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8168)

    • 健友股份2025年中报业绩点评:Q2环比改善,大分子产品开启第三成长曲线

      健友股份2025年中报业绩点评:Q2环比改善,大分子产品开启第三成长曲线

      个股研报
        健友股份(603707)   事件:2025年8月28日,公司发布2025年中报业绩。公司上半年收入19.80亿元,同比降低7.6%,归母净利润2.86亿元,同比降低29.32%;单Q2收入10.95亿元,同比降低3.84%,归母净利润2.02亿元,同比降低11.53%。   原料药板块仍有压力,制剂出口业务快速增长。分业务来看,公司上半年原料药板块实现收入2.91亿元,同比下降45.4%,收入占比14.69%,毛利率31.95%。原料药板块收入毛利均有较大幅度下滑,主要原因为肝素原料药规范市场订单量价齐跌,但仍好于预期,主要原因为非规市场量价逐步恢复。制剂板块上半年实现收入为16.59亿元,同比增长7.17%,毛利率为38.38%,同比下降5.72pct。其中国内制剂因部分产品续标导致收入阶段性承压,海外制剂仍保持较快增长,子公司Meitheal营业收入为11.37亿元,同比增长19.8%,主要原因为非肝素制剂销量同比增长约40%,未来随着阿达木、利拉鲁肽、白蛋白紫杉醇等生物类似物快速放量,预计公司海外制剂板块仍将实现较快增长。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坚定创新转型之路。公司上半年研发投入为4.32亿元,占销售收入比例为21.85%,同比增长126.55%。上半年,公司多个药品获得美国FDA及国家药监局批准,包括利拉鲁肽注射液、罗库溴铵注射液等,其中公司通过合作取得销售权益的紫杉醇白蛋白注射液开始商业化销售,成为公司2025年销售规模前五的产品,收购的生物类似物阿达木单抗注射液也完成了进一步开发工作,预计未来在现有销售收益基础上会增加其他市场常见规格,实现生产成本的进一步优化扩大获益空间。此外,公司进一步推进孤儿药XTMAB项目临床二期的研发工作。目前公司已经制定以生物类似物作为新增长曲线的发展战略,计划通过自研、合作开发、购买成熟权益等多种方式在未来五年快速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生物类似物管线,成为全球市场中少数在生物类似物市场全面参与竞争的制药企业。   投资建议:作为海外制剂出口的优秀平台型企业,随着利拉鲁肽、白蛋白紫杉醇、格拉替雷等产品获批,公司大分子企业形象逐步建立,未来增长前景广阔,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9.74/12.84/16.24亿元,同比增长18%/32%/26%,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为19/14/11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肝素价格波动的风险、药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医药销售合规的风险等。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8-30
    • 生殖康复快速增长,积极布局潜力业务

      生殖康复快速增长,积极布局潜力业务

      个股研报
        麦澜德(688273)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5上半年业绩,2025H1实现营收2.41亿元(yoy+5.62%),实现归母净利润0.64亿元(yoy-11.9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61亿元(yoy-8.08%)。2025Q2实现营业收入1.23亿元(yoy-0.89%),实现归母净利润0.24亿元(yoy-33.7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23亿元(yoy-28.54%)。   生殖康复业务展现增长潜力,国内入院顺利推进。2025H1,公司盆底康复业务收入0.89亿(yoy-15.93%),继盆底智能解决方案PI-ONE系统发布后,公司深化AI在盆底康复应用,结合数据提供患者个性化诊疗方案,推出报告解读智能体与盆底健康知识问答智能体,引领盆底诊疗智能化;耗材及配件收入0.59亿(yoy+13.92%),耗材产品国际合规注册实现重大推进;生殖康复0.80亿(yoy+42.45%);运动康   复0.07亿(yoy-26.78%)。公司产品已在国内约8700多家医院应用,其中三级医院1500余家。   毛利率短期承压,产学结合布局前沿应用。2025H1,公司产品整体毛利率70.90%(yoy-2.10pct),核心业务毛利率均有不同程度下滑,其中收入占比较大的盆底及产后康复设备业务、生殖康复业务毛利率分别为67.15%(yoy-2.64pct)、83.30%(yoy-9.92pct),主要因新产品推广初期,产品毛利略低于其他产品所致。25H1公司研发费用0.28亿(yoy+6.99%),公司加大新产品研发,针对脑机接口、AI皮肤健康评估等前沿应用,公司探索与高校产学合作,已建有多模态脑机精准驱动工业和信息化重点实验室等15个国家、省市级研发创新平台。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07/6.26/7.7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9.51%/23.34%/23.8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1/1.69/2.1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8.56%/29.59%/29.53%,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33/25/19倍。基于公司在盆底康复领域产品处于领先位置,康复产线多元化布局,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线恢复波动风险、并购整合不及预期风险、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风险。
      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5-08-30
    • 艾力斯2025年中报业绩点评:核心产品快速放量,海外临床顺利推进

      艾力斯2025年中报业绩点评:核心产品快速放量,海外临床顺利推进

      个股研报
        艾力斯(688578)   事件:2025年8月27日,艾力斯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74亿元(+50.57%);归母净利润10.51亿元(+60.22%);扣非归母净利润9.05亿元(+39.92%);经营性现金流10.93亿元。2025Q2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75亿元(+52.99%);归母净利润6.41亿元(+83.02%);扣非归母净利润5.09亿元(+47.3%);经营性现金流7亿元。   收入利润双增长,伏美替尼快速放量。2025上半年公司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50.57%和60.22%;2025Q2单季度延续快速增长趋势,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52.99%和83.02%;环比增长16.12%和56.09%。收入利润双增长主要得益于核心产品伏美替尼销售快速放量,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系上半年收到政府补助增加。公司继续加快核心产品商业化布局,目前销售团队超1400人,覆盖31个省市超5000家医院,未来在销售团队扩张、学术推广及内部优化管理等因素驱动下,业绩保持高速增长趋势。   戈来雷塞开启商业化,普拉替尼加速本地化生产。2025年5月戈来雷塞获NMPA批准用于至少接受过一种系统治疗的KRAS G12C突变NSCLC患者,6月正式开启商业化并在全国多地开出首张处方,市场份额快速扩张。另外RET抑制剂普拉替尼由境外转移至境内生产的药品已获得NMPA批准上市,预计2026年起从原料药到制剂实现完全本地化生产,生产成本大幅降低并为医保谈判做准备,目标2026年进入国家医保目录,销售有望在进医保后实现放量增长。   研发投入增加,海外临床顺利推进。2025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2.97亿元,同比增长126%;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为12.5%,较上年同期增加4.17pct。在研管线随研发投入增加稳步推进,其中伏美替尼用于EGFR20外显子插入突变NSCLC二线治疗上市申请获NMPA受理并被纳入优先审评,戈来雷塞联合SHIP2抑制剂用于KRAS G12C突变NSCLC一线治疗Ⅲ期临床顺利推进。海外合作方面,公司与ArriVent合作开发的伏美替尼用于20外显子插入突变NSCLC一线治疗的全球多中心Ⅲ期临床于上半年完成患者入组,针对PACC突变NSCLC一线治疗的Ⅲ期临床计划下半年完成首例患者入组。   投资建议:艾力斯作为肺癌小分子靶向治疗领域的龙头企业,其核心产品伏美替尼快速放量,商业化稳步推进;同时公司加强BD合作,持续引入重磅品种,发挥协同效应驱动业绩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56/22.33/26.87亿元,同比增长29.79%/20.34%/20.32%,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27.5/22.8/19.0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商业化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研发管线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出海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8-30
    • 公司简评报告:业绩表现亮眼,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公司简评报告:业绩表现亮眼,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个股研报
        百普赛斯(301080)   投资要点   公司业绩表现亮眼。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7亿元(同比+29.38%)、归母净利润8380万元(同比+47.81%)、扣非净利润8413万元(同比+45.82%);其中,Q2单季度实现收入2.01亿元(同比+30.95%)、归母净利润4323万元(同比+66.10%)。2025H1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90.14%(同比-1.32pct)、21.53%(同比+3.58pct)。从费用来看,2025H1公司销售、管理、研发的费用率分别为29.69%、15.36%和23.26%,分别同比-2.60、-0.7058.61-2.86pct。公司业绩增长强劲主要由下游客户需求增长驱动,同时公司持续提高运营效率16,785优化费用率,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国内外市场均快速增长。分区域看,2025H1国内实现营收1.23亿元,同比增长36.65%,国内创新药研发投入明显增加,带动生物试剂需求大增。2025H1国外实现营收2.58亿元同比增长22.94%,公司业务已成功拓展至全球近80个国家和地区,在北美、欧洲等海外成熟市场建设本地化团队和优化渠道,提升海外市场渗透率。分产品类型来看,核心业务板块重组蛋白试剂实现销售收入3.19亿元,同比增长25.71%,抗体、试剂盒及其他试剂实现营业收入4991万元,同比增长47.68%。公司在ADC(抗体偶联药物)、CGT(细胞与基因治疗)等前沿领域的深度布局逐步进入丰收期,相关产品线收入贡献持续提升,夯实公司在全球顶级医药企业核心供应商的地位。   持续加强研发投入。2024H1公司投入研发费用0.90亿元(同比+15.19%),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研发人员数量达到279人,占员工总数的30%以上。公司持续加大蛋白制备及制剂平台、蛋白衍生修饰标记平台等技术平台的升级力度,深化膜蛋白、酶、临床样本分析等产品和技术的研发。产能建设方面,位于苏州的GMP级别生产厂房已全面投入运营,具备为细胞与基因治疗等前沿领域提供临床级原料的能力,其严格的质量体系获得了国际顶尖客户的广泛认可,为业务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投资建议:公司业绩快速增长,我们上调2025-20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实现营收7.99/9.66/11.48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66/2.08/2.52亿元(2025-2026年原预测为1.41/1.7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99/1.24/1.50元,对应PE分别为59.35/47.27/38.9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下降风险;研发不及预期风险;海外市场不确定性风险等。
      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5-08-30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业绩短期承压&模制品贡献大,中期分红回报股东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业绩短期承压&模制品贡献大,中期分红回报股东

      个股研报
        山东药玻(600529)   业绩短期承压&模制品贡献大,中期分红回报股东。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发布2025年中报。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7亿元,同比-8.2%,归母净利润3.7亿元,同比-21.9%,扣非归母净利润3.5亿元,同比-22.0%。2025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3亿元,环比-8.9%,归母净利润1.5亿元,环比-34.0%,扣非归母净利润1.4亿元,环比-34.3%。考虑公司业务发展趋势,我们适当下调盈利预测并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8.82/9.48/10.34亿元(2025-2026前值为12.37/14.24亿元),同比-6.5%/+7.5%/+9.1%;对应EPS分别为1.33/1.43/1.56元;对应当前股价PE为16.7/15.6/14.3倍。随着公司中硼硅模制瓶逐步放量,下游需求回暖,业绩有望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H1公司盈利承压,中硼硅模制瓶仍是业绩支柱   收入结构:从产品端来看,2025H1公司模制瓶系列收入10.2亿元,占全部商品收入的43%,是公司绝对“现金牛”。棕色瓶系列收入为5.5亿元,占全部商品收入的23.2%。丁基胶塞收入为1.2亿元,占全部商品收入5.1%。铝塑盖塑料瓶收入为0.3亿元,占全部商品收入的1.3%。从区域端来看,2025H1国内收入为16.1亿元,占全部收入的68%,国外收入为7.6亿元,占全部收入的32%,三分之一的收入来自海外,出口仍是重要的增长极。盈利结构:2025H1公司整体毛利为7.5亿元,同比下降-8.5%;毛利率为31.6%,同比下降-0.8pct。分产品来看2025H1模制瓶系列毛利为4.5亿元,毛利率为44.1%;棕色瓶系列毛利为1.5亿元,毛利率为27.3%。盈利高度集中在模制瓶和棕色瓶,二者贡献了绝大部分的利润。其余商业贸易、丁基胶塞、铝塑盖塑料瓶毛利分别为0.1/0.5/0.1亿元。   成本压降显效、年中分红稳信心   (1)成本控制见效:公司持续深化采购管理创新,把大宗原料改为“一物料一策略”精准采购,同时深化精益管理,使营业成本同比下降6.9%,对冲了收入下滑带来的毛利压力。综合来看,盈利空间虽被需求疲弱压缩,但内部挖潜已部分抵消外部冲击,为后续需求回暖留出了弹性。(2)稳定的现金分红:在利润下滑的背景下,公司仍坚持中期分红1.86亿元,派息比例为50.06%,显示经营现金流质量良好、账面资金充裕。连续稳定的分红既回馈了长期投资者,也传递出管理层对未来经营恢复的信心。充裕的现金储备还为后续技改、扩产及并购整合提供了弹药,形成“现金   投入—盈利”的正循环。   风险提示:募投项目进展低于预期;产能消化不及预期;原燃料价格波动超预期。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8-30
    • Q2盈利能力短期承压,“大研发”有望驱动公司成长

      Q2盈利能力短期承压,“大研发”有望驱动公司成长

      个股研报
        奥翔药业(603229)   事件   2025年8月28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2亿元(YoY-2.14%),归母净利润1.69亿元(YoY-5.83%),扣非净利润1.51亿元(YoY-12.29%)。   观点   Q2营收略有下滑,短期盈利能力承压。分季度来看,2025Q2公司实现营收1.75亿元(YoY-8.48%),归母净利润0.50亿元(YoY-25.54%),扣非净利润0.40亿元(YoY-37.97%),毛利率为53.16%,同比-9.03pct,净利率为28.62%,同比-6.55pct。公司Q2营收略有下滑,短期盈利能力承压,我们认为,一方面与产品结构变化有关,同时部分产品竞争加剧,价格承压,其中心脑血管类产品毛利率同比下滑14.76pct;另一方面公司加大研发投入,Q2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087万元,研发费用率达16.00%,同比提升7.40pct。   研发投入持续加码,25H1研发费用创历史新高。公司坚持“大研发实现超常规快速发展”的发展理念,在扩大API及制剂研发队伍,提升研发效率和水平的同时,引进生物国千人才团队,成立合成生物技术研究所,利用生物技术与AI技术赋能API的发展,并开发特殊功能性产品,拓展新的发展领域,特别是合成生物技术与多肽药物、RNA药物、寡核苷酸及中分子药物的研发。2025H1,公司研发团队扩充至近500人,新成立了制剂研究院、合成生物技术研究院,研发费用达5,633.80万元,占营业收入的11.69%,同比增长39.40%,创历史同期新高,未来公司还将不断加大研发投入。   制剂将迎来收获期,打造第三增长曲线。公司与STADA合作的第一个制剂产品甲磺酸伊马替尼片于2024年12月获得比利时上市许可,预计将陆续在欧洲其他国家及中国获批,并有望于2025年H2开始贡献销售收入。此外,公司积极布局创新药业务,一方面投资新药公司,另一方面引进、开发新药,公司正在开发的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1.1类新药布罗佐喷钠尚待进入Ⅲ期临床。   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公司2025/26/27年收入为8.83/10.32/12.6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71/3.20/3.96亿元,对应当前PE为35/30/24X,考虑到公司持续加码研发投入,有望驱动公司成长,且制剂业务将于年内开始贡献增量收入,持续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风险;关税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产品价格下滑风险;产品研发失败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5-08-29
    • Q2收入利润创历史新高,多肽及小核酸原料药销售快速增长

      Q2收入利润创历史新高,多肽及小核酸原料药销售快速增长

      个股研报
        奥锐特(605116)   事件   2025年8月28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22亿元(YoY+12.50%),归母净利润2.35亿元(YoY+24.55%),扣非净利润2.26亿元(YoY+20.94%)。   观点   Q2收入及利润稳健增长,创历史新高。分季度来看,2025年Q2实现营收4.20亿元(YoY+6.31%)、归母净利润1.15亿元(YoY+8.53%)、扣非净利润1.13亿元(YoY+7.97%),毛利率为59.51%,同比基本持平,净利率为27.50%,同比+0.56pct。公司在上年同期高基数下,保持稳健增长,收入及利润再创新高,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①心血管类、呼吸系统类、女性健康类、神经系统类和抗感染类原料药销量提升,销售收入同比保持稳步增长;②原料药新产品进入销售快速增长期,司美和小核酸原料药销售快速增长;③地屈孕酮片稳健增长,2025H1实现销售收入9,568.52万元,同比增长3.47%。   地屈孕酮片进院持续推进,广东联盟集采有望助力产品放量。2025H1,公司重点推进地屈孕酮片的三级医院进院工作,新增进院1,754家(含社区门诊),截至6月底,总进院数超8,000家(含社区门诊),销售收入9,568.52万元,同比增长3.47%。2025年7月,广东22省联盟集采正式启动,集采品种包含地屈孕酮片,目前公司产品已符合申报条件,预计降幅有限,集采执行有望助力地屈孕酮片放量。同时,公司积极推进“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丰富产品矩阵,已经提交了地屈孕酮复方片、恩扎卢胺片、多替拉韦钠片、戊酸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的注册申报,预计2026年起每年获批3-5个产品。   积极布局多肽及寡核苷酸类药物领域,加码创新药研发。在多肽领域,24H2,公司年产300KG司美格鲁肽原料药生产线及其配套设施正式投产,25H1司美原料药放量销售。在寡核苷酸领域,2021年7月,公司设立上海奥锐特生物,专注于寡核苷酸药物研发,2025年寡核苷酸原料药新品销售快速增长;同时,公司加快创新药业务布局,2025年3月,华东师范大学-奥锐特AI小核酸药物发现联合实验室成立,开启小核酸创新药的早期研究工作,聚焦肥胖、衰老、老年痴呆等病症。   投资建议   公司原料药新产品及制剂有望在1-2年内持续放量,预测公司2025/26/27年营收为17.18/19.57/21.7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4.61/5.92/7.24亿元,对应2025/26/27年PE为21/16/13X,持续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政策风险;关税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产能投放不及预期;产品研发失败风险;产品价格下滑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5-08-29
    • 收入增长强劲,关注奥布替尼国际化进程及海外BTKi催化

      收入增长强劲,关注奥布替尼国际化进程及海外BTKi催化

      个股研报
        诺诚健华(688428)   事件:   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公告。   观点:   公司营收高增长,亏损大幅收窄,现金储备充裕。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31亿元(同比+74.26%),主要源于核心产品奥布替尼实现强劲增长,销售额为6.37亿元(同比+52.84%)。公司销售费用2.44亿元(同比+55.31%),主要系商业化推广力度加大,以及上年同期冲回股权激励费用所致;管理费用0.84亿元(同比-1.61%);研发费用4.50亿元(同比+6.71%),主要用于创新技术平台的战略投资、重点项目临床试验资源的增加以及引进许可相关费用。公司归母净利润为-0.30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收窄88.51%。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具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人民币77亿元。   肿瘤与自免双轮驱动,多项注册临床加速推进。血液瘤领域,奥布替尼一线治疗CLL/SLL获批上市;坦昔妥单抗(CD19)联合来那度胺治疗r/r DLBCL获批上市;ICP-248(BCL2)开展联合奥布替尼一线治疗CLL/SLL注册3期临床,以及单药治疗BTK经治r/r MCL注册性临床。自免领域,奥布替尼治疗ITP3期完成入组,SLE的2b期完成入组,PPMS和SPMS全球3期进行中。ICP-332(TYK2JH1)治疗特应性皮炎3期加速入组,ICP-488(TYK2JH2)银屑病3期首例患者已入组;实体瘤领域,ICP-723治疗NTRK融合实体瘤NDA获受理并纳入优先审评,首款ADC药物ICP-B794(B7-H3)获批临床。   公司催化剂丰富,关注海外BTK抑制剂PMS适应症监管决定及数据读出。公司关键未来里程碑:1)自免:①ICP-332(TYK2JH1)AD3期、白癜风2期完成入组;②ICP-488(TYK2JH2)银屑病3期完成入组;③奥布替尼ITP预计26H1递交NDA,SLE2b期25Q4数据读出,PPMS和SPMS全球3期完成首例患者入组;2)血液瘤:①ICP-248(BCL2)用于BTKi经治r/r MCL、联合奥布替尼一线治疗CLL/SLL的2期临床长期疗效数据读出;3)实体瘤:①ICP-723治疗NTRK融合实体瘤获批上市;②ICP-B794(B7-H3ADC)预计2025年取得临床PoC。此外,海外BTKi监管决定及数据读出临近:赛诺菲Tolebrutinib治疗nrSPMS的PDUFA为9月28日,治疗PPMS的PERSEUS研究25H2数据读出;罗氏Fenebrutinib治疗PPMS的FENtrepid研究25H2数据读出。   投资建议:DCF法和NPV法进行估值并取平均数,测算出目标市值为569亿元人民币,对应股价为32.2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或销售不及预期风险,行业政策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5-08-29
    • 1H25海外业务增长势头不改,国内覆盖医院数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H25海外业务增长势头不改,国内覆盖医院数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个股研报
        微电生理(688351)   公司1H25海外收入增长势头不改,同比+>40%,弥补了国内业务相对平缓的收入增速,叠加毛利率与费用率改善,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实现较快增长。公司目前在国内覆盖了约40%可进行三维电生理手术的医院,长期仍具有较大的入院拓展空间,27省联盟电生理集采续约有望于年内启动,有望成为公司产品加速入院推广的契机。维持“买入”评级,升目标价至人民币29.0元。   海外业务增长势头不改,费用率改善拉动1H25净利快速增长。1H25收入同比+13%至人民币2.2亿元,其中国内收入增速相对平缓,海外收入同比+>40%,1H25海外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至31%(vs2024年全年海外占比29%);按产品收入构成看:消融导管收入占比40+%,标测导管占比30+%,针鞘类产品占比10+%,设备类占比个位数百分比;毛利率同比+1.0pcts至60.1%,主要由于产品收入构成变动所致;受益于费用率改善,1H25归母净利润同比+92%至3,267万元,归母净利率同比提升6.0pcts至14.6%;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至2,081万元(vs1H24:92万元)。单季度看,2Q25收入/毛利率/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10%/+1.8pcts/+15%/+263%。   27省联盟电生理集采续约有望于年内启动,公司国内入院数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截至1H25末,公司三维电生理手术覆盖医院1,000+家,目前国内可开展三维电生理手术的医院约为2,300家,公司产品仍有较大的入院推广潜力。此外,福建牵头的27省电生理集采联盟采购期于年内陆续到期,新一轮续约或有望于4Q25启动,相较首轮集采,公司已具备高密度标测导管及压力感应导管相对完善的产品组合,若此次续约有不错的中标表现,或可明显缩短产品进院审批流程,加速公司产品入院推广。   研发管线顺利推进:1)PFA:参股的商阳医疗PFA设备及一次性使用磁电定位心脏脉冲电场消融导管均已于1H25获批,并已在多家中心完成三维消融房颤手术;2)RDN:正在多家中心开展临床入组,目前已入组40+%患者,公司预计有望于2026年国内获批;3)EasyEcho(一次性心腔超声导管):可通过获取二维超声图像,于三维标测系统中显示,并实现3DICE导管的可视化、3D超声建模、控弯指示等功能,有效提升手术安全性及减少X射线,目前已提交注册申请,有望2026年国内获批。   维持“买入”评级,上调目标价至人民币29.0元。我们预计2025-27E公司归母净利润达人民币8,115万/1.2亿/1.8亿元,给予公司2.4xPEG目标估值倍数,目标价人民币29.0元。   投资风险:政策风险、电生理手术量及核心产品销售增速不及预期。
      浦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
      7页
      2025-08-29
    • 开立医疗:Q2业绩环比改善,看好未来持续修复

      开立医疗:Q2业绩环比改善,看好未来持续修复

      个股研报
        开立医疗(300633)   事件:公司近期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64亿元,同比减少4.78%;归母净利润0.47亿元,同比减少72.43%;扣非归母净利润0.40亿元,同比下降74.26%,利润增速较慢系毛利率下降及研发、营销持续增加投入影响。其中,公司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34亿元,同比增长0.17%;归母净利润0.39亿元,同比下降44.65%;扣非归母净利润0.34亿元,同比下降46.00%。   设备招采放量带动收入恢复,业绩即将迎来拐点   2025年上半年,国内医疗设备行业终端招标开始复苏,公司超声、内镜产品的中标同比大幅增长。由于过去两年医疗行业整顿,市场中标与企业报表端收入增长存在一定周期差,上半年的中标结果有望在下半年逐步确定,相关业务收入即将迎来拐点。   研发投入陆续结果,公司迎来“产品大年”   公司持续高研发投入,2023、2024及2025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的投入分别为3.84、4.73、2.44亿元,分别占公司营收的18.12%、23.48%、25.31%。2025年,公司迎来“产品大年”,多款重磅产品上市,例如,全新iEndo系列4K智慧内镜平台HD-650、高端超声S80/P80平台、4K三维荧光腔镜SV-M4K200。   毛利率受多重因素影响,研发、营销持续增加投入   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5.35pct至62.08%,系心血管新品放量、超声集采、内镜销售结构变化影响。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1.63%、7.11%、25.31%、-3.64%,同比变动幅度分别为+3.26pct、+0.91pct、+4.36pct、-0.78pct。   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的综合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整体净利率分别为61.20%、30.78%、6.57%、22.14%、-3.23%、7.29%,分别变动-4.46pct、-0.04pct、+1.27pct、+1.41pct、-0.81pct、-5.91pct。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3.25/28.01/32.82亿元,同比增速为15.45%/20.47%/17.1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9/4.49/5.96亿元,同比增速为116.83%/45.41%/32.69%;EPS分别为0.71/1.04/1.38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为46/32/2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招投标趋缓的风险,设备集采的风险,新业务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5-08-29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