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801)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4年上半年业绩亮眼,多领域逐步进入放量期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4年上半年业绩亮眼,多领域逐步进入放量期

      个股研报
        圣湘生物(688289)   2024年上半年业绩亮眼,多领域逐步进入放量期,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2024H1预计实现营收7.10亿元(yoy+66%),归母净利润1.50-1.65亿元(yoy+64%-80%),扣非净利润1.20-1.30亿元(yoy+285%-317%),其中2024H1呼吸道业务收入已与2023年基本持平,其中2023年呼吸道业务收入超4亿元(yoy+680%)。同时公司持续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强化平台化、国际化战略打造,内生驱动与外延增长齐驱并进,考虑公司多领域深化布局、医疗合规化及呼吸道业务放量,我们下调2024-2025年并新增2026年的盈利预测(原值3.23/5.33亿元),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6/4.41/6.16亿元,EPS分别为0.54/0.75/1.05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2.0/22.9/16.4倍,维持“买入”评级。   持续专注深耕分子诊断,内生增长动力强劲,后市可期   公司专注分子诊断行业,在呼吸道疾病、妇幼健康、血源感染性疾病、测序等多个领域的1000余种产品覆盖全生命周期不同人群,还提供各类检测服务2200余项,形成了集试剂、仪器、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分子实验室共建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在呼吸道领域,已搭建涵盖60余种产品的矩阵式布局,能够提供单检、多联检、免疫抗原、耐药基因筛查、病原体二代测序等多种组合方案,全新超声直扩滴管技术大大缩短核酸检测用时,同时携手美团、京东打造“3小时呼吸道核酸检测圈”,率先开拓核酸检测居家服务之路。在妇幼健康领域,HPV(人乳头瘤病毒)检测产品成功中标二十五省联盟集中带量采购,其中2个产品采购量报量排名第一。在血源感染性疾病领域,乙肝、丙肝检测产品在2023年全国室间质量评价活动中实验室用户数继续保持第一,HIV检测产品广获疾控与临床体系认可。核心分子业务成长潜力大,有望驱动业绩高速增长。   多领域关键赛道布局加速,外延驱动平台型IVD企业持续成长   公司依托创新研发优势,已在其他多领域多赛道先发布局。在测序领域,推出病原超多重靶向测序(tNGS)、病原宏基因组测序(mNGS)和病原全基因组(WGS)等多种检测技术,且已经运用于结核诊断及耐药防控、呼吸道感染、中枢系统感染等领域。在免疫领域,战略投资安赛诊断,电化学发光平台产品线逐步完善,并在肿瘤标志物、甲状腺功能、性激素、阿尔茨海默早期检测等方向开展多个项目的研发,单人份化学发光仪器及60余种发光试剂获得CE注册证书且形成销售。在POCT领域,与全球领先的英国QuantuMDx团队合作,呼吸道与生殖道感染等产品研发进展顺利。外延布局进一步助推公司打造平台型IVD企业,增强产业协同效应,形成多条增长曲线。   风险提示:产品推广不及预期、政策变化风险、集采影响毛利率。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7-05
    • 锦波生物(832982):24H1预告同增165-183%,大超市场预期

      锦波生物(832982):24H1预告同增165-183%,大超市场预期

    • 锦波生物(832982):24H1业绩预告表现亮眼,胶原景气度持续验证

      锦波生物(832982):24H1业绩预告表现亮眼,胶原景气度持续验证

    • 两性健康药物快速放量,胃肠用药有望迎来拐点

      两性健康药物快速放量,胃肠用药有望迎来拐点

      个股研报
        泰恩康(301263)   报告摘要   广东泰恩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专注于研发、生产、销售及代理运营医药产品、医疗器械、并提供医药技术服务与转让的综合性医药创新企业,核心产品有和胃整肠丸、“爱廷玖”盐酸达泊西汀片、“沃丽汀”卵磷脂络合碘片等。2022年3月29日,泰恩康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首次发行A股,公司成功上市。   投资要点   代理和胃整肠丸转为自有产品,沃丽汀稳健增长   2023年,公司代理产品和胃整肠丸销售收入超过2亿元,并且毛利率提升至2023年79.87%。和胃整肠丸品牌力优秀,公司与李万山药厂签署协议将其转为自有产品,或未来有望快速放量。公司代理产品沃丽汀为眼科用药,产品力优秀,2023年销售收入达1.84亿元,未来销售收入或有望稳健增长。   自有产品两性健康药物快速放量,抗PE、抗ED适应症协同发力   公司自有产品两性健康药物快速放量,2022年两性健康药物收入为2.29亿元,同比增长48.48%,其中爱廷玖销售超2亿元。2023年两性健康用药销售收入为2.25亿元。公司自主研发的“爱廷威”他达拉非片于2022年6月获批,主要治疗ED,有望与“爱廷玖”盐酸达泊西汀片形成联动,抗ED与抗PE治疗协同发力,提升品牌影响力。   加码创新,白癜风药物试验进入2期临床阶段   国内白癜风患者约1400万人,治疗药物市场前景广阔。公司2023年7月,公司获准开展CKBA软膏白癜风适应症开展II期临床试验,研究进展迅速。机制上CKBA有别于其他在研药物(主要为Jak抑制剂),具有机制的独特性优势,我们认为该产品若成功上市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总体收入分别为9.66/11.65/13.77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7%/21%/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34/3.09/3.88亿元,EPS分别为0.55/0.73/0.91元。考虑到公司作为两性健康药物优质企业,公司核心产品不断放量,同时白癜风药物CKBA管线持续取得进展,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发展,给予2024年PE为30倍,目标价16.50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动风险、研发风险、代理运营业务的经营风险、进口产品注册证到期再注册风险、测算具有主观性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1页
      2024-07-04
    • 血液瘤产品商业化持续推进,自免管线进展可喜

      血液瘤产品商业化持续推进,自免管线进展可喜

      个股研报
        诺诚健华(688428)   主要观点:   聚焦恶性肿瘤和自免领域,开发同类最佳或同类首创药物。公司是一家以卓越的自主研发能力为核心驱动力的创新生物医药企业,目前已构建了从源头创新、临床开发、生产到商业化的全产业链平台,产品布局聚焦于血液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实体瘤等存在巨大未满足医疗需求和广阔市场空间的领域,覆盖小分子药物、单克隆抗体及双特异性抗体。公司核心产品奥布替尼已在中国和新加坡获批上市,并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和临床诊疗指南;核心产品Tafasitamab治疗方案已在香港获批上市,国内上市申请已于近期获NMPA受理;13款产品处于临床阶段,在中国和全球各地区推进多项临床研究。   奥布替尼商业化持续推进,新适应症有望年内提交NDA。奥布替尼是一款潜在同类最佳的高选择性、共价不可逆的口服BTKi;基于它特殊分子结构,其相较于其他已上市BTKi具有更精准的BTK激酶选择性。奥布替尼已获批三项适应症,其中r/rCLL/SLL和r/rMCL于2020年附条件获批上市,r/rMZL适应症于2023年附条件获批上市、为国内首个且唯一获批的BTKi;1LCLL/SLL(中国)和r/rMCL(美国)预计今年三季度提交NDA;另有多项适应症处于临床三期阶段。除此之外,奥布替尼和ICP-248联用于1LSLL/SLL患者的IND在今年获CDE批准开展。   Tafasitamab联合来那度胺国内BLA获正式受理,明年有望贡献业绩增量。Tafasitamab联合来那度胺疗法已在美国、欧洲和中国香港获批上市,国内上市申请已获NMPA正式受理。在患者可及性方面,Tafasitamab联合来那度胺疗法已作为临床急需药品获批在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及大湾区为符合条件的DLBCL患者使用,且被多个省市纳入境外特殊药品商保目录。此外,Tafasitamab联合来那度胺的疗法于2022年首次被纳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并作为II级推荐。Tafasitamab竞品数量较少,且相比大部分竞品具有进度领先优势和治疗费用优势   奥布替尼具有治疗B细胞信号通路异常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潜力。奥布替尼用于治疗ITP在已完成II期临床试验中展现出优异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所有患者中36.4%(33名患者中的12名)达到主要终点,50mg组患者40%达到主要终点(15名患者中的6名);在12名达到主要终点的患者中,83.3%(12名患者中的10名)的患者实现了持久缓解(14-24周期间6次就诊中至少有4次血小板计数≥50×109/L);22名对糖皮质激素或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敏感的患者中:50mg组,75.0%达到主要终点(8名患者中的6名);该适应症的III期注册临床试验目前正在中国顺利推进中。此外,奥布替尼针对SLE的IIa期临床试验于2022年3月取得积极结果,可能成为潜在治疗SLE的first-in-classBTKi,并已在中国启动IIb期临床试验,其口服给药相比常用的SLE注射剂药物具有明显的优势。   NTRK突变为多癌种致病因素,公司研发策略关注儿科人群。公司的产品Zurletrectinib(ICP-723)是第二代泛TRKi,可克服第一代TRKi生的耐药性,用于治疗未接受过TRKi治疗,以及对第一代TRKi产生耐药的携带NTRK融合基因的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患者。   Zurletrectinib目前已在中国大陆地区启动针对NTRK基因融合阳性的晚期实体瘤的成人和青少年(12岁+)患者的II期注册性临床试验;针对儿童患者(2周岁到12周岁)新剂型的IND申请已于2023年7月获CDE批准。公司预计2024年末或2025年初在中国大陆递交NDA。截至目前已观察到80%-90%的ORR。   投资建议:   我们对现有已上市产品奥布替尼(三个获批适应症)和预估2026年以前能上市的产品或适应症(Tafasitamab、Zurletrectinib、奥布替尼国内1LCLL/SLL和美国r/rMCL)做NPV估值,假设无风险利率Rf为2.27%(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市场预期投资回报率Rm为8%,所得税率为15%,永续增长率为1%,计算得出WACC为6.54%,通过DCF模型测算出公司总股权价值为235亿元人民币。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的收入分别为9.76/13.98/18.4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4/-5.98/-4.33亿元。考虑公司奥布替尼多项血液瘤适应症获批上市、新适应症上市申请在即,销售放量可期;Tafasitamab上市申请已获受理有望明年开始贡献业绩,自免管线推进顺利,公司总股权价值大于当前市值,我们首次给予其“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商业化进度不及预期、研发不及预期,人才流失风险,毛利率下滑风险,医保政策风险。
      长城国瑞证券有限公司
      50页
      2024-07-04
    • 上半年利润端增速显著,毛利率提升助力持续增长

      上半年利润端增速显著,毛利率提升助力持续增长

      个股研报
        千红制药(002550)   事项:   2024年7月3号,千红制药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8亿元(+53.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79亿元(+60.6%),主要受主营业务毛利率提升影响。   平安观点:   受肝素原料药毛利率提升利好,公司24H1利润端有望实现快速增长。公司24H1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8亿元(+53.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79亿元(+60.6%),主要受主营业务毛利率提升影响,伴随销售费用率逐步下降。   肝素原料药价格边际初现,24H2新周期即将开启。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截至2024年5月,肝素出口价格为4181美元/kg,处于历史低位,当月肝素供应量为11.69吨,高于历史平均月供应量的9.43吨,上下游供需关系持续改善,伴随肝素采购量的持续提升,肝素新周期有望于24年下半年开启。同时,公司与我国最大的生猪养殖企业牧原股份成立合资公司,进一步整合上游行业资源,助力打造肝素全产业链优势。在制剂端,公司依诺肝素中标第八批国家集采,光脚品种有望带来业绩增量。此外,公司就达喜复方消化酶胶囊与拜耳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将相关产品切入拜耳OTC销售平台,积极开拓院外市场,有望实现药店渠道的有力增长。   布局创新药,开拓公司第二增长曲线。根据公司公告,血液瘤治疗CDK9抑制剂QHRD107是由公司自主研发的一类靶向抗癌新药,正在国内开展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Ⅱ期临床试验,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无高选择性CDK9抑制剂获批上市,公司该产品全球进度领先,且采用口服给药,患者依从性较好,有望于24年底读出II期临床结果。此外,公司还有针对脑胶质瘤、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生长激素缺少的儿童生长缓慢等多个适应症的创新药在研管线稳步推进,积极打造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投资建议:我们维持公司2024-2026年营收预期18.24/20.69/24.49亿元,净利润预期2.85/3.76/4.66亿元不变。伴随公司创新管线的持续推进,公司估值有望持续提升,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肝素价格波动风险:公司所属的肝素行业具有周期属性,肝素粗品价格、原料药价格,以及需求量,会呈现周期性波动的特点,可能会对公司的业绩产生影响。2)药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创新药研发风险较高,存在研发失败风险。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7-04
    • 集采助力冠脉支架业绩回升,神经介入开启新发展曲线

      集采助力冠脉支架业绩回升,神经介入开启新发展曲线

      个股研报
        赛诺医疗(688108)   报告摘要   冠脉介入市场需求旺盛,集采推动业绩修复   2023年大陆地区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注册总病例数为163.61万例(2017年-2023年的CAGR为13.80%)。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2021年中国的PCI的渗透率为824.1台/百万人,不足美国的渗透率三分之一。随着国民医疗支付能力和意愿的增强,以及政策支持和介入心血管手术的可及性提高,中国的PCI手术量预计将保持快速增长。   2023-2025年度冠脉支架集中带量接续采购中,公司HT Supreme、HTInfinity两款产品分别以779元、839元的价格在A组及B组中标,并获得千余家医院的勾选,其中三甲医院超过60%。集采首年,公司冠脉支架产品销量大幅增长,冠脉介入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9.10%。预计未来2年冠脉业务将为公司业绩带来更大贡献。   2023年9月14日,国内首个自主研发的冠状动脉棘突球囊扩张导管获批上市。该产品的获批,将进一步丰富公司多元化的产品组合,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产品即将获批,神经介入加速成长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脑卒中的发病率从1990年149/10万上升至2019年277/10万,预计未来发病率将进一步上升。随着临床需求的增长、相关器械的普及以及国家政策的推动,中国神经介入器械市场规模和渗透率有望持续快速增长。根据Frost&Sullivan,预计2030年将达到约442.26亿元(2025年-2030年的CAGR为22.79%)。2020年出血性脑卒中、脑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手术渗透率分别为9.1%、1.0%及2.7%,预计2026年将分别上升至31.7%、3.5%及19.5%。目前,神经介入医疗器械产品在中国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国产神经介入器械进口替代和产品创新潜力巨大。   赛诺医疗神经介入业务坚持以“深耕缺血、创新出血、突破通路”为战略引领,在急性缺血、狭窄缺血、出血及通路等方面实现了全品类差异化布局。2016年推出全球首款用于颅内狭窄的快速交换球囊Neuro RX,2020年推出全球首款用于颅内狭窄的低压快速交换球囊Neuro LPS。2021年推出全球首个专用于颅内动脉狭窄治疗的药物洗脱支架NOVA。   在研产品中,公司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自膨药物支架于2023年2月完成临床入组,2024年3月底,该产品已通过国家药监局创新医疗器械审批;涂层血流导向密网支架于2023年7月完成上市前临床试验的全部入组,新产品有望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新的增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53亿/6.43亿/9.3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2.07%/41.75%/45.6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07亿/0.46亿/0.80亿元,分别增长117.44%/559.39%/75.06%;EPS分别为0.02/0.11/0.19。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产品研发失败或注册延迟的风险,科研人才流失的风险,市场竞争风险,行业政策变化风险等。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2页
      2024-07-04
    • 锦波生物(832982):2024H1业绩预告亮眼,持续保持高增

      锦波生物(832982):2024H1业绩预告亮眼,持续保持高增

    • 锦波生物(832982):2024H1业绩预告点评:归母净利大超预期,薇旖美持续放量

      锦波生物(832982):2024H1业绩预告点评:归母净利大超预期,薇旖美持续放量

    • 巨子生物(02367):胶原龙头基本面持续向好,建议把握估值低位

      巨子生物(02367):胶原龙头基本面持续向好,建议把握估值低位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