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8168)

    • “原研”为核心驱动力,国产整机厂商蓄势待发

      “原研”为核心驱动力,国产整机厂商蓄势待发

      个股研报
        海泰新光(688677)   深耕光学领域二十余年。公司为史赛克高清荧光内窥镜、高清荧光摄像适配镜头和荧光光源模组的唯一设计及生产供应商,产品迭代带动ODM价值量提升;2022年起公司实现整机业务布局,2023年9月二代整机部分型号光源与摄像系统获批。光学产品:23H1工业激光业务持续向好,实现高速增长;口扫以及显微镜医用光学业务持续拓展,有望深度参与丹纳赫本土化进程;非接触式掌静脉模组下游产品适应面广阔,正开发消费级别的掌静脉模组和终端产品。   具备“原研”能力突破软硬件关键技术,掌握全球独家光学防雾技术。1)开发第一代LED内窥镜光源模组,应用于FDA批准的首款LED内窥镜光源,最新一代1788光源组搭配显像剂CYTALUX®可实现肺癌和卵巢癌术中辅助。2)摄像适配镜头具备CMOS底层芯片封装技术,更具成本优势;开发了适用于两种3D内窥镜技术的3D荧光摄像系统。3)率先实现5mm荧光镜体技术突破,掌握全球独家光学除雾技术。   具备产业链集合优势,可实现从捕捉需求到实现生产的快速响应。1)基于在国际主流市场上积累的技术和产品经验,公司顺利从上游供应链切入整机赛道。公司可为客户提供从核心部件、关键设备到系统集成的完整解决方案,沉淀了从核心零部件到整机系统的长期发展战略提供技术基础,公司顺利从上游供应链切入整机赛道。2)公司从核心部件、关键设备到系统集成的垂直整合能力,具备全产业链自主研发、自主生产优势,可实现产品快速更新迭代以贴合临床需求,在硬镜产业链中占据优势地位。搭配除雾功能的4K内窥镜系统于2023年2月获得产品注册证(唯一采取光学除雾技术的厂家)作为主力产品拓展国内整机市场。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收入CAGR为29.7%,归母净利润CAGR为27.4%,当前股价对应PE31/22/18倍。采用可比公司估值法,我们认为基于公司在内窥镜和光学领域核心部件领先的工艺能力,参考可比公司2024年平均估值水平给予公司28倍PE,对应目标价70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ODM业务大客户依赖性较高;整机业务市场拓展不及预期;汇率波动风险。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3页
      2023-10-15
    • 三星医疗(601567)三季报预告点评:前三季度业绩预告超预期,配用电和医疗双主业高增

      三星医疗(601567)三季报预告点评:前三季度业绩预告超预期,配用电和医疗双主业高增

    • 股权激励方案推出,长期高增长信心充足

      股权激励方案推出,长期高增长信心充足

      个股研报
        澳华内镜(688212)   主要观点:   事件:   公司发布 2023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拟以 31.08 元/股的价格向激励对象授予 500 万股股票,占公司当前股本总额的 3.73%,激励对象包括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中层管理人员等共计 113 人。   事件点评   公司层面业绩设高考核目标   公司设置目标 A(归属比例 100%)与目标 B(归属比例 80%) 2 种公司层面考核目标,目标 A 要求 2024-2026 年公司收入达到 9.9、 14.0、20.0 亿元,同比增长 50%、 41%、 43%(以上一年考核目标为基数);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商誉减值影响的净利润达到 1.2、 1.8、 2.7 亿元,同比增长 50%、 50%、 50%,每年度收入或净利润需达到两个条件之一即可,高增长目标彰显了公司对未来经营的信心。   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如期兑现,新产品不断推出   公司此前披露预计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为42,000万元到45,000 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 13,922.71 万元到 16,922.71 万元,同比上升 49.59%到 60.27%。 2022 年底推出 AQ300 以来,公司加大对新产品 AQ-300 的市场推广,品牌效应逐渐增强, 预计 AQ300未来的持续放量仍可期。   公司 2023 年也陆续有新产品推出。 2023 年 5 月,公司推出了全新十二指肠内镜,该产品具有清晰的视野与更大的抬钳角度,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和辨认十二指肠情况。 2023 年 8 月,公司发布了 17 款全新超细内镜产品,其中包括 1.8mm 全球最细复式软镜、 2.8mm 全球最细经皮胆道镜、 61%超大钳径比的内镜等“高含金量”的新品。   投资建议   结合公司业绩预告和股权激励方案, 我们调整了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收入端有望分别实现 6.65 亿元、 9.93 亿元、 14.25 亿元( 原预测值 6.94 亿元、 10.26 亿元、 14.76 亿元), 同比增长分别为49.3%、 49.3%和 43.5%,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有望实现 0.79 亿元、1.23 亿元、 1.84 亿元( 原预测值 0.96 亿元、 1.45 亿元、 2.26 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 262.5%、 56.4%和 49.5%。 2023-2025 年对应的 EPS分别约 0.59 元、 0.92 元和 1.37 元,对应的 PE 估值分别为 107 倍、 68倍和 46 倍,考虑到公司是国产软镜设备的龙头公司,品牌价值凸显,AQ-300 上市带动公司盈利能力大幅改善, 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新产品研发及推广不及预期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0-13
    • 新一期激励计划发布,激发核心团队积极性

      新一期激励计划发布,激发核心团队积极性

      个股研报
        澳华内镜(688212)   业绩简述   2023年10月12日,公司发布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拟以31.08元/股的价格向激励对象授予500万股股票,占公司当前股本总额的3.73%,激励对象包括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中层管理人员等共计113人。   经营分析   设置收入利润高增长目标,彰显公司长期发展信心。公司设置目标A(归属比例100%)与目标B(归属比例80%)2种公司层面考核目标,目标A要求2024-2026年公司收入达到9.9、14.0、20.0亿元,同比增长50%、41%、43%(以上一年考核目标为基数);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商誉减值影响的净利润达到1.2、1.8、2.7亿元,同比增长50%、50%、50%,每年度收入或净利润需达到两个条件之一即可,高增长目标彰显了公司对未来经营的信心。   预计股份支付费用1.66亿,将激发核心团队的积极性。按照公告对激励计划支付费用的预测,此次激励计划将确认的总费用约为1.66亿元,分为2023-2026年共4年进行费用摊销,费用最高的年份费用达到8777万元,对各年净利润将产生一定影响,考虑到本激励计划对公司经营发展产生的正向作用,由此激发核心团队的积极性,提高经营效率,对公司长期业绩提升将发挥积极作用。   4K超高清内镜平台逐步发力,三级医院份额有望快速提升。公司新产品AQ-300具有国内首款4K超高清内镜系统,差异化的功能匹配了临床端医生对图像清晰度的需求。依托新产品上市,前三季度公司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销售规模同时实现较大增长,前三季度公司初步预计实现4.2~4.5亿元收入,同比+50%~60%。未来新产品有望引领国内三级医院国产软镜份额快速提升。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暂不考虑股份支付费用对利润的影响,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3、1.53、2.43亿元,同比增长283%、84%、58%,EPS分别为0.62、1.14、1.81元,现价对应PE为101、55、3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产品研发不达预期风险;产品推广不达预期风险;海外贸易摩擦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0-13
    • 25省IVD试剂集采规则延续性强,促进国产替代

      25省IVD试剂集采规则延续性强,促进国产替代

      个股研报
        迈瑞医疗(300760)   2023年10月11日,安徽省医保局发布关于《二十五省(区、兵团)2023年体外诊断试剂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文件(征求意见稿)》,包括安徽省在内的25省(区、兵团)组成采购联盟对HPV-DNA检测、HCG检测(化学发光法)、性激素六项(化学发光法)、传染病八项(酶联免疫法和化学发光法)、糖代谢两项(化学发光法)五大试剂品类进行集中带量采购,采购周期2年。   IVD试剂首次进行组套报价,规则利好产品线齐全、市场份额较高的龙头厂商。本次集采中,性激素六项、传染病八项、糖代谢两项产品各按组套进行分组竞价及采购;首年累计意向采购量前90%涵盖的企业进入A组,其余进入B组,不能满足组套检测项目品种齐全要求的,单独进入C组且不参与分量。其余集采产品按照实际检测项目划分,区分检测小项进行分组竞价及采购,意向采购量前90%的企业进入A组,其余进入B组。我们认为此次集采强调产品线的完备性,使得小企业不太可能通过单个产品低价抢占市场。产品线齐全、市场份额较高的龙头企业有机会进入A组,从而以优势价格获得更高的分配量。   沿用“保底价格规则”,保底降幅为50%。本轮集采拟中选规则延续“保底价格规则”的设定,若产品组套基于最高有效申报价整体申报降幅大于50%或产品申报价格不高于最高有效申报价的0.5倍,即拟中选,不受其他数量限制。但若按此规则压线中选,则不参与待分配量的分配。此次50%的保底降幅相较于去年肝功生化省联盟集采的40%稍有扩大,但仍在市场预期之内。我们认为最终价格降幅可能相较于最高有效申报价略大于50%,目前最高有效申报价尚未公布。   IVD集采或为国产替代机遇。此前,迈瑞医疗参与的多个IVD集采均带动公司IVD市场份额快速提升。比如,2021年安徽省化学发光集采落地后,2022年公司在安徽省的化学发光业务实现了超85%的增长,并突破空白三级医院35家,市场占有率提升至20%以上,成为安徽市场第一;预计江西23省肝功生化集采在2023年逐步落地之后,公司在当地的市占率将提升约一倍。国内化学发光市场仍由进口品牌主导,2021年进口市占率超70%,国产替代空间巨大。此次25省联盟集采规模大,是迈瑞医疗迅速扩大市场份额,快速渗透三级医院的机会,我们看好公司IVD业务长期快速增长。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380.03元人民币。基于9年的DCF模型,维持380.03元人民币的目标价(WACC:9.0%,terminal growth rate:3.0%)。
      招银国际金融有限公司
      6页
      2023-10-12
    • 独家代理GSK带疱疫苗,打造全新业绩增长点

      独家代理GSK带疱疫苗,打造全新业绩增长点

      个股研报
        智飞生物(300122)   事件:2023年10月8日,智飞生物与GSK签署《独家经销和联合推广协议》,将由智飞生物在中国大陆地区独家代理GSK带状疱疹疫苗。协议期限为2023年10月8日起至2026年12月31日。每年度预计的最低采购金额为2024年34.4亿元,2025年68.8亿元,2026年103.2亿元。此外,协议还约定GSK将优先在合作区域内任何RSV老年人疫苗的联合开发和商业化方面成为智飞生物的独家合作伙伴。   带状疱疹疫苗市场广阔,智飞生物估值有望恢复:目前全球仅有三款带状疱疹疫苗上市,其中GSK带状疱疹疫苗是唯一一款重组亚单位疫苗,保护效率高达97%,远超其他两款带疱疫苗。2022年GSK带疱疫苗全球销售额已超36亿美元,是继HPV疫苗之后的重磅疫苗产品。GSK带疱疫苗针对50岁以上人群,对应中国3.4亿人口,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适用人群将进一步增加。2021年美国带疱疫苗渗透率接近30%,假设国内峰值渗透率能达到10%,则对应3400万人,按照60%的市占率,1600元一针,打两针计算则对应总计650亿左右市场空间。智飞生物估值有望带来显著提升。   自主产品管线推进顺利,推动主营业务全面可持续发展:结核产品矩阵微卡和宜卡协同放量,预计微卡2023年全年销售100万支左右。公司处于临床及申请注册阶段的项目17项,临床前项目13项,其中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于9月1号获批上市,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报产获受理,有望明年下半年获批上市,二倍体狂苗已完成临床试验,预计明年上半年报产获受理。公司自主产品管线逐步兑现,有望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预测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98.56亿元,随着2024年带疱疫苗开始贡献显著收入,我们将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从124.50和143.34亿元分别上调至131.65和156.99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3-2025年PE分别为14/11/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销售不及预期;竞争格局加剧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10-11
    • 获GSK带状疱疹疫苗大陆地区独家代理权,未来将增厚业绩

      获GSK带状疱疹疫苗大陆地区独家代理权,未来将增厚业绩

      个股研报
        智飞生物(300122)   事件:   (1)公司与GSK于2023年10月8日签署《独家经销和联合推广协议》,GSK将向智飞生物独家供应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并许可智飞生物在合作区域内(系指中国境内,但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营销、推广、进口并经销有关产品,协议期限2023年10月8日起至2026年12月31日止。   (2)GSK将优先在合作区域内任何RSV(呼吸道合胞病毒)老年人疫苗的联合开发和商业化方面成为智飞生物的独家合作伙伴。   点评:   带状疱疹疫苗市场广阔:带状疱疹一般伴有神经痛等并发症,但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老年人群是带状疱疹的易感人群。中国目前处于老龄人口快速增加阶段,预计中国50岁以上人群在2023年可达到5.15亿人,2030年将进一步增至5.74亿人。另外,从渗透率来看,中国首款带状疱疹疫苗GSK的Shingrix已于2019年5月获批,但2021年50岁以上人群接种率仅为0.1%,与美国26.8%的渗透率相比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总体而言,我们认为老龄人口增加及带状疱疹疫苗渗透率的提升将为带状疱疹疫苗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测算,2021年中国带状疱疹疫苗市场规模为6亿元,预计2025年将增值108亿元(CAGR103.8%),到2030年增至281亿元(5年CAGR21.1%),累计渗透率也将分别达到1.9%和12.6%。目前国内市场仅有GSK重组带状疱疹疫苗Shingrix(两剂花费约3200元)及百克生物在2023年6月新上市的减毒活疫苗感维(一剂花费约1400元),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供货充足,增厚业绩:根据公告,GSK双方约定2024年至2026年最低年度采购金额分别为34.4、68.8、103.2亿元,参考智飞生物母公司(营销推广主体)5年平均毛利率34.7%及29.1%平均净利率来测算,我们预计2024-2026年带状疱疹疫苗预计将可为公司贡献营收约52.7、105.4、158.1亿元,贡献净利润约15.3、30.6、46.0亿元,将显着增厚业绩。   RSV疫苗战略合作,为未来业绩增长奠定基础:公司公告显示,将尽快开展一项关于将GSK的RSV(呼吸道合胞病毒)老年人疫苗引入合作区域的战略合作。根据美国CDC数据,美国65岁以上人群中,每年约18万人因RSV住院,约1.4万人死亡。而目前治疗药物较少,仅有beyfortus及帕丽珠单抗高价药物,疫苗预防将更具性价比。GSK的RSV疫苗Arexvy已于2023年5月获得FDA批准(全球首款),用于预防60岁及以上的患者由RSV病毒引起的下呼吸道疾病。目前中国RSV病毒引起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发病率约为31‰,随着老龄人口的增长,潜在需求较大,公司此次战略合作积极推进引入该疫苗,预计将为未来业绩增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盈利预计及投资建议:参考协议中采购金额的预期,我们上调2024-2025年的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分别录得净利润93.7亿元、125.8亿元、154.8亿元,分别YOY+24.2%、+34.3%、+23.1%(原预计公司2023-2025年分别录得净利润93.7亿元、112.5亿元、129.7亿元,分别YOY+24.2%、+20.1%、+15.3%),EPS分别为3.9元、5.2元、6.5元,对应PE分别为14X、11X、9X。公司未来成长动力充足,目前估值偏低,我们继续给与“买进”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上市进度不及预期;新冠疫苗销售不及预期;代理疫苗销售不及预期
      群益证券(香港)有限公司
      3页
      2023-10-11
    • 与GSK达成合作,独家代理重组带状疱疹疫苗

      与GSK达成合作,独家代理重组带状疱疹疫苗

      个股研报
        智飞生物(300122)   事项:   2023 年 10 月 9 日, 智飞生物与葛兰素史克生物、 葛兰素史克香港(以下合称: GSK) 签署了《独家经销和联合推广协议》, GSK 将向智飞生物独家供应重组带状疱疹疫苗, 并许可智飞生物根据约定在合作区域内(系指中华人民共和国, 就本协议而言, 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 营销、推广、 进口并经销有关产品。 此外, 协议还约定 GSK 将优先在合作区域内任何 RSV 老年人疫苗的联合开发和商业化方面成为智飞生物的独家合作伙伴。   国信医药观点: GSK 公司的重组带状疱疹疫苗 Shingrix 是全球重磅品种, 2022 年全球销售额接近 30 亿英镑(同比+72%); 国内仅 Shingrix 和百克生物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两款带状疱疹产品分别于 2019 年和2023 年获批上市, 目前处于商业化推广早期阶段, 适龄人群整体渗透率处于低位。 此次独家代理协议签署, 进一步丰富智飞生物产品管线, 同时有望发挥公司销售能力强、 终端覆盖度高的优势。 考虑到带状疱疹疫苗带来的业绩增量, 我们对公司盈利预测进行调整, 维持 2023 年净利润 94.96 亿元, 调整 2024-2025年净利润至 119.74/143.40 亿元(前值为 113.11/124.52 亿元), 目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14/11/9x, 维持“买入”评级。   评论:   带状疱疹疾病负担较重   带状疱疹是一种病毒感染, 会引致疼痛的皮疹。 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的重新激活引起, 该病毒与引起水痘的病毒相同。 症状包括该区的疼痛、 瘙痒或刺痛, 随后会发展为皮疹, 其他症状可能包括发烧、 头痛、 发冷和胃部不适等。 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 约 9%至 34%的带状疱疹患者存在发生 PHN 的潜在风险, 其他并发症可能导致涉及眼睛的严重并发症, 在罕见情况下, 还可能导致肺炎、 听力问题、 脑部炎症或死亡。   国内带状疱疹发病率岁老龄化加深不断增长, 50 岁以上人群新发病人数由 2015 年的约 250 万增加至 2021年的 390 万, 复合年增长率 7.8%, 预计 2025 年和 2030 年将分别增长至 490 万例和 600 万例。 随着公众对带状疱疹认知度提升及相关疫苗产品加大市场投放力度, 预计国内带状疱疹疫苗市场也将快速增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 预计 2025 年和 2030 年分别增长至 115 亿元和 285 亿元。   带状疱疹疫苗是全球重磅品种   药物治疗手段效果有限, 全球共四款预防性疫苗产品上市。 常见的治疗手段包括抗病毒及止痛药物, 治疗效果有限, 仅能暂时缓解症状。 目前全球有 4 款带状疱疹疫苗获批上市, 默沙东公司的 Zostavax(2006)、SK 化工株式会社的 SkyZoster(2017)、 葛兰素史克的 Shingrix(2017) 和百克生物的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2023)。 其中, SkyZoster 仅在韩国销售且其市场份额占全球带状疱疹市场约 1%, 而百克生物的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仅在中国销售。   Shingrix(欣安立适) 为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并采用新型佐剂 AS01B(MPL+QS-21), 保护效力达到 90%以上, 较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大幅提升, 且各年龄层无显著差异(减毒活疫苗保护效力随年龄增大而快速降低), 具有良好的保护持久性(Zostavax 单剂接种 5 年内能提供~50%保护效力, 5~8 年后逐步降低)。 因此, Shingrix 上市后快速取代了上一代产品 Zostavax, 2022 年全球销售额接近 30 亿英镑, GSK 预计 2026年 Shingrix 全球销售额将超过 40 亿英镑   国内带状疱疹疫苗竞争格局良好   国内目前仅有两款带状疱疹疫苗上市, 其中 GSK 的重组带状疱疹疫苗 Shingrix(欣安立适) 于 2019 年 5月获批附条件上市, 百克生物的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于 2023 年 1 月获批。   目前国内企业布局减毒活疫苗研发进度较快, 百克生物已获批上市, 上海所完成 II 期临床; 重组蛋白平台方面, 绿竹生物即将启动 III 期临床、 迈科康处于 II 期临床、 上海怡道处于 I/II 期临床阶段, 整体竞争格局良好。   未来三年重组带状疱疹疫苗最低采购金额合计超 200 亿元   智飞生物与 GSK 协议期限为 2023 年 10 月 8 日至 2026 年 12 月 31 日, 重组带状疱疹疫苗 2024~2026年最低年度采购金额分别为 34.4/68.8/103.2 亿元, 合计超 200 亿元。 最低年度采购金额可根据实际情况协商调整, 具体以双方书面确认的订单为准, 协议若履约正常, 将有望进一步拉动公司整体业绩快速增长。   风险提示: 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产品推广及销售不及预期等风险。   投资建议: GSK 公司的重组带状疱疹疫苗 Shingrix 是全球重磅品种, 2022 年全球销售额接近 30 亿英镑(同比+72%); 国内仅 Shingrix 和百克生物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两款带状疱疹产品分别于 2019 年和 2023年获批上市, 目前处于商业化推广早期阶段, 适龄人群整体渗透率处于低位。 此次独家代理协议签署, 进一步丰富智飞生物产品管线, 同时有望发挥公司销售能力强、 终端覆盖度高的优势。 考虑到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带来的业绩增量, 我们对公司盈利预测进行调整, 维持 2023 年净利润为 94.96 亿元, 调整 2024-2025年净利润至 119.74/143.40 亿元(前值为 113.11/124.52 亿元), 目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14/11/9x, 维持“买入”评级。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3-10-11
    • 智飞生物(300122):与GSK签订重磅合作协议,有望缔造第二成长曲线

      智飞生物(300122):与GSK签订重磅合作协议,有望缔造第二成长曲线

    • 牵手GSK,业务发展开启新征程

      牵手GSK,业务发展开启新征程

      个股研报
        智飞生物(300122)   事件:   2023年10月9日公司发布公告,与GSK签署独家经销和联合推广协议,就GSK研发生产的重组带状疱疹疫苗的供应、经销与联合推广达成合作。   点评:   独家协议签订,公司业务发展打开新征程根据公告内容,GSK将向智飞独家供应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并许可智飞在合作区域内(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营销、推广、进口并经销相关产品。协议约定,2024~2026年,智飞生物的带状疱疹疫苗最低采购金额分别为34.4/68.8/103.2亿元,2025年与2026年分别同比增长100%/50%;合计采购金额206.4亿元,公司发展打开新空间。GSK的重组带状疱疹疫苗2020年进入中国市场,2022年全球销售额超35亿美金,行业竞争格局良好,市场空间广阔。   新产品的合作为公司带来中长期增量   除重组带状疱疹疫苗的相关销售合作外,智飞和GSK还约定,GSK将优先在中国内地RSV老年人疫苗的联合开发和商业化方面成为智飞的独家合作伙伴。本次协议签订后,智飞的管线矩阵更加丰富,智飞与GSK未来更多合作的可能性值得期待。   投资建议:   公司是疫苗代理龙头,业绩表现良好增长稳定,与GSK合作重磅产品为中长期发展持续赋能,我们维持“买入”评级,预计2023~2025年公司将实现营业收入444.11/501.69/559.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1%/13.0%/11.6%;实现归母净利润92.31/108.19/126.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4%/17.2%/17.1%。   风险提示   市场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临床获批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代理业务续签失败的风险等。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0-10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