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8168)

    • 派格宾持续放量带动业绩高增长,新产品步入收获期

      派格宾持续放量带动业绩高增长,新产品步入收获期

      个股研报
        特宝生物(688278)   投资要点:   派格宾持续放量带动公司收入快速增长。特宝生物是一家专注于长效重组蛋白药物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生物科技公司,目前拥有5款重组蛋白上市产品,包括治疗血液肿瘤相关疾病的特尔津、特尔康、特尔立、珮金,以及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派格宾。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0亿元(+37.6%)。业绩同比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核心产品派格宾的持续放量,2023年派格宾收入17.9亿元(+54.2%),已占公司总营收的85%。   收入规模持续扩大带动费用端快速摊薄,叠加毛利率的一次性提升,使得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5.55亿元(+93.5%),扣非净利润5.79亿元(+73.6%)。毛利率达93.3%(+4.4pct),主要系公司和键凯科技的合作到期,公司不再支付相关专利费用。销售费用率40.4%(-5.6pct),我们认为主要系收入规模扩大带来的摊薄效应。管理费用率10.0%(+1.0pct),研发费用率11.0%(+1.1pct)基本保持稳定。得益于上述因素,2023年公司净利率已达26.5%(+7.6pct)。我们认为,未来随着销售费用率的进一步摊薄,公司的净利率还有持续提升的空间。   慢乙肝临床治愈空间不断扩大,看好派格宾未来持续放量。派格宾是国内唯一上市的长效干扰素药物,目前主要用于治疗一线核苷酸类似物经治后HBsAg<1500IU/ml的慢性乙肝患者(优势患者),这部分患者数量目前约为150-250万人。根据我们测算,派格宾上市以来累计覆盖优势患者数量不超过15万人,渗透率仅为6-10%。我们注意到近期乙肝治疗扩空间和提渗透两个逻辑逐步落地,得益于自上而下的政策和行业利好,我们认为从中心医院到基层的乙肝诊疗有望加速,而作为乙肝一线用药的派格宾放量有望提速。2024年1月李兰娟院士起草的首版《乙型病毒性肝炎全人群管理专家共识(2023)》发布;3月,首版儿童慢性乙型肝炎防治专家共识发布;2023年底,由卫健委牵头的“乙肝临床治愈门诊规范化建设与能力提升项目”出台。   其他长效重组蛋白产品进入收获期,拉动第二成长曲线。公司长效升白药、生长激素和促红素均进展顺利。长效G-CSF产品珮金已于2023年6月30日获批上市并进入医保,这款产品由复星医药代理销售,半年收入达1006万元。长效生长激素已于2024年1月11日递交上市申请并获得受理。长效促红素已完成II期临床并准备开启III期。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51/10.51/14.3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85/2.58/3.53元。参照可比公司,我们给予公司1.3倍PEG,对应2024年48倍PE,对应目标价89.20元,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主营产品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药品未能中标及中标价格下降风险,新产品获批不及预期的风险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13页
      2024-04-15
    • 2023年年报点评:2023全年收入基本持平,国际化战略成效显现

      2023年年报点评:2023全年收入基本持平,国际化战略成效显现

      个股研报
        昭衍新药(603127)   核心观点   全年收入基本持平,利润端短期承压。2023年全年营收23.76亿元(+4.78%),归母净利润3.97亿元(-63.04%),扣非归母净利润3.38亿元(-66.89%)利润下滑主要系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公司毛利率下降叠加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影响。其中四季度单季度营收7.89亿元(-20.39%),单季度归母净利润0.69亿元(-84.31%),单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0.26亿元(-93.60%)。分地区看:国际化战略成效显现,海外收入占比持续增加。2023年公司海外收入5.79亿元,同比增加51.17%,占总收入比重从2022年的16.89%上升至24.35%(+7.46pp)。随着国际化战略的持续推进,公司有望进一步增加海外市场收入,提升海外市场份额。   公司持续推进一体化布局,提升核心业务能力。公司借助非临床的行业地位   优势与项目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业务链条上下游板块。1)非临床业务:2023   年公司非临床业务收入23.09亿元,同比增长4.31%;2)临床业务:2023年公司临床业务收入0.63亿元,同比增长27.95%,并顺利通过CNAS17025监督评审及多项验证;3)实验模型研究:公司打造了多种基因编辑小鼠模型和细胞模型,目前已对市场铺开,服务企业与高校非临床研究。   细分领域项目数不断增长,市场份额保持优势。以CDE受理项目数计,公司在细胞治疗(不含干细胞)的市场占比达52%、基因治疗占比53%、单抗占比42%、干细胞占比36%、双抗占比33%、ADC占比27%。   在手订单充沛,产能和人员的扩充保障订单执行。截至2023年末,公司在手订单约33亿元。公司合理规划产能和人员的投入,为订单的执行提供保障。1)产能:苏州昭衍II期20,000平米设施建设已封顶,2024年将逐步投入使用,同时苏州已开始22,000平米配套设施的建设工程,预计2024年完工;广州昭衍安评基地的建设正有序推进;昭衍易创Non-GLP实验室已投入使用;2)人员:截至2023年末,公司拥有2510余人的专业服务团队。风险提示:行业景气度下行风险;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投资建议:细分领域市场保持优势,国际化与一体化布局成效显现,维持“买入”。公司2023年全年收入基本持平,考虑到市场竞争加剧及地缘政治风险,下调2024/2025年盈利预测、新增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4.04/5.46/6.04亿元(原2024/2025年7.02/8.06亿元),同比增速1.82%/34.96%/10.65%,当前股价对应PE=35.2/26.1/23.6x。随着公司国际化与一体化布局的不断成熟,未来有望保持稳健增长。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8页
      2024-04-15
    • “新品种、新科室、新剂型”三因素叠加,麻醉龙头前景可期

      “新品种、新科室、新剂型”三因素叠加,麻醉龙头前景可期

      个股研报
        人福医药(600079)   事件描述   2023年3月29日,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23年公司营入245.25亿元(+9.79%);实现归母净利润21.34亿元(-14.07%),主要系上年同期公司出售资产实现的非经常性损益高于本报告期所致;实现归母扣除非净利润18.22亿元(+17.72%)。   事件点评   归核聚焦制药主业,仿创结合加速出海。公司是神经系统、甾体激素类、维吾尔民族药等领域的龙头药企。23年医药制造收入130.11亿元(+13.33%),医药批发及相关业务收入112.94亿元(+5.96%)。随着公司剥离地产等非药业务,负债大幅降低,23年负债率44.49%(-5.70pct)。制药主业盈利优势逐步显现,23年毛利率45.81%(+2.28pct),扣非净利率7.43%(+0.5pct)。公司海外仿制药拓展已见成效,23年海外仿制药收入约20.30亿元(+14%),已获得100多个FDA批准的ANDA文号,稳步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   子公司特色品种格局良好,核心业务稳步增长。各子公司特色药品市占位居前列,重点药品增长持续带动业绩。宜昌人福瑞芬太尼、氢吗啡酮等麻醉药推广顺利,带动业绩稳健增长,23年收入80.6亿元(+15%)。葛店人福米非司酮制剂、黄体酮原料药等甾体激素类药物位居行业前列,23年11.9亿元(+18%)。新疆维药拥有复方木尼孜其颗粒、祖卡木颗粒等民族药特色品种,市场覆盖率提升带动业绩高速增长,23年收入10.0亿(+37%)。   宜昌人福多科室扩张驱动业绩,麻醉新品种+大麻醉布局打开市场。老龄化及麻醉诊疗舒适化趋势下,ICU、肿瘤科,腔镜等科室院内麻醉用药需求旺盛。2023年子公司宜昌人福麻醉药收入约67亿元(+16%),非手术科室收入20.3亿元(+39%)。各科室广泛应用的芬太尼类、氢吗啡酮、纳布啡、阿芬太尼等品种仍有增长潜力。随着瑞马唑仑、羟考酮、罗库溴铵等十多个新产品上市,麻醉产品从院内麻醉镇痛扩展到口服癌痛镇痛、镇静、肌松等领域,公司持续受益于大麻醉市场扩容与新药上市带来的增长红利。   投资建议   建议:舒适化诊疗加速推广,麻醉药多科室放量驱动业绩。瑞芬太尼、氢吗啡酮增量空间大,麻醉新药阿芬太尼、瑞玛唑仑放量迅速。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268.87\293.02\317.72亿元,同比9.6%\9.0%\8.4%。归母净利润24.79\28.54\32.47亿元,同比16.1%\15.1\13.8%。对应公司4月12日收盘价18.44元,2024-2026年PE分别为12.1\10.5\9.3,首次覆盖,给予“买入-B”评级。   风险提示   麻醉药品壁垒减弱的风险。麻醉药品的政策管制高于其他药物,若后续管理方式变动,不能排除集采的风险。   新药推广不及预期。人福医药的有镇痛、镇静药物药物有优势,医生对传统麻醉药已有非常好的使用基础和习惯,推广进度存在不及预期的风险。   新药研发风险。医药行业属于技术主导型行业,具有技术进步快、产品更新换代快的特点,药品开发投入大、周期长、环节多,对企业的产品基础、研发技术、研发投入、人才储备要求非常高,不能保障在药品开发上及时投入足够的资金、人力、物力,或发生技术泄密事件,将严重影响公司研发项目的推进。随着新药获批难度的加大和疾病复杂程度的提高,新药研发的难度增加,新药审批要求更加严格,相关政策发生较大改变,新药研发可能面临开发进度缓慢或上市后收益不及预期的风险,进而影响公司的业务开展和盈利能力。   汇率波动风险。近年来公司面向全球医药市场进行产业布局,海外业务现已覆盖了欧美成熟市场以及南美、东南亚、中亚、西非、东非等新兴市场,因此人民币对外币,尤其是对美元汇率的波动会对公司的产品价格、采购成本和汇兑损益等产生较大的影响。   大股东股权冻结、处置、变更等带来的风险等。公司控股股东当代科技所负数额较大债务,其持有公司股份已全部被冻结或标记,目前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如后续相应股份涉及处置,可能会导致公司股权结构发生变动,带来相应风险。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4-04-15
    • 加大市场拓展,境外业务实现22%快速增长

      加大市场拓展,境外业务实现22%快速增长

      个股研报
        诺禾致源(688315)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0.02亿元(yoy+3.97%),实现归母净利润1.78亿元(yoy+0.47%),扣非归母净利润1.40亿元(yoy-8.9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34亿元(yoy+9.95%)。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68亿元(yoy+6.32%),归母净利润2732万元(yoy+21.40%),扣非归母净利润2128万元(yoy+6.85%)。   点评:   境外业务实现22%快速增长,境内业务受平台更迭影响,短期略有承压。2023年,公司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引进多台Illumina新一代测序系统NovaseqXPlus、华大测序平台DNBSEQ-T7和PacBio大型测序平台Revio,持续提升测序通量,为客户提供高效、优质和稳定的服务。分区域来看,随着海外市场测序外包率持续提升,叠加公司市场推广力度增强,中国港澳台及海外地区实现收入9.85亿元(yoy+22.06%),引领增长,而中国大陆地区实现收入10.12亿元(yoy-9.43%),我们认为主要是测序平台更迭影响客户下单意愿,以及平台切换调试影响交付进程所致。分产品来看,测序平台服务增长最快,实现收入9.53亿元(yoy+14.05%),生命科学基础科研服务实现收入6.36亿元(yoy-0.94%),医学研究与技术服务实现收入2.69亿元(yoy+6.60%)。   持续加大海外市场开拓,降本增效维持盈利能力稳定。公司2023年加大海外市场投入,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4.31%,销售费用率提升1.71pp至18.93%,管理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分别为8.87%、6.20%,基本维持稳定。得益于公司持续推进精益管理理念,叠加英国、美国、天津、广州、上海等实验室陆续完成FalconII系统的部署,全球主要实验室交付系统完成智能化升级,2023年公司销售净利率为9.15%,较2022年下降0.28pp,盈利能力基本维持稳定。我们认为随着公司不断改善和提升样本收录、管理、提取、检测、建库、库检、到测序等各个环节的效率,规模效应有望逐步凸显,盈利能力有望逐步增强。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4.13、29.59、36.7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0.5%、22.6%、24.2%,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21、2.80、3.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3%、26.5%、27.0%,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5、20、16倍。   风险因素:境外市场基因测序外包率提升不及预期;临床应用推广速度不及预期;科研机构应收账款回款较慢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4-04-15
    • 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业绩点评:业绩阶段性承压,全球布局持续深化

      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业绩点评:业绩阶段性承压,全球布局持续深化

      个股研报
        诺禾致源(688315)   核心观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及2024年一季度报告。公司2023年全年实现营收20.02亿元(+3.97%),归母净利润1.78亿元(+0.47%),扣非净利润1.40亿元(-8.92%),经营性现金流3.34亿元(+9.95%);2023Q4实现营收5.73亿元(+2.18%),归母净利润0.53亿元(-18.02%),扣非净利润0.36亿元(-27.22%)。2024Q1实现营收4.68亿元(+6.32%),归母净利润0.27亿元(+21.40%),扣非净利润0.21亿元(+6.85%),经营性现金流-1.08亿元。   公司业绩阶段性承压,精益业务储备增长势能。公司2023年全年及2024年一季度收入增速略低于此前预期:我们认为一方面由于全球科研活力恢复较弱影响了终端需求,另一方面平台换代阶段性影响了公司业务开展节奏。从各业务板块来看:①生命科学基础科研服务: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6.36亿元(-0.94%),毛利率55.48%(+0.75pct);②医学研究与技术服务: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69亿元(+6.60%),毛利率44.88%(+0.76pct);③测序平台业务: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9.53亿元(+14.05%),毛利率36.76%(+0.06pct)。公司始终坚持打磨产品服务及技术平台,持续对畜牧/动物/植物/作物/微生物/癌症/单细胞等多个细分领域精耕细作,不断优化客户体验、提高客户粘性、扩大客户基数,通过夯实整体竞争实力为未来持续成长打下基础。   全球本地化策略有序推进,海外运营体系逐步完善。公司2023年港澳台及海外地区营收9.85亿元(+22.06%),占比49.22%(+7.30pct)。目前已有美国、新加坡、英国、德国、日本5个海外实验室,并持续在全球范围内布局新本地化实验室,有望抓住测序通量扩大及规模效应趋强的契机,充分发挥自身综合竞争优势,实现海外市场渗透率加速提升。我们认为,公司积极推进全球本地化运营策略符合当下国际环境形势,有利于在未来监管政策收紧趋势下仍实现严格合规经营。同时,公司通过同步建立并完善全球本地化配套能力,有望实现全球质量标准的高度统一,全方位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优质服务体验。   业务流程体系持续优化,规模优势有望愈发显现。公司2023年研发投入1.24亿元(-1.10pct),占营收比例6.20%(-0.71pct),2024Q1研发投入0.22亿元(-2.76%),占营收比例4.70%(-0.44pct)。持续通过加强信息化运营和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巩固高效稳定服务优势,2023年公司自主研发并推出质谱多组学样本前处理自动化系统,整合多种功能模块将蛋白酶解、脱盐、冻干、定量、标记、分馏、定量以及代谢样本萃取纯化等全流程整合一体,实现样本处理至质谱上机的紧密衔接。在临床领域,公司积极投入研发以加大技术储备,独立研发的mNGS PD-seq系列等LDT产品成果与多家三甲医院建立研究合作关系。此外,公司“自动化样本制备系统”获天津市药监局批准,由此实现从核酸提取、文库构建、上机测序到数据分析的完整自动化产品体系。   投资建议:公司深耕基因测序服务,发挥规模化及智能化优势,不断提升运营效率,全球本土化运营初见成效,长期增长前景广阔。我们预计公司2024年-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6/2.72/3.40亿元,同比增长21.24%、25.83%、24.99%,EPS分别为0.52/0.65/0.82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26/20/16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集采导致降价幅度超预期的风险、试剂上量、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4-15
    • 百年肛肠品牌开拓边界,结构优化未来可期

      百年肛肠品牌开拓边界,结构优化未来可期

      个股研报
        马应龙(600993)   投资要点   事件:马应龙发布2023年年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31.4亿元,同比下滑11.2%;实现归母净利润4.4亿元,同比下滑7.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5亿元,同比下滑23.6%。   医药工业因渠道调整、渠道库存优化等影响收入同比下滑明显。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31.4亿元(-11.2%),实现归母净利润4.4亿元(-7.4%);单Q4实现营业收入6.9亿元(-7.6%),实现归母净利润2487万元(-60.2%),主要由于Q4医药工业调整渠道、主动优化渠道库存等影响,同时Q4销售费用及相关薪酬结算较Q1-3更为集中,利润端承压明显。2023年公司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8.3亿元(-11.5%),主要由于工业端优化存量结构、管控渠道秩序所致。渠道管理成效显著,截至2023年末母公司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金额较年初下降35.8%,存货金额减少22.4%。2023Q4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净额5.3亿元,金额较大主要为公司强化现金流管理,实施两金压降,进一步加大现金回款力度,同时部分大额存单到期收回等所致。   肛肠专科医院稳健经营,共建肛肠诊疗中心有望带来新增长。截至2022年3月,马应龙旗下拥有6家直营连锁肛肠专科医院,整体规模跻身国内肛肠连锁医院前列,2023年公司持续提升直营医院经营质量,直营医院盈利能力得到改善;同时,截至2023年公司累计签约80家肛肠诊疗中心共建项目,年内新增18家,在肛肠专科标准化建设、肛肠诊疗技术系统培训及规范、疑难病远程会诊等方面为县级医院提供全方位服务。预计随着公司共建肛肠诊疗中心的逐步拓展,公司医疗服务板块有望保持稳健增长。   医药商业不断探索新模式,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医药商业业务是公司传统业务,2023年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实现收入10.9亿元(-19.7%)。目前,公司医药商业板块整合线下实体药店、网上药店、医药物流等业务,由传统药品生产企业向肛肠健康方案提供商转型升级,促进线上线下全渠道运营。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2.4亿元、35亿元和38.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亿元、5.9亿元和7亿元,EPS分别为1.17元、1.36元和1.62元,对应PE分别为21倍、18倍和15倍。看好公司长期发展,首次覆盖,建议积极关注。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或大幅波动风险,提价不及预期风险,竞争加剧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0页
      2024-04-15
    • 氘恩扎卢胺有望2024年底获批上市

      氘恩扎卢胺有望2024年底获批上市

      个股研报
        海创药业(688302)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尚未盈利且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2023年归母净利润-2.94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3.25亿元。   氘恩扎鲁胺软胶囊NDA获NMPA受理,有望成为国内获批mCRPC二线治疗的首款AR抑制剂。氘恩扎鲁胺的HC-1119-04注册研究纳入了2023版CSCO前列腺癌诊疗指南,氘恩扎鲁胺软胶囊NDA于2023年11月获NMPA受理。如果HC-1119获得批准,将是首款获批上市治疗阿比特龙/化疗后的mCRPC的国产创新药物,有望解决患者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同时,HC-1119具有治疗早期阶段的前列腺癌(如mHSPC、nmCRPC等)的潜力。   HP518在中国I/II期临床23年底已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是国内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口服AR PROTAC药物。HP518已在澳大利亚完成用于治疗mCRPC的Ⅰ期临床,澳大利亚临床Ⅰ期阶段性数据入选2024年1月ASCO-GU,并入选2024年美国ASCO年会。HP518同适应症IND已于2023年1月获FDA批准,中国Ⅰ/Ⅱ期临床已于2023年12月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是国内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口服AR PROTAC在研药物。   多项临床试验获批,在研管线加速推进。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金额2.48亿元,相较于2022年研发投入基本持平。截至年报披露日,公司拥有7项创新药在研项目,其中4项产品正处于NDA评审和不同临床阶段(氘恩扎鲁胺软胶囊、HP518、HP501及HP537)。2023年初至今,公司共获得了5项临床试验批准,其中中国3项,美国2项。比如,公司已经开展并完成了HP501多项Ⅰ期和Ⅱ期临床,正在积极推进临床Ⅱ/Ⅲ期试验。HP501用于治疗痛风相关的高尿酸血症的Ⅱ期临床于2023年12月获FDA批准,HP501中国联合用药(联合非布司他)的IND申请于2024年4月获NMPA批准。HP537片中国IND于2024年2月获NMPA批准。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0.1、1.6、3.8亿元。考虑海创药业研发实力强劲,氘代和PROTAC技术平台实力出众,首款创新药德恩鲁胺NDA已获受理,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或审评审批进展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医药行业政策风险等。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4-04-15
    • 核心产品速效救心丸持续放量,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核心产品速效救心丸持续放量,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个股研报
        达仁堂(600329)   主要观点:   事件   达仁堂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公司23年营业收入为82.22亿元,同比-0.33%;归母净利润为9.87亿元,同比+14.49%;扣非归母净利润为9.52亿元,同比+23.80%;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6.88亿元,同比+1.66%。   事件点评   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毛利率持续优化   2023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44.01%,同比增长4.08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为11.78%,同比增长1.19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25.86%,同比增长1.99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4.64%,同比增长0.06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2.25%,同比增长0.39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0.19%,同比增长0.29个百分点。   2023Q4营业收入为24.29亿元,同比-9.57%;归母净利润为1.29亿元,同比-3.25%;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10亿元,同比-8.50%。   公司核心产品持续放量,速效救心丸销售额突破20亿元   分行业来看,工业板块收入49.30亿元,同比+10.34%,商业板块收入37.62亿元,同比-11.19%;分产品来看,中成药板块58.36亿元,同比+3.26%,西药板块16.97亿元,同比-4.84%。公司核心产品持续放量,速效救心丸销售额首次突破20亿元,23年全年销售5776万盒,同比+14.16%;呼吸类产品持续维持高需求,23年清咽滴丸销售702万盒,同比+80.79%、清肺消炎丸销售575万盒,同比+16.5%。同时公司主要产品清咽滴丸、安宫牛黄丸、京万红软膏、清肺消炎丸进入2亿元品种梯队。核心产品持续放量,呼吸类产品维持高增长。   达仁堂参股子公司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持股25%),2023年净利润9.80亿元,同比+39.01%。   公司持续推进“三核九翼”和“1+5”新布局   达仁堂全面推进布局“三核九翼”和“1+5”战略布局,产品端,23年公司市场开拓工作围绕“三核九翼”战略,持续深耕主品发展,销售额过亿品种达到10个。“1+5”战略布局聚焦“达仁堂”主品牌,精心布局中医药相关产业,同时,公司进一步布局上游中药材基地建设,23年公司建设川芎、金银花、五味子种植基地4000亩。   按照十四五发展规划,公司心脑血管核心产品速效救心丸,力争突破收入达到20亿;“中国心·健康行”行动主推产品通脉养心丸和呼吸系统主打产品清咽滴丸,达到5-10亿元规模;胃肠安丸,癃清片和痹祺胶囊达到3-5亿元规模。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   达仁堂拥有百年历史,公司拥有知名产品“速效救心丸”,23年销售额突破20亿元。考虑到根据公司23年年报披露业绩,23年收入受商业板块影响较大,但核心业务仍具活力,我们下调了盈利预测,公司2024-2026年收入预计分别91.2/101.8/113.8亿元(24-25年前预测值为94.5/105.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12%/12%;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11.5/13.9/17.0亿元(24-25年前预测值为11.8/14.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7%/21%/23%,对应估值为21X/18X/14X。我们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风险,成本上升风险,研发风险等。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4-15
    • 四大业务保障高分红,推进新兴业务布局

      四大业务保障高分红,推进新兴业务布局

      个股研报
        云南白药(000538)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2023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91.1亿元,同比增加7.2%;归母净利润40.9亿元,同比增加36.4%;扣非归母净利润37.6亿元,同比增加16.5%。2023年分红预案为每10股派息20.77元,分红总额37.06亿元,占2023年归母净利润比例90.53%。   业绩表现亮眼,核心产品持续放量。2023年公司工业收入137.4亿元,同比增长7.58%。分事业群来看,1)药品事业群主营业务收入64.81亿元(+8.16%),主要得益于人口老龄化加剧、运动需求恢复以及零售药店尤其是连锁OTC业务的快速增长,其中白药核心品种方面,云南白药气雾剂贡献营业收入超17亿元(+15.27%),云南白药膏销售收入过9亿元,云南白药胶囊销售收入过6亿元,云南白药(散剂)及云南白药创可贴销售收入过3亿元,其他品牌方面,蒲地兰消炎片单品、藿香正气水、妇科消炎用药宫血宁胶囊、植物补益类产品气血康口服液分别同比增长16%/124%/47%/15%,其中气血康口服液收入达到2.31亿元;2)健康品事业群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4.22亿元(+6.50%),得益于聚焦口腔健康及洗护产品,不断推动业务高质量发展,其中口腔护理板块云南白药牙膏实现市场份额24.60%,继续保持行业市场份额第一,在防脱洗护板块养元青洗护产品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增长36%;3)中药资源事业群实现对外营业收入17.1亿元(+22.2%),主要系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升级中药资源产业平台;4)省医药事业群运营效率提高,加强多仓协同能力,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4.90亿元(+5.63%)。商业收入252.95亿元,同比增长6.98%,在于公司在现有业务基础上不断通过兼并、共建合资等开拓新的商业模式。   强化创新能力,核药取得阶段性成果。公司陆续引入多领域高层次人才,报告期内聘任赵英明先生担任公司首席商务官、高级副总裁,并且通过北京大学-云南白药国际医学研究中心校企合作研发平台吸纳国内外知名科学家。云核医药(天津)有限公司于2024年1月初取得核药研发中心天津项目(新建使用、销售放射性药物)环境影响报告表批复,并正式启动工程建设,未来将有效支撑公司创新核药管线的开发。用于前列腺癌诊断的创新核药INR101项目于2024年2月收到册临床试验受理通知书。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持续推进新业务布局。公司2023年毛利率26.51%(+0.19pp),公司工业端毛利率达到64.24%(+0.8pp),主要在于公司实施内部精益运营,实现降本增效。公司重点培育滋补保健品事业部、美肤事业部、医疗器械事业部以及天颐茶品事业部等新兴业务板块,努力打造公司新的收入增长点。2023年8月,公司智慧科技业务单元(BU)正式启动运作,进一步提升公司数字化及智能化水平;2023年11月,由云南白药与丽江市玉龙县人民政府共建的丽江数字中药材产业平台正式运行,推动品牌中药材工程迈入全新阶段;积极利用人工智能打造员工数智化服务体验,2023年10月公司基于人工智能模型打造的第一位数字员工“白小柒”上线,提升了员工办公效率,并于2024年2月,公司与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推动中医药行业及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应用。公司数字化赋能产业不断加强,未来竞争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44.8亿元、49.8亿元、54.6亿元,对应PE分别为20、18、17倍,建议保持关注。   风险提示:费用管控不及预期、核心品种销售不及预期、金融资产减值等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4-04-15
    • 艾德生物(300685):2023年业绩快报点评:逆势增长,业绩超预期

      艾德生物(300685):2023年业绩快报点评:逆势增长,业绩超预期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