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8168)

    • 康诺亚-B(02162):自免肿瘤双轮驱动,核心资产报产在即

      康诺亚-B(02162):自免肿瘤双轮驱动,核心资产报产在即

    • 二季度业绩稳健增长,多元业务持续融合

      二季度业绩稳健增长,多元业务持续融合

      个股研报
        一心堂(002727)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报。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 86.8亿元(+8.9%);实现归母净利润 5.1亿元(+20.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5.1亿元(+26.9%);2023Q2 公司实现收入 42.4亿元(+6.8%),实现归母净利润 2.7亿元(+1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6 亿元(+13%)。   医保资质门店数量稳步提升。2023年上半年公司积极争取达标门店的医保资质申报,持续提升医保资质门店占比。截至 2023H1 末,直营门店数量 9569家,2023H1 公司新增门店 531 家,搬迁门店 103 家,关闭门店 65 家,净增 363家。云南门店数量占比超过一半,达到 5269家。截至 2023H1末,公司已取得各类“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资格的药店达 9023家,较上年年末净增加 569家医保门店,同比上年同期净增加 942 家医保门店,同比增加 4.4%。2023 年1-6 月公司医保刷卡销售占总销售的 43.8%。   线上线下融合持续深化,运营效率不断提高。2023年上半年,公司新零售总销售额达到 3.8亿元,其中 O2O业务完成销售 3.1亿元,B2C业务完成销售 7397万元,形成以 O2O业务为主线,自营平台为辅的电商业务布局。截至 2023H1,公司 B2C业务已开通天猫、京东、拼多多、美团等所有主流 B2C平台,专注优化用户服务链及供应链搭建,实现集团级的供应链高效利用。   业务多元化跨界成效大。1)个护美妆业务:2023 年上半年公司打造新零售业务新模式新窗口,增加年轻消费群体进店频次,提升会员开发力度,带动门店全品类销售增长,其中销售贡献主要集中在云南(占比 85%),省外发展空间广阔。2)彩票代销业务:截至 2023H1 末,彩票销售 2852万元,同比增长 192.1%,公司在云南、广西、山西、海南、贵州、重庆、天津等多个省市地区开通销售点两千多家。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1.9/13.8/16.2 亿元,分别同增 17.5%/16.3%/17.7%,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新增门店不及预期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09-11
    • 2023年中报点评:收入端增长稳健,生物工程等板块增速亮眼

      2023年中报点评:收入端增长稳健,生物工程等板块增速亮眼

      个股研报
        楚天科技(300358)   核心观点   收入端增长良好, 毛利率同比下滑。 2023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 33.56 亿元(同比+16.9%) , 归母净利润 2.67 亿元(同比-10.82%) , 扣非归母净利润2.68 亿元(同比-8.8%) 。 其中, 2023Q2 营收 18.03 亿元(同比+20.05%) ,归母净利润 1.34 亿元(同比-21.84%) , 扣非归母净利润 1.26 亿元(同比-19.71%) 。 毛利率 2023 年上半年同比下降 3.49 个百分点, 主要是竞争加剧导致价格下降, 疫情期间产品价格有所上涨、 毛利率较高, 现已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分板块业绩: 生物工程板块等增速亮眼。 细分板块中, 无菌制剂解决方案及单机、 生物工程解决方案及单机业务依旧表现优秀, 2023 年上半年营收分别为 8.98 亿元(同比+30.04%) 、 6.02 亿元(同比+32.81%) 。 制药用水装备及工程系统集成有大幅增长, 2023 年上半年营收 4.51 亿元(同比+102.33%) , 产品质量持续得到认可。   向高端设备转型, 核药设备占领国内龙头地位。 2023 年上半年, 楚天思维康推出全自动细胞培养生产系统, 已有部分订单意向; 4 月成立子公司楚天科仪, 主营高端离心机等科学仪器的研发和制造; 6 月成立楚天信邦, 聚焦净化工程、 ETC 等。 复杂制剂领域多款产品推向市场, 核药设备在国内市场奠定龙头地位, 有望从医药端向医疗端延伸。   海外市场开拓顺利, 收入端初见成效。 国际市场方面, 公司通过国际 SSC在海外市场的优势发挥, 新增订单同比快速增长。 全球客户中心投入使用,并成功举办了国际客户开放日、 ROMACO 客户开放日、 新产品发布开放日等系列活动, 国内、 国际客户现场考察访问频次大幅度提升。 2023 年上半年欧洲区实现收入 3.82 亿元(同比+62%) 。   投资建议: 海外市场开拓顺利, 维持“买入” 评级。   2023 年上半年, 在国内投融资环境转冷及行业竞争加剧的挑战下, 公司不断丰富产品线, 实现了收入的稳定增长。 考虑到疫情过后高毛率订单的阶段性减少, 下调公司盈利预测, 预计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 5.73/6.72/7.96亿 元 ( 2023-2025 年 原 值 7.07/8.56/10.09 亿 元 ) , 同 比+0.91%/+17.35%/+18.49%(2023-2025 年原值+24.61%/+21.09%/+17.86%) 。随着产品线的扩充及成熟, 海外市场有望扩张, 其较高的毛利率为公司提供新的引擎, 助力公司稳定高质量增长。   风险提示: 新增订单不及预期, 供应链恢复不及预期, 海外竞争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8页
      2023-09-11
    • 原料、医疗终端业务稳步向上,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暂时承压

      原料、医疗终端业务稳步向上,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暂时承压

      个股研报
        华熙生物(688363)   投资要点:   业绩概览:2023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76亿元/+4.77%,实现归母净利润4.25亿元/-10.27%,扣非归母净利润3.61亿元/-12.69%;Q2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7亿元/+5.35%,归母净利润2.24亿元/-18.05%,扣非归母净利润2.1亿元/-8.91%。   营收及盈利情况:1)收入端方面,公司原料业务和医疗终端业务稳步向上,功能性护肤品业务阶段性承压。2023H1,公司原料业务、医疗终端业务和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实现收入5.67亿元(+23.2%)、4.89亿元(63.11%)和19.66亿元(-7.56%),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8.45%、15.9%和63.92%。其中,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超六成的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收入出现显著下滑。其旗下四大品牌润百颜、夸迪、米蓓尔和BM肌活2023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分别下滑2.04pct、10.1pct、16.81pct和29.62pct。主要是存在三方面原因,一是受消费疲软、消费者购买意愿趋于保守影响,以护肤品为代表的可选消费品市场受到一定冲击;二是流量红利趋缓、流量成本趋高,经过3-4年高速增长,收入初具规模的品牌进入发展瓶颈期;三是在公司内部组织结构和运营管理需要进一步升级的背景下,公司主动进行战略调整降低发展速度,造成了销售收入增速的下降。2)利润端方面,功能性护肤品业务和原料业务毛利率下滑共同拖累整体毛利率。2023H1,公司原料业务和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整体毛利率分别较去年同期下滑6.74pct和4.25pct至65.65%和74.49%。原料业务毛利下滑预计主要系受短期市场竞争扰动,占原料业务收入近五成的医药级透明质酸原料毛利率出现下滑。报告期内,医药级透明质酸原料毛利率较去年下滑1.77pct至85.29%。此外,2023H1医疗终端业务毛利率则较去年同期上行0.37pct至82.3%。主要是在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加大客户覆盖和产品合作,专注面部年轻化,深耕应用场景,为求美者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从而推动了公司医疗终端业务收入和毛利率的同步上行。3)费用端方面,销售、研发费用率有所下滑,管理费用率相对上行。2023H1,公司销售、管理和研发费用率为46.18%、6.68%和6.07%,分别较去年同期变动-1.07pct、0.72pct和-0.04pct。管理费用率上升主要系管理人员增加和咨询费用增加等。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原料业务方面,作为全球透明质酸龙头,公司高效推进国际化战略,在欧洲、亚洲等地销量实现持续增长,以医药级透明质酸为代表原料业务占比不断提升,再叠加医疗器械重组胶原蛋白和无菌HA项目落地,或将为公司打开新的增长极,原料业务占比有望不断提升。医疗终端业务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提高客户覆盖率及单机构贡献值的策略效果显著,加之对润致微交联娃娃针以合规长效百搭,打造行业爆品的推广思路,业务收入或将持续向好。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方面,在公司梳理完四大品牌,并调整完战略部署之后,短期内承压的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有望重新回归增长曲线。整体来说,公司“原料-生产-终端”一体化的优势仍旧显著,后续在功能性护肤品业务战略调整后,有望重启增长势能,持续看好公司长期发展潜力。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7.79/81.21/95.14亿元(增速分别为7%/20%/1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28/12.42/14.96亿元(增速分别为-4%/34%/20%),EPS分别为1.93/2.58/3.11元,当前市值对应PE分别为46x/35x/29x,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行业政策变化风险,市场竞争度加剧,产品质量风险,产品研发和注册风险等。
      财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9-11
    • 海外产品梯队健全,应用领域全面拓宽

      海外产品梯队健全,应用领域全面拓宽

      个股研报
        祥生医疗(688358)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中报,实现收入2.96亿元(+29.8%),实现归母净利润1.12亿元(+47.8%),实现扣非归母1.10亿元(+48.2%)。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0.36亿元(+187.7%)。23H1已完成22年积压订单的出货,公司恢复疫后正常营运水平。   23H1业绩表现稳健,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2Q4因公共卫生安全问题而未完成发货的库存,在23H1完成了出货。23H1净利润增速快于营收增速,主要系:1)汇兑收益增加;2)高端产品占比持续提升;3)海外业务稳健增长。分季度看,2023Q1/Q2单季度收入1.65/1.31亿元(+64.6%/+2.6%),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3/0.59亿元(+111.3%/+16.8%),单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2/0.59亿元(+113.8%/+16.7%)。23Q1因递延受益,业绩显著提升。23Q2营收同比增速相较平缓,系22Q2业绩大幅提速造成的基数较高且销售进入淡季所致。从盈利能力看,23H1毛利率为60.2%(+0.7pp),主要系高端产品占比持续提升。四费率18.8%(-6.1pp),其中销售、研发费用率分别下降0.9pp、4.1pp。从现金流量净额看,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0.36亿元(+187.7%),主要系:1)23H1货款收回金额增加;2)22年战略性储备芯片等电子物料,导致23H1采购规模下降。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3亿元(+115.4%),主要系结构性存款到期收回金额增加所致。   海外市场全面打造“SonoFamily”,产品梯队健全。公司前瞻布局多系列超声产品,包含全新推车彩超SonoMax、便携笔记本彩超SonoAir、掌上超声SonoEye、自建云平台SonoAI,其中便携小型化、智能化是公司的差异化优势。1)AI全方面赋能:人工智能云平台SonoAI已广泛搭载高端推车和便携产品线。2)SonoEye补基层短板:SonoEye掌超已推出5个系列,凭借便携、小型化的特点助力基层医疗市场下沉。3)SonoAir、SonoMax提高端水平:轻薄笔记本彩超SonoAir是便携产品线的重磅新品,自22年底从德国推向市场,现已获批FDA上市欧洲、拉美、北美、中东等地区。SonoMax今年首次在全球亮相,性价比相较Xbit更具优势。未来公司将围绕以“SonoMax、SonoAir和Xbit系列发力高端市场,SonoEye掌超赋能基层高质量诊疗”为工作重心,提高公司超声产品在全球的竞争力。   加大营销力度,拓宽应用领域。1)23H1公司举办多场学术推广活动和超声系列专题培训,并积极推进公众号、视频号等品牌运营推广。海外市场销售人员、展会差旅费增加。因此,23H1销售费用达到0.28亿元,同比增长18.6%。2)此外,公司积极拓展超声在医美、兽用和航空医疗救援等领域的应用。南美、欧洲是公司布局医美领域最大的市场,未来SonoAir有望逐步替代掌超进入医美市场,为公司带来更高的回报。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是国产超声医学影像设备龙头之一,以便携超为差异化特色。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2.1、2.6亿元,对应PE估值分别为29、23、1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汇率波动风险、产品升级失败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3-09-11
    • 华润医药(03320):业绩稳健增长,营运能力持续提升

      华润医药(03320):业绩稳健增长,营运能力持续提升

    • 微创医疗(00853):2023H1收入稳健增长,运营效率大幅改善

      微创医疗(00853):2023H1收入稳健增长,运营效率大幅改善

    • 业绩增长稳健,打造全产业链核医药生态网络

      业绩增长稳健,打造全产业链核医药生态网络

      个股研报
        东诚药业(002675)   事件:   8 月 23 日,公司发布 2023 年中报, 2023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17.85 亿元,同比增长 1.13%,归母净利润 1.84 亿元,同比增长 9.23%,扣非归母净利润1.73 亿元,同比增长 6.21%。二季度单季实现收入 9.35 亿元,同比增长 5.56%,归母净利润 1.34 亿元,同比增长 17.91%,扣非归母净利润 1.31 亿元,同比增长 19.54%。   点评:   加大核药生产中心建设投入,奠定核药赛道领先地位   2023 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 44.60%,同比提升 4.68 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28.61%,同比提升 4.23 个百分点。 2023 年上半年公司正电子类核药生产中心新投入运营 2 个。目前 8 个正电子核药生产中心正在建设中,预计 2023年底公司投入运营的核药生产中心将超过 30 个,核药生产中心网络化生产布局的进一步完善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核药业务所占比重持续提升,业绩表现亮眼   2023 年上半年公司核药业务销售收入 5.02 亿元(同比+19.18%),占主营业务收入的 28.14%。其中重点产品 18F-FDG 实现收入 2.15 亿元,同比增长 18.48%;云克注射液实现收入 1.24 亿元,同比增长 22.66%;碘[125I]密封籽源实现营业收入 8326.87 万元,同比增长 51.28%。原料药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9.53 亿元(同比-11.85%)。制剂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2.63 亿元(同比+18.44%),占主营业务收入的 14.76%。重点产品注射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实现收入 7365 万元,同比增长 325%;那屈肝素钙注射液于 2023 年 3月中标第八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将开始执标,有望进一步放量; 2023H1公司依诺肝素钠注射液获批上市,助力公司抗凝制剂品牌的打造。   产品线布局日益丰富,研发创新驱动业务可持续发展   2023H1 公司蓝纳成产品氟[18F]思睿肽注射液已完成 I 期临床试验,氟[18F]纤抑素注射液 I 期临床试验即将完成临床病例入组; 177Lu-LNC1003 注射液获批在美国进行临床试验; 177Lu-LNC1004 注射液海外 I 期临床试验已开始临床病例入组。同时 LNC-1007、 LNC-1008 等多款创新核药将进入注册申报阶段。公司加强外界合作, 提前布局行业前沿的诊断类及治疗类核药品种,在研产品涵盖心肌缺血/梗死的诊断、肿瘤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产品,形成“筛查—诊断—治疗”放射性药品全覆盖, 具备强市场竞争力。   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35.00/37.46/40.34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98/4.94/5.83 亿元(2023/2024/2025 前值分别为 4.30/4.99/5.99), 下调原因系公司加大核药生产中心建设投入, 对短期净利润有一定影响,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采购风险、产品质量风险、产品销售价格波动的风险、安全生产的风险、人才缺乏的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9-11
    • 2023年中报点评:收入、利润双双强势增长,昆药并表贡献新动能

      2023年中报点评:收入、利润双双强势增长,昆药并表贡献新动能

      个股研报
        华润三九(000999)   核心观点   2023 年上半年收入、 利润双双实现强势增长。 2023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131.46 亿元(同比+56.48%) , 净利润 20.60 亿元(同比+42.20%),归母净利润 18.77 亿元(同比+30.99%) , 扣非归母净利润 18.27 亿元(同比+37.22%) ; 其中, 单二季度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67.94 亿元(同比+63.88%),净利润 8.30 亿元(同比+38.63%) , 归母净利润 7.26 亿元(同比+22.59%) ,扣非归母净利润 6.96 亿元(同比+30.29%) 。 2023 年上半年净利润率 15.67%(同比-1.57 p.p.) , 受业务结构调整和昆药并表影响, 净利率有所下滑。   分产品业绩: CHC 快速增长, 处方药业务持续优化。 从 2023 年上半年的收入构成来看: CHC 健康消费品业务实现收入 68.19 亿元, 同比+23.19%, 收入占比51.87%;处方药业务实现收入27.80 亿元, 同比+11.31%, 收入占比21.15%;昆药业务上半年实现并表营业收入 18.60 亿元, 收入占比 14.15%。 剔除昆药并表影响, 2023 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8.50%。 CHC 健康消费品业务 2023 年上半年实现快速增长, 公司基于不同目标消费者的健康需求洞察,线下市场重点布局维矿类产品, 线上市场依托电商等渠道拓宽营销场景, 更好地触达和服务消费者。 处方药业务方面, 随着集采影响减弱、 医院处方量恢复、 产品结构不断调整, 处方药业务上半年实现双位数增长, 其中, 中药配方颗粒国标品种逐渐落地, 颗粒业务上半年趋于稳定。 资源端方面, 公司持续扩大中药材规范化基地建设, 产业链布局日趋完善。   昆药集团正式并表, 有望打造慢病管理和精品国药平台。 2023 年 1 月 19 日,昆药集团控股股东由华立医药变更为华润三九, 正式并入华润三九财务报表。 公司持续推进昆药集团整合工作, 聚焦打造慢病管理和精品国药平台,赋能三七产业和“昆中药 1381” 发展。   投资建议: CHC 业务稳健, 处方药业务恢复, 维持“买入” 评级。   受益于疫情和流感带来的感冒药需求, 2023 年上半年公司收入、 利润双双实现强势增长, 考虑昆药并表影响, 上调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 30.23/34.89/39.89 亿元(原盈利预测未考虑昆药并表影响,2023-2025 年 原 值 28.00/32.58/37.52 亿 元 ) , 同 比+23.46%/+15.39%/+14.35%。 公司为中药品牌 OTC 龙头企业, 产品具备强口碑及高知名度, 长期占领患者及医生心智, 公司良好的并购整合及品牌塑造能力有望为其发展贡献长足动力。   风险提示: 集采超预期; 创新药研发进度低于预期; 中药材价格波动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3-09-11
    • 国产发光的点灯人,逆风出海的追光者

      国产发光的点灯人,逆风出海的追光者

      个股研报
        新产业(300832)   投资要点   推荐逻辑:1)化学发光正当时,集采利好国产替代。百亿发光市场长期被外资龙头占据,IVD集采将助力国产替代步伐,利好国内IVD龙头。2)23H1海外端收入增速超过30%,中大型机占比提升至55%(+21pp)。随着仪器装机提速和后续试剂放量,海外将成为第二条成长曲线。3)化学发光试剂布局完善,小分子夹心法与质谱结果相关性达0.98,助力差异化检测。   化学发光正当时,集采利好国产替代。免疫诊断是我国体外诊断(IVD)市场最大的细分赛道,2017年市场规模为184亿元,预计2022年达到445亿元,CAGR为19.3%。其中化学发光以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快速稳定的特点成为免疫诊断的主流技术(占比约90%)。化学发光市场长期被海外巨头垄断,化学发光试剂集采利好性价比更高的国产厂商,有望实现国产替代。公司试剂毛利率接近90%,位于行内前端水平且检测种类齐全,在集采中处于优势地位。   海外中高速装机提速,有望打造第二条成长曲线。公司拥有全类型测速的化学发光仪器,满足海外客户对低、中、高速各类检测需求,2017-2022年海外新增装机量高速增长,CAGR为36.3%。随着X系列上市海外和8家海外子公司的设立,中大型仪器占比逐年升高,21H1、22H1和23H1中大型机占比分别为18%、34%和55%,仪器结构逐渐向中大型机转移。23H1海外端收入为6.5亿元(+31.6%),占比达到34.8%,随着仪器装机和后续试剂发力,海外端有望成为公司第二条成长曲线。   化学发光试剂布局完善,小分子夹心法助力差异化检测。公司拥有国内获批最多的化学发光检测试剂,截至2023H1已获批国内化学发光检测试剂158个(223个注册证),涵盖肿瘤标志物、甲状腺功能、传染病等各类检测项目,满足终端客户多元化需求。2017年公司布局小分子夹心法,攻克临床上免疫竞争法检测小分子难的痛点,与质谱检测相关性达到0.98,助力在小分子检测领域“弯道超车”海外龙头。现已获批25-OHVitaminD、E2、ALD等多个小分子夹心法试剂。   盈利预测与估值。考虑国产替代和海外放量两条线对公司业绩的催化作用,未来盈利能力提升可期。综合以上假设测算,我们预计2023-2025年营收为40/52/68亿元,同增31%/30%/30%。预计2023-25年归母净利润为17/21/28亿元,同增25%/29%/30%,对应PE估值为29/23/17倍。采用相对估值法,给予公司2024年28倍估值,对应目标价76.16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集采降价及监管政策风险;海外销售不及预期风险;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风险;竞争加剧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8页
      2023-09-1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