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321)

    • 血必净销量高增,研发打造新增长点

      血必净销量高增,研发打造新增长点

      个股研报
      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0-05-08
    • 精品型原料药企业,高研发投入助力高增长

      精品型原料药企业,高研发投入助力高增长

      个股研报
      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0-04-28
    • 农化行业系列报告之二:大豆自给率提升趋势下的农药投资机会

      农化行业系列报告之二:大豆自给率提升趋势下的农药投资机会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大豆自给率提升下的农药投资机会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随着中国大豆自给率的提升,将为农药行业带来结构性需求增长。报告分析了中国大豆自给率提升的背景、对农药市场的影响,并重点关注了咪唑啉酮类和二苯醚类除草剂等受益品种。报告预测,大豆自给率每提升10%,将带动国内相关农药新增需求约10亿元,并推荐了中旗股份、扬农化工、长青股份等相关上市公司。 主要内容 我国大豆自给率提升是大趋势 我国大豆自给率不足20%,严重依赖进口,成为粮食生产的主要瓶颈。受益于“大豆振兴计划”,中国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将持续增加,自给率有望小幅提升。2019年我国大豆自给率仅为17%,进口依存度达到83%。 中国大豆自给率提升为细分品种带来需求增量 由于我国本土种植的大豆为非转基因作物,而进口大豆为转基因作物,导致农药使用结构存在差异。大豆自给率的提升将提升对农药产品的结构化需求。报告测算,大豆自给率每提升10%,将带动国内相关农药新增需求约10亿元,最受益品种主要为咪唑啉酮类和二苯醚类除草剂。 咪唑啉酮类除草剂:国内大豆除草剂中用量最大的品种 咪唑啉酮类除草剂是国内大豆用除草剂中最大的品种,具有广谱、高效、环境友好的特点。甲氧咪草烟是咪唑啉酮类除草剂中最年轻的品种,市场前景较好。先达股份和中旗股份是国内主要的咪唑啉酮类除草剂生产企业。 二苯醚类除草剂:国内大豆除草剂中用量第二大品种 二苯醚类除草剂是原卟啉原氧化酶(PPO)抑制剂类除草剂的主要品类,具有高效、低毒、安全的作用特点。氟磺胺草醚是该类除草剂中销售额最大的品种,长青股份是国内主要生产企业。 大豆农药零增长的要求预计加快甲氧咪草烟等低毒高效产品的推广 根据“大豆振兴计划”中“绿色发展”的要求,高效低毒农药的推广是关键。甲氧咪草烟、苯并烯氟菌唑等新兴农药品种有望在我国大豆田推广,带动市场需求。 投资策略 国内大豆自给率提升将带来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增加,对相关农药品种需求提升。推荐中旗股份(甲氧咪草烟)、扬农化工(甲氧咪草烟)、长青股份(氟磺胺草醚),建议关注先达股份(咪唑啉酮类除草剂)。 总结 本报告深入分析了中国大豆自给率提升对农药行业的影响,指出大豆自给率的提升将带来结构性需求增长,并重点关注了咪唑啉酮类和二苯醚类除草剂等受益品种。报告预测,甲氧咪草烟等高效低毒农药品种将迎来发展机遇,并给出了相应的投资建议。
      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页
      2020-04-28
    • 研发管线可期

      研发管线可期

      个股研报
      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9页
      2020-04-28
    • 研发费用高企影响去年业绩,2020Q1高增长验证戴维斯双击拐点已至

      研发费用高企影响去年业绩,2020Q1高增长验证戴维斯双击拐点已至

      个股研报
      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0-04-27
    • 深入布局精准医疗,2020Q1业绩受疫情拉动

      深入布局精准医疗,2020Q1业绩受疫情拉动

      个股研报
      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9页
      2020-04-27
    • 石油石化:油价波动点评:危机与机遇并存,无限风光在险峰

      石油石化:油价波动点评:危机与机遇并存,无限风光在险峰

      化学制品
        储油能力告急空头逼仓,负油价首现。4月20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收盘时罕见跌入负值,收于每桶-37.63美元,跌幅超过300%。负油价并不反应原油真实价值,一方面反映的是现货仓储的紧张和交割的困难,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很多并不想要现货交割的投机多头被迫平仓或转仓造成了WTI05合约的大幅下跌。美国爆发的新冠疫情极大的影响了石油产品消费,美国炼油厂日产量降至1280万桶,同比降24%,接近08年金融危机时的近三十年来最低水平。需求萎缩而页岩油产量并未大幅下降,库欣地区原油库存已达76%,即将在5月中旬被原油占满。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不会出现负值,WTI06合约依然存在破零可能。   需求主导油价低迷,油价完成阶段性筑底,原油价格有望在Q3开始迎来反弹。OPEC+达成历史性协议、在5月将产量削减970万桶/日,短期内也不够抵消疫情造成的可能高达2000万桶/日的需求损失。从成本角度分析,油价已经完成筑底,但短期上涨动能不足。全球主要国家当前新冠疫情的形势正在逐渐好转,德国已经率先复工,美国联邦政府公布了逐步让美国重启的三步计划。因此原油价格有望在Q3开始迎来反弹,在那之前油价运行中枢依然将会围绕在布油30美元/桶左右。持续低油价下,原油产能被动退出将会大幅增加,原油价格未来或由边际成本定价,1-2年内重回60美元/桶。   美国油商破产、违约或将引发金融风险,油价暴跌也对大宗能化商品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大部分的能源化工商品价格都出现了大幅度的下跌,但是涨跌幅度有差别且存在结构性机会:越靠近产业链上游跌幅越大,石脑油、纯苯、PX和PTA跌幅都在30%以上;受到新冠疫情影响部分医用防护材料价格不跌反涨或下跌很少,主要包括口罩用材料聚丙烯、口罩用弹性材料氨纶、锦纶等。随着新冠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全球经济重启必将带来需求的反弹,预计后续海外各国也将启动政府投资拉动消费。我们认为重大的变革之下同时也蕴藏着重大的投资机会   投资策略:中短期看好烷烃裂解和民营炼化,中长期看好油气公司业绩弹性。   风险提示:全球疫情防控不及预期,原油价格大幅波动,中美贸易争端加剧。
      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0-04-27
    • 产品结构优化,持续增强核心竞争力

      产品结构优化,持续增强核心竞争力

      个股研报
      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0-04-24
    • 业绩高增长趋势加强,新品种新产能助力长期成长

      业绩高增长趋势加强,新品种新产能助力长期成长

      个股研报
      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0-04-09
    • 聚氨酯产业:西方种花 东方结果

      聚氨酯产业:西方种花 东方结果

      化工行业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是:中国聚氨酯产业已从快速扩张期进入平稳发展期,但凭借其完整的工业体系、快速增长的下游市场以及显著的规模和技术优势,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聚氨酯生产基地之一。未来,聚氨酯材料的性能提升和新应用场景的开拓将成为其持续发展的动力。 报告重点关注上游原材料异氰酸酯(MDI、TDI)的寡头垄断格局以及下游应用领域的结构性分化,并推荐关注具有技术护城河的万华化学和具有成本优势的华峰氨纶。 中国聚氨酯产业的现状与地位 中国聚氨酯产业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产量和消费量均占全球的半壁江山。这一成就源于中国完整的工业体系、快速增长的下游市场以及龙头企业的崛起,例如万华化学在MDI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然而,全球聚氨酯行业整体已进入平稳发展期,中国市场也面临着增速放缓的挑战。 行业结构性分化与未来发展趋势 聚氨酯行业上游呈现寡头垄断,下游结构分化明显。上游原材料,特别是异氰酸酯的生产,技术壁垒和资金壁垒较高,产业集中度高。下游应用领域中,C.A.S.E.类产品(涂料、密封剂、胶黏剂和弹性体)及氨纶消费量持续增长,而泡沫塑料、浆料、鞋底原液等产品则进入相对瓶颈期。未来,通过材料改性提升性能,开拓新应用场景(如记忆枕、道床固化材料等)将是聚氨酯行业持续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防火性能的提升是扩大聚氨酯在建筑保温材料领域应用的关键。 主要内容 1. 新材料新性能,聚氨酯崭露头角 1.1 聚氨酯材料是烧瓶中摇出来的大风暴 报告概述了聚氨酯材料的发展历程,从实验室合成到广泛应用,并将其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快速发展期(二战后至1970年代)、平稳增长期(1980-1990年代)和“第二春”(90年代至今)。图表展示了全球聚氨酯产业发展里程碑和全球聚氨酯类产品产量及下游消费占比变化。 1.2 中国聚氨酯产业的崛起是产业升级的真实写照 报告详细阐述了中国聚氨酯产业的发展历程,从起步阶段的摸索到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再到如今的全球领先地位。图表展示了中国聚氨酯产业发展历程、中国聚氨酯类产品产量及下游消费占比变化,以及中国与全球聚氨酯产品产量的对比。 报告特别指出万华化学在MDI领域的突出贡献,使其成为全球重要的聚氨酯原材料供应商。 2. 聚氨酯材料已步入成熟产业 2.1 聚氨酯下游应用十分广泛 报告分析了聚氨酯材料广泛的下游应用,包括制革制鞋、建筑、家具、家电等领域,以及具体的应用形态(硬泡、软泡、氨纶、弹性体、粘合剂、涂料等)。图表展示了中国聚氨酯类产品产量与全球对比,以及中国聚氨酯产业链。 2.2 上游原材料异氰酸酯仍是产业链中壁垒最高的部分 报告深入分析了聚氨酯上游原材料异氰酸酯(MDI、TDI)的生产工艺、技术壁垒和市场格局。图表展示了聚氨酯原料单体的工业合成线路,常见异氰酸酯单体性质对比,以及中国MDI、TDI产能变化及产业集中度、中国MDI和TDI进出口情况。 报告强调了异氰酸酯生产的高技术壁垒和资金壁垒,导致上游市场呈现寡头垄断格局。 2.3 聚氨酯材料结构性分化日趋显现 报告分析了聚氨酯材料下游应用领域的结构性分化,指出C.A.S.E.类产品和氨纶的消费量持续增长,而泡沫塑料、浆料、鞋底原液等产品增长放缓。 报告通过大量图表数据,分别分析了硬泡塑料、软泡塑料、聚氨酯合成革(浆料和鞋底原液)、涂料、胶黏剂和氨纶等不同产品领域的市场现状、发展趋势以及竞争格局。 3. 性能提升和新应用场景将为聚氨酯材料未来发展提供长期动力 3.1 通过产品改性提升性能可以释放大量需求空间 报告指出,通过材料改性提升聚氨酯材料的性能(例如防火性能)可以释放大量需求空间,尤其是在建筑保温材料领域。 报告分析了聚氨酯材料在建筑保温、冰箱、冷链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3.2 新的产品应用场景也带来从无到有的新需求 报告介绍了聚氨酯材料在记忆枕、道床固化材料、塑胶跑道等新兴领域的应用,并分析了这些新应用场景带来的市场机遇。 图表展示了复合型高密度聚醚型聚氨酯记忆枕、聚氨酯固化道床和塑胶跑道的图片,并对记忆枕的特点进行了总结。 4. 风险提示 报告指出了中国产业外迁风险和全球经济增速不及预期的风险。 相关报告汇总 报告列出了东兴证券研究所的相关报告。 总结 本报告对中国聚氨酯产业进行了全面的市场分析,从产业发展历程、市场现状、行业结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投资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报告指出,中国聚氨酯产业已成为全球领先者,但同时也面临着行业结构性分化和增速放缓的挑战。未来,性能提升和新应用场景的开拓将是行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报告推荐关注上游具有技术护城河的万华化学和下游具有成本优势的华峰氨纶。 报告中大量图表数据对分析结论提供了有力支撑,展现了报告的专业性和分析深度。
      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1页
      2020-04-03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