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3820)

    • 2022年新股权激励出台,看好全年业绩增长

      2022年新股权激励出台,看好全年业绩增长

      个股研报
        健民集团(600976)   事件:   2022 年 6 月 1 日,公司发布 2022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本次激励计划拟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数量 369600 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0.24 %, 涉及的股票来源为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的股份余额。   本次激励计划拟授予的激励对象共计 6 人, 包括公司董事长、总裁、部分副总裁、董事会秘书及核心技术人员,授予价格为 20.58 元/股。本次激励计划授予的限制股票解除限售考核年度为 2022-2023 年,公司层面业绩考核目标为以 2021 年归母净利润 32473.68 万元为基数, 2022-2023 年归母净利润增长分别不低于 10%/21%。   点评   2021 年激励计划目标超额完成, 2022 年新激励彰显公司发展信心   公司于 2021 年首次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公司层面业绩考核指标为2021-2023 年分别在 2020 年考核净利润( 指扣除健民大鹏投资收益后的归母净利润) 的基础上增长不低于 20%、 44%、 78%。 2021 年公司实现考核净利润 2.12 亿元,同比增长 302%,实际已超过此前设定的 2023 年业绩考核指标。新激励计划出台有望持续提高公司核心管理团队积极性和创造力,反映公司内生业务成长性和盈利能力,彰显公司发展信心。   核心品种趋于稳定, 第二梯队产品有望贡献新增量,看好全年业绩增长    2022Q1 公司核心品种龙牡壮骨颗粒销售趋于稳定, 其中 60 袋龙牡价格总体稳定,销售依然保持较快增长;针对 30 袋龙牡, 公司从渠道管控、销售政策调整、减少发货等方面进行价值链的维护, B 端及 C 端价格都有所恢复,渠道库存趋于良性。同时 2022Q1 公司第二梯队产品便通胶囊同比销售增长 44%,其中 OTC 渠道便通胶囊于 2021 年上市, 2022Q1 环比增速实现翻倍,该品种 OTC 渠道覆盖率较低,市场空间较大,有望贡献新增量,看好公司全年业绩增长。   盈利预测与评级   本次激励计划设定的业绩目标为以 2021 年归母净利润为基数, 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增长分别不低于 10%/21%, 业绩考核目标较为保守,考虑到国内散发疫情对于公司核心产品的影响, 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由4.30/5.36/6.47 亿元下调至 4.02/4.97/5.99 亿元,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变动风险, 产品集中风险, 公司产品价格下降的风险, 原辅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研发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2-06-02
    • 上游试剂端“强内核”带来高延展性,成长空间广阔

      上游试剂端“强内核”带来高延展性,成长空间广阔

      个股研报
        诺唯赞(688105)   国内分子诊断试剂领军者,业务延展性强,成长空间广阔;过去两年新冠疫情带来增量业务,未来新冠相关业务虽具有不确定性,预计常规业务保持良好增长势头。   支撑评级的要点   国内分子试剂龙头,强延展性带来业务多元化更大潜力,具备广阔成长空间。公司深耕生命科学上游试剂行业,是国内分子类试剂领军者。国内生命科学上游试剂行业起步较晚,目前国内市场较大程度被外资企业垄断,国内企业进口替代空间大。近年来国产生物试剂的进口替代逐步成为行业趋势,中游新冠检测产品的大量需求也给国内相关企业带来重大发展机会。诺唯赞等具备核心优势企业脱颖而出;公司卓越的上游原材料研发生产能力储备带来强大的延展性及开展更多元化业务的可能。体外诊断行业受精准医疗、医保控费、集采等政策环境影响、个别IVD细分领域竞争日益激烈,中游诊断试剂生产企业的成本管控能力愈发重要,公司基于上游原料的核心业务优势已向POCT终端进行业务拓展,核心原料自产能力将是公司参与市场竞争的利器;生物医药研发火热,mRNA疫苗开始蓬勃发展,公司抢先布局生物医药高景气行业,积极拓展新药/疫苗研发试剂、疫苗原料、疫苗临床CRO三大新业务,新兴业务板块潜力可观、未来可期,生物医药业务发展迅速,未来或将为公司中长期发展提供新动力。   高研发投入,强技术平台是公司业务内生及外延之基。2021年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同业中属于高研发投入企业,研发人员继续扩充,这是研发能力之根本。蛋白定向改造与进化平台、单B细胞高性能抗体发现平台、规模化多系统重组蛋白制备平台、量子点修饰偶联与多指标联检技术平台是公司四大核心技术平台,四大技术平台构建起底层核心技术网络,不同领域研发相互促进迭代,助力公司向中下游实现业务拓展。   近两年来新冠业务贡献一定的增量,后续新冠业务虽有不确定性,但常规业务增长可期。过去两年公司新冠相关业务呈现爆发式增长,为公司贡献了新的增量收入,凭借新冠检测相关原材料和产品,公司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2022年以后预计新冠业务占比将逐年降低,预计常规业务仍保持良好增长势头。   估值   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营收为26.02/26.18/28.8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8.78/9.26/11.02亿元,对应EPS为2.20/2.31/2.75元。鉴于公司属于分子类原材料国内领军企业,行业发展机会大,且业务延展性强,我们看好公司长期成长,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新冠疫情不确定性风险、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人才流失风险等。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1页
      2022-06-01
    • 事件点评:再发股权激励,业绩增长确定性增强

      事件点评:再发股权激励,业绩增长确定性增强

      个股研报
        健民集团(600976)   事件:5月31日公司公告《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激励对象包括董事长、总裁等6人,共计36.96万股,授予价格20.58元。考核要求以2021年为基数,2022年和2023年归母净利润增速不低于10%和21%。   2021年股权激励尚未结束,2022年再次实施股权激励,略超预期。2021年公司实现考核净利润2.12亿元,同比增长302%,已提前完成对2023年的业绩考核指标。本次发布新激励,考核2022和2023年归母净利润年符合增速10%,实质上是对上一次股权激励的再补充,以促进公司业绩的再增长,我们预期实际业绩增速会高于本次10%的激励要求。   天然牛黄价格升高,健民大鹏体培牛黄持续亮眼。健民大鹏是国内生产和供应体外培育牛黄的企业,可替代天然牛黄应用于38种临床急重病症的中成药,拥有高专利壁垒。天然牛黄价格自2021年突破50万元/公斤以后,2022年维持在52万元/公斤的高位,成本提升下,健民大鹏体培牛黄具备提价潜力和较大市场空间。   公司新建药品生产车间,年产能翻倍,增加核心竞争优势。叶开泰国药子公司承担集团内大部分产品的生产职能,公司拟在叶开泰国药生产园区新建综合制剂车间,总投资约2.80亿元,计划建设期为2年。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能翻倍,达到颗粒剂4600吨、胶囊剂11亿粒、片剂10亿片、中药液体制剂264万瓶、西药液体制剂50万瓶。随着未来新产能的逐步投放,公司市场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望持续增强。   投资建议:公司儿科大单品龙牡壮骨颗粒、便通胶囊等OTC产品带动公司业绩增长,参股公司健民大鹏是体外培育牛黄的生产商和供应商,为业绩可持续增长的带来确定性。预计2022-2024年EPS分别为2.58元、3.29元和3.89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16倍、13倍和11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业绩不及预期;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医药政策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2-06-01
    • 受益泛酸钙价格大幅上涨,创新药商业化持续推进

      受益泛酸钙价格大幅上涨,创新药商业化持续推进

      个股研报
        亿帆医药(002019)   全球领先的泛酸钙生产企业,受集采影响业绩暂时性承压。公司主业包括医药产品、原料药和高分子材料三大板块,其中医药产品主要有血液肿瘤类、妇科类、儿科类等药品;原料药主要为维生素B5及原B5等产品;高分子材料主要包括PBS、PVB产品。2022Q1受部分公司合作产品纳入集采影响,相关医药服务收入下降明显,公司业绩有所下滑。2022Q1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9.06亿元,同比减少24.53%;归母净利润1.21亿元,同比减少8.30%。   受益泛酸钙价格大幅上涨。受环保政策趋严及原料供应波动影响,近年来行业内新进入者在生产连续性及成本方面竞争力不足,行业产量集中在头部企业。根据博亚和讯,2021年泛酸钙市场供应前6家集中度约90%。2022年以来,受国内部分工厂因原料供应生产紧张及原料涨价影响,泛酸钙产品报价一路走高。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2年5月27日,泛酸钙市场报价410元/公斤,同比上涨457.82%,较年初上涨209.43%。根据公告,公司为全球领先的泛酸钙生产企业,全球市占率高,有望显著受益于产品涨价。   F-627商业化持续推进,有望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根据公告,公司自研大分子生物创新药F-627在美国FDA、欧盟EMA及中国三地的上市许可申请均获得正式受理,其中美国方面技术审评工作已完结,现场检查因旅行限制尚无法展开;欧盟方面目前技术审评已过半;中国境内NDA申请于2月获得正式受理,预计200个工作日可完成评审。商业化方面,目前公司在中国、希腊、塞浦路斯、德国等国家已签署了F-627的商业化合作协议,美国商业化有三家进入了有约束性合同谈判阶段。未来若F-627顺利上市,将进一步增加公司产品线,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并贡献可观的业绩增量。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11(新引入)、12.02(新引入)、14.20(新引入)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66元、0.97元、1.15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并考虑到公司主业整体处于上行周期,给予公司一定的估值溢价;我们给予公司22年25倍PE,对应目标价16.42元(上期目标价20.60元,基于20年20倍PE,下调20.28%),维持“优于大市”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下跌,新药商业化进度不达预期,宏观经济下行
      海通国际
      12页
      2022-05-31
    • 主导品种放量+盈利水平提升,推动公司业绩高增

      主导品种放量+盈利水平提升,推动公司业绩高增

      个股研报
        九典制药(300705)   市场推广加强+集采品种放量+盈利水平提升,推动公司2021年业绩高增。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28亿元,同比+66.40%;归母净利润2.04亿元,同比+148.29%;扣非归母净利润1.80亿元,同比+167.87%。分业务看,药品制剂实现收入13.59亿元,同比+70.94%。其中,受公司加强市场推广影响,主导品种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实现收入8.49亿元,同比+104.15%;受泮托拉唑钠肠溶片、洛索洛芬钠片、枸橼酸氢钾钠颗粒等集采放量影响,除外用制剂之外的其他制剂产品实现收入5.10亿元,同比+34.49%。受产品结构调整及新品种逐步放量影响,原辅料业务实现收入1.88亿元,同比+32.39%。其中,原料药实现收入0.77亿元,同比+3.13%;药用辅料实现收入1.11亿元,同比+66.31%。受相关技术转让完成影响,CXO服务实现收入0.44亿元,增厚公司业绩。盈利能力方面,受产品结构优化及规模效应影响等,2021年,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3.65pct至78.50%,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1.06pct至63.76%。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分别同比下降0.94pct、0.44pct,受公司发行可转债等影响,财务费用率同比提升0.32pct。   主导品种持续放量+毛利率同比提升,2022Q1业绩略超预期。2022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9亿元,同比+61.47%;归母净利润0.56亿元,同比+20.49%;扣非归母净利润0.54亿元,同比+47.21%。受政府补助减少以及期间费用增加等影响,公司利润增速慢于营收增速。公司2022Q1业绩快速增长主要因为:(1)公司市场开拓成果逐步显现,主导品种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销量持续增加;(2)受产品销售结构变化等影响,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1.68pct至79.10%。   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市场拓展空间较大,新产品酮洛芬巴布膏预计2022年获批上市,公司业绩有望保持快速增长。2022年3月,公司核心产品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在广东联盟地区集采中获得拟中选资格,中标价格为18.1875元/贴,集采价格降幅约为25%,降价幅度相对温和。当前公司在广东联盟地区的销售占比相对较低,本次集采将加快公司产品在广东联盟地区的进院速度,助力产品放量。公司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以院内销售为主,在二级医院、三级医院的覆盖率分别约30%、40%,在院内渠道、零售渠道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在广东联盟地区集采放量、渠道拓展加强、自身产品优势的综合影响下,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仍有望带动公司业绩保持快速增长。新产品研发布局上,公司潜在重磅品种酮洛芬巴布膏处于申报生产阶段,有望于今年获批上市;吲哚美辛凝胶贴膏、PDX-02正在开展临床;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椒七麝凝胶贴膏处于临床准备阶段,公司凝胶贴膏制剂布局日益完善,未来有望借助公司的渠道优势、品牌优势为公司业绩贡献增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2022-2024年,预计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59/3.58/4.48亿元,EPS分别为0.79/1.09/1.36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20.53/14.87/11.88倍,考虑到:(1)未来3年,公司业绩有望保持20%-30%的复合增速;(2)过去3年,可比公司羚锐制药的利润复合增速为14.21%,PE的均值、中位数分别为18.28、17.04倍;(3)公司主导产品主要在医院端销售,在医保控费的背景下,可能面临一定的降价压力;给予公司2022年28-32倍PE,对应的目标价格为22.12-25.28元/股,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药品集采价格下降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新冠疫情风险;产品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等。
      财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5-30
    • 内生增长+外延并购,新型医用敷料发展可期

      内生增长+外延并购,新型医用敷料发展可期

      个股研报
        振德医疗(603301)   剔除防疫用品后业绩稳健增长,将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升和新型医用敷料   渗透率提升   2021 年公司营业收入为 50.92 亿元( -51.0%);其中防疫类防护用品收入16.69 亿元,剔除防疫类防护用品后主营业务收入 32.38 亿元( +17.9%),较 2019 年增长 82.3%;归母净利润为 5.96 亿元( -76.6%),较 2019 年增长279.8%。我们认为: 1)基础伤口护理等传统敷料目前行业集中度较低,行业集中度有望逐步提升, 拥有规模化生产优势的头部企业能更好控制成本和品质, 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2)新型医用敷料具有促进伤口恢复等优势,适用于慢性伤口,叠加居民医疗消费升级需求, 医用敷料的升级成为趋势,产业预计将逐渐向价值链的高端环节转移,在高端产品市场实现进口替代。 3)一次性手术包代替重复使用型手术包是未来发展趋势。一次性手术感染控制产品降低交叉感染风险,在便利性、成本等方面相比重复使用产品亦具有优势, 中国一次性手术感控产品渗透率提升空间大。   2020 年疫情带来的防护用品需求激增,公司实现国际国内业务跨越式发展2020 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 103.11 亿元( +455.6%),其中防疫类防护用品(口罩、防护服、隔离衣)销售收入 75.64 亿元,归母净利润 25.49 亿元( +1525.0%)。公司抓住发展机遇,国际国内业务跨越式发展,加强营销体系建设:国际市场,与众多国外知名医疗器械品牌商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国内医院线市场已覆盖全国 6000 家医院,其中三甲医院超 900 家;国内药店零售线,全国百强连锁药店覆盖率已达 97%;电商零售线,在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开设 10 余家店铺,粉丝量超 520 万人。   加强 BD 能力建设,内生增长和外延并购共同发力   2021 年,公司组建了 BD 团队,承担投资并购和业务整合发展两大职能模块。 2021 年公司收购了上海亚澳、南通振德 100%股权和收购控股子公司苏州美迪斯少数股东权益实现 100%控股,与公司现有业务、渠道有效协同。上海亚澳在现代伤口护理产品和中心静脉留置感控防护产品方面,具有行业领先的生产、研发能力,与公司打造以伤口造口护理产品和感控产品为核心的产品和市场战略高度契合。安徽蓝欣主要从事医疗废液自动收集设备及耗材等的研发生产,对公司手术感控产品组合的有效补充。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营业收入为 59.21/66.28/78.36 亿元,同比增长16.3%/11.9%/18.2% , 不 考 虑 股 权 激 励 费 用 , 预 测 归 母 净 利 润 为7.00/8.03/9.77 亿元。参照同类公司 2022 年 PE 为 16 倍,给予公司 16 倍PE,对应 112 亿市值,目标价为 49.32 元,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公司经营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汇率波动的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页
      2022-05-30
    • 荣昌生物(9995.HK):ASCO 2022数据点评:维迪西妥在尿路上皮癌治疗中的优势明显

      荣昌生物(9995.HK):ASCO 2022数据点评:维迪西妥在尿路上皮癌治疗中的优势明显

    • 阿里健康(00241):疫情或导致23财年营收承压

      阿里健康(00241):疫情或导致23财年营收承压

    • 阿里健康(241.HK):FY22收入符合预期,自营业务占比和履约效率继续提升

      阿里健康(241.HK):FY22收入符合预期,自营业务占比和履约效率继续提升

    • 恒瑞医药(600276):地夸磷索钠滴眼液首仿上市,创仿结合战略深化

      恒瑞医药(600276):地夸磷索钠滴眼液首仿上市,创仿结合战略深化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