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8168)

    • 三级医院装机拓展迅速,毛利率持续提升

      三级医院装机拓展迅速,毛利率持续提升

      个股研报
        澳华内镜(688212)   业绩简评   2024年4月9日,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2023年公司实现收入6.78亿元,同比+52%;归母净利润5785万元,同比+16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449万元,同比+361%;   分季度来看,2023Q4公司实现收入2.49亿元,同比+52%;归母净利润1267万元,同比-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22万元,同比+36%。   经营分析   三级医院内镜装机快速拓展,毛利率持续提升。依托于AQ-3004K超高清内镜系统的持续推广,公司国内大型医疗终端客户数量不断增长,2023年中高端机型主机、镜体在三级医院装机(含中标)数量分别是96台,316根,装机三级医院73家。在主营业务中,公司内窥镜设备实现收入6.22亿元,同比+59%;内窥镜设备毛利率75.9%,同比+2.9pct,高端产品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研发投入快速增长,产品管线取得多项进展。公司全年销售费用率34.3%,同比+4.7pct;管理费用率13.4%,同比-5.5pct;研发投入1.47亿元,同比+52.3%,占营收比例达到21.7%。研发管线取得多项进展,发布包括十二指肠镜、超细内镜、超细经皮胆道镜、AQ-200Elite内镜系统、UHD双焦内镜以及分体式上消化道内镜等多个产品。研发效率较高,产品有望保持行业优势。   股权激励设置高速增长目标,激发核心团队积极性。2023年10月公司发布新一期股票激励计划,归属比例100%的业绩目标要求2024-2026年公司收入达到9.9、14.0、20.0亿元,同比增长50%、41%、43%;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商誉减值影响的净利润达到1.2、1.8、2.7亿元,同比增长50%、50%、50%,每年度收入或净利润需达到两个条件之一,高增长目标彰显了公司对未来经营的信心。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看好公司在国产软性内窥镜领域的产品竞争力,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1、1.72、2.85亿元,同比增长75%、70%、66%,EPS分别为0.76、1.29、2.13元,现价对应PE为78、46、2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产品研发不达预期风险;产品推广不达预期风险;海外贸易摩擦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4-04-10
    • 公司业绩持续高增,中高端产品销量稳步提升

      公司业绩持续高增,中高端产品销量稳步提升

      个股研报
        澳华内镜(688212)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2023年实现营收6.78亿元(+52%,同比增速,下同);归母净利润0.58亿元(+167%);扣非归母净利润0.44亿元(+361%);2023Q4单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49亿元(+52%),实现归母净利润0.13亿元(-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07亿元(+36%)。   AQ-300终端认可度持续提升,中高端产品销量稳步增加。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6.78亿元(+52%),业绩增长迅速,主要系公司持续布局国内营销,不断丰富产品矩阵,加大临床推广,推动公司产品快速放量。细分业务来看,内窥镜设备实现销售收入6.22亿元(+59%);诊疗耗材实现销售收入4,257.24万元(-14%);内窥镜维修服务实现销售收入1,234.97万元(+235%)。公司以重磅单品AQ-300为依托,推动终端客户数量快速增长,2023年中高端机型主机、镜体在三级医院装机(含中标)数量分别是96台,316根,装机(含中标)三级医院73家,带动公司中高端产品销量稳步提升。加强学术服务能力,提升公司品牌影响力。临床终端方面,拓展“全国、省级、地级市”三个层级的三甲标杆医院,基于“医工结合”理念,先后与多家标杆医院建立合作并辐射周边基层医院;通过联合举办第一届“澳华杯”CBI全国病例大赛,积极参与各级学术会议,承办消化内镜技术手把手培训班等方式,持续加大公司产品宣传力度。同时,海外方面来看,公司也将持续推进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准入工作,开拓国际销售渠道,为海外市场拓展奠定基础。   持续聚焦研发创新,加快产品迭代。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1.47亿元(+52%),营收占比22%。产品管线进展稳步推进,多款产品获批上市。公司发布全新UHD系列十二指肠镜,为ERCP(内镜逆行性胆管-胰管造影)诊疗提供更好的支持与服务;发布超细内镜、超细经皮胆道内镜、支气管镜等多款细镜产品;发布全新AQ-200Elite内镜系统,适配胃肠镜、光学放大内镜、十二指肠镜、支气管镜、鼻咽喉镜以及经皮胆道镜,适用于多个科室;发布UHD系列双焦内镜,双焦内镜是一种用于消化道疾病诊断与治疗的内镜设备,拥有两个焦点,可以协助医生完成近距离详细观察黏膜细节和远距离观察整体状况之间的场景切换;发布分体式上消化道内镜,大大缩短了污染路径。持续推进内窥镜技术创新,积极开发3D软性内镜和AI诊疗技术及内窥镜机器人,提升内窥镜产品附加功能。   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持续加大新产品销售推广,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3/1.83/2.78(24/25年前值为1.39/1.99)亿元,增速分别为95%/63%/52%,对应PE分别为67/41/27倍。同时,公司重磅产品AQ-300临床认可度持续提升,产品销售快速增加,随着产品梯度不断完善,有望推动公司业绩快速增长,维持“增持-B”建议。   风险提示: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4-04-10
    • 2023年年报点评:收入符合预期,中高端产品持续放量

      2023年年报点评:收入符合预期,中高端产品持续放量

      个股研报
        澳华内镜(688212)   事件   2024年4月9日,澳华内镜发布2023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6.78亿元,同比增长52.29%,归母净利润0.58亿元,同比增长167.04%;扣非归母净利润0.44亿元,同比增长361.42%。   2023年收入符合预期,规模效应扩大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分产品来看,公司2023年内窥镜设备收入6.22亿元,同比+58.63%,主要系公司推出AQ300系列高端产品使其快速进入三级医院所致,毛利率75.85%(同比+2.9pcts);内窥镜诊疗耗材收入0.43亿元,同比-13.73%,毛利率47.90%(同比+1.83pcts);内窥镜维修服务收入0.12亿元,同比+235.30%,毛利率61.66%(同比+18.64pcts)。分地区来看,2023年国内收入5.64亿元,同比+63.96%,主要系公司持续布局国内营销、不断丰富产品矩阵、加大临床推广、完善渠道建设、扩大服务体系所致,毛利率77.69%(同比+3.16pcts);国外收入1.13亿元,同比+11.66%,毛利率54.58%(同比+1.19pcts)。   中高端产品快速放量,带动三级医院客户群体不断放大。2023年依托于AQ-3004K超高清内镜系统的持续推广,国内大型医疗终端客户数量不断增长,带动了中高端系列产品销量的稳步提升中高端机型主机、镜体在三级医院装机(含中标)数量分别是96台,316根,装机(含中标)三级医院73家。   新品持续推出,提升公司整体竞争水平。2023年公司推出了十二指肠镜、超细内镜、超细经皮胆道镜、AQ-200Elite内镜系统、UHD双焦内镜以及分体式上消化道内镜等多个产品,进一步丰富了公司产品线,提高了科室覆盖度,为公司在软性内镜行业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提升奠定了基础。   投资建议:公司近年来销售收入维持高速增长,旗舰产品领航,长期成长空间可期。澳华内镜是聚焦软镜行业的稀缺国产品牌,2022年重磅推出AQ300旗舰产品,成功成为国内上市的第一台超高清电子软镜,伴随公司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显现及产品梯队的逐步完善,预计公司业绩表现将维持高速增长,预计2024-2026年公司业务营业收入达到10.04/14.51/20.60亿元,归母净利润达到1.25/1.78/2.77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63/44/29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或导致产品放量不达预期;医疗事故风险或导致推广不及预期;进口品牌国内设厂或加剧国产化竞争风险;海外市场拓展或引发国际化经营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4-10
    • 现金流同比大幅改善,境外收入同比增长82%

      现金流同比大幅改善,境外收入同比增长82%

      个股研报
        春立医疗(688236)   核心观点   业绩部分受集采影响,海外业务收入大幅增长。2023年实现营收12.09亿(+0.6%),归母净利润2.78亿(-9.7%),扣非归母净利润2.54亿(-8.3%)。其中单四季度实现营收4.16亿(-5.7%),归母净利润0.97亿(-0.8%)。公司业绩下滑部分受“带量采购”影响,脊柱国家集采于2023年第一季度起陆续执行,相关产品售价下降,且第三、四季度业务部分受到行业整顿的阶段性影响。2023年关节假体类产品收入11.01亿(+5.2%),毛利率73.7%(-3.1pp);其他类收入1.07亿(-30.0%),毛利率60.2%(-10.4pp)。2023年公司境外销售收入1.98亿,同比增长81.73%,收入占比快速提升至16.4%,毛利率维持在64%左右。   毛净利率略有下滑,现金流同比大幅改善。2023年公司毛利率为72.5%(-3.6pp)。销售费用率31.7%(-0.9pp),主要由于市场开拓费下降所致;管理费用率3.7%(+0.5pp),主要由于人员数量及租赁及物业费增加所致;研发费用率13.0%(-0.5pp),主要由于公司对研发管理进行优化,提高研发效率和成果质量所致;财务费用率-1.4%(+0.3pp)。2023年公司净利率为23.0%(-2.6pp)。2023年公司加大应收账款回款力度,优化账期管理,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5.12亿元,同比大幅改善,与归母净利润的比值达到169%。截至2023年底,公司货币资金账面余额为12.66亿。   高强度研发投入,产品管线不断丰富。2023年研发投入1.57亿,同比略降3.02%,维持高强度投入。公司在3D打印人工关节假体领域取得突破,维他命E高交联聚乙烯髋、膝产品于国内首家获批,不断丰富关节产品线品类。脊柱领域取得自稳型颈椎椎间融合器、人工椎体固定系统和椎板固定板系统等注册证。此外,公司在运动医学、口腔、有源设备领域均在积极布局,增强综合竞争力。   投资建议:考虑宏观环境以及集采执行的影响,下调2024-25年盈利预测,新增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4-2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4/4.16/5.28亿(2024-25年原为4.09/5.13亿),同比增长16.6%/28.3%/27.1%;EPS为0.84/1.08/1.38元,当前股价对应PE24/19/15倍。春立医疗已在关节假体产品领域建立起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领先的市场地位,借助国采提升市场份额,巩固龙头地位,运动医学、PRP、口腔等新管线等将成为新增长点。当前国内关节手术渗透率较低,未来行业有望维持高景气度。集采风险出清,看好公司长期发展潜力,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关节和新产品放量低于预期,市场竞争风险,集采续约降价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8页
      2024-04-10
    • 价格下滑拖累营收,静待氨基酸景气复苏

      价格下滑拖累营收,静待氨基酸景气复苏

      个股研报
        梅花生物(600873)   事件:公司4月9日发布一季报,实现营收64.87亿元,同比-6.67%,环比-10.34%;归母净利润7.52亿元,同比-6.13%,环比-26.33%。   价格下滑小幅拖累营收,海外业务同比高增。收入端,24Q1营收下滑主因味精、黄原胶以及大原料副产品均价下滑。分产品,2401鲜味剂/饲料氨基酸/医药氨基酸/大原料副产品/其他(黄原胶、海藻糖)分别实现营收20.46/27.55/1.33/9.55/5.983亿元,同比-10.2%/+17.6%/-16.3%/-29.8%/-26.3%。销量方面,苏氨酸、黄原胶以及大原料副产品销量呈现增长;分地区,24Q1国内/国外营收40.07/24.79亿元,同比18.0%/+20.0%;利润端,24Q1年公司毛利率为19.33%,同比-0.51pct,环比下降3.84pcts.毛利率下滑主因黄原胶以及大原料副产品均价下降。   24Q1行业价格承压,库存处于较低分位。据百川盈孚,24Q1苏氨酸/赖氨酸/味精/玉米蛋白粉/玉米市场均价为10.43/9.57/8182.96/4205.33/2373.35(元/吨),环比-15.06%/-7.89%/-9.71%/-15.72%/-9.83%。库存方面,截至4月5日,苏氨酸/赖氨酸/味精工厂库存分别为6300/10300/94670吨,处于远三年的37.4%、23.9%、38.2%分位。公司主营产品供需格局处于产业链较优位置,从而保障公司具备较强的议价权,公司业绩有望持续改善。   预计公司24/25/26年归母净利润为32.29/38.30/42.49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项目建设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4页
      2024-04-10
    • 业绩增长亮眼,盈利能力稳中有升

      业绩增长亮眼,盈利能力稳中有升

      个股研报
        济川药业(600566)   事件:1)济川药业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2023年公司实现收入96.54亿元(同比+7.32%),归母净利润28.23亿元(同比+30.04%),扣非归母净利润26.92亿元(同比+32.72%)。2)济川药业公告,公司2023年A股每股派发现金红利1.3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1.97亿元,占归母净利润比例为42.41%。   点评:   2023年净利润增速亮眼,主要品种持续增长。据公司公告,公司2023年Q4实现收入31.18亿元(同比+0.49%),归母净利润8.79亿元(同比+51.84%),扣非归母净利润8.64亿元(同比+48.48%),利润端增速亮眼。分业务来看,2023年公司工业板块实现收入92.8亿元(同比+7.56%),商业板块实现收入3.6亿元(同比+2.66%)。2023年   公司主要品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和小儿豉翘清热颗粒需求持续旺盛,其   中清热解毒类业务实现收入33.8亿元(同比+17.68%),儿科类业务实现收入27.4亿元(同比+13.01%),表现较好。   成本端控制稳健,盈利能力稳中有升。2023年公司工业板块毛利率为83.05%,同比减少1.5pct;商业板块毛利率为44.92%,同比减少0.97pct,成本端控制稳健。费用端来看,2023年公司销售费用率为41.50%,同比减少4.22pct,研发费用率为4.81%,同比减少1.34pct。2023年公司净利率为29.28%,同比增加5.14pct,公司费用控制较好,盈利能力稳中有升。   持续研发投入,加快营销体系升级。据2023年报,截至2023年末,公司药品一致性评价研究阶段项目4项,进入预BE或BE项目6项。2024年,公司将加快营销体系升级,重塑营销核心竞争力。在院线端,继续加强空白地区、空白市场的开发,加强新产品的市场准入,通过持续推进高端学术课题会、产品上市后再研究、完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等加强学术引领、丰富产品循证医学证据。在零售端,建立业务导向管理体系,利用全渠道互相赋能的优势,形成网状销售格局,向新零售和数字化转型,介入消费者全生命周期管理,继续形成新的增量市场。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济川药业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100.01/108.92/118.2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80/31.95/35.34亿元,对应PE分别为12/11/10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行业政策风险、原材料涨价风险、市场竞争风险、行业集采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4-04-10
    • 主要品种增长良好,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主要品种增长良好,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个股研报
        济川药业(600566)   2024年4月9日,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2023年公司实现收入96.5亿元(同比+7.32%),归母净利润28.2亿元(同比+30.04%),扣非归母净利润26.92亿元(同比+32.72%)。   单季度看,公司2023年Q4实现收入31.2亿元(同比+0.49%),归母净利润8.79亿元(同比+51.84%),扣非归母净利润8.64亿元(同比+48.48%)。   经营分析   工业商业均平稳增长,主要品种表现良好。2023年公司工业实现收入92.8亿元,同比+7.56%;商业实现收入3.6亿元,同比+2.66%。2023年公司主要品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和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市场需求较同期增加,清热解毒类和儿科类业务表现良好,其中清热解毒类业务实现收入33.8亿元,同比+17.68%,儿科类业务实现收入27.4亿元,同比+13.01%。   销售费用率下降明显,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3年公司销售费用率为41.50%,同比-4.22pct,管理费用率为3.86%,同比-0.19pct,研发费用率为4.81%,同比-1.34pct。销售费用率下降明显,促进公司盈利能力提升,2023年公司净利率为29.28%,同比+5.14pct,毛利率为81.52%,同比-1.39pct。   BD取得良好进展,有望贡献业绩增量。2023年8月6日,公司发布公告,全资子公司与南京征祥医药签署独家合作协议及投资意向书,公司获得在中国大陆地区对征祥医药自主研发的ZX-7101A约定适应症的独家推广权益。2024年2月8日,ZX-7101A的上市申请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正式受理,用于成人无并发症的单纯性流感的治疗。若该产品后续顺利上市推广,有望为公司带来业绩增量。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看好公司长期发展前景,基于发展现状,下调24-25年收入预测,24-25年收入原预测值为110.18/124.32亿元,现预计24-26年收入分别为99.01/112.99/122.6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6%/14.1%/8.5%;上调24-25年利润预测,24-25年归母净利润原预测值为27.91/32.15亿元,现预计24-26年归母净利润为30.29/34.92/38.42亿元,同比增长7.3%/15.3%/10.0%,EPS为3.29/3.79/4.17元,现价对应PE为11/10/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获批上市进度不及预期风险、BD收购不及预期风险、产品集采降价风险、产能无法及时消化的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4-10
    • 海外业务增速亮眼,新签项目数环比改善

      海外业务增速亮眼,新签项目数环比改善

      个股研报
        昭衍新药(603127)   事件:   3月29日,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3.76亿元,同比增长4.78%,归母净利润为3.97亿元,同比下滑63.04%,扣非后归母净利为3.38亿元,同比下滑66.89%。   点评:   全年收入稳定增长,海外业务增速亮眼。单季度来看,2023Q4实现营业收入7.89亿元,同比下滑20.39%,归母净利润为0.69亿元,同比下滑84.31%,扣非后归母净利为0.26亿元,同比下滑93.61%。全年来看,公司2023年收入同比增长4.78%,利润同比下滑63.04%,主要原因是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带来损失2.67亿元(2022年为收益3.33亿元,我们预计主要和猴价波动有关)以及资金管理收益为1.31亿元。若剔除上述影响因素后,扣非后归母净利为4.73亿元,同比下滑17.90%。分地区来看,海外客户实现收入5.79亿元,同比增长51.2%,国内客户实现收入17.98亿元,同比下滑4.6%。   不断加大客户拓展力度,新签项目数环比改善。国内医药行业处于调整周期,公司不断加大客户拓展及市场开拓力度,2023年公司新签订单23亿元(其中海外子公司新签订单3.4亿元),截至2023年底,公司在手订单为33亿元。此外,公司2023年新增客户数同比增长30%,关键客户订单量稳步增长,2023Q4以来新签项目数量环比改善明显。   市占率保持行业领先,细分领域保持竞争优势。根据CDE受理项目数量来看,公司在多个细分领域的市占率保持行业领先,其中基因治疗为53%,细胞治疗为52%,单抗为42%,干细胞为36%,双抗为33%,ADC为27%。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4年-2026年公司营收为24.13/26.17/30.19亿元,同比增长1.52%/8.48%/15.35%;归母净利为4.52/5.01/5.86亿元,同比增长13.83%/10.91%/16.84%,对应当前PE为31/28/24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签订单或新增项目数不及预期风险、新业务或新客户拓展不及预期风险、竞争加剧风险、产能投放不及预期风险、政策风险、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风险等。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4-09
    • 业绩稳健增长,新品研发不断推进

      业绩稳健增长,新品研发不断推进

      个股研报
        心脉医疗(688016)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11.87亿元(+32.43%),归母净利润4.92亿元(+37.98%),扣非归母净利润4.62亿元(+42.74%)。2023Q4实现营收2.99亿元(+28.63%),归母净利润1.04亿元(85.74%),扣非归母净利润0.97亿元(100.91%)。   主动脉支架实现稳健增长,术中支架和外周产品快速放量。报告期内,公司着力于对二、三、四线城市及部分人口大县的营销渠道布局,加大市场下沉力度,产品市场影响力不断加强。其中主动脉支架类产品销量达48664个,收入9.40亿元(+28.07%),毛利率提升1.39pct至77.37%;术中支架产品量价齐增,销量同比增加20.74%达15540个,平均产品单价同比增加28.03%,实现收入1.32亿元(+54.59%);受益于集采和Reewarm PTX药物球囊入院销售,外周及其他产品实现收入1.15亿元(+49.30%),毛利率提升5.00pct至74.12%,营收占比提升1.10pct至9.71%。   创新研发投入加码,积极推进多款产品上市。公司始终专注于产品的持续创新,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3年研发费用同比增加25.70%至1.73亿元。同时,公司不断推动创新成果的有效转化,主动脉业务方面,阻断球囊和Cratos支架及输送系统已提交注册资料;外周介入方面,Vflower静脉支架已完成注册资料递交,新一代外周裸球囊导管及带纤维毛栓塞弹簧圈均处于注册阶段;肿瘤介入类业务方面,微球类产品处于上市前临床植入阶段,HepaFlow TIPS支架系统已进入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   全球化发展加速推进,海外市场覆盖率不断提升。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推进产品在国际业务市场的开拓力度,美国子公司正式启动运营,新增海外产品注册证7张,国际业务新进入9个国家,产品累计覆盖欧洲、拉美、东南亚等31个国家,实现海外收入0.82亿元(+56.19%)。   投资建议:公司为国内血管介入器械龙头,自主创新产品竞争力强,多款在研项目进展顺利,国际市场拓展迅速,海外销售亮眼,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49、8.32、10.63亿元,同比增长31.86%、28.08%、27.84%,EPS分别为7.85、10.05、12.85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3.41、18.28、14.30倍,参考可比公司先健科技、波士顿科学估值水平,给予公司2024年30-35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集采降价风险,产品研发上市进度不及预期,产品销售推广不及预期等。
      财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4-09
    • 混改提质增效,重点品种增长态势良好

      混改提质增效,重点品种增长态势良好

      个股研报
        康恩贝(600572)   公司以现代中药和植物药为核心,持续推动大品牌大品种工程。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形成非处方药、处方药、健康消费品、中药饮片等业务板块,2022年共有15个品牌或产品系列销售过亿元。根据公司2023年业绩预增公告,2023年公司预计实现营收67.35亿元,同比+12%;归母净利润约5.9-6.8亿元,同比+65-90%;扣非归母净利润约5.4-6.0亿元,同比+11-25%。非经常性损益主要包括:公司所持嘉和生物股份市值减少幅度较22年更小,因此同比增加利润约1.2亿元;2023年5月,公司以约2.9亿元公开挂牌转让所持珍视明公司7.84%的股权,确认股权处置净利润约0.87亿元。   混改利于公司加强资源整合,实控人增持彰显发展信心。2020年,浙江省中医药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并购康恩贝20%股权,公司实控人变更为浙江省国资委,利于公司加强融资等资源获取及整合。2024年1月31日,公司发布公告,省中医药健康产业集团拟在6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累计增持比例不少于2%,不高于4%,目前增持已到2%,尚在其增持计划实施期限内。   重点发展自我保健产品业务,业务结构优化。公司自我保健产品业务包括非处方药及健康消费品。非处方药板块,公司培育康恩贝、前列康、金笛等知名品牌,其中“康恩贝”牌肠炎宁系列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11亿元,未来有望持续贡献现金流。健康消费品板块以保健及功能性食品为主,公司打造新零售模式精准触达用户,未来有望维持稳定增长。2023年前三季度,自我保健产品业务实现营收23.4亿元,同比+24%,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处方药板块多个品种进入医保,有望高速放量。金康速力2020年调入国家医保目录后收入增长显著,2021/2022/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7%/35%/36%。黄蜀葵花总黄酮口腔贴片为2022年获批上市的创新中药,于2023年12月通过国谈纳入国家医保目录,进入医保后有望高速放量。麝香通心滴丸是公司独家中成药产品,公司积极推动其新版基本药物目录准入相关工作,若入选则有望进一步拓展市场。   盈利预测、估值和评级   我们看好公司混改提质增效,推动大品牌大品种工程成效显著,预计公司2023-2025年实现归母净利润6.40亿/7.31亿/8.40亿元,同比增长79%/14%/15%,对应EPS为0.25/0.28/0.33元。我们选用相对估值法(市盈率法)对公司进行估值,给予公司2024年19倍PE,目标价5.40元,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一季度高基数风险、行业监管政策力度加强风险、公司产品成本提高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股权质押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2页
      2024-04-09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