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8168)

    • 再鼎医药(ZLAB):全球管线布局加速,中短期业绩有望持续增长

      再鼎医药(ZLAB):全球管线布局加速,中短期业绩有望持续增长

    • 天键股份(301383):业绩表现优异,AI AR眼镜、智能戒指、医疗助听器等新业务空间广阔

      天键股份(301383):业绩表现优异,AI AR眼镜、智能戒指、医疗助听器等新业务空间广阔

    • 康耐特光学(02276):主业利润增速靓丽,XR新业务稳步突破

      康耐特光学(02276):主业利润增速靓丽,XR新业务稳步突破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4年利润预计扭亏为盈,海外营收同比快速增长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4年利润预计扭亏为盈,海外营收同比快速增长

      个股研报
        科兴制药(688136)   利润端预计实现扭亏为盈,海外营收同比快速增长   2025年1月17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超10%,归母净利润约3000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约3300万元,将实现扭亏为盈。公司加速推进“海外商业化”战略,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以白蛋白紫杉醇在欧盟的获批上市为契机,迅速打开并深化了欧盟市场,海外销售收入较同期增长超60%(约2.2亿元),为公司全球化布局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公司聚焦降本增效,销售费用、研发费用、产品生产成本较2024年均有所下降。中长期维度看,公司逐步完成产品引进规划并持续推进引进产品出海,海外业务预计将进入加速成长期。我们看好公司长期发展,维持原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为0.41/1.04/2.28亿元,EPS为0.20/0.52/1.14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83.6/32.7/15.0倍,维持“买入”评级。   逐步完成产品引进规划,高效赋能国产高品质生物药出海   截至2024年6月底,公司已引进13种优势产品,其中肿瘤领域9个、消化及免疫领域2个、代谢病领域2个,预计2024-2025年累计将引入超15/20个产品。2024Q1-3公司自产EPO、GC和常乐康等产品持续拓展更多国际市场,新获坦桑尼亚等国家的上市注册批件。EPO、GC制剂占比不断提升,自产产品海外销售2024年前三季度的毛利率同比提升6.25%。   凭借20余年海外产品注册、开拓营销、合规审计方面丰富资源与经验能力,公司目前正积极推进引进产品在发达市场及新兴市场共60余个国家110多项注册进程。引进产品白蛋白紫杉醇于2024年7月获得欧盟委员会的上市批准,8月实现了首批发货,欧盟销售订单持续增加;自建白蛋白紫杉醇产线已通过欧盟的备案登记,有利于白蛋白紫杉醇销售毛利的提升。同时,公司新设立了德国子公司,将有力推动白蛋白紫杉醇在欧盟及英国的销售。   风险提示:医药监管政策变动、汇率波动、公司核心成员流失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1-20
    • Q4业绩符合市场预期,利润端短暂承压

      Q4业绩符合市场预期,利润端短暂承压

      个股研报
        共同药业(300966)   事件   2025年1月16日,公司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000-2,800万元,同比下降186.94%-221.71%,扣非净利润2,200-3,200万元,同比下降204.95%-252.66%。   观点   Q4业绩符合市场预期,毛利率下降及期间费用率提升影响利润水平。单季度来看,预计2024年Q4归母净利润亏损583.78-1,383.78万元,同比下降2,747.53%-6,375.65%;扣非净利润亏损783.78-1,783.78万元,同比下降266.24%-478.34%。我们认为公司盈利能力主要受到以下因素影响:①产品市场价格略有下降及新产品前期调试成本增加影响公司毛利率;②新产能仍处于爬坡阶段,华海共同运营成本增加,同时研发投入增多,相应费用同比增加;③募投项目转固后可转债利息停止资本化导致利息费用增加。   产品向原料药延伸,2025年部分产品有望实现销售。子公司华海共同已储备了睾酮、地屈孕酮、熊去氧胆酸、氟维司群、依西美坦等13个原料药产品。2024年H2起,公司陆续在中国、美国、欧洲等地同时提交产品注册申报,预计2025年部分产品实现销售。产能方面,截至2024年6月底,一期产品建设工程基本完工,并追加了二期产品生产线,不断丰富原料药生产线及产品。   产能大规模投放,助力营收快速增长。截至2024年9月底,公司固定资产合计为8.58亿元,相较2024年6月底增加了3.4亿元,相较2023年年底增加了6.49亿元,总规模扩大约4倍,在建工程合计8.56亿元,预计募投项目“黄体酮及中间体BA生产建设项目”于2024H2正式投产,华海共同原料药一期项目于2025年实现规模化生产。此外,部分产业链升级改造项目有望于2025H1顺利投产并实现收益。   投资建议   公司产能陆续投放,盈利能力有望随产能利用率的提升而修复,预测公司2024/25/26年营收为5.70/7.70/10.7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0.24/-0.12/0.38亿元,对应26年PE为57X,持续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产能投放不及预期;产品研发失败风险;产品价格下滑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5-01-19
    • 上海医药深度报告:全国医药流通龙头,工商业一体化发展

      上海医药深度报告:全国医药流通龙头,工商业一体化发展

    • 东阿阿胶深度报告:高增速高股息央企,改革持续带动增量

      东阿阿胶深度报告:高增速高股息央企,改革持续带动增量

    • 拟增发收购水木天蓬剩余股权获交易所批准,加码布局有源设备领域

      拟增发收购水木天蓬剩余股权获交易所批准,加码布局有源设备领域

      个股研报
        三友医疗(688085)   事件:   1月3日,公司发布公告,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为直接及间接购买水木天蓬剩余48.1846%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交易价格为41567.57万元,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合计持有水木天蓬100%股权。   点评:   整合主营业务,拓展产业链   公司拟投资4.16亿元收购水木天蓬48.18%股权,收购完成后将持有水木天蓬100%股权。水木天蓬成立于2010年6月,是高新技术企业及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深耕超声骨动力设备行业多年,掌握超声切割、生物组织识别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截至2024年4月30日,水木天蓬在境内共持有专利技术81项,在境外共持有专利技术218项。水木天蓬2023年营业收入9268.77万元,净利润4161.36万元,收入规模、盈利能力均持续增长。公司收购水木天蓬后将整合超声骨刀业务,拓展公司产业链,使产品链条从骨科植入物延展到骨科有源手术医疗器械,最终实现为客户提供整体手术解决方案的战略布局。   实现产品与终端客户协同效应,渠道资源共享与互补   公司骨科植入物产品应用于骨科手术,水木天蓬超声骨刀是骨科手术中先进的切骨设备和工具,公司与水木天蓬的终端客户上具有重合性。骨科植入物团队与水木天蓬超声外科手术设备团队协同形成特色疗法,并获得了市场的一定认可。公司收购水木天蓬控制权后,通过渠道资源协同,形成完善的基于学术的市场推广体系,双方整体市场资源配置得到优化,市场推广效率有所提升。   布局有源设备领域,拓展国际市场,推动业务的全球化发展   公司持续推进精益生产,以现有产品线——脊柱、创伤及超声骨动力系统为基础,持续推进运动医学、骨科新材料、手术机器人等骨科相关领域的战略规划和业务布局,进一步提升公司研发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在海外市场,公司依托子公司Implanet公司,将骨科植入物产品、超声骨刀产品及两者协同的创新疗法进行海外推广,有利于进一步拓展欧美高端骨科市场。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62/6.95/9.04亿元(2024/2025年前值分别为8.96/11.0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7/1.90/2.66亿元(2024/2025年前值分别为1.95/2.81亿元),下调原因主要系集采降价影响以及春风化雨机器人的研发项目致研发费用增加,考虑到未来国内脊柱植入性市场稳定增长,公司脊柱产品核心竞争力突出,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进度风险、收购公司业绩不及预期、政策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5-01-18
    • 深耕内镜上游,整机业务打开成长空间

      深耕内镜上游,整机业务打开成长空间

      个股研报
        海泰新光(688677)   投资要点:   光学业务为基石,绑定大客户深化产业链布局。海泰新光2003年成立,聚焦医用内窥镜和光学产品业务,经过多年探索,形成光学技术、精密机械技术、数字图像技术和电子技术等四大技术平台,与全球头部器械品牌史赛克深度合作,提供高清荧光内窥镜、摄像适配镜头和荧光光源模组等,基于核心原器件的积累,公司布局整机业务,纵向拓展产业链。   外科微创化促进硬镜普及,荧光技术迭代引领变革。硬镜主要用于普外科、耳鼻喉科、泌尿外科、骨科等科室,随着外科手术微创化趋势明显,各类硬镜在临床应用逐步普及,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及国内硬镜市场分别为72亿美元和110亿元,其中荧光硬镜分别为39亿美元和35亿元,荧光硬镜因具备更深   层显影、术中显影效率高等优势,国内外均对原有成熟白光技术进行替代。   技术积累深度绑定头部客户,境外库存压力缓解业务重回正轨。公司基于四大技术平台,在光学镀膜、光学装配、精密光学加工、ISP图像处理等工艺/技术中持续打磨,奠定供应链上游领先位置,与史赛克合作程度不断深化,参与2008年以来历代内窥镜系统核心光学部件的研发和量产,并作为多个组件唯一设计、生产供应商。2017-2023年,公司与史赛克销售自1.19亿增长至2.79亿,销售占比稳定在60%左右水平,随着境外库存的逐步出清,公司有望随史赛克全球推广步伐加快,实现收入端快速增长。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收入分别为4.32/5.86/7.37亿元,同比增长-8.20%/35.67%/25.75%;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5/2.07/2.71亿元,增速分别为-20.83%/79.50%/30.84%,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40x、23x、17x。选取同为内窥镜赛道公司的开立医疗、澳华内镜,以及医疗器械上游供应商美好医疗作为可比公司。基于公司在内镜上游组件积累丰富,整机产品持续打磨成型,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单一客户占比过高风险、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5-01-17
    • 巨子生物(02367):亮眼表现促管理层上调业绩指引,预计2025年保持高速增长

      巨子生物(02367):亮眼表现促管理层上调业绩指引,预计2025年保持高速增长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