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720)

    • 2023H1业绩预告点评:营收实现高增长,扭亏为盈,业绩超市场预期

      2023H1业绩预告点评:营收实现高增长,扭亏为盈,业绩超市场预期

      个股研报
        美年健康(002044)   投资要点   事件:2023年7月14日,公司公告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0–3000万元,预计同比增长100%–104.5%;扣非归母净利润0–3000万元,预计同比增长100.00%–104.32%。2022H1公司归母净利润亏损6.67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6.95亿元。按公司公告预计2023H1收入增长约50%计算,则我们估计2023Q2公司收入约23亿元,归母净利润约1.67-1.97亿元。业绩超市场预期。   预计2023H1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50%,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主要得益于:1、需求推动、量价齐升。如1)合理提升基础套餐里原先定价较低的产品,规范梳理套餐价格体系,回归合理价格水平;2)增加优质创新品类,配置先进检测手段,优化客户体验;3)挖掘中高端客户需求,优化客户结构,减少折扣幅度。2、优化医质体系,改善运营和服务。如1)通过精细化运营不断升级医质服务,进一步带动客户满意度、复购率与客单价的提升;2)持续强化面向B端的政企大客体系快速推荐面向C端的会员运营体系,进一步提升产品复购与新增长引擎的衍生收入;3)数字化运营,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3、发挥总部的专业赋能和平台支撑作用,优化总部组织效能,建设集采/人力/财务共享中心,构建城市集群核心经营单元以提高人效,实现降本增效、加强规模效应。   疫后需求快速恢复,公司医质与品牌持续提升,内部治理改善,迎来新一轮业绩拐点。截至2023年Q1,公司旗下正在经营的体检中心为611家,其中控股体检中心291家,参股体检中心320家。近年来,公司已通过制定严格的医疗质量标准、加强医疗质量检查等,不断提升医质水平与竞争力,也通过完善的自媒体矩阵,外部媒体合作等重塑美年品牌,获得更多高质客户订单。并通过健康体检大数据与AI人工智能结合,实现数字化运营与智能化服务。公司在疫情期间持续优化内部治理,优化销售体系等,在疫情影响结束后,快速迎来需求端的恢复与收入增长以及利润释放,我们预计下半年体检旺季有望迎来更大的利润弹性。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门店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率的提升,利润率提升显著,及参股变控股的预期,我们将公司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由5.25/8.37亿元上调为6.37/9.24亿元,预计2025年为12.66亿元,对应当前市值的PE分别为44/31/22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客单价提升或不达预期的风险;并购整合或不达预期风险;医疗纠纷风险;政策不确定性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7-17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3H1扣非净利润同比增加约7亿元,实现扭亏,业绩超预期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3H1扣非净利润同比增加约7亿元,实现扭亏,业绩超预期

      个股研报
        美年健康(002044)   2023H1实现扭亏为盈,收入增长约50%,业绩超预期,维持“买入”评级   7月14日,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2023H1收入同比增长约50%,归母净利润预计扭亏为盈,预计盈利0-3000万元,扣非净利润预计盈利0-3000万元,在淡季即实现盈亏平衡,对应2023Q2收入增速46%(按照2023H1收入增速刚好为50%计算),扣非净利率7%-9%,高于2019Q2净利率5.68%,公司业绩超预期,我们维持2023-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80/9.75/12.53亿元,EPS分别为0.17/0.25/0.32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1.6/29.0/22.6倍,维持“买入”评级。   多类举措并举,公司客单价有望持续提升   (1)合理提升基础套餐里原先定价较低的产品价格;(2)增加优质创新品类,提升盈利能力的同时扩大公司独有竞争优势;(3)持续减少折扣幅度;(4)优化客户结构,持续提升高端客户占比,尤其B端政企大客,根据中国政府采购网,公司旗下门诊部中标项目的体检采购机构中,陆续增加电力系统、公安系统、税务局等机构以及国企等优质客户。针对C端,公司推动美年臻选分销商城覆盖,发力美团、抖音本地生活业务拓展,C端销售效益有望提升。基于以上举措,公司客单价有望保持稳定增长趋势,前期精细化运营与数字化转型成效逐步放大。   数字化升级和组织结构改善有望实现明显降本增效   数字化方面,公司此前已上线销售端的星辰系统,用于提高运营效率的扁鹊系统也已在较多门店上线,目前公司基于AI技术研究有望尽早实现智能总检、虚拟健康顾问、智能定制套餐等先进技术的产品化,以上技术有望明显提升检测效率和经营效益。组织结构方面,公司通过构建城市集群的核心经营单元,优化组织覆盖半径,减少中后台重复建设,提高整体组织人效,进一步降本增效。   风险提示:精细化管理能力提升不及预期;体检中心扩张过程中的管理风险。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7-17
    • 光学技术集大成者,掌握底层技术,下游应用广泛,横向拓展空间大

      光学技术集大成者,掌握底层技术,下游应用广泛,横向拓展空间大

      个股研报
        海泰新光(688677)   微创外科手术渗透率持续提升,推动硬镜行业保持较高的景气度临床上微创手术的占比越来越高,对腹腔镜、胸腔镜等硬镜的需求越来越高。根据Frost&Sullivan,2021年中国微创外科手术数量达15.7百万台,同比增长18.9%,微创外科手术渗透率约14.20%,还有较高增长的空间。   硬镜行业国产化率低,进口替代空间大   2019年中国硬镜市场规模约65亿元,2015-2019年复合增速约13.8%。根据Frost&Sullivan预测,2024年预计中国硬镜市场规模将达到110亿元,2019-2024年CAGR保持在11%左右。当前中国硬镜行业尚处于蓝海阶段,尚未有大型的龙头公司,国产化率在10-15%之间,随着公立医院对国产品牌的认可度提升,以及国产品牌的不断迭代,国产品牌未来将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海泰新光利用自身底层技术优势和零部件生产线占据先发优势,整合全产业链,入局整机市场,在未来广阔的国产替代空间中也将分得一席之地。   海泰新光拥有扎实的光学技术,从硬镜零部件切入整机系统,价值链实现跃迁,ODM业务为公司贡献稳定的业务增长,整机逐渐放量为公司提供业绩增长弹性,未来成长轨迹可见性高   (1)公司ODM业务与大客户史赛克保持紧密合作,深度参与了2008年以后史赛克各代机型的迭代,目前正在参与1788系列相关部件的研发。公司与史赛克之间的收入也从2013年的0.22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2.95亿元,2013-2022年复合增速达到33.43%。随着更多新产品的落地,我们预计公司未来在史赛克的供应链体系中也将占据更大的份额。   (2)公司入局整机业务,凭借扎实的进口品牌供应链品质和公司强大的创新基因,公司在差异化功能上独具特色,光学除雾的功能设计以及共聚焦显微内镜增强公司产品的竞争力。而且在渠道方面,公司搭建三类渠道来推广公司整机系统,2024年公司自主品牌的整机系统将在全国范围内销售,增长可期。   (3)公司底层光学技术扎实,横向拓展能力强,下游光学应用场景多元,包括医美设备、IVD设备、工业焊接环节、生物识别设备等,广阔的下游应用也有利于公司保持快速成长,持续增强在光学领域的竞争力。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收入端有望分别实现6.57亿元、8.91亿元、11.56亿元,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37.8%、35.6%和29.7%,归母净利润预计2023-2025年分别实现2.27亿元、3.27亿元和4.24亿元,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4.5%、43.9%和29.7%。2023-2025年对应的EPS分别约1.87元、2.69元和3.49元,对应的PE估值分别为29倍、20倍和15倍,考虑到公司硬镜产品行业领先,在光学技术积累深厚,从零部件进军整机系统,未来在国产替代浪潮中有望取得一定市场份额,首次覆盖,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整机商业化推进不及预期风险。   与大客户史赛克的订单金额波动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4页
      2023-07-17
    • 扭亏为盈,业绩长期稳健增长确定性高

      扭亏为盈,业绩长期稳健增长确定性高

      个股研报
        美年健康(002044)   主要观点:   事件:   2023年7月14日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同比增长约50%,归母及扣非归母净利润约0-3000万元,同比增长100~104.5%/100~104.32%。   点评:   扭亏为盈利润端亮眼,多方因素助力公司业绩释放   公司报告期内业绩扭亏为盈,超我们预期,23Q2收入同比增长约46%。公司业绩表现亮眼主要系:1)量价齐升:量方面,团检和个检体检需求增长稳健,同时客户结构持续优化,B端优质政企客户数量持续提升。价方面,公司折扣幅度持续下降,套餐产品价格持续调整,叠加创新产品持续推动,客单价持续提升。2)数字化转型落地,运营常态化:公司持续拥抱AI技术,叠加自身体检大数据优势,内部运营精细化成果显著。3)组织架构持续优化:公司构建城市集群的核心经营单元,优化组织覆盖半径,提高集团整体人效;通过推进集采中心、人力共享中心与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提高总部组织效能。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看好公司量价持续提升的能力,考虑到体检三四季度为旺季、一二季度为淡季,且体检行业个性化需求持续上升,我们认为公司业绩稳健增长具备可持续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实现营业收入108.80/120.98/134.34亿元,同比+27.5%/11.2%/11.0%;实现归母净利润6.01/7.20/8.68亿元,同比+212.7%/19.9%/20.5%,对应PE47/39/33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商誉减值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医疗质量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7-17
    • 依托药企基因,医美赛道破局之路可期

      依托药企基因,医美赛道破局之路可期

      个股研报
        江苏吴中(600200)   投资要点:   医药+医美双赛道齐头并进。公司成立于1994年,1996年通过成立苏州中凯生物制药厂布局医药业务,2019年公司确定以医药大健康产业为核心的发展方向,2021年起加速医美布局,目前公司已形成“以医药为核心,重点培育医美产品,投资赋能”的业务格局。医药板块:拥有研发-生产-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产品涵盖抗病毒/抗感染、免疫调节、抗肿瘤、消化系统、心血管类等领域。医美板块:2021年起重点布局,已搭建医美事业部、吴中美学、吴中美学(香港)业务运营平台,拥有玻尿酸、童颜针等海外高端产品的独家代理权,并重点打造胶原蛋白自有技术平台。   依托药企基因切入医美赛道,医美战略思路清晰。公司深耕医药行业二十余年,医药改革背景下药企转型迫切,公司确立以医药和医美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夯实医药产业核心地位,重点培育医美行业,力争形成具有一定市场地位的大健康产业集群。公司医美业务围绕“代理权引进-合作研发/技术引进-自主研发”三步走思路逐步推进,目前已通过投资并购获取海外品牌代理权快速切入医美市场,并加强联合研发和引进核心技术培养自研能力,未来重点打造自有技术平台,建立技术端和产品端的竞争壁垒。   股权激励共享发展成果,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2022年1月,公司发布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以3.68元/股的价格授予143名激励对象,共计412.43万股,约占总股本的0.58%(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日)。此激励计划的业绩考核目标为,以2021年营收/净利润为基数,22-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不低于10%/20%/30%,或22-24年净利润不低于10%/20%/30%。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考虑医美业务尚未贡献利润,且医药业务业绩承压明显,我们采用市销率法对公司进行估值分析。公司目前收入主要来自医药业务,医美收入体量较小,伴随童颜针产品获批上市医美收入占比有望有较大提升,因此我们选取医药和医美赛道的代表性公司作为估值参考,剔除最大和最小值之后可比公司23-25年平均PS为2.74/2.34/2.04,考虑公司医美业务收入在24年后将逐步释放,给予公司24年PS为2.3,24年收入预计为28.7亿元,对应市值66.0亿元,目标价格9.27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新产品上市不及预期,医美消费需求不及预期。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1页
      2023-07-17
    • 稳健医疗(300888):业绩短期承压,土地处置有望增厚利润

      稳健医疗(300888):业绩短期承压,土地处置有望增厚利润

    • 新股覆盖研究:金凯生科

      新股覆盖研究:金凯生科

      个股研报
        金凯生科(301509)   投资要点   下周二(7月18日)有一家创业板上市公司“金凯生科”询价。   金凯生科(301509):公司主要从事小分子药物中间体以及少量原料药CDMO服务。公司2020-2022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64亿元/5.49亿元/7.17亿元,YOY依次为11.83%/18.25%/30.50%,三年营业收入的年复合增速19.95%;实现归母净利润0.59亿元/0.85亿元/1.61亿元,YOY依次为1.33%/43.46%/90.96%,三年归母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速40.54%。最新报告期,2023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4亿元,同比上升38.48%;实现归母净利润0.41亿元,同比上升22.46%。根据初步预测,预计公司2023年1-6月实现归母净利润8,500万元至10,200万元,较上年同期变动-14.88%至2.15%。   投资亮点:1、公司依托较为全面和特色的含氟工艺在小分子CDMO领域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2018至2020年FDA批准的113个小分子实体药物中,含氟药物占比近四成。公司拥有丰富的特色氟化技术和合成经验,能结合产品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氟化技术,解决含氟类产品合成过程中物料不稳定、分离困难等痛点,为客户提供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安全环保的中间体或原料药CDMO服务。2022年公司CDMO业务收入中含氟类产品贡献营收超过60%,其中含氟类中间体产品通常被应用在抗肿瘤、心血管、神经系统、免疫机能调节等领域。在抗肿瘤领域,公司的某款三氟甲苯产品被用作全球第一个治疗肝癌的多靶点、多激酶抑制剂索拉非尼,以及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肝细胞癌的瑞戈非尼的中间体。目前已进入小试阶段的氟气氟化及部分特殊氟化装置投产有望进一步完善强化公司在小分子CDMO领域的氟化能力。2、国际化技术团队领衔,客户覆盖全球知名药企。依托内部培养及对外并购,公司建立了一支深谙国际标准的、国际化背景的技术研发团队,并在大连、阜新、美国威斯康星州三地设立了研发中心,助力深刻理解并快速响应跨国制药公司需求,掌握优质客户资源。目前公司已与包括拜耳、强生、诺华、阿斯利康、辉瑞、GSK、礼来等位列美国制药经理人杂志(《PharmExec》)2022年全球制药企业TOP50榜单企业以及ConcertPharmaceutical等10余家特色治疗领域的创新药企建立了较强的客户粘性,2020-2022年取得了多款重磅药、创新药的中间体订单,收入稳步增长,CAGR24.22%;并储备了一定数量的临床期项目,若未来获批上市、成为重磅药有望增厚业绩贡献。   同行业上市公司对比:综合考虑业务与产品类型等方面,选取凯莱英、博腾股份、九洲药业、药石科技、永太科技、联化科技、诚达药业、诚达药业为金凯生科的可比上市公司;从上述可比公司来看,2022年平均收入规模为55.63亿元,销售毛利率为40.48%;剔除极值的可比PE-TTM(算术平均)为22.15X;相较而言,公司营收规模低于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毛利率高于行业可比公司平均。   风险提示:已经开启询价流程的公司依旧存在因特殊原因无法上市的可能、公司内容主要基于招股书和其他公开资料内容、同行业上市公司选取存在不够准确的风险、内容数据截选可能存在解读偏差等。具体上市公司风险在正文内容中展示。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页
      2023-07-17
    • 奥士康(002913):持续发力服务器和汽车领域,收获期将至

      奥士康(002913):持续发力服务器和汽车领域,收获期将至

    • 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点评:创新中药研发龙头,2023H1业绩表现亮眼

      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点评:创新中药研发龙头,2023H1业绩表现亮眼

      个股研报
        以岭药业(002603)   事件:以岭药业发布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2023年上半年度归母净利润15.7~16.8亿元,同比增长50~60%;扣非归母净利润14.7~16.3亿元,同比增长40~55%。   创新中药布局全面,上半年业绩大幅增长。公司2023年上半年度归母净利润15.7~16.8亿元,同比增长50~60%;扣非归母净利润14.7~16.3亿元,同比增长40~55%。单Q2来看,归母净利润为3.7~4.75亿元,同比下降16~34%;扣非归母净利润约为2.93~4.5亿元,同比下降20~48%。   连花清瘟系列品牌效应显著,感冒呼吸领域独占鳌头。公司产品连花清瘟持续占据感冒呼吸市场绝对优势,从医疗终端看,在2022上半年公立医疗市场中成药感冒用药销售排名位列第1名;从零售终端看,2022年连花清瘟胶囊在感冒用药/清热类销售额排名也位居第一,市场份额2017-2022年由2.44%增至10.20%。同时公司还全方位布局“大呼吸”品种集群,有望在连花清瘟系列产品的品牌效应下占据更多市场份额。   心脑血管领域品类丰富,市场份额持续领先。公司心脑血管领域三大专利中药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和芪苈强心胶囊在2022上半年公立医疗市场中成药心血管疾病内服用药排名中,分别排名第2名、第4名和第9名。在零售药店端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的市场份额由2017年的5.79%增至2022年的6.40%。同时公司积极开展循证研究,增强心脑血管系统产品科技实力,进一步扩大其学术影响力,有助于巩固公司在心脑血管领域的领先地位。   注重创新中药研发,多领域产品布局初显。公司现有研发管线覆盖在研中药创新药品种40余个,涉及临床12个系统疾病,在研产品多,覆盖领域广,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带来可持续驱动力。2021年公司2个新品益肾养心安神片和解郁除烦胶囊获批上市,并于23年1月列入医保目录。   投资建议:公司在络病理论指导下,围绕中药、化生药、大健康等业务板块,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提升药品创新能力,丰富产品管线,我们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29/33亿元,PE分别为17/15/13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进展的不确定性;代理业务的经营风险;政策性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药品注册进度的不确定性。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7-17
    • 美年健康(002044)2023H1业绩预告点评:营收实现高增长,扭亏为盈,业绩超市场预期

      美年健康(002044)2023H1业绩预告点评:营收实现高增长,扭亏为盈,业绩超市场预期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