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1796)

    • 百济神州2024年年度报告业绩点评:海外放量超预期,创新管线迎来拐点

      百济神州2024年年度报告业绩点评:海外放量超预期,创新管线迎来拐点

      个股研报
        百济神州(688235)   事件:2025年4月29日,百济神州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报告,2024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2.14亿元(+56.19%);归母净亏损49.78亿元,亏损同比收窄25.87%;扣非归母净亏损53.79亿元,亏损同比收窄44.44%; 经营性现金流-12.59亿元。2024Q4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78亿元(+77.61%);归母净亏损12.92亿元,亏损同比收窄54.49%;扣非归母净亏损13.89亿元,亏损同比收窄52.08%; 经营性现金流+5.82亿元。   核心产品海外放量超预期,25年指引经营性现金流转正。2024年全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6.19%,归母净亏损同比收窄25.87%,主要系核心产品泽布替尼海外持续商业化放量。目前泽布替尼已在全球70多个市场获批上市,累计治疗超过18万例患者;2024年泽布替尼全球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105%,其中美国市场贡献77%,销售额同比增长106%,泽布替尼在美国CLL新患市场处方量排名第一;欧洲市场贡献14%,销售额同比增长194%,在欧洲多个国家和地区重要市场持续扩张。基于泽布替尼在美国市场的领先地位,以及欧洲和全球其他市场渗透率逐步提升,公司预计2025年全年营业收入将达352-381亿元区间,有望超过营业成本和各项费用之和,预计2025年将实现经营性现金流转正。   血液瘤领域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公司在血液瘤领域持续推进后续管线研发进展,其中BCL2抑制剂sonrotoclax具备全球同类最佳潜质,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递交单药治疗R/R CLL/SLL和R/R MCL的加速上市申请;同时联合泽布替尼一线治疗CLL/SLL的全球Ⅲ期临床CELESTIAL研究已完成患者入组。另一款具备全球同类最佳降解剂潜质的BTK CDAC抑制剂 BGB-16673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启动与BTK抑制剂匹妥布替尼的“头对头”Ⅲ期临床,用于治疗R/R CLL/SLL。   多项自主研发管线迎来价值拐点。2024年公司共推进13个新分子进入临床开发阶段,以创新治疗模式加速布局肺癌、乳腺癌、胃肠道癌等实体瘤领域;目前多个创新分子将于2025年披露PoC数据,即将迎来价值拐点;包括治疗乳腺癌的新一代CDK4抑制剂BGB-43395、针对多种KRAS突变实体瘤的panKRAS抑制剂BGB-53038、潜在的同类首创B7H4 ADC BG-C9074、针对三代EGFR-TKI敏感和耐药均有效的EGFR CDAC BGB-60366等。   投资建议:百济神州作为聚焦创新药研发生产和全球商业化的龙头企业,其核心产品具备同类最佳特质,血液瘤领导地位进一步巩固,多项自主研发管线即将迎来价值拐点。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68.04/462.79/536.5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0、30.17、64.48亿元,经过DCF估值模型测算,我们认为公司合理市值市值区间为3217.50-5006.78亿元。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管线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产品商业化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政策变动的风险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5-05-08
    • 24年业绩符合预期,24Q4开始发货逐渐回升

      24年业绩符合预期,24Q4开始发货逐渐回升

      个股研报
        海泰新光(688677)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4.4亿元(-5.9%);归母净利润1.35亿元(-7.1%)。同日,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1.47亿元(+24.9%);归母净利润0.5亿元(+21.5%)。   海外:与史塞克合作进一步加深,行业BETA效应明显。受美国客户去库存影响,公司前三季度海外营业收入下降明显。第四季度随着客户库存降到低位,发货相比2023年同期大幅增长。延续客户需求增长趋势,公司海外业务收入会进一步增长。公司深度绑定史塞克后形成规模效应,业绩驶入快车道。荧光替代白光全球行业趋势明显,公司迎来行业红利期。公司掌握底层光学设计及光学制造,研发能力首屈一指。在对等关税发生之前,公司已经完成了美国工厂和泰国工厂的建立,目前公司绝大部分产品已经实现在美国工厂和泰国工厂生产和发货,公司内部可以通过协调境内和境外工厂的生产分工降低关税的影响。   国内:布局内销多品类镜体,研发创新厚积薄发。公司国内整机业务推进良好,同比增长显著。在医用内窥镜方面:(1)公司配套美国客户新一代内窥镜系统在2023年9月正式上市,24年实现平稳上量;(2)公司为美国市场开发的新型4mm宫腔镜实现量产上市,2.9mm膀胱镜和3mm小儿腹腔镜以及开放手术外视镜已经产品定型,很快会量产上市;(3)公司关节镜、三维腹腔内窥镜、胸腔内窥镜正式在国内市场上市销售;(4)公司针对国内市场的全系列腹腔镜,包括白光、荧光、除雾、3D荧光、标准长度、加长型、超细型等几十种规格的腹腔镜完成产品注册并在国内上市;(5)公司针对泌尿科、妇科以及头颈外科开发的宫腔镜、膀胱镜、鼻窦镜等内窥镜产品完成注册并在国内市场上市;(6)公司第二代内窥镜摄像系统在25年实现量产并在国内市场上市。   整机逐步形成产品梯队未来可期,摄像系统进步明显。行业趋势即将进入多技术融合阶段,即荧光+4K+3D等多技术的归元合一。第二代4K荧光内窥镜系统和4K除雾摄像系统已经投放临床并开始实现销售。未来几年,公司还会持续迭代相关核心部件和整机产品,进一步增强公司的竞争优势,使公司在保持内窥镜医疗器械系列产品销量增长的同时拓展国内增量市场,深度参与我国医疗器械领域的技术革新,改善我国内窥镜市场中低端产品集中、依赖进口的现状。   盈利预测和评级: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9、2.2、2.5亿元,海泰新光作为国内硬镜龙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贸易政策变动风险、研发失败风险、新品推广或不及预期;汇兑损益风险等。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5-05-08
    • 创新出海交易增厚利润,25Q1净利YOY+37%

      创新出海交易增厚利润,25Q1净利YOY+37%

      个股研报
        恒瑞医药(600276)   结论及建议:   公司业绩:公司发布一季报,25Q1营收72.1亿元,YOY+20.1%,录得归母净利润18.7亿元,YOY+36.9%,扣非后净利18.6亿元,YOY+29.4%,公司业绩符合预期。   出海BD交易增厚利润,近期再成2单:公司Q1净利高速增长主要是收到IDEAYA针对靶向DLL3的ADC(SHR-4849)给出的7500万美元的对外许可首付款,剔除后我们估计主业营收增长约11%,净利端同比小幅下降。公司BD授权项目继续开花,2025年3月将在研的脂蛋白(a)[Lp(a)]口服小分子项目(HRS-5346,目前处于国内Ⅱ期临床阶段)海外权益授权给默沙东,后续将可获得2亿美元的首付款。此外4月还将新型口服小分子非肽类GnRH受体拮抗剂(SHR-7280)授权给德国默克,后续将可获得1500万欧元的首付款。公司创新药出海成效显着,将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新动力。   毛利率提升,费用率下降:受益于BD首付款计入营收,公司25Q1毛利率同比增加0.9个百分点至85.2%,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至55.6%。   创新产品管线丰富,关注ASCO会议中的成果展示:公司2024年有26个自主研发的创新分子进入临床阶段,药物类型包括小分子化药、抗体、ADC,涉及肿瘤、自免、呼吸、代谢、心血管和影像等多个疾病治疗领域,公司研发体系在继续深耕肿瘤领域的同时不断扩大慢病产品管线多元化覆盖,产品管线丰富。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即将举办,15款创新药共67项肿瘤领域研究成果成功入选,其中9项研究成果入选口头报告和快速口头报告,国际影响力将持续得到增强。   盈利预计及投资建议:公司创新药增长较好,创新管线出海交易不断落地,研发实力获得认可,公司未来三年预计将有47个创新产品及适应症获批上市,将持续推动公司业绩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净利润69.8亿元、87.5亿元、104亿元,YOY+10.2%、+25.3%、+18.9%,EPS分别为1.09元、1.37元、1.63元(暂未考虑公司筹划发行H股上市的影响,H股发行近期已获得中国证监会备案及港交所聆讯,核准发行不超过8.15亿股H股),对应PE分别为47X、38X、32X,维持“买进”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进度及销售不及预期,授权兑现不及预期,汇兑损益风险
      群益证券(香港)有限公司
      3页
      2025-05-08
    • 点评报告:业绩稳健增长,盈利水平提升

      点评报告:业绩稳健增长,盈利水平提升

      个股研报
        益丰药房(603939)   事件:   4月29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2024年,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240.62亿元(+6.53%);归母净利润15.29亿元(+8.26%)。2025Q1,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60.09亿元(+0.64%);归母净利润4.49亿元(+10.51%)。   投资要点:   自建和加盟双轮驱动,各类产品收入稳健增长   截至2025Q1,公司门店总数14,694家(含加盟店3,880家),新增门店94家(自建门店26家,新增加盟店68家,关闭84家)。截至2024年,公司门店总数14,684家(含加盟店3,812家),较上期末净增门店1,434家。   2025Q1,零售/加盟及分销业务收入分别为52.63亿元(-0.09%)/5.73亿元(+12.94%)。2024年,零售/加盟及分销业务收入分别为211.88亿元(+4.97%)/21.07亿元(+11.34%)。2025Q1,中西成药/中药/非药类收入分别为45.32亿元(+0.77%)/6.11亿元(+0.11%)/6.94亿元(+3.83%);2024年,中西成药/中药/非药类收入分别为180.45亿元(+5.56%)/23.13亿元(+6.09%)/29.37亿元(+6.80%)。   医药新零售体系高效运行,线上线下承接医院处方外流   截至2024年,公司O2O直营门店超10,000家,24小时配送营业门店超600家,新零售业务拣货时效、配送效率、订单满足率以及人效、品效、坪效等经营指标均持续提升。线上业务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1.27亿元(含税),其中O2O贡献17.21亿元,B2C贡献4.06亿元。截至2024年,公司拥有院边店688家,DTP专业药房318家,其中开通双通道医保门店259家,开通门诊统筹医保药房4,600多家,与近200家专业处方药供应商建立了深度合作伙伴关系。   盈利水平提升,费用优化   2025Q1,公司销售毛利率为39.64%(同比增长0.39个百分点)。拆分看,零售/加盟及分销毛利率分别为41.20%(比上年同期增减0.86%)/加盟及分销8.03%(比上年同期增减0.13%)。中西成药/中药/非药类毛利率分别为35.11%(比上年同期增减0.54%)/47.76%(比上年同期增减-0.97%)/47.80%(比上年同期增减0.92%)。   2025Q1。公司销售/管理/财务费用占营业总收入比例分别为23.53%(同比减少0.87个百分点)/4.65%(同比增长0.47个百分点)/0.69%(同比增长0.22个百分点),三费合计28.86%(同比减少0.18个百分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处方外流趋势下,门诊统筹加速药品院外市场发展。公司是药品零售行业龙头,有望通过内生提效和外延扩张实现做大做强。根据公司最新报告披露,我们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45亿元/20.54亿元/23.65亿元(调整前为17.45亿元/20.01亿元/-),对应EPS1.44元/股、1.69元/股、1.95元/股,对应PE为19.58/16.64/14.45(对应2025年5月6日收盘价28.18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行业政策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并购门店经营不达预期的风险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5-08
    • 亿帆医药2024年年报&2025年一季报点评:产品结构优化,创新药商业化持续推进

      亿帆医药2024年年报&2025年一季报点评:产品结构优化,创新药商业化持续推进

      个股研报
        亿帆医药(002019)   投资摘要   事件   近期,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60亿元,同比增长26.84%,药品相关营业收入42.60亿元,医药自有产品实现收入36.64亿元,同比增长50.64%;实现归母净利润3.86亿元,同比增长170.04%,扣非归母净利润2.48亿元。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27亿元,同比增长0.05%,实现归母净利润1.53亿元,同比增长4.83%,扣非归母净利润0.95亿元。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费用控制成果显著。2024年公司药品相关营业收入42.60亿元,占公司总收入超80%。其中医药自有产品(含进口)实现收入36.64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71.02%,较上年增长11.23个百分点。近五年国内医药自有(含进口)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29.00%。拉考沙胺注射液、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等产品中选第十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期间费用率方面,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率23.66%,管理费用率及研发费用率13.57%,财务费用率1.43%,自研医药及维生素产品陆续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研发资本化投入金额减少。公司费用控制得当,三项费用率同比均有改善。   创新品种增速亮眼,重点管线研发加速推进。创新药亿立舒获得欧盟委员会EC、巴西、阿曼和挪威等监管机构批准上市,启动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的注册工作,已在中国、美国、欧盟、巴西、阿曼和挪威等34个国家获准上市销售。产品实现对外发货超过27万支,其中国内终端市场已逐步放量。2025年3月,NMPA批准亿立舒给药时间由化疗结束48小时后变更为化疗结束24小时后。2025年一季度,公司创新药产品收入同比增长327.73%,亿立舒发货同比增长293.64%,易尼康发货同比增长1158.19%。2024年,公司就F-652治疗酒精性肝病(AH)II期临床方案的修订内容亿一生物向中国监管机构提交了沟通交流,并获得认可,F-652治疗重度酒精性肝炎(AH)适应症的II期临床试验获得美国FDA默示许可和境外资助用于开展二期临床试验。公司推进复方银花解毒颗粒儿童流感III期临床试验入组,推进中药1.1类新药断金戒毒胶囊Ib期研究及5个经典名方开发,并已完成复方银花解毒颗粒儿童流感III期临床试验入组。   投资建议   公司2024年业绩增速亮眼,实现扭亏为盈;2025年一季度在高基数基础上继续增长。公司在全球化和创新转型中逐步实现以药品收入为主的下一个增长曲线。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1.83/71.08/76.83亿元,同比增长19.83%/14.96%/8.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6.14/7.12/8.53亿元,EPS分别为0.50/0.59/0.70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22.81/19.68/16.4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包括但不限于:行业政策风险,研发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国际化经营风险,商誉减值风险,交易事项存在不确定性等。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4页
      2025-05-08
    • 2024年业绩阶段性承压,轻装上阵有望迎来业绩拐点

      2024年业绩阶段性承压,轻装上阵有望迎来业绩拐点

      个股研报
        通化东宝(600867)   事项: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10亿元,同比下降3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43亿元,同比减少10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0.09亿元,同比减少101%。公司2024年业绩下降主要系以下一次性或短期因素影响:1)胰岛素集采降价,库存一次性冲销返还;2)研发项目(可溶性甘精赖脯双胰岛素注射液)终止,计提2.2亿元;3)诉讼赔偿共计6131.21万元。不利因素已全面释放,公司2025年有望迎来业绩反转。2024年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0元(含税)。   平安观点:   2025年一季度收入恢复势头良好,胰岛素类似物销量大增。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2亿元,同比增长1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9亿元,同比减少4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0亿元,同比减少49%。受益于在新一轮集采取得的成功,公司胰岛素产品的准入与放量得到极大加快,尤其是胰岛素类似物系列产品,2025年一季度销量大幅增长123%,其中门冬系列胰岛素销量更是同比增长超260%。随着胰岛素类似物销量的快速提升,公司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胰岛素类似物占公司总收入比例已接近40%。   创新出海稳步推进,有望迎来新的利润增长点。2024年实现海外收入1.03亿元,同比增长近80%;2025年一季度海外收入已达0.58亿元,同比显著增长。胰岛素方面精蛋白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30R)在乌兹别克斯坦获批上市,人胰岛素原料药通过欧盟EMA上市批准前GMP检查。目前公司4款产品已迈入III期临床试验阶段,3款一类创新药已推进至II期临床试验阶段。XO/URAT1双靶点抑制剂(THDBH151片)IIa期临床试验结果达到主要终点目标,GLP-1/GIP双靶点受体激动剂(注射用THDBH120)获得降糖和减重Ib期临床试验积极的顶线结果,减重适应症II期临床试验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   看好公司业绩恢复,借助集采实现快速入院,加速国产替代,维持“推荐”评级。考虑到公司主业受集采扰动,我们将公司2025-2026年净利润预测调整至5.32亿、7.13亿元(原预测为8.52亿元、11.68亿元),预计2027年净利润为8.77亿元。但考虑到公司国内胰岛素头部企业,借助集采有望加速国产替代步伐,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我们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研发风险:核心产品存在研发失败或进度不及预期可能。2)降价风险:核心产品存在集采降价风险。3)竞争风险:核心产品市场竞争有加剧风险。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5-05-08
    • 业务稳中有进,首创医药行业“股权+资产双上市”平台

      业务稳中有进,首创医药行业“股权+资产双上市”平台

      个股研报
        九州通(600998)   利润剔除特定因素实现较快增长,现金流改善明显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营业收入1518.1亿元(+1.11%),归母净利润25.07亿元(+15.33%),归母净利润增长主要原因是2024年公司完成Pre-REITs首期发行,增加公司净利润5.76亿元,扣非净利润18.14亿元(-7.47%)。剔除季节性疾病等特定因素影响后,公司2024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5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9.88%(含Pre-REITs首期发行的影响),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4.89%。2024年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30.83亿元(-35.07%),经营现金流净额为正主要是年底公司加大应收账款的清收力度,经营性现金流入大幅增加,同比下降主要是公司加大与核心供应商的战略合作,增加付款所致。   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报:2025Q1营业收入420.16亿元(+3.82%),归母净利润9.7亿元(+80.38%),扣非净利润5.07亿元(-2.76%)。归母净利润增长较快主要是2025Q1公司完成医药仓储物流基础设施公募REITs发行上市,增加公司净利润4.38亿元。   从盈利能力来看,2024年毛利率为7.80%(-0.27pct),归母净利率为1.65%(+0.20pct),扣非净利率为1.19%(-0.11pct)。2025Q1毛利率为7.33%(+0.13pct),归母净利率为2.31%(+0.98pct),扣非净利率为1.21%(-0.08pct)。   费率方面,2024年销售费用率为2.89%(-0.05pct),管理费用率为1.91%(+0.03pct),研发费用率为0.10%(-0.03pct),财务费用率为0.77%(-0.02pct)。2025Q1销售费用率为2.79%(+0.23pct),管理费用率为1.68%(+0.07pct),研发费用率为0.09%(-0.02pct),财务费用率为0.56%(-0.15pct)。   营运能力方面,2024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64.26天(+1.56天),存货账款周转天数为55.25天(+6.58天)。   现金流方面,2024年经营现金流净额为30.83亿元(-35%),投资现金流净额为-15.92亿元(-17%),筹资现金流净额为-25.00亿元(-12%)。截至2024年底,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8.00亿元(同比-11%)。   业务稳中有进,新兴高毛利业务成长迅速   一方面,公司主营医药分销业务持续稳定增长,实现了整体营业收入达到1,518.10亿元,在上年疫情特定因素导致的高基数基础上,仍实现了同比1.11%的增长;另一方面,工业自产及OEM、中药、数字物流与供应链解决方案等新兴业务快速成长,同比增速均在20%左右,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利润贡献值不断提升。   资产证券化战略持续推进,首创医药行业“股权+资产双上市”平台   公司医药物流仓储设施公募REITs发行获中国证监会核准,并于2025年2月27日在上交所成功上市,开启了公司由重资产向轻资产转型的序章。本次公募REITs的发行,公众投资者认购倍数高达1,192倍,创公募REITs发行历史新高,募集资金11.58亿元,成为国内医药行业仓储设施首单公募REITs,以及湖北省首单民营企业公募REITs。此外,公司Pre-REITs顺利完成首单发行,募集资金16.45亿元。九州通现已成为医药行业首家建立“股权+资产双上市”平台的企业,极具示范意义,也为医药流通企业盘活资产树立了行业标杆。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公司基本面积极向好,批发稳增长的同时,新产品战略打造“第二成长曲线”,REITs发行落地将加快资金周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26.46/1742.95/1866.2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10/32.12/34.58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8.8/8.3/7.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批发业务受政策影响经营不及预期风险;REITs基金募集和运营不及预期风险。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5页
      2025-05-08
    • AI赋能,产品持续推陈出新

      AI赋能,产品持续推陈出新

      个股研报
        祥生医疗(688358)   核心观点   2024年四季度业绩亮眼。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4.69亿元(-3.13%),归母净利润1.41亿元(-4.08%),扣非归母净利润1.27亿元(-7.36%)。其中24Q4单季营收1.06亿元(+29.77%),归母净利润0.42亿元(+733.85%),扣非归母净利润0.38亿元(+1704.45%)。2024年业绩略有下滑,公司通过横向拓展超声矩阵和SonoAI技术的应用,不断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24Q4业绩表现亮眼。2025年一季度营收1.28亿元(-9.16%),归母净利润0.42亿元(-8.62%),扣非归母净利润0.39亿元(-13.38%),收入端实现环比增长。   毛利率维持稳定,研发费用率提升。2024年毛利率58.95%(+0.15pp),毛利率基本维持稳定;销售费用率11.73%(+0.82pp),管理费用率8.03%(+0.81pp),研发费用率16.99%(+1.06pp),财务费用率-8.74%(-3.83pp),四费率28.02%(-1.14pp),研发费用率提升较多,主要系公司为构筑技术壁垒,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AI赋能全产品线,新品研发不断深入。在超声AI领域,公司深度布局超声智能技术生态,以"超声人工智能+专科模型"双引擎驱动全场景革新,支持乳腺、肝脏、心血管、颈动脉、甲状腺、妇产科等多个临床学科的智能化诊断。公司坚持在超声设备及衍生领域的不断投入,积累了包括“乳腺人工智能超声机器人”、“视觉识别和分析”、“机器人运动精密控制”等在内的多项创新产品和技术。   投资建议:考虑海外订单波动及国内行业整顿影响,下调2025、20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营收5.6/6.4/7.4亿元(原2025、2026年为6.8/8.3亿元),同比增速19%/15%/14%,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7/2.0/2.2亿元(原2025、2026年为2.3/2.9亿元),同比增速21%/15%/15%,当前股价对应PE=19/17/15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产品结构单一风险;汇率波动风险;订单增长不及预期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5-05-08
    • 纳微科技首次覆盖报告:纳米微球龙头,国产替代加速成长

      纳微科技首次覆盖报告:纳米微球龙头,国产替代加速成长

      个股研报
        纳微科技(688690)   核心观点   事件:2025年4月24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7.82亿元,同比增长33.33%,归母净利润0.83亿元,同比增长20.82%,扣非归母净利润0.66亿元,同比增长108.55%。2025Q1公司实现收入1.89亿元,同比增长22.39%,归母净利润0.29亿元,同比增长72.98%,扣非归母净利润0.25亿元,同比增长85.28%。   核心业务恢复增长,新增仪器业务并表。2024年公司核心业务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实现收入4.51亿元,同比增长10.20%,其中大分子层析介质收入2.49亿元,同比持平,小分子色谱填料收入1.65亿元,同比增长16.13%;新增色谱分析仪器及配件实现收入1.54亿元,主要来自于收购公司福立仪器的并表;蛋白层析系统及配件收入0.40亿元,同比减少33.41%;液相色谱柱及样品前处理产品收入0.73亿元,同比增长26.15%;IVD用微球产品收入530万元,同比增长9.53%;光电用微球产品收入0.36亿元,同比增长1.77%;分离纯化技术服务收入925万元,同比增长8.62%;其他收入1335万元,同比增长33.04%。   色谱填料市场持续扩容,国产替代加速进行。纳米微球应用广泛,在生物制药领域,色谱填料为生产下游纯化环节重要耗材。在生物药、多肽药物蓬勃发展的推动下,色谱填料市场持续扩容,然而当下市场仍由进口厂商主导,国产化率仅有10%左右。随着国内药企的对降本增效的越发重视,叠加关税战带来的供应链安全考虑,国产替代势必加速进行。公司产品布局完善(微粒大小、基质种类、分离类型),性能领先可对标国际(粒径、孔径、机械强度),品牌已获得国内头部药企认可。2024年,公司客户数量792家,同比增加23家;新完成与盛迪亚、丽珠、诺泰、康诺亚和翰宇五家客户的战略合作协议签署。全年来自签约战略客户的销售额2.24亿元,占色谱填料收入比50%。随着重点客户的管线推进,以及公司每年稳定的新客户开发,产品将迎来快速放量期。   投资建议:借助底层技术驱动,公司逐渐发展成“填料+耗材+仪器”一体化的国产领先色谱填料供应商,随着国产替代持续进行,高质量客户项目管线顺利推进,公司业绩将迎来快速增长。预计2025-2027年收入9.77/11.70/13.73亿元,归母净利润1.34/2.03/2.90亿元,EPS为0.33/0.50/0.72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为67/45/31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的风险;下游客户管线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5页
      2025-05-08
    • 测序仪装机创新高,为试剂放量奠定基础

      测序仪装机创新高,为试剂放量奠定基础

      个股研报
        华大智造(688114)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0.13亿元(yoy+3.48%),归母净利润-6.01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6.53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74亿元(yoy+3.73%)。2025Q1实现营业收入4.55亿元(yoy-14.26%),归母净利润-1.33亿元,亏损同比收窄33.67%。   点评:   测序仪稳定增长,新业务潜力可期。2024年面对全球生物科技产业链波动及美国《生物安全法》等外部压力,公司笃定前行,实现营业收入30.13亿元(yoy+3.48%),其中测序仪业务实现收入23.48亿元(yoy+2.47%),保持稳定增长,实验室自动化业务实现收入2.09亿元,剔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收入增长36.69%,新业务收入4.00亿元,剔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收入增长57.05%,逐步摆脱疫情相关需求的影响,展现较好的增长潜力。就盈利能力来看,2024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55.51%(yoy-3.96pp),我们认为主要是产品结构调整所致,未来随着测序仪收入占比提升,销售毛利率有望回升,在投入方面,2024年公司继续加大销售和研发投入,拓展营销版图,强化自主可控的产品矩阵,销售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5.42%、24.77%,我们认为随着公司收入规模扩大,费用率有望优化,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提升。   新增测序仪装机量创新高,为试剂放量奠定基础。就公司核心业务-测序仪业务来看,2024年测序仪试剂耗材收入13.73亿元(yoy+1.43%),测序仪器设备收入9.60亿元(yoy+6.92%),2024年新增销售装机量近1270台(yoy+48.59%),创历史同期新高,截止2024年末,公司全球基因测序仪累计销售装机总数超4500台,为后续试剂放量奠定较好的基础。分区域来看,国内测序仪业务表现亮眼,实现收入16.07亿元(yoy+11.37%),我们认为随着illuminai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公司有望在国产替代过程中抢占较多市场份额,国内市场有望保持快速发展;欧非区受竞争加剧和地缘政治冲突影响,实现测序收入3.44亿元(yoy-6.24%),亚太区测序相关收入为2.25亿元(yoy-30.25%),主要因中东国家基因组项目暂缓所致,我们认为随着公司本地化策略持续落地,亚太和欧非区均有望恢复增长;在美洲市场,受“生物安全法案”等政策影响,实现测序相关收入1.72亿元(yoy+8.28%),展现成长韧性,我们认为随着公司在美国工厂建成投产,美洲市场仍有较大的挖掘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6.89、45.00、53.2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2.4%、22.0%、18.3%,实现归母净利润为-0.85、1.05、2.6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5.8%、223.1%、149.6%,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因素:知识产权诉讼导致市场拓展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关联交易占比较高的风险;国际地缘政治环境不确定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5-05-07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