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801)

    • 康斯特(300445)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3H1业绩符合预期,高端MEMS压力传感器已进入逐步使用阶段

      康斯特(300445)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3H1业绩符合预期,高端MEMS压力传感器已进入逐步使用阶段

    • 奥比中光(688322):23Q2单季度营收重回增长,看好机器人+3D打印+微软替代+医保刷脸开启增长新引擎

      奥比中光(688322):23Q2单季度营收重回增长,看好机器人+3D打印+微软替代+医保刷脸开启增长新引擎

    • 业绩高速增长,工业+商业齐发力

      业绩高速增长,工业+商业齐发力

      个股研报
        同仁堂(600085)   事件:   2023年8月30日,公司发布2023年中报,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7.61亿元,同比+30.02%;归母净利润9.87亿元,同比+32.69%;扣非归母净利润9.79亿元,同比+33.22%。2023Q2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18亿元,同比增长29.95%;归母净利润4.63亿元,同比增长34.83%;扣非归母净利润4.60亿元,同比增长35.66%。   点评   业绩高增长,工业+商业齐发力   分业务看,2023H1公司医药工业板块实现收入61.46亿元,同比+28.33%;医药商业实现收入55.36亿元,同比+20.87%,业绩增长表现亮眼。按公司拆分,母公司表现稳健,2023H1实现营业收入21.60亿元,同比+10.15%;净利润7.86亿元,同比+16.62%。子公司同仁堂科技实现营业收入39.46亿元,同比+30.91%;归母净利润3.68亿元,同比+15.65%。子公司同仁堂国药实现收入7.52亿元,同比+29.51%;归母净利润2.45亿元,同比+23.95%。同仁堂商业实现收入55.84亿元,同比+27.92%;净利润3.89亿元,同比+111.20%。工业板块及商业板块实现同步高增长。   大品种战略成效持续兑现,聚焦精品战略   2023H1公司持续深入实施大品种战略,前五大产品实现收入29.25亿元,同比+18.91%;同时公司聚焦精品战略,推出御药传奇系列产品,推进科研项目及部分产品产地变更试产工作,确定睡眠品种激活名录,完成部分产品的品种工艺修订和品种试产工作,有望进一步释放公司品牌力。   毛利率受原材料影响短期承压,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改善   2023H1公司毛利率46.10%,同比下滑3.64pct,其中医药工业毛利率44.92%,同比下降5.14pct,主要系原材料价格上涨所致,公司核心产品安宫牛黄丸主要原材料天然牛黄价格持续走高,由2023年1月份的57w/kg上涨至8月份的120w/kg。2023H1公司净利润率15.97%,同比增长1.46pct,费用端持续优化,其中销售费用率17.49%,同比下降1.96pct;管理费用率8.84%,同比下降1.17pct,盈利能力改善显著。   盈利预测与评级   公司工业+商业收入持续高增,同时公司提质增效成果显著。根据公司2023年中报业绩情况,2023-2025年营业收入预测由177.26/206.50/230.73亿元上调至189.34/221.81/256.36,归母净利润预测由16.78/19.60/22.53亿元上调至17.19/20.73/24.53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集中风险;成本增加风险;政策波动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8-31
    • 锦波生物(832982):23H1归母净利yoy+177.66%,获三型胶原第二证,看好未来发展

      锦波生物(832982):23H1归母净利yoy+177.66%,获三型胶原第二证,看好未来发展

    • 创业慧康(300451):Q2收入环比提速,HI-HI加速推广

      创业慧康(300451):Q2收入环比提速,HI-HI加速推广

    • 业绩增长符合预期,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业绩增长符合预期,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个股研报
        百洋医药(301015)   事件:   2023 年 8 月 29 日, 公司发布 2023 年中报, 2023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6.35 亿元,同比下滑 2.57%;归母净利润 3.02 亿元,同比增长 39.76%;扣非归母净利润 2.91 亿元,同比 30.25%。 2023Q2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9.48亿元,同比增长 4.18%;归母净利润 1.80 亿元,同比增长 39.74%;扣非归母净利润 1.65 亿元,同比增长 30.30%。   点评   收入结构持续优化,聚焦核心品牌运营业务   还原两票制业务后计算, 2023H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2.03 亿元,同比降低 2.55%,主要系公司聚焦核心品牌运营业务,非核心业务收入下降所致。分业务看, 2023H1 核心业务品牌运营实现收入 20.41 亿元,同比+ 20.20%,收入占比由 2022 年底的 49.27%提升至 56.16%, 若还原两票制业务后计算,实现营业收入 26.09 亿元,同比+14.43%; 品牌运营业务毛利率为 44.15%,毛利额实现 9.01 亿元,毛利额占比达 83.66%,为公司首要利润贡献来源,业务结构优化趋势明显;批发配送业务实现收入 14.02 亿元,同比下滑23.14%,规模持续压缩;零售业务实现收入 1.77 亿元,同比下滑 10.61%。   核心品种放量符合预期,零售渠道销售能力凸显   2023H1 公司核心品种增长稳健。核心品牌迪巧系列实现收入 8.77 亿元,同比+9.76%,若还原两票制业务后计算,实现收入 9.14 亿元,同比+ 9.07%;海露实现营业收入 2.63 亿元,同比+ 25.24%; 2022 年 11 月新签品种安立泽 2023 年上半年实现收入 1.09 亿,若还原两票制业务后计算,实现收入1.29 亿元,零售渠道放量能力凸显。   第三方商业化平台实力得到认可,看好品牌矩阵扩张下收入+业绩双高增   2023H1,百洋医药陆续与第一三共、诺华中国、莱博瑞辰等达成合作,品牌矩阵得到进一步丰富, 同时近期公司与吉利德科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探索创新医疗解决方案和服务模式,零售渠道营销能力得到进一步认可。 2023H1 公司毛利率 29.64%,同比增长 3.03pct,我们认为随着收入结构的持续优化,公司有望实现收入+业绩双高增。   盈利预测与评级   考虑到公司持续压缩批发配送业务, 整体收入略受影响,但核心利润来源的品牌运营业务占比逐步提升,有望带动毛利率相应提升, 因此 2023-2025年营业收入预测由 83.38/95.83/112.35 亿元下调至 79.48/87.46/96.73 亿元,归母净利润预测维持 6.41/8.03/10.12 亿元,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集中风险;成本增加风险; 新产品放量不及预期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8-31
    • 迈瑞医疗(300760):三大业务营收稳健增长,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

      迈瑞医疗(300760):三大业务营收稳健增长,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

    • 美年健康(002044)2023年中报点评:量价齐升驱动高增长,体检巨轮革新启航

      美年健康(002044)2023年中报点评:量价齐升驱动高增长,体检巨轮革新启航

    • 和邦生物(603077)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3H1盈利承压,拟投资印尼联碱及草甘膦项目

      和邦生物(603077)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3H1盈利承压,拟投资印尼联碱及草甘膦项目

    • 业务快速扩张,前期投入影响利润释放

      业务快速扩张,前期投入影响利润释放

      个股研报
        皓元医药(688131)   事项:   公司发布2023年中报,上半年实现收入8.81亿元(+41.78%),实现归母净利润9485.60万元(-18.5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8562.10万元(-22.10%)。   平安观点:   Q2维持收入高增长,前期投入影响利润率   公司Q2实现营收4.63亿元(+43.9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44亿元(-14.58%)。上市后公司加快研发、生产等能力建设,更多的设施和人员投入作为前置成本造成了更低的毛利率和更高的管理费用率。Q2公司整体毛利率为49.87%(-5.26pct),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7.22%(-0.58pct)、12.99%(+2.79pct)、12.51%(-2.82pct)。随着公司业务规模增大、运营效率提升,公司前期投入的固定成本将被充分稀释,利润率也将逐步回归理想状态。   从上半年业务模块来看,公司分子砌块实现收入1.42亿元(+26.10%),较为激烈的同业竞争影响了业务增速;工具化合物实现收入3.93亿元(+44.87%),延续高增长;仿药板块实现收入1.32亿元(+40.05%),创新药业务实现收入2.08亿元(+49.63%),后端两大业务处于业绩释放期,在外部环境不甚理想的情况下帮助公司实现高增长。   多方面进行能力建设,竞争力持续强化   公司持续追加投入,推动各业务板块能力增强。在前端的砌块与工具化合物业务,公司完成2.3万种产品的研发与合成,累计储备7.4万种分子砌块、3万种工具化合物(22年底是6.3+2.4万种)。同时,为贯彻向大分子业务延伸的战略,公司继续拓展生物试剂品种,截止23H1已累计储备超1万种生物大分子试剂(22年底是5900种)。研发中心上,公司22年大力建设并投入使用多个新场地,包括合肥研发中心、烟台研发中心及上海生化生物研发中心,为公司进一步开拓特种试剂数量和品系打下基础。   在后端的原料药、中间体及制剂生产业务,公司追加的多个CMC研发中心及并购的药源研发中心正逐步提高运转效率;马鞍山基地、山东菏泽基地、启东制剂生产基地承担了不同细分领域的生产功能,也正处于规模扩建、利用率爬坡阶段。公司最具特色的ADC业务保持领先优势,现已储备超80个毒素、超400个连接子,并具备领先的合成、分析和质控经验。基于上述能力的持续提升,公司仿制药、创新药CDMO(包括ADC药物)在手项目与金额持续提升。   维持“推荐”评级。考虑当前行业竞争环境下公司持续追加投入对利润率的影响,调整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2.33、3.34、4.89亿元(原3.21、4.71、7.05亿元),因转增导致的稀释,2023-2025年EPS预测调整为1.55、2.22、3.25元。公司业务增长迅速,前期投入对利润的影响有望在未来数年中逐渐被消化,不影响公司中长期价值,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若不能满足客户需求,公司可能丢失订单甚至丢失客户;药物的研发、销售存在不确定性,若进度低于预期,可能影响公司盈利;高速扩张期时若公司管理能力提升跟不上节奏,可能影响运营质量。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8-30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