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025)

    • 和元生物2022H1点评报告:CDMO驱动强,看好H2高增长

      和元生物2022H1点评报告:CDMO驱动强,看好H2高增长

    • 业绩稳健增长,业务布局纵深推进

      业绩稳健增长,业务布局纵深推进

      个股研报
        长春高新(000661)   业绩简评   8月25日,公司发布2022年中报,2022年上半年实现收入58.31亿元(+17.50%),实现归母净利润21.2亿元(+10.2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0.99亿元(+9.20%)。   2022Q2公司实现收入28.57亿元(+6.53%),实现归母净利润9.82亿元(-6.4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9.76亿元(-7.01%)。   经营分析   金赛药业上半年稳健增长,生长激素用药体验与新产品引进不断完善。金赛药业2022年上半年实现收入49.62亿元(+31%),实现归母净利润21.91亿元(+18%)。上半年,金赛药业克服疫情影响,长效生长激素新患者占比稳步增长,且长效注射笔电子注射笔获批上市,未来患者体验与依从性有望进一步改善。此外,公司努力推动新产品的引进与商业化,加强各领域高端人才引进,不断增强管线厚度与可持续发展力。   百克生物经营边际改善,鼻喷流感疫苗有望贡献增量。百克生物上半年实现收入4.41亿元(-24%),实现归母净利润0.74亿元(-47%),较一季度经营环比改善明显。一季度特别是进入3月以后,点状局部疫情持续发酵,严重影响了公司相关疫苗产品的配送及接种工作。5月之后,各地特别是长春市陆续解除了疫情的封控管理,公司产品销售逐步恢复。此外,公司鼻喷流感疫苗6月份获得批签,下半年有望逐渐进行放量。   毛利率稳健增长,研发投入持续加码。上半年,公司实现毛利率90.86%,较去年同期增加2.97%。销售费用率为30.23%,增加2.88%,研发费用率为10.3%,增加3.21%。目前,公司儿科和成人板块业务布局已经覆盖了多个科室,未来成长的动力将不断丰富。   盈利调整与投资建议   我们维持盈利预期,预计公司2022-2024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50.1(+33%)、65.1(+30%)、79.7亿元(+22%),对应当前EPS分别为12.4元、16.1元、19.7元,对应当前P/E分别为15、12、9倍。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医保降价和控费风险;生长激素竞争加剧风险;疫苗销售不及预期;研发进展不达预期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8-26
    • 2022年中报点评:新签订单高增持续,产能建设加速推进

      2022年中报点评:新签订单高增持续,产能建设加速推进

      个股研报
        美迪西(688202)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亿元,同比增长53.2%;实现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比增长43.8%;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40.4%。   新签订单持续高增,疫情下业绩延续高增长。2022H1公司新签订单16.7亿元(+62.6%),新增客户257家,先后为国内外超过1710家客户提供药物研发服务。1)分业务板块看:药物发现与药学研究实现营业收入3.4亿元(+31.1%);临床前研究实现营业收入4亿元(+79.2%)。2)分地区看:境内客户实现营业收入5.7亿元(+58%),占主营业务收入77.1%;境外客户实现营业收入1.7亿元(+39.7%),占主营业务收入22.9%。3)从盈利能力看:2022H1公司毛利率为44.5%(-1.2pp),净利率为21.9%(-1.9pp),利润增速低于营业收入增速一方面由于疫情封控研发人员未全部到岗产能未充分释放,另一方面封控期间为防疫及维持公司运转额外发生一次性费用1560.5万元、并为部分未到岗研发人员预发工资支出749.5万元;销售费用率为3.4%(-0.9pp),管理费用率为10.6%(+2.8pp),研发费用率为6.9%(-0.1pp),财务费用率为-1.1%(-0.9pp),管理费用明显提升主要由员工薪酬和限制性股票计提费用增加以及封控期间防疫抗疫费用增加所致,研发费用大幅增长主要系为提高研发服务能力和业务承接能力加大自主研发项目投入所致,财务费用减少较多主要由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增长,汇兑收益增加,现金流方面2022H1经营现金流为-4142.1万元(-150.97),主要由于疫情导致部分客户阶段性回款放慢和保障生产的同时抗击疫情导致相关运营款项大幅增长以及购买和提前锁定实验动物支付的款项大幅增加。4)分季度看:2022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亿元(+43.1%),实现归母净利润8541.2亿元(+25.6%),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7926.7万元(+19.7%),与过去几个季度相比增速放缓主要由于受到疫情封控影响产能未充分释放。   产能持续扩容,为业绩增长奠定基础。目前公司共拥有8.2万平方米的研发实验室,其中已投入使用的实验室面积为6.7万平方米,同比增加1.9万平方米,正在建设的实验室面积为1.5万平方米。此外2022H1公司拟定增募投21.6万元,其中15.7亿元用于建设美迪西北上海生物医药研发创新产业基地,1.9亿元用于扩建药物发现和药学研究及申报平台的实验室。新建产能支撑未来业务持续增长。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团队持续扩容。2022H1公司员工总数2833人(+43.8%),其中研发人员2454人(+45.7%),占公司总员工86.6%。分板块看,药物发现与药学研究板块、临床前研究板块研发人员分别为1627人(+50.4%)、827人(+37.4%),更多优秀的研发人员将显著增加公司药物发现的服务能力。此外公司临床前研究服务沉淀多年技术研发及项目合作经验,目前拥有超过470种的成熟建模技术,2022H1共有42件参与研发完成的新药及仿制药项目通过NMPA批准进入临床试验;5件通过FDA、TGA的批准进入临床试验;按照中美双报标准要求进行的项目收入3.1亿元(+166%),占公司主营收入41.7%。同时公司目前申请知识产权48项(+54.8%),其中发明专利38项(+22.6%);获得知识产权31项(+158.3%),其中发明专利21项(+75%)。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逐步拓展服务领域。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2-2024年EPS分别为6.11元、9.55元、14.37元,对应PE分别为52、33、22倍,维持“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订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等。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8-26
    • 业务发展稳定势好,创新发展布局多元领域

      业务发展稳定势好,创新发展布局多元领域

      个股研报
        鱼跃医疗(002223)   事件:2022年8月23日,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5.5亿元,同比下降1.1%,实现归母净利润7.9亿元,同比下降18.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4亿元,同比下降27.3%。   点评:   除去疫情扰动因素,各业务保持稳定发展态势。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5.5亿元,同比下降1.1%。分业务来看:呼吸治疗方案实现营业收入11亿元,同比下降16.9%;家用类电子检测及体外检测实现营业收入8.1亿元,同比增长7.4%;康复及临床器械实现营业收入6.5亿元,同比下降13.1%;感染控制解决方案实现营业收入6.3亿元,同比上升40.9%;糖尿病护理解决方案实现营业收入2.8亿元,同比上升35.3%;急救实现营业收入6390万元,同比下降32.1%,因受疫情反复影响,公司部分业务规模下降。去除疫情扰动因素后,其常规业务增长仍较为明显,公司呼吸治疗产品业务发展势头良好稳定。   成本费用上涨致利润端下滑,研发高投入助力业务升级。公司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7.9亿元,同比下降18.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4亿元,同比下降27.3%;实现销售毛利率47.2%,期间费用8.8亿元,同比增长17.7%,其中研发费用2.6亿元,同比增长40%,因上半年费用及成本等有所增长及海外疫情管控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与此同时,公司重点领域研发投入持续加深,数字化升级亦助力生产效率不断改善。公司围绕核心业务灵活调整已有产品功能与技术要素,并通过自主研发、合作研发等方式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加强了新品的立项研发和老产品技术改造,催动工艺与品控水平进一步提升。   海外营销因疫情催生市场,技术革新产品线布局齐全。公司上半年在国内市场实现营业收入31.2亿元,同比上升9.5%;海外市场实现营业收入4.1亿元,同比下降43.4%,上半年因海外疫情管控公司海外营收有所下降。近年来,海外业务经疫情催化后营销能力持续提升,外销渠道持续拓宽,鱼跃的体系要素更为健全。此外,公司在德国图特林根、中国台北、上海、南京、苏州、西藏及丹阳设立研发中心,重点聚焦呼吸与制氧、血糖及POCT、消毒感控三大核心赛道,并对急救、眼科、智能康复等高潜力业务进行积极孵化,覆盖多领域产品。   投资建议:鱼跃医疗作为国内医疗器械行业的领先企业,近年常规业务发展稳定,建议持续关注。   风险因素:国内医疗器械市场格局的不断变化引发竞争挑战风险;成本和费用不断上涨对公司管理控制带来压力风险;公司快速发展带来的管理风险;并购标的运营不达预期带来的商誉减值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8-26
    • 22H1药玻收入同比+9.95%,拓展模制瓶品类完善产业布局

      22H1药玻收入同比+9.95%,拓展模制瓶品类完善产业布局

      个股研报
        力诺特玻(301188)   公司发布2022年中报。22H1公司实现收入3.75亿元,同比-10.94%;22H1实现归母净利润0.62亿元,同比+0.33%。单22Q2来看,22Q2公司实现收入1.87亿元,同比-16.94%;22Q2实现归母净利润0.30亿元,同比-18.01%。   22H1药用玻璃收入同比+9.95%。分品类来看,22H1公司耐热玻璃、药用玻璃及电光源玻璃分别实现收入2.01亿元、1.54亿元和0.12亿元,分别同比-18.53%、+9.95%和-60.33%,耐热玻璃主要因为疫情、海运不畅、通货膨胀等影响,需求有所下滑。分区域来看,22H1境内、境外销售分别为2.89亿元和0.86亿元,同比-8.00%和-16.13%。   22H1净利率同比+1.84pct,22Q2毛利率环比+1.72pct。毛利率方面,22H1公司毛利率24.21%,同比-5.07pct;22H1耐热玻璃、药用玻璃及电光源玻璃毛利率分别为21.32%、26.94%和34.34%,分别同比-5.79pct、-2.22pct和-12.48pct。主要因为硼砂、硼酸、电力、天然气价格均有大幅度增长,且22H1产品运费在在销售费用-运费科目核算。净利率方面,22H1公司净利率16.44%,同比+1.84pct;22H1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86%、4.05%和-1.51%,分别同比-3.68pct、+0.85pct和-1.65pct,主要因为汇率上升,汇兑收益增加,借款金额同比减少导致利息支出减少,募投资金利息收入增加。环比趋势来看,22Q2公司毛利率25.07%,环比+1.72pct,22Q2公司净利率16.28%,环比-0.32pct。   轻量薄壁高档药用玻璃瓶项目8月点火,填补公司在模制瓶领域空白。22年5月公司“中性硼硅药用玻璃扩产项目”部分产线投产;全电智能药用玻璃生产线项目计划于22年7月份点火;轻量薄壁高档药用玻璃瓶项目于22年8月点火,项目达产后,可生产中硼硅药用模制瓶5080.87吨,填补公司在模制瓶领域空白,完善公司产业布局,提升公司在中硼硅药用玻璃领域竞争力;22H1公司启动了“棕色中硼硅药用玻璃拉管项目”,目前项目正处于建设过程中;卡式瓶项目预计将于22H2投产。此外,轻量化高硼硅玻璃器具生产项目延期投产时间至23年6月。   未来5-10年,药用玻璃用量具备4-5倍空间。在国家医药政策改革推动下,未来5-10年,药用玻璃中将会有30%-40%由低硼硅玻璃、钠钙玻璃升级为中硼硅玻璃,用量增长空间4-5倍。此外,22H1公司与齐鲁工业大学签署《特种玻璃材料联合研究院共建协议书》,合作建立“特种玻璃材料联合研究院”,力争在中性硼硅药用玻璃、虚拟现实玻璃基板、微晶玻璃、光学玻璃等特种玻璃领域取得突破。   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硼硅玻璃制品企业,重点发力中硼硅药用玻璃享受行业β,客户资源、成本效率及know-how经验优势多维共振,有望长期享受α收益!因为22H1耐热玻璃主要因为疫情、海运不畅、通货膨胀等影响,需求有所下滑,我们将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由1.7/2.2/2.9亿元下调至1.4/1.8/2.3亿元。我们预计2022-2024年营业收入为9.1/11.1/13.7亿元,同比+2%/+22%/+23%,归母净利润1.4/1.8/2.3亿元,同比+11%/+27%/+33%,2022-2024年PE分别为28X/22X/17X。   风险提示:原材料进口风险;短期内股价波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8-25
    • 核心品类快速增长,医用板块实现放量

      核心品类快速增长,医用板块实现放量

      个股研报
        采纳股份(301122)   业绩简述   2022年8月24日,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2022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2.74亿元,同比+37%;实现归母净利润1.00亿元,同比+6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91亿元,同比+59%;   分季度来看,2022年Q2公司实现收入1.33亿元,同比+34%,归母净利润0.60亿元,同比+148%,扣非归母净利润0.52亿元,同比+157%。   经营分析   穿刺注射核心产品快速增长,医用器械板块实现放量。公司上半年注射器类产品实现收入1.74亿元,同比+86%;穿刺针类产品实现收入0.72亿元,同比+67%,核心品类快速增长,市场地位进一步巩固。负责公司医用器械产品的全资子公司采纳医疗实现收入1.89亿元,实现净利润6429万元,同比+335%,医用器械产品快速放量,带动公司盈利能力提升。   二季度汇率波动贡献大额汇兑收益,利润率显著提升。公司上半年销售净利率36.36%,同比+5.74pct;其中二季度净利率45.52%,同比+20.85pct。除核心品类增长持续带来的规模效应外,由于公司产品销售以出口为主,上半年海外收入占比超过95%,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上升形成约1290万元汇兑收益,财务费用下降明显。   医用器械产品线丰富,高端出口品类不断拓展。公司产品线丰富,品类众多,目前销往欧美地区的医用器械包括安全胰岛素注射器、安全采血/输液针、安全注射针等多项高附加值产品,未来公司还将进一步强化在安全胰岛素笔针、安全留置针、安全弹簧回缩注射器等高安全性、高附加值产品领域的市场地位,出口品类将不断拓展,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公司在注射穿刺领域的发展前景,未来医用器械产品还将不断拓展品类及使用场景。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5、2.99、4.06亿元,同比增长57%、46%、36%,EPS分别为2.18、3.18、4.32元,现价对应PE为38、26、1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大客户收入占比较高风险;新产品研发不达预期风险;产品推广不达预期风险;海外贸易摩擦风险;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8-25
    • 医药工业持续发力,中报业绩表现稳健

      医药工业持续发力,中报业绩表现稳健

      个股研报
        马应龙(600993)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3亿元,同比增长15.5%;实现归母净利润2.7亿元,同比增长6.7%;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2.7亿元,同比增长17.1%。   核心肛肠业务保持稳定增长,业绩稳中向好。2022H1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主要利润来源医药工业板块的核心肛肠业务保持稳定增长。2022H1公司销售费用率为16.5%(-2.8pp),管理费用率为2.6%(+0.2pp),研发费用率为2.1%(-0.03pp),财务费用率为-1.2%(-0.2pp),上半年营业收入增长较多导致销售费用率明显下降,财务费用明显下降主要系本期利息收入增加所致,管理费用增长较多主要由于折旧及摊销费用增加。分季度看,2022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8亿元(+21.2%),实现归母净利润1.3亿元(-2.3%),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1.4亿元(+19%),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由所得税费用增加所致。   医药工业板块稳定发展,为公司贡献主要利润。2022H1公司医药工业板块实现营业收入9.5亿元(+14%)。公司持续强化核心品种销售,优化产品政策,上半年肛肠品类规模同比增长12%;持续推进渠道下沉,产品覆盖率持续提高,目前主导产品覆盖率达92%,终端产出同比增长30%。除肛肠品类产品外,公司着力发展眼科业务,核心产品八宝眼膏规模实现同比增长。目前拥有超过10个独家品种。销售方面公司自建销售团队拓展线上线下市场,线下市场已经形成覆盖全国8个大区、42家办事处,共1000多名自有销售人员的终端网络,负责对全国256家一级经销商、1953家二级分销商等商业渠道进行维护,并积极推动产品在医院、医疗机构、互联网终端等渠道的市场动销;线上市场进驻主流互联网渠道,通过自营店铺和平台店铺相结合,打造马应龙独特的线上渠道终端网络。此外今年上半年大健康业务规模增速超过40%,主要得益于拓展线上渠道并深化渠道运营,优化大健康业务渠道结构。   医疗服务持续改善,共建诊疗中心值得期待。2022H1公司医疗服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4亿元(+72.2%),主要由于旗下药品销售、医疗设备、医疗器械等采配业务快速增长。目前公司与地县级公立医院合作共建肛肠诊疗中心58家,合计病床数超2000张。同时公司对北京医院部分病房进行翻新改造,新增如夜间客服服务等免费增值服务,提升整体就医体验;组织开展肛肠健康体检、直肠癌筛查等活动,开发企业客户。   医药商业提质增效,多创新业务齐头并进。2022H1公司医药商业板块实现营业收入8.4亿元(+12.4%)。医药商业板块主要包括医药物流及药品零售两块业务。1)医药物流:由旗下子公司马应龙物流开展,一部分批发给商业公司,一部分直接配送至湖北省各地市连锁药店、单体药店、公司自有实体药店以及B2B平台、B2C平台等,实现线上线下全渠道配送。公司持续完善供应链运营机制,建立健全品类分级目录管理,贯彻执行下游客户自动采购计划为主、临时计划为辅的计划体系。2)药品零售:完善实体药店建设,联动重症药房、中医馆扩大服务半径,持续探索标杆社区康养服务;大力发展医药零售B2C业务,在天猫、京东、拼多多、美团等平台开设了零售药店,为患者提供完整的“智能分诊+在线图文问诊+电子处方+药品配送”的一体化闭环云医疗服务。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亿元、6.4亿元、7.4亿元,EPS分别为1.31元、1.49元、1.71元,对应PE分别为17、15、13倍。考虑到公司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速高于行业平均增速,结合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2023年19倍PE,对应目标价28.31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销售不及预期;集采风险;在研产品进度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2-08-25
    • 费用拖累整体业绩表现,研发项目进展顺利

      费用拖累整体业绩表现,研发项目进展顺利

      个股研报
        天士力(600535)   2022年中报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1,085.86万元,同比增长4.82%;利润总额-34.319.21万元,同比减少129.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775.91万元,同比减少140.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5.513.89万元,同比减少26.53%;基本每股收益-0.27元,同比减少140.85%。报告期内,公司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大幅下降,主要因公司支付美国Sutro Biopharma,Inc.1.69亿人民币许可费导致,如剔除此影响,公司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6.25亿元,同比增长0.89%。   多项主营业务稳中有增   报告期内,公司中药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52,788.29万元,同比增长6.65%:毛利率70.91%,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88个百分点。化学制剂药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2,694.64万元,同比减少6.46%;毛利率79.16%,较去年同期下降了0.34个百分点。化学原料药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395.50万元、同比增长1.97%:毛利率55.44%,较去年同期下降了7.97个百分点。生物药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274.56万元,同比增长8.97%;毛利率70.78%,较去年同期上涨了15.80个百分点。医药商业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4,810.32万元,同比增长9.30%;毛利率25.47%,较去年同期下降了0.62个百分点。整体来看,公司核心中药、生物药、医药商业等主业稳中有增;受我国集采政策加速推进影响,公司化学制剂药板块收入承压,同比有所下滑。   研发费用快速提升,在研项目顺利推进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46,561.84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1.66%公司研发费用大幅上升,系Sutro Biopharma,Inc.许可费所致,剔除此影响后,研发费用同比增长约16%。公司目前拥有在研项目92个,其中45个为1类创新药项目,已有43个项目进入临床期。公司现有管线中,拥有自主研发项目47个、产品引进项目21个、合作开发项目16个、投资优先许可权项目8个。其中,心脑血管领域在研管线20个;消化代谢领域16个;肿瘤领域22个;中药在研管线26个;生物药16个;化学药46个。   报告期内,公司多个Ⅱ期项目顺利推进,安神滴丸Ⅱ期已获组长单位伦理完成量表一致性全国研究者培训会,首例病例已入组;注射用尼可地尔处于申报生产阶段,已获得CDE发补通知,即将完成发补研究:普佑克已完成Ⅱ期临床试验,验证性试验方案正在完善中;PB-119项目启动Ⅱ期临床试验;培重组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注射液(脂糖素)获得FDA临床试验批准;复方丹参滴丸关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适应症的治疗已纳入《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并积极筹备国际临床研究。随着管线顺利推进,公司研发能力进一步提升,有望驱动业绩增长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摊薄后(暂不考虑转增股本的影响)的EPS分别为0.83元、0.89元和1.00元,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2.25倍、11.41倍和10.13倍。公司作为我国品牌现代中药企业,在创新和传统中药领域均有良好布局,目前中药行业受益于行业政策和新冠需求双重驱动,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研发风险、市场不及预期风险
      中航证券有限公司
      4页
      2022-08-25
    • 2022年半年度报告点评:核心产品持续快速增长,期待疫后渠道进一步开拓

      2022年半年度报告点评:核心产品持续快速增长,期待疫后渠道进一步开拓

      个股研报
        卫信康(603676)   事件:   卫信康于2022年8月22日晚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2022H1公司实现收入6.68亿(+33.63%),扣非归母净利润1.02亿(+95.66%),业绩符合预期;分季度看,2022Q2收入3.53亿(+20.82%),扣非归母净利润0.64亿(+89.42%)。   三大核心高收益产品均快速放量,期待下半年加速推广进度服务性收入(主要来源于注射用多种维生素(12)):实现收入4.81亿(+37.81%),覆盖医院数量约2000家;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40ml):实现收入8384万(+302%),覆盖医院超过150家;小儿多种维生素注射液(13):实现收入2047万(+54.74%),覆盖医院百余家,预计国内部分重点地区的疫情影响了该产品的销售和推广。   高收益品种业绩贡献提升,提高了公司盈利能力   从盈利能力角度看,得益于上市公司三大核心高收益品种的快速放量和占比的提高,公司毛利率持续改善,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50.09%提升至2022年的51.34%,归母净利率从去年同期的10.67%快速提升至2022年上半年的15.42%。费用端:销售费用率为21.00%,较去年同期降低4.25pct;管理费用率为10.32%,较去年同期增长1.87pct,主要是公司人员规模扩大及股权激励费用摊销的影响;研发费用率为3.62%,较去年同期增长1.18%,主要是公司研发费用化项目阶段性投入增加所致。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产品矩阵逐渐丰富   2022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2419.92万元(+98.80%),研发投入力度仍在加大。2022年上半年,公司拥有在研新产品项目30多个。其中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9AA-I)于2022年5月取得药品注册证书,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9AA-I)为静脉氨基酸类用药,是国家医保目录(乙类)品种,适用于婴幼儿(包括低体重儿)及小儿的肠外营养支持,公司系该品种首家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企业。2022年上半年,公司积极开展各省级行政区域的中标/挂网。此外,预计2022年下半年公司还将有2个产品取得审批结论,盐酸多巴胺注射液、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Ⅰ)药品注册申请分别于2022年1月、2022年6月获得受理,公司产品矩阵不断丰富。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注射用多种维生素(12)、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和小儿多种维生素注射液(13)的快速放量,叠加2022年下半年疫情防控经验和防疫工具包的不断丰富,预计疫情影响将更为受控,公司相应的销售和推广工作的逐渐恢复和进一步推进;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9AA-1)挂网准入工作的积极推进,预计今年可能开始产生业绩贡献。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14.29/20.10/27.38亿,增速分别为38.26%/40.65%/36.25%;归母净利润1.59/2.26/3.21亿,增速分别为64.96%/40.55%/40.93%;EPS为0.36/0.51/0.72元/股,对应PE为33.90/24.12/17.11。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研发不确定性;核心医保产品降价;行业竞争加剧;渠道拓展不确定性等。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8-25
    • 2022年半年报点评:激励费用短期影响利润,产品销量快速增长

      2022年半年报点评:激励费用短期影响利润,产品销量快速增长

      个股研报
        贝达药业(300558)   业绩总结:公司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5亿元(+8.5%),实现归母净利润0.95亿元(-56%),扣非归母净利润0.6亿元(-69.5%)。   股票激励费用导致管理费用大幅增加,若剔除该影响,归母净利润同比持平。2022年半年度限制性股票激励费用为12119.2万元,若剔除该影响后归母净利润为21590.9万元,同比增长0.38%。上半年毛利率为88.9%(-3.8pp),管理费用率24.7%(+12.3pp),主要系股票激励费用同比增加,财务费用率0.2%(+0.3pp),销售费用率为35.1%(-3.4pp)。研发费用率为25.3%(+4.3pp),主要系新药项目研发投入增加。   埃克替尼销量维持良好增长趋势,恩莎替尼销量爆发增长。埃克替尼销量同比增长37.40%,恩莎替尼销量同比增长1495.29%,贝安汀快速实现商业化。埃克替尼2021年新获批术后辅助治疗并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加速放量。恩莎替尼二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于2021年底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快速放量,一线适应症于2022年3月获批上市,一线、二线共同发力提高竞争力和可及性,术后辅助适应症临床正积极推进,未来有望贡献新增量。贝安汀新增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宫颈癌等适应症,广泛的适应症助力其成为公司业绩增长新生动力。   创新管线推进顺利,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公司目前在研16个品种,包括2项BLA/NDA,2项Ⅲ期,2项Ⅱ期,1项Ⅰ/Ⅱ期,9项Ⅰ期,其中BPI-442096拟用于晚期实体瘤的IND申请获FDA批准,进一步丰富了海外新药管线。公司已上市和在研品种覆盖NSCLC所有主要突变类型,包括EGFR、ALK、KRAS和其他突变。此外公司布局多个肿瘤领域热门靶点,包括CDK4/6、PD-1、CTLA-4、FGFR等,为公司长期发展奠定基础。从获批上市进度看,三代EGFR抑制剂贝福替尼有望2022年获批上市,伏罗尼布有望2023年获批上市。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5亿元、5.88亿元、8.92亿元,对应PE分别为47、33、22倍。公司核心产品埃克替尼稳定放量,新产品恩沙替尼贡献增量,销售收入稳定增长。公司在研管线顺利推进,未来陆续有新药上市。维持“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进展低于预期、已上市产品销售低于预期等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8-25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