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126)

    • 2021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符合我们预期,看好公司中长期发展

      2021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符合我们预期,看好公司中长期发展

      个股研报
        健帆生物(300529)   投资要点   事件:2021Q1实现营业收入5.8亿元,同比增长52.8%;实现归母净利润2.8亿元,同比增长53.6%;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7亿元,同比增长45.1%,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业绩高速增长,经营性现金流大幅增长: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各地医院经营状况受到了很大影响,尽管公司核心产品血液灌流器属于刚需产品,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疫情的冲击。2021Q1在疫情趋稳的情况下,公司销售显著恢复,一季度实现收入增长52.8%,我们预计灌流器收入增长在50%左右。公司2021Q1公司销售费用为1.1亿元,同比增长64.7%,销售费用率为19.52%,同比上升1.41个百分点,主要是市场投入费用相应增加所致;管理费用为2719万元,同比增长+16.2%,管理费用率为4.7%,同比下降1.48个百分点;经营性现金流为2.3亿元,同比增长56.9%,主要是销售回款增加所致。   研发持续加码,奠定长远发展基础:2021Q1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为2091万元,同比增长71.7%。未来公司将通过载体制备平台技术、配基改造平台技术、接枝平台技术、生物相容性检测平台技术等的建立,研发出多种血液净化产品,为危重及疑难病症的治疗提供一种全新的治疗方式,重点研究开发炎症介质、免疫、胆红素、内毒素、降血脂、体外循环动力类器械等系列产品,结合公司研发储备,针对市场需求,布局血液净化全产业链相关产品,使公司产品线逐步实现系列化、专业化的发展规划目标,为公司未来的长远业务发展奠定基础。   股权激励方案发布,彰显公司未来发展信心:2021年2月公司实施了新一期的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对应业绩考核目标以2020年营业收入为基数,2021-2023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不低于35%、83%、150%,三年复合增长率为35.7%,充分彰显了公司对未来业绩的信心。本次激励计划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员工的凝聚力和团队稳定性,同时有效激发管理团队的积极性,提高经营效率,助力公司业绩继续高速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2/16.24/21.94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1-2023年PE分别为56/41/3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放量不及预期的风险,产品质量和医疗事故的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1-04-13
    • 2020年年报点评:业绩好于我们预期,布局康复机器人打开未来成长空间

      2020年年报点评:业绩好于我们预期,布局康复机器人打开未来成长空间

      个股研报
        伟思医疗(688580)   投资要点   事件: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18.7%;实现归母净利润1.4亿元,同比增长44.1%,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比增长35.8%,业绩好于我们预期。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51元,股息率为1%。   Q4业绩高速增长,财务费用大幅减少:分季度看,Q4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亿元(+31.9%);实现归母净利润5805万元(+94.7%)。2020年公司销售费用为7205万元(-4.1%),销售费用率为19.04%(-4.52pp);管理费用为3377万元(+27.6%),管理费用率为8.92%(+0.62pp);财务费用为-596万元(-904.6%),财务费用率为-1.58%(-1.81pp),研发费用为3429万元(+25.2%),研发费用率为9.06%(+0.47pp)。   电刺激类产品稳健增长,磁刺激类+电生理类快速放量: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对公司业务产生了较大影响,各地医院停诊导致公司设备无法完成装机和收入确认,随着二季度开始国内疫情趋稳,公司业务逐步恢复。分业务看,2020年公司电刺激类产品实现收入1.6亿元,同比增长6.9%;磁刺激类产品实现收入1亿元,同比增长46.3%,主要是公司在磁系列产品的研发与产品迭代升级,以及“磁电联合”方案在盆底市场推广运用,市场反应良好、盆底磁销量增长一倍;电生理类产品实现收入4945万元,同比增长47.6%,主要原因包括2020年公司推出新产品“新生儿脑电测量系统”以及生物反馈仪产品销量增长;耗材及配件产品实现收入5755万元,同比增长5.9%。   产品线不断丰富,布局康复机器人打开未来成长空间:2020年公司成功推动了Magneruomate随动定位辅助机器人、脉冲磁恢复仪、新生儿脑电测量仪、产后恢复仪、新一代阴道电极等新产品上市,X-walk系列康复减重步行训练车、康复步行训练机器人顺利完成注册检测,并已提交注册进入技术审评阶段。此外,公司外骨骼机器人已经开始产品转换,X-locom系列运动康复机器人正在工程样机开发阶段。中国康复机器人市场自2017年起步,预计未来将以57.5%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至2023年的20.4亿元,市场空间广阔。我们预计随着后续康复机器人产品陆续获批上市,未来有望显著增厚公司业绩。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2021-2022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94/2.74亿元,预计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3.63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1-2023年PE分别为37倍、26倍、2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1-04-08
    • 2020年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预告点评:生长激素业务快速恢复,全年有望实现高增长

      2020年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预告点评:生长激素业务快速恢复,全年有望实现高增长

      个股研报
        安科生物(300009)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年报及2021年一季报预告,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7.0亿元,同比下滑0.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3.6亿元,同比增长188.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2亿元,同比增长202.4%;公司拟每10股派发2元现金红利,股息率为1.2%。2021年一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1~1.3亿元,同比增长40%~60%。   2021年一季度业绩超我们预期,生长激素业务快速恢复:2020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亿元,同比下滑0.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0.6亿元,同比增长145.2%。2020年分板块来看:1)生物制品:实现营收8.9亿元,同比增长4.0%,我们估计2020年新患入组增速超过30%,2020Q4新患增速超40%,随着公司加强终端市场推广,我们预计2021Q1新患有望实现高速增长,我们预计2021年新患增速有望超过40%。此外,在生长激素长效剂型方面,公司已完成临床研究,预计即将报产,两款生长激素剂型将有力扩充公司生长激素产品线,我们预计生长激素板块有望带到公司业绩快速增长;2)中成药:实现营收4.6亿元,同比下滑6.9%;3)化学药:实现营收1.3元,同比下滑0.5%;4)原料药:实现营收5926万元,同比下滑23.7%;5)技术服务:实现营收1.2亿元,同比下滑10.6%。2021年一季度业绩实现较快增长,我们预计主要系生长激素业务快速放量所致。   生物药逐步进入兑现期,未来有望成为公司重要增长点:生物药方面,HER-2生物类似物III期临床试验入组结束,即将报产,该类药物市场空间50-100亿量级,预计HER-2上市后有望贡献较大业绩。2)其他在研产品:活血止痛凝胶贴膏取得临床试验批件,上市后将填补国内该品种市场的空白;VEGF单抗目前处于临床三期阶段;PD-1单抗目前处于临床1/2期临床阶段。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流感疫苗将持续放量,血制品业务有望持续改善,我们维持2021-22年净利润分别为5.2/6.5亿元,预计2023年净利润为7.9亿元,对应2021-2023年EPS为0.38/0.48/0.58元,对应估值分别为42倍、34倍和2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1-04-08
    • 化工行业2021年4月第一周周报:顺周期白马股反弹,关注业绩高弹性标的

      化工行业2021年4月第一周周报:顺周期白马股反弹,关注业绩高弹性标的

      化工行业
        本周板块表现:本周市场指数普遍上涨,上证综指报收3,484.39,本周累计上涨1.93%,深证成指本周上涨2.56%,化工板块(申万)上涨2.00%。   本周化工个股表现:本周化工板块涨幅居前的个股有云天化、江化微、艾艾精工、中油工程、东方盛虹、澳洋健康、华昌化工、山东赫达、红太阳、扬农化工。其中,部分个股业绩大增推升股价,其中云天化公告预计21Q1净利润5.2~5.8亿元,同比增加45~50倍,江化微公告2020年净利同比大增68.58%;此外,近期央视报道的红火蚁入侵我国12个省份,虫害防治概念股红太阳、扬农化工等取得大幅上涨。大盘回暖,以万华化学为代表的顺周期白马股出现反弹。   本周原油市场动态:本周苏伊士运河恢复通航,原油价格弱势震荡,ICE布油报收63.54美元/桶(-1.60%);WTI原油报收61.45美元/桶(+0.79%)。   重点化学品跟踪:本周对于我们监测的化学品涨幅前五的产品为甲醛(+7.06%)、纯苯(+5.13%)、液体烧碱(+3.87%)、苯酐(+3.86%)、甲醇(+3.46%)。本周甲醇市场受供应减少影响,整体震荡走高;成本支撑,叠加同时下游板材厂需求量近期也是稳中有涨,本周甲醛价格宽幅上扬。纯苯装置集中检修季来临,供需趋紧,同时苯乙烯走势偏强,提振国内纯苯市场震荡走强。   化工行业年度投资主线:周期主线中,新冠疫苗上市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美元放水推动大宗商品涨价,顺周期化工股业绩迎来兑现期;成长主线中,面对美国制裁和全球贸易的不确定性,高科技产业配套材料的自控可控将持续细分赛道化工品的国产化率提升,此外,可降解塑料、尾气催化材料等行业扩容也为行业龙头带来成长性。   投资建议:随着疫情对化工行业的影响逐渐减弱、经济好转,推荐顺周期白马股万华化学、宝丰能源、龙蟒佰利,另外推荐技术壁垒高、成长确定性强的细分行业龙头昊华科技、新亚强、东材科技、奥福环保和瑞丰新材。   风险提示:油价大幅波动;海外经济复苏不及预期;贸易战形势恶化。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页
      2021-04-06
    • 2020年年报点评:业绩好于我们预期,加码研发奠定中长期发展基础

      2020年年报点评:业绩好于我们预期,加码研发奠定中长期发展基础

      个股研报
        健帆生物(300529)   投资要点   事件: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9.5亿元,同比增长36.2%;实现归母净利润8.8亿元,同比增长53.3%;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4亿元,同比增长61.1%。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6元,股息率为0.87%。   Q4业绩持续高增长,经营性现金流大幅增长:分季度看,公司Q4单季度实现收入6.4亿元(+38%);实现归母净利润2.5亿元,(+62.1%);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4亿元(+71.2%),业绩继续高速增长。2020年公司销售费用为4.7亿元(+10%),销售费用率为24.01%(-5.73pp);管理费用为1.2亿元(+7%),管理费用率为6.1%(-1.67pp);财务费用为-2716万元(-158.3%),财务费用率为-1.39%(-0.73pp);经营性现金流为9.6亿元(+64.1%),主要是销售回款较上期增加所致。   核心产品持续放量,海外收入大幅提升:公司核心产品血液灌流器作为实现收入17.3亿元(+33.3%),其中HA130血液灌流器实现收入12.7亿元(+31.4%);HA330实现收入1.4亿元(+56.2%);HA380实现收入1229万元(+573%)。人工肝相关产品(BS330、HA330-II、血浆分离器)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41.5%),其中人工肝主打产品BS330实现收入9386万元(+28.1%)。DX-10血液净化机实现销售3555.7万元(+409.6%)。透析粉液产品实现销售收入为3024.1万元(+36.2%)。此外,2020年公司境外市场实现销售收入5370万元(+194%),其中下半年实现收入3600万元(+270.9%),公司海外业务增长加速。   股权激励彰显信心,加码研发奠定中长期发展基础:2021年2月公司实施了新一期的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对应业绩考核目标以2020年营业收入为基数,2021-2023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不低于35%、83%、150%,三年复合增长率为35.7%,充分彰显了公司对未来业绩的信心。此外,公司依靠在灌流领域的强势地位,积极布局血液净化领域,在净化机、透析粉等领域均有布局且实现了快速增长,公司2020年研发费用为8076万元(+18%)。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通过载体制备平台技术、配基改造平台技术、接枝平台技术、生物相容性检测平台技术等的建立,研发出多种血液净化产品,为危重及疑难病症的治疗提供一种全新的治疗方式,重点研究开发炎症介质、免疫、胆红素、内毒素、降血脂、体外循环动力类器械等系列产品,为中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随着公司产能逐步建成,未来业绩有望加速增长,我们将2021-2022年EPS从1.42/1.93元上调至1.50/2.03元,预计2023年EPS为2.75元,当前市值对应2021-2023年PE为51/37/2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放量不及预期的风险,产品质量和医疗事故的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1-04-01
    • 2020年年报点评:创新产品加速转化落地,医疗器械板块迎来新机遇

      2020年年报点评:创新产品加速转化落地,医疗器械板块迎来新机遇

      个股研报
        复星医药(600196)   投资要点   事件:集团实现收入 303.07 亿元,同比增长 6.02%;实现归母净利润36.63 亿元,同比增长 10.2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7.18 亿元,同比增长 21.65%;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额 25.80 亿元,同比下降 19.94%,剔除 2020 年末向 BioNTech 支付 1.25 亿欧元 mRNA 新冠疫苗首付款影响后,同口径增长 11.19%。 疫情影响下,医疗器械与诊断增速明显,制药与医疗服务保持稳定。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多个创新产品上市加速转化落地: 2020 年累计研发投入 40.03 亿元,同比增长 15.59%,研发投入占比达到 13.21%,其中研发费用为 27.95 亿元,同比增长 36.94%。公司以创新研发为核心驱动,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开发、许可引进、深度孵化”的方式,围绕肿瘤及免疫调节、四高及并发症、中枢神经系统等重点疾病领域布局公司研发管线。汉利康、苏可欣、汉曲优等多款产品成功在国内上市并放量销售,汉利康 2020 年全年实现销售收入 7.5 亿元,在新患者的使用比例超过 50%。2020 年 8 月开始销售的新产品苏可欣、汉曲优上市后加速市场准入,积极推动纳入医保目录,实现收入均为约 1.4 亿元。同时也有多个产品进入上市申请阶段, HLX04 (重组抗 VEGF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及晚期、转移性或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上市申请获得 NMPA 受理;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及重组赖脯胰岛素注射液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上市申请获得 NMPA 受理。   创新产品出口海外, 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公司自主研发的 BCL-2 选择性小分子抑制剂 FCN-338 成功授权礼来在海外研发、注册、生产和商业化,公司 License out 进入新的阶段,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进入四驱时代。 此外,公司与 Accord 通过注射用曲妥珠单抗 HLX02 战略合作,实现在英国、德国、葡萄牙的上市销售, 与 ESSEX 签订关于 HLX04用于眼病治疗领域的全球化合作。 同时, 集团控股子公司 Gland Pharma现已建有并运行通过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等主流法规地区 GMP认证的多条生产线,深耕海外市场。   全球商业化能力显著,营销体系不断扩建: 公司持续强化营销体系的建设与整合,目前商业化团队近 6,000 人,包括创新药商业化团队、OTC及线上渠道的新零售团队、非洲及欧美海外专业营销团队、事业部制产品管理团队,以及临床医学、市场准入、品牌推广等全方位支持体系,共覆盖超过 2,000 家三级医院,10,000 家一、二级医院。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随着公司产品放量加速,创新产品的研发成果不断兑现及研发投入持续加大,以及海外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我们调整公司 21-22 年的 EPS 至 1.92(+0.14)/2.44(+0.14)元,预计 2023 年EPS 为 2.79 元,当前股价对应估值分别为 21X、16X、14X。   风险提示:原材料供应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新业务拓展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1-04-01
    • 信邦制药年报点评:费用端明显改善,医疗服务内生增长与盈利提升可期

      信邦制药年报点评:费用端明显改善,医疗服务内生增长与盈利提升可期

      个股研报
        信邦制药(002390)   事件:2020年公司实现收入58.46亿元(-12.16%),归母净利润1.74亿元(-26.57%),扣非归母净利润1.99亿(-13.90%)。收入略低于我们预期,主要由于医药流通业务受疫情影响叠加药店终端退出等原因;利润基本符合预期。   毛利率略有下降,费用端明显改善:2020年公司销售毛利率21.42%(-0.59pp),主要由于疫情导致经营成本上升、防疫物资投入等,销售净利率3.77%(-0.19pp)。费用端:公司现金流改善,财务费用约8275万(-44.26%),财务费用率约1.42%(-0.81pp);财务费用下降主要由于贷款贴息增加、新增银行贷款利率下降等。研发费用1056万元(-71.12%),研发费用率0.18%(-0.37pp),主要由于剥离中肽生化相关资产减少了研发投入。另外销售费用率6.83%(+0.33pp)、管理费用率6.44%(-0.49pp)。随着对医院体系的集团化管理与精细化运营推进,我们预计公司在成本和费用管控、盈利提升方面有望取得显著成效。   战略聚焦医疗服务,医院板块收入占比进一步提高。2020年公司医疗服务板块受到疫情影响,全年实现收入19.68亿元(+1.27%);包含内部配送的收入比重26.42%(+3.44pp);减去内部配送的收入比重33.66%%(+4.47pp)。其中,肿瘤医院实现收入10.53亿元;白云医院实现收入5.25亿元;根据公司公告乌当医院2019年收入约1.5亿元,我们估计2020年乌当医院收入基本持平;其他四家县级医院收入合计约2.4亿元。此外,肿瘤医院净利率约4.1%,仍具较大提升空间;安居医院净利率约10.7%,已进入较好经营状态;医疗服务板块内生增长与盈利提升可期。   医药流通收入结构持续优化,医药工业中药饮片快速增长。2020年医药流通板块实现收入48.55亿元(-13.97%);减去内部抵消后实现收入32.53亿元(-15.34%)。医药流通收入低于预期,主要由于疫情及终端药店退出等影响。但等级医院开户数量增加了30余户,高毛利的专业耗材、器械品种销售占比稳步提升至16.94%(+4.91pp),收入结构继续优化。2020年医药工业板块实现收入5.74亿元(-31.22%),中药饮片收入1.85亿元,同比增长约52%;中成药收入3.38亿元,同比下滑约18%,我们预计医药工业板块整体保持稳健。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公司医疗服务板块内生增长与盈利提升潜力较大,医药流通收入结构优化,我们将公司2021-2022年归母净利润2.80/3.61亿元调整至2.80/3.60亿元,2023年预计为4.49亿元,2021-2023年对应当前市值的PE分别为52X/40X/32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医院盈利能力提升不及预期;医疗事故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1-03-30
    • 化工行业2021年3月第四周周报:业绩驱动股价上涨,继续推荐顺周期化工板块

      化工行业2021年3月第四周周报:业绩驱动股价上涨,继续推荐顺周期化工板块

      化工行业
        投资要点   本周板块表现:本周市场指数涨跌不一,上证综指报收3,418.33,本周累计上涨0.40%,深证成指本周上涨0.58%,化工板块(申万)下跌3.42%。   本周化工个股表现:本周化工板块涨幅居前的个股有广信材料、晶瑞股份、乐通股份、丰元股份、高盟新材、容百科技、新宙邦、*ST兆新、建龙微纳、容大感光。广信材料拟在龙南开发区购置约140亩土地,规划投资兴办年产2万吨感光材料、2万吨涂料及1万吨配套材料项目,受消息提振本周广信材料累计上涨30.69%。本周晶瑞股份发布业绩年报,归母净利润7,695.01万元,同比增长145.72%,业绩推动股价上涨21.09%。同样受年报和一季报业绩推动,新宙邦本周上涨11.04%。   本周原油市场动态:本周原油市场空好消息博弈,尽管苏伊士运河船只搁浅堵塞交通,引发供应忧虑提振油价,但是欧洲因新冠病毒大流行而重新实施的封锁可能会影响能源需求,油市震荡。本周ICE布油报收64.57美元/桶(涨幅0.06%);WTI原油报收60.97美元/桶(涨幅-0.73%)。   重点化学品跟踪:本周对于我们监测的化学品涨幅前五的产品为硫酸(6.34%)、液氯(4.63%)、丙酮(3.09%)、固体烧碱(2.89%)、重质纯碱(2.67%)。本周硫酸价格继续上涨,二季度为冶炼企业的集中检修期,内蒙古、甘肃等地冶炼企业检修计划排开,同时成本端硫磺价格持续高位支撑作用明显。本周山东东营耗氯厂家开工恢复,3月24号淄博厂家停车检修,市场供需两端利好助推液氯价格上调。本周内蒙古地区响应能耗双控红色预警措施,片碱供应减量,市场片碱价格总体小幅上涨。   化工行业年度投资主线:周期主线中,随着新冠疫苗获批上市,全球经济复苏或将成为全年投资主线,顺周期化工品有望迎来主动补库存行情;成长主线中,面对美国制裁和全球贸易的不确定性,高科技产业配套材料的自控可控将持续带来电子化学品国产化率的提升,此外,可降解塑料、尾气催化材料等行业扩容也为行业龙头带来成长性。   投资建议:随着疫情对化工行业的影响逐渐减弱,处于周期底部的绩优化工股正在迎来反转,推荐顺周期白马股荣盛石化、万华化学、宝丰能源、龙蟒佰利,另外推荐技术壁垒高、成长确定性强的细分行业龙头昊华科技、新亚强、东材科技和奥福环保。   风险提示:油价大幅波动;海外经济复苏不及预期;贸易战形势恶化。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2页
      2021-03-29
    • 业绩符合我们预期,公司中长期发展空间广阔

      业绩符合我们预期,公司中长期发展空间广阔

      个股研报
        三鑫医疗(300453)   事件: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9.4亿元,同比增长30.3%;实现归母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87.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87.5%,符合我们预期。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股息率为1.2%。   Q4单季度继续稳健增长,经营性现金流大幅增长:分季度看,公司Q4单季度实现收入2.6亿元,同比增长7.6%;实现归母净利润3357万元,同比增长54.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703万元,同比增长31.4%,2020年公司销售费用为6962万元,同比下降31.5%;销售费用率为7.4%,同比下降6.68个百分点,主要系公司根据新收入准则,将产品销售产生的运费纳入营业成本项目列示所致;管理费用为6004万元,同比增长15.2%,管理费用率为6.38%,同比下降0.84个百分点;研发费用为2949万元,同比增加93.2%,研发费用率为3.14%,同比上升1.02个百分点。2020年公司共实现经营性现金流2.7亿元,同比增长63.1%,主要系销售收入增长及货款回收较快所致。   核心业务血液净化类继续高速增长,其他业务逐步恢复:2020年公司加大血液净化市场开拓,市场份额进一步增加,血液净化业务全年实现收入5.8亿元,同比增长29.5%,其中透析器完成销量300多万支,同比增长34.2%,血液透析设备完成销量300多台,同比增长160%。随着二季度开始国内疫情趋稳,公司其他业务逐步恢复,2020年留置导管类产品实现收入7119万元,同比下降3.8%;注射类产品实现收入7536万元,同比下降5%;输液输血类产品实现收入6467万元,同比下降11.9%;心胸外科类产品实现收入5742万元,同比增长74%,主要是由于公司去年下半年将宁波菲拉尔纳入合并报表所致。疫情期间公司响应政府号召,新增防护类业务,2020年共实现收入7722万元。   血液透析市场成长空间广阔,公司充分受益于进口替代。2019年中国在透析人数为63.3万人,预计2030年中国终末期患者人数将突破400万人,未来成长空间广阔。目前国内企业主导部分血液透析耗材市场,血液透析设备亟待实现进口替代。公司作为国内血液净化领域内的领先企业,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正加速实现血液透析机和耗材进口替代。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2021-2022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58/2.10亿元,预计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2.75亿元,相应2021-2023年EPS分别为0.60元、0.80元和1.05元。当前股价对应估值分别为27倍、20倍、1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产品价格大幅下降的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1-03-28
    • 2020年年报点评:全年业绩高增长符合预期,难仿药专家蓄势待发

      2020年年报点评:全年业绩高增长符合预期,难仿药专家蓄势待发

      个股研报
        博瑞医药(688166)   投资要点   事件: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5亿元,同比增长56.09%;实现归母净利润1.70亿元,同比增长52.93%;扣非归母净利润1.57亿元,同比增长53.86%;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55亿元,同比增长153.42%。   Q4业绩符合预期,原料药持续快速放量,制剂收入增厚业绩。公司2020年Q4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75亿元(+44.91%),实现归母净利润4815万元(+1.77%),毛利率48.9%与净利率17.3%环比、同比有所下降,为Q4国内非大品种原料药毛利率下降所致。分业务看,公司2020年实现原料药销售收入6.34亿元(+64.2%),其中抗真菌类2.51亿元(+23.39%),抗病毒类1.51亿元(+201.3%),免疫抑制类7171万元(+68.56%),其他原料药1.60亿元(+77.76%);制剂销售收入3617万元;技术转让或服务类收入4701万元(-40.6%);产品权益分成收入6624万元(+76.42%)。全年业绩驱动力主要来自优势原料药品种的持续高速放量及制剂类产品增量收入。抗真菌类原料中卡泊芬净原料药占比提升,米卡芬净专利到期,与阿尼芬净在欧洲持续商业化放量,销量分别同比增长110.64%、74.78%和30.17%。抗病毒类原料药恩替卡韦受益国内集采政策,下游中标制剂客户采购量大幅增加,销量同比增长325.2%。免疫抑制类原料药子囊霉素受益客户吡美莫司制剂在美国上市,中间体采购量大幅增长,销量同比增长57.52%。制剂方面,国内公司通过与扬子江、海南海灵合作销售磺达肝癸钠、醋酸卡泊芬净等产品,海外则与合作伙伴共同开拓市场,且2020年公司与美国客户签订艾立布林的原料药和制剂独家合作协议,将获得不超过850万美元里程碑付款。   专注难仿药,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优势显著。公司在仿制药领域掌握恩替卡韦、卡泊芬净、米卡芬净、泊沙康唑等四十多种高端化药的核心合成技术,其中芬净类、吡美莫司等均为难仿药,竞争格局良好,公司未来有望占据全球主要原料药供应商地位。制剂方面,一致性评价+集采政策下公司依靠低成本、强工艺优势有望迅速打开国内市场,海外则通过制剂上市后权益分成及合作方式逐步提高市占率。产能方面,“泰兴原料药和制剂生产基地(一期)”与“苏州海外高端制剂药品生产项目”均已完成结构封顶,未来产能释放有望助力制剂一体化及国际化布局。   研发驱动,核心技术平台+丰富管线打开想象空间。截至2020年,公司拥有研发人员270人,占总人数的36%,传统核心技术平台发酵半合成、多手性原料药技术、偶联药物和非生物大分子平台壁垒极高,持续为公司提供技术优势。基于上述平台,公司构建了丰富的研发管线,包括抗肿瘤创新药、铁剂注射剂等,同时2020年公司战略性进入吸入剂领域,已开展2个研发项目,未来新品种上市为公司成长打开广阔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由于公司毛利率有所降低,我们调整2021-2022年EPS至0.62(-0.07)/1.03(-0.01)/元,预计2023年EPS为1.49元,当前市值对应2021-2023年PE估值分别为72/44/30倍。考虑到公司原料药高壁垒,仿制药和创新药业务发展前景广阔,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制剂放量不及预期;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原料药价格波动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1-03-23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