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801)

    • 生长激素水针规格补全,下半年将加速增长

      生长激素水针规格补全,下半年将加速增长

      个股研报
        安科生物(300009)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收入9.69亿元(+36.12%)、归母净利润2.44亿元(+50.2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28亿元(+55.27%);二季度实现收入4.84亿元(+22.11%)、归母净利润1.18亿元(+46.23%)。整体业绩符合预期。   母公司保持持续快速增长态势,生长激素水针预计实现快速放量。分拆来看,主要负责生物制品的母公司上半年收入5.75亿元(+52.31%)、净利润2.27亿元(+50.29%),其中Q2收入2.89亿元(+42.01%);21H1以生长激素为主的基因工程药物销售额5.19亿元(+41.35%),预计生长激素新患入组持续快速增长,考虑到公司水针中间规格已得到补全,下半年水针销售推广情况值得期待,全年生长激素有望贡献较大业绩增量。产能方面年产2000万支重组人生长激素生产线扩建项目已处于审评审批中。   子公司表现分化,余良卿股权激励顺利进展。子公司方面,主营中成药的余良卿上半年收入2.43亿元(+18.13%)、净利润0.13亿元(+20.72%),收入端同20H2环比来看基本企稳,中成药上半年毛利率86.63%,同比略有提升;主营化学合成药的安科恒益21H1收入0.66亿元(+11.73%)、毛利率略降至24.80%;中德美联上半年收入0.30亿元(+106.96%),仍处于恢复阶段;主营多肽类原料药的苏豪逸明上半年则实现收入0.27亿元(-33.28%)。上半年子公司整体收入为3.95亿元(+17.88%)、Q2同比基本持平。七月公司顺利启动并推进余良卿股权激励方案,后续研究开发新型膏药也将继续提升公司价值。   毛利率稳步提升,费用端规模效应明显。公司上半年毛利率为81.07%,同比提升0.53pct,其中生物制品预计因促销等因素毛利率略有下滑。费用端上半年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1.87pct至39.07%,其中Q2下降1.80pct;管理费用同样管控良好,21H1管理费用率为6.64%(-0.58pct),Q2同比基本持平;研发费用率同比下降1.43pct,主要是Q2仅为5.33%(-3.26pct);财务费用仍以利息收入为主。合计期间费用率受益于收入端的快速增长规模效应显著。21H1公司整体净利率为25.46,同比大幅提升2.59pct,其中Q2提升4.45pct,随着公司未来生长激素占比的进一步提升,公司整体净利率仍有向上空间。   长效生长激素待报上市,创新药在研项目进展顺利。生长激素新适应症方面,除近期水针剂型中间规格补全外,上半年还获批用于性腺发育不全(特纳综合征)所致女孩的生长障碍,新增特发性矮小适应症也纳入优先审评程序。此外独家喷雾剂型干扰素获准开展临床试验,拟用于治疗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疱疹性咽峡炎。   创新药方面公司曲妥珠单抗类似物已于六月形成III期临床试验总结报告,目前NDA申请已获CDE受理,为国内第二家类似药申报上市品种。博生吉针对肿瘤靶向治疗的细胞产品的研发进展顺利,用于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的自体CD7-CAR-T及同种异体CD7-CAR-T细胞药物的IND申请均获得CDE受理。   维持“买入”评级。公司是国内生长激素龙头企业巨头之一,剂型和规格的扩充将持续提升公司产品竞争力,法医检测和多肽原料药等业务经营稳健,在研单抗进展顺利,预计21-23年归母净利润为5.05/6.36/8.13亿元,对应当前PE为42/33/2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生长激素集采招标降价风险,在研产品获批不及预期的风险,生长激素竞争加剧的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1-08-23
    • 业务恢复明显,国内营销改革初见成效

      业务恢复明显,国内营销改革初见成效

      个股研报
        透景生命(300642)   事件: 8 月 20 日晚,透景生命发布 2021 年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3.03 亿元,同比增长 157.93%;归母净利润 0.75亿元,同比增长 986.67%;扣非净利润 0.63 亿元,同比增长 400.39%;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0.68 亿元,同比增长 765.86%单季度来看, 2021 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 1.85 亿元,同比增长108.26%;归母净利润 0.52 亿元,同比增长 395.05%;扣非净利润 0.42亿元,同比增长 641.19%。   疫情影响逐渐减弱, 业务恢复明显   公司去年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较大,业务增速放缓; 随着疫情影响减弱,医院门诊量逐渐恢复,被抑制的检测需求得到补偿性增长。 分产品来看,试剂收入为 2.54 亿元,同比增长 159.90%; 仪器收入为 0.47 亿元,同比增长 162.79%。 公司今年上半年销售情况基本恢复正常, 实现各类仪器的装机(含销售) 462 台,为公司的产品收入不断提升打下基础。   盈利能力分析: 公司销售毛利率同比提升 7.54pct 至 67.23%,其中试剂产品毛利率同比提升 8.69pct 至 79.45%,仪器产品毛利率同比下降 0.28pct 为 17.86%。期间费用率方面,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17.67pct 至 25.02%,主要原因系历史同期受新冠疫情影响较大,今年上半年基本消散,销售活动正常开展;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 1.87pct至 6.86%,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研发费用率同比下降 11.74pct 至10.85%。 综合影响下,公司销售净利率同比提升 31.99pct 至 24.67%。   国内营销改革初见成效, 不断探索海外市场   1) 积极探索营销改革,产品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 公司围绕管理层在 2021 年初制定的经营计划,在 2020 年度营销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营销能力建设,稳步扩张组织规模。 截止 2021 年 6 月,公司营销人员(包含市场推广人员等) 扩增到 230 余人。营销组织的结构调整和组织结构的扩张,为公司营业收入恢复快速增长奠定了基础,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目前公司产品已覆盖国内 31 个省市, 在国内 1,300 余家终端用户使用,其中三级医院占医院客户的73.01%,为公司主要的终端用户。   2) 不断探索海外市场,多款产品获国外机构准入许可: 公司不断探索海外市场,积极拓宽海外经销渠道,已与海外经销商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 HPV、结直肠癌 Septin9 基因甲基化、新冠等多个领域产品获得 CE 准入资质或列入 WHO 应急使用清单,可直接在欧盟经济区、WHO 成员国进行销售。截止 2021 年 6 月,公司已在欧洲、中东、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地区开展销售工作,实现海外营业收入 0.22 亿元,同比增长 11,261.16%。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基于公司核心业务板块分析,我们预计2021-2023 营业收入分别为 6.86 亿/8.31 亿/10.07 亿, 同比增速分别为 40%/21%/21%;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29 亿/2.76 亿/3.31 亿, 分别增长 90%/20%/20%; EPS 分别为 2.52/3.03/3.63,按照 2021 年 8 月 20日收盘价对应 2021 年 22 倍 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持续影响的风险;新产品进入市场的准备时间较长的风险; 产品质量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监管政策变动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1-08-23
    • 2021年中报点评:业绩略超我们预期,色谱填料龙头成长空间广阔

      2021年中报点评:业绩略超我们预期,色谱填料龙头成长空间广阔

      个股研报
        纳微科技(688690)   事件:2021H1实现营业收入1.7亿元,同比增长111.6%;实现归母净利润6506万元,同比增长172.8%;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048万元,同比增长203.8%,业绩略超我们预期。   Q2单季度业绩继续高增长,期间费用率显著下降:2021Q2公司实现收入1亿元,同比增长87.7%,实现归母净利润4301万元,同比增长113.3%,单季度业绩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21H1公司销售费用为2110万元,同比增长68.8%,销售费用率为12.74%,同比下降3.23个百分点;管理费用为1966万元,同比增长53.9%,管理费用率为11.87%,同比下降4.46个百分点;研发费用为1979万元,同比增长35.6%,研发费用率为11.95%,同比下降6.71个百分点。   聚焦生物医药主业,促进业务快速增长:2021年上半年公司生物医药领域实现营业收入1.4亿元,同比增长116%,其中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的产品销售收入为1.2亿元,同比增长120.3%,应用于药企正式生产或三期临床项目的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产品收入为7020万元,占总收入比例为42.4%。2021H1公司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产品客户289家,较去年同期增加61家。主要应用于大分子药物分离纯化的亲和层析介质和离子交换层析介质的营业收入取得快速增长,特别是与更多抗体药企展开合作,2021H1该两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9001万元,同比增长237.7%。在小分子药物方向,2021H1公司完成造影剂全系列产品的工艺开发,鱼油项目工艺取得突破,CBD(大麻二酚)项目成功完成一体化解决方案,部分多肽项目完成新型填料的进口替换;色谱分析柱产品方向,收入同比增长103.76%。   持续加快新产品开发和产业化应用,奠定长期增长基础:2021H1公司开发出与进口同类产品性能相当的混合模式离子交换层析介质、胰岛素专用高性能反相硅胶色谱填料和离子交换层析介质产品,并实现稳定大批量供货。高载量ProteinA亲和层析介质已完成中试,并稳定放大生产多批次。Unichiral系列涂覆型高性能手性色谱填料已经稳定量产,并实现销售,用于核酸提取的氧化硅磁性微球已经稳定量产;化学发光用磁珠、乳胶微球、荧光微球等产品逐步转向量产,并在国内多家诊断试剂厂商开展验证测试工作。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大分子药物分离产品收入快速放量,我们将2021-2023年EPS从0.30/0.50/0.76元上调至0.33/0.55/0.84元,当前市值对应2021-2023年PE分别为289倍、173倍、113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下游行业政策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1-08-23
    • 半年报超预期,CRO新星高速成长

      半年报超预期,CRO新星高速成长

      个股研报
        阳光诺和(688621)   业绩情况   8 月 20 日, 公司发布 2021 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2.24 亿元,同比增长 43.94%;实现归母净利润 5897 万元,同比增长 44.35%;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5726 万元,同比增长 39.49%。业绩超预期。   点评   上半年业绩超预期兑现,在手订单丰富: 分版块来看, 临床前和临床业务均在持续超预期兑现,特别是临床业务板块。 2021 上半年药物发现和药学研究服务实现营业收入 1.32 亿元,同比增长 27.06%;临床试验和生物分析服务实现营业收入与 9108 万元 ,同比增长 77.47%。 上半年公司新签订单4.39 亿元,同比增长 68.85%;累计存量订单 13.47 亿元。   团队持续扩张,能力建设持续增强: ①人员方面,上半年公司药物发现和药学研究板块人员 559 人,同比增长 9.61%;临床试验和生物分析板块人员228 人,同比增长 61.70%,发展势头良好。②能力建设方面,公司药学研究、药物发现、临床试验和生物分析均实现持续稳健增长。   研发能力持续增强: ①药物发现领域,公司持续拓展包括创新药物分子设计及开发、多肽药物开发、小核酸药物合成及质量控制开发等方面的化学研究能力和设施,建立了多肽分子创新设计、合成、纯化等专业的研发队伍,综合研发能力持续增强;②临床试验方面,公司启动了多个医美类、抗肿瘤类、慢病类临床研究;③生物分析领域,公司启动了微生物内毒素抗体药物临床 PK 研究分析和免疫原性评价,干细胞项目临床研究细胞因子多重检测和免疫原性研究, AD 等神经退行性疾病领域相关细胞因子超敏检测, 多肽项目临床研究的 PK 分析和免疫原性评价等生物分析检测项目。   自主创新项目稳步推进, ROE 有望持续提升。   投资建议   考虑到公司丰富的在手订单和良好的新接订单趋势,我们小幅上调未来三年盈利预测, 2021-2023 年利润分别上调 8%/7%/6%, 预计 2021-2023 年公司的 EPS 分别为 1.32/1.79/2.64 元, 对应 PE 分别为 79/59/40,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解禁风险、 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监管风险、 IP 保护风险、投资风险、 汇率波动风险、原材料涨价风险、安全生产和环保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1-08-22
    • 2021半年报点评:业绩略超我们预期,静待政策落地

      2021半年报点评:业绩略超我们预期,静待政策落地

      个股研报
        安科生物(300009)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中报,实现营业收入9.7亿元,同比增长36.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4亿元,同比增长50.3%;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55.3%,业绩略超预告中值。   生长激素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21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亿元,同比增长22.1%。2021H1分板块来看:1)生物制品:实现营收5.9亿元,同比增长54.7%,随着公司加强终端市场推广,我们预计2021新患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此外,在生长激素长效剂型方面,根据公司公告,长效生长激素的生产线升级暨部分验证工作已经完成,待全部验证、产品试生产工作完成后将进行报产,两款生长激素剂型未来的上市将有力扩充公司生长激素产品线,我们预计生长激素板块有望带动公司业绩快速增长;2)中成药:实现营收2.4亿元,同比增长18.1%;3)化学药:实现营收6612万元,同比增长11.7%;4)原料药:实现营收2676万元,同比下滑26.1%;5)技术服务:实现营收1977万元,同比增长26.1%。   生物药逐步进入兑现期,未来有望成为公司重要增长点:生物药方面,曲妥珠单抗上市许可申请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VEGF单抗目前处于临床三期阶段,PD-1单抗目前处于临床1/2期临床阶段。参股公司博生吉公司自体CD7-CAR-T细胞药物“PA3-17注射液”临床试验和同种异体CD7-CAR-T细胞药物“PA3-17注射液”临床试验申请均获得国家药监局受理,自体CD7-CAR-T细胞药物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临床试验。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生长激素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较好,且公司业绩维持快速增长态势,我们维持2021-23年净利润分别为5.2/6.5/8.0亿元,对应2021-2023年EPS为0.38/0.48/0.58元,对应估值分别为32倍、26倍和2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政策不及预期的风险。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1-08-22
    • 2价HPV放量同比高速增长,产能顺利扩充

      2价HPV放量同比高速增长,产能顺利扩充

      个股研报
        万泰生物(603392)   事件: 公司发布 2021 年半年度报告,收入 19.64 亿元(+132.78%),归母净利润 7.22 亿元(+195.92%),扣非归母净利润 6.92 亿元(+202.45%)。   点评:   2 价 HPV 放量同比高速增长。 公司披露疫苗分部收入为 8.75 亿元,疫苗子公司万泰沧海上半年实现收入 11.14 亿元(2020H1 收入为 8 千万左右), 2 价 HPV 贡献绝大部分收入,从中检院披露的 2 价 HPV 批签发批次情况,我们预计 2021H1 批签发了 2 价 HPV230 万支左右,我们预计实现收入 7.5 亿元左右。 2021H1 批签发了戊肝疫苗共 3 批,预计批签发约 14 万支,戊肝 2021 年中标价大幅提升(2021 年为 770 元/支,之前为 160 元/支),预计 2021H1 贡献部分收入。   疫苗板块净利润率提升。 根据公告, 疫苗子公司万泰沧海上半年实现收入 11.14 亿元(2020H1 收入为 8 千万左右),净利润 4.8 亿元,剔除GSK 里程碑收入 0.85 亿元,万泰沧海的净利润接近 40%,随着收入规模提升,净利润率提升。 2020 年万泰沧海的净利润 30%(2020 年收入 9.8 亿元,净利润 3.41 亿元, GSK 里程碑收入 0.86 亿元),万泰沧海的净利润率大概能指引疫苗板块净利润率。   2 价 HPV 产能顺利扩充,供给无虞。 根据公告, 2021 年 4 月份预灌封注射器产品线获批, 产能提高至 2000 万支/年。 2021 年 7 月,新增西林瓶产线 1000 万产能, 公司二价宫颈癌疫苗的总产能达到 3000 万支/年。 根据公告,预灌封注射器包装的获批, 新增产能 1000 万支/年,进一步提升公司二价宫颈癌疫苗的供应能力。考虑到从生产到批签发的节奏,预罐封包装顺利生产的的话,预计 8 月份左右出批签发,预计 21 年贡献 300-400 万支左右,总体预计 21 年公司 2 价 HPV 批签发在 800 万支左右。产能的扩充将能很好的满足快速增长的 2 价 HPV 需求,实现顺利放量增长。   IVD 板块收入同比高速增长。 试剂收入 11.4 亿元(2020H1 收入为 6.26亿元左右),同比增长 82%左右,营业利润 5.06 亿元,预计净利润 4.4亿,净利润率在 38%左右。高速增长与医院终端需求较之 2020 年上半年明显恢复,常规诊断产品的销售得到较大提升有关,以及新冠相关产品在海外销售的平稳有关。研发进展顺利。 2 价 HPV 完成 WHO 预认证现场核查;9 价 HPV 完成了第三针临床现场接种工作,并同步启动了与竞品疫苗的非劣效性评价试验;传统的冻干水痘疫苗于 III 临床试验中, 新型冻干水痘疫苗(VZV-7D)开展了 II 期临床试验;鼻喷新冠疫苗处于 II 期临床试验中。   投资建议: 公司搭建了稀缺的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的病毒样颗粒疫苗技术平台,结合了病毒样颗粒疫苗免疫原性好,安全性高的特点,突破了原核表达蛋白颗粒组装的关键性技术难点,达到了生产效率与免疫效果的完美结合,除上市戊肝疫苗和二价宫颈癌疫苗外,此平台九价宫颈癌疫苗正在进行三期临床试验,并正在布局新一代宫颈癌疫苗和轮状病毒疫苗。 二价 HPV 产能顺利扩产,驱动业绩高速成长。 我们预计 21-23 年对应 EPS 为 2.0、 2.9、 3.8 元,现价对应 21-23年 PE 为 128 倍、 86 倍、 66 倍,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竞争加剧,研发不及预期,销售不及预期,业绩不及预期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1-08-20
    • 上半年业绩贴近上限,下半年有望进一步加速

      上半年业绩贴近上限,下半年有望进一步加速

      个股研报
        保龄宝(002286)   事件:公司发布 2021 年半年报,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12.62亿元,同比增长 24.1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6454.53 万元,同比增长 48.74%。   受益于赤藓糖醇供不应求,公司业绩大幅改善   今年以来受供应紧缺支撑,节后赤藓糖醇价格持续上涨,受益于此,公司二季度业绩大幅改善,单二季度净利润 5571.70 万元,同比增长 89.70%。分产品来看, 21H1 糖醇业务收入 2.55 亿元,同比增长 22.30%,占总收入的比重 20.24%, 是公司最大的业务板块,同时,糖醇毛利率提升到 26.82%,同比增加 5.15pct,成为公司业绩改善的最主要的因素。其他主要产品中,功能糖业务 2.35 亿元(同比增长 34.23%)、 其他淀粉糖 2.39 亿元(同比增长 22.71%)、果葡糖浆 2.43 亿元(同比增长 27.57%)。   整体毛利率相对稳定, 费用管控较为出色   尽管原材料价格涨幅较大,但受益于糖醇价格大幅增长的提振, 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保持相对稳定,上半年毛利率 10.80%,同比降低 0.88pct。其中,糖醇业务毛利率 26.82%(同比增加 5.15pct)、功能糖毛利率 16.90%(同比减少 5.81pct)、其他淀粉糖毛利率 8.48%(同比增加 1.63pct)、果葡糖浆毛利率 0.36%(同比下降 4.90pct),预计随着成本端边际影响降低,下半年毛利率有望改善。 费用方面, 公司整体管控较为出色,费用率有所下降,期间销售费用率 1.44%(同比下降 0.06pct)、管理费用率 3.31%(同比下降0.89pct)、财务费用率 0.48%(同比下降 0.07pct)。   公司竞争优势突出,有望充分受益减糖大趋势   作为功能糖行业龙头,我们认为公司的核心优势源于三个方面: 1)研发创新优势:公司研发投入水平行业领先,参与行业标准制订 20 余项,国际标准 1 项,掌握了行业的话语权; 2)全产业链优势:公司是目前国内市场上唯一的全品类功能糖产品制造服务商,新产能建成后,赤藓糖醇产能将达到 6 万吨,阿洛酮糖产能将达到 3 万吨,充分满足下游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3)品牌与市场优势:公司多年来持续强化大客户营销与方案营销能力,为客户量身定制解决方案,客户黏性强。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暂不考虑增发股本摊薄,预计 2021-2023 年,归母净利润 2.0/2.9/3.8 亿元,同比 302%/47%/28%。考虑到公司未来业绩高速增长并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 22 年 30 倍 PE,目标市值 90 亿元, 对应目标价 24 元,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客户需求波动;原料价格波动;行业竞争加剧;产品销量不及预期;审批失败的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1-08-20
    • 安科生物2021年中报点评:生长激素维持高增速,研发管线进展顺利

      安科生物2021年中报点评:生长激素维持高增速,研发管线进展顺利

      个股研报
        安科生物(300009)   事件:   2021年8月19日,公司公告2021年半年报: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69亿元,同比增长36.12%,实现归母净利润2.44亿元,同比增长50.27%,扣非后归母净利2.28亿元,同比增长55.27%。   国元观点:   业绩实现高增速,费用控制改善显著   根据公司公告,2021H1公司业绩实现高增速,Q2单季度实现营收4.84亿元(+22.11%),实现归母净利润1.18亿元(+46.23%)。公司费用控制改善显著,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率为39.07%(-1.86pct),管理费用率为6.64%(-0.58pct)。分产品来看,生物制品板块实现营收5.88亿元(+54.69%),毛利率为88.37(-0.43pct);中成药板块实现营收2.42亿元(+18.11%),毛利率为86.63%(+1.50pct);化药板块实现营收0.66亿元(+11.70%),毛利率为24.80%(+0.17pct),以生长激素为核心的生物制品板块维持高增速。   生长激素布局持续完善,不断推进新适应症拓展   公司生长激素布局持续完善,水针的6IU/8IU两种新规格补充完毕,结合此前4IU/10IU共计获批4种规格,应用场景进一步扩宽,有望助力公司水针的放量。同时,公司积极推进生长激素新适应症的拓展,近期顺利获批了用于性腺发育不全(特纳综合征)所致女孩的生长障碍的新适应症;特发性矮小(ISS)适应症也已申请上市并纳入优先审评程序。生长激素受限与产品特性与竞争格局,集采难度相对较大,我们认为短期内即使开展集采,对国内生长激素的市场格局与价格体系影响也将有限。   新产品研发进展顺利,管线丰富度持续提升   公司坚持自主创新,持续推进重点项目研发进展,管线不断丰富,长期增长动力充足。报告期内,公司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获批临床;曲妥珠单抗上市申请获受理,是国内第二个申报的曲妥珠单抗生物类似药;诊断试剂产品精子顶体染色试剂盒(抗CD46-FITC荧光染色法)完成产品备案和生产备案变更,获准生产销售;子公司安科恒益的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顺利获批上市;参股公司博生吉公司自体CD7-CAR-T细胞药物“PA3-17注射液”和同种异体CD7-CAR-T细胞药物“PA3-17注射液”均获批临床。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随着产能释放、剂型完善,公司生长激素将进入业绩收获期,新产品的管线研发布局不断完善。我们预计21-23年营业收入为22.43、28.24和35.16亿元,预计归母净利润为5.31、7.20和9.79亿元,对应EPS分别0.32/0.44/0.60元/股,对应PE分别为40/29/2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研发不及预期,市场推广不及预期,产品安全问题,政策风险等。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1-08-20
    • 业绩符合预期,产品线不断丰富

      业绩符合预期,产品线不断丰富

      个股研报
        安科生物(300009)   业绩简评   8月19日,公司公布2021年上半年业绩,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69亿元(+36%),实现归母净利润2.44亿元(+5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28亿元(+55%)。分季度看,公司2021Q2实现营业收入4.84亿元(+22%),实现归母净利润1.18亿元(+4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0亿元(+49%)。业绩符合预期。   经营分析   生长激素增长强劲,多业务板块稳定增长。分板块看,上半年公司生物制品的销售收入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同比增长54.69%;母公司经营业绩持续增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2.31%,净利润同比增长50.29%,预计为母公司主营品种重组人生长激素收入及推广快速增长所驱动。化学药品、中成药、技术服务产品等板块产品销售收入呈现稳定增长趋势。   经营效率不断改善,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公司积极优化产品结构,2021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81.07%,较2020年提升2.29%。同时公司也不断实施降本控费、为业绩增长提供了较强保障。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率为39.07%,较2020年减少0.87%;管理费用率为6.64%,较2020年减少0.1%;研发费用率为6.04%,较2020年减少1.53%。毛利率提升与费用率优化带来公司盈利能力提升明显。上半年公司净利率为25.46%,较2020年提升5.09%。   生长激素水针规格进一步完善,业绩高速放量可期。上半年,公司人生长激素注射液6IU/2mg/0.6ml/支和8IU/2.66mg/0.8ml/支两种规格收到国家药监局下发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药品补充申请批准通知书》。水针规格持续完善,预计未来的临床推广将更加便利,高速放量可期。   盈利调整与投资建议   我们维持盈利预期,预计公司2021-2023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5.01、6.55、8.68亿元,同比增长40%、31%、33%。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生长激素新患拓展和市场推广不达预期;新产能落地进度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研发进展不及预期;政策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1-08-20
    • 营收持稳,工厂检修及原材料价格上涨拖累业绩

      营收持稳,工厂检修及原材料价格上涨拖累业绩

      个股研报
        利民股份(002734)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中报,实现营业收入25.40亿元,同比下降4.3%;实现营业利润3.25亿元,同比下降2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7亿元,同比下降18.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2.40亿元,同比下降20.6%。按总股本3.73亿股计,实现每股收益0.66元(扣非后为0.64元),每股经营现金流为-0.76元。其中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62亿元,同比下降5.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86亿元,同比下降46.83%;单季度EPS0.23元。   营收规模基本持稳,子公司设备检修、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业绩   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与同期基本持平,分业务看,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收入分别同比+11.9%、-21.1%、19.3%至9.77、9.88、3.04亿元;从经营主体看,威远资产组收入15.8亿元,同比减少约1.3亿元(系杀虫剂主要品种生产基地);利民化学实现营收6.5亿元,同比减少约0.55亿元(所在园区蒸汽供应商设备发生故障,设备检修计划提前);双吉实现营收2.5亿元,同比增加约0.59亿元。   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下滑2.8pcts至24.7%,部分产品原材料价格上涨所致,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毛利率分别同比-7.7pcts、-2.4pcts、+7.4pcts至28.6%、23.7%、17.0%。分经营主体看,威远资产组、利民化学、双吉净利润分别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573、2869、355万元至1.64、0.72、0.23亿元。   公司投资净收益同比减少58.6%至0.21亿元,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同比减少约0.33亿元,主要由于新河公司净利润下降较多(今年上半年净利润约5101万元,同比下滑66%),推测系百菌清价格同比大幅下跌所致(据中农立华数据,国内百菌清21年上半年均价为2.2万元/吨,同比下降约43.6%)   优势品种投产有望为21年带来重要增量,持续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利民化学年产500吨苯醚甲环唑项目、新威远年产500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项目及双吉公司年产10000吨代森系列产品项目处于试生产阶段,进展顺利,有望成为公司21年重要增量来源。此外,新威远拟投资建设新型绿色生物产品制造项目、利民化学拟投资建设年产12000吨三乙膦酸铝原药技改项目和年产10000吨水基化环境友好型制剂加工项目等,目前已完成前置审批手续并启动建设。   盈利预测与估值:考虑到公司杀虫剂业务收入下滑,叠加成本有所上升,预计公司21~23年净利润分别为3.9、5.4、6.2亿元(前值为4.98、6.06、7.00亿元),维持“买入”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农药终端需求复苏程度不及预期风险、国内新增供给增加风险、原料及产品价格大幅波动风险、公司项目投产进度低于预期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1-08-20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