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801)

    • 3Q23业绩略逊预期,公司下调全年收入指引

      3Q23业绩略逊预期,公司下调全年收入指引

      个股研报
        药明康德(603259)   公司3Q23业绩略逊预期,公司预计4Q早期药物研发需求将较此前预期疲软,下调全年收入增速指引至+2%-3%(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后增长25%-26%)。我们看好未来全球投融资回暖后公司业绩复苏的弹性,且当前PE仍具吸引力,维持“买入”,调整港股/A股目标价至112.4港元/人民币110.6元。   3Q23业绩略逊预期,公司下调全年收入指引。9M/3Q23收入同比+4%/+0.3%,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收入同比+23%/+16%,经调整归母净利同比+21%/+24%,业绩略逊于预期。公司全年指引调整:下调2023收入指引至增长2%-3%(此前指引:增长5%-7%),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收入增速下调至25%-26%(此前指引:增长29%-32%),但上调全年经调整毛利率指引约0.5pcts至41.7%-42.1%并上调全年自由现金流指引。公司预计未来几年剔除新冠项目收入增速可维持20%以上。   WuXiChemistry:剔除新冠项目收入稳健增长,GLP-1订单带动TIDES高增长。9M/3Q23收入同比+2%/-1%(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31%/+22%),经调整毛利率同比+4.5pcts/+4.9pcts。管线分子数较2Q23末增加343个至3,014个。9M23TIDES收入+38%,受GLP-1订单带动,TIDES今明两年收入增速预计>60%。小分子CDMO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且需求相对健康,因此公司未对订单价格做出调整。   WuXiTesting:实验室服务与临床CRO&SMO均稳健增长。9M/3Q23收入同比+16%/+12%,经调整毛利率同比+1.8pcts/+1.2pcts。其中,实验室分析及测试服务9M/3Q23收入同比+16%/+12%(其中安评业务+27%/+32%),CRO&SMO收入同比+16%/+12%(SMO+31%/+26%)。   WuXiBiology:增速受全球投融资环境拖累。9M/3Q23收入同比+7%/-4%,经调整毛利率同比+1.6pcts/+3.3pcts。询单虽保持恢复趋势,但询单转化为订单的周期拉长且平均订单金额有所下降。9M23新分子种类及生物药相关收入+35%,占板块收入比例由1H23的25.3%提升至25.9%。   WuXiATU:管线中项目临近获批。9M/3Q23收入同比+12%/+3%,经调整毛利率同比+0.4pcts/-1.4pcts。板块管线中共68个项目,其中2个已提交BLA(TIL和LVV项目),2个处于BLA准备阶段。   WuXiDDSU:继续受国内订单需求下滑冲击。9M23/3Q23收入同比-27%/-31%,经调整毛利率+3.5%/+12.3pcts。目前管线中已有2个项目获批上市(新冠&肿瘤药),2个项目处于NDA阶段,公司维持接下来十年DDSU板块收入CAGR近50%的预期。   维持“买入”评级,调整港股/A股目标价至112.4港元/人民币110.6元:   我们下调2023-25E归母净利润1%-6%。给予公司港股25x2024EPE目标估值(与过去三年均值低0.7个标准差)和7%的A/H溢价(较历史均值低0.2个标准差),略降港股/A股目标价2%/5%至112.4港元/人民币110.6元。   投资风险:融资环境变化;地缘政治风险;项目失败。
      浦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
      10页
      2023-11-02
    • 2023年三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海外收入提速

      2023年三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海外收入提速

      个股研报
        联影医疗(688271)   投资要点   事件: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3亿元(+26.86%,同比,下同),实现归母净利润10.64亿元(+18.4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29亿元(+15.11%)。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高端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毛利显著提升:2023年前三季度销售毛利率为48.67%(+2.87pp),我们认为,主要系公司中高端及高端产品的收入明显提速。以MR为例,2023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66.4%,其中3.0T及以上的MR产品的收入增速同比超过100%。同时,公司近年来不断推出具备竞争力的新品,如23H1推出的分子影像产品uMI Panorama等不断获得市场的认可,这些新进推出的产品单价和毛利都较高,同样对公司毛利率的提升作出贡献。此外,公司服务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截至2023年中报,服务收入达到5亿元,同比增长40.5%。随着装机数量的增加,服务收入占营收的比重持续增长,2023H1达到9.5%,较22年同期同比提升了1个百分点。   管理能力持续加强,研发投入进一步扩大: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继续深化技术和人才的储备,加强营销体系的建设,三大费率较上年同比均有所增长,其中2023Q1-Q3销售费率为16.9%,主要为业务人员的增加以及为海外市场开拓,持续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参加国际重磅展会和学术年会等。2023Q1-Q3研发费率为18.4%,较上年同比增加3.6个pct,稳步提升的研发投入为公司源源不断的推出极具竞争力的产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023Q1-Q3管理费用率5.1%,较上年同比增加0.5个pct。   国际化战略稳步推进,产品不断突破海外顶级医疗机构:2023H1,公司多款高端产品在海外顶级医疗机构持续突破,如数字化PET/CT系统uMI Panorama正式入驻全美顶级癌症中心之一的Huntsman CancerInstitute(HCI)Hospital等。此外,截至2023中报,公司累计41款产品通过FDA认证,获准在美国销售;累计39款产品获得了欧盟CE认证,可销往60+国家和地区。2023H1国际市场实现收入7.18亿元(+32.29%),收入占比持续提升,达13.62%(2022年海外收入占比为11.67%)。我们预计Q3海外收入占比将进一步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业务覆盖区域逐步扩大,费用端需要加大投入,我们将公司23-25年盈利预测由20.27/25.77/31.53亿元略微下调至20.07/25.03/29.91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为49/39/33倍,同时考虑到公司作为国产高端影像设备的龙头企业,长期成长空间十足,我们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销售不及预期,新品研发不及预期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11-01
    • 原料价格上涨推高营业成本,Q3业绩承压

      原料价格上涨推高营业成本,Q3业绩承压

      个股研报
        力诺特玻(301188)   23Q3收入同增18.4%,归母净利同减45.8%   公司23Q1-3收入6.91亿,同增21.5%,23Q1/Q2/Q3收入及同比增速分别为2.24亿(yoy+19.0%),2.38亿(yoy+27.1%),2.29亿(yoy+18.4%);23Q1-3归母净利0.54亿,同减38.1%,23Q1/Q2/Q3归母净利润及同比增速分别为0.23亿(yoy-26.8%),0.17亿(yoy-43.4%),0.13亿(yoy-45.8%);   23Q1-3毛利率17.3%同减6.4pct,净利率7.8%同减7.5pct   23Q1-3营业成本同比增长31.7%,主要系销售收入增长及原料能源采购价格上升影响;   23Q1-3销售费用率4.1%,同增1.0pct,主要系公司销售人员增加,差旅及市场开发费用增加影响;管理(包含研发)费用率6.1%,同减1.4pct;财务费用率-0.2%,同增1.3pct,主要系可转换债券利息及汇兑损益影响。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41亿元大幅增长,主要系本期销售增长、回款增加影响。   稳步推进项目建设,加快扩充药用玻璃产能   受益于政策支持,低硼硅的药用玻璃产品向中硼硅药用玻璃产品进行转换升级的速度逐渐提升。根据制药网预测,未来5-10年内,中硼硅药用玻璃市场空间增长4-5倍,公司积极抓住发展黄金机遇期,坚持“聚焦药用玻璃”发展战略,快速扩产。1)23H1公司继续推进中硼硅药用玻璃扩产项目建设,LED光学透镜用高硼硅玻璃生产项目和轻量化高硼硅玻璃器具生产项目成功投产,轻量药用模制玻璃瓶(I类)产业化项目开始施工建设,预计23Q4能够正式投入使用。2)23Q3公司通过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继续扩充中硼硅药用玻璃业务产能,进一步优化和丰富产品与满足客户需要。   持续增强技术研发优势,巩固客户长期合作关系   公司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积累了诸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设计和制造技术,截至23H1拥有九十余项各类有效专利技术,是国内唯一的医药包装协会药用玻璃研学基地。同时在药用玻璃方面,公司拥有全国性的销售服务网络,与全国悦康药业、华润双鹤等多家客户建立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日用玻璃方面,公司开发新产品能力较强,重点客户涵盖美国OXO、韩国LOCK&LOCK,德国双立人等国外知名企业以及美的、格兰仕等国内知名客户。   调整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是国内领先硼硅玻璃制品企业,其中药用玻璃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随着募投项目投产进度推进,公司将进一步扩充中硼硅药用玻璃业务产能。此外,23Q1-3公司由于原材料与能源价格上涨业绩持续承压,考虑到公司业绩(23Q3收入同增18.4%,归母净利同减45.8%),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3-25年公司归母净利0.81/0.91/1.05亿元(前值为1.78/2.34/3.07亿元),EPS分别为0.35/0.39/0.45元/股,对应PE分别为36/32/28x。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及能源价格上升,毛利率水平下降,投资项目收益不达预期,汇率波动等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1-01
    • 表观业绩短期承压,新签订单略有波动

      表观业绩短期承压,新签订单略有波动

      个股研报
        昭衍新药(603127)   主要观点:   事件概述   2023年10月30日,昭衍新药披露2023年三季报:2023Q3实现营业收入5.75亿元,同比增长15.11%,实现归母净利润2.37亿元,同比减少9.1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34亿元,同比减少10.04%。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87亿元,同比增长24.34%,实现归母净利润3.28亿元,同比减少48.1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11亿元,同比减少48.62%。   事件点评   营收延续稳健增长态势,归母净利润受生物资产扰动   昭衍新药作为国内安评业务领域龙头,2023Q3营收保持稳健增长,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实现毛利率42.79%(同比-8.06pp),净利率41.16%(同比-11.01pp)。净利润波动原因系实验室服务业务净利润韧性增长、资金管理收益贡献净利润以及生物资产公允价格波动,实验室服务业务稳定增长,贡献净利润3.09亿元(+16.03%),资金管理收益贡献净利润1.03亿元,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净损失1.01亿元。   新签订单短期略有波动,静待下游新药研发热情回暖   2023Q3,公司整体新签订单约18亿元,截至三季度末在手订单约36.6亿元,同比2022Q3减少将近10亿元(2022年三季度末公司在手订单约46亿元人民币),受新药投融资环境变化影响,公司新签订单短期略有波动。我们认为随着未来几年新药研发热情的修复,公司订单有望得到改善。   海外子公司运营稳定,出海布局稳步推进   美国市场方面,2023H1,海外子公司承接订单约2.4亿元,同比增长约16%。Biomere营收达1.81亿元,同比增长28.96%,净利润达2288.48万元,同比增长91.21%。公司海外订单持续增长,海内外业务协同发展。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收分别为23.88/25.14/28.99亿元,同比增速为5.3%/5.3%/15.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5/6.16/6.76亿元,同比增速为-52.1%/19.6%/9.6%,对应2023~2025年EPS为0.69/0.82/0.90元/股;PE估值为34x/28x/26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资产减值风险;海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11-01
    • 2023年三季报点评:实验室服务业务保持韧性增长

      2023年三季报点评:实验室服务业务保持韧性增长

      个股研报
        昭衍新药(603127)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了2023年三季报。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5.87亿元,同比增长24.34%;实现归母净利润3.28亿元,同比下降48.1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11亿元,同比下降48.62%。业绩符合预期。   点评:   实验室服务业务保持韧性增长。分季度来看,公司2023Q3分别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5.75亿元和2.3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11%和-9.18%,收入保持正增长,主要得益于实验室服务业务保持稳定增长;净利润仍有所下滑,但下滑幅度较Q2有所收窄,主要受益于收入增长及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达到0.89亿元,而Q2公允价值变动带来2.96亿元的净损失。   Q3盈利能力环比Q2有所回升。2023Q3,公司毛利率42.79%,同比仍下降8.06个百分点,但环比Q2回升2.71个百分点;净利率达到41.16%,同比仍下滑11.01个百分点,但相比Q2净利率-15.28%的水平显著回升,主要得益于收入增长及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增加。   新签订单短期波动,在手订单较为充足。2023年前三季度,在国内医药行业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而整体处于低谷期背景下,公司新签订单存在一定的波动,但仍然表现出了一定的韧性。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新签订单约18亿元,Q3新签订单约5亿元。截至三季度末,公司整体在手订单金额约为36.6亿元,为未来业绩确定性奠定了一定基础。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临床前CRO龙头,短期业绩受到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核心主营业务仍然保持了较好的增长韧性;在手订单较为充足。预计公司2023-2024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93元、1.31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9倍、20倍,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上游研发投入下降、人才流失、新业务拓展风险、行业政策风险、贸易摩擦等。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11-01
    • 2023年三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期待电生理持续加速

      2023年三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期待电生理持续加速

      个股研报
        惠泰医疗(688617)   投资要点   段落提要: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12.14亿元(+36.78%,同比,下同),归母净利润4.03亿元(+54.75%)。23年单Q3实现营收4.26亿元(+28.36%),归母净利润1.46亿元(+43.41%),扣非净利润1.18亿元(+27.77%),反腐影响叠加去年高基数下,单Q3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23Q3毛利率及净利率继续保持较高水平:23Q1-Q3毛利率71.38%,净利率32.67%,单Q3毛利率70.72%,净利率33.81%,23Q3环比23Q2毛利率、净利率略有下降,我们预计主要是因为公司目前收入以冠脉通路为主,23Q3福建电生理联盟集采各省市充分执行,公司电生理收入占比略有提升。   反腐不改行业刚需性,电生理行业长期渗透率提升+老龄化趋势仍成立,预计手术量逐步回补:近期北京DRG电生理集采价格出炉,好于福建联盟电生理集采,不同细分产品得到更客观的定价,体现医保对临床习惯的尊重及对创新器械的持续鼓励,利好行业蓬勃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净利率有望进一步提升,我们将公司23-24年归母净利润由5.13/6.93亿元上调至5.28/6.93亿元,考虑到电生理第二轮集采价格存在不确定性,将2025年归母净利润由9.21亿元调整为9.08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为45/34/26倍,我们看好公司作为国内电生理医疗器械第一梯队未来的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品推广不及预期,手术量恢复不及预期,降本增效不及预期等风险。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11-01
    • 23Q3净利同比增长23%,符合预期

      23Q3净利同比增长23%,符合预期

      个股研报
        东阿阿胶(000423)   结论与建议:   公司业绩:公司发布三季报,2023Q1-Q3实现营收34.3亿元,YOY+12.5%,录得归母净利润7.8亿元,YOY+52.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7.0亿元,YOY+54.9%,公司业绩符合预期。其中Q3单季度实现营收12.6亿   元,YOY+3.3%,归母净利润2.5亿元,YOY+23.1%,扣非后YOY+13.5%。   Q3营收端稳健,Q3末合同负债增加明显:公司Q3营收端较为稳健,但从合同负债角度来看,Q3末合同负债7.9亿元,同比增长52%,我们认为面对冬季旺季来临,经销商的备货需求更为旺盛。展望未来,我们认为近几年渠道库存去化后公司销售已恢复常态,而华润管理团队进入,对阿胶品牌的唤醒和焕新,阿胶浆及“桃花姬”产品的推动,以及在线上流量渠道的托面增量将推动公司营收端后续的稳步增长。   毛利率重回历史高位,销售费用率增加:公司Q3单季度毛利率达到72%,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环比提升2.1个百分点,重回历史高位区间,近10年来看,也仅次于2016Q1时的72.6%,预计后续将会保持稳定。Q3期间费用率为49.4%,同比增加6.5个百分点,主要是销售费用同比增加8.4个百分点,我们估计主要是渠道优化及数字营销力度增加。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分别录得净利润11.3亿元、13.6亿元、15.8亿元,YOY+44.3%、+20.9%、+16.1%,EPS分别为1.75元、2.11元、2.45元,对应PE分别为26X、22X、19X,公司业绩在经历渠道库存去化以及新团队新战略的推动,预计将会稳步增长,目前估值相对合理,维持“买进”评级。   风险提示:原料价格上涨、终端销售不及预期
      群益证券(香港)有限公司
      3页
      2023-11-01
    • 2023年三季报点评:滋补龙头业绩稳健兑现,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2023年三季报点评:滋补龙头业绩稳健兑现,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个股研报
        东阿阿胶(000423)   事件:东阿阿胶公布2023年三季度报告,2023Q3公司营业收入12.61亿元(YOY+3.32%),归母净利润2.53亿元(YOY+23.42%),扣非归母净利润2.10亿元(YOY+13.51%)。   业绩稳健增长,净利润表现亮眼。2023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34.28亿元(YOY+12.53%),归母净利润7.84亿元(YOY+52.79%),扣非归母净利润7.00亿元(YOY+54.86%)。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的高速增长得益于销售收入增长及毛利率提升等因素带动净利润增加。   销售收入增加叠加毛利率提升,拉动营业利润增长。2023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总成本25.91亿元(YOY+5.54%),销售毛利率70.94%,较上年同期上升近3.4pct,营业利润9.60亿元(YOY+53.82%),主要系销售收入增长及毛利率提升等因素带动营业利润增加所致。单Q3来看,2023Q3公司营业总成本10.25亿元(YOY+8.07%),销售毛利率71.96%,较上年同期上升近2.4pct,营业利润3.12亿元(YOY+16.27%)。   公司现金流充沛,销售费用率略有上升。2023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88亿元(YOY-0.04%),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8亿元(YOY+120.16%),本期购买理财资金较同期减少所致;截至2023年9月30日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60.55亿元(YOY+51.47%)。2023Q3公司销售费用率44.88%,同比上升8.3pct;管理费用率6.09%,同比下降1.6pct;财务费用率-2.05%,得益于货币资金较同期增加,提高存款资金收益。   投资建议:公司拥有滋补类龙头品牌,构建“药品+健康消费品”双轮驱动业务模式,推进阿胶类中药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我们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12/15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9/24/20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毛驴养殖低于预期;驴皮价格大幅上涨;阿胶块销量下滑;新产品放量低于预期;政策变化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11-01
    • 三季报点评:Q3业绩继续高速增长,长期成长可期

      三季报点评:Q3业绩继续高速增长,长期成长可期

      个股研报
        翔宇医疗(688626)   投资要点:   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42亿元,同比增长51.99%;归母净利润为1.79亿元,同比增长92.8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65元,同比增长194.9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9亿,同比大幅增长89.35%。基本每股收益1.14元。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7亿元,同比增长52.70%;归母净利润7154.94万元,同比增长35.2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6994.11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31.70%。基本每股收益0.46元。   公司是国内康复医疗器械行业内研发引领型企业。主要布局康复评定(包括评估肌力,神经障碍,功能损失程度等),训练康复(包括运动,主被动训练等康复训练设备),理疗器械(包括声光电测热设备,物理康复医疗设备),护理器械,辅具系列五大类业务。公立医院,民营医院,康复机构,养老机构都是公司的下游客户,公司是业内全领域,全产品种类康复器械龙头,覆盖了医疗领域里38个专科专病方案和2个专项的解决方案。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新增18项医疗器械注册证/备案凭证,累计获得311项医疗器械注册证/备案凭证;新增专利51项,累计获得1483项;新增软件著作权6项,累计获得141项。   2022年疫情影响,康复科室建设停滞,康复需求延缓,疫情后需求加速恢复。2023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7亿元,环比二季度增长7.8%,归母净利润0.71亿元,与二季度基本相当,三季度仍然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业绩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1)公司在2022年逆势扩张,新增了研发人员和销售人员,充分抓住了2023年疫后需求反弹的机会;此外,《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显示,2021年我国康复医院的数量为810家,其中非公立医院康复医院的数量为628家,占比达到了78%。公司在近年来加大了对民营医院的覆盖力度,民营医院销量的提升也贡献了公司业绩的增长。   在业绩快速增长的同时,公司各项费用率快速下降。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率为23.02%,管理费用率为4.98%,研发费用率为13.46%,财务费用率为-3.97%。   医疗反腐对公司的影响分析。公司公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医疗反腐客观上会对一些大型的学术活动或医院的大额招采造成一些延迟。但公司许多设备都是康复建科必备设备,产品价格不高、单一订单规模不大,且具有临床刚需性。此外,公司管理层在事件发生后及时作出反馈,充分发挥全国化的营销体系的优势,加大对民营、基层等医疗机构的覆盖,加大对非康复科的其他临床专科的渗透。再者,公司在养老、残联、军队训练伤、高等医学院校、中医康复等非反腐重点的领域的业绩也在持续成长。医疗反腐对公司的影响预计有限,四季度有望迎来公司的消费旺季。   预计我国康复器械行业增速将保持20-25%的加速增长态势。弗若斯特沙利文日前发布《中国康复医疗器械市场研究报告》指出,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医疗器械产品需求持续增长。中国康复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225.0亿人民币增长至2021年的450.3亿人民币,其复合年增长率为19.0%。根据《柳叶刀》2020年发表的关于康复的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显示,我国康复需求总人数超过4.6亿人,主要包括老年人群、术后人群、慢病人群和残疾人群。随着社会消费水平的提升,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加,康复需求预计将进一步增加。未来康复器械行业增速有望保持20-25%的加速增长态势。   目前我国的康复行业因为康复师人员不足,产品多以仿制为主,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公司是业内少有的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之一。在院内市场,翔宇医疗是业内为数不多可以提供覆盖医疗机构所有临床专科康复解决方案的研发引领型企业;在院外市场,翔宇医疗在养老、残疾人辅具、居家、中医、部队训练伤等领域也有布局。以盆底设备为例,根据9月28日公司公布的2023年9月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显示,目前公司盆底类产品营收3000万元左右,横跨了产后、妇科、老年科、泌尿、肛肠、男科等众多临床专科,多学科盆底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此外,公司通过成立全资子公司对儿童康复、妇科康复、中医康复、康复辅具、疼痛康复、神经康复等大专科的纵深布局,进一步提高团队的专业及服务能力,提高市场竞争优势。仅仅儿童康复市场的规模也非常可观。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儿童康复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显示,2022年,仅仅儿童康复器械市场规模就达到约117.1亿元。作为行业内研发的引领者,翔宇未来的业绩增长可期。   7月19日,公司推出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向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180万股,占草案公告时公司总股本的1.125%。首次授予的价格为每股32元。据计划,公司设定的2023年业绩考核目标为:以2022年营业收入为基数,2023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50%;或者以2022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基数,2023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70%。2024年的业绩考核目标为:以2022年营业收入为基数,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80%,或者以2022年扣非净利润为基数,2024年扣非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120%。股权激励计划彰显公司对未来发展的信心。此外,截至2023   年9月30日,公司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已累计回购公司股份约39.6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2478%,   第2页/共5页   回购成交的最高价为44.99元/股、最低价为37.89元/股,已支付的资金总额约为人民币1645万元(不含交易佣金、过户费等交易费用)。   预计公司2023年EPS预计为1.39元/股,24年EPS为1.64元/股,25年EPS为1.98元/股,对应10月30日收盘价50.95元,动态市盈率分别为36.65倍,31.07倍和25.73倍,维持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订单获取和确认的不确定性风险,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11-01
    • 公司简评报告:短期增速放缓,规模效应显现

      公司简评报告:短期增速放缓,规模效应显现

      个股研报
        益丰药房(603939)   投资要点   单季度业绩增速放缓;受益于规模效应,利润端增速更高。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58.9亿元(+19.0%)、归母净利润10.0亿元(+21.3%),其中Q3单季度实现营收51.8亿元(+12.7%)、归母净利润2.9亿元(+19.0%)。尽管受到各地门诊统筹政策落地速度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公司整体业绩依旧呈稳健增长态势。   收入结构逐渐调整。1)零售收入稳健增长,低毛利批发业务高速增长。分业务来看,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零售收入142.1亿元(+17.5%),毛利率为40.5%(-0.9pp);实现批发收入12.6亿元(+44.1%),毛利率为9.8%(-0.5pp)。2)高毛利中药与低毛利成药快速放量,非药品类库存消化。从产品种类看,2023前三季度公司中西成药、中药和非药收入分别为120.0(+20.8%)、15.2(+28.3%)、19.6(+5.4%)亿元,毛利率分别为34.9%(-0.6pp)、48.8%(+0.4pp)、48.8%(-4.8pp)。我们认为非药品类增速阶段性放缓主要是防疫类库存去化影响,随着群众健康意识提升,中药、保健品等产品则有望持续放量。   深耕优势区域,品牌与规模化效应持续显现。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共有连锁药店12350家(直营店9562家,加盟店2788家);其中前三季度新增门店2240家(自建1046家,并购368家,加盟826家);净增门店2082家(迁址49家,关闭109家)。从区域上看,公司在中南、华东和华北分别拥有直营门店数量4648(+577)、3610(+359)、1304(+320)家,医保门店占比分别为90.6%、86.3%、76.8%。公司围绕区域聚焦的扩张战略,在优势区域不断加密布局、深耕市场,区域内品牌效应与规模优势持续凸显。   毛利率或将下行,净利率有望维持较高水平。2023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39.6%(-0.8pp)、净利率为7.1%(+0.1pp);其中Q3单季度,公司毛利率为38.6%(-2.42pp)、净利率为6.4%(+0.4pp)。导致公司毛利率下降的短期因素预计主要是受到各地门诊统筹落地速度与细则不同影响;中长期来看,低毛利批发业务与处方药产品放量或将导致整体毛利率下行。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5.5%、4.3%、0.4%,分别较上年同期变动-1.2、+0.1、-0.2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下降预计主要是,Q3收入不及预期,销售员工激励费用减少。长期来看,伴随统筹政策落地,药店流量提升,公司作为大型连锁药房之一,或将显著受益,净利率有望维持在行业较高水平。   投资建议:我们暂维持预测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1/20.3/25.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60/2.01/2.49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1.5/17.1/13.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门店扩张不及预期的风险;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等。
      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11-0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