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8588)

    • 全年超声收入保持20%的稳定增速,22Q1营收增长23%

      全年超声收入保持20%的稳定增速,22Q1营收增长23%

      个股研报
        祥生医疗(688358)   事件:2022年4月18日晚,公司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98亿元,同比增长19.43%;归母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增长12.88%;扣非净利润0.78亿元,同比下滑13.95%。基本每股收益1.41元,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元(含税)。   其中,2021年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9亿元,同比下滑4.53%(我们预计主要受到订单确认周期以及汇率波动的影响);归母净利润0.35亿元,同比增长2.61%;扣非净利润0.04亿元,同比下滑88.24%。   同日,公司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0亿元,同比增长23.04%;归母净利润0.25亿元,同比增长9.05%;扣非净利润0.24亿元,同比增长10.91%,基本每股收益0.31元。   超声医学影像设备实现收入增长超20%,汇率波动影响较大   (1)分产品来看,①公司彩超销售为主,彩超收入占比78.91%。2021年超声医学影像设备实现营业收入3.74亿元,同比增长20.69%;销售量为12,171台,同比增长28.52%。②配件及其他实现营业收入0.19亿元,同比增长5.48%;③技术服务费实现收入0.02亿元,同比增长65.68%。   (2)分地区来看,①公司以外销为主,2021年境外收入为3.45亿元,销售占比87.38%,同比增加26.92%,毛利率同比减少2.98pct至54.38%;②境内收入为0.50亿元,销售占比12.62%,毛利率同比提升3.15pct至67.97%。   公司综合毛利率下降2.29pct至56.29%,主要系汇率波动导致营业收入增幅低于营业成本增幅等因素。   (3)费用率分析,①2021年公司不断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并对中长期新技术进行预研储备,继续保持高比例的研发投入,全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9.93%,研发费用率同比提升1.47pct至18.17%;②公司在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加速营销体系建设及网点布局,全年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9.74%,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1.00pct至12.52%;③公司招揽优秀管理人才增加招聘服务费和职工薪酬,管理费用率同比提升1.06pct至7.10%;④由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小于上年度,财务费用率同比下降1.48pct至0.99%。综合影响下,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均有较大幅度增长,致使净利润增速略低于营业收入增速,公司整体净利率下降1.64pct至28.27%。   (4)现金流分析,2021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996.10万元,同比减少51.53%,主要系:①随着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和加速营销体系建设及网点布局,相应支付的职工薪酬有较大幅度增加;②疫情下全球芯片等电子料紧缺,物流不畅导致海外运输时间延长,采购周期拉长,物料交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为保障供应链和对客户的及时交付率,公司对该等物料进行了战略性采购及储备,该等采购支付有所增加。   不断加强产品创新力度,稳步推进全球及国内营销网络建设   (1)专注聚焦,创新力度不断加强:2021年,公司共新增获得国内市场准入许可7项,国外市场准入许可5项。其中便携小型化产品代表SonoEye系列掌上彩超取得国内注册证及美国FDA准入许可;高端彩超XBit系列获得国内注册证。2021年7月,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公布第七批优秀国产医疗设备产品目录名单,祥生医疗高端智能推车式彩超XBit、智能掌超SonoEye、高端笔记本彩超SonoBook等七个系列共四十余款优秀超声产品成功入选。   (2)扩能提效,稳步推进全球网点及新基地建设:2021年,公司积极推动印度、墨西哥、意大利、巴西等海外市场进行本地营销网络布局,从而进一步推动海外品牌建设和营销成果落地;另一方面,公司在上海设立全资子公司参与募投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国内营销网络,推动研发项目进度;公司所在注册地无锡本部,完成产业化基地建设和搬迁工作,产品生产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同时,公司于2021年下半年启动建设全球智能创新研发中心,预计于2023年上半年投入使用。   (3)疫情驱动国内政策加码,加速行业发展:本次疫情一定程度上暴露了我国医疗体系的短板,国家和各地方省市将逐渐加大医疗补短板力度,优质国产品牌迎来发展机遇。根据财政部、工信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政府采购进口产品审核指导标准>(2021年版)的通知》,137种医疗器械全部要求100%采购国产、12种医疗器械要求75%采购国产、24种医疗器械要求50%采购国产、5种医疗器械要求25%采购国产,其中,医用超声波仪器及设备除两项产品以外,其余建议全部采购本国产品。广东、浙江、陕西、北京等多地也陆续推出进口产品管理办法,进一步推动具备产品及品牌优势的国产医疗器械企业在国内市场发挥作用。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公司核心业务板块分析,我们预计2022-2024营业收入分别为4.85亿/5.90亿/7.08亿,同比增速分别为22.01%/21.52%/20.0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5亿1.62亿/1.95亿,同比增速分别20.14%/20.19%/20.37%;EPS分别为1.69/2.03/2.44,按照2022年4月18日收盘价对应2022年21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疫情风险、汇率波动风险、贸易摩擦风险、业务模式相关风险、产品研发失败风险、产品结构单一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2-04-19
    • 和元生物(688238):全平台一体化CGT,CDMO稀缺龙头,展望未来三年业绩将持续高速增长

      和元生物(688238):全平台一体化CGT,CDMO稀缺龙头,展望未来三年业绩将持续高速增长

    • 迈瑞医疗(300760):医疗器械龙头业绩保持较快增长,医疗新基建提供增长动力

      迈瑞医疗(300760):医疗器械龙头业绩保持较快增长,医疗新基建提供增长动力

    • 李宁(02331):流水表现优异,营运健康

      李宁(02331):流水表现优异,营运健康

    • 片仔癀(600436)2021年报点评:医药制造业快速增长,适时优化公司发展战略

      片仔癀(600436)2021年报点评:医药制造业快速增长,适时优化公司发展战略

    • 海康威视(002415):PBG和创新业务推动22年稳健增长

      海康威视(002415):PBG和创新业务推动22年稳健增长

    • 华润三九(000999):OTC市场稀缺平台型龙头,着力打造大众医药健康产业的引领者

      华润三九(000999):OTC市场稀缺平台型龙头,着力打造大众医药健康产业的引领者

    • 博瑞医药(688166):2021年重点品种持续放量,多个新建产能逐步完工

      博瑞医药(688166):2021年重点品种持续放量,多个新建产能逐步完工

    • 大消费北交所上市公司系列研究之诺思兰德:深耕基因治疗领域的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

      大消费北交所上市公司系列研究之诺思兰德:深耕基因治疗领域的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

      个股研报
        诺思兰德(430047)   公司是一家深耕基因治疗领域的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 公司成立于2004年6月, 2021年11月在北京证券交易所首批上市。公司建立了基因载体构建、工程菌构建、微生物表达、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生物制剂生产工艺及其规模化生产技术以及滴眼剂药物开发等核心技术平台,为持续开发项目提供了保障。公司坚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依托自主核心技术平台,主要致力于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罕见病和眼科疾病等领域生物工程新药的研发和产业化。   基因治疗概念热度渐起,行业加速发展。 基因治疗是一种利用基因治疗载体将外源的治疗性基因转导至细胞,再通过外源基因的转录和翻译,改变细胞原有基因表达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2016年-2020年, 国内基因治疗市场规模从1500万元增长到2380万元,增长幅度尚不明显。国家和各级政府持续出台产业鼓励政策,支持基因治疗CDMO及基因治疗整体产业的发展。 随着基因治疗临床试验的大量开展、 基因治疗产品的陆续预期获批上市、相关利好产业政策的支持,预计国内基因治疗市场规模将快速扩大,到2025年将达到178.9亿元。   公司重点在研产品NL003未来有望成为重磅产品。 NL003主要开发适应症为严重下肢缺血性疾病( Critical limb ischemia, CLI),包括静息痛、溃疡患者、间歇性跛行的下肢缺血性疾病适应症。我国严重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患病人数不断增加,针对CLI患者现有的治疗手段未满足医疗需求,急需新的治疗手段。 NL003治疗CLI的临床II期试验结果显示,对CLI的疼痛和溃疡具有良好改善作用,首次给药第60天至180天,所有NL003给药组对比安慰剂组均能显著缓解疼痛,第180天后在不服用镇痛药物前提下静息痛完全消失率可达56.25%,溃疡完全愈合率可达66.67%,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 NL003和其他治疗CLI手段相比,具有多项优势,有望从基因层面治疗CLI。   风险提示: 研发失败风险; 产品注册风险; 市场竞争风险; 公司在未来一定期间可能无法盈利或无法进行利润分配的风险等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3页
      2022-04-19
    • 医药商业和工业持续增长,重点布局创新药+中药+疫苗三大领域

      医药商业和工业持续增长,重点布局创新药+中药+疫苗三大领域

      个股研报
        上海医药(601607)   工业加大研发投入,凸显创新属性。2021年,医药工业实现收入250.98亿元,同比增长5.71%,毛利率58.7%,其中60个重点品种销售收入147.24亿元,同比上升9.31%,平均毛利率71.38%。2021年,研发总投入达到25.03亿元,同比增长26.94%。公司坚持自主研发和BD双轮驱动,已有安柯瑞(重组人5型腺病毒)、凯力康(尤瑞克林)、培菲康(双歧杆菌三联活菌)3款1类新药上市,在研创新药39项,改良型新药8项,其中6项创新药管线处于关键性研究或临床III期阶段。公司以上药睿尔为平台,目前共有16个在研罕见病项目。   中药加速大品种开发,引进云南白药战投。上海医药旗下拥有7家核心中药子公司、9个广受认可的核心品牌、3项国家保密配方及860种中药产品,重点品种包括麝香保心丸、参麦注射液、瓜蒌皮注射液、新癀片、银杏酮酯、胃复春片、养心氏片、八宝丹、瘀血痹和乳癖消等。2021年引入云南白药战投后,将云南白药品牌经验与公司丰富管线和强研发能力深度结合,合作二次开发新老品种,目标制造6个以上8亿元大品种,预计带来20-30亿元增量收入。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首个权激励计划完成行权股份占总量的4.65%,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活力。   商业龙头尚有提升空间,新冠加持提供业绩弹性。2021年,上海医药商业业务贡献收入1906.2亿元。药品批发企业收入前10位占比55.2%,上海医药占比8.45%,位于全国第二位,尚有提升空间。2021年,公司进口疫苗代理实现销售收入43亿元。公司以新冠疫苗合作引入为突破,进一步将产业链从进口分销延伸至生产与研发,借助已有技术平台和分销优势,与康希诺战略性合作,切入创新疫苗生产领域。公司有望达成新冠药物合作,带来较大业绩增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9.80/69.83/81.94亿元,增速分别为17%/17%/17%,保持双位增速,当前市值对应2022-2024年PE分别为12/10/9倍。基于1)分销和工业业务稳定发展;2)中药板块与云南白药合作开发大品种,加速放量;3)I001、X842等创新药上市,带来增量;4)商业零售的互联网+平台化建设。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集采风险,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商誉减值风险,战略转型不及预期风险,新冠业务存在不确定性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6页
      2022-04-19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