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8168)

    • 业绩持续高增长,各产品线均表现靓丽

      业绩持续高增长,各产品线均表现靓丽

      个股研报
      好的,我将根据您提供的报告内容和要求,生成一份专业、分析性的Markdown文档。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如下: 业绩增长强劲,产品线表现出色: 辰欣药业2018年上半年业绩持续高增长,主要得益于大输液板块的复苏和产品提价,以及滴剂、膏剂等低价药的提价策略。 行业趋势向好,龙头优势明显: 大输液行业恢复稳定增长,龙头企业凭借产品组合、成本优势和议价能力,市场占有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研发转型升级,创新驱动未来: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逐步从大输液向高端仿制药和创新药转型,未来业绩和估值提升空间巨大。 主要内容 1. 公司业绩总结 营收与利润双增长: 2018年上半年,辰欣药业实现营业收入18.7亿元,同比增长50%;归母净利润2.4亿元,同比增长8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98%。 单季度业绩亮眼: 2018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亿元,同比增长32%;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增长5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增长62%。 2. 各产品线表现分析 大输液板块复苏: 大输液板块销量恢复正增长,产品提价和结构调整推动盈利能力提升。总收入10.2亿元,同比增长43%,毛利率提升10.48个百分点至53.28%。 滴剂和膏剂增长迅速: 受益于低价药持续提价,滴剂和膏剂销量和价格双双提升,上半年实现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48%,毛利率提升11.21个百分点至74.56%。 新产品放量增长: 溴芬酸钠滴眼液和右美托咪定注射液进入医保后放量增长,同比增速分别为289%和147%,估计收入规模均在2000万以上。独家包装的PP安瓿产品销量同比增长891%,估计规模超过2000万。 3. 行业分析 大输液行业回暖: 大输液板块实现触底反弹,未来销量将保持个位数增长,与医疗服务需求增速基本持平。 行业集中度提升: 龙头企业凭借产品组合、成本优势和议价能力,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提升,销量增速有望超过行业平均增速。 产品价格提升空间: 大输液行业供需结构的边际变化推动产品提价,且出厂价和终端价之间仍有差距,具备持续提价空间。 产品结构升级: 低毛利率的塑瓶和玻瓶向高毛利率的软袋升级,全行业软袋占比仅30%,对比发达国家80%市占率还有提升空间。 4. 研发与转型 加大研发投入: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每年研发费率在5%左右。 仿制药与创新药并举: 仿制药方面,公司开发了首仿溴芬酸钠、右美托咪定等10多个独家PP安瓿、海外ANDA制剂。创新药方面,已有1类抗肿瘤药和降糖药获批临床,抗结核药临床获批在即。 转型方向明确: 公司正在逐步从大输液向高端仿制药和创新药转型,业绩和估值提升空间大。 5. 盈利预测与评级 盈利预测: 预计2018-2020年EPS分别为1.33元、1.79元、2.40元,对应PE分别为15倍、11倍、8倍。 投资评级: 维持“买入”评级。 6. 风险提示 产品销量或低于预期的风险 新产品获批进度或低于预期的风险 总结 辰欣药业2018年上半年业绩表现出色,各产品线均实现快速增长。大输液行业回暖和行业集中度提升为公司带来发展机遇。公司积极转型升级,加大研发投入,向高端仿制药和创新药领域拓展,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维持“买入”评级,但需关注产品销量和新产品获批进度等风险因素。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18-08-23
    • 点评:业绩稳健符合预期,制剂板块增速16.61%,二线品种高速增长

      点评:业绩稳健符合预期,制剂板块增速16.61%,二线品种高速增长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 业绩稳健与未来增长 * 信立泰2018年上半年业绩稳健,符合市场预期,制剂板块增速显著,但研发投入加大导致利润增速低于收入增速。 * 公司核心品种氯吡格雷通过一致性评价,生命周期有望延长,同时比伐卢定、阿利沙坦酯等品种高速增长,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 研发驱动与产品线丰富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聚焦心血管领域,不断丰富产品线,通过创新药、生物药研发以及器械领域的布局,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 公司作为优质仿制药龙头,通过一致性评价不断巩固地位,未来有望在心血管仿制药领域形成梯队。 # 主要内容 ## 公司业绩与财务分析 * **业绩稳健符合预期,制剂板块增速16.61%,二线品种高增速** * 公司上半年收入22.67亿元,同比增长11.42%,业绩7.89亿元,同比增长8.12%,符合市场预期。制剂板块收入增速提速,而原料药板块收入增速下滑。 * 氯吡格雷增速10%以上,比伐卢定高速增长趋势延续,阿利沙坦酯放量迅速。 * 公司一季度销售费用率与去年全年基本持平,管理费用率略有下降,综合毛利率略有上升,收入结构持续优化。 * **氯吡格雷 2个规格均首家通过一致性评价,生命周期有望延长,波立维替代空间10亿以上** * 信立泰氯吡格雷75mg、25mg均已首家通过一致性评价,市场前景看好,未来有进一步替代原研的空间。 * 各省份陆续出台通过一致性评价品种的相关政策,氯吡格雷生命周期有望受益于进口替代进一步延长。 * **研发投入不断加大,坚持心血管方向,18-19年聚焦丰富产品线** * 上半年研发投入2.55亿元,同比增长34.16%。替格瑞洛(泰仪®)已获得《药品注册批件》,为国内首家仿制并获批上市。 * 公司目前研发团队超过600人,化药、生物药、器械均有布局,为公司长期发展提供源源动力。 * 公司一致性评价进度名列前茅,未来5年心血管仿制药产品线有望持续丰富,形成梯队,同时通过一致性评价不断巩固地位。 ## 器械领域布局 * 公司通过海内外项目引进,快速获得多个优秀的医疗器械产品或产品的独家经营权,产品梯队业已形成。 * 公司收购苏州桓晨100%股权,获得“Alpha Stent 药物洗脱冠脉支架系统”,并将以此为基石,形成药械协同,为PCI手术提供全面治疗方案。 * 在外周血管领域,公司获得Mercator MedSystems, Inc.创新产品“Bullfrog®微针输送系统”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许可经营权,以及M.A. MED ALLIANCE SA“雷帕霉素药物洗脱球囊Selution™”相关知识产权、技术信息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许可使用权。 * 公司参股金仕生物,获得其在研“生物介入瓣(TAVI)”全国销售代理权的优先选择权,丰富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产品线;参股锦江电子,战略布局有源心电生理领域。 # 总结 ## 核心品种与增长动力 信立泰业绩稳健,符合预期,制剂板块增速显著。氯吡格雷通过一致性评价,生命周期有望延长,比伐卢定、阿利沙坦酯等品种高速增长,为公司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 研发投入与未来展望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聚焦心血管领域,不断丰富产品线,通过创新药、生物药研发以及器械领域的布局,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维持“推荐”评级。
      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18-08-22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增长50.26%,经营质量稳步提高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增长50.26%,经营质量稳步提高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 **业绩增长与盈利能力提升:** 贝瑞基因2018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50.26%,显示出强劲的盈利能力。同时,公司预计第三季度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 * **多元化发展战略:** 公司通过多项重要投资,如基因大数据中心产业园建设、肝癌极早期预警标志物筛查项目以及投资信念医药科技(苏州),不断夯实发展基础,拓展产品线,为未来的持续增长提供支持。 # 主要内容 * **公司业绩表现** * **营收与利润双增长:** 2018年上半年,贝瑞基因实现营业总收入6.45亿元,同比增长23.09%;归母净利润1.46亿元,同比增长50.2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母净利润为1.42亿元,同比增长53.77%。 * **季度业绩环比提升:** 第一季度营收2.97亿元,同比增长32.18%,归母净利润0.66亿元,同比增长69.37%;第二季度营收3.47亿元,环比增长16.87%,归母净利润0.80亿元,环比增长22.13%。 * **前三季度业绩预告:** 预计前三季度盈利2.15亿元-2.45亿元,同比增长25.88%-43.44%;其中,预计第三季度盈利0.691亿元-0.991亿元,同比增长-0.09%-43.29%。 * **主要收入来源分析** * **医疗检测服务与试剂销售:** 上半年医疗检测服务营收3.69亿元,同比增长21.39%,占总营收的58.58%;试剂销售收入1.91亿元,同比增长18.50%,占总营收的29.72%。 * **基础科研服务高速增长:** 基础科研服务营收0.43亿元,同比增长132.16%,占总营收比例6.63%,较2017年末的4.45%有所提升,毛利率也较上年同期增长7.12%。 * **费用分析** * **销售费用与财务费用下降:** 销售费用同比减少26.97%,财务费用同比减少65.69%。 * **研发投入增加:**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49.33%。 * **现金流分析** * **经营活动现金流激增:** 2018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1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208.72%,主要由于销售回款力度增强。 * **对外投资力度加大:**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73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95.16%,公司对外投资力度大大增加同时无到期回收投资。 * **多项重要投资** * **基因大数据中心产业园:** 2018年4月,公司基因大数据中心产业园一期工程建设项目启动,预计2020年初完成设备安装调试,3月前投入使用。 * **肝癌预警标志物筛查项目:** 2018年4月,福建和瑞基因和国家肝癌科学中心联合举办了“全国多中心、前瞻性肝癌极早期预警标志物筛查项目”启动会。 * **投资信念医药科技(苏州):** 2018年6月,公司共同投资信念医药科技(苏州),由此布局基因治疗药物及其载体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并尝试进入基因治疗领域。 * **财务数据和估值** * **财务预测:** 预计公司18-20年EPS为0.87、1.15、1.50元。 * **投资评级:** 维持“持有”评级。 # 总结 * **业绩稳健增长,经营质量提升:** 贝瑞基因2018年上半年业绩表现亮眼,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经营活动现金流充沛,显示出公司良好的经营质量和发展态势。 * **战略布局与多元化发展:** 公司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拓展产品线以及进行多项重要投资,不断夯实发展基础,为未来的持续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18-08-22
    • 业绩延续高增长,肿瘤早筛技术领先

      业绩延续高增长,肿瘤早筛技术领先

      个股研报
      好的,我将根据您提供的报告内容和要求,生成一份专业、分析性的Markdown文档。 中心思想 业绩增长与市场潜力: 贝瑞基因2018年中报显示业绩持续高增长,NIPT业务快速发展,科研服务进入放量阶段,生育健康业务仍有巨大增长空间。 技术领先与市场地位: 公司在肿瘤早筛领域技术领先,尤其在肝癌早诊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市场空间广阔。 主要内容 公司业绩表现 营收与利润双增长: 2018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6.4亿元,同比增长23%,归母净利润1.5亿元,同比增长50%。 三季度业绩预告: 预计2018年三季报净利润2.2-2.5亿元,同比增长26-43%。 业务分析 NIPT业务稳健增长: NIPT检测服务和试剂销售均实现20%左右的快速增长,检测服务收入3.7亿,同比增长21%,试剂销售收入1.9亿,同比增长19%。 科研服务高速放量: 基础科研服务收入4275万,同比增长132%,受益于新设备投入运营。 生育健康业务 增长空间巨大: 生育健康筛查业务仍有4倍以上增长空间,主要驱动因素包括渗透率提升和产品升级提价。 市场潜力分析: NIPT行业市场规模巨大,预计至少还有4倍增长空间,产品升级如贝比安Plus提升检测水平和价格。 肝癌早诊业务 技术领先地位: 公司联合多家医院和研究机构启动肝癌早期检测临床研究,技术和数据分析水平领先。 市场空间广阔: 中国乙肝携带者众多,肝硬化患者属于肝癌高危人群,肝癌早诊市场空间高达2000亿。 盈利预测与评级 盈利预测: 预计2018-2020年EPS分别为0.95元、1.28元、1.75元。 投资评级: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主要风险: NIPT业务收费降价风险、新产品审批低于预期风险、新业务推广不及预期风险。 总结 贝瑞基因2018年中报表现亮眼,业绩持续高增长,NIPT业务稳健发展,科研服务进入放量阶段。公司在肿瘤早筛领域技术领先,尤其在肝癌早诊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市场空间广阔。维持“买入”评级,但需关注NIPT业务降价、新产品审批和新业务推广等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18-08-22
    • 双品牌发展战略初显成效,中期业绩增长33%符合预期

      双品牌发展战略初显成效,中期业绩增长33%符合预期

      个股研报
      好的,我将按照您提供的要求和格式,对大博医疗(002901)的点评报告进行总结和分析。 中心思想 本报告对大博医疗2018年中期业绩进行了分析,核心观点如下: 双品牌战略成效显著: 大博医疗通过双品牌发展战略,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快速增长,其中子公司博益宁扭亏为盈,为公司业绩增长做出重要贡献。 各项业务稳健增长: 创伤类、脊柱类等核心业务保持稳定增长,微创外科耗材业务增长迅速,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考虑到公司现有业务情况,预测公司未来几年的EPS,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主要内容 公司业绩表现 2018年半年度报告显示,大博医疗实现营收3.52亿元,同比增长27.60%;归母净利润1.75亿元,同比增长33.1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53亿元,同比增长22.12%。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3.8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1.86%,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双品牌战略分析 公司双品牌发展战略顺利推进,子公司博益宁的产品陆续推向市场,企业扭亏为盈,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97.02%和311.18%,表明双品牌战略初显成效。 各项业务分析 创伤类产品: 实现营收2.21亿元,同比增长20.67%。 脊柱类产品: 实现营收7145万元,同比增长31.48%。 神经外科类产品和手术器械: 分别实现营收1400万元和749万元。 其他产品: 实现营收3878万元,同比增长高达132.60%,主要受益于微创外科产品。子公司施爱德的微创外科业务总体营收增长50%,随着新产品的推出,有望进一步增加销售收入。 盈利能力分析 2018年H1公司毛利率为82.36%,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销售费用率14.59%,同比提升4.15个百分点,主要是市场推广投入加大所致;管理费用率13.94%,同比降低1.48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3.09%,同比降低3.73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赎回结构性存款收益增加。整体净利率为50.66%,同比提升2.27个百分点。 盈利预测与估值 根据公司现有业务情况,测算公司18-20年EPS分别为0.95、1.22、1.55元,对应32、25、20倍PE。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报告提示了以下风险:行业监管政策变动风险;市场竞争及产品降价风险;知识产权风险。 总结 大博医疗2018年中期业绩表现良好,双品牌战略成效显著,各项业务稳健增长。公司通过加大市场推广投入和优化财务管理,提升了整体盈利能力。报告维持对大博医疗的“强烈推荐”评级,但同时也提示了行业监管、市场竞争和知识产权等风险。
      广州广证恒生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
      3页
      2018-08-22
    • 受益行业景气海洋业务盈利提升,大健康业务稳步推进

      受益行业景气海洋业务盈利提升,大健康业务稳步推进

      个股研报
      好的,我将根据您提供的报告内容和指令,生成一份专业、分析性的Markdown格式报告摘要。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如下: 受益于海参市场景气上行:东方海洋的海水养殖业务,尤其是海参养殖,将受益于海参价格的上涨,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大健康业务稳步推进:通过外延并购,东方海洋在大健康产业的布局不断完善,酶联免疫检测业务已成为业绩增长点。 维持“增持”评级:综合考虑公司在海洋业务和大健康业务的进展,以及未来的盈利预测,维持对东方海洋的“增持”评级。 主要内容 公司经营业绩分析 排除股权转让收益影响:若排除上年同期股权转让收益的影响,公司2018上半年利润总额较上年同期增长34.44%,公司账面业绩同比下滑,但实际情况好于上年同期。 综合毛利率提升:公司上半年综合毛利率33.44%,同增4.46pct。 海水养殖业务分析 海参价格上涨驱动盈利:2018上半年鲜海参市场均价 118.35 元/公斤,同比上涨14.77%,影响公司2018上半年海参毛利率同增3.59pct至54.16%,海水养殖业务毛利率同增3.96pct至46.21%。 海参行业景气反转:受产能去化和减产影响,海参行业景气反转确立,价格上涨有望持续,公司海水养殖业务将充分受益。 大健康业务分析 完善大健康产业布局:公司通过外延并购不断完善大健康产业布局,已完成“4+2+3”的大健康产业布局。 酶联免疫检测业务快速增长:公司上半年大健康业务实现营收6483.46万元,同增312.24%,总营收占比14.19%,同增10.44pct,毛利率78.88%,同增29.56pct。预计酶联免疫检测业务未来也将是公司大健康业务的主要增长点和主要业绩支撑。 质谱检测平台搭建完成:天仁医学检验实验室已搭建了质谱平台及分子检测平台,具备较为丰富的临床质谱学检测试剂盒的研发、生产和服务能力。 精准基因诊断技术领先:公司基因精准诊断技术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主要用于常见肿瘤的筛查,可根据患者情况设臵个体化治疗套餐,定位于针对性用药、预后复发监控等。 独立医学实验室起步阶段:目前已经投入并开始创收,但尚处于起步阶段业务量较小,将受益于互联网医疗的高增长。 盈利预测及评级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18-20年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0.16元、0.22元、0.30元。 投资评级:维持对公司的“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 股权质押风险: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仍然较高,仍然存在强制平仓的风险。 大健康业务风险:包括研发和运营风险、海内外市场推广风险、资金链风险。 其他风险:包括海产品加工出口相关风险、汇率变动风险、养殖业务相关风险、政策变动风险等。 总结 本报告分析了东方海洋2018年中报,指出公司受益于海参市场景气上行,海水养殖业务盈利能力有望提升;同时,公司在大健康产业的布局不断完善,酶联免疫检测业务已成为业绩增长点。综合考虑公司在海洋业务和大健康业务的进展,以及未来的盈利预测,维持对东方海洋的“增持”评级。但同时也提示了公司面临的股权质押风险、大健康业务风险以及其他经营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18-08-22
    • 两票制影响短期业绩,积极推进业务转型

      两票制影响短期业绩,积极推进业务转型

      个股研报
      好的,我已阅读您的要求,并会按照您的指示生成报告摘要。 中心思想 本报告对海南海药(000566)2018年半年报进行了解读,核心观点如下: 两票制短期影响业绩,转型是长期方向: 公司受两票制影响,短期业绩承压,但积极推进业务转型,已初步形成集药品研发制造、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互联网医疗及医疗服务几大板块的布局。 传统制药业务稳健,收购奇力制药协同效应可期: 公司传统制药业务具备产业链优势,收购奇力制药将实现业务协同,为公司健康产业布局贡献稳定的现金流。 创新药研发稳步推进,CAR-T 布局未来可期: 多个创新药处于临床阶段,与优卡迪合作布局 CAR-T,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 主要内容 公司简介:打造大健康产业平台 业务构成: 公司传统主营业务为药品和原料药,后通过外延并购和自设平台加强医疗健康产业链布局,目前已初步形成了集药品研发制造、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互联网医疗及医疗服务几大板块的布局。 财务数据: 2017 年受两票制低开转高开影响,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8.25亿,同比增长 18%,但由于渠道调整导致销售费用高企,利润呈现负增长。2018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51%,渠道调整结束后利润恢复增长。 传统制药业务:具备产业链优势,收购奇力制药实现业务协同 产业链优势: 公司制剂业务产品包括头孢制剂系列、肠胃药系列、肿瘤药系列、原料药和中间体系列及其他产品。与市场上大多数制剂厂商原料药依靠外购不同,公司从核素到原料药到制剂都是自己生产制造,主要产品具有较强的产业链优势。 收购奇力制药: 公司于 2018 年 7 月发布公告,拟以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海口奇力制药 100%股份,交易作价暂定为21.4亿元。奇力制药产品以抗感染类药品、心血管系统用药、消化系统用药为主,经营情况稳健,将为后续健康产业布局贡献稳定的现金流。 多个创新药处于临床阶段,牵手优卡迪布局 CAR-T 中国抗体: 公司参股中国抗体,该公司有 3 个创新药进入临床,正在推动港股上市。 CAR-T 布局: 公司与优卡迪共同出资设立海南海优,海南海优将先行落户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示范区,在基因-细胞免疫治疗肿瘤医学领域进行深入研发,推进上市公司的大健康发展布局。 盈利预测与估值 盈利预测: 假设医药行业增速约10%,2018年公司开票模式改变,由低开转为高开。预计2018-2020年EPS分别为0.22元、0.28元、0.36元。 投资建议: 认为公司在大健康领域多方向布局,长期增长可期,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总结 海南海药(000566)在两票制的影响下,短期业绩受到一定冲击,但公司积极推进业务转型,传统制药业务稳健发展,收购奇力制药有望实现协同效应。同时,公司在创新药研发和 CAR-T 领域积极布局,未来增长潜力可期。综合来看,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页
      2018-08-22
    • 中报点评:业绩稳健符合预期,收入重回15%以上,销售拓展初见成效

      中报点评:业绩稳健符合预期,收入重回15%以上,销售拓展初见成效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 业绩稳健增长,销售拓展成效显现 本报告分析了奇正藏药2018年半年度报告,指出公司业绩稳健,收入重回15%以上,略超预期。这主要得益于核心产品消痛贴膏的品牌影响力提升和二线品种的快速增长。同时,公司在基层市场和零售市场齐发力,通过学术引领、扩大终端覆盖、品牌建设和新品推广等方式,有效拉动了销售增长。 ## 政策支持民族药发展,藏药龙头有望崛起 报告还强调了政策对民族药发展的支持,认为奇正藏药作为藏药龙头,有望受益于政策红利,进一步丰富产品线,实现更大的发展。维持“推荐”评级。 # 主要内容 ## 公司2018年半年度报告分析 奇正藏药发布2018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42亿元,同比增长18.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0亿元,同比增长12.07%。二季度营业收入3.15亿元,同比增长19.2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3亿元,同比增长12.67%。公司公告1-9月经营业绩预告:1-9月归母净利润2.08亿-2.70亿,同比增长0-30%。 ## 业绩稳健,收入重回15%以上略超预期 公司上半年营收5.42亿元,同比增长18.33%;归母净利润1.9亿元,同比增长12.07%,扣非净利润1.79亿元,同比增长9.27%。公司收入端持续向好,回到15%以上: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2.27亿,同比增长17.08%,二季度收入3.15亿,增速19.25%,收入端重回15%以上,来自核心贴膏剂品牌影响力提升带来的快速增长和二线品种增长拉动。 ### 分产品线来看 贴膏剂收入4.17亿(收入占比76.79%),同比增长20.82%(增速略超预期);软膏剂收入0.87亿(收入占比16.13%),同比下降2.97%;丸剂收入0.35亿(收入占比6.57%),同比增加64.50%;核心产品消痛贴膏快速增长(全国重点省市招标中全部顺利中标,本轮降价影响已经基本体现,销量平稳增长),二线新品增长势头强劲,白脉软膏、红花如意丸仍在快速增长期。 ### 财务指标方面 公司销售费用率42.53%,较去年同期40.16%上升2.37pp(公司市场推广投入持续加大)。公司管理费用率7.05%,比去年同期7.35%,下降0.30pp,管理费用控制良好。财务费用较少,影响不大。 ## 基层市场+零售市场齐发力,拉动销售增长 2017年是公司三年战略的收官之年,过去三年公司根据“一轴两翼一支撑”战略(消痛贴膏为轴、疼痛一体化方案,神经康复+妇科新品两翼)开展相关工作,并实现了稳步增长。2018年为公司新战略的开局之年,公司制定“一轴两翼三支撑”的未来三年战略。 ### “一轴两翼三支撑”战略 * “一轴”即做强消痛贴膏,通过大医院、基药、零售三轮驱动实现消痛贴膏的持续增长。 * “两翼”一方面通过丰富疼痛品类产品线,为患者提供有临床价值的特色疗法和经典方剂产品组合,另一方面是通过聚焦神经康复和妇儿、皮科市场,培育新的战略性大品种,加快实现从单一品种到多品种、多梯度的突破,形成更加合理的产品结构。 * “三支撑”是指营销模式创新、资本运营以及包括数据信息、运营、人才、机制建设在内的动车型组织的打造。 公司在销售机制的探索方面从未止步,新产品新渠道都在推广,目前看初见成效。基层市场,坚持学术引领,积累产品研究证据,为销售推广及产品发展提供支持。持续扩大终端覆盖,促进销售进一步增长。零售市场,一方面紧紧围绕疼痛一体化品牌发展战略,加大奇正品牌建设力度,提升品牌影响力;另一方面加快新品上市步伐。 ## 政策支持,民族药有望进一步发扬光大,藏药龙头有望崛起 2017年2月,2017版国家医保目录出台,目录中西药与中成药的占比分别达到51%和49%,基本持平。而民族药从47个增加至88个,增幅达到90%,比例明显高于其他药品。截止2017年末,公司1个品种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17个品种进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53个产品进入地方省级医保目录,26个产品进入地方基药目录,41个产品进入城乡居民医保目录或新农合目录,9个产品进入地方低价药目录,2个产品进入国家急(抢)救药品目录。 ### 政策支持民族药发展 2017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再次强调“支持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公司是藏药板块的龙头,民族药稀缺标的,肩负着传承中华藏药文化的使命,公司近年来致力于在循证医学支持下的民族药的再开发,意义重大。而有了政策的进一步支持,我们认为未来越来越多的好的民族药能够被挖掘出来,帮助患者,公司作为藏药龙头和最大的藏药生产企业,有望进一步丰富产品线、厚积薄发。 ## 盈利预测与评级 预计2018-2020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6亿元、3.82亿元、4.39亿元,增长分别为11.48%、13.84%、14.83%。EPS分别为0.83元、0.94元、1.08元,对应PE分别为33x、29x、25x。公司二线品种青鹏软膏及白脉软膏持续发力,剥离原料药业务盈利能力提升有望迎来业绩拐点。长期来看,公司大力推进产品研发和品牌建设,丰富产品线,积极寻找外延投资机会,未来发展值得期待。维持“推荐”评级。 # 总结 ## 核心产品驱动增长,多元化战略布局未来 奇正藏药2018年上半年业绩稳健,收入重回15%以上,略超预期,主要受益于核心产品消痛贴膏的增长和二线品种的快速发展。公司通过基层市场和零售市场齐发力,有效拉动了销售增长。同时,公司积极响应政策支持,作为藏药龙头,有望受益于民族药发展的大趋势。 ## 维持“推荐”评级,长期发展值得期待 综合来看,奇正藏药在产品、市场和政策等多方面具备优势,未来发展值得期待,维持“推荐”评级。但同时也需关注招标降价压力和新品推广低于预期的风险。
      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18-08-22
    • 2018年中报点评:增速达预告上限,进入业绩爆发期

      2018年中报点评:增速达预告上限,进入业绩爆发期

      个股研报
      好的,我将根据您提供的报告内容和要求,生成一份专业、分析性的Markdown格式报告摘要。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如下: 业绩增长超预期,进入爆发期: 普利制药2018年中报显示,公司业绩达到预告上限,净利润大幅增长,预示着公司进入业绩爆发期。 国内外业务双轮驱动: 公司通过海外ANDA获批和国内一致性评价,实现国内外业务协同发展,未来业绩弹性巨大。 研发投入进入收获期: 前期研发投入逐步进入收获期,多个品种陆续获批,为公司长期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主要内容 1、业绩达预告上限,研发费用大幅提升 业绩表现: 公司H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5.17%,达到业绩预告上限。 产品线分析: 抗过敏药:收入同比增长84.50%,受益于地氯雷他定进入医保和儿童剂型的拉动。 抗生素:收入同比增长191.64%,主要得益于阿奇霉素注射剂在国内销售。 非甾体抗炎药:收入同比增长46.26%,实现恢复性增长。 其他:收入同比增长64.87%。 财务指标: 管理费用率大幅提升,主要原因是研发费用大幅增加,研发投入占比接近21%,为公司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2、报告期内品种陆续获批,研发投入逐渐进入收获期 海外市场: 依替巴肽注射液在荷兰、德国获批,左乙拉西坦注射液在美国获批,注射用泮托拉唑在澳大利亚获批。 国内市场: 注射用更昔洛韦钠在国内获批,注射用阿奇霉素获得一致性评价身份。 未来展望: 预计更昔洛韦、依替巴肽均有望年内在美获批。 3、公司逻辑再梳理:国内国外业务同时发展,逐步进入业绩爆发期 海外业务: 制剂出口实力得到验证,预计19年起每年5-7个ANDA获批将成为常态化。 国内业务: 注射用阿奇霉素、注射用更昔洛韦钠已获批,注射用泮托拉唑钠预计明年年初上市并获得一致性评价身份,左乙拉西坦有望获得优先审评身份。 产能释放: 海南针剂生产基地有望完成交付,将释放产能实现业绩的爆发式增长。 总结 本报告对普利制药2018年中报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公司业绩增长超预期,进入业绩爆发期。公司通过国内外业务双轮驱动,叠加研发投入进入收获期,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维持“强烈推荐”评级。但同时也提示了制剂出口业务不及预期、国内制剂放量不及预期的风险。
      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18-08-21
    • 点评报告:品牌“主品”量价齐升推动业绩高增长,盈利能力提升

      点评报告:品牌“主品”量价齐升推动业绩高增长,盈利能力提升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本报告对葵花药业(002737)的2018年半年度报告进行了分析,核心观点如下: * **品牌主品驱动增长**:葵花药业通过品牌化营销和连锁药店合作,主打产品量价齐升,推动了营收的高增长。 * **聚焦战略提升盈利**:公司深入贯彻“聚焦主品”战略,转变营销模式,有效降低了销售费用率,提升了盈利能力。 * **研发体系支撑未来**:公司不断完善研发体系,加深对产品的挖掘和临床研究,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支撑。 * **投资评级与盈利预测**:维持“强烈推荐”评级,预测公司2018-2020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亿、7.1亿和8.8亿,对应PE分别为20倍、16倍、12倍。 # 主要内容 ## 公司业绩与市场表现 2018年8月15日,葵花药业发布2018年半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23.36亿元,同比增长19.39%;归母净利润2.83亿元,同比增长47.62%。 ## 营收增长分析 ### 品牌营销与渠道深化 公司聚焦主品、连锁分类营销创新,金银花露及小儿柴桂退热颗粒陆续上市,受益于主产品量价齐升;同时公司实施品牌化操作,打造连锁和诊所样板市场,拓展了与整合连锁的合作深度和广度,助推公司经营指标的提升。 ## 盈利能力提升分析 ### 聚焦战略与营销模式转变 公司“聚焦主品”战略得到深入贯彻,营销模式从广告、控销转向价值营销、学术营销,主产品价格持续稳步提升,营销考核由规模增长变为利润同步考核,推动销售费用率降低,销售净利率提升。 ## 研发体系建设 公司的研发中心现形成下设北京、哈尔滨、重庆、天津四家研究院与 12 所/部的平台布局,持续提升研发投入,积极开展药品及大健康产品研发工作。 ## 盈利预测与估值 根据公司现有业务,预测公司2018-2020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5.6亿、7.1亿和8.8亿;EPS分别为0.96元、1.21元和1.5元,对应PE分别为20倍、16倍、12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 风险提示 行业监管政策变动风险;运营管理的风险;质量控制风险。 # 总结 本报告分析了葵花药业2018年半年度报告,指出公司通过品牌化营销、聚焦主品战略和研发体系建设,实现了业绩高增长和盈利能力提升。维持“强烈推荐”评级,但同时也提示了行业监管、运营管理和质量控制等风险。
      广州广证恒生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
      3页
      2018-08-21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