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1796)

    • 海外渠道覆盖进一步扩大,泰国产能建设顺利推进

      海外渠道覆盖进一步扩大,泰国产能建设顺利推进

      个股研报
        南微医学(688029)   2025年2月24日,公司发布2024年度业绩快报,预计2024年实现收入27.61亿元,同比+14%;归母净利润5.52亿元,同比+14%;扣非归母净利润5.43亿元,同比+17%。   单Q4来看,预计实现收入7.48亿元,同比+12%;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1%;扣非归母净利润0.97亿元,同比+13%。   经营分析   海外市场保持良好拓展,渠道覆盖进一步扩大。2024年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局势,公司坚持自主研发、医工创新和产学研合作,国内营销不断深化市场,海外渠道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生产运营方式不断优化和转型,保持了稳定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推进泰国生产基地建设,抗风险能力将增强。1月公司泰国制造中心奠基仪式在泰国春武里府邦拉蒙县洛加纳园区举行。建成后的泰国制造中心将配备先进设备与智能产线,具备大规模生产高端医疗器械能力,产品主要供应美国、欧洲及东南亚等国际市场。同时,制造中心将与当地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构建产学研创新体系,提升南微医学全球创新实力。   并购英国CME公司,进一步完善欧洲市场布局。2024年9月公司公告拟通过全资子公司使用自有资金不超过3672万欧元购买Creo Medical S.L.U.51%的股权,Creo专注于外科内窥镜领域微创手术设备的开发和商业化,在为公司带来正面业绩贡献以外,还将提升公司产品在欧洲的销售份额,与公司在销售渠道方面形成较强互补,帮助公司导入更多产品,完善国际化网络布局。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2、6.96、8.58亿元,同比+14%、+26%、+23%,现价对应PE为23、18、1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医保控费政策风险;在研项目推进不达预期风险;产品推广不达预期风险;汇兑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2-25
    • 拥抱AI,与联影智能深入协同

      拥抱AI,与联影智能深入协同

      个股研报
        联影医疗(688271)   联影智能是联影医疗控股股东联影集团旗下的AI医疗公司,联影集团持股24.1%。联影智能以全栈全谱的医学影像AI赋能临床、科研及影像设备。联影医疗与联影智能深入协同合作,已在全线设备产品中融入AI应用,通过高效的诊断辅助和数据处理能力,优化医疗设备的使用体验,并提升影像和放疗设备性能及成像质量。我们认为,依托与联影智能的业务协同,联影医疗正从传统设备制造商转型为智慧影像解决方案提供商。联影医疗将凭借“设备+AI”的领先优势进一步巩固行业龙头地位,构建更强的竞争壁垒。   全栈全谱AI布局,多维度赋能医疗场景。联影智能的全栈全谱医学影像AI能力贯穿成像、筛查、随访、诊断、治疗的完整工作流,覆盖XR、CT、MR、MI等多模态场景。联影智能的业务分为三个方向:1)赋能临床:业务占比约60-70%,利用AI帮助医生进行临床任务和决策,目前主要在影像科落地。截至2024年底,联影智能已推出超100款医疗AI产品,共获得12张NMPA三类证,21张NMPA二类证,13款应用获CE认证,15款应用获FDA认证。2)赋能科研:业务占比约20%,即协助医生进行科研工作。3)赋能设备:业务占比约10%,即与联影医疗合作,助力影像设备的智能化升级与性能提升。目前,在国内影像AI的应用方面,联影智能具备较强的先发优势,其获证数量远超GPS等国际同行。   软硬件协同创新,共建“设备+AI”一体化竞争力。联影医疗和联影智能形成了软硬件协同创新优势,引领全球“医疗设备+AI”的技术创新。例如,联影智能将AI算法直接嵌入联影医疗的影像设备,实现患者智能摆位、扫描参数智能优化、图像重建加速等功能,提升成像效率和质量。我们认为,AI可加强影像设备竞争力与议价能力,“影像诊疗+AI”带来的市场增量将一部分体现在联影医疗的设备收入中。目前,AI及智能化应用已覆盖联影医疗的全产品线。凭借与联影智能的协同合作,联影医疗已形成“设备+AI”一体化竞争力。在政策驱动设备更新与AI应用渗透率提升的背景下,联影医疗的收入有望持续快速增长。
      招银国际金融有限公司
      9页
      2025-02-25
    • 医用材料龙头,医美板块驱动快速增长

      医用材料龙头,医美板块驱动快速增长

      个股研报
        昊海生科(688366)   平安观点:   玻尿酸和人工晶体为公司两大核心产品。公司产品主要覆盖眼科、医疗美容及创面护理、骨科、外科四大快速发展的治疗领域,医疗美容与创面护理、眼科、骨科、和防粘连及止血产品等,2023年收入分别为10.6亿元、9.3亿元、4.8亿元和1.5亿元,占营收比重为39.8%、35%、17.9%和5.5%。2023年公司玻尿酸收入6.0亿元(+95.5%),人工晶状体收入3.8亿元(+37%),为公司两大核心产品。   公司玻尿酸产品具备自主研发实力,爆款“海魅”持续快速放量。公司三款在售玻尿酸产品海薇、姣兰、海魅分别定位入门型、中端、高端玻尿酸产品。海魅具有线性无颗粒特征,注射后不易变形移位且维持效果更加持久自然,主打精准雕饰功能,定位高端,上市后快速放量,2023年海魅销售额超2.3亿元(+129.3%)。在海魅的带动下,2023年海薇和姣兰销售额也分别同比增长94.1%和57.7%。此外,公司共3个玻尿酸产品在研项目,分别覆盖不同具体应用场景,为未来公司继续深入高端玻尿酸产品市场提供支撑。   人工晶体市场潜力大,高端产品存在进口替代空间。人口老龄化加剧,白内障手术需求将呈长期增长趋势,人工晶体市场规模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带量采购加速进口替代,昊海生科旗下4家人工晶体公司产品在第四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中中标,其中河南宇宙采购量最多。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内优质医疗器械企业,两大主营产品为人工晶体和玻尿酸填充材料,选取爱博医疗、爱美客、华熙生物作为可比公司,2025年可比公司平均估值28倍,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4.2、5.2、6.4亿元,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经济修复不及预期;2)竞争格局加剧风险;3)政策风险等。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5-02-24
    • 达成战略收购协议,加速创新基因疗法开发

      达成战略收购协议,加速创新基因疗法开发

      个股研报
        特宝生物(688278)   事件简评   2025年2月21日,特宝生物发布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厦门伯赛基因转录技术有限公司拟以自有资金收购Skyline TherapeuticsLimited部分资产,本次收购范围包括九天开曼及其下属公司的资产(不包含其下属公司Skyline Therapeutics(US)Inc.及其已取得的资产或权利)。本次交易完成后,标的公司将成为伯赛基因的全资子公司,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经营分析   标的公司深耕基因治疗,在研管线覆盖多个疾病领域。标的公司拥有开发创新基因治疗的尖端核心技术和深厚的研发经验,自主建立了尖端AAV基因治疗平台,涵盖AAV衣壳发现、载体设计和构建等核心技术,依托该平台目前已有多个项目处于研发阶段,包括新一代SMN基因替代疗法治疗脊髓性肌肉萎缩症(SMA)基因治疗项目(处于临床研究阶段,临床批件号2023LP02471),具有优越肝脏靶向性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基因疗法、治疗遗传性视网膜病变的突破性眼科基因疗法、以及领先的遗传性心肌病基因疗法等覆盖神经、代谢、眼科、心血管等疾病领域的管线产品。   收购基于整体业务布局,有望提升持续发展能力。2025年2月21日,公司全资子公司伯赛基因与标的公司及其股东代表SkylineTherapeutics(US)Inc.签署了《伯赛基因收购九天开曼部分资产的协议》。伯赛基因将以自有资金收购标的公司部分资产,本次收购范围包括九天开曼及其下属公司的资产,不包括九天开曼全资子公司SkylineTherapeutics(US)Inc.及其已取得的资产或权利。本次交易对价包括1500万美元的合并对价,以及在协议约定条件满足时支付最高不超过4300万美元的开发和销售里程碑款,再许可提成和按年净销售额个位数百分比计算的销售提成构成的附加合并对价。本次交易符合公司整体战略规划,丰富了公司的技术平台和研发管线,将进一步提高公司在生物技术领域的持续创新和发展能力,建议持续关注公司研发端进展。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不考虑本次收购带来的影响,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8.20(+48%)、11.08(+35%)、14.18(+28%)亿元,对应当前EPS分别为2.02元、2.72元、3.49元,对应当前P/E分别为43、32、2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产品审批不及预期;新产品销售推广不及预期风险;技术成果无法有效转化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2-23
    • 北交所信息更新:九价HPV疫苗印尼首次揭盲,设立济南康乐推进产业化

      北交所信息更新:九价HPV疫苗印尼首次揭盲,设立济南康乐推进产业化

      个股研报
        康乐卫士(833575)   九价HPV疫苗印尼Ⅲ期临床首次揭盲,看好HPV疫苗商业化市场   2025年1月6日,公司自主研发的重组九价人乳头瘤病毒(6/11/16/18/31/33/45/52/58型)疫苗(大肠埃希菌)在印尼开展的Ⅲ期临床试验完成了主要研究终点的首次揭盲分析,公司已收到数据和安全监查委员会(TheData and Safety Monitoring Board)出具的首次揭盲分析建议书。另外公司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归母净利润-38,635.33~-31,610.72万元,同比下滑28.40%~5.05%。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尚无疫苗产品上市销售,公司尚未盈利。结合公司业绩预告,我们略微下调2024-2025年并维持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1/-2.18/0.81(原-2.36/-2.13/0.8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28/-0.78/0.29元/股,以DCF计算公司合理价值为92亿元,看好公司HPV疫苗商业化后市场较广阔,业绩潜力较大,维持“增持”评级。   九价HPV安全性符合预期,达试验免疫原性终点   公司九价HPV疫苗印尼Ⅲ期临床试验采用随机、盲法和阳性对照设计,共招募入组1,260例受试者,共设置14次访视,分别在首针免疫前、首针免疫后第7个月、12个月、18个月和24个月采集血液,进行免疫原性检测。建议书指出,基于对已有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数据以及研究质量的审查,研究疫苗的安全性符合预期,试验免疫原性终点已达到,可继续按照现行方案推进研究。   设立济南康乐卫士,积极推进公司在研产品后续研发及产业化   2025年1月,根据公司战略布局和业务发展需要,康乐卫士拟在山东济南设立全资子公司康乐卫士(济南)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更好地利用当地资源,推进公司在研产品后续研发及产业化,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增强公司综合竞争力。2024年,昆明康乐收到云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品生产许可证》;设立印尼子公司,用于在印尼投资建设HPV疫苗制剂生产基地。公司已在国内开展九价HPV疫苗(女)Ⅲ期临床效力试验、九价HPV疫苗(男)Ⅲ期临床效力试验。   风险提示:研发不确定性风险、商业化前景不及预期的风险、产品结构单一的风险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2-23
    • “国际化基因”创新药企标杆,朝向BioPharma加速转型

      “国际化基因”创新药企标杆,朝向BioPharma加速转型

      个股研报
        百济神州(688235)   平安观点:   “国际化基因”创新药企标杆,差异化研发布局、高效高质团队、全球化销售网络引领公司加速壮大。公司成立于2010年,历经十多年逐步从一家Biotech成长为综合性全球化企业,是国内首家纳斯达克、港股、科创板三地上市创新药企。公司拥有一支全球化背景、行业经验深厚的管理团队,发展初期公司与全球多家药企如Celgene、安进、诺华等建立战略合作,在早期即体现公司“国际化视野”。公司不断完成创新药企“销售体系0-1搭建”、“自研管线0-1突破”等挑战:   (1)就销售体系而言,2017年公司收购Celgene国内的商业运营业务,并以此为基础搭建国内销售团队,2019年起公司自研产品替雷利珠单抗(PD-1)、泽布替尼(BTK抑制剂)、帕米帕利(PARP抑制剂)国内先后上市,与此同时国内销售团队不断成熟壮大;2019年泽布替尼在美获批上市,实现国内创新药出海“零突破”的同时,也驱动着公司海外高效销售网络的搭建,截至2024H1公司全球商业化团队规模超过3700人。   (2)就研发体系而言,公司致力于First in Class创新产品研发,持续挖掘成熟产品创新价值,同时积极布局创新技术和创新靶点。代表重磅产品如泽布替尼在头对头第一代BTK抑制剂伊布替尼显示出优效;替雷利珠单抗截至24年底国内已获批14项适应症,是国内获批数量最多的PD-1产品,且已在欧美获批上市并开启商业化销售。公司强化产品矩阵布局,血液瘤领域,手握BTK抑制剂泽布替尼、BCL2抑制剂和BTK CDAC;实体瘤领域,布局下一代IO疗法、新技术新靶点等,有望解决现有疗法面临的耐药性或安全性欠缺等问题。   自研产品高速放量带动公司盈利能力提升,预计2025年公司全年经营利润为正。(1)泽布替尼:自2019年在美获批上市以来,商业化销售放量强劲。2021年-2024年前三季度泽布替尼全球销售额分别为2.18/5.65/12.9/18.16亿美元,美国地区销售收入占泽布替尼全球销售大头,2024前三季度美国/欧洲/中国地区销售份额分别为73.5%/13.5%/10.5%。(2)替雷利珠单抗:2019年国内获批上市,2021-2024前三季度国内销售额分别为2.55/4.23/5.37/4.67亿美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6%/66%/27%/14%;此外截至24年底公司PD-1已在欧洲获批6项适应症,在美已获批2项适应症,海外销售未来可期。自主产品的快速放量带动了公司盈利和经营能力的提升,从毛利率来看,2021-2024前三季度公司产品毛利率分别为73.99%/77.17%/82.65%/83.71%;从经营利润来看,2024Q2、Q3延续两个单季度实现了非GAPP正收益,分别达0.48/0.65亿美元;从现金储备看,截至2024Q3公司现金储备27亿美元,相较2024Q2末增加1亿美元,表明公司在产品收入大幅增长下,已开始能够在大规模开展临床研发的同时自我“造血输血”,现金储备迎来未降反增的转折点。   深耕血液瘤搭建产品矩阵,2025年多项临床三期推进中。公司泽布替尼是全球首个头对头伊布替尼的BTK抑制剂,帮助其逐步夯实血液瘤领域领先地位。旗下BCL2抑制剂Sonratoclax有望与BTK抑制剂联用在一线治疗中进一步深化疗效,目前公司泽布替尼联合sonrotoclax1L CLL患者临床3期中,预计2025Q1入组完成,此外预计2025H1启动sonratoclax单药治疗R/R CLL和R/R MCL临床3期。针对耐药性问题,公司布局口服BTK CDAC,预计2025H1启动R/R CLL临床3期,且预计2025H2启动头对头非共价BTK抑制剂pirtobrutinib治疗R/R CLL临床3期。   实体瘤领域多项NME推向临床,高临床效率实现“快速概念验证“。2024年公司将13个新分子实体(NME)推进至临床开发阶段。2025年多项临床早期分子将披露PoC数据:CDK4抑制剂预计2025H1披露PoC数据,2025Q4开展1L和2LHR+乳腺癌临床3期研究;2025下半年CDK2抑制剂、EGFR CDAC、PanKras、IRAK4CDAC、B7H4ADC等将读出PoC数据。我们认为公司高效临床团队有望帮助早期分子实现“快速概念验证”。   投资建议:百济神州作为国内首家创新药出海企业,核心品种泽布替尼全球布局销售且已突破十亿美元销售收入,公司针对血液瘤全方位布局,就实体瘤研发探索下一代肿瘤免疫疗法、ADC、双抗等新型技术。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分别实现营收264.98/364.07/439.5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01/2.05/21.78亿元。公司在研发端前沿创新布局、在销售端搭建全球销售网络、在临床开发高质高效,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药品审批不及预期风险;新药上市放量不及预期风险;知识产权相关风险;国家政策的影响风险等。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2页
      2025-02-22
    • 艾弗沙开花结果,走出去引进来巩固产品生态

      艾弗沙开花结果,走出去引进来巩固产品生态

      个股研报
        艾力斯(688578)   主要观点:   伏美替尼商业化快速放量,公司经营业绩实现大幅增长   公司核心产品艾弗沙®(甲磺酸伏美替尼片),自2021年获批上市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果。销售方面,伏美替尼凭借成功的医保准入和公司出色的商业化能力,实现了快速放量。2023年公司营收达到20.18亿元,同比增长155.14%,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已达到25.33亿元,同比增长87.97%。临床优势上,伏美替尼作为第三代EGFR-TKI,具有“脑转强效、疗效优异、安全性佳、治疗窗宽”的特点,其一线治疗显著延长中位PFS至20.8个月,且对脑转移病灶表现出色。在研临床方面,伏美替尼在EGFR20外显子插入突变、PACC或L861Q等罕见突变以及辅助治疗领域开展多项临床试验,其中EGFR20外显子插入突变的全球III期确证性临床研究被CDE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目前正在顺利推进。引进来:加强肺癌领域布局,发挥商业化营销核心竞争力   公司在肺癌领域积极开展业内合作,围绕伏美替尼展开多维度布局。联用疗法方面,公司先后与和誉医药、应世生物、荣昌生物合作开展伏美替尼联合用药临床试验。产品引进方面,艾力斯与和誉医药达成新一代EGFR-TKI(ABK3376)的授权许可协议,强化在NSCLC领域的生态;与基石药业合作获得RET抑制剂普吉华®的商业化推广权,积极发挥公司营销核心竞争力;与加科思药业合作,获得KRAS G12C抑制剂戈来雷塞和SHP2抑制剂JAB-3312的独占许可,扩大对NSCLC不同基因突变类型的覆盖,持续巩固其在肺癌领域的竞争优势。   走出去:Newco助力全球化发展,海外临床开发进展顺利   艾力斯通过伏美替尼Newco出海开启了全球化发展的新征程。2021年6月,公司与ArriVent达成海外独家授权合作协议,ArriVent获得伏美替尼在海外(除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的开发及商业化权利,公司获得4,000万美元首付款及高达7.6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和销售提成。此后,伏美替尼的海外注册临床研究稳步推进,首个海外临床研究已于2023年启动,且伏美替尼EGFR20外显子插入突变的全球III期临床研究获得FDA突破性疗法认定。随着伏美替尼出海的顺利推进以及在研管线的不断丰富,艾力斯正逐步向专注肺癌领域、具备综合能力的创新药企迈进。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35.50/45.20/53.0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5.9%/27.3%/17.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58/17.00/19.6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0.8%/25.2%/15.9%,对应估值为23X/18X/16X。看好公司肺癌领域优势,伏美替尼海外进展。我们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药研发的风险:创新药研发周期长、投入大,药物研发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有失败的风险;   准入不及预期风险:公司产品参加医保谈判等环节可能面临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销售浮动风险:市场竞品及未来上市新药可能对产品销售造成一定影响,导致销售不及预期;   行业政策风险:随着医保控费逐渐深化,国家带量采购政策的全面实施,一系列政策趋势或将影响药品招标价格。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8页
      2025-02-21
    •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高端介入领域十余年耕耘,创新助力业绩腾飞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高端介入领域十余年耕耘,创新助力业绩腾飞

      个股研报
        赛诺医疗(688108)   高端介入医疗器械的领跑者,技术储备深厚,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赛诺医疗致力高端介入医疗器械产品研发,业务涵盖心脑血管、结构性心脏病等关键领域,拥有冠脉和神经介入两大管线。核心产品累计使用量超190万个,凭借8项关键技术和19款已上市产品,及超过200项覆盖主要国家的全球专利,在国内外市场占据领先地位。随着公司技术创新和业务拓展,收入有望快速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59/5.96/7.74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S分别为9.9/7.6/5.9倍,与可比公司相较估值较低,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冠脉介入领域集采助力业绩回升,神经介入核心产品获批在即   冠脉介入:我国冠心病患者众多且死亡率不断上升,2020年冠心病患者达2527.2万人,预计2020-2030年GAGR为2.28%。相较而言我国PCI手术普及程度低,但需求持续增长。国内冠脉介入器械市场虽成熟,但随着心血管病患病人口增加、治疗手段普及、基层医院发展、带量采购及国产医疗器械崛起等推动,我国冠脉介入耗材市场未来仍有较大发展潜力。集采方面,2022年11月,公司HT Supreme和HT Infinity两款产品中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接续采购。首年冠脉支架销量和产品入院数量创新高,冠状动脉介入业务营收同比增长99%,业绩强势回升,当前棘突球囊迅速上量。神经介入:我国脑卒中成人致死致残及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预计到2030年缺血性卒中患者将增长到584.76万人。国家政策助力中国神经介入市场迅速发展,但跨国医疗器械厂商仍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国产替代和产品创新潜力仍较大。公司全面覆盖神经介入关键领域,实现产品全面布局优化。分别于2016年、2020年推出全球首款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快速交换球囊、第二代低压快速交换球囊。2021年推出全球首创愈合导向支架NOVA颅内药物洗脱支架系统,采用双涂层技术,降低血管再狭窄风险。在研产品方面,公司自主研发全球首款自膨药物支架产品于2024年4月已获国家药监局受理,与NOVA互补,共同提升手术安全性、到位性及便捷性,有望填补市场空白,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治疗提供更优方案。   公司战略清晰,国际化销售,推动海外业务布局   公司重视人才培养,构建强大研发团队,在医疗研发领域持续投入并引进高端人才。公司积极拓展国际成熟市场,HT Supreme™等多款产品获欧美等成熟市场注册证,并于2023年10月获法国批准纳入医保报销目录,海外业务布局可期。   风险提示:公司产品研发、注册不及预期,集采政策风险,市场竞争风险。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4页
      2025-02-21
    • 业绩弹性释放,国内+海外市场双轮驱动

      业绩弹性释放,国内+海外市场双轮驱动

      个股研报
        安琪酵母(600298)   投资要点   安琪酵母凭借技术壁垒和全球化布局稳居行业第一梯队。公司是全球最大的YE供应商和第二大酵母供应商,公司拥有技术和产能壁垒,持续高研发投入支撑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同时公司拥有国内外16个酵母工厂,在国内市场占比55%,在全球占比超过19%,酵母系列产品规模已居全球第二,具备显著的规模优势。安琪酵母长期逻辑(行业增长+海外全球化布局)与短期催化(成本红利+产品升级)形成共振,2025年业绩弹性值得期待。   行业需求稳健扩张,安琪依托产品创新和全球化战略持续打开成长空间。行业基础需求稳健扩张,健康消费驱动天然酵母替代化学添加剂,YE在调味品领域渗透率加速、同时拓展在休闲零食等新领域的应用。2018-2023年间,全球烘焙食品的规模从3854亿美元增长到4929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中国烘焙食品及面包类消费市场情况在2023年逐步回归正轨,预计到2026年中国烘焙食品年增速达到6.2%,预制食品、工业化餐饮推动酵母需求刚性增长。公司在经历业绩短期承压,24Q2起国内业务环比修复,海外保持高速增长,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09.12亿元,同比增长13.05%。   成本下行、产品策略优化及海外放量构成业绩弹性核心驱动力。   糖蜜成本周期性下滑带来成本弹性:公司毛利率受糖蜜价格影响较大,21/22榨季因玉米价格下降、下游需求回落,糖蜜价格阶段性出现回落,后22年俄乌冲突导致大宗价格抬升、叠加当期榨季气候不佳导致减产,糖蜜价格再度回弹至高位震荡,23/24榨季全国主产区糖蜜产量增长推动糖蜜价格稳中向下,最新24/25榨季国内甘蔗持续增产、糖蜜供应量增加,叠加下游应用场景减少糖蜜价格进一步下探。公司原料采购季为每年年底到第二年3-4月,截至目前采购进度接近完成,平均采购成本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下滑,成本弹性显著。   从产能扩张周期视角看,公司固定资产新增折旧摊销高峰已过,产能建设节奏与收入增长的错位修复,糖蜜成本周期性回落及高毛利产品结构优化,2025年首次实现折旧拖累减弱与成本端改善双重共振,利润弹性进入释放拐点。前期海外及国内产能集中投产时期过去,新增折旧边际影响递减,而产能释放驱动的收入增长保持稳健,新增折旧/收入比自2024年起进入下行通道。   产品结构升级叠加战略性调价助推国内市场恢复增长:公司于24年上半年随行业竟对开始降价促销,国内主导产品销售情况逐季走强,同时公司通过YE、保健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实现结构化升级,提升利润空间,降低对传统酵母价格战的依赖。   海外本土化产能布局、新兴市场需求爆发驱动境外市场持续发力:埃及、俄罗斯工厂利用当地低价糖蜜和关税优势,辐射中东、非洲及独联体市场,另外新兴市场东南亚、中东等地烘焙渗透率尚低,城镇化与西式饮食文化扩散推动需求高增,叠加预制食品工业化趋势,酵母刚需属性凸显,2024年前三季度海外收入占比近40%,同比增长21.77%,海外市场成为公司近两年增长主引擎。   安琪酵母长期逻辑与短期催化因素形成共振,关注糖蜜成本下行、海外市场拓展及产品结构升级带动,2025年业绩弹性值得期待。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4年-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2.70/175.12/196.09亿元,同比+12.43%/+14.69%/+11.97%,预计2024年-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72/16.59/19.94亿元,同比+8.04%/+20.89%/+20.21%。未来三年EPS分别为1.58/1.91/2.30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23/19/1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食品安全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需求复苏不及预期的风险;成本波动的风险。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5页
      2025-02-20
    • 事件点评:投资标的摩漾生物CaHA面部填充剂获批,公司“双美”战略布局更进一步

      事件点评:投资标的摩漾生物CaHA面部填充剂获批,公司“双美”战略布局更进一步

      个股研报
        丸美生物(603983)   事件:2月17日,公司投资标的上海摩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注射用羟基磷酸钙微球面部填充剂”Aphranel®优法兰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产品注册编号为国械注准20253130390,适用范围为鼻唇沟部位皮下层注射,用于纠正中重度鼻唇沟皱纹。产品结构组成包括羟基磷酸钙、羧甲基纤维素钠、甘油和注射用水,且采用预灌封注射器进行罐装。   摩漾生物Aphranel®为目前国内唯一一款合规的CaHA面部填充剂产品,丸美生物前瞻性进行投资彰显公司在医美领域的战略眼光。上海摩漾生物成立于2018年,专注于改性羟基磷灰石材料的研发与应用,2024年12月其旗下“Aphranel®羟基磷酸钙微球面部填充剂”在墨西哥获批上市,并计划准入欧美日澳等国际主流医美市场;2025年2月,Aphranel®拿下我国医美面部软组织注射填充领域的合规首证,标志着羟基磷灰石(HAP)材料正式从骨科、牙科跨界进入医美领域,填补了国内CaHA微球应用于鼻唇沟适应症产品的空白。丸美生物2023年投资摩漾生物,布局羟基磷灰石赛道,彰显公司在医美领域的战略眼光,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公司在再生医学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持续深化“双美”战略,打开公司成长空间。1)在生活美容领域,公司构建起以抗衰品牌丸美为核心,新锐彩妆品牌恋火和大众化功能性护肤品牌春纪为补充的多元化品牌矩阵。婵妈妈数据显示,2024年/2025年1月丸美主品牌在抖音渠道分别实现销售额13.87/1.61亿元,同比增长87.53%/104.40%,品牌势能强劲。2)在医美领域,主要通过组件全球顶尖科研团队自研重组胶原蛋白等新材料、新技术,并应用于护肤品,提升品牌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以及通过投资再生医学和医美领域的相关企业,如专注科技再生材料注射填充类医美产品的摩漾生物、光电医美器械领域头部企业美央、致力于再生医学生物材料的研发与应用工作的圣至润合等,抢占医美市场先机。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眼部护理及抗衰领域龙头企业,主品牌丸美积极调整渠道与产品结构恢复稳健增长,新锐彩妆品牌恋火差异化深耕底妆赛道打造第二成长曲线,看好公司未来品牌力、产品力提升驱动收入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3、4.70、5.75亿元,现价(2025/2/18)对应PE分别为33X、25X、21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新品开发不及预期;线上渠道转型不及预期。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5-02-19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