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8168)

    • 麻醉业务稳健增长,“归核聚焦”降本增效

      麻醉业务稳健增长,“归核聚焦”降本增效

      个股研报
        人福医药(600079)   事件:2023年10月27日,公司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81.12亿元,同比增长11.42%,归母净利润17.69亿元,同比下滑20.50%,扣非归母净利润15.03亿元,同比增长18.79%。   其中,2023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57.29亿元,同比增长0.92%,归母净利润4.45亿元,同比下滑38.37%(上年同期公司出售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股权取得投资收益约3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4.32亿元,同比增长1.95%。   多学科推广叠加刚需属性,促进麻醉业务稳健增长   在三季度医疗反腐专项工作的大背景下,短期看医疗机构手术量可能有所下降,对麻醉药品的需求也有一定的影响,但长期看有利于医药行业稳定发展,对长期坚持专业学术推广的头部企业来说可能是个利好,有望进一步提升相关麻醉产品的市占率。   公司持续加大多科室市场投入,积极布局多学科学术推广。比如,在癌痛这个前景广阔的领域,公司联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中国抗癌协会和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进行学术推广,共同打造对中国癌痛病人的全病程管理,成为全病程管理方案的提供者和全病程管理产品的提供者,以逐步满足中国癌痛患者的疼痛管理需求。   此外,由于公司芬太尼系列、氢吗啡酮和纳布啡等麻醉镇痛产品处于市场领先地位,且麻醉药品具备院内外科手术刚需的属性,尽管整体市场推广活动短期内有所放缓,但我们预计仅部分新品放量会略受影响,公司核心麻醉镇痛产品仍有望实现稳健增长。   持续推进“归核聚焦”战略,降本增效提升盈利能力   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医药工业核心子公司宜昌人福和医药商业核心子公司湖北人福。医药商业毛利率远低于医药工业,公司近年来持续推进以发展医药工业为主、医药商业为辅的“归核聚焦”战略,医药工业营收占比和毛利率均逐步得到提升。   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毛利率45.86%,同比增加2.45pct;公司销售费用33.61亿元,同比增加9.09%,销售费用率18.56%,同比下降0.40pct;管理费用12.12亿元,同比增加16.06%,管理费用率6.69%,同比增加0.27pct;研发费用10.01亿元,同比增加57.42%,研发费用率5.53%,同比增加1.62pct。财务费用2.12亿元,同比增加64.54%,财务费用率1.17%,同比增加0.38pct;净利率12.61%,同比下降3.90pct。   其中,2023年第三季度的综合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整体净利率分别为46.41%、17.44%、8.51%、6.28%、1.73%、10.34%,分别变动+3.21pct、-1.33pct、+2.41pct、+2.53pct、+0.97pct、-4.65pct。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公司核心业务板块分析,我们预计公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53/26.39/29.83亿元,同比分别-9.32%/+17.17%/+13.03%,对应EPS分别为1.46/1.71/1.93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6/13/1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降价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归核聚焦”推进不及预期。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11-03
    • 商业化稳步推进,重组人凝血酶落地在即

      商业化稳步推进,重组人凝血酶落地在即

      个股研报
        泽璟制药(688266)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6217万元(-32.8%),年初至报告期末实现营业收入2.8亿元(+42.6%)。   多纳非尼商业化稳步推进,覆盖面持续扩大。多纳非尼商业化稳步推进,2023年上半年实现2.2亿元收入,同比增加108.7%。医保准入医院和双通道药房覆盖面持续扩大,截至2023年6月30日,进入医院833家、双通道药房744家,多纳非尼在全国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   杰克替尼上市在即,疗效和安全性优势明显。杰克替尼的中、高危骨髓纤维化NDA申请已于2022年10月16号获得受理,Ⅲ期试验显示杰克替尼治疗中、高危骨髓纤维化24周时脾脏体积较基线缩小≥35%的受试者比例(SVR35)达72.3%,与对照组羟基脲(17.4%)相比有效性和安全性优势明显。杰克替尼治疗中高危骨髓纤维化在上市申请的技术评审进程中,上市在即。   重组人凝血酶上市在即,具备广泛应用于外科止血的巨大潜力。重组人凝血酶上市许可申请已于2022年5月25日获国家药监局受理,上市申请处于技术审评中。该药品是中国首个完成Ⅲ期临床研究并提交上市许可申请的重组人凝血酶产品,有望填补国内市场空白。我们认为,重组人凝血酶凭借快速止血的特点和安全性的优势,具备广泛应用于外科止血的巨大潜力。   盈利预测:随着重组人凝血酶和杰克替尼的落地,多纳非尼商业化的稳步推进,公司业绩增长动力充足,预计公司2023-2025年收入分别为4.2、9.7和16.4亿元。   风险提示:研发进展或不及预期、核心品种商业化进展或不及预期、政策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3-11-03
    • 2023年三季报点评:片仔癀三季度加速增长,安宫牛黄丸表现亮眼

      2023年三季报点评:片仔癀三季度加速增长,安宫牛黄丸表现亮眼

      个股研报
        片仔癀(600436)   投资要点   事件:2023年公司前三季度收入为76亿元(+14.9%),归母净利润为24亿元(+17.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4.4亿元(+18.4%)。   片仔癀三季度加速增长,安宫牛黄丸表现亮眼。单三季度收入25.5亿元(+16.5%),归母净利润为8.6亿元(+17%),扣非归母净利润为8.6亿元(+15.9%)。其中,1)工业:前三季度工业收入38.5亿元,同比增长22.5%,。具体来看,肝病用药收入35.6亿元,同比增长19.8%,单三季度肝病收入实现13.2亿元,同比增长31%。我们认为公司二季度片仔癀提价以来,公司渠道管控良好,到三季度以来实现放量增长。心血管用药收入实现2.4亿元,同比增长79.3%,主要系安宫牛黄丸市场需求增长,实现快速增长;2)流通:收入30.6亿元(+6.9%),单三季度增速放缓;3)化妆品:收入4.3亿元(-6.5%)。   提价对于毛利提升显著。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为48.5%,同比增加0.8pp,环比增加1.4pp,毛利率提升主要得益于公司从五月开始,片仔癀市场零售价从590元/粒上调至760元,提价幅度为29%,出厂价相应上调170元/粒,海外市场供应价格相应上调35美元/粒。公司前三季度肝病用药毛利率达到78.2%,同比下滑2.2pp,主要系天然牛黄价格大幅上涨,根据康美中药网,10月以来天然牛黄采购成本超过140万元/公斤。公司在片仔癀提价以后,三季度肝病用药毛利率提升至79%,极大缓解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32.5亿元、38.8亿元、45.9亿元,对应PE分别为46、39和33倍,维持“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费用管控不及预期、核心品种销售不及预期等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11-03
    • 净利润增长显著,业绩增长超预期

      净利润增长显著,业绩增长超预期

      个股研报
        贝达药业(300558)   事件   近日公司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2023Q1-3收入20.44亿元,同比增长22.90%,归母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增长196.38%,扣非归母净利润2.41亿元,同比增长282.70%;Q3实现收入7.30亿元,同比增长78.24%,归母净利润1.56亿元,同比增长1833.29%,扣非归母净利润1.52亿元,同比增长5753.09%。   药品销售稳中有升,主要产品纳入医保放量显著   恩沙替尼一线治疗ALK阳性NSCLC适应症已纳入医保目录,2022年4月术后辅助适应症IND申请获批,脑转移II期单臂研究最新数据亮相ESMO,iORR达71.4%;埃克替尼一线、二线、术后辅助适应症均成功纳入医保目录,进一步延长埃克替尼生命周期,市场覆盖进一步扩大;贝福替尼一线治疗EGFR突变NSCLC适应症于2023年10月获批上市,同年5月二线治疗适应症获批上市。   多款核心药品参与2023年医保谈判,顺利通过初步形式审查   公司共4款产品参与本次医保谈判,其中埃克替尼于2017年进入医保、恩沙替尼于2021年进入医保,此次谈判为协议到期续约;贝福替尼、伏罗布尼为首次参加医保谈判,有望进入医保后快速放量。   贝福替尼一线适应症临床数据优异,与MCLA-129联用形成产品矩阵   2022年公司在ESMO-Asia公布EGFR TKi用于一线治疗EGFR突变的NSCLC的III期临床数据,贝福替尼治疗组mPFS为22.1个月,在疗效及安全性方面都有优质表现。MCLA-129(EGFR/cMet)开展与贝福替尼联用一线治疗EGFR敏感突变的NSCLC患者临床试验,2023年7月强生已宣布同样治疗方案的III期临床试验达到PFS主要终点并且OS指标显现获益趋势。   商业化品种不断拓展,自研能力有望逐步兑现   公司持续拓展研发管线,BPI-16350(CDK4/6)乳腺癌适应症III期临床研究完成患者入组,于ASCO年会展示其I期临床数据,ORR高达60.5%且安全性良好;其余3款产品处于临床II期、13款产品处于临床I期,覆盖宫颈癌、急性髓系白血病、晚期实体瘤等多种适应症。此外,公司于2023年AACR年会公布多项潜力产品临床前数据,涉及IDH1/2、HIF-2α、CD73等新型靶点,有望逐步兑现自研能力。   自研项目持续推进,自主商业化导致销售费用增长   2023Q1-3公司新药研发项目持续推进,研发费用4.6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的22.9%;销售费用率34.7%(同比增长5.2pct),主要为新产品上市、推广费用等增加所致,管理费用率14.3%(同比下降11.5pct),财务费用率1.4%(同比基本持平),实现降本增效。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8.07亿、37.47亿以及47.0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1亿、4.74亿及5.62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经营风险,在研药物研发失败风险,政策变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1-03
    • 主营向好收入高增,转基因种子有望带来新动力

      主营向好收入高增,转基因种子有望带来新动力

      个股研报
        隆平高科(000998)   事件:公司公布2023年三季报,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0.47亿元,yoy59.48%,归母净利润-5.43亿元,yoy23.57%。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收2.62亿元,yoy206.11%,归母净利润-3.98亿元,yoy3.46%。   主营业务带动公司收入高增,投资收益拖累公司业绩。公司前三季度及第三季度收入均实现了大幅增长。水稻业务方面,得益于政府推广低镉品种、国际业务增长以及新品种销售上量,水稻业务收入同比实现大幅增长。玉米种子方面,得益于行业景气、公司品种符合市场需求以及东北并购主体增长,玉米种子收入高增。受益于主营业务经营向好,公司23年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40.80%,相比去年同期提升4个百分点;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同比提升23.08%。公司的四项费用率也有大幅改善,但报告期内联营企业投资损失增加,影响了公司整体的业绩表现。   公司主业聚焦逐步完成,轻装上阵业绩回升可期。公司在今年持续推行“瘦身简体”工作,加快低效无效资产剥离,持续优化资产质量。公司推进剥离了类金融业务,置换了外汇贷款降低了汇率风险,进一步聚焦主业发展。粮食价格处于景气区间,公司种子品质更新迭代,主营业务景气向好。随着“瘦身”工作效果逐步显现,公司主营业务将带动整体盈利显著回升。   转基因商用落地在即,有望带来新增长。10月17日,农业农村部公示了品种审定初审通过的转基因大豆、玉米品种。其中性状端,9个玉米品种使用了公司参股公司杭州瑞丰的转化体,转化体数量位居第二;种子端,公司在通过的37个玉米品种中占据8个席位,品种数量第一。公司在转基因玉米种子领域具备领先行业的技术和品种储备,在商用落地后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动力并提升公司市占率。   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我们看好公司主营业务持续向好,低效资产剥离后盈利将逐步回升;转基因种子即将步入实质性落地阶段,公司具备先发优势,增长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2、3.09和4.03亿元,EPS为0.14、0.23和0.31元,PE值为117、69和53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转基因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公司产品研发推广不及预期等。
      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11-03
    • 艾可宁营收同比增超25%,生产质量体系零缺陷通过FDA检查

      艾可宁营收同比增超25%,生产质量体系零缺陷通过FDA检查

      个股研报
        前沿生物(688221)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实现营业收入7221.9万元(+25.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2.4亿元(-7.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2.6亿元(-1.2%)。2023年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77.8万元(-5.4%)。   持续执行差异化推广策略,实现艾可宁销售收入增长。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221.88万元,同比增长25.25%,主要为抗HIV创新药艾可宁销售收入增长。公司继续执行差异化的产品推广策略,强化艾可宁在艾滋病个体化治疗方案中的应用。艾可宁静脉推注在门诊场景逐步应用,相比静脉滴注给药时间显著缩短,提升用药便利性。公司持续开展艾可宁上市后临床研究,积累艾可宁在真实世界中的循证医学证据。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公司已实现全国28个省的280余家HIV定点治疗医院及180余家DTP药房的覆盖,已被29个省份纳入医保“双通道”及门慢门特目录。   FB4001(特立帕肽注射液)“零缺陷”通过FDA的批准前现场检查。公司及四川前沿收到了FDA出具的现场检查报告(EIR),检查结果为0-483通过,即无需采取任何整改(NAI,No Action Indicated)。PAI是ANDA获批的先决条件,本次通过FDA的现场检查,为FB4001的ANDA申请奠定GMP合规基础,有利于推进FB4001在美国的ANDA审评工作进程;也进一步验证了公司具备国际高水平的质量体系、完备的商业化生产平台及优秀的产品研发实力,有利于持续提升公司在药品研制方面的国际综合竞争力。   稳步推进研发管线,积极布局早期储备项目。公司研发稳步推进,2023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达1.6亿元(-1%)。抗HIV病毒FB1002联合疗法的维持疗法适应症在美国开展Ⅱ期临床试验,多重耐药适应症快速入组中;FB4001特立帕肽仿制药ANDA已获FDA受理且通过了FDA现场检查;治疗肌肉骨骼关节疼痛在研产品透皮贴FB3001,正在积极筹备II/III无缝设计的临床研究。同时,公司目前正在推进多个早期储备项目。在抗HIV领域,将继续聚焦长效、注射类抗HIV新药的开发,同时积极探索更多长效注射、完整配方两药组合的新药研发;在抗病毒及新技术领域,公司将围绕技术专长,布局目前处于技术空白的品种或国内尚处于起步初期的品种;在长效多肽领域,将依托现有多肽技术,开发长效慢性病药物。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亿元、-2.7亿元、-3.2亿元。考虑艾可宁纳入医保渗透率持续提升,在研管线市场潜力大,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   风险提示:艾可宁市场推广或不及预期;研发进展或不及预期。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11-03
    • 业绩符合预期,适应症持续拓展

      业绩符合预期,适应症持续拓展

      个股研报
        荣昌生物(688331)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2023年第三季度收入达3.5亿元(+58.3%),年初至报告期末收入达7.7亿元(+35.1%),业绩符合预期。   核心产品放量显著,前三季度收入达7.7亿元。泰它西普和维迪西妥单抗2023年放量显著,纳入医保后以量换价明显。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达7.7亿元(+35.1%),我们认为,公司两个核心品种纳入医保后可及性大幅提高,目前正在快速放量。   核心品种临床进展顺利,渐入收获期。泰它西普治疗免疫球蛋白A肾病(IgAN)的国内Ⅲ期临床试验方案于2022年9月获得CDE同意,并于2023年上半年在国内开展临床研究,并完成首例患者入组。泰它西普的干燥综合征(pSS)适应症的Ⅲ期临床试验分别于2022年8月和11月获得CDE和FDA同意开展。维迪西妥单抗联合PD-1及化疗或联合PD-1及赫赛汀治疗一线HER2表达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的Ⅱ/Ⅲ期研究申请获CDE批准。核心品种多项适应症进入临床Ⅲ期,渐入收获期。   管线持续推进,探索“ADC+PD-1”组合疗法。公司于2023年1月启动RC28治疗wAMD和DME的Ⅲ期临床试验。RC88(MSLNADC)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晚期实体瘤的Ⅰ/Ⅱa期临床研究获得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批准。RC108(c-METADC)联合伏美替尼或联合伏美替尼和特瑞普利单抗的Ⅰb/Ⅱ期临床研究获得CDE批准,针对MET表达的EGFRTKI治疗失败的NSCLC患者。我们认为,公司早期管线快速推进,持续探索ADC联合PD-1的组合疗法。   盈利预测:随着公司研发投入的提升和创新品种的持续落地,泰它西普和维迪西妥单抗的放量,公司业绩增长动力充足。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5、21.3和29.9亿元。   风险提示:研发进展或不及预期、核心品种商业化进展或不及预期、政策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11-03
    • 三季度营收快速增长,各项临床顺利推进

      三季度营收快速增长,各项临床顺利推进

      个股研报
        荣昌生物(688331)   核心观点   营收快速增长,费用逐季改善。荣昌生物前三季度实现营收7.69亿元(+35.1%),单三季度营收3.47亿元(+58.3%),营收增速逐季提升;公司前三季度净亏损10.3亿元。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8.58亿元(+29.5%),单三季度研发费用为3.18亿元(+49.2%);前三季度销售费用为5.40亿元(+94.4%),Q1-Q3单季度销售费用分别为1.58/1.92/1.90亿元,单季度销售费用率分别为93.8%/75.7%/54.6%,销售费用率逐季下降。前三季度管理费用为2.43亿元(+51.2%),单三季度管理费用为0.79亿元(+39.2%)。公司的两大核心产品泰它西普和维迪西妥单抗在三季度均实现了快速增长,助推销售增速不断提升,费用水平逐季改善。   泰它西普多项适应症在中美两地推进临床。泰它西普国内注册性临床持续推进,SLE适应症完全批准的申请正处于审批阶段,儿童SLE、狼疮肾炎等适应症正在进行患者入组。RA适应症已于今年递交上市申请,可能成为泰它西普第二个获批的适应症。MG、pSS、IgAN等适应症均处于3期患者入组阶段。在海外,SLE适应症的3期临床也在顺利进行中,MG正在启动3期临床,pSS和IgAN适应症也有望于近期递交3期临床的IND申请。   维迪西妥单抗聚焦晚期一线及围手术期的适应症拓展。在中国,维迪西妥单抗联用PD1单抗一线治疗UC的适应症正处于3期临床阶段,围手术期治疗膀胱癌的适应症也在2期探索阶段。GC、BC适应症也正在进行联合用药的临床试验。在海外,维迪西妥单抗正在进行单药二线治疗UC的2期关键临床,以及联合K药一线治疗UC的3期临床。维迪西妥单抗具有安全性优势以及差异化的有效性优势,有望在细分适应症的前线治疗中占据优势地位。   投资建议:维持盈利预测,维持“增持”评级。   公司三季度的销售快速增长,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公司营收为11.95/18.37/28.10亿元,同比增长54.8%/53.7%/52.9%;归母净利润为-10.65/-6.09/1.48亿元。公司在国内的销售持续增长,海外临床顺利推进。两大核心产品泰它西普和维迪西妥单抗均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创新药研发失败或进度低于预期;创新药销售不及预期。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3-11-03
    • 永新光学(603297):Q3营收同比转正,医疗业务打造新增长点

      永新光学(603297):Q3营收同比转正,医疗业务打造新增长点

    • 2023年三季报点评:防疫产品影响逐渐出清,常规业务增长稳健

      2023年三季报点评:防疫产品影响逐渐出清,常规业务增长稳健

      个股研报
        振德医疗(603301)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2023Q3收入9亿元(-36.9%),归母净利润0.6亿元(-65.6%)。2023前三季度收入合计32.1亿元(-23.6%),归母净利润3亿元(-34%)。   隔离防护业务同期基数大,防疫影响逐步出清。分季度看,23Q1/Q2/Q3单季度收入分别为13/10.1/9亿元(+2.8%/-33.1%/-36.9%),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0.9/0.6亿元(+30.9%/-43.1%/-65.6%),主要系1)公共安全事件得到控制后,疫情相关隔离防护产品同期基数大且市场端库存待消化;2)全球经济环境不景气。分季度来看,23Q1/Q2/Q3隔离防护用品收入分别为4.1/0.8/0.3亿元,非常规业务扰动逐渐出清。剔除该类产品,2023Q1-Q3公司营业收入为26.8亿元(+7.4%),各常规核心业务线保持稳健增长。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从费用率看,23Q1-Q3销售/研发/财务/管理费用率分别为13.3%/17%/2%/6.5%,四费率合计38.9%(-3.2pp),其中财务费率同比下降2.6pp,主要因银行利息收入和汇兑收益增加。从盈利能力看,2023前三季度毛利率为34.3%(+1.1pp),其中基础伤口护理、手术感控、造口业务毛利率均有提升,得益于原材料成本呈下降趋势和公司供应链水平提升。感控防护产品毛利率略有下调系疫情管控后价格出现波动所致,现代伤口敷料业务毛利率保持稳定。   加大拓展零售端渠道。零售端采取“线上+线下”协同发力,经过4~5年零售渠道的拓展,覆盖药店超过国内药店总量20%,电商粉丝超过800万人,预计2023前三季度零售端收入增速为30%。公司预计将加大对零售端的战略投入,挖掘大体量的单品和爆品,并布局运动护具和家庭健康护理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3-2025年营收为44/53/66亿,归母净利润为4/5.7/7.3亿元,对应PE为17/12/9倍。考虑到公司感染防护疫情后转常规业务以及公司在现代伤口护理以及手术感控方面的布局,给予2024年17倍PE,目标价36.38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渠道拓展不及预期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市场开拓风险、贸易摩擦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3-11-03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