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8588)

    • 增持杏脉、复拓,数字医疗、创新孵化再发力

      增持杏脉、复拓,数字医疗、创新孵化再发力

      个股研报
        复星医药(600196)   事件   2022年7月31日,公司发布公告确认,(1)拟出资4.02亿元增持上海复拓股权,公司持有股权由51%增至100%;(2)拟出资4.12亿元增持杏脉科技股权,集团持股比例由28%增至73%。   点评   全资拥有上海复拓,投资多个科创孵化项目。(1)上海复拓,是2017年成立的投资管理公司,下含科创孵化平台复星领智和从事微创医疗器械开发的复拓知达。复星领智,目前主要孵化4家公司,基因细胞治疗产品开发公司精缮科技、微生态菌群产品开发菌济健康、肿瘤精准治疗算法开发深爱科技以及个性化肿瘤免疫治疗星肽原。精缮科技,已有一款产品提交IND,其他尚处早期。(2)根据市场法估值,上海复拓股东权益估值约为8.21亿元;截至2022年3月31日,上海复拓总资产为4.93亿元。此前,公司拥有上海复拓51%的股权,待交易完成后将增至100%(3)上海复拓布局早期创新项目,加速前沿技术成果转化;公司进一步提高创新孵化平台持股比例,符合公司创新战略。   杏脉科技并表,AI数字医疗领域拓展。(1)杏脉医疗,是2018年成立的医疗影像及病理人工智能软件开发科创企业,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分析结合医疗设备以实现AI辅助诊断。目前,杏脉科技已有超40款AI辅助诊断产品、已进入全国超500家医院,应用于放射科、检验科、病理科等科室。(2)杏脉科技尚处商业化探索初期,2021年杏脉医疗实现营业收入2354万元;根据市场法评估,杏脉科技权益估值约为8.02亿元。此前,公司拥有杏脉科技28.23%的股权,待交易完成后将增至72.63%;此次公司增资4.12亿元,将用于杏脉科技的研发投入、市场推广以及日常运营;有助于数字医疗领域的拓展。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3/24年营收448.56/516.74/596.83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54.83/64.51/77.18亿元,公司目前股价对应2022/23/24年21/18/15x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药研发及上市进程不达预期、集采等政策影响产品盈利能力的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8-02
    • 业绩符合预期,下半年有望提速

      业绩符合预期,下半年有望提速

      个股研报
        福瑞股份(300049)   投资要点   事件:近期公司发布2022年中报业绩预告,上半年归母净利润 0.26~0.3亿元,同比下降 29%~38.4%,扣非净利润 0.27~0.31亿元,同比下降 19.1%~29.5%。    剔除激励费用影响,内生业绩符合预期。上半年摊销股份支付费用约 1673万元,加回后 2022H1 内生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0.44~0.48 亿元(+14.2%~24.6%),按中值测算,同比增长 19.4%,考虑到上半年疫情的影响,业绩符合预期。下半年股权激励费用摊销将大幅减少,同时疫情影响减弱,预计下半年表观收入和内生业绩都将提速,全年有望实现激励目标。   NASH 诊断和治疗进展推进,仪器业务迎来催化。预计上半年仪器业务增长15-20%,国外市场恢复稳健增长。近期 NASH诊断指南和治疗药物相关事件催化不断,1)首先美国临床内分泌学协会新的临床实践指南(AASLD)更新,加强了纤维化振动控制瞬时弹性成像 (VCTE) 用于 NAFLD和 NASH 成人和儿童的筛查、诊断和管理;2)其次诺和诺德官网宣布,将与公司子公司 Echosens™开展合作,以推进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早期诊断,并提高患者、医疗提供者以及其它利益相关方对该疾病的认知。3)近日 InterceptPharmaceuticals 公布其药品奥贝胆酸(Ocaliva,obeticholic acid,OCA)在REGENERATE 关键临床 3期试验的新中期分析积极结果,显示 OCA 在 NASH患者意向性治疗(ITT)人群中达成试验主要终点,Intercept 将据此再次提交OCA 的新药申请(NDA);在上述催化下,仪器业务有望打开成长空间。   药品业务自主定价迎来第二波发展。预计上半年药品业务增长 15-20%,由于疫情影响逐渐减弱,预计下半年药品业务有望提速。公司独家产品复方鳖甲软肝片是国家药监局批准的首个抗肝纤维化药品,目前中国每年约有 700 万肝硬化患者,假设抗肝纤维化中药渗透率为 10%,公司市占率 25%,则软肝片市场空间在 10亿元以上,随着公司逐渐开拓院外市场,成功实现了向自主定价销售转变,预计 2022 年收入和净利润有望大幅增长。   公司为我国肝病诊疗龙头企业,器械+药品+服务三发驱动业绩迎来拐点。公司的 Fibroscan 肝纤维化诊断设备为全球首创,已成为临床肝纤维化无创即时检测首选设备;独家产品复方鳖甲软肝片为肝纤维化临床指南推荐用药,受益于国家对中药行业的支持和公司院外 OTC市场的开拓,有望成为业绩主要驱动力;儿科医疗健康管理拓展公司医疗服务业务的潜力,目前已在成都开设三家门诊部,预计 2022年有望逐步开始异地扩张。公司股权激励考核目标为 2021~2023净利润为 1、1.5、2.5 亿元,高速增长彰显管理层信心。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不考虑股权激励摊销的影响,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 1.5、2.5、3.3 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药品院外拓展不及预期、NASH药物进展不及预期、海外疫情复发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8-02
    • 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高速放量,原辅料业务贡献可观利润

      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高速放量,原辅料业务贡献可观利润

      个股研报
        九典制药(300705)   事项:   公司公布2022半年度报告,实现收入10.31亿元,同比增长40.89%;实现归母净利润1.30亿元,同比增长15.02%;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24亿元,同比增长22.11%。公司业绩符合预期。   其中2022Q2单季度实现收入5.82亿元,同比增长28.28%;实现归母净利润7380万元,同比增长11.20%;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989万元,同比增长7.80%。   平安观点:   公司收入端保持高增长,研发费用和激励费用投入暂时拖累净利润表现。2022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10.31亿元(+40.89%),保持快速增长;归母净利润1.30亿元(+15.0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24亿元(+22.11%),利润增速低于收入增速主要是受研发费用投入增加影响。2022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8391万元(+50%)。根据CDE临床试验备案信息,目前九典制药有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吲哚美辛凝胶贴膏、PDX-02(2类新药)等多个外用制剂品种在进行临床。2022上半年毛利率78.05%,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经皮给药核心品种保持高速放量,全年增长有望超此前预期。2022上半年公司核心品种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收入5.76亿元(+58%),增速超出市场预期,此前市场预期全年收入增长40%左右。考虑到上半年部分重点地区如上海出现疫情影响,下半年如疫情防控形势良好,我们认为全年来看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有望实现超预期增长。从经皮给药后续管线来看,下一个重磅品种酮洛芬凝胶贴膏有望2022年下半年获批,2024年后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吲哚美辛凝胶贴膏,以及PDX-02等改良型新药将持续获批上市,持续丰富产品管线。其它制剂保持平稳增长,收入2.72亿元(+11%)。   原辅料业务增长亮眼,贡献可观利润。2022上半年公司原辅料板块表现亮眼,九典宏阳单体实现收入1.85亿元(+73%),净利润2250万元(+733%),其中原料药收入5966万元(+66%),药用辅料收入7377万元(+63%)。公司原料药每年立项10-15个,成功申报8个以上。药用辅料以生物疫苗用注射级辅料、外用制剂用辅料和口服固体制剂用辅料为主,形成独特竞争优势。我们预计公司原辅料业务2022全年仍有望保持65%左右增长。   公司是国内经皮给药龙头,看好其长期发展,维持“推荐”评级。2022上半年在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下,公司仍然取得可观业绩增长。公司聚焦经皮给药领域,市场空间广阔,竞争格局好,且公司凭借丰富研发管线具备明显领先优势。2022年核心品种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集采落地,助力公司加大OTC渠道开拓,同时有望纳入新版基药目录,多渠道拓展值得期待。我们暂维持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4亿、3.80亿、4.85亿元的盈利预测,当前市值对应2022年PE仅25倍,考虑到公司未来2-3年高业绩确定性,CAGR在30%以上,我们认为当前估值性价比仍然突出,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研发风险:公司在研管线较多,存在研发失败可能,尤其是一些改良型创新产品。2)产品放量不及预期:因产品竞争格局、公司营销能力等因素影响,产品存在放量不及预期可能。3)政策风险:集采政策执行力度超预期风险。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8-01
    • 战略合作强化布局,研发创新稳步向前

      战略合作强化布局,研发创新稳步向前

      个股研报
        溢多利(300381)   投资要点    事件:7月 29]日,公司与津市市人民政府签订《溢多利津市生物科技产业园扩产提质增效工程项目战略合作协议书》。   点评:公司拟投资建设溢多利津市生物科技产业园扩产提质增效工程项目,占地约 533亩,包括:1)湖南世唯植物提取物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计划整体投资4 亿元,一期投资 1亿元);2)湖南康捷核苷类发酵中间体后处理车间建设项目(2亿元);3)湖南鸿鹰“智能制造”提质增效技改工程项目(1亿元);4)溢多利津市生物科技产业园实验检测与服务中心建设项目(5000 万元)。其中世唯植物提取物生产项目第一期工程主要用于生产天然抗氧化剂迷迭香提取物、食品饮料及功能性食品原料蒲公英提取物和玫瑰茄提取物,以及辅助调节血糖血压、改善睡眠类的保健食品、功能性食品。本次投资围绕生物酶制剂、活性天然产物、动物营养与健康三大主业,对津市生物科技产业园内子公司进行提质增效技改及产能扩建,同时优化产品性能,满足未来市场需求,彰显公司长期发展信心,长远来看前景向好,盈利能力有望得到增强。   饲用酶制剂稳步发展,工业酶产品持续研发。酶制剂是公司的核心业务,酶制剂业务中又以饲用酶制剂为核心产品,具体包括有植酸酶、木聚糖酶等,饲料价格多次上调,截至 2022年 7月,我国玉米现货平均价约 2813元/吨、小麦现货平均价约 3083元/吨、豆粕现货价格约 4240元/吨,21年三月农业农村部颁布的《饲料中玉米豆粕减量替代工作方案》中提到饲料配方调整的相关工作部署,我们认为相对应的消化酶以及木聚糖酶需求量或有提升。且公司注重研发及产品更新,未来将进一步开拓反刍动物饲料添加剂、水产饲料酶的市场,扩大市场份额。洗涤酶方面公司持续进行研发,致力于开发出适合在洗涤日化产品中添加的蛋白酶制剂产品、纤维素酶制剂产品,弥补空白实现国产替代,拥有广阔成长空间。   禁抗为养殖发展大趋势,公司为国内唯一博落回生产销售的企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为保证食品安全,提倡绿色养殖,2020年 7月起我国饲料生产企业开始全面禁抗。博落回提取物具有抗菌消炎、开胃、促生长的功能,能降低动物腹泻率,提高饲料转化率,且毒性低、无耐药性、无休药期,博普总碱有效部位及其制剂作为中兽药添加在畜禽饲料中同样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可研究将其制成抗菌消炎、保肝护肾的兽用天然药物,目前仍处于研制阶段。除品种替抗产品外,公司积极研发复合类替抗产品,如博溢康即为利用葡萄糖氧化酶与博落回散之间的协同作用,提高替抗效率。且公司于 2021年 4 月 27日签订协议收购世唯科技 29%的股权,交易完成后持股比例由 51%变为 80%。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 2022-2024 年 EPS 分别为 0.15 元、0.22 元、0.3元,对应 PE 分别为 65/45/33 倍,维持“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酶制剂销量不及预期。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08-01
    • 新股系列专题报告(十四):诺思格新股梳理

      新股系列专题报告(十四):诺思格新股梳理

      个股研报
        诺思格(301333)   公司概览:全流程一体化临床CRO提供商   诺思格是专业的临床试验外包服务提供商,即临床 CRO 企业,为全球的医药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综合的药物临床研发全流程一体化服务。公司的服务涵盖医药临床研究的各阶段,主营业务包括临床试验运营服务(“CO 服务”)、临床试验现场管理服务(“SMO 服务”)、生物样本检测服务(“BA 服务”)、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服务(“DM/ST服务”)、临床试验咨询服务、临床药理学服务(“CP 服务”)等。   截止2022年7月, 诺思格控股股东为艾仕控股, 持有38.24%的股份; 实际控制人为 WU JIE(武杰)、 郑红蓓,两者为一致行动人, WU JIE(武杰)持有艾仕控股 83.32%的股份, WU JIE(武杰)之妻郑红蓓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并持有石河子凯虹99.00%的股份。   诺思格拥有在行业深耕多年、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公司的核心技术人员为公司提高研发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行业概览: CRO行业国内外规模稳步提升,高速发展   根据 Frost & Sullivan 的统计及预测, 2014 年全球 CRO 市场规模约为 322 亿美元, 2018 年增长至 464 亿美元,其中,临床研究阶段外包服务作为 CRO 行业主要的细分领域,在 2018 年的规模约占 CRO 市场总容量的 81.7%。 预计至2023 年,全球 CRO市场规模将达 761 亿美元,其中临床研究阶段 CRO 市场规模约为 625 亿美元。   根据 Frost & Sullivan 的统计, 2014 年我国 CRO 市场规模仅 18 亿美元,到 2018年我国 CRO 市场已达 47 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 28.0%,其中临床研究阶段CRO 市场约为 32 亿美元;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的 CRO 行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未来几年,中国 CRO 市场还将维持 29.4%的年复合增长率,至2023 年达到172 亿美元,其中临床研究阶段 CRO 市场规模将达到 133 亿美元。   行业概览:全球巨头已现, 国内竞争格局较为分散   从全球市场来看, CRO 行业市场化程度较高,市场集中度较高。欧美 CRO 行业起步较早,凭借多年的经验和客户积累、广阔的资源网络覆盖、全面的服务以及高素质的人才储备,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出现了诸如 IQVIA、 LabCorp、百瑞精鼎等行业巨头。   中国的临床 CRO企业数量众多, 行业竞争格局较为分散。根据 Frost & Sullivan 的统计,中国临床 CRO 市场份额最大的 CRO 企业包括泰格医药、 IQVIA、 LabCorp 等。此外,国内专注于临床阶段的中国本土 CRO 公司,主要包括泰格医药、诺思格和博济医药等   行业概览:政策支持、外包服务需求增加   产业政策的支持下,医药研发特别是创新药的研发投入快速增长。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支持医药研发投入。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组织实施了“重大新药创制” 科技重大专项。《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促进创新能力提升,加强原研药、首仿药、中药、新型制剂、高端医疗器械等创新能力建设;推动重大药物产业化,继续推进新药创制。   新药临床试验审批加速。 自 2015 年起, CFDA 启动了一系列改革以加快新药上市申请审批速度。根据NMPA 发布的《2020 年度药品审评报告》, 2020 年全年完成审评审批的注册申请共11,582 件, 2020 年底排队等待审评审批的注册申请已由 2015 年 9 月高峰时的近22000 件降至 4882 件(不含因申报资料缺陷等待申请人回复补充资料的注册申请),新药临床试验审批明显提速,审批速度的提升推升了制药企业在新药研发中的投入。   国内药企研发外包需求增加。 制药企业为加速药品注册上市,委托 CRO 企业进行临床试验将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同时,在国家药品研发监管日益严格以及我国劳动力价格逐步升高的双重背景下,国内医药企业的研发成本也在不断升高,按照原有依靠企业自身建立完整研发链条的模式已无法适应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因此,国内医药企业通过更多地委托 CRO 企业开展临床试验,以此缩短研发周期、降低资金成本。   跨国药企研发转移趋势明显。 近年来,跨国企业由于专利药物到期、新药研发速度缓慢等原因,普遍面临收入增长放缓的压力。为了提高新药研发效率,跨国制药企业开始在全球范围整合研发体系,将部分研发工作转移到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中国具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医药市场潜力巨大。且中国具有相关人才密集、疾病谱丰富、人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低廉等显著优势,成为跨国药企的重要研发基地之一。大量跨国企业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将新药研发工作转移到中国开展,为我国 CRO 行业提供了更多发展机会。   经营情况:公司业绩持续增长,整体发展处在上升阶段   公司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均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2019-2021年,公司全产业链全方位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交付能力效率提高,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收入和利润端保持良好增长。公司营业收入从2019年4.25亿元增长到2021年6.08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9.59%;归母净利润从2019年0.83亿元增长到2021年0.99亿元,复合增长率9.59%。 2022Q1实现营收1.7亿元,同比增速18.28%;归母净利润0.27亿元,同比增速15.39%。   经营情况:期间费用率控制良好, 利润率水平稳定   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控制良好。 2019 年度至 2021 年度,公司期间费用不断增长,主要系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公司投入的人力资源及固定设备等随之增多。报告期内,公司期间费用以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为主,期间费用率较为稳定,期间费用的增长符合公司业务发展趋势,期间费用绝对值的增长具有合理性。   销售利润率水平稳定。 由于自身的技术优势和产品质量,诺思格的销售毛利率与净利率分别保持在40和20%左右的水平,公司盈利能力稳定   经营情况:临床试验运营占比最大,数统板块增长较快   2019年度、 2020年度和2021年度,临床试验运营服务贡献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53亿元、 2.58亿元万元和3.16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9.55%、 53.36%和51.99%,是公司收入主要的组成部分。 其次是临床试验现场管理服务业务, 2019-2021年收入分别为0.72亿元、 0.80亿元和1.11亿元, 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6.91%、 16.54和18.22%。   公司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服务营业收入增长较快,占比从2019年的7.94%提升至2021年14.91%。 公司在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服务领域逐渐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与部分优质客户达成了长期合作协议。   经营情况: 500万以上项目贡献主要营收   从项目金额上来看: 公司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主要来自于合同金额区间在“500万(含)至2000万” 以及“大于等于2000万” 区间的项目, 2021年度,该等区间的客户及项目的收入合计占公司总收入的63.49%,其中“大于等于2000万” 区间的合同全部来自于临床试验运营服务; “500万(含)至2000万” 区间的合同服务内容包括临床试验运营服务、临床试验现场管理服务、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服务。   从项目数量上来看: 2021年,公司小于100万的项目数量占比76.17%。   募投情况:本次募集资金计划投资项目   据公司招股说明书披露的信息,本次募集的资金投入将主要用于产能扩张和新技术研发,募投项目的建设能够有效增强公司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符合公司的未来战略规划。   风险提示   新冠疫情不确定性风险;   行业监管政策变动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   对医药产业研发投入依赖的风险;   应收账款坏账损失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9页
      2022-08-01
    • 谱尼测试(300887):医学检验放量,全年高增长可期

      谱尼测试(300887):医学检验放量,全年高增长可期

    • 康缘药业(600557):疫情下品种表现分化,全年增势不变

      康缘药业(600557):疫情下品种表现分化,全年增势不变

    • 欧普康视(300595):近视防控全产业链布局的综合服务商

      欧普康视(300595):近视防控全产业链布局的综合服务商

    • 药明康德(603259.CH、2359.HK):2Q22疫情中业绩显强韧性,2H反弹可期

      药明康德(603259.CH、2359.HK):2Q22疫情中业绩显强韧性,2H反弹可期

    • 华东医药(000963):深度布局合成生物学蓝海,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华东医药(000963):深度布局合成生物学蓝海,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