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801)

    • 2023年扭亏为盈,人二倍体狂苗销售值得期待

      2023年扭亏为盈,人二倍体狂苗销售值得期待

      个股研报
        康泰生物(300601)   事件:   2024年4月26日,康泰生物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及2024年一季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77亿元,同比+10.14%;实现归母净利润8.61亿元,同比+749.0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22亿元,同比+495.11%。2024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2亿元,同比-39.65%;归母净利润0.54亿元,同比-73.69%;扣非归母净利润0.14亿元,同比-92.42%。   在研品种陆续获批,人二倍体狂苗放量值得期待   分产品结构看,2023年,自主产品一类苗实现收入0.25亿元,同比-89.00%;自主产品二类苗实现收入34.41亿元,同比+18.59%,二类苗占比为98.96%。2023年以来,公司自主研发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水痘减毒活疫苗获得药品注册证书,人二倍体狂苗销售放量值得期待。   国际化战略稳步推进,持续取得进展   公司国际化战略稳步推进,持续取得进展。2023年10月,公司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获得了印度尼西亚《上市许可证》,标志着该疫苗已具备在印度尼西亚市场销售的基本条件,目前公司已与印尼合作方签署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销售合同》。2024年4月,公司全资子公司民海生物与大兴区政府、阿斯利康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共同探索疫苗领域的全方位合作,助力中国疫苗创新产品海内外合作与发展。   产品结构变化有望带动盈利能力提升   2023年,公司毛利率为84.54%,同比+0.37pct,其中二类苗毛利率为86.59%,同比-0.56pct,一类苗毛利率为-191.96%,同比-243.90pct,我们认为随着二类苗进一步放量,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销售净利率为24.77%,同比+28.90pct;研发费用率为14.40%,同比-11.00pct。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2024Q1公司业绩表现有所承压,我们认为随着13价肺炎疫苗放量与二倍体狂苗上市销售,业绩有望持续稳健增长。考虑到未来每年新生儿数量变化等因素,我们将2024-2025年营业收入由47.88/54.40亿元调整为45.01/53.68亿元,2026年收入预测为62.06亿元;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由14.54/17.99亿元调整至10.04/12.31亿元,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4.52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动的风险,新产品研发未达预期的风险,接种疫苗不良事件的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5-21
    • 恒瑞医药(600276):GLP-1产品组合对外授权,创新出海密集兑现

      恒瑞医药(600276):GLP-1产品组合对外授权,创新出海密集兑现

    • 鱼跃医疗(002223):高基数下增长稳健,血糖、呼吸多业务线持续亮眼

      鱼跃医疗(002223):高基数下增长稳健,血糖、呼吸多业务线持续亮眼

    • 2023年报及2024一季报点评:巴西业务短期承压,24Q1归母净利润同比-49%

      2023年报及2024一季报点评:巴西业务短期承压,24Q1归母净利润同比-49%

      个股研报
        隆平高科(000998)   核心观点   巴西业务短期承压,24Q1归母净利润同比-49%。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92.23亿元,同比+22.45%,其中国内业务增长明显,收入突破50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00亿元,同比+124.02%,主要受益于主业降本增效、美元贷款置换和低效资产处置。   分季度来看:公司2024Q1实现营业收入20.72亿元,同比+16.56%,主要原因系公司新品种逐渐放量,主业销量实现同比增长。公司2024Q1实现归母净利润0.77亿元,同比-48.95%,主要原因系:(1)巴西当地粮价低迷,境外子公司加大促销力度,销售费用率上升,同时受业务扩张、人员扩招影响,管理费用率上升;(2)有息负债增加使得利息支出同比增加,另外汇率波动导致汇兑损失,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   分业务来看:公司玉米种子业务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60.30亿元,同比+16.87%,其中国内业务营收22.68亿元,同比+72.30%,市场占有率由7%提高至近10%,居国内第一,巴西业务营收38.86亿元,稳居巴西第三;毛利率为40.02%,同比-1.46pct。公司水稻种子业务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7.77亿元,同比+36.50%,市场占有率18%,位居国内第一;毛利率为36.37%,同比+8.49pct。   累计10个转基因玉米品种过审,先发优势明显。品种方面,公司子公司联创种业(裕丰303D、裕丰303R、裕丰303H、中科玉505D、中科玉505R、嘉禧100D、联创808R)、河北巡天(农大372R)、湖北惠民(惠民207R)、安徽隆平(隆平218R)的共计10个品种已通过转基因玉米品种审定,占通过总量的16%。在转基因性状方面,已过审转基因玉米品种中累计有12个使用了公司参股公司杭州瑞丰的性状,占通过总量的19%。综合来看,公司在转基因玉米商业化领域先发优势明显,后续有望充分分享种子提价、性状收费双重增益。   风险提示:恶劣天气带来的制种风险;转基因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内玉米种子龙头,兼具品种、性状双重优势,未来转基因商业化落地后玉米业务有望继续维持量价双击。综合考虑内部优化及外部粮价回落对业绩的影响,我们调整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5.1/6.3(原为5.0/6.5亿元),预测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7.3亿元,对应2024-2026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39/0.48/0.55元,维持“买入”评级。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4-05-20
    • 坚定研发投入,基因测序仪业务持续扩大市场份额

      坚定研发投入,基因测序仪业务持续扩大市场份额

      个股研报
        华大智造(688114)   事件:4月26日,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及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2023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9.11亿元,同比下滑31.19%;归母净利润-6.07亿元,同比下滑129.98%;扣非净利润-6.82亿元,同比下滑358.54%。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8.70亿元,同比下滑161.22%。   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31亿元,同比下滑14.26%;归母净利润-2.01亿元;扣非净利润-2.13亿元;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2.19亿元。   测序业务发展良好,国内外并驾齐驱扩大市场份额   2023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67亿元,其中,基因测序仪业务实现收入22.91亿元,同比增长30.31%;实验室自动化业务中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相关的常规业务实现收入1.53亿元,同比增长4.95%;新业务中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相关的常规业务实现收入2.54亿元,同比增长21.41%。   2023年,基因测序仪业务板块按照产品类型划分,仪器设备实现收入8.98亿元,同比增长18.75%,试剂耗材实现收入13.54亿元,同比增长38.31%。按照收入地区划分,国内收入14.43亿元,同比增长24.38%,收入占比为62.97%,海外收入8.49亿元,同比增长41.82%,占比37.03%。   对于国内市场,公司占国内基因测序行业上游收入口径的市场份额为32.6%;新增测序仪销售装机695台,占国内基因测序行业上游新增装机口径的市场份额为47.3%,测序设备新增装机的市场份额连续两年位居国内第一。对于海外市场,公司测序业务覆盖近70个国家或地区,服务网络进一步扩大,为更多国家的科研机构、医疗机构和个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测序服务。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基因测序仪业务板块实现收入4.49亿元,同比增长4%,其中海外实现收入合计1.57亿元,同比增长19%。   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增长,净利率短暂承压   2023年度,公司的综合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整体净利率分别为59.47%、28.58%、18.14%、31.26%、-4.78%、-20.86%,分别变动+5.89pct、+14.01pct、+3.84pct、+12.01pct、-1.19pct、-68.68pct。其中,毛利率提升明显,主要系基因测序业务收入占比提升;销售费用率提升明显,主要系营销网络的建设及市场拓展力度加大;研发费用率提升明显,主要系对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加大。   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下滑较多,主要系:1)实验室自动化产品需求萎缩导致相应产品收入同比大幅下滑,整体毛利贡献额减少;2)市场需求变化导致公司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增加;3)公司持续加大对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工作,导致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4)公司坚持立足国内,布局全球,加大了营销网络的建设及市场拓展力度导致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   2024年第一季度的综合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整体净利率分别为64.80%、37.91%、23.67%、38.16%、1.45%、-38.11%,分别变动+8.89pct、+10.97pct、+6.66pct、+2.81pct、+3.91pct、-13.87pct。销售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继2023年继续维持高位,因此净利率短暂承压。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公司核心业务板块分析,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4.44亿/41.74亿/50.2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8.3%/21.2%/20.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6亿/1.09亿/3.3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6.1%/152.7%/204.2%;EPS分别为-0.50/0.26/0.79元/股,按照2024年5月14日收盘价对应2024年6.91倍PS。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汇率波动风险、贸易摩擦风险、业务模式相关风险、产品研发失败风险、产品结构单一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4-05-20
    • 23年业绩符合预期,24Q1业绩受高基数影响,后期有望反弹

      23年业绩符合预期,24Q1业绩受高基数影响,后期有望反弹

      个股研报
        开立医疗(300633)   事件:4月11日,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2023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20亿元,同比增长20.29%;归母净利润4.54亿元,同比增长22.88%;扣非归母净利润4.42亿元,同比增长29.5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89亿元,同比增长3.43%。   其中,2023年第四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52亿元,同比增长27.58%;归母净利润1.34亿元,同比增长7.56%;扣非归母净利润1.21亿元,同比增长3.43%。   4月26日,公司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9亿元,同比增长1.33%;归母净利润1.00亿元,同比下滑27.65%;扣非归母净利润0.92亿元,同比下滑26.5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29亿元,同比下滑-159.07%。   软镜持续高速发展,超声四季度实现反弹   按照产品划分:2023年全年,公司彩超产品的收入为12.23亿元,同比增长13.28%,占营业收入比重为57.68%;彩超业务的毛利率提升0.21pct至65.88%。来自内窥镜及镜下治疗器具的收入为8.50亿元,同比增长39.02%,占营业收入比重为40.10%;该业务的毛利率提升4.85pct至74.42%。   按照地区划分:2023年全年,公司国内收入为11.81亿元,同比增长21.97%,占营业收入比重为55.71%;国内收入的毛利率提升1.55pct至79.46%。公司国外收入为9.39亿元,同比增长18.24%,占营业收入比重为44.29%;国外收入的毛利率提升3.37pct至56.78%。   高端突破带动毛利率提升,净利率逐渐稳定   近几年来,随着公司持续在超声和内镜两大市场进行高端突破,公司销售的综合毛利率稳步提升。2023年全年,公司的综合毛利率提升2.54pct至69.41%。费用率方面,2023年全年,公司的销售费用率、研发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4.73%、18.12%、6.05%、-2.11%,同比变化分别为+0.72pct、-0.54pct、+0.49pct、-0.41pct。综合影响下,2023年全年,公司的净利率提升0.45pct至21.43%。   其中,2023年第四季度的综合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研发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净利率分别为70.96%、26.30%、18.49%、6.66%、-1.81%、20.51%,同比变化分别为-1.16pct、-0.64pct、+1.63pct、+1.23pct、-1.14pct、-3.82pct。   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的综合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研发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净利率分别为69.40%、25.64%、21.20%、7.21%、-3.36%、20.90%,同比变化分别为+0.80pct、+3.30pct、+4.29pct、+1.89pct、-1.82pct、-8.37pct。   多产品线格局初步形成,研发营销齐进步   2023年,公司各项业务发展总体符合经营计划,超声业务平稳增长,内镜业务保持较高增速,外科业务完成整合步入快车道,心血管介入产品崭露头角,公司多产品线格局初步形成。   研发方面,公司在2023年取得较大成果。超声领域,公司新一代高端彩超平台S80/P80系列正式上市,进一步增强公司在高端超声领域的竞争力。消化与呼吸内镜领域,公司推出HD-580系列内镜,该产品相对HD-550系列内镜大幅提升了图像质量和临床细节表现。微创外科领域,公司SV-M4K100系列硬镜获证,并启动多个外科研发新项目,逐渐形成外科科室的整体解决方案。心血管介入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的血管内超声产品正式上市,图像质量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成功中标国内省际联盟集采项目,为公司在心血管介入领域的发展创造良好开端。   营销方面,2023年公司国内、国际营销均不断往更专业化、体系化迈进。在国内市场,公司进一步细化市场目标、精准定位各级医院和不同科室的需求,实施更具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在国际市场,公司便携超声X系列、E系列、搭载人工智能的Cupid系列超声、超声内镜系统(EUS)、超声产品ProPet系列机型和动物专用一体化内镜产品V-2000等新品,为公司海外业务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公司核心业务板块分析,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6.56亿/33.07亿/40.8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5.27%/24.50%/23.5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71亿/7.47亿/9.5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5.74%/30.76%/27.94%;EPS分别为1.32/1.73/2.21元,按照2024年5月10日收盘价对应2024年30.59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反腐活动影响医院招标进度的风险,技术创新和研发失败的风险,产品质量控制风险,部分进口原材料采购受限的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4-05-20
    • 改革持续推进,中药旗舰再出发

      改革持续推进,中药旗舰再出发

      个股研报
        太极集团(600129)   核心观点   国药旗下A股中药旗舰,战略重组开启新篇章。太极集团主要从事中、西成药的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传承创新中医药和发展现代医药,是全产业链布局的大型企业集团。2021年4月,公司完成战略重组,实控人变更为国药集团。在国药集团的带领下,公司发布“十四五”战略规划,明确了“一主两辅”的发展路径,由此开启新篇章。   医药工业为主,医药商业、中药材、服务业全面发展。2023年,公司医药工业收入103.88亿元,2021-2023年三年复合增长率20.73%;医药商业收入77.26亿元,2021-2023年三年复合增长率14.48%;中药材资源收入10.17亿元,同比增长118.60%;服务业收入0.52亿元,同比增长15.84%。目前公司已在各业务板块形成了良好的竞争力:1)医药工业方面,产品梯队分明,品牌影响力强劲,拥有中国首批驰名商标“太极”及2个中华老字号;2)商业零售方面,“太极大药房”和“桐君阁大药房”竞争力在川渝地区稳居第一;3)商业流通方面,网络覆盖广泛,产业链优势显著,业务覆盖川渝100多个市、区、县;4)中药材种植方面,成效喜人,成本质量优势突出,已覆盖全国20个省区,涉及品种达50多个。   重点布局“6+1”治疗领域,产品种类丰富。2023年,公司围绕“6+1”重点治疗领域,以消化系统及代谢用药、呼吸系统用药、心脑血管用药、抗感染药物、神经系统用药、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用药、大健康产品为重点治疗领域,以治疗性大众中西普药(尤其是基药品种和医保品种)为基础性产品线,组成了治疗领域广泛的产品群。   改革持续推进,运营管理水平稳步提升。公司紧紧围绕“十四五”战略规划,纵深推进改革发展,全面启动数字化转型。2024年是公司数字化转型攻坚之年,公司紧紧围绕数字化转型部署,着力打造各业务板块应用场景,加速建设“一个数字化太极”,有望打造中药行业和数字重庆的数字化转型标杆。投资建议: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公司是目前国内医药产业链最为完整的大型企业集团之一,随着公司改革的持续推进及数字化转型的全面启动,业务有望持续优化,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73/13.01/15.61亿元,同比增长30.51%/21.24%/20.03%。综合绝对估值与相对估值,我们认为公司合理市值区间为231.35—266.24亿元,合理股价为41.54—47.81元,较当前股价有2%—17%的溢价空间。   风险提示:集采降价风险;研发风险;竞争加剧风险;中药材价格波动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0页
      2024-05-20
    • 24年Q1收入显著改善,医疗大模型产品落地良好

      24年Q1收入显著改善,医疗大模型产品落地良好

    • 专注器械精密组件,不断打开成长空间

      专注器械精密组件,不断打开成长空间

      个股研报
        美好医疗(301363)   主要观点:   深耕医疗器械精密组件,业绩稳健增长   美好医疗成立于2010年,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医疗器械精密组件及产品领域,致力于为国内外医疗器械客户提供从产品设计开发到批量生产交付的全流程服务。公司发展稳健,2018~2022年公司营收复合增长率达24.87%,归母净利复合增长率达32.25%。2023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38/3.13亿元,同比减少5.49%/22.08%,业绩波动主要原因系传统业务家用呼吸机组件下游客户阶段性去库存影响呼吸机交付节奏。2024Q1,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2亿元/5803.99万元,同比减少23.34%/46.46%,公司家用呼吸机板块客户是全球家用呼吸机市场核心企业,短期业务波动不改公司业务长期向好发展趋势。   基石业务:家用呼吸机组件和人工植入耳蜗组件   公司基石业务为家用呼吸机组件和人工植入耳蜗组件,家用呼吸机主要用于OSAHA与COPD患者症状改善,相关疾病诊疗率提升加速家用呼吸机市场规模扩张,Frost&Sullivan数据显示,全球OSAHA和COPD患者人数预计2025年分别达11.58/5.33亿人,目前中国两种疾病的诊疗率均远低于美国,随着患者对呼吸和睡眠疾病的了解不断深入,家用呼吸机市场将稳步扩大,预计2025年全球家用无创呼吸机与通气面罩市场规模将分别达55.77/28.99亿美元,2020~2025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5.54%/12.38%。市场扩张与大客户竞争力提升,助力公司家用呼吸机组件营收高速增长。2018~2023年,公司家用呼吸机组件营收由4.80亿元增长至8.67亿元,复合增长率达12.55%。   人工植入耳蜗市场亦是高集中度市场,CR3=95%,QYResearch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9年,全球人工植入耳蜗植入系统市场规模从10.51亿美元增长至14.5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为8.38%,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球人工植入耳蜗需求下滑至13.38亿元,预计未来几年全球人工植入耳蜗市场将恢复增长趋势。2020~2023年,公司人工植入耳蜗组件营收由5515.23万元增长至1.14亿元,复合增长率达27.22%。   技术为基,主要客户粘性强   医疗器械精密组件制造需要具备模具设计、工程技术、自动化生产到组装、成品功能测试等批量化生产制造能力。公司精密模具设计与制造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自动化生产系统助力公司生产效率优于大客户海外供应商,先进设备及设施保障产品质量。医疗器械企业更换供应商成本大,公司早期介入客户新产品设计与开发,深度绑定大客户,保障业务稳健性。   增厚产品管线,加强公司成长韧性   公司十余年在家用呼吸机和人工耳蜗行业树立的较高品牌知名度和良好口碑,叠加精密模具、液态硅胶等核心技术与能够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的产品设计开发到批量生产交付的全流程服务能力,助力公司不断拓展全球优质客户,为飞利浦、雅培、强生、西门子、迈瑞等企业提供组件的开发及生产服务;产品线持续增加,公司在家用呼吸机和人工植入耳蜗两大基石业务的基础上陆续拓展发展自产产品业务、家用及消费电子组件业务、精密模具及自动化设备等,为企业提供新增长驱动,加强公司成长韧性。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16.93/21.16/26.59亿元,同比增速为26.5%/25.0%/25.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7/5.05/6.41亿元,同比增速为26.6%/27.2%/27.0%;对应2024~2026年EPS为0.98/1.24/1.58元/股;对应2024~2026年PE为26x/20x/16x。考虑到美好医疗为国内器械精密组件领先企业,技术沉淀深厚,客户合作关系稳固。我们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单一客户重大依赖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原材料涨价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1页
      2024-05-19
    • 眼药龙头,眼科脑科创新药未来可期

      眼药龙头,眼科脑科创新药未来可期

      个股研报
        康弘药业(002773)   投资要点:   康柏西普RVO新适应症有望带动24年业绩快速增长,长期来看有望成为十亿量级现金流品种:康柏西普新适应症视网膜静脉阻塞(RVO)于2022年通过谈判纳入医保目录,于2023年3月1日正式执行,2023年全年康柏西普实现了快速增长(同比增长41.7%)。2024Q1康柏西普延续了良好的增长势头(同比增长49%),预计全年有望保持高增长。虽然目前国内抗VEFG在研品种较多,但康柏西普具备适应症(覆盖完备)、依从性(使用支数较少)、治疗费用(低于雷珠单抗和阿柏西普)等明显优势。此外从渗透率来看,假设按照人均使用3支,我们预计康柏西普自上市以来整体覆盖人数不到100万人,考虑到国内眼底治疗千万人群的市场空间,目前治疗率还处于极低的水平,此外2023年第四次医保谈判康柏西普未降价,价格体系有望维持,暂时不用担心竞争格局恶化问题。我们判断康柏西普远期有望成为一款十亿量级的现金流品种。   化药板块走出集采影响,中药板块稳定增长:化药板块核心品种文拉法辛和阿立哌唑已经参与第五批和第七批集采,对于业绩最大的影响已经在2021-2023年化药板块业务有所体现,预期后续影响逐步削弱,且化药板块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口服液/片、氢溴酸伏硫西汀片等新品刚刚上市,有望在2024年贡献新增量,化药板块整体负面影响趋弱;中药板块整体较为稳健,受益于舒肝解郁的持续放量潜力,预期中药板块有望保持稳定增长水平。   创新管线丰富且有差异化,潜在空间较大:公司在研创新药聚焦眼科、脑科和肿瘤领域,相关产品的临床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且部分产品年内或有临床数据读出催化。(1)眼科领域:第一代眼底病基因治疗产品KH631和第二代基因治疗产品KH658临床有序推进,同类品种曾有艾伯维17亿美金收购先例,品种潜力巨大,此外海外对标品种艾伯维ABBV-RGX-314品种2024年Q3或有新数据读出。(2)脑科领域:中药创新药五加益智颗粒(KH110)目前处于临床Ⅱ期阶段。(3)肿瘤领域:公司合成生物学平台第一个创新药KH617治疗脑胶质瘤曾获得FDA孤儿药认证,目前处于临床1期阶段。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增速分别为20%/15%/14%,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1%/17%/14%,EPS分别为1.37元、1.61元、1.84元。采用可比公司估值法,2024年可比公司平均PE倍数为22倍,公司PE仅为17倍。我们认为,公司康柏西普仍然处于快速增长期且公司创新药临床管线丰富具备差异化,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康柏西普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市场准入及销售价格下降的风险;药品研发风险;人才缺乏的风险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6页
      2024-05-19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