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8168)

    • 集采政策影响逐步出清,新产品放量在即,公司有望迎来快速成长期

      集采政策影响逐步出清,新产品放量在即,公司有望迎来快速成长期

      个股研报
        迈普医学(301033)   聚焦神经外科领域,公司规模近年快速成长   公司是国内神经外科领域唯一同时拥有人工硬脑(脊)膜补片、颅颌面修补系统、可吸收再生氧化纤维素、硬脑膜医用胶等植入医疗器械产品的企业,2018-2022年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22.8%。由于主要产品受到带量采购和经销商去库存影响,预计2023年公司营收增速放缓;但随着带量采购政策落地执行,消极因素逐渐消除;PEEK颅颌面修补产品有望在中短期内持续提供快速增量;公司新产品硬脑膜医用胶和可吸收再生氧化纤维素将迎来快速放量,未来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收分别为2.28亿元,2.87亿元,3.81亿元,2023-2025年净利润0.36亿元,0.51亿元和0.81亿元,对应2023-2025年PE分别为58.9倍,41.9倍和26.5倍,2024-2025年PEG分别为1.03和0.45。我们预计公司后续盈利能力将进一步提高,有望逐步消化估值。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颅骨缺损材料集采有望提高PEEK材料颅骨缺损修复手术渗透率   我国颅骨缺损修复需求持续增长,预计2023年我国颅颌骨修补固定产品市场规模将达到17.5亿元。目前迈普医学赛卢®颅颌面修补系统是国内少数基于PEEK材料并用于颅颌面缺损修补的产品,公司颅颌面修补系统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4.2%。随着国内不同省份颅颌面修补产品带量采购的陆续落地,PEEK材料终端价格得到明显下降,PEEK颅颌面修补系统产品优势越发突出,我们预计PEEK材料颅颌面修补手术的渗透率将迎来快速增长。   公司新产品睿固®硬脑膜医用胶和吉速亭®可吸收再生氧化纤维素有望打造第二成长曲线   可吸收止血纱是外科手术常用耗材之一,预计国内市场2024年可吸收止血纱销售规模将达到9.85亿元。公司吉速亭®可吸收再生氧化纤维素分别在2020年和2021年获得CE认证和NMPA批准,2022年公司吉速亭®收入实现500多万,未来增长空间大。我们预计随着内蒙古医保局牵头止血材料带量采购落地,产品终端价更为合理,有望提高止血材料渗透率和国产品牌份额,公司以产品质量和价格优势将逐步实现进口替代。同时公司可吸收再生氧化纤维素有望扩大产品适应症,延伸至其他外科领域,未来业务增速有望进一步提升。   可吸收硬脑膜医用胶临床需求不断扩大,根据GlobalData以及iDataResearch研究所数据显示,2020年医用胶在美国市场使用的数量约为脑膜的2.5倍。国内医用胶市场竞争格局较好,目前国内脑膜胶市场仅有赛克赛斯和迈普医学两家企业有相关产品布局。公司睿固®硬脑膜医用胶于2023年2月获批上市,我们认为迈普医学深耕神经外科领域,产品间组合协同效应明显,公司硬脑膜医用胶发展潜力巨大。同时随着硬脑(脊)膜补片带量采购的落地执行,手术原有耗材费用下降,有利于增加硬脑膜医用胶的使用机会,迈普医学硬脑膜医用胶未来有望成为行业第一,产品初期放量可参照赛克赛斯可吸收硬脑膜封合医用胶。   风险提示:   带量采购政策不确定因素、产品销售放量不及预期。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0页
      2024-02-27
    • 伟思医疗(688580):Q4业绩稳健增长,创新驱动业务结构优化

      伟思医疗(688580):Q4业绩稳健增长,创新驱动业务结构优化

    • 伟思医疗(688580):增长亮眼,剔除股权激励费用业绩增长64%

      伟思医疗(688580):增长亮眼,剔除股权激励费用业绩增长64%

    • 伟思医疗(688580):业绩接近预告中值,康复产品需求显著恢复

      伟思医疗(688580):业绩接近预告中值,康复产品需求显著恢复

    • 欧普康视(300595):营销再优化,产品+服务终端双线持续

      欧普康视(300595):营销再优化,产品+服务终端双线持续

    • 诺泰生物(688076):业绩高速增长,受益于全球GLP-1市场增长,司美原料药有望持续放量

      诺泰生物(688076):业绩高速增长,受益于全球GLP-1市场增长,司美原料药有望持续放量

    • 20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0.84%,拟拓展高丝族氨基酸

      20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0.84%,拟拓展高丝族氨基酸

      个股研报
        华恒生物(688639)   20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0.8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39亿元,同比增长36.66%;实现归母净利润4.51亿元,同比增长40.84%;实现扣非净利润4.39亿元,同比增长44.68%。公告称,2023年度营业总收入、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基本每股收益增加较大,主要系公司产品产销量显著增加,产品毛利率亦有所提升所致。2023年,公司紧紧围绕全年发展战略和年度经营目标,坚持“强组织、高质量、拉增长”的年度管理方针,积极面对市场需求及竞争形势的变化,继续夯实组织管理能力,高质量拉动业务增长,提升企业整体增长力,进一步巩固了市场竞争优势。   拟设合资公司拓展高丝族氨基酸。公司拟与关联方优泽生物共同投资设立优华生物。优华生物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其中公司和优泽生物拟认缴出资分别占优华生物注册资本的40%和60%。合资公司设立完成后,优华生物将从优泽生物受让高丝族氨基酸相关产品技术,实施高丝族氨基酸相关产品的中试平台建设,加快推动相关产品产业化进程。公司本次投资有助于公司拓展高丝族氨基酸相关产品业务,通过充分发挥双方的技术、资源以及产业优势,整合双方的优势资源,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   拟募投生物基丁二酸及生物基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和生物基苹果酸生产建设项目。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含发行费用)不超过人民币16.89亿元(含本数),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以下项目:1)年产5万吨生物基丁二酸及生物基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8.50亿元,拟投入募集资金7.58亿元;公司预计项目全面达产后年均实现销售收入22.44亿元,达产后公司预测综合毛利率为13.38%,运营期第1-4年项目贡献净利润分别为293、7489、9552和12576万元。2)年产5万吨生物基苹果酸生产建设项目:总投资6.84亿元,拟投入募集资金6.70亿元。公司预计项目全面达产后年均实现销售收入7.92亿元,全面达产后综合毛利率为28.77%,预计运营期第1-4年项目贡献净利润分别为511、7172、8705和10789万元。以上项目公司预计建设期为30个月,项目投产后,运营期第1年综合达产率为15%,第2年综合达产率为60%,第3年综合达产率为80%,第4年实现全面达产。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1亿元(+3%)、6.28亿元和8.50亿元,公司在建项目多具有成长性给予一定估值溢价,我们给予公司2024年34倍PE,对应目标价为135.57元(上次目标价为136.19元,基于2023年49倍PE,0%),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产品技术迭代。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12页
      2024-02-27
    • 2023年业绩快报点评:产品力持续提升,AQ-300支撑业绩高速增长

      2023年业绩快报点评:产品力持续提升,AQ-300支撑业绩高速增长

      个股研报
        澳华内镜(688212)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业绩快报。   公司预计2023年实现营收6.78亿元(同比+52%),实现归母净利润5797万元(同比+167%),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4450万元(同比+359%)。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15.95亿元(较期初+9%);归母所有者权益13.80亿元(较期初+9%)。   单Q4预计实现营收2.49亿元(同比+52%),实现归母净利润1278万元(同比-3%),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723万元(同比+36%)。   AQ-300海外取证将丰富海外产品矩阵,看好海外高端机型破局。   公司积极布局海内外营销网络,拓宽对各等级医院的覆盖度,全方位提高品牌影响力。公司海外业务当前处于以多产品为核心策略的阶段,AQ-300海外取证将丰富海外产品矩阵、提升公司品牌力,并满足海外市场需求。随着未来公司产品力与售后能力的持续提升,海外市场有望得到进一步发展。   聚焦软性内窥镜主业,学术活动增强品牌效应。   公司以“专精特新”为方向,聚焦主业,不断提升产品力。依托于AQ-300的持续发力,公司品牌效应逐渐增强,“澳华杯”CBI全国病例大赛等使得临床医生通过实操感受产品性能;以产品的持续打磨与升级为客户稳定提供满意的内镜解决方案,获得更多的临床端认可,推动营业收入的稳步增长。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均呈现增长趋势,基本与公司收入增长趋势相匹配。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根据业绩快报调整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收为6.78/10.14/14.43亿元(前值6.65/10.01/14.26亿元),CAGR为48%;归母净利润为0.58/1.23/1.91亿元(前值0.60/1.21/1.87亿元),CAGR为106%;当前股价对应2023-2025年PS为11/7.4/5.2倍。考虑到公司仍处于推广阶段,费用率较高,采用PS估值;公司作为专注于软镜赛道的国产龙头企业,产品具有创新性并实现赋能临床,维持2024年11倍PS,对应目标价83.25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研发失败或导致产品放量不达预期;2)医疗事故风险或导致推广不及预期;3)进口品牌国内设厂或加剧国产化竞争风险;4)海外市场拓展或引发国际化经营风险。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页
      2024-02-27
    • 增长亮眼,剔除股权激励费用业绩增长64%

      增长亮眼,剔除股权激励费用业绩增长64%

      个股研报
        伟思医疗(688580)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业绩快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4.62亿元(yoy+44%),实现归母净利润1.36亿元(yoy+4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2亿元(yoy+59%)。   点评:   产品持续迭代升级增强竞争实力,营收快速增长。2023年,公司核心产品如盆底功能磁、经颅磁等均完成迭代升级,磁刺激业务竞争力提升,市场份额快速扩张,推动公司营收快速增长,2023年实现营收4.62亿元(yoy+44%),其中2023Q4实现营收1.30亿元(yoy+24%),增速较前三季度略有放缓,我们认为主要是因为2022年同期高基数,且医疗反腐下,医院设备采购进程受影响。我们预计随着公司产品管线不断丰富,渠道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同时康复专科、光电医美新产品持续放量,公司营业收入有望保持稳步增长。   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归母净利润增长64%,达成股权激励目标。在营收快速增长的驱动下,公司利润端也呈现同步增长趋势,2023年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36亿元(yoy+45%),其中因为实施股权激励计划产生的股份支付税后费用为1666万元,若剔除股份支付和所得税影响,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53亿元,较上年同期同口径增加64.02%,完成股权激励目标,增长亮眼。我们认为随着公司生产及管理效率的优化,公司盈利能力有望逐步增强,利润增长有望加快。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5年营收分别为5.85、7.3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6.5%,25.0%,归母净利润为1.81、2.3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2.6%、27.8%,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0、16倍。   风险因素:新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经销商管理风险;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4-02-27
    • 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

      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

      个股研报
        百济神州(06160)   首席医药分析师阳景恢复覆盖百济神州(BGNE.US/6160.HK/688235.CH),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为275美元/165港元/人民币175元。我们预计公司4Q23总收入约为6.6亿美元。公司第二款出海产品替雷利珠单抗(PD-1)有望上半年于美国获批。泽布替尼美国放量及替雷利珠海外适应症拓展有望驱动短中期商业化收入。   4Q23反腐影响逐步消退:随着医院端反腐影响的逐步消退,4Q23产品销售收入有望环比提升。但考虑到历史上四季度通常是淡季以及对2023年12月PD-1替雷利珠单抗执行新医保价格的渠道补偿,我们保守预计公司4Q23总收入为6.6亿美元,包括产品销售收入约6.3亿美元(84.7%YoY,5.2%QoQ)。费用端,我们则预计4Q23费用绝对值较3Q23变化不大。   替雷利珠单抗有望年内于美国获批:继替雷利珠单抗去年于欧洲获批之后,目前百济已经向美国FDA递交一二线食管鳞癌(ESCC)适应症,其中二线ESCC预计于1H24获批,一线ESCC预计于2024年中获批(PDUFA日期:2024年7月)。我们认为替雷利珠单抗在美国获批概率较高。此外,替雷利珠单抗用于治疗一二线非小细胞肺癌(NSCLC)已在欧洲递交上市申请,有望于1H24获批;一线食管鳞癌和一线胃癌适应症也有望于1H24向欧洲药监局提交上市申请。   2024年其他催化剂包括:1)泽布替尼在美国市场放量好于预期;2)Sonrotoclax(BCL-2)一期MM,MDS,AML数据读出;3)BTK CDAC一期数据读出及难治复发性MCL/CLL三期国际化临床试验的启动;4)替雷利珠单抗联用二期数据,包括和OX40,HPK1,LAG3等靶点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联用数据,以及和LAG3,TIM3等靶点在头颈癌的联用数据。   估值:我们预测百济2023-25E收入分别为25亿/30亿/37亿美元,对应37%2023-25E CAGR(以2022年为基数)。我们基于经POS调整的收入预测和DCF估值模型对公司进行估值,对WACC和永续增长率的假设分别为8.1%和3.0%,得到公司美股/港股/A股目标价分别为275美元/165港元/人民币175元,对应284亿美元市值。   投资风险:核心商业化产品销售未如预期;临床/审评进程延误。
      浦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
      12页
      2024-02-26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