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219)

    • 化工行业2021年1月第一周周报:VA、PTFE大幅反弹,推荐化工顺周期板块

      化工行业2021年1月第一周周报:VA、PTFE大幅反弹,推荐化工顺周期板块

      化工行业
        本周板块表现:本周上证综指报收3,473.07,本周累计上涨2.25%,深证成指本周上涨3.24%,化工板块(申万)上涨0.70%。   本周化工个股表现:本周化工板块涨幅居前的个股有金博股份、中广核技、*ST金正、丹化科技、龙蟠科技、金力泰、天奈科技、中国巨石、广州浪奇、三友化工。其中我们跟踪的龙蟠科技本周公告拟收购贝特瑞下属磷酸铁锂相关资产和业务,进一步加强新能源领域布局;三友化工主营业务之一的粘胶短纤市场报价持续上扬。   重点化工品跟踪:本周对于我们监测的化学品,本周涨幅前五的产品VA(+42.9%)、VC(+14.3%)、三氯乙烯(+13.0%)、VE(+10.2%)、丙二醇(+9.4%)。本周主要维生素产品(VA、VC和VE)均呈现大幅上涨,其中VA报价由255元/千克大幅提高至350元/千克,主要由于市场内库存基本消化完毕,现货紧张的同时,百川资讯消息称海外巴斯夫工厂拟改扩建维生素产能,VA产品短期内停止供应。此外,PTFE前期行情较差叠加冬季限电限气,行业开工率不足,氢氟酸涨价成本端具备支撑,12月30日PTFE市场报价再上新台阶,分散树脂、乳液、悬浮中粒月涨幅分别为17.65%、33.33%、29.27%。   化工行业年度投资主线:周期主线中,随着新冠疫苗获批上市,全球经济复苏或将成为全年投资主线,顺周期化工品有望迎来主动补库存行情;成长主线中,面对美国制裁和全球贸易的不确定性,高科技产业配套材料的自控可控将持续带来电子化学品国产化率的提升,此外,可降解塑料、尾气催化材料、减隔震等行业扩容也为行业龙头带来成长性。   投资建议:随着疫情对化工行业的影响逐渐减弱,处于周期底部的绩优化工股正在迎来反转,推荐顺周期白马股万华化学、龙蟒佰利、三友化工,关注新和成,另外推荐技术壁垒高、成长确定性强的细分行业龙头昊华科技、新亚强、东材科技和震安科技。   风险提示:油价大幅波动;海外经济复苏不及预期;贸易战形势恶化。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9页
      2021-01-04
    • 产能爬坡和新产品获批推动API高增长,制剂一体化+CDMO兑现加速

      产能爬坡和新产品获批推动API高增长,制剂一体化+CDMO兑现加速

      个股研报
        美诺华(603538)   投资要点   心血管特色原料药优势企业,公司拥有稳定的基本盘: 美诺华是国内优秀的心血管(降压、降血脂、抗凝) 特色原料药及制剂生产企业。主营业务中沙坦类降压原料药 19 年收入占比约 47.4%,由于公司主要销售对象是 KRKA 等欧洲客户,受非法规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较小,预计未来价格企稳;而其他原料药(他汀类、中枢神经类等) 19 年收入占比35.2%,贸易和药品经销占比 17.2%,此二项业务稳步增长。总体来看,公司立足心血管和中枢神经领域原料药,基本盘较为稳定。   超 2000 吨产能扩张 21 年起密集落地, 新品种获批及产能爬坡推动 API较快增长: 截止到 2020 年底,公司现有原料药产能 1720 吨, 19 个商业化的 API2019 年销量占全球市场的 16%。在建产能合计达到 2050 吨,将在 2021 年开始逐步释放。 与新增产能配套的是, 公司将要商业化的4 个品种维格列汀、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伏诺拉生是市场大、增长快、竞争者企业少的产品, 此外还有 28 个品种处于技术储备中。新建工厂经过 2-3 年的磨合期,产能利用率提升将为公司原料药扩张提供充足保障。 公司重要新品种的获批及丰富的储备,叠加翻倍以上的产能逐步爬坡,预计公司 API 未来三年将实现近 30%的收入增长。   原料药制剂一体化成果初显, CMO/CDMO 业务有望提供爆发点: 公司原料药制剂一体化战略围绕“技术转移+自主申报+国内 MAH 合作” 模式进行, 2020 年底培哚普利叔丁胺片和普瑞巴林胶囊的上市充分证明公司能力。截止 2020 年 12 月,公司待审批的 8 个品种 19 年合计市场规模约为 160 亿元,我们认为公司有望依靠高确定性的 KRKA 欧洲销售产品国内转报及自主研发管线的落地迅速打开巨大的国内仿制药制剂市场空间,预计制剂业务未来三年复合增速超 50%。 CDMO 业务一方面内生增长拓展客户,另一方面依托服贸基金( 2020 年受让大股东5%股权)开展外延式扩张,预计 21-22 年复合增速超 80%。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预计公司 20-22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3.67、 18.23、24.73 亿元,增速分别达 15.9%、 33.3%、 35.7%;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69、2.40、 3.46 亿元,增速分别达 11.7%、 42.4%、 44.2%,当前股价对应估值分别为 30、 21、 15 倍。考虑到公司产能释放,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及CDMO 发展空间较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制剂研发与申报进度不及预期、扩产工程进度不及预期、原料药价格波动风险、汇兑损益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9页
      2020-12-31
    • 轮胎行业点评:美国反倾销初裁落地,税率显著好于预期

      轮胎行业点评:美国反倾销初裁落地,税率显著好于预期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美国对来自越南、泰国、台湾和韩国半钢胎的反倾销初裁结果显著好于市场预期,短期对中国轮胎行业冲击有限,长期发展前景依然向好。中国轮胎企业应抓住机遇,继续推进全球化布局,提升竞争力。 美国反倾销初裁结果利好中国轮胎企业 美国商务部公布的对来自越南、泰国、台湾和韩国半钢胎的反倾销税率初步裁定结果远低于最初申请的税率。具体税率为:越南0%~22.30%;泰国13.25%~22.21%;台湾52.42%~98.44%;韩国14.24%~38.07%。玲珑轮胎反倾销税率为22.21%,赛轮轮胎未被征税。此结果显著好于市场预期,为中国轮胎企业带来积极信号。 中国轮胎企业应对策略及长期发展前景 尽管短期内出口贸易可能受到一定冲击,但中国轮胎行业已积累了丰富的应对“双反”制裁的经验。通过集中出口、转移订单等手段,可以有效减轻短期影响。长期来看,随着终裁结果落地后市场逐步消化影响,预计2022年年中出口美国市场有望恢复。 中国轮胎企业积极推进全球化布局,在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设厂,规避贸易壁垒,并持续提升产能规模和自动化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 主要内容 美国对半钢胎的反倾销调查及初裁结果 报告详细介绍了美国对来自越南、泰国、台湾和韩国半钢胎的反倾销调查过程,以及最终公布的初裁税率。 调查始于2020年5月13日,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USW)提出申请,经过一系列程序,最终在2020年12月31日公布了初裁结果。 初裁结果显示,税率显著低于最初申请的税率,这对于中国轮胎企业而言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中国轮胎行业应对策略及未来发展趋势 报告分析了中国轮胎行业应对美国反倾销措施的策略,包括集中出口、转移订单市场等。 同时,报告也指出了中国轮胎企业积极推进全球化布局,在东南亚等地区设立工厂,以规避贸易壁垒。 报告认为,中国轮胎企业长期发展前景向好,未来随着产能规模扩大、自动化水平提升以及市场集中度提高,中国轮胎企业将由大变强。 投资建议及风险提示 报告最后给出了投资建议,推荐关注赛轮轮胎和玲珑轮胎,认为这两家企业由于成本低、包袱小,在海外优质产能加速释放的背景下有望脱颖而出。 同时,报告也指出了潜在的风险,包括全球贸易格局继续恶化的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以及海外子公司跨国经营的风险。 报告还提供了重点公司的估值信息,包括赛轮轮胎和玲珑轮胎的总市值、收盘价、EPS以及PE等数据。 总结 本报告基于美国对半钢胎反倾销初裁结果,对中国轮胎行业进行了深入分析。初裁结果好于预期,短期冲击有限,长期发展前景向好。中国轮胎企业应积极应对挑战,继续推进全球化布局,提升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报告建议关注赛轮轮胎和玲珑轮胎等具备成本优势和国际化布局能力的企业。 然而,投资者仍需关注全球贸易格局、原材料价格波动以及海外经营风险等因素。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页
      2020-12-31
    • 功效护肤行业专题:理肤泉的“得”与薇姿的“失”,探讨信息平权和电商红利时代下的功效护肤风口

      功效护肤行业专题:理肤泉的“得”与薇姿的“失”,探讨信息平权和电商红利时代下的功效护肤风口

      化工行业
        投资要点   自媒体和电商红利下,功效护肤迎风口: 环境、 压力、 医美等多因素驱动, 结合高粘性特点和电商渠道红利,功效护肤扩容可期。 以皮肤学级为例, 19 年市场约 136 亿元, 5 年 CAGR 达 23.2%, 增速 2 倍于护肤品行业。 从需求和渗透率 2 个视角测算, 预计皮肤学级市场 2030 年将超 900 亿元, CAGR 超 18%。 纵观海外市场,皮肤学级市场具有显著本土化和集中化特点,日韩法市场前三均为当地品牌, CR3 均超 50%。   国货迎浪潮,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 据 EuroMonitor 统计, 19 年国内皮肤学级护肤市场, 薇诺娜以 20.5%( +3.5 pct)市占率,超越雅漾成为第一; 其他本土抗敏品牌玉泽、果本等均已有一定认知度。 而反观海外大牌,市占率下滑明显, 自 14 年的 89.3%下降至 19 年的 72.7%。国货拥有更精准消费者洞察和新媒体优势, 有望继续推动皮肤学级国产替代。   理肤泉 vs 薇姿:业绩分化背后的多维度对比。 薇姿、理肤泉作为欧莱雅旗下代表性的“药妆” 品牌, 但国内业绩出现明显分化。 薇姿增长乏力, 近 5 年市占率下降约 2/3, 19 年终端销售额仅 9.62 亿元,; 而理肤泉则快速攀升, 19 年销售额达到 16.9 亿人民币, 16-19 年 CAGR 达23.4%。 我们尝试从产品、营销、渠道三维度进行对比。   ( 1)产品: 薇姿偏泛功效,理肤泉针对性更强。 薇姿主打保湿并推抗老和美白, 直接面临大牌竞争, 而缺乏针对特定皮肤问题的爆品;而理肤泉专业性更强, 抓住敏感肌主要痛点痘痘, 以, 以祛痘为标签形成强用户黏性;   ( 2)营销: 薇姿偏传统,理肤泉触电新媒体。 薇姿营销仍以传统如 TVC、代言等为主,新媒体投入不足;而理肤泉更精准把握成分党趋势, 以“专家+KOL” 塑造口碑营销, 重点投放小红书等新媒体, 强调功效和专业;   ( 3) 渠道: 薇姿主力仍在线下,理肤泉乘上电商快车道。 薇姿早期专注药房, 08 后逐步退出并转入传统美妆渠道, 错失电商风口; 而理肤泉 14 年起即积极投入电商和 CRM 维护, 目前猫旗粉丝数已达 412 万,远超薇姿。   管中窥豹:功效性、内容营销、渠道红利是风口下的增长要素:   ( 1) 自媒体打破信息壁垒,泛成分党时代将至。 新媒介推动信息平权,自媒体塑造大量 KOL,提升大众护肤认知,倒逼品牌关注功效,预计将形成以对护肤成分有一定意识的泛成分党为主体的市场,将更青睐功效护肤。   ( 2) 内容营销沟通核心卖点,促更高转化率。 新媒介改变用户决策动线,更注重产品干货,促使品牌发力内容营销。即针对性沟通功效与成分,从而影响消费决策提高转化;并通过持续内容输出形成私域流量,加强粘性。   ( 3) 电商渠道红利释放供给,助力功效护肤增长。 国内美妆渠道变迁, 电商占比 5 年提升 11.4pct 至 19 年达 30.3%; 直播、私域等新电商玩法, 与内容营销相契合,更适应功效护肤供给,把握渠道红利是增长重要驱动力。   投资建议: 在美妆行业持续高景气和功效护肤市场风口下,建议关注拟上市的敏感肌修护专家贝泰妮、胶原蛋白械字号第一股创尔生物;推荐玻尿酸龙头爱美客和华熙生物;国货之光珀莱雅、拥有玉泽、佰草集等功效护肤品牌的老牌家化龙头上海家化和东方眼部护理专家丸美股份。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产品质量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4页
      2020-12-28
    • 化工行业2020年12月第4周周报:能源主题白皮书发布,继续推荐化工顺周期板块

      化工行业2020年12月第4周周报:能源主题白皮书发布,继续推荐化工顺周期板块

      化工行业
        投资要点   本周板块表现:本周上证综指报收3,396.56,本周累计上涨0.05%,深证成指本周上涨1.18%,化工板块(申万)上涨1.43%。   本周新能源板块表现强势:本周化工板块涨幅居前的个股有东方材料、金博股份、多氟多、金力泰、雅化集团、石大胜华、泰坦科技、德方纳米、道氏技术、卓越新能。12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厅发布《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市场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热情不减:本周多氟多、雅化集团、德方纳米等锂电池标的涨幅居前;发展生物质能源写进能源主题白皮书中,国内生物柴油发展或将迎来历史性机遇,卓越新能等生物柴油标的本周涨幅较大。   库存周期推动涨价潮,经济复苏预期提振市场情绪:本轮周期回升的逻辑是疫情的冲击持续削弱海外生产力,叠加国内前期供给侧改革、环保核查等阶段性影响,导致只有国内部分生产力能够满足全球需求的库存周期见底过程。年初国内疫情的影响使得企业的扩产节奏按下暂停键,虽然悲观情绪在2月份以后得到持续修复,但原材料和产成品库存尚未明显反弹,化工品出现涨价潮,价差持续拉大。随着全球新冠疫苗研发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全面复苏的预期不断抬升,化工顺周期板块有望维持强势。   重点化工品跟踪:本周对于我们监测的156类重点化工品,本周涨幅前五的产品有维生素K3(21.50%)、二氯甲烷(11.01%)、对二甲苯(PX)(8.37%)、氢氟酸(7.74%)、二甲醚(6.71%)。部分厂家全停检修,整体二氯甲烷装置负荷率持续低位,推动二氯甲烷价格走高;由于天气持续降温以及环保影响,氢氟酸上游原材料萤石粉开工率不及预期,下游制冷剂需求不减,推动氢氟酸价格上涨。   投资建议:随着疫情对化工行业的影响逐渐减弱,处于周期底部的绩优化工股正在迎来反转,推荐顺周期白马股万华化学、龙蟒佰利、三友化工、合盛硅业,以及技术壁垒高、成长确定性强的细分行业龙头昊华科技、新亚强、东材科技和震安科技。   风险提示:油价大幅波动,新冠疫情持续恶化,贸易战形势恶化。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2页
      2020-12-28
    • 化工行业2020年12月第3周周报:原油价格七周连涨,继续推荐化工顺周期板块

      化工行业2020年12月第3周周报:原油价格七周连涨,继续推荐化工顺周期板块

      化工行业
        本周板块表现: 本周上证综指报收 3,394.90,本周累计上涨 1.43 %,深证成指本周上涨 2.21%,化工板块(申万) 上涨 1.86%。   本周锂电概念表现持续强势: 本周化工板块涨幅居前的个股有容百科技、星源材质、天奈科技、科恒股份、恩捷股份、双一科技、天赐材料、当升科技、阿拉丁、巨化股份。 本周锂电板块表现持续强势,容百科技、科恒股份、天赐材料、恩捷股份、星源材质、中材科技等锂电材料标的涨幅居前。   库存周期推动涨价潮, 经济复苏预期提振市场情绪: 本轮周期回升的逻辑是疫情的冲击持续削弱海外生产力,叠加国内前期供给侧改革、环保核查等阶段性影响,导致只有国内部分生产力能够满足全球需求的库存周期见底过程。 年初国内疫情的影响使得企业的扩产节奏按下暂停键,虽然悲观情绪在 2 月份以后得到持续修复,但原材料和产成品库存尚未明显反弹,化工品出现涨价潮,价差持续拉大。随着全球新冠疫苗研发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全面复苏的预期不断抬升,化工顺周期板块有望维持强势。   重点化工品跟踪: 本周对于我们监测的 156 类重点化工品, 本周涨幅前五的产品有钛精矿(20.00%)、辛醇(19.19%)、正丁醇(11.60%)、沥青(7.87%)、醋酸乙烯(7.64%)。 德国巴斯夫正丁醇装置停车, 是此次正丁醇价格大幅上涨的直接导火索, 丁辛醇价格应声跟涨; 受益于新冠疫苗推出的利好,原油价格实现 7 周连涨,上游原材料原油价格压力传导到沥青,推动沥青价格被动上涨。    投资建议: 随着疫情对化工行业的影响逐渐减弱,处于周期底部的绩优化工股正在迎来反转,推荐顺周期白马股万华化学、龙蟒佰利、 三友化工、合盛硅业,以及技术壁垒高、成长确定性强的细分行业龙头昊华科技、新亚强、东材科技和震安科技。    风险提示: 油价大幅波动, 新冠疫情持续恶化,贸易战形势恶化。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3页
      2020-12-21
    • 化工行业2020年12月第2周周报:醋酸价格拉升,继续推荐化工顺周期板块

      化工行业2020年12月第2周周报:醋酸价格拉升,继续推荐化工顺周期板块

      化工行业
        本周板块表现:本周上证综指报收3,347.19,本周累计下跌2.83%,深证成指本周下跌3.36%,化工板块(申万)下跌2.63%。   本周锂电概念表现强势:本周化工板块涨幅居前的个股有华软科技、新宙邦、天赐材料、澳洋健康、华西股份、拉芳家化、同德化工、ST昌九、凯美特气、ST南风。本周锂电板块表现强势,新宙邦、天赐材料等锂电材料涨幅较高,此外疫苗冷链概念澳洋健康涨幅居前。   库存周期推动涨价潮,经济复苏预期提振市场情绪:本轮周期回升的逻辑是疫情的冲击持续削弱海外生产力,叠加国内前期供给侧改革、环保核查等阶段性影响,导致只有国内部分生产力能够满足全球需求的库存周期见底过程。年初国内疫情的影响使得企业的扩产节奏按下暂停键,虽然悲观情绪在2月份以后得到持续修复,但原材料和产成品库存尚未明显反弹,化工品出现涨价潮,价差持续拉大。随着全球新冠疫苗研发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全面复苏的预期不断抬升,化工顺周期板块有望维持强势。   重点化工品跟踪:本周对于我们监测的154类重点化工品,本周对于我们监测的154类重点化工品,本周涨幅前五的产品有醋酸(+22.18%)、醋酸乙烯(+14.60%)、PBT(+13.21%)、POM(+10.74%)、腈纶毛条(+8.45%)。当前醋酸库存低位,现货紧张,受义马事件影响装置运行谨慎,醋酸价格近期大幅上涨;醋酸涨价向下游传导,醋酸乙烯价格跟涨。   投资建议:随着疫情对化工行业的影响逐渐减弱,处于周期底部的绩优化工股正在迎来反转,推荐顺周期白马股万华化学、龙蟒佰利、三友化工、合盛硅业,以及技术壁垒高、成长确定性强的细分行业龙头昊华科技、新亚强、东材科技和震安科技。   风险提示:油价大幅波动,新冠疫情持续恶化,贸易战形势恶化。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3页
      2020-12-13
    • 止于至善的基因工程技术领跑者

      止于至善的基因工程技术领跑者

      个股研报
        万泰生物(603392)   投资要点   深入的病毒基础研究奠定全产业链布局能力:公司具备完整的抗原、抗体、酶等生物活性原料的研制和生产能力,可以生产出高质量、高特异性的IVD和疫苗产品。研发的前端借助厦门大学夏宁邵教授领衔的两大国家级实验室,完成病毒相关的基础研究以及相关技术的实验室小试,后端的工艺建立、中试及产业化则由上市公司万泰生物完成。   止于至善的基因工程技术领跑者:2价HPV疫苗(馨可宁)于2019年底上市,不仅效力试验结果优异(保护率100%),与同类疫苗相比具有更高的性价比。公司在成人疫苗市场三位一体的营销活动,将奠定其行业龙头地位,预计三年内贡献收入7.24、23.03、39.48亿。此外,公司的HPV系列疫苗还具有强大的技术优势:1.独特的大肠杆菌表达系,不仅成本低且表达效率高,可用于多种病毒疫苗的生产;2.具备丰富的抗原决定簇发现、表达、蛋白复性和组装成VLP的经验;3.VLP组装合成技术具备非常强的延展性,技术平台不仅可以生产戊肝、2/9价HPV疫苗,还能用来制备20价的型别杂合病毒样颗粒以及其他病毒疫苗(如轮状病毒疫苗等);4.获得GSK和赛诺菲的技术合作背书,也是国内首家疫苗公司将产品权益出售给老牌的跨国疫苗企业。借助上述技术优势,预计公司的9价HPV疫苗领先竞争对手2-4年上市,在研管线中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疫苗、新型轮状病毒疫苗等未来可能成为下一个重磅品种。   化学发光板块将带动IVD业务实现快速增长:公司在病毒领域深入的基础研究,使其在传染病检测方面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未来公司IVD板块增长的重要引擎来自化学发光板块。随着装机量的增加以及化学发光项目持续获得注册证(如肿瘤标记物、激素检测等),将大幅带动公司IVD板块的高速增长。预计2024年底化学发光试剂收入体量将达到9亿,5年的CAGR为31.5%,IVD板块的收入体量预计达到22.9亿,对应5年的CAGR为14.9%。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2020-2022年公司收入分别为23.93亿、39.69亿、59.32亿,同比增速分别为102.1%、65.9%、49.5%;归母净利分别为6.51亿、11.09亿和20.29亿,同比增速分别为200.4%、74.5%和82.8%,对应PE分别为120、71和39倍。近三年公司成长确定性较强,随着成长性得到持续验证,公司的估值逻辑将得到强化,万泰生物2价HPV疫苗的合理估值为1050亿(给予50倍PE),IVD板块的合理估值为299亿(给予45倍PE),合计合理市值1349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2价HPV销售放量不及预期,在研疫苗管线失败风险,IVD板块竞争加剧风险,与厦大合作研发协议续签内容不及预期。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0页
      2020-12-07
    • 化工行业2020年12月第1周周报:产品涨价潮持续,继续推荐化工顺周期板块

      化工行业2020年12月第1周周报:产品涨价潮持续,继续推荐化工顺周期板块

      化工行业
        本周板块表现:本周上证综指报收3,444.58,本周累计上涨1.06%,深证成指本周上涨2.45%,化工板块(申万)上涨0.42%。   本周可降解塑料概念表现强势:本周化工板块涨幅居前的个股有丹化科技、银禧科技、瀚叶股份、上海天洋、华信新材、江苏索普、美联新材、光威复材、润禾材料、山东赫达。11月30日商务部再次出台限塑相关政策,可降解塑料概念热度再起,丹化科技、华信新材、美联新材等可降解塑料概念标的本周表现强势。   库存周期推动涨价潮,经济复苏预期提振市场情绪:本轮周期回升的逻辑是疫情的冲击持续削弱海外生产力,叠加国内前期供给侧改革、环保核查等阶段性影响,导致只有国内部分生产力能够满足全球需求的库存周期见底过程。年初国内疫情的影响使得企业的扩产节奏按下暂停键,虽然悲观情绪在2月份以后得到持续修复,但原材料和产成品库存尚未明显反弹,化工品出现涨价潮,价差持续拉大。随着全球新冠疫苗研发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全面复苏的预期不断抬升,化工顺周期板块有望维持强势。   重点化工品跟踪,有机硅、钛白粉继续强势:本周对于我们监测的154类重点化工品,本周对于我们监测的154类重点化工品,本周涨幅前五的产品有硫酸(23.81%)、腈纶短纤(15.85%)、浓硝酸(11.62%)、硫磺(11.26%)、丙烯腈(9.50%)。据我们跟踪,有机硅、钛白粉等顺周期化工品库存仍在消耗,开工率稳步提升,景气周期仍在上行。   投资建议:随着疫情对化工行业的影响逐渐减弱,处于周期底部的绩优化工股正在迎来反转,推荐顺周期白马股万华化学、龙蟒佰利、三友化工、合盛硅业,以及技术壁垒高、成长确定性强的细分行业龙头昊华科技、新亚强、东材科技和震安科技。   风险提示:油价大幅波动,新冠疫情持续恶化,贸易战形势恶化。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3页
      2020-12-07
    • 可降解塑料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禁塑政策加码,可降解塑料迎500亿元市场空间

      可降解塑料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禁塑政策加码,可降解塑料迎500亿元市场空间

      化工行业
        投资要点   白色污染严峻,可降解塑料是破局关键: 随着塑料的大规模使用和不规范的塑料回收体系,白色污染成为全球公认的环境问题。可降解塑料通过光、生物等途径转化为 CO2 和水完成碳循环,是解决白色污染的理想替代品。   PLA 和 PBAT 是目前最具前景的可降解塑料品种:可降解塑料根据来源主要分为生物基和石油基塑料,其中生物基的聚乳酸(PLA)和石油基的聚(己二酸丁二醇酯-co-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是典型的完全降解塑料,塑料的抗冲、拉伸和弹性性能几乎没有短板,并且国内技术成熟度较高,是目前最具前景的可降解塑料品种   限塑政策逐步加码,高成本仍是瓶颈: 全球限塑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的,我国于 2008 年开始实施首个限塑令,但效果不甚显著。自 2017 年我国开始禁止进口“洋垃圾”开始,限塑力度显著加大,2020 年 1 月发改委联合生态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重点针对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宾馆和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快递塑料包装四个领域提出禁止、限制使用的要求和时间推进节点。限、禁塑政策的推动是可降解塑料行业发展的动力和契机,但与此同时,由于可降解塑料较高的生产成本,我国可降解塑料仍处于行业导入期。   可降解塑料有望迎来 500 亿左右的市场规模: 根据年初发改委的《意见》及农业部对农膜的管理规定,我们梳理了有望率先发展可降解塑料的领域为快递包装、一次性塑料餐具、塑料购物袋和农用地膜,到 2025 年上述四个领域对可降解塑料的需求空间分别达到 100 万吨、70 万吨、50 万吨和 30 万吨,合计形成约 250 万吨的市场空间,500 亿元左右的市场规模。   投资建议: 受益于行业东风,具备可降解塑料先发优势的企业有望率先受益,其中金丹科技依靠乳酸产业优势,积极布局 PLA 业务,金发科技现有 PBAT 产能规模居前,此外瑞丰高材和彤程新材均有在建 PBAT项目。   风险提示: 政策执行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技术突破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6页
      2020-12-03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