情回顾。10月(2023年10月1日至10月31日),中信生物医药行业指数上涨2.35%(按照流通市值加权平均计算),同期沪深300下跌2.87%,(按照流通市值加权平均计算),跑赢沪深3005.22个百分点,行业整体表现在30个中信二级行业指数中排名第3位,与上月排名持平。   从估值情况看,截至2023年10月27日,行业的动态PE为39.54倍,处于近10年来的中位水平。   从三季报情况看,中信(医药)板块492家上市公司中,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的企业数量为286家,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的企业数量为249家。细分子板块呈现分化态势。中成药和医药流通板块表现相对较好,其中,中成药子板块前三季度实现了营业收入和扣非归母净利润的双增长,其中扣非归母净利润的增速达到了近25%,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医药流通板块也实现了收入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双双个位数的增长。医疗器械子板块表现最差,收入端前三季度同比下滑22.59%,利润端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52.52%。   四季度,行业政策负面影响边际效应递减,行业或将步入常态化运行状态,维持行业“强于大市”的投资评级。建议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寻求未来一个月内的投资机会。1)关注AD产业链相关公司;2)关注CXO相关公司,重点关注昭衍新药(603127);3)关注AI医疗相关公司,重点关注润达医疗(603108)。4)流感季到来和肺炎支原体高发,建议关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生素,其他肺炎支原体推荐药物,流感药物及疫苗相关重点公司,如葫芦娃(605199),众生药业(002317),华兰生物(002007)等。   风险提示:政治风险,国家政策变化风险,行业政策变化风险,公司经营变化风险。
      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5页
      2023-11-10
    • 季报点评:三季度业绩波动,继续关注AI产品进展

      季报点评:三季度业绩波动,继续关注AI产品进展

      个股研报
        润达医疗(603108)   投资要点:   润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致力于体外诊断流通服务领域,主营业务为通过自有综合服务体系向各类医学实验室(以二级及以上的公立医院实验室为主)提供体外诊断产品及专业技术支持的综合服务,是业内最早探索整体综合服务的企业之一。公司第一大股东为杭州市拱墅区国有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截至2023年10月13日,股权占比20.01%,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8.90亿元,比上年同期下滑9.7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3亿元,同比下滑7.3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87亿元,同比下滑35.23%,每股收益0.49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4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69亿元,同比下滑17.55%,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下滑25.95%,扣非后净利润3025.90万元,同比下滑78.60%。   公司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1)上年同期客观因素影响,华东地区第三方实验室检测业务规模增幅明显,而今年同期客观因素消除后,对总体收入基数影响较明显;2)医疗政策对院端的医疗需求有所扰动。   从现金流量情况看,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85亿元,同比大幅增加126.48%,主要得益于2023年院端回款情况好转。   从盈利能力看,公司前三季度的销售毛利率为25.84%,较上年同期下降了0.31个百分点,主要来自于第三季度毛利率的下降。公司第三季度的毛利率为23.64%,较上年同期下降了4.12个百分点,主要还是受到当期医疗政策的扰动。第三季度受到医疗政策环境影响,公司业务在收入端增长放缓,但仪器折旧等固定成本保持不变,导致边际效应下降,毛利率和净利率阶段性下降。后续随着医疗政策环境逐步改善,公司各项业务逐步恢复正常增长,公司的毛利率将恢复至正常水平。   未来展望。医疗政策影响边际递减,IVD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未来公司IVD业务有望环比改善,工业板块方面看好AI业务的发展前景。公司工业板块业务包括IVD产品研发生产业务和数字化检验信息系统业务,近年来,公司持续加大在AI产品的研发投入,积极与华为等国内大模型技术公司开展合作,基于慧检产品开发基础结合华为盘古大模型技术,开发普惠AI医疗服务大模型。针对检验数据分析解读环节,开发了润达“慧检-人工智能解读检验报告系统”、“慧好—全周期健康管理互联网平台”等AI产品。面对B端医疗机构,开发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等AI医疗大模型产品,提升临床诊疗水平、患者服务水平和运营管理水平;同时面向C端老百姓,开发专业可信的医疗健康大模型,为大众提供专业可信的检验结果解读、科学精准的医疗健康科普和主动友好的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个性、友好的健康管理服务。看好该系列产品未来的发展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考虑到近期医疗政策对公司的影响,下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年、2024年、2025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71元,0.90元、1.16元,对应11月1日收盘价19.57元,市盈率为27.56倍,21.74倍和16.87倍,考虑到公司AI大模型的发展空间,维持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医疗政策不确定性风险,新品推广力度不及预期风险,集采风险
      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1-02
    • 三季报点评:Q3业绩继续高速增长,长期成长可期

      三季报点评:Q3业绩继续高速增长,长期成长可期

      个股研报
        翔宇医疗(688626)   投资要点:   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42亿元,同比增长51.99%;归母净利润为1.79亿元,同比增长92.8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65元,同比增长194.9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9亿,同比大幅增长89.35%。基本每股收益1.14元。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7亿元,同比增长52.70%;归母净利润7154.94万元,同比增长35.2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6994.11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31.70%。基本每股收益0.46元。   公司是国内康复医疗器械行业内研发引领型企业。主要布局康复评定(包括评估肌力,神经障碍,功能损失程度等),训练康复(包括运动,主被动训练等康复训练设备),理疗器械(包括声光电测热设备,物理康复医疗设备),护理器械,辅具系列五大类业务。公立医院,民营医院,康复机构,养老机构都是公司的下游客户,公司是业内全领域,全产品种类康复器械龙头,覆盖了医疗领域里38个专科专病方案和2个专项的解决方案。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新增18项医疗器械注册证/备案凭证,累计获得311项医疗器械注册证/备案凭证;新增专利51项,累计获得1483项;新增软件著作权6项,累计获得141项。   2022年疫情影响,康复科室建设停滞,康复需求延缓,疫情后需求加速恢复。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7亿元,环比二季度增长7.8%,归母净利润0.71亿元,与二季度基本相当,三季度仍然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业绩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1)公司在2022年逆势扩张,新增了研发人员和销售人员,充分抓住了2023年疫后需求反弹的机会;此外,《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显示,2021年我国康复医院的数量为810家,其中非公立医院康复医院的数量为628家,占比达到了78%。公司在近年来加大了对民营医院的覆盖力度,民营医院销量的提升也贡献了公司业绩的增长。   在业绩快速增长的同时,公司各项费用率快速下降。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率为23.02%,管理费用率为4.98%,研发费用率为13.46%,财务费用率为-3.97%。   医疗反腐对公司的影响分析。公司公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医疗反腐客观上会对一些大型的学术活动或医院的大额招采造成一些延迟。但公司许多设备都是康复建科必备设备,产品价格不高、单一订单规模不大,且具有临床刚需性。此外,公司管理层在事件发生后及时作出反馈,充分发挥全国化的营销体系的优势,加大对民营、基层等医疗机构的覆盖,加大对非康复科的其他临床专科的渗透。再者,公司在养老、残联、军队训练伤、高等医学院校、中医康复等非反腐重点的领域的业绩也在持续成长。医疗反腐对公司的影响预计有限,四季度有望迎来公司的消费旺季。   预计我国康复器械行业增速将保持20-25%的加速增长态势。弗若斯特沙利文日前发布《中国康复医疗器械市场研究报告》指出,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医疗器械产品需求持续增长。中国康复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225.0亿人民币增长至2021年的450.3亿人民币,其复合年增长率为19.0%。根据《柳叶刀》2020年发表的关于康复的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显示,我国康复需求总人数超过4.6亿人,主要包括老年人群、术后人群、慢病人群和残疾人群。随着社会消费水平的提升,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康复需求预计将进一步增加。未来康复器械行业增速有望保持20-25%的加速增长态势。   目前我国的康复行业因为康复师人员不足,产品多以仿制为主,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公司是业内少有的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之一。在院内市场,翔宇医疗是业内为数不多可以提供覆盖医疗机构所有临床专科康复解决方案的研发引领型企业;在院外市场,翔宇医疗在养老、残疾人辅具、居家、中医、部队训练伤等领域也有布局。以盆底设备为例,根据9月28日公司公布的2023年9月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显示,目前公司盆底类产品营收3000万元左右,横跨了产后、妇科、老年科、泌尿、肛肠、男科等众多临床专科,多学科盆底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此外,公司通过成立全资子公司对儿童康复、妇科康复、中医康复、康复辅具、疼痛康复、神经康复等大专科的纵深布局,进一步提高团队的专业及服务能力,提高市场竞争优势。仅仅儿童康复市场的规模也非常可观。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儿童康复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显示,2022年,仅仅儿童康复器械市场规模就达到约117.1亿元。作为行业内研发的引领者,翔宇未来的业绩增长可期。   7月19日,公司推出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向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180万股,占草案公告时公司总股本的1.125%。首次授予的价格为每股32元。据计划,公司设定的2023年业绩考核目标为:以2022年营业收入为基数,2023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50%;或者以2022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基数,2023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70%。2024年的业绩考核目标为:以2022年营业收入为基数,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80%,或者以2022年扣非净利润为基数,2024年扣非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120%。股权激励计划彰显公司对未来发展的信心。此外,截至2023   年9月30日,公司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已累计回购公司股份约39.6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2478%,   第2页/共5页   回购成交的最高价为44.99元/股、最低价为37.89元/股,已支付的资金总额约为人民币1645万元(不含交易佣金、过户费等交易费用)。   预计公司2023年EPS预计为1.39元/股,24年EPS为1.64元/股,25年EPS为1.98元/股,对应10月30日收盘价50.95元,动态市盈率分别为36.65倍,31.07倍和25.73倍,维持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订单获取和确认的不确定性风险,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11-01
    • 三季报点评:疫后业绩承压

      三季报点评:疫后业绩承压

      个股研报
        寿仙谷(603896)   投资要点:   公司主要从事珍贵中药材的育种、种植和加工业务,包括灵芝、铁皮石斛、西红花等。生产的核心产品包括灵芝孢子粉、灵芝孢子粉颗粒、铁皮枫斗颗粒、灵芝浸膏等,主营收入和利润均来源于灵芝孢子粉类产品。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3亿元,同比增长6.8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9亿元,同比增长7.0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后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增长7.07%。基本每股收益0.71元。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1亿元,同比增长8.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12.50万元,同比上涨2.0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4088.89万元,同比下滑7.94%。基本每股收益0.25元。   公司前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增长不达预期,主要原因是:1)疫情放开后达峰在2023年1月份,而1月下旬恰逢春节,影响公司春节季销售;2)疫情之后,消费者购买力有所下降,导致获取新客存在一定难度;3)公司品牌推广能力和销售能力仍有待提高。   公司10月29日公布的2023年第三季度业绩交流电话会会议纪要显示,分区域看,2023年1-9月浙江地区营收为3.48亿元,占比65.42%,同比增长5.04%;2023年8月31日,公司与浙江省游泳队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冠名了19届杭州亚运会浙江省队游泳队,同时公司也是19届亚运会的官方灵芝产品供应商,这都有助于省内产品销售的增长;省外地区营收为5896万元,占比11.08%,同比下降11.79%;互联网营收为1.25亿元,占比23.5%,同比增长22.21%。   从盈利能力看,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82.59%,比去年同期降低了2.36个百分点,考虑到公司从产品选育到销售的全产业链布局,毛利率上下2个百分点的波动属于正常现象。分产品看,灵芝孢子粉类产品毛利率为87.73%,比去年同期降低了1.53个百分点;铁皮石斛类产品毛利率为79.13%,比去年同期增长了0.03个百分点,其他产品毛利率为74.77%,比去年同期降低了6.26个百分点。   从期间费用率看,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的销售费用率为42.51%,较上年同期下滑了4.07个百分点;四季度随着销售旺季的到来,销售费用率应有提升;管理费用率为12.54%,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24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为7.34%,与上年同期基本相当;财务费用率为-1.99%,资金充沛。从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看,前三季度周转天数为54.43天,较上年同期增加了15.29天。   下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3年、2024年、2025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52元、1.72元和2.09元,对应10月31日收盘价36.50元,动态PE分别为24.01倍、21.22倍和17.46倍,下调公司评级至“增持”。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风险,销售不及预期风险,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11-01
    • 公司点评报告:秋冬季流感及支原体肺炎高发,利好公司相关产品

      公司点评报告:秋冬季流感及支原体肺炎高发,利好公司相关产品

      个股研报
        众生药业(002317)   投资要点:   众生药业始创于 1979 年,前身为两家东莞地区的镇办企业石龙制药厂和华南制药厂,两者合并改制后,公司于 09 年正式步入资本市场,上市代码为 002317,简称“众生药业”。 公司产品覆盖眼科、心脑血管、呼吸、消化等重大疾病领域。   随着秋冬季流感以及支原体肺炎的高发,利好公司发热、头痛、咳嗽咳痰、咽痛等产品,如布洛芬片、对乙酰氨基酚片、氢溴酸右美沙芬片、羧甲司坦口服溶液、羧甲司坦片、众生丸系列等。   财务表现看,2023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4.82 亿元,同比增长 11.80%;实现归母净利润 2.09 亿元,同比增长 3.12%;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2.29 亿元,同比增长 22.12%;单看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36 亿元,同比增长 13.15%;实现归母净利润 0.69 亿元,同比下降 45.8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1 亿元,同比增长 64.38%。2023 年上半年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高于归母净利润主要是:非经常性损益为-2084 万元,上年同期为+1440 万元。非经常性损益主要来自于 1)公司持有的纳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股票发生公允价值变动导致下跌 4870 万元;2)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带来收益 2166 万元。   从盈利能力看,2023 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 61.69%,同比下降4.42 个百分点,产品收入结构波动以及集采是公司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预计下半年公司毛利率环比应有提升。   从期间费用率看,2023 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率为 34.26%,同比下降 1.87 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为 3.61%,同比下降 0.79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为 5.13%,同比略微下降 0.72 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为 0.91%,回归到正常水平。    分板块看,2023 年上半年,公司化药营收 5.39 亿元,同比增长45.86%;中药营收 8.08 亿元,同比微降 5.24%,中药材及中药饮片营收 1.06 亿元,同比增长 42.68%;原料药及中间体营收 0.24亿元,同比增长 19.28%。   中成药板块分产品看,复方血栓通是公司中成药管线的第一大品种,主要用于眼科视网膜静脉阻塞等眼底血管疾病以及心血管科稳定性劳累型心绞痛。 公司拥有多个剂型,包括复方血栓通胶囊及软胶囊,复方血栓通片以及复方血栓通滴丸。其中,复方血栓通胶囊是公司的独家品种;复方血栓通胶囊和片剂是国家基本药物、国家医保目录品种,临床证据丰富,疗效确切,药物经济学优势突出,被多项临床指南及共识推荐用于多种眼底病治疗;米内网统计数据显示,2021 年在公立医疗机构、实体药店以及网上药店三大终端中实现销售收入约 9.04 亿元;2022 年 9.75 亿。今年上半年复方血栓通广东省联盟集采执标,米内网公立医疗机构、实体药店以及网上药店三大终端销售额为 4.46 亿元,同比上年同期略有下滑;未来公司将利用集采中标机会,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预计 2023 年全年复方血栓通的销售将保持稳定状态。   脑栓通胶囊是公司中成药管线中的第二大品种,是中国工程院王永炎院士基于“毒损脑络” 病机学说研制的现代中成药,具有改善脑血循环和神经功能保护两重功效,广泛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级预防、二级预防、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的治疗,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常用药物,也是国家医保目录独家品种。该产品为公司的独家品种。米内网数据显示,2022 年,脑栓通胶囊的销售额为 2.24 亿元,2023 年上半年销售额为 1.31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约 15%,预计全年仍将维持 15%的增速。长期看,公司正联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展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即脑栓通胶囊降低急性缺血性卒中高复发风险人群复发率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RESPACE 研究)项目。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社会负担重等特点。中国国家卒中登记研究显示,我国急性脑卒中患者第 1 年复发率达 17.7%,5 年累积复发率在 30%以上。二次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是未出现过二次脑卒中患者的 2.67 倍。此次启动脑栓通胶囊 RESPACE 研究,如获得积极数据,将进一步夯实脑栓通胶囊在缺血性卒中的疗效证据并探索其在卒中二级预防的临床价值,提升其临床推广应用前景。预计2023 年脑栓通胶囊将保持 15%左右的增速水平。   众生丸是公司中成药管线的第三大品种,具备清热解毒,活血凉血,消炎止痛的功效,是岭南名药的代表产品。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咽喉炎,急性扁桃腺炎,疮毒等症。米内网数据显示,2019 年是众生丸近年来的销售峰值,公立医疗机构、实体药店以及网上药店三大终端销售额约为 1.5 亿元。新冠疫情后,随着国家对四类药管控的加强,众生丸的销售额逐年下降,2022 年,三大终端的销售额为 8375 万元。2023 年上半年,众生丸销售态势良好,随着秋冬季流感发病率的提升,众生丸的销售有望快速增长,预计 2023 年众生丸的销售增速为 10%-15%。    化药方面,公司化药产品产品线丰富,布局在抗生素,抗病毒,消化,眼科,抗过敏,呼吸等领域,目前已有 18 个通用名产品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含视同通过),5 个产品在国家集采中中选。公司的抗新冠药来瑞特韦片(商品名为乐睿灵®,下简称“乐睿灵”)2023 年 3 月由国家药物监督管理局按照药品特别审批程序附条件批准上市,用于治疗轻中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成年患者。 上半年公司化药板块(剔除新冠)较上年同期增长 20%。预计 2023 年全年公司化药板块(剔除新冠)的增速为 20%。   在研创新药方面,进展较快的是用于治疗成人单纯性甲型流感的一类创新药物 ZSP1273(命名为“昂拉地韦片”),其三期临床试验在顺利推进中,并于今年 7 月公布了初步积极三期结果,研究已达到方案预设的主要疗效终点指标,且安全性良好。预计该产品四季度会提交上市申报;同时适用于成人的颗粒剂型已经提交了临床试验申请,预计明年年内两个剂型均能够拿到批文。米内网数据显示,1273 对标玛巴洛沙韦片和奥司他韦,2023 年上半年玛巴洛沙韦片在公立医疗机构、实体药店、网上药店三大终端的销售额为 2.55 亿元;奥司他韦在公立医疗机构、实体药店、网上药店三大终端的销售额为 59.46 亿元;ZSP1273 一旦上市,市场空间可期。   降糖和减肥领域,公司布局的长效 GLP-1 类药物 RAY1225 注射液,为 GLP-1/GIP 双重激动剂,与礼来的替尔泊肽机理一致。在临床前研究中,RAY1225 药代特性显著优于同靶点化合物替尔泊肽。目前正在开展 I 期临床研究,已于 5 月份完成首例入组。   公司具有全新作用机制的治疗 NASH 的一类创新药 ZSP1601 片,已经进入 IIb 期临床,临床研究负责人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侯金林教授。2023 年 6 月,该项目完成了 IIb 期首例入组。   预计公司 2023 年每股收益 0.44 元,2024 年 0.51 元,2025 年0.60 元,对应 10 月 19 日收盘价 17.88 元,2023 年、2024 年、2025 年市盈率分别为 40.64 倍,35.06 倍和 29.80 倍。考虑到公司在呼吸类创新药领域的先发优势,给予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集采价格降幅超预期,销售低于预期,创新药研发进度低于预期。
      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10-20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