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8576)

    • 康乐卫士(833575):HPV疫苗国产新势力,抓住东亚病毒与男性适应症

      康乐卫士(833575):HPV疫苗国产新势力,抓住东亚病毒与男性适应症

    • 医药生物:聚焦医疗设备主业,未来发展可期

      医药生物:聚焦医疗设备主业,未来发展可期

      个股研报
        新华医疗(600587)   投资要点   推荐逻辑:强主业,定激励,谋发展。1)确定以医疗器械板块与制药装备板块为主业的聚焦战略,2021年两大主业板块占公司收入占比提升至50%,未来将持续提高主业占比,提升盈利能力。2)2021年公司发布股权激励,以2020年扣非利润2亿元为基础,设定2022年-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85%、110%和130%,极大提高公司员工积极性。3)募投项目不超过12.8亿元,用于器械和制药装备研发和产业化相关项目。   医疗器械:丰富产品储备加速国产替代。“贴息”政策落地,全国数千亿级医疗设备更新改造需求即将释放,在国产替代加速背景下,公司将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公司主要产品线在国内处于优势地位:1)感染控制设备市场占有率在70%以上,感控产品线规模居全国第一,为5000多家医院及医疗机构提供消毒供应中心;2)放疗设备领域打破国外垄断,获得我国第一个高能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至此新华医疗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生产高端放疗产品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厂商,国内装机量即将超过400台;3)影像领域不断精准化,自主研发放疗专用大孔径螺旋CT,填补国内空白。4)多种器械储备,奠定长期发展:手术器械公司为新华医疗与德国蛇牌共同成立,有12000多种品种规格,数量居全国第一。血透引进德国全套透析生产线,工艺和质量水平居国际前列。拥有健全的动物实验产品线,是国内动物实验设备“系统化解决方案”的开创者与领导者。此外,医疗废物高温处置系统市场占有率在70%左右。   制药装备:国产替代加速,利润率持续改善。我国制药装备市场规模由2016年212.1亿元增至2020年358.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我国制药设备行业按营收规模来看市场集中度较低,竞争格局分散,公司力争上游的机会巨大。2013年以来多家子公司的并购使新华医疗在制药装备板块的前、中、后端产业链浑然一体,2020年,新华医疗制药设备产量占据行业第一,达到18384台。2021公司制药装备板块毛利率达27%,子公司成都英德和远跃药机大幅减亏,毛利提升空间显著。未来将在生物制药装备和中药装备上逐步发力,成都英德提供血制品整体解决方案,已为全国90%以上血液制品公司提供过服务。上海远跃和苏州浙远提供中药提取整体解决方案,市场占有率超过30%。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将保持17.9%的复合增长率。考虑到企业作为老牌医疗企业将会在医疗设备需求千亿级放量与制药装备国产替代加速的背景下充分受益,建议保持关注。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大及人力成本大幅上升;公司订单不及预期;募投项目投入不及预期;疫情恢复不及预期;其他不可预知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3页
      2023-03-02
    • 安徽省内综合排名第一的医药流通企业

      安徽省内综合排名第一的医药流通企业

      个股研报
        华人健康(301408)   核心观点   公司主要从事医药流通领域中的零售、代理、终端集采三大业务。母公司华人健康从事医药代理业务,即与上游医药生产厂商开展合作,取得其部分产品代理权,向下游医药零售企业推广销售。公司合作供应商数量从2019年初的97家增长到22年6月末的229家,代理的商品品规从2019年初的229个增至22年6月末的545个,并逐步向医疗器械、保健品等非药品种延伸。全资子公司安徽国胜、江苏国胜、河南国胜、国胜医疗主营医药零售业务,以直营方式销售药品、保健食品、医疗器械。零售门店数由2018年末的541家增至2022年6月的938家(含门诊)。全资子公司汇达药业负责开展医药终端集采业务,依托多年来积累的医药零售与代理业务上游供应链渠道资源,为单体药店、小型连锁等零售终端提供一站式配送服务,是公司增长最快的业务。合作门店数量已由2019年末的127家快速增至2022年6月末的817家。   零售终端网络快速扩张,逐渐实现稳定盈利。公司2019-1H22分别实现收入15.2/19.3/23.4/14.1亿元,年复合增速约28%,1H22收入增速37%;实现归母净利润0.52/0.89/0.7/0.42亿元,其中21年受新租赁准则、省外子公司亏损等因素影响,同比下降21.52%,1H22净利润同比增长54%。毛利率目前为32.2%。各主营业务中,零售业务收入占比超70%。   医药线下零售竞争加剧,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医药流通市场保持稳定增长,2021年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26064亿元(含税),同比增长8.5%,安徽省销售总额占比4.68%。医药零售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1年我国药品零售市场销售额5449亿元,同比增长7.4%;零售药店达59万家,连锁化率57.2%。截至2022年6月末,安徽省零售药店连锁率为57.5%,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结合当前的竞争格局,与《商务部关于“十四五”时期促进药品流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目标,预计行业集中度(百强企业市占率、药品零售连锁率等)将进一步提升。   公司在安徽省内综合排名第一,整体表现略好于同类公司。2021年药品流通行业共有28家已上市公司,主营收入总和15956亿元,同比增长12.4%。其中零售业务1453.3亿元,占比9.1%。以零售为主的上市公司平均毛利率为35.9%,较去年高0.8pct;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之和为29.2%,较去年高2.2pct;平均净利率为5.3%。从省内市占率与竞争格局看,华人健康与漱玉平民最为相近。华人健康零售业务21年毛利率33.7%,整体毛利率34.9%,三项费用之和为30.5%,净利率为3%。2021年漱玉平民零售业务毛利率28.5%,整体毛利率28.5%,三项费用率25.5%,归母净利率2.16%。   可比公司情况:公司在医药流通行业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一品红、易明医药、百洋医药、老百姓、一心堂、益丰药房、大参林、健之佳、漱玉平民、达嘉维康、药易购。   风险提示:政策上,带量采购使终端零售药品价格大幅下滑风险、医保定点管理办法调整风险;经营上,代理与零售药品质量风险、门店管理不善风险、省外业务拓展不力风险、代理业务贴牌合作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5页
      2023-03-02
    • 商业化进展顺利,ADC和融合蛋白销售近8亿

      商业化进展顺利,ADC和融合蛋白销售近8亿

      个股研报
        荣昌生物(688331)   事件   2023年2月27日,公司发布业绩快报,2022年实现营收7.94亿元,同比减少44.33%;归母净亏损9.59亿元,扣非后归母净亏损10.78亿元。业绩符合预期。   点评   泰它西普、维迪西妥单抗迅速放量,商业化初见成效。(1)公司在营收端出现下滑主要是由于2021年公司收到了西雅图基因支付的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2.91亿元)首付款,剔除后2021年营收为1.33亿元。2022年公司营收7.94亿元,与2021年剔除首付款后收益相比,同比增加约497%。(2)充分受益于医保谈判成功,纳入医保目录后实现快速放量。泰它西普、维迪西妥单抗分别于2021年3月、6月附条件获批并同年纳入医保,以价换量,渗透率得到快速提升。(3)2022年,公司新药研发管线持续推进,预计总体研发投入维持较高水平;此外,新药的商业化推广中的销售费用预计也有所增加,故反应在利润端亏损有所加大,2022年归母净亏损9.59亿元,扣非后归母净亏损10.78亿元。   国产首个ADC适应症拓展中,维迪西妥胃癌、尿路上皮癌领域崭露头角。(1)维迪西妥单抗是公司自研靶向HER2的国产首个ADC,已获批胃癌、尿路上皮癌的治疗。与同类药物DS-8201A相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安全性优。(2)在研适应症方面,维迪西妥单抗正在探索在乳腺癌(临床3期)、非小细胞肺癌(Ⅰb期)、胆道癌(Ⅱ期)、妇科恶性肿瘤(Ⅱ期)、黑色素瘤(Ⅱa期)中的治疗潜力。   非系统性红斑狼疮新选择,泰它西普具备BIC潜力。(1)泰它西普是同时靶向BLyS和APRIL的融合蛋白,用于治疗非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潜在同类最佳。临床结果显示接受泰它西普治疗组的SRI-4应答比例在70-79%,优于安慰剂组的34%。(2)在研适应症方面,泰它西普正在探索在lgA肾病(Ⅱ期)、原发性干燥综合征(Ⅱ期)、视神经脊髓炎频谱系疾病(Ⅲ期)、类风湿关节炎(Ⅲ期)、重症肌无力(Ⅱ期)、多发性硬化症(Ⅱ期)中的治疗潜力。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3/24年实现营收7.94/14.66/21.62亿元,同比增加-44%/85%/47%。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研发进展不达预期、竞争加剧及医保放量不达预期的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3-01
    • 核心品种苏灵医保解限弹性大,创新管线价值存认知差

      核心品种苏灵医保解限弹性大,创新管线价值存认知差

      个股研报
        康辰药业(603590)   平安观点:   公司是一家原创性新药企业。康辰药业成立于2003年,专注于创新药领域。首个国家一类新药——苏灵于2009年上市。苏灵是一种高纯度、单组分血凝酶临床止血药物,是目前国内血凝酶制剂市场唯一国家一类创新药,其上市打破了20年多组分止血药垄断中国市场的格局。2018年公司登陆上交所。2020年公司以现金收购密盖息(鲑鱼降钙素)资产,补充管线。王锡娟为公司董事长,刘建华为公司董事、总裁,两人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及一致行动人,直接或间接持股合计45.68%,持股比例高。   核心品种苏灵医保解限,具备放量弹性。苏灵”兼具创新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苏灵”是目前国内血凝酶制剂市场唯一的国家一类新药,是高纯度、单一组分蛇毒血凝酶制剂,质量可控、安全性好;止血迅速(起效时间5-10分钟);止血作用显著;体内清除快,没有药物蓄积。2022版医保谈判续约时,苏灵医保报销限制去除,而竞品仍有报销限制。因蛇毒血凝酶主要用于手术预防性止血,本次报销限制解除有利于苏灵销量的快速提升,同时抢占竞品市场。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创新管线价值有望重估。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总计达到1.65亿元,同比增长77%,占收入比重达到20%。其中费用化研发投入1.02亿元,同比增长10%。公司通过“压强式管理”聚焦资源于主要在研项目KC1036、“金草片”和“犬用注射用血凝酶”等。KC1036属于世界首例(first-in-class)AXL/VEGFR2/FLT3新型小分子多靶点抗肿瘤药,首个适应症选择为满足临床需求的食管癌、胸腺癌等实体瘤,目前处于Ib/II期临床。晚期实体瘤通常治疗手段有限,KC1036有望填补临床空白。金草片是首个以“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适应症精准复批的中药1.2类创新药品种,目前已经进入临床III期。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我们认为公司基本面变化显著。核心品种苏灵2022版医保解限,放量弹性大,且竞品受地方集采降价限制。密盖息为公司收购重点品种,原研地位竞争优势明显,有望凭借医院覆盖率提升持续扩大规模,同时鼻喷剂型市占率提升空间大。创新管线方面,KC1036晚期实体瘤初步数据亮眼,目前已进入临床II期,有望填补临床空白。金草片针对慢性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慢性盆腔痛,目前已进入临床III期。我们认为公司研发管线价值尚未被市场充分认知。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0亿、1.30亿、1.68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3年PE为39倍,考虑到创新药管线价值空间,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研发风险:公司创新研发管线丰富,KC1036、金草片等均进入临床后期。但创新药研发受审评审批政策、市场竞争环境、疫情等因素影响,存在进度不及预期的可能。2)苏灵医保解限放量不及预期:苏灵2022版医保报销限制解除,放量弹性大。但具体放量节奏受各地新版医保目录落地时间以及公司推广能力等因素影响,存在放量不及预期的可能。3)密盖息业绩承诺未兑现风险:密盖息原研竞争优势明显,且喷雾剂型市占率提升空间大。但具体受市场竞争环境等因素影响,存在放量不及预期,导致业绩承诺未达成的可能性。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3页
      2023-03-01
    • 省外门店扩张步伐加快,2023年业绩有望改善

      省外门店扩张步伐加快,2023年业绩有望改善

      个股研报
        一心堂(002727)   疫情导致2022Q1-Q3业绩出现波动,2023年业绩有望改善。2022Q1-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0.25亿元,同比+14.55%;实现归母净利润6.77亿元,同比-11.3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48亿元,同比-13.42%。单看2022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60亿元,同比+6.94%,环比+2.29%;实现归母净利润2.59亿元,同比+7.95%,环比+8.48%。由于2022Q1与2022Q3受疫情影响,公司部分门店短暂停业,相关一退两抗药品进行管控下架,导致公司2022Q1-Q3业绩出现波动。展望2023年,伴随着国内疫情管控措施放开,医疗消费需求持续恢复,公司业绩有望改善。   省外门店扩张步伐加快,门店坪效短期有所下降。截止2022年9底,公司直营门店数量为9164家,同比+9.67%;较2022年初+7.06%。从已开门店分布区域来看,云南省、四川省、广西省的门店数量分别为5220、1249、869家,门店数量占比分别为56.96%、13.63%、9.48%。从新开门店分布区域来看,2022Q1-Q3,公司新开门店主要集中在云南省、四川省、广西省等省份,新开门店数量分别为403、189、80家,占当期新开门店(885家)的比重分别为45.54%、21.36%、9.04%。虽然公司门店主要集中在云南省内,但省外门店扩张步伐加快,门店区域分布更趋于均衡。从门店坪效来看,2022H1,公司直营门店的整体日均坪效为38.09元/平方米,同比下降4.37元/平方米。其中,省会级、地市级、县市级、乡镇级的日均坪效分别为41.32、37.35、36.16、37.42元/平方米,同比变动-3.19、-4.02、-5.17、-5.76元/平方米。短期来看,受疫情影响,公司门店坪效有所下降;中长期来看,受益于人口老龄化、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以及药妆等新兴业务拉动,公司门店坪效有望持续提升。   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公司有望充分受益。2月15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的通知》。《通知》明确将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将有助加快处方外流,为零售药店行业贡献增量。同时,《通知》指出,申请开通门诊统筹服务的定点零售药店应当符合医保部门规定的医保药品管理、财务管理、人员管理、信息管理、医保费用结算等方面的要求,有望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公司作为国内零售药店龙头,规模优势、医保支付优势、经营合规优势明显,有望充分受益。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2022-2024年,预计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9.49/11.69/14.12亿元,EPS分别为1.59/1.96/2.37元,对应的PE分别为21.21/17.21/14.25倍,考虑到:(1)未来3年,公司业绩的复合增速有望保持在20%左右;(2)可比公司益丰药房、大参林、老百姓2023年的PE分别为30.67、27.22、24.02倍;给予公司2023年20-25倍PE,对应的目标价格为39.20-49.00元/股,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风险;门店扩张速度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医药电商冲击风险;行业政策风险等。
      财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3-01
    • 华熙生物(688363):符合预期,Q4盈利优化

      华熙生物(688363):符合预期,Q4盈利优化

    • 晨光生物(300138):Q4扣非保持高增,从容蓄力以待来年

      晨光生物(300138):Q4扣非保持高增,从容蓄力以待来年

    • 荣昌生物(9995.HK):HER2 ADC竞争加剧,安全性和定价或是维迪西妥关键优势

      荣昌生物(9995.HK):HER2 ADC竞争加剧,安全性和定价或是维迪西妥关键优势

    • 南微医学(688029):疫情扰动影响短期表现,2023年业绩有望持续复苏

      南微医学(688029):疫情扰动影响短期表现,2023年业绩有望持续复苏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