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490)

    • 化工行业2023H1业绩回顾:业绩普遍承压,静待底部回暖

      化工行业2023H1业绩回顾:业绩普遍承压,静待底部回暖

      化学制品
        行情回顾:上半年化工行业营收及归母净利润承压下滑   2023年上半年基础化工(申万)实现营业收入10343亿元,同比下降11.0%,实现归母净利润645亿元,同比下降53.0%。   2023年上半年,基础化工行业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均出现较为明显的下滑趋势。2023年上半年,化工品价格以下跌为主,化工行业盈利能力承受较大压力。随着去库存周期逐渐接近尾声,化工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有望得到修复。   上半年CCPI持续下滑至近两年底部位置,现已反转向上   2023年上半年,原油价格震荡下跌,化工品价格也呈现下跌趋势。2023H1中国化工产品价格指数CCPI均值为4660,环比下降7.4%,同比下降20.8%。分季度看,2023Q2,CCPI均值为4453,环比下降8.5%。上半年CCPI延续去年下滑趋势至近两年底部位置,进入下半年国内化工行业景气度有所回升,CCPI走势反转向上。   2023H1基础化工各子行业盈利情况   根据申万行业分类,基础化工分为化学原料、化学制品、化学纤维、塑料、橡胶、农化制品、非金属材料Ⅱ七个子行业,2023H1营业收入有升有降,同比增速分别为-13.0%、-10.6%、0.3%、0.5%、0.9%、-19.1%、24.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69.3%、-43.7%、-42.0%、-40.1%、-30.8%、-57.7%、71.5%,除非金属材料Ⅱ外,其余子行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均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   化工细分子板块业绩平平,粘胶和非金属材料归母净利润增速可观   2023H1基础化工子板块之间差异较为明显,绝大多数子板块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仅非金属材料Ⅲ和化学制品板块下的民爆制品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双升,其中非金属材料营收同比增长24.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1.5%;民爆制品营收同比增长15.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的子版块还有粘胶与合成树脂,同比增速分别为118.3%和7.3%,其他子版块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降幅最大的是氯碱、胶黏剂及胶带、锦纶,同比降幅分别为-100.3%、-98.2%和-98.0%。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3页
      2023-09-07
    • 2023年半年报点评:业绩增长韧性足,看好全年稳健增长

      2023年半年报点评:业绩增长韧性足,看好全年稳健增长

      个股研报
        可孚医疗(301087)   投资摘要   事件概述   2023年8月29日,公司发布2023年中报,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5.19亿元,同比增长17.23%;实现归母净利润1.99亿元,同比增长52.7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71亿元,同比增长90.98%。单季度看,2023年Q2实现营收6.64亿元,同比下降4.51%;实现归母净利润0.64亿元,同比下降19.54%;扣非归母净利润0.46亿元,同比增长11.51%。   分析与判断   上半年营收稳健,Q2受防疫物资高基数影响略有下滑。2023年H1公司收入实现平稳增长,分业务板块看,其中:1)健康监测板块,实现营收3.61亿元(+8.80%),我们预计系尿酸系列等产品增长;2)康复辅具板块实现营收3.48亿元(+22.54%),我们预计受益于听力业务快速增长及康复内产品需求释放;3)医疗护理板块实现营收4.16亿元(-6.67%),我们预计由于口罩、手套等防疫产品需求下滑所致;4)呼吸支持板块实现营收2.68亿元(+146.81%),我们预计受益于多个型号制氧机和鼻腔护理产品上市后持续放量。单季度看23Q2,公司营收下滑4.51%至6.64亿元,我们认为受防疫类产品销售下降影响,22年同期防疫物资需求大,导致业绩基数较高。   品类结构优化叠加产能释放,盈利能力逐步改善。2023年H1,公司主要业务板块毛利率均出现不同程度提升,其中医疗护理类毛利率提升11.06pcts至56.32%,我们预计由于敷料敷贴、成人护理、造口袋等一系列的产品实现快速增长所致;康复辅具类毛利率提升9.42pcts至45.91%,我们预计受益于助听器占比提升。此外,随着公司长沙和湘阴两个新生产基地全面投产和产能释放,我们认为自产化率提升带来产品毛利率改善。受此影响,公司整体毛利率较去年同期增长7.49pct至46.06%,同时净利率提升2.96pct至13.15%。   听力业务拓展提速,实现盈利。截至23年上半年,公司新增听力验配中心121家,门店总数达到553家,连锁网络已覆盖全国12个省级市场、109个地级市。同时,公司完善验配师培训体系,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健耳听力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692.76万元,同比增长68.54%,实现净利润227.95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坚持底层创新,研发管线丰富并逐步进入收获期。公司高度重视研发,不断完善研发团队建设,下设多个研究院,同时积极与高校、医院等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培育、孵化前沿医疗器械项目,公司获批设立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长沙市专家工作站,有望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上半年,公司推出多款畅销产品上市,包括血糖血压一体机、血糖尿酸一体机、胶原蛋白修复贴、硅酮凝胶、单水平呼吸机、双水平呼吸机品等,增厚公司业绩。   投资建议   维持“买入”评级。下半年为公司销售传统旺季,叠加盈利能力持续修复,看好全年稳健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7、6.14和7.49亿元,同比增速为61.5%、26.1%、21.9%,对应EPS分别为2.34、2.95和3.59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6.35、12.97、10.64倍。公司为国内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龙头,产品种类丰富且齐全,有望实现多板块业务高速发展,此外公司大力发展听力业务,成长空间广阔。   风险提示   核心技术泄密风险、新产品研发风险、业务规模扩张带来的管理风险、知识产权风险等。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4页
      2023-09-06
    • 医药生物行业2023半年报总结:2023半年度行业稳健增长,抓住底部布局机会

      医药生物行业2023半年报总结:2023半年度行业稳健增长,抓住底部布局机会

      化学制药
        主要观点   医药生物行业在2022年的高基数下,增速放缓。2023半年度医药生物行业(SW)营业收入达12,711.38亿元,同比增长3.76%,归母净利润为1,044.86亿元,同比减少21.29%;研发支出不断增加,2023年上半年达597.45亿元,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占比提升至4.80%。我们认为医药生物行业仍是朝阳行业,整体处于加速转型期,国家政策鼓励加大创新。   创新药:部分创新药企首次实现盈利,商业化持续提速   部分创新药企首次实现盈利,或亏损收窄,国产创新药商业化持续提速。选取了近20家具有代表性的已经有产品商业化的创新药企,2023上半年营业收入达251.09亿元,同比增长69.50%,除了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速显著以外,同时licenseout的交易也给企业带来了丰厚的收入和利润。   化学制剂:2023H1业绩稳健增长,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2023年H1化学制剂板块实现营业收入2147.37亿元,同比增长6.37%,实现归母净利润179.59亿元,同比增长9.62%。2023上半年,公共卫生、交通物流等方面影响逐渐消除,医疗机构门急诊就诊、人员流动、学术推广等销售相关活动逐步恢复,化学制剂板块业绩较上年同期复苏显著。   中药:2023H1业绩高增长,支持政策促行业健康发展   2023年H1中药板块营业收入1,937.45亿元,同比增长13.99%,归母净利润251.77亿元,同比增长45.28%。2023年上半年中药板块业绩增长显著,一定程度由于去年同期低基数影响,中药具有一定的消费属性,滋补效用在大众认知中较为突出,中药产品的销售情况向好。   CXO:板块短期承压,静待新药研发情绪复苏,长期关注提供“一站式”服务企业   2023年H1CXO板块公司营业收入达434.06亿元,同比降低0.59%,净利润达106.61亿元,同比降低12.48%。主要是由于2022年疫情相关订单的高基数影响,随着疫情形势的缓解,相关订单减少,进而影响到收入和利润。   原料药:行业产能扩张带来供求关系转换,企业利润端承压   2023年H1,原料药板块整体实现营业收入562.78亿元,规模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实现归母净利润63.23亿元,同比下降25.17%。国内和国外产能扩张带来的供求关系转换,使得部分原料药、中间体产品价格下降,竞争不断加剧,导致利润有所下降。   血制品:股权变化暗流涌动,浆站扩张迎来机遇期   2023年H1,SW血制品板块5家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92.99亿元,同比增长19.13%;归母净利润23.76亿元,同比增长19.23%,业绩稳步增长。部分产品如静丙需求旺盛,增速高于板块整体增速。十四五期间部分地区出台了浆站建设计划,血制品企业浆站扩张或将迎来新机遇。   体外诊断:后疫情时代,常规业务修复仍需期待   2023年H1体外诊断板块实现营收同比下降72.80%,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86.64%,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体外诊断板块2022年疫情因素带来的业绩高基数因素还在,常规业务修复仍需期待。   医疗耗材:受疫情影响增速下降   进入2023年,国内诊疗逐步恢复正常,2023年二季度医疗耗材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92.73亿元,环比下降-3.14%,归母净利润27.23亿元,环比提升2.87%。板块毛利率继续下滑,净利润率有所回升。自2020年至2022年,医疗耗材板块毛利率从56.37%降至42.01%,一方面受到集采影响,压制产品利润空间,另一方面是部分细分赛道享受新冠红利,随着疫情消散,红利逐步消失。进入2023年二季度,板块毛利率实现40.12%,环比下降1.88%,但得益于三费率控制较好,整体销售净利率实现15.18%,环比提升1.42%,经营质量有所改善。   医疗设备:收入、利润持续增长,看好医疗设备发展潜力   2023年H1医疗设备板块实现营收同比增长18.4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4.78%;同时,2023年H1销售毛利率同比略有下降,同比2022年H1板块整体因销售费用率提升造成销售净利率出现较大程度下降。零售药房:稳健增长,政策驱动处方外流提速在即,龙头企业将持续受益   2023年H1,线下药房板块整体实现营业收入总额为534.13亿元,同比增长30.15%;扣非归母净利润总额为29.31亿元,同比增长24.82%,预计主要受益于老店的内生增长及并购带来的业绩增厚。   医院:医疗服务恢复正当时,看好全年高增长   2023H1板块总收入277.75亿元,同比增长31.28%;部分眼科医院、肿瘤医院、体检机构增长迅速。2023H1,医院板块净利润27.50亿元,同比增长239.77%;归母净利润24.47亿元,同比增长270.63%;2023H1板块净利率9.9%,盈利能力全面恢复。   投资建议   截止2023年9月1日A股SW医药板块估值PE24倍(TTM,中值),处于2010年1月以来的估值最低点,抓住底部布局机会。   重点关注方向包括:1)中医药主赛道(国家政策扶持十分明确,基药目录扩容);2)医疗器械出口(影像设备、耗材、IVD等);3)CXO行业(尤其是估值大幅下降之后,以及股东减持等潜在的利空逐步释放掉之后);4)消费反弹:医美、家用医疗器械、医疗服务;5)中国创新:创新药械、新型疫苗;6)国企改革(混改)。   建议重点关注标的:迈瑞医疗、华东医药、华润三九、卫光生物、信邦制药、昭衍新药、凯莱英、博腾股份、荣昌生物、艾力斯、迈威生物、普洛药业、九洲药业、美年健康、益丰药房、一心堂、康德莱、三诺生物、迪安诊断。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变动风险;药品/耗材降价风险;研发失败风险;医疗事故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5页
      2023-09-06
    • 信邦制药2023年半年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看好全年增长

      信邦制药2023年半年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看好全年增长

      个股研报
        信邦制药(002390)   事件概述   2023年8月29日,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报,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56亿元,同比增长3.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6亿元,同比增长18.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55亿元,同比增长24.71%。业绩符合预期。   毛利率基本持平,期间费用下降,净利率有所提升   2023年上半年,分行业来看,医药流通毛利率11.63%,同比提升0.36pct;医疗服务毛利率13.61%,同比提升0.18pct;医药制造毛利率52.17%,同比减少4.54pct;整体毛利率19.50%,下降0.59pct。2023年上半年,销售费用1.74亿元,同比下降10.01%;管理费用2.07亿元,同比下降8.16%;销售费用率5.33%,同比下降0.81pct;管理费 用 率6.40%, 同 比 下 降0.77pct。2023年 上 半 年 , 销 售 净 利 率5.88%,同比提高0.92pct。   二季度恢复明显,看好全年恢复性增长   2023年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51亿元,同比增长5.50%;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77.65%。我们认为,民营医院在设备采购、激励机制、床位扩张等方面拥有较高的灵活性,是医疗资源的重要补充,政策持续支持;站在2023年全年的角度看,随着疫情管控抑制常规医疗服务需求等不利因素的消散和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释放,在2022年全年低基数的基础上,看好2023全年高速增长。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 2023—2025 年公司营业收入为 71.62、78.49、86.81 亿元,增速分别为 12.8%、9.6%、10.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02、3.97、4.64 亿元,增速分别 34.7%/31.3%/16.9%,当前股价对应2023-2025 年 PE 分别为 30x/23x/20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医疗事故风险,医疗服务恢复不及预期,行业政策变化等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页
      2023-09-05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纯碱库存底部价格持续上行,尿素景气高位持续震荡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纯碱库存底部价格持续上行,尿素景气高位持续震荡

      化学原料
        本周市场走势   过去一周,沪深300指数涨跌幅为2.22%,基础化工指数涨跌幅为3.30%。基础化工子行业以上涨为主,涨幅靠前的子行业有:炭黑(8.12%),非金属材料III(7.57%),其他橡胶制品(6.66%)。   本周价格走势   过去一周涨幅靠前的产品:浓硝酸(29.41%),硫酸(27.31%),丙烯酸甲酯(20.78%),氯化钾(18.22%),SBS(15.45%);跌幅靠前的产品:国产维生素B2(-23.08%),国际磷酸(-12.27%),碳酸锂(电池级)(-10.82%),国产包衣维生素C(-9.52%),草甘膦(-7.89%)。   行业重要动态   过去一周国内纯碱市场行情走势上行。截止到8月31日当前轻质纯碱市场均价为3056元/吨,较上周四(8月24日)上涨544元/吨;重质纯碱市场均价为3226元/吨,较上周四上涨503元/吨。过去一周国内纯碱市场价格上行明显,目前仍处于纯碱厂家的集中检修期,纯碱装置整体开工率偏低,纯碱现货目前供小于求,纯碱现货库存逼近历史低位。当前纯碱检修产能较多,计划外检修也较多,导致纯碱现货供给量偏低。过去一周国内尿素市场价格先稳后涨,市场活跃度有所提升。截止8月31日,尿素市场均价为2471元/吨,较8月24日上涨11元/吨,涨幅0.45%,今日山东及两河主流地区报价在2520-2610元/吨,成交价在2500-2590元/吨,较8月24日累计调整10-30元/吨不等。尿素期货价格强势上行,影响现货市场心态好转,下游贸易商拿货积极性有所提升,支撑部分工厂报价窄幅上调,主产区甚至出现停售现象,且因工厂新单成交明显好转,今日工厂报价继续上调。   投资建议   三季度以来涉及多个领域的重磅政策相继发布,为行业景气度提升带来有力支撑,同时新一轮库存周期或正在开启,部分顺周期品种有望迎来持续复苏,当前时点建议关注如下主线:1、制冷剂板块。随着三年基数期结束,三代制冷剂行业供需格局有望迎来再平衡,景气存在反转预期,价格中枢有望持续上行,近期国内配额方案初稿出台,建议关注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昊华科技。2、芳纶板块。芳纶作为三大超强纤维材料之一,下游应用广泛,行业需求保持较快增速,而芳纶纸、芳纶隔膜涂覆技术等新兴应用场景有望进一步打开行业成长空间,建议关注泰和新材。3、地产产业链板块。近期密集政策驱动地产行业复苏,产业链相关品种如纯碱、钛白粉有望迎来边际改善,建议关注龙佰集团、中核钛白、三友化工、山东海化、远兴能源。此外建议关注鼎际得、鹿山新材、信德新材等新能源赛道优质成长股标的穿越周期投资机会。   维持基础化工行业“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原油价格波动,需求不达预期,宏观经济下行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9页
      2023-09-05
    • 亿帆医药2023年半年报点评:国内制剂业务显著增长,差异化布局构建新发展格局

      亿帆医药2023年半年报点评:国内制剂业务显著增长,差异化布局构建新发展格局

      个股研报
        亿帆医药(002019)   投资摘要   事件   2023年8月29日,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9.44亿元,同比增长9.87%,其中医药自有产品(含进口)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31亿元,同比增长20.92%;实现归母净利润1.09亿元,同比下降32.32%。公司2023年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06亿元,同比增长16.46%;实现归母净利润0.44亿元,同比增长11.69%。   公司境内药品制剂业务实现较高增长,积极拓展海外市场。2023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2.32%,扣非归母净利润0.94亿元,同比下降10.60%,主要由于报告期维生素B5产品销售价格下降使得毛利减少、政府补助减少及研发费用增加、资产减值损失增加等。剔除资产减值与信用减值损失影响因素,公司2023年上半年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34亿元,同比增长20.30%。2023上半年,公司医药自有产品(含进口)实现营业收入10.31亿元,同比增长20.92%,其中国内医药自有(含进口)实现营业收入8.55亿元,同比增长25.36%,近4年上半年持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分业务板块,其中中药自有产品收入同比增长14.80%,化药自有(含进口总代)产品收入同比增长39.44%。海外市场方面,公司2023年上半年医药产品实现销售收入2.68亿元,其中核心市场实现销售收入1.32亿元,同比增长17.90%,新兴市场实现销售收入1967.15万元,同比增长163.49%。公司境内业务突出自有产品为主,集中医学推广和渠道等优势资源,实现了自有产品销售业绩的增长;若剔除计提的资产减值和信用减值等因素影响后,公司境内药品制剂业务实现较高增长。进一步加快海外市场拓展布局,优化产品结构,海外市场实现深度拓展。   步入研发收获期,产品线不断丰富。2023年5月,公司自主研发大分子生物创新药亿立舒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美国FDA就亿立舒上市申请对北京亿一原液生产现场进行的许可前检查顺利完成,并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现场检查资料回复。截至2023年8月29日,巴西ANVISA原液生产现场进行的许可前检查已顺利完成,欧洲EMA正在进行原液生产现场的许可前检查。公司已与30多个国家及地区就亿立舒签订商业化合作协议。其他创新研发项目方面,在研项目F-652有序推进,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完成了在中国的II期(剂量探索性研究)临床试验的研究,目前正处于数据统计与分析中;F-652治疗重度酒精性肝炎适应症的II期临床试验取得CDE的批件,FDA也已完成对临床方案的审核,其中美两地临床试验启动的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中。2023年上半年,公司药品研发迎来收获期,获得了硫酸长春新碱注射液、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盐酸替罗非班注射用浓溶液和氯法拉滨注射液等9个产品注册证书,其中硫酸长春新碱注射液和氯法拉滨注射液为首仿产品;此外,公司提交了尼莫地平注射液、法莫替丁注射液、美索巴莫注射液、氢溴酸依他佐辛注射液和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等9个制剂产品注册申报。公司首个大分子创新药获批上市,研发逐步进入收获期,国内药品产品线持续丰富。   投资建议   公司医药自有品种增速亮眼,研发管线逐步兑现,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围绕“小、尖、特”及“可快速实现销售”进行差异化布局;海外市场不断开拓,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4.12/49.12/54.73亿元,同比增长15.00%/11.34%/11.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4.04/5.53/6.43亿元,EPS分别为0.33/0.45/0.52元。当前股价对应2023-2025年PE分别为38.92/28.44/24.44。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包括但不限于:行业政策风险,研发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国际化经营风险,商誉减值风险,交易事项存在不确定性等。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4页
      2023-09-01
    • 奕瑞科技2023年中报点评:蹄疾步稳,新核心部件研发势如破竹

      奕瑞科技2023年中报点评:蹄疾步稳,新核心部件研发势如破竹

      个股研报
        奕瑞科技(688301)   投资摘要   事件概述   8月28日晚间, 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报, 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57亿元,同比增长32.83%; 实现归母净利润3.25亿元,同比增长17.43%。 分季度看, 2023Q2实现归母净利润1.88亿元,同比增长7.05%; 实现营业收入5.17亿元,同比增长31.22%。   营收端表现亮眼,利润端短期承压。 2023H1,公司平板探测器销售实现稳定增长,高压发生器及其他核心部件销售实现快速增长;多个大客户的多项产品继续保持良性增长,同时加强了对新客户、新产品的导入,支撑整体业绩稳步向前。 2023Q2归母净利润增速低于营收增速,我们认为主要系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比大幅下降所致。 2023上半年, 公司毛利率较2022年末增长0.91pct,期间费用率较2022年末下降4.08pct,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夯实现有产品及技术结构。 公司持续加大对新型探测器的研发投入,完善产品线布局。 2023H1,公司完成首款超高速TDI探测器、微焦点射线源等产品的研发中试,实现超大尺寸闪烁体的生长和耦合,推出用于高端DSA的CMOS平板探测器、超大尺寸动态探测器、新型线阵探测器等多款新产品,并针对新型探测器像素结构等方向,新增8项相关知识产权申请, 上半年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重为12.49%。   布局X线综合解决方案,提升公司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 公司在新核心部件领域布局已形成一定技术积累和进展。 医疗 CT 及安检 CT 用二维准直器陆续进入量产阶段,闪烁晶体碘化铯、钨酸镉已完成开发并已量产销售, GOS 闪烁陶瓷完成工业及安检应用的开发并进入量产阶段,医疗 CT 探测器适用的 GOS 闪烁体取得研发突破,关键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处于送样评测及中试阶段。 我们认为未来随着新核心部件陆续步入商业化阶段,有望为公司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 26.2%/30.9%/29.6%,对应 PE 分别为 31/24/18 倍, 维持“ 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毛利率下滑风险。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页
      2023-09-01
    • 关注后续边际修复及业绩拐点

      关注后续边际修复及业绩拐点

      个股研报
        华熙生物(688363)   投资摘要   事件概述   8月29日,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报, 23H1公司实现营收30.76亿元,同增4.77%;归母净利润4.25亿元,同降10.2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61亿元, 同降12.69%。 23Q2营收17.70亿元,同增5.35%;归母净利润2.24亿元,同降18.0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10亿元, 同降8.91%。 23H1毛利率/净利率分别73.80%/13.71%,同比-3.63/-2.20pcts;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46.18%/6.68%/6.07%,同比-   1.07/+0.72/-0.04pcts。分析与判断   分业务看, 原料及医疗终端业务收入增长稳健,护肤品及食品业务增长承压。   1)原料业务实现营收 5.67 亿元,同增 23.20%,占比 18.45%;毛利率 65.65%( -6.74pcts)。 分产品类型看, 医药级占比 38.90%,化妆品级占比 32.74%,食品级占比 10.37%。受益于公司高效推进的国际化战略,医药级原料增速明显,毛利率 85.29%的保持较高水平;化妆品级原料收入实现稳步增长,并持续从提供产品向提供服务转型;食品级原料收入基本持平,受短期市场竞争影响毛利率有所下降。 分地区看, 23H1 原料出口实现收入 2.75 亿元, 占公司原料业务收入的48.49%,医药级原料在欧洲、亚洲、美洲等地销量实现持续增长,其中欧洲市场增速最快。   2)医疗终端业务实现营收 4.89 亿元,同增 63.11%,占比 15.90%;毛利率 82.30%( +0.37pcts)。其中皮肤类医疗产品实现收入 3.26 亿元,同增 56.76%。 在医美产品方面, 润致娃娃针持续以合规长效百搭的推广思路,打造行业爆品;润致单相 Natural、润致双相 2、 3、 5 号打造家族式分层抗衰,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面部年轻化解决方案。   3)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实现营收 19.66 亿元,同降 7.56%,占比63.92%;毛利率 74.49%( -4.25pcts)。 分品牌看, 润百颜/夸迪/米蓓尔/BM 肌 活 分 别 实 现 收 入 6.32/5.43/2.17/3.41 亿 元 , 同 降2.04%/10.10%/16.81%/29.62%。四大品牌初具规模, 23H1 公司对四大品牌进行全面梳理,公司主动放慢发展速度,在产品策略、渠道布局、品牌建设等多方面进行优化,助力品牌长期可持续发展。   4)功能性食品业务实现营收 0.33 亿元,同降 25.81%。公司重新回归大单品策略,产品品牌各有侧重和聚焦,渠道方面加强线下布局力度,加强消费者认知。   投资建议   华熙生物作为全球知名的生物科技公司和生物活性材料公司,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透明质酸全产业链平台企业,微生物发酵生产透明质酸技术处于全球领先,依托“四轮驱动”发展战略,构建生物活性物、医疗医美终端、功能性护肤品、功能性食品在内的产业链一体化业务架构。以玻尿酸为基本盘,医美业务产品管线清晰,研发加码布局合成生物学、胶原蛋白、细胞培养基等赛道, 在研医美产品管线丰富,有望打开新增长天花板。预计 23-25 年营收分别为72.81/87.27/105.98 亿元,同比分别+14.5%/+19.9%/+21.4%,归母净利 润 分 别 为 11.09/13.23/15.95 亿 元 , 同 比 分 别+14.2%/+19.3%/+20.6%。对应 EPS 分别为 2.30/2.75/3.31 元,对应当前股价 PE 为 41/34/28 倍,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竞争加剧风险,化妆品新品推广不及预期风险,新产品替代风险,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行业监管趋严风险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4页
      2023-09-01
    • 巨子生物(02367):业绩超预期,品牌、运营、渠道迈向纵深化

      巨子生物(02367):业绩超预期,品牌、运营、渠道迈向纵深化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纯碱价格上行,高端轮胎迎发展良机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纯碱价格上行,高端轮胎迎发展良机

      化学制品
        本周市场走势   过去一周,沪深300指数涨跌幅为-1.98%,基础化工指数涨跌幅为-2.72%。基础化工子行业以下跌为主,跌幅靠前的子行业有:其他化学纤维(-9.47%),炭黑(-6.99%),其他橡胶制品(-6.57%)   本周价格走势   过去一周涨幅靠前的产品:重质纯碱(29.79%),轻质纯碱(26.09%),磷酸一铵(20.00%),液化气(C4)(13.21%),醋酸丁酯(11.54%);跌幅靠前的产品:硫酸(-43.16%),硫基复合肥(-18.29%),煤焦油(-8.51%),草甘膦(-5.74%),丙烯酸乙酯(-3.95%)。   行业重要动态   过去一周国内纯碱市场行情走势上行。截止到8月24日当前轻质纯碱市场均价为2512元/吨,较8月17日上涨307元/吨;重质纯碱市场均价为2723元/吨,较8月17日上涨414元/吨。国内纯碱市场行情持续攀升,纯碱市场价格与日俱增,近期国内纯碱厂家检修仍较多,纯碱现货供给量持续偏低,现货愈加紧张。西北,华中,华东等地均有厂家低产检修,纯碱现货库存近年史低。内蒙阿拉善纯碱项目持续推进,但进度较预期相比偏慢;金山纯新增产能也在持续推进,预期下月释放。短期内纯碱新增产能无法缓解纯碱现货市场持续紧张的格局。   8月17日,山东省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厅等九部门联合发布通知,对新上高端轮胎、铸造项目,不再执行产能、能耗、碳排放替代政策;同时发布了《山东省高端轮胎铸造项目发展指导目录(2023年版)》。通知旨在支持高端轮胎项目发展建设,同时明确要求,不在《目录》范围内的,一律不得建设;同时着力推动中端项目改造、低端项目淘汰,同时支持轮胎企业兼并重组,引导行业集群化发展。   投资建议   三季度以来涉及多个领域的重磅政策相继发布,为行业景气度提升带来有力支撑,同时新一轮库存周期或正在开启,部分顺周期品种有望迎来持续复苏,当前时点建议关注如下主线:1、制冷剂板块。随着三年基数期结束,三代制冷剂行业供需格局有望迎来再平衡,景气存在反转预期,价格中枢有望持续上行,近期国内配额方案初稿出台,建议关注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昊华科技。2、芳纶板块。芳纶作为三大超强纤维材料之一,下游应用广泛,行业需求保持较快增速,而芳纶纸、芳纶隔膜涂覆技术等新兴应用场景有望进一步打开行业成长空间,建议关注泰和新材。3、地产产业链板块。近期密集政策驱动地产行业复苏,产业链相关品种如纯碱、钛白粉有望迎来边际改善,建议关注龙佰集团、中核钛白、三友化工、山东海化、远兴能源。此外建议关注鼎际得、鹿山新材、信德新材等新能源赛道优质成长股标的穿越周期投资机会。   维持基础化工行业“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原油价格波动,需求不达预期,宏观经济下行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9页
      2023-08-3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