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025)

    • 国内产品渗透率快速提升,海外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公司进入快速发展期

      国内产品渗透率快速提升,海外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公司进入快速发展期

      个股研报
        迈普医学(301033)   业绩简评   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1亿元,同比增长30.98%;实现归母净利润0.53亿元,同比增长107.68%单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0.69亿元,同比增加14.70%,环比增加6.25%单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041万元,同比增长50.83%,环比增加17.00%;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841万元,同比增长44.96%,环比增加18.00%。   公司经营分析   公司单三季度毛利率和净利率环比增加。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78.22%,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其中单三季度毛利率77.09%,同比下降5.64个百分点,环比增加0.39个百分点。公司前三季度净利率27.65%,同比下降10.21个百分点;其中单三季度净利率29.63%,同比增加3.51个百分点,环比增加2.73个百分点。   公司费用率同比改善。公司24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17.44%,同比下降8.89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23.49%,同比增加0.88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8.71%,同比下降3.33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0.22%同比下降0.39个百分点。   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有望对公司经营发展产生正向作用迈普医学6月发布《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在2024年-2026年会计年度中,分年度对公司的业绩指标进行考核,以达到业绩考核目标作为激励对象当年度的归属条件之一。其中公司2024年-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率目标值分别为23.00%、61.00%和103.00%,触发值分别为18.40%、48.80%和82.40%。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考核目标相比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考核目标有所上调。我们预计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有望对公司经营发展产生正向作用。   盈利预测   公司2023年主要产品受到带量采购和经销商去库存影响,公司营收增速放缓;随着带量采购政策落地执行,消极因素逐渐消除;PEEK颅颌面修补产品有望在中短期内持续提供快速增量;公司新产品业务快速放量,未来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预计公司后续盈利能力将进一步提高,有望逐步消化估值,我们上调了公司的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端分别为2.88亿元、3.88亿元和5.29亿元,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24.75%、34.72%和36.34%,归母净利润预计2024年-2026年分别为0.71亿元、0.95亿元和1.28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74.80%,33.50%和34.02%,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3.66、32.70和24.4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带量采购政策不确定因素、产品销售放量不及预期。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5页
      2024-10-30
    • 三季度业绩稳定增长,海外市场布局进一步完善

      三季度业绩稳定增长,海外市场布局进一步完善

      个股研报
        南微医学(688029)   2024年10月29日,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度报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20.12亿元,同比+15%;归母净利润4.51亿元,同比+1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46亿元,同比+18%;2024Q3公司实现收入6.79亿元,同比+13%;归母净利润1.41亿元,同比+1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40亿元,同比+18%。   经营分析   三季度收入稳定增长,毛利率显著提升。公司三季度毛利率达到67.1%,同比+2.4pct,预计新产品规模效应显现及公司生产降本工作取得较好进展。2024年5月公司国内新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落成,在生产端自动化提升及降本增效方面实现进一步突破。同时公司泰国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已逐步完成生产及基建规划,计划2026年投产,旨在建立安全的全球供应链,并进一步拓展东南亚市场。营销及研发投入持续增加,巩固全球市场品牌力。公司Q3销售费用达到1.62亿元,同比+25%;研发费用达到4199万元,同比+24%。公司相关产品在中国、美国、德国、巴西等15个国家,获得首次注册证书共34张,获得变更注册证书共22张。可视化等创新产品在海外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全球市场品牌力得到巩固。   并购英国CME公司,进一步完善欧洲市场布局。9月公司公告拟通过全资子公司使用自有资金不超过3672万欧元购买Creo MedicalS.L.U.51%的股权,Creo专注于外科内窥镜领域微创手术设备的开发和商业化,在为公司带来正面业绩贡献以外,还将提升公司产品在欧洲的销售份额,与公司在销售渠道方面形成较强互补,帮助公司导入更多产品,完善国际化网络布局。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11、7.89、9.70亿元,同比+26%、+29%、+23%,现价对应PE为22、17、1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医保控费政策风险;在研项目推进不达预期风险;产品推广不达预期风险;汇兑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10-30
    • 医院提质扩收,减亏持续,2025年扭亏在望

      医院提质扩收,减亏持续,2025年扭亏在望

      个股研报
        国际医学(000516)   2024年10月24日,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前三季度营收、归母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0.40/2.17/1.68亿元,同比增长22.38%/12.03%/14.92%;2024年单三季度,营收、归母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3.70/0.71/0.54亿元,同比增长25.81%/13.40%/16.72%。业绩符合预期。   经营分析   2024年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亏损同比大幅减少37.2%。(1)我们认为,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7.85%,延续上半年态势,得益于高新和中心医院的门急诊与住院人数的增长;而减亏继续来自中心医院规模效应提升带来的持续减亏(1H24已实现同比减亏49.29%)的贡献。(2)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表观归母净利润同比亏损的扩大,源于公司在2023年8月出售商洛医院资产获得的一次性投资收益影响;扣非归母净利润是37%的同比减亏。国际合作及资源优势显著,高水平综合医疗服务平台完善,扭亏在望。(1)公司拥有全球超大单体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全国首家社会办三甲医院西安高新医院,汇聚了中国中西部地区优质医疗人才资源,并配备了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的医疗设备。床位规模突破万张,已发展为国内大型上市医疗健康管理集团之一。高新医院、国际医学中心医院作为妙佑(梅奥)医疗联盟成员医院,持续与“世界最佳医院”排名第一的妙佑医疗国际进行密切合作,推进医疗服务、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2)规模效应提升或使公司2025年实现扭亏。经历21年,公司已实现“一个集团+三大院区”的战略构架和“综合医疗+特色专科”的业务模式。公司旗下设置了心脏、胸科、消化、肿瘤、血液病、脑科、骨科、内分泌代谢病等大型专科医院,并布局了辅助生殖、康复、妇儿、中医、质子治疗等特色专科医院及中心。我们认为,随着高新医院与中心医院南北院区快速发,病床使用率将进一步提升并带来公司重回盈利的业绩快速上升通道。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根据公司3季报,我们下调盈利预测,将公司2024/25年营收下调13%/29%至49/56亿元,预计2026年营收67亿元;将2024年由盈利改为亏损2.84亿元,将2025年归母净利润下调94%至0.26亿元,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2.17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床位盈利能力不达预期、竞争加剧及医疗相关政策影响等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10-30
    • 2024年三季报业绩点评:三季度业绩超预期,创新板块兑现在即

      2024年三季报业绩点评:三季度业绩超预期,创新板块兑现在即

      个股研报
        科伦药业(002422)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前三季度收入167.89亿元,同比增长6.64%,归母净利润24.71亿元,同比增长25.8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4.47亿元,同比增长27.32%;单三季度收入49.62亿元,同比增长0.35%,归母净利润6.71亿元,同比增长19.8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93亿元,同比增长21.16%。   大输液联盟集采逐步落地,费用端优化明显盈利能力较强。公司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为15.57%,同比减少5.07pcts,管理费用率为5.84%,同比增加1.35pcts,研发费用率为9.44%,同比减少1.14pcts;单三季度销售费用率为14.03%,同比减少7.33pcts,环比减少0.53pcts,管理费用率为7.36%,同比增加3.2pcts,环比增加2.4pcts,研发费用率为10.20%,同比减少1.57pcts,环比减少0.06pcts。利润率方面,由于大输液地方集采的逐步实施,部分地区终端价格下降导致整体毛利率略有下滑,2024Q3毛利率整体为49.35%,同比下滑2.84pcts,环比下滑2.26pcts,但由于上述费用端优化,整体净利率仍保持较高水平,Q3净利率为14.21%,同比增加2.92pcts,环比趋势与毛利率相同。   SKB264上市在即,创新管线逐步推进。基于科伦博泰管线进度,预期2024年下半年或2025年上半年在中国上市四个产品:核心产品sac-TMT(佳泰莱)及A166(舒泰莱)以及主要产品A167(科泰莱)及A140(达泰莱)。根据CDE官网信息,芦康沙妥珠单抗(SKB264/sac-TMT)已经完成所有审评审批程序,预计11月国内获批上市,公司的创新板块即将商业化兑现。科伦博泰计划在中国组建一支成熟的商业化团队,预计到2024年底扩张至400-500人,专注于中国广阔的本地市场的三级医院和领军医生。在全球范围内,科伦博泰继续采取灵活的策略,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创作协同许可及合作机会,在主要国际市场获得商业价值。   投资建议:公司输液板块稳定增长,原料药和中间体业务量价齐升,科伦博泰管线持续推进,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30.39/35.05/40.56亿元,同比增长23.72%/15.34%/15.72%,EPS分别为1.90/2.19/2.53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为18/15/13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使得医院诊疗用药需求减少的风险、新签约产品运营推广进度不达预期的风险、医药销售合规的风险等。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10-30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Q3业绩阶段性承压,自研技术转化助推业务转型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Q3业绩阶段性承压,自研技术转化助推业务转型

      个股研报
        百诚医药(301096)   Q3业绩阶段性承压,上半年新签订单整体增速稳健   2024Q1-3公司实现营收7.21亿元,同比增长1.07%;归母净利润1.42亿元,同比下滑29.69%;扣非归母净利润1.25亿元,同比下滑37.74%。单看Q3,公司实现营收1.96亿元,同比下滑32.26%,环比下滑36.51%;归母净利润745万元,同比下滑90.92%,环比下滑91.18%;扣非归母净利润180万元,同比下滑97.79%,环比下滑97.58%。从盈利能力上看,前三季度毛利率61.17%,同比下滑6.15pct;净利率19.62%,同比下滑8.61pct。2024H1公司新签订单金额约7.11亿元,同比增长13.38%,新签订单整体稳健增长。考虑行业竞争持续加剧,我们下调公司2024-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69/2.13/2.82亿元(原预计3.21/4.20/5.46亿元),EPS为1.55/1.95/2.58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5.4/20.1/15.2倍,鉴于公司自研转化业务整体稳健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自研转化业务发展迅速,继续加大研发布局新的增长点   2024H1受托业务与自研转化业务实现营收2.06/2.90亿元,同比增长5.77%/52.43%,自研转化业务快速发展。公司加大研发,目前开展了多个新药研发项目,涵盖11项小分子化药和6项大分子生物药;目前已获得4个2类新药的IND批件,1个1类新药已完成临床I期试验,后续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   CDMO业务与临床业务快速成长,一体化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公司持续推进“药学研究+临床试验+定制研发生产”的综合药物研发生产一体化服务平台。2024H1生产子公司赛默制药对内对外合计取得营收6202万元;累计已完成落地验证项目520个,申报注册项目303个。2024H1,公司临床业务实现营收9259万元,同比增长32.22%;截至2024年6月底,已完成300个BE试验、2个药代动力学研究(其中包括1项1类新药),近150个临床试验提交注册申请,临床业务快速发展。   风险提示:国内政策变动、仿制药研发需求下降、行业竞争格局恶化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10-30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油价下跌拖累Q3业绩表现,润滑油添加剂盈利改善,PI项目稳步推进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油价下跌拖累Q3业绩表现,润滑油添加剂盈利改善,PI项目稳步推进

      个股研报
        利安隆(300596)   Q3业绩同环比承压,油价下跌影响主营产品量价   公司发布2024三季报,实现营收42.65亿元,同比+10.57%;归母净利润3.14亿元,同比+10.95%;扣非净利润3.02亿元,同比+11.80%。其中Q3实现营收14.45亿元,同比+6.93%、环比-1.40%;归母净利润0.94亿元,同比-6.47%、环比-16.95%;扣非净利润0.90亿元,同比-4.38%、环比-20.65%,Q3油价下跌影响产品量价导致业绩同环比承压,我们下调2024盈利预测、维持2025-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5(-0.53)、6.02、7.13亿元,EPS分别为1.81、2.62、3.11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为15.6、10.8、9.1倍。我们看好公司不断夯实抗老化剂、润滑油添加剂和生命科学事业,同时稳步推进PI材料国产化生产线,实现多层次高质量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油价下跌阶段性影响产品量价,润滑油添加剂盈利改善、PI项目稳步推进(1)盈利能力方面,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21.13%、7.23%,相较2024中报分别-0.28、-0.45pct;2024Q3单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20.60%、6.34%,环比Q2分别-0.83、-1.33pct,盈利能力有所承压。(2)分业务看,9月国际油价震荡下跌波动较大,考虑抗老化助剂下游应用广泛,预计油价下跌对公司抗老化助剂产品量价有一定负面影响。润滑油添加剂方面,随着康泰二期产能逐步试产,固定资产逐步开始进行折旧,2023年毛利率逐季度环比下降,2023Q4达到最低点,目前逐季度环比改善。PI材料方面,8月16日公司公告宜兴创聚已经完成对韩国IPI100%股权交割及全部转让款项的支付并收到《外国投资企业登记证明》,宜兴项目建设预计在2024年第四季度开始动工,2025年预计有产品产出。公司的PI产品主要为柔性显示材料、柔性线路板材料、半导体先进封装材料,主要用于AMOLED柔性屏、高端FPC的FCCL、高端芯片QFN封装和动力电池等领域。   风险提示:项目进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10-30
    • 2024年三季报点评:多因素影响下业绩承压,董事长任职调整落地

      2024年三季报点评:多因素影响下业绩承压,董事长任职调整落地

      个股研报
        太极集团(600129)   投资要点   事件: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04.34亿(-14.36%,同比下滑14.36%,下同),归母净利润5.45亿元(-28.10%);扣非归母净利润5.01亿元(-30%);单Q3,公司实现营收26.17亿元(-16.44%),归母净利润0.5亿(-73.82%);扣非归母净利润0.31亿元(-78.63%)。业绩有所承压。此外,公司董事会同意选举俞敏先生为公司董事长,同意聘任于宗斌先生为公司总经理。   分业务来看,2024年前三季度,医药工业实现销售收入61.88亿元(-25.24%),主要受去年同期高基数及部分产品库存较高所致,其中藿香正气口服液、头孢克肟钠等均有所下滑。医药商业实现销售收入51.09亿元(-11.21%);中药材资源板块实现销售收入7.24亿元(-13.77%);大健康及国际板块实现销售收入3.55亿元(+65.61%)。截至2024Q3,公司存货为29.69亿元,较2024H1略有下滑。从费用端来看,公司销售费用率降低至15.61%,同比下滑14.76pct,营销体系持续优化,进一步强化品类发展和渠道建设。   分产品来看,2024年前三季度,消化及代谢用药实现收入17.69亿元(-34.28%),其中,藿香正气口服液、太罗下滑较多。呼吸系统产品实现收入18.76亿元,同比下滑1.21%,表现相对较好,其中急支糖浆、鼻窦炎口服液销量增加,散列通、复方板蓝根等产品下滑。抗感染药物、神经系统用药、心脑血管用药均有所下滑,主要系化药产品下滑。此外,院内销售的产品仍有所承压。公司持续推进海外业务,2024前三季度实现收入859万元(+70.78%)。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高基数及客观环境的影响,我们将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由11.04/14.4/18.09亿元下调为6.1/8.2/10.3亿元,对应PE估值为24/18/14X。公司业绩高基数逐步消化,持续优化营销下公司核心产品仍具有较大放量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政策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10-30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常规业务环比增速提升,高费用投入影响短期利润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常规业务环比增速提升,高费用投入影响短期利润

      个股研报
        百普赛斯(301080)   常规业务稳健增长,高费用投入影响短期利润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63亿元,同比增长12.34%;其中,常规业务实现销售收入4.43亿元,同比增长19%;境外常规业务增长超过20%,保持稳健增长;归母净利润0.83亿元,同比下滑34.85%;扣非归母净利润0.84亿元,同比下滑32.85%。利润端承压主要系公司各项费用增加较多。从盈利能力上看,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91.33%(同比-0.04pct),销售净利率17.05%(同比-12.07pct)。在行业需求承压下,公司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及常规业务稳健增长,我们维持2024-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归母净利润为1.16/1.49/1.90亿元,EPS分别为0.97/1.24/1.58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2.4/33.0/26.0倍,维持“买入”评级。   常规业务环比提速,海外常规业务贡献核心业绩弹性   公司常规业务增长稳健,环比增速提升。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常规业务实现销售收入4.43亿元(同比增长19%),Q1-Q3单季度收入分别为1.38亿元、1.46亿元(环比增长5.77%)、1.58亿元(环比增长8.07%)。其中海外常规业务为公司业绩增长贡献核心弹性。2024年前三季度,境外常规业务增长超过20%,保持稳健增长。分区域看,2024H1公司境外实现营业收入2.10亿元,同比增长17.3%,境外保持稳健增长。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增加品类覆盖率,利润端增速短暂承压   公司持续加大销售费用及研发费用的投入,致利润端阶段性承压。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1.46亿元,同比增长25.39%;管理费用0.79亿元,同比增长25.13%;研发费用1.22亿元,同比增长29.54%。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率31.52%,管理费用率17.13%,研发费用率26.28%。2024H1公司4,400余种生物试剂产品成功实现销售,下半年公司持续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以满足不同客户的研发和生产需求。   风险提示:全球新药研发需求不及预期、核心成员流失、新产品开发失败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10-30
    • 上海医药2024年三季报业绩点评:24Q3收入符合预期,现金流大幅改善

      上海医药2024年三季报业绩点评:24Q3收入符合预期,现金流大幅改善

      个股研报
        上海医药(601607)   核心观点   事件:2024年10月29日,上海医药发布2024年三季度报告,2024年1-9月营业收入2096.29亿元(+6.14%),其中医药商业营业收入1913.45亿元(+8.28%),医药工业营业收入182.84亿元(-12.10%);归母净利润40.54亿元(+6.78%),其中医药商业贡献利润26.52亿元,医药工业贡献利润18.64亿元,主要参股企业贡献利润3.87亿元;扣非净利润36.86亿元(+11.56%),经营性现金流27.83亿元(+20.87%)。   Q3单季度收入符合预期,利润低于预期,现金流同比改善。公司2024Q3营业收入702.16亿元,同比增长8.16%,其中医药商业营业收入646.66亿元,同比增长9.95%。公司商业分销增速持续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且呈现环比加快趋势;主要得益于商业板块药品CSO合约推广业务快速发展,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成功引入进口总代品种13个,实现销售收入61亿元,同比增长176.3%;商业板块非药业务也实现较好增长,前三季度器械大健康业务实现销售收入326亿元,同比增长11.9%。公司2024Q3归母净利润11.12亿元,同比下降6.29%;利润低于预期主要系工业板块部分化药产品价格调整导致利润下滑,同时公司2024Q3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5.6%,目前公司正重新梳理产品管线,削减经济价值较低的项目,并将资源倾斜至值得大力发展的领域。2024Q3公司经营性现金流22.68亿元(+241.57%),较去年同期大幅改善。   稳步推动新药研发,加速培育中药大品种。公司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稳步推进新药研发进程,目前共60项新药管线处于IND申请获受理或正开展临床试验阶段,其中创新药管线46项,已有3项在美国开展Ⅱ期临床研究。中药领域,公司持续推进大品牌培育战略,其中养心氏片、瘀血痹胶囊、冠心宁片、八宝丹、胃复春、银杏酮酯六大品种正在进行二次开发和循证医学研究,病例入组数量进一步提升,整体发展态势良好。   打造开源创新生态,支持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公司积极响应上海市委市政府全链条优化布局生物医药创新产业战略,于2024年8月融合“产学研医资”资源打造上海生物医药前沿产业创新中心。目前上海前沿已吸引赛多利斯集团、上海康健生物细胞技术、上海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拜耳Co.Lab及拜耳消费品等众多高质量合作伙伴入驻,公司积极承担“链主”责任,签署战略合作推动生物医药创新孵化与成果转化。   投资建议:上海医药作为工商一体的综合性大型药企,工商板块业务协同造就竞争优势,创新发展战略引领企业转型。公司药品CSO及进口总代业务持续贡献增量,商业增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同时管理层换届完成,从商业、工业、研发多方向推进降本增效,净利率稳步提升,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02/57.32/63.07亿元,同比增长38.06%/10.19%/10.03%,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14.6/13.2/12.0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药品集采降价高于预期的风险、混改整合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新药研发失败的风险等。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10-30
    • CSO同比增长176%,打造开源创新生态

      CSO同比增长176%,打造开源创新生态

      个股研报
        上海医药(601607)   业绩简评   2024年10月28日,公司发布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归母/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96.29/40.54/36.86亿元,同比增长6.14%/6.78%/11.56%。3Q24单季度营收/归母/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2.2/11.1/9.8亿元,同比增长8.16%/-6.29%/-11.20%。业绩符合预期。   经营分析   打造开源创新生态,集合“产学研医资”等资源,创新成果转化推进。(1)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近2096亿元,同比增长6.14%.其中,医药工业收入182.84亿元,同比下降12.10%;医药商业收入1913.45亿元,同比增长8.28%。(2)医药工业,已有临床管线60项,创新药46项;其中,3项在美国2期临床。①2024年8月8日,上海浦东政府官网发布,上海医药携手一流高校及顶尖科研机构共同创立的上海前沿园区,简称“上海前沿”正式发布。8月20日以及9月10/26/27日,公司分别于赛多利斯、上海康健生细胞技术有限公司、拜耳Co.Lab以及上海市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等签订各项合作协议。②公司养心氏片、瘀血痹胶囊、冠心宁片、八宝丹、胃复春、银杏酮酯等六大中药品种循证医学研究推进,病例入组人数进一步增加。   创新药领域商业模式新探索,CSO(销售外包服务)合约同比增长176.3%。(1)2024年1-9月,公司成功引入进口总代品种13个;公司药品CSO合约推广业务实现销售收入约61亿元,同比增幅达176.3%;公司器械大健康业务销售约326亿,同比增长11.9%。(2)2024年10月,上药控股与武田中国在上药云健康益药·药房综合旗舰店举行交流会暨新品签约仪式。益药·药房的创立目标,在于打造全国最大一体化运营的药房网络,使之成为创新药在全国首单落地的首选。本次签约的新品为武田在中国上市的创新药“助因止”、“维因止”(重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注射用伏尼凝血素α)。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维持营收预测,预计公司2024/25/26年实现营收2762/3039/3388亿元,同比增长6%/10%/12%;归母净利润50/61/73亿元,同比增长34%/21%/20%。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创新药以及中药大品种推进不达预期、战略合作不及预期等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10-30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