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8168)

    • 研发管线可期

      研发管线可期

      个股研报
      好的,我将根据您提供的报告内容和要求,生成一份专业、分析性的Markdown文档。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如下: 存量业务平稳,未来可期: 众生药业扣除医药贸易业务影响后,19年存量业务收入增速大于10%,主体经营业绩符合预期。 研发投入加大,新药布局领先: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尤其在流感和NASH(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新药领域布局领先,多个项目处于临床阶段,具有较强的市场潜力。 流感新药前景广阔: ZSP1273作为国内首个获批临床的甲流病毒RNA聚合酶抑制剂,完成II期患者入组,若数据积极,有望快速推进至III期临床,市场规模预计超22亿元。 主要内容 公司概况与财务表现 公司简介: 众生药业主要从事中药、化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涉及心脑血管、呼吸、眼科等领域。 2019年业绩回顾: 营业收入25.32亿元,同比增长7.2%。 归母净利润3.18亿元,同比下降27.07%,主要受子公司计提坏账准备、终止研发项目以及先强药业计提商誉减值的影响。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95亿元,同比下降29.39%。 2020年一季度业绩: 营业收入3.90亿元,同比下降36.57%,受疫情影响,非疫情相关科室就诊人数大幅下降,主要产品销售受到较大影响。 归母净利润0.53亿元,同比下降58.15%。 财务指标预测: 预计公司2020-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2.60亿、28.57亿、31.59亿;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9亿、4.48亿和5.02亿;EPS分别为0.44元、0.55元和0.62元。 研发管线与新药进展 研发投入与布局: 2016-2018年累计研发投入约4.2亿元,2019年研发投入超1.5亿元。重点覆盖肝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眼科等领域,已有6项处于临床一期和二期研发阶段。 流感新药ZSP1273: 国内首个获批临床的甲流病毒RNA聚合酶抑制剂,有望成为甲流领域best-in-class药物。 已完成II期临床试验患者入组工作,预计年中获得数据分析结果,若结果积极将有望推进至临床III期试验。 RNA聚合酶抑制剂作用于病毒于宿主细胞内的复制过程,直接针对病毒 RNA 的复制和转录,且作用区域为病毒的高度保守区域,是一类极其有效的抗病毒药物,亦被认为是最具前景的抗流感病毒药物。 市场规模测算:预计若ZSP1273成功上市,其市场规模有望超22亿元。 NASH新药: 采取1项first-in-class和3项fast-follow策略进行布局,研发进展国内领先,于国际亦有竞争力。 投资评级与风险提示 投资评级: 维持“推荐”评级,对应PE分别为27.67、22.18和19.83。 风险提示: 新药研发风险;药品降价风险。 总结 本报告对众生药业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公司存量业务稳健,研发投入持续加大,尤其在流感和NASH新药领域布局领先,ZSP1273等新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维持“推荐”评级,但同时也提示了新药研发和药品降价的风险。
      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9页
      2020-04-28
    • 2019年报及2020年一季报点评:Q1业绩超预期,产能将持续释放

      2019年报及2020年一季报点评:Q1业绩超预期,产能将持续释放

      个股研报
      好的,我将根据您提供的报告内容和要求,产出一份专业、分析性的Markdown格式报告。 中心思想 业绩增长超预期: 公司2020年一季度在疫情影响下仍实现业绩正增长,超出市场预期,显示出较强的经营韧性。 产能扩张与产品线丰富: 公司通过新增注册证和扩大产能,持续丰富产品线,为未来的增长奠定基础。 主要内容 2019年报及2020年一季报核心数据 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 2019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62.7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5.32%。2020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5.8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85%。 扣非净利润增速放缓: 2020年一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6.62%,可能受到“两票制”及疫情的影响。 产品线与产能扩张 注册证新增: 2019年新增16个二类及三类注册证,覆盖齿科、运动医学和脊柱等领域,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产能扩张: 新厂房建设陆续封顶,新增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土地使用权,用于未来医用高值耗材项目建设和产能储备,以匹配市场新增需求。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盈利预测: 预计2020-2022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5.98/19.95/24.8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93/7.46/9.36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48/1.85/2.33元/股。 投资评级: 维持“增持”评级,参考可比公司估值及行业高景气度。 风险提示 风险因素: 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产能释放不及预期、产品价格下降。 总结 大博医疗2019年报和2020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业绩增长超预期,尤其是在疫情期间仍能保持增长,显示出较强的经营能力。公司通过不断丰富产品线和扩大产能,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维持“增持”评级,但需关注产品研发、产能释放和价格下降等风险。
      川财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页
      2020-04-27
    • 短期受疫情影响,长期逻辑不变

      短期受疫情影响,长期逻辑不变

      个股研报
      好的,我将根据您提供的报告内容和要求,产出一份专业、分析性的Markdown文档。 中心思想 疫情短期冲击与长期增长逻辑 报告指出,兴齐眼药短期内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传统营收有所下滑。 但长期来看,公司眼科医院业务发力,以及新药研发的推进,增长逻辑并未改变。 维持“持有”评级 尽管短期业绩受到影响,但考虑到公司长期发展潜力,维持对兴齐眼药的“持有”评级。 同时,报告也提示了疫情影响超预期、上市/临床进度不及预期、销售不及预期等风险。 主要内容 公司近况:2020年一季度业绩下滑 公司2020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滑25.48%,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082.18%,但实际业绩略好于此前预告中值。 传统业务:短期受疫情影响,多款滴眼液有望增加业绩 疫情影响分析 受疫情影响,传统销售业务费用整体有所下降,但研发费用仍有提升。 产品线亮点 环孢素滴眼液有望获批上市,2.4类新药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正在3期临床阶段。 加替沙星、溶菌酶、盐酸奥洛他定等滴眼液将为传统业务增加业绩。 眼科医院:长期逻辑清晰,未来发展可期 医院定位与服务 沈阳兴齐眼科医院是一家三级专科眼科医院,提供“医+诊+药”全流程服务,并已开通互联网功能。 发展前景 未来医院有望辐射全国患者,迅速扭亏并实现客观的利润。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业绩预测调整 受疫情影响,下调公司2020年除环孢素和阿托品之外的营收增速预期。 但眼科医院表现好于预期,有望全年实现营收过亿。 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0.66亿,对应当前PE116.57倍。 投资评级 维持“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 疫情影响超预期;上市、临床进度不及预期;销售情况不及预期等。 总结 核心观点重申 兴齐眼药短期业绩受疫情影响,但长期增长逻辑不变,眼科医院业务和新药研发是未来增长点。 投资建议 维持“持有”评级,但需关注疫情、研发、销售等方面的风险。 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公司新药上市进度和眼科医院的运营情况。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0-04-27
    • 研发费用高企影响去年业绩,2020Q1高增长验证戴维斯双击拐点已至

      研发费用高企影响去年业绩,2020Q1高增长验证戴维斯双击拐点已至

      个股研报
      好的,我将根据您提供的报告内容和格式要求,生成一份专业分析报告。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如下: 业绩拐点与戴维斯双击:浙江医药正迎来戴维斯双击的拐点,2020年一季度的高增长验证了这一趋势。 三大业务板块齐发力:维生素、原料药和制剂三大业务板块共同驱动公司业绩增长,尤其看好后续利润的持续释放。 创新药与国际化转型:公司正积极从维生素原料药向制剂国际化和创新药转型,未来有望加速成长。 主要内容 公司概况 浙江医药是国内维生素行业的龙头企业,主要产品包括: 生命营养类产品:合成维生素E、天然维生素E、生物素、维生素A及其衍生物、维生素D3、β-胡萝卜素等。 医药产品:抗耐药抗生素、心血管类及抗病毒类创新药物等(自主研发或国外引进)。 药物制剂产品:保健食品软胶囊、口服固体制剂、大容量注射液等。 2019年业绩回顾与分析 研发费用大幅增加的影响:2019年公司实现收入70.44亿元,同比增长2.7%;归母净利润3.43亿元,同比降低5.97%。四季度研发费用大幅增加,主要由于ARX788的临床费用计提,对全年利润造成拖累。 战略调整与资金分摊:公司预计未来将通过寻找战略投资者的方式来分摊新药研发的资金压力。 2020年一季度业绩亮点 利润增长超预期:2020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6亿元,同比增长6.89%;归母净利润1.48亿元,同比增长11.64%,扣非后同比增长36.07%。 维生素板块的贡献:尽管受到疫情和复工推迟的影响,公司一季度利润增长仍然超预期,主要得益于维生素板块的贡献。 业务板块分析与展望 维生素板块:VA和VE价格持续上涨,为公司带来极大利润弹性,预计二季度开始维生素将贡献更可观的利润。 制剂板块:奈诺沙星胶囊在疫情期间得到较大放量,并进入国内多家重点医院,后续放量可期。 原料药板块:受疫情影响,万古霉素等高端抗生素需求旺盛,价格坚挺,为公司贡献积极业绩。 未来增长催化剂 产品端: VE长景气周期有望进一步增长,带来更大利润弹性。 5亿级大品种奈诺沙星注射液获批在即,贡献新增量。 ARX788乳腺癌三期临床稳步推进,胃癌1期临床正在入组,未来大概率获批上市提升公司估值。 万古霉素505b2顺利完成验证,正在准备资料再提交。 管理端:公司积极调整销售策略,加强内部结构治理,提升利润管理水平,业绩有望加速释放。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2年公司净利润为8.6、11.20和13.39亿元。 投资评级:维持强烈推荐评级,看好公司从维生素原料药向制剂国际化和创新药转型。 总结 浙江医药正处于业绩拐点,2020年一季度的高增长验证了戴维斯双击的逻辑。公司三大业务板块齐发力,维生素价格上涨带来利润弹性,制剂和原料药板块也表现出色。此外,公司积极推进创新药研发和国际化转型,未来有望加速成长。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7页
      2020-04-27
    • 深入布局精准医疗,2020Q1业绩受疫情拉动

      深入布局精准医疗,2020Q1业绩受疫情拉动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 基因行业领军者与精准医疗的深度布局 华大基因作为中国基因行业的奠基者,坚持“减少出生缺陷,加强肿瘤防控,精确治愈感染,助力精准医学”的方针,深入布局精准医疗。公司在生育健康、肿瘤防治、感染防控和多组学大数据等领域均有显著进展,并通过推广自主高端国产测序平台,提升数据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 新冠疫情下的业绩增长与未来展望 新冠疫情爆发后,华大基因的检测试剂盒需求大增,公司快速提升产能和检测通量,保证了检测产品及服务的供应,并全力满足全球疫情防控的需要。公司感染防控业务及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业务在报告期内实现了高速增长。预计公司未来几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将保持增长,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 主要内容 ## 公司简介及财务表现 * **公司概况**:华大基因是中国基因行业的奠基者,致力于精准医疗的深入布局。 * **2019年业绩**: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00亿元,同比增长10.41%;实现归母净利润2.76亿元,同比下降-28.53%。 * **2020Q1业绩**: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1亿元,同比增长35.78%;实现归母净利润1.40亿元,同比增长42.59%。 * **财务指标预测**:预计公司2020年-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9.76亿、40.30亿元、44.5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2亿元、4.70亿元、5.46亿元;EPS分别为1.13元、1.17元、1.37元。 ## 精准医疗布局与业务进展 * **遗传缺陷防控**:生育产品临床检测累计服务近1100万人次,完成超过600万例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为超过50万人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生育检测服务总计实现营收11.76亿元,同比增长11.56%。 * **肿瘤精准防治**:与400家以上三甲医院建立长期业务合作关系,累计提供超过8万人的肿瘤基因检测服务;累计完成超过460万例HPV检测。肿瘤检测服务总计实现营收2.83亿元,同比增长5.73%。 * **国产测序平台推广**:推广自主DNBSEQTM核心技术,多组学大数据业务实现营收6.81亿元,同比增长-0.53%。 * **感染防控业务**:感染防控业务实现0.81亿,同比增长52.32%。 * **综合解决方案服务**: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实现营收5.71亿元,同比增长21.36%。 ## 新冠病毒检测与“火眼”实验室 * **核酸诊断“金标准”**:核酸检测灵敏度较高,可在患者潜伏期内确诊;总抗体的检测可有效防止漏检的发生。 * **试剂盒产能与认证**:华大基因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产能达到200万人份/天,获得中国CFDA、欧盟CE、美国FDA、日本PMDA、澳大利亚TGA产品认证。 * **“火眼”实验室**:国内已建成10个以上火眼实验室,国内检测通量可达到6万例/天,累计检测样本约71万例;国际累计启动73个火眼实验室,国际检测通量超过约22万例/天。 ## 基因测序技术与行业地位 * **精准医疗关键技术**:基因测序为实现精准医疗的关键技术,可有效实现针对疾病的精准医疗。 * **自主研发与国产替代**:华大基因作为中国基因行业的奠基者,已实现测序平台技术的自主研发,发改委等8部委颁布的促进首套测序仪入院的鼓励政策将加快国产替代。 # 总结 ## 核心业务稳健增长与疫情带来的新机遇 华大基因作为基因行业的领军企业,在精准医疗领域深耕多年,各项业务稳健发展。新冠疫情爆发后,公司凭借快速反应和强大的技术实力,在检测试剂盒的研发、生产和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疫情防控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公司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 投资建议与风险提示 东兴证券首次覆盖华大基因,给予“推荐”评级,并提示投资者关注疫情发展不及预期、产品销售不及预期以及行业竞争加剧等风险。
      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9页
      2020-04-27
    • 主业增长稳健,静待集团混改落地

      主业增长稳健,静待集团混改落地

      个股研报
      好的,我将根据您提供的报告内容和要求,产出符合您要求的MarkDown格式的报告摘要。 中心思想 本报告的核心在于分析中新药业(600329)的业绩表现和未来潜力,并给出投资建议。 业绩稳健增长,利润提速:公司2019年业绩稳健增长,四季度利润端增长提速,符合市场预期。 股权激励落地,混改预期:公司完成首轮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中长期激励落地,同时控股股东天津医药集团引入战投的混改仍在推进中,公司作为集团旗下优质医药资产有望率先受益。 主要内容 2019年业绩回顾 营收与利润双增长: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94亿元,同比增长9.99%;归母净利润6.25亿元,同比增长11.37%;扣非归母净利润5.97亿元,同比增长9.53%。 四季度利润加速:四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为全年最高,环比提升9个百分点。 业务分析 工业收入是增长引擎:工业收入同比增长13.5%,占总收入的62%,毛利率基本稳定,对整体毛利贡献持续提高。 速效救心丸销量驱动增长:速效救心丸实现收入接近13亿,同比增长13%,销量同比增长14.57%,OTC渠道是主要渠道。 各大品种毛利率稳定:心脑血管、呼吸及抗肿瘤等品类毛利率均略有上行,显示公司经营稳定。 费用分析与投资收益 销售投入质量提高:销售费用增速低于工业端收入增速,销售投入质量有所提高,销售费用率同比略有降低。 投资收益显著:实现投资收益1.86亿,同比增长12.8%。 股权激励与集团混改 股权激励落地:公司完成了首轮限制性股票的授予,标志着公司中长期激励落地,经营方面有望实现积极突破。 集团混改推进:公司控股股东天津医药集团引入战投的混改仍在进行中,公司作为集团旗下最为优质的医药资产有望率先受益。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8-2020年实现收入74.78、83.05和94.3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9%、11.1%和13.6%;EPS分别为0.91、1.08和1.29元/股。 投资建议:目前股价对应2020年估值约15倍,继续给予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医保控费力度进一步增强 推广费用投入超预期 中美史克业绩大幅波动 非经常性损益波动剧烈 行业监管政策进一步趋严 业绩增长低于预期风险 国企混改进度低于预期 国内外疫情对行业及二级市场影响风险 海外市场波动风险 总结 中新药业2019年业绩稳健增长,工业收入和速效救心丸是主要增长动力。公司通过股权激励和集团混改,有望实现中长期发展。维持“推荐”评级,但需关注医保政策、市场推广、疫情和混改进度等风险因素。
      国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0-04-27
    • 各业态稳步增长,传统分销与创新业务持续扩张

      各业态稳步增长,传统分销与创新业务持续扩张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本报告对国药一致(000028)的2019年报及2020年一季报进行了深入分析,核心观点如下: * **业绩稳健增长,未来可期**:公司各业态协同发展,有望进一步提升经营效率,建议“持有”评级。 * **战略转型与创新驱动**:公司通过“内延+外扩”的策略,积极进行门店扩张和业务转型,同时借助创新业务,增强经营协同效应,实现业绩增长。 # 主要内容 ## 1 国药一致:行业领先的药品分销及供应链服务提供商 * **公司概况与战略转型**:国药一致是中国医药集团属下的全国医药零售整合平台,通过与国大药房的重组,实现了“零售+分销+工业投资”的战略转型与升级。 * **股权结构与业绩表现**:公司股权集中,国有控股,各业态稳步发展,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持续创新高。2019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7%,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 ## 2 各业态高速增长,为公司稳增长添动力 * **分销业务扩张**:公司深耕两广区域,借助现代化物流与综合管理平台,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和渗透力度,优化客户类型,扩张分销业务网络。 * **门店扩张模式**:公司实行积极的门店扩张策略,兼顾直营店和加盟店两种经营模式,并通过并购加速零售业务发展。 * **处方外流承接**:公司加速医保整合,继续建设院边店以及DTP药房,承接处方外流红利,处方药销售占比持续增长。 ## 3 引进外资+发展创新业务,经营效率有望再提高 * **外资合作与业务创新**:通过与WBA的合作,公司在信息技术、零售终端运营等方面进行全面项目合作,优化零售服务体系与商业模式,不断探索业务创新。 ##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0-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43亿元、595.4亿元和645.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4亿元、14.8亿元和16.4亿元,EPS分别为3.12元、3.47元和3.83元。 * **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各业务协同发展有望进一步提升经营效率,首次覆盖,给予“持有”评级。 ## 5 风险提示 * **政策风险**:零售行业政策变化风险。 * **经营风险**:门店扩张不及预期风险,业务整合不及预期风险。 # 总结 本报告对国药一致的经营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公司作为行业领先的药品分销及供应链服务提供商,通过稳健的业绩增长、积极的战略转型和创新业务的拓展,展现了良好的发展前景。报告认为,公司在各业态协同发展和外资合作的推动下,有望进一步提升经营效率,实现业绩的持续增长。但同时也提示了零售行业政策变化、门店扩张和业务整合等方面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4页
      2020-04-27
    • 一季度受疫情影响业绩阶段性下滑,13价有望推动全年实现高增长

      一季度受疫情影响业绩阶段性下滑,13价有望推动全年实现高增长

      个股研报
      好的,请您提供报告内容,我将按照您的要求进行总结和分析,并生成符合您要求的 Markdown 格式的文档。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0-04-27
    • 2019年报及2020一季报点评:2019主业表现亮眼,2020Q1受新冠疫情冲击明显

      2019年报及2020一季报点评:2019主业表现亮眼,2020Q1受新冠疫情冲击明显

      个股研报
      # 中心思想 * **主业表现与疫情冲击:** 2019年千红制药主营业务表现亮眼,但2020年一季度受新冠疫情的显著冲击,业绩下滑明显。 * **未来发展信心:** 尽管短期受疫情影响,但公司肝素原料药价格维持高景气,制剂端持续放量,创新药研发体系厚积薄发,长期发展向好,大股东高比例参与员工持股计划也彰显了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 主要内容 ## 2019年业绩回顾与2020年一季度业绩下滑 2019年公司实现收入16.75亿元,同比增长26.75%;归母净利润2.63亿元,同比增长18.6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95亿元,同比增长80.26%。2020年一季度受新冠疫情影响,收入同比下滑60.22%,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28.37%。 ## 肝素原料药与制剂业务分析 2019年原料药收入7.51亿元,同比增长20.44%,受益于肝素原料药价格高景气。制剂端收入9.23亿元,同比增长32.19%,其中肝素钠注射液、怡开+怡美、低分子肝素钠注射剂均实现增长。 ## 研发体系与创新药管线 公司建有大分子药物和小分子药物研发平台,多个一类新药处于不同研发阶段,创新药管线持续丰富,展现创新黑马之姿。 ##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考虑到新冠肺炎冲击,下调2020-2021年EPS预测,但维持“推荐”评级,认为疫情影响是一过性的,中长期来看公司发展向好。 ## 风险提示 报告提示了研发风险、坏账风险以及肝素原料药价格波动风险。 # 总结 本报告对千红制药2019年年报及2020年一季报进行了分析。2019年公司主业表现亮眼,但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冲击明显。肝素原料药价格维持高景气,制剂端持续放量,创新药研发体系厚积薄发。尽管短期受疫情影响,但公司长期发展向好,维持“推荐”评级,同时提示了相关风险。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0-04-27
    • 业绩保持稳定增长,工业打开成长空间

      业绩保持稳定增长,工业打开成长空间

      个股研报
      好的,我已按照您的要求,对研报内容进行了概括和总结,请查阅: 中心思想 业绩稳健增长,工业板块潜力释放:柳药股份2019年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稳健增长,2020年一季度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医药工业板块收入大幅增长,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上下游协同,一体化优势显著:公司凭借渠道优势,与上游供应商建立稳固合作关系,下游医院销售业务收入持续增长,批零一体化优势明显。 主要内容 1 柳药股份:区域医药商业领域龙头 公司概况:柳药股份是一家综合性医药企业,前身为1953年成立的柳药批发站,主营业务为药品和医疗器械的批发和零售。 股权结构: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朱朝阳先生,持股比例达27.86%。 业务构成:药品和医疗器械为公司两大核心业务,2019年药品收入占比94.2%,医疗器械收入占比4.3%。药品业务毛利率逐年上升,医疗器械业务毛利率保持稳定。 财务表现:2019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稳定增长,批发、零售、工业三大板块收入均保持增长,其中零售和工业板块收入占比提升。公司三费水平较低,利润水平持续提升,位居可比公司前列。 2 上下游协同发展,批零一体化优势凸显 上游合作:公司与4200余家上游供应商达成合作,获得多家知名药企创新药物的独家经营权,经营品规超4万个。 零售布局:公司加速布局零售药店和DTP药房,截至2019年底,公司药店数量达600家,其中医保店404家,DTP药店97家。 下游合作:公司与下游医院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实现三级、二级规模以上医院的全覆盖,2019年医院销售业务营业收入达110.1亿元。 3 医药工业板块打开成长空间 产业链延伸:公司通过自建和并购优质药企,加速完善医药工业体系,提升药品生产研发能力。 子公司发展:各工业类子公司发展良好,盈利能力呈增强态势,如广西仙茱中药科技有限公司和广西万通制药有限公司。 业绩增长:2019年公司工业收入达4.1亿元,同比增长153.8%,工业板块正逐步成为公司新的利润支撑点。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别为3.27元、3.86元、4.46元。 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作为广西地区医药商业领域龙头,给予公司2020年13倍PE,对应目标价42.51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5 风险提示 医药行业政策变动风险 新业务或投资项目业绩不达预期风险 人才流失风险 总结 本报告对柳药股份2019年年报及2020年一季报进行了分析,认为公司业绩保持稳定增长,医药工业板块打开成长空间。公司凭借上下游协同发展和批零一体化优势,在区域医药商业领域占据领先地位。报告预测公司未来盈利能力将持续提升,并给出“买入”评级,同时也提示了相关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4页
      2020-04-27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