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8168)

    • 迪哲医药(688192):源头创新逐步进入收获期,全球商业化加速落地

      迪哲医药(688192):源头创新逐步进入收获期,全球商业化加速落地

    • 23Q1净利同比增长53%,预计短期仍将维持较快增长

      23Q1净利同比增长53%,预计短期仍将维持较快增长

      个股研报
        鱼跃医疗(002223)   结论与建议:   公司业绩:公司近期发布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一季报。2022年实现营收71.0亿元,YOY+3.0%,录得归母净利润16.0亿元,YOY+7.6%,扣非后净利润12.5亿元,YOY-5.2%,公司业绩基本符合预期,在2021年出口大增的高基期以及2022年初防疫管控的影响下,2022年营收仍保持正增长,扣非净利也仅小幅下滑。其中22Q4单季度实现营收19.9亿元,YOY+25.3%,录得归母净利润4.6亿元,YOY+254.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9亿元,YOY+230.8%,22Q4业绩大增一方面是21Q4基期低,另一方面22Q4在防疫新规实施后,医院为应对疫情,抗疫设备采购增加。   公司2023Q1实现营收27.0亿元,YOY+48.4%,录得归母净利润7.1亿元,YOY+53.8%,扣非后归母净利7.0亿元,YOY+79.2%,增速好于预期,主要是抗疫类产品需求增加所致,此外22Q1基期不高。   2022年糖尿病及感控板块增长较好,综合毛利率稳定:(1)分产品来看,公司呼吸治疗解决方案营收22.4亿元,YOY-14.6%,主要是2021年呼吸机外销垫高了基期。糖尿病护理解决方案营收5.3亿元,YOY+16.0%,公司持续深化院内外市场拓展,保持快速增长。感染控制解决方案营收11.8亿元,YOY+32.6%,在高基期下实现快速增长,主要是院内外渠道拓展以及疫情反复下需求增加。康复及临床器械实现营收14.1亿元,YOY+14.7%,延续较快增长。家用类电子检测及体外诊断实现营收15.2亿元,YOY+5.1%,估计主要是体温及血氧检测产品贡献。(2)公司全年综合毛利率为48.1%,同比微降0.2个百分点,主要是出口呼吸机收入比重降低,但公司通过糖尿病业务及感控业务增长实现对冲,实现全年毛利率稳定。23Q1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我们认为一方面是防疫产品销售推动,另一方面是公司成本控制及原材料降价推动。考虑到成本低位,2023年毛利率预计将呈现恢复态势。   低基期下预计短期可延续高增,CGM及AED新品上市推动成长:展望未来,考虑到22Q2、Q3基期均较低(22Q2、Q3净利增速分别为-35.8%、-10.6%),以及疫情高峰后消费及物流恢复,我们认为公司常规产品销售将推动公司业绩在低基期下实现较快增长。另外,公司一季度上市新一代CGM产品CT3系列以及国产AED600机型,将有助于推动糖尿病业务及急救业务板块增长。   盈利预计及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3年、2024年实现净利润19.1亿元和21.9亿元,yoy分别+19.8%和+14.5%,折合EPS1.91和2.18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17倍和15倍,目前估值合理,我们维持“买进”的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新品销售不及预期;外延整合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超预期;疫情带来的需求波动
      群益证券(香港)有限公司
      3页
      2023-05-19
    • 业绩符合预期,海外收入持续高增长

      业绩符合预期,海外收入持续高增长

      个股研报
        联影医疗(688271)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实现收入92.4亿元(+27.4%),实现归母净利润16.6亿元(+16.9%),实现扣非归母13.3亿元(+13.9%)。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3亿元(+68.5%)。同日,公司公布2023年一季度报告,实现收入22.1亿元(+33.4%),实现归母净利润3.3亿元(+7.7%),实现扣非归母2.8亿元(+3.1%)。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1亿元。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22年利润率短期波动,后续改善可期。22年毛利率48.4%(-1pp),系部分物料采购成本上涨,故而导致营业成本增速略微超过营收增长。四费率为32.1%(+0.5pp),其中研发费用率为14.1%(+0.8pp),主要系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在研项目及研发人员均有较大增加从而带来的研发耗材及研发人力成本上涨较快。考虑到后续疫情和上游成本影响的减弱,以及经营效率的提升,盈利能力改善可期。受到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加的影响,23Q1净利润增速也有所放缓。   设备业务逆势增长,服务收入和海外收入持续高增长。分业务来看,1)22年全年设备收入约82亿元(+23.8%),在国内影像行业因疫情影响规模下降的背景下,公司实现逆势增长,后续随着贴息贷款在医疗和教育端的落地,公司诊断、治疗及科学仪器均有望受益。2)22年全年服务收入7.5亿元(+70.4%),在公司保有量设备持续增长和公司的战略重视下,售后服务业务收入贡献越来越大,目前收入占比达到8.1%,比2021年6.1%的比例大幅提升。从区域看,22年国内市场收入79.5亿元(+19.7%),海外市场收入13亿元(+109.2%),目前海外收入占比14%,比2021年8.5%亦大幅提升,海外市场高举高打推进顺利,收入有望持续高增长。   国产影像设备龙头,“技术突破+产品升级”打开成长空间。随着产业扶持、分级诊疗、配置监管放松等政策利好影像行业发展,2020年中国影像设备市场规模为537亿元,预计2030年有望超千亿,随着公司技术突破和产品推陈出新,后续有望引领进口替代,并且伴随高端产品占比提升和核心零部件逐步自产化,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提升。公司推出uMIPANORAMA35S最新一代数字化PET-CT系统、uMRJupiter5.0TMRI全球首款超高场全身磁共振系统、uMRNXNeuroeXplorer神经科研专用超高性能3.0T等创新产品,技术突破和产品升级的逻辑不断兑现。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1、26.4、33.3亿元,对应增速27.4%、25.1%、26.2%,对应EPS为2.56、3.2、4.04元,对应PE分别为58、46、37倍。   风险提示:诊疗恢复或不及预期、新品销售或不及预期、政策控费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5-19
    • IVD与治疗康复业务比翼齐飞,医美业务持续高增

      IVD与治疗康复业务比翼齐飞,医美业务持续高增

      个股研报
        普门科技(688389)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实现收入9.8亿元(+26.3%),实现归母净利润2.5亿元(+32.1%),实现扣非归母2.3亿元(+43%)。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7亿元(+49.2%)。同日,公司公布2023年一季度报告,实现收入2.8亿元(+32.3%),实现归母净利润8811万元(+31.2%),实现扣非归母8290万元(+29.3%)。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318万元(+21.4%)。   22年业绩短暂营收增速放缓,费用控制有效且盈利能力有所提升。分季度看,2022Q1/Q2/Q3/Q4单季度收入分别为2.1/2.4/2.3/3.1亿元(+27.7%/+23.6%/+20.5%/+32.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0.3/0.5/1亿元(+24.4%/+13.8%/+34.5%/44.5%),单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4/0.29/0.5/0.9亿元(+30.3%/+47.9%/+59%/+43%),三四季度业绩提速。从盈利能力看,2022年全年毛利率58.5%(-3.1pp),四费率33.4%(-5.3pp),其中研发费用率17.4%(-2.7pp),财务费用率-3.6%(-2.4pp)。最终归母净利率25.6%(+1.1pp),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IVD与治疗康复产品比翼齐飞,其中医美业务持续高增。22年IVD业务营收7.5亿元(占比76.7%),治疗与康复类产品2.3亿元(占比26.1%)。两大块业务22年均维持在约26%的高增速。IVD系列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临床应用持续上量,特别是发光和糖化两大系列产品拉动了相关业绩增长。在电化学发光领域,公司未来会持续加大投入,加快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和试剂的系列化开发、注册和上市,增强公司在该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治疗与康复产品线中的核心临床医疗产品如空气波、排痰机、高流量氧治疗仪等继续保持较好业绩增长,同时皮肤医美系列产品逐步推广上量,获得行业好评和新业务板块的业绩增长;两大产品线组织架构聚焦整合,国内外营销团队能力持续提升,人员效率逐级提高,推动了业绩增长。此外,皮肤医美产品线23年将独立出治疗康复事业部并成立为消费者健康业务部门。消费者健康业务是公司未来孵化的全新业务,服务于家庭医疗、生活美容、慢病康复等需求,公司基于现有在治疗与康复产品领域的技术积累,开发适用于消费者健康需求的专业化、特色化医疗产品,同时搭建并自主运营电商服务平台。   高研发投入带来丰富产品线。在体外诊断领域,大型、高速电化学发光设备eCL9000、高端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H100Plus及配套试剂相继上市;在治疗与康复领域,对老产品进行升级,进一步完善能量医美,8月底,全新升级和注册的LC-580体外冲击波治疗仪重磅加入皮肤医美产品方案行列,后续有望带来增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4.5、6.2亿元,对应PE为34、25、1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销售推广不及预期、研发不及预期等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5-19
    • 基本盘业务稳健增长,平台化延伸可期

      基本盘业务稳健增长,平台化延伸可期

      个股研报
        美好医疗(301363)   核心观点   2023年一季度业绩高增长,毛利率拐点已现。2022年公司收入14.2亿元(+24.4%),归母净利润4亿元(+29.7%),从单季度看,22Q4收入3.5亿元(+11%),归母净利润0.75亿元(+1.2%),主要因12月疫情新政对交付有一定影响。23Q1公司收入3.7亿元(+29.2%),归母净利润1.1亿元(+61.7%),业绩实现高增长。从毛利率看,22年和23Q1毛利率分别为43%(-1.9pp)和43.4%(+3.3pp),随着大亚湾基地产能利用率提升和规模效应,毛利率拐点已现,预计后续毛利率稳中有升。从费用率看,22年四费率10.5%(-2.6pp),其中管理费用率增加1.5pp,财务费用率下降4.2pp,23Q1四费率11.5%(-1.6pp),主要是汇率导致财务费用率的下降。   医疗业务高增长,家用呼吸机组件和人工耳蜗组件领涨。分行业看,2022年医疗业务12.4亿元(+31.6%),非医疗业务1.7亿元(-10.7%)。分产品看,22年家用呼吸机组件收入10.6亿元(+38.7%),人工植入耳蜗组件收入1亿元(+56.6%),两者为公司2022年的增长驱动力,随着下游核心客户A和客户B疫后复苏以及公司份额提升,未来增长可期;其他医疗产品组件收入0.8亿元(-22.5%),主要因Ellume新冠检测订单减少;家用及消费电子组件收入0.77亿元(-7.4%),主要因2022年手机业务下游不景气所致;精密模具及自动化设备收入0.8亿元(-23.2%)。分区域看,22年境外收入13.2亿元(+30.6%),占比93.5%,境内业务0.9亿元(-26.1%)。   新客户不断突破,平台化延伸可期。一方面,公司通过与瑞思迈深度合作,随着瑞思迈产能释放和公司在瑞思迈供应体系中占比提升,公司订单充足,叠加惠州基地投产带来的产能保障,公司家用呼吸机组件的业务收入作为基本盘有望保持高增长且具备弹性。另一方面,公司凭借核心技术延伸到其他客户,在其他医疗器械组件业务,已拓展强生、西门子、雅培、瑞声达听力、迈瑞、Kardium、Nanosonics等,在家用及消费电子组件业务,已切入飞利浦、YETI、Rosti、SKG等国际国内知名品牌的供应体系,公司平台化能力突出,新业务和新客户有望增加弹性。   风险提示:大客户依赖风险、汇率波动风险、人才流失、新业务延伸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5.2、6.8、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9.7%、30.9%、31.9%,对应PE分别为30、23、18倍,参考可比公司,给予2023年35-40倍PE估值,对应股价44.7-51.1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4页
      2023-05-19
    • 单季度收入创新高,制剂业务加速国际化

      单季度收入创新高,制剂业务加速国际化

      个股研报
        健友股份(603707)   事件: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7.1亿元,同比+0.7%,实现归母净利润10.9亿元,同比+3%。,扣非净利润10.8亿元,同比+5.5%;2023Q1实现营业总收入13.1亿元,同比+11.1%,实现归母净利润3.3亿元,同比+0.7%。   疫情及国际物流影响带来短期波动,制剂业务加速国际化进程。2022年公司业绩短期承压,营业收入增速为0.7%,归母净利润增速为3%。制剂实现收入24.6亿元,收入占比为66.2%;原料药实现收入11.1亿元,收入占比为29.9%。2023Q1收入持续增长,总营收同比增加11.1%,达近五年单季度总营收最高,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0.7%。盈利能力:2022年毛利率为50.7%(-4.3pp),净利率为29.3%(+0.4pp),2023Q1毛利率为52.4%,净利率为25.4%,毛利率下降主要由制剂销量快速增加及运输成本上升所致;费用率:2022年销售费率为12.2%(-0.1pp),2023Q1销售费率进一步下滑至9.2%,主要由于销售推广费用下降;2022年管理费率为11.6%(+2.3pp),2023Q1为7.7%,主要由管理人员薪酬增加叠加折旧摊销费用所致。   注射剂国际化战略加速,中美双报品种快速放量。1)海外:2019年10月收购的美国企业Meitheal2022营收11.8亿元,净利润-0.8亿元,部分产品在美市占率稳定;2022公司获FDA注射剂ANDA批件22个,累计获79个ANDA批件,批件数居国内注射剂企业之首,拥有6条通过美国FDA批准的生产线,已成为美国注射剂销售管线最完整的供应商之一。2)国内:凭借中美双报注册优势,公司抢占注射剂一致性评价市场先机,2022陆续获多个批件,国内制剂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持续增长。2022年共9种主要药品中标第七批国家集采。2023年,那屈肝素注射剂、依诺肝素注射剂分别以第一顺位、第二顺位中标第八批集采。新上市品种集采后将在第三季度快速放量,公司国内无菌注射剂市场地位或将持续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EPS分别为0.94元、1.11元、1.45元,对应PE分别为16倍、13倍、10倍。维持“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肝素原料药价格及销量不及预期、制剂产品销售不及预期、ANDA获批不及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等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5-19
    • 苏灵恢复高速增长,KC1036展现突出疗效

      苏灵恢复高速增长,KC1036展现突出疗效

      个股研报
        康辰药业(603590)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报和2023年一季报,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8.7亿元(+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亿元(-31.4%),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9亿元(-22%)。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亿元(+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3亿元(-44.7%),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2亿元(+229.9%)。   “苏灵”医保续约解除支付限制,2023Q1销售额同比增长超30%。“苏灵”医保降价后,2022年因手术病人减少,以价换量目标受到影响。2023年Q1,随着“苏灵”医保谈判成功续约,且解除了医保支付限制,2023年3月1日执行新的医保支付政策,使“苏灵”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在2023年1月国内手术需求大幅下降的背景下,“苏灵”一季度实现销售额同比增长30.5%。   KC1036单药治疗既往标准治疗失败的晚期食管鳞癌受试者,ORR达29.6%,DCR达85.2%,显著高于化疗单药的历史对照值。截至2022年12月,共入组32例既往标准治疗失败的晚期食管鳞癌受试者,既往二线及以上治疗失败受试者占50%。在有效性方面,在可疗效评估的27例晚期食管鳞癌受试者中,有8例最佳疗效为PR,有15例为SD,ORR为29.6%,DCR为85.2%,显著高于化疗单药的历史对照值。其中,有74.1%受试者的靶病灶缩小,最长治疗周期已超过9个月。安全性方面,KC1036在晚期实体肿瘤受试者中均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且依从性高。绝大多数TRAE为1~2级,少见3级TRAE,发生率最高的3级TRAE为高血压(8.5%)。此外,也已陆续开展胸腺癌和肺腺癌的Ⅱ期临床。   多措并举完善创新体系布局,在研管线推进顺利。公司研发管线推进顺利,KC1036在多个临床试验中已纳入超过100多例晚期实体肿瘤受试者;中药创新药金草片已进入III期临床;重组人凝血七因子(FVIIa)KC-B173正在进行非临床研究;CX1003项目I期临床正常推进;CX1026处于临床前阶段;宠物药临床试验也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亿元、1.5亿元和1.8亿元,对应PE分别为45X/38X/33X。随着公司苏灵、密盖息等现有业务恢复性快速增长,多措并举完善创新体系布局,KC1036已展现优异临床疗效,给予2023年55倍估值,对应目标价44.55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风险、药品价格下行风险、新药研发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3-05-19
    • 再鼎医药(09688):重磅数据将在ASCO发表,多个产品今年获批或报产

      再鼎医药(09688):重磅数据将在ASCO发表,多个产品今年获批或报产

    • 业绩稳定增长,省外扩张值得期待

      业绩稳定增长,省外扩张值得期待

      个股研报
        寿仙谷(603896)   事件:公司发布年报,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8.3亿元,同比增长+8.1%;归母净利润2.8亿元,同比增长+38.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5亿元,同比增长+27.4%。   收入端:Q4收入增长加速。Q1/Q2/Q3/Q4营业收入分别为2亿元/1.5亿元/1.6亿元/3.2亿元,同比增长+11.8%/-2.6%/+1.7%/+17%。Q2/Q3收入增速回落主要系疫情影响,Q4公司线上增速加快。分产品看,灵芝孢子实现营收5.8亿元,同比增长+8.1%,毛利率88.7%(+0.5pp);铁皮石斛类产品1.3亿元,同比增长+5.4%,毛利率78.7%(+1.2pp)。毛利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主要系公司随着收入规模扩大,成本管控良好,以及高端产品占比提升带来毛利率的提升。   费用端:费用管控良好,利润持续改善。Q1/Q2/Q3/Q4归母净利润为0.6亿元/0.2亿元/0.5亿元/1.5亿元,同比增长+43.1%/+67.3%//+50.1%/+29.8%。公司销售费用率为38.5%(-3.2pp),主要系公司疫情期间营销推广活动减少;管理费用率为10.4%(+0.3pp),主要系公司去年同期有股权激励费用,以及本期厂区折旧费增加所致;财务费用率为-1.5%(-0.3pp),主要系公司可转债转股后利息费用减少所致。研发费用率为5.8%(-0.9pp)。公司实现净利润2.8亿元,同比增长+38.5%(+6.5pp),主要系费用端管控良好以及毛利提升共同影响所致。   渠道端:受疫情影响,省外扩张不及预期。公司积极扩张市场,累计已签约加盟城市代理商14家,销售代理网点实现昆明、贵阳、重庆、南昌、武汉、连云港及长三角多点散发。2022年,省外扩张受疫情影响,营收略微下降。公司实现浙江省内地区主营收5.2亿元,占比63.9%(+0.5pp);省外地区主营收1亿元,占比12%(-0.2pp);互联网主营收2亿元,占比24.1%(-0.3pp)。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亿元、4.6亿元、5.9亿元,对应PE为24倍、19倍和15倍,考虑到公司省外扩张带来业绩增量,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及产量大幅波动、省外扩张不及预期等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5-19
    • 23Q1稳健增长,全年目标实现可期

      23Q1稳健增长,全年目标实现可期

      个股研报
        安琪酵母(600298)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34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归母净利润3.5亿元,同比增长12.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3亿元,同比增长24.8%。符合业绩预告披露。   传统酵母及海外带动增长,剥离部分业务至集团。1、国内业务方面,传统酵母增速较快,主要由B端工业客户需求旺盛带动;公司整体产能偏紧,主要产品库存量已达到历史低位,仍具提价空间。YE增速放缓,主要由于经济周期影响。2、海外业务方面,公司产品出口163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最大的YE供应商和第二大干酵母供应商。部分鲜酵母需求逐步由干酵母替代,且海外主要竞争对手仍面临成本压力,公司海外业务延续较快增长。3、由于贸易糖、喜旺业务由上市公司逐步剥离至大股东,受基数影响,2023年整体收入增速将放缓。长期看,剥离利润率较低的业务,利于公司更专注于主业、提高整体盈利水平。   成本仍具压力,盈利能力向好。1、一季度整体毛利率25.4%,同比下降1.3pp。糖蜜价格维持高位,同时自产水解糖处于投产初期,有待形成规模优势,整体成本较高。2、费用率方面,销售费用率5.2%,同比下降1.5pp;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3%、3.8%,基本持平;财务费用率0.4%,同比下降0.6pp,主要由于利息支出及汇兑损失减少。3、整体净利率10.9%,同比提升0.4pp。   发酵产能持续增长,长期成本可控。公司规划2023年实现收入143.9亿元,归母净利润增长10.2%,2025年将实现收入200亿元。1、产能方面,公司已在全球建立16个工厂,酵母发酵产能达到35万吨,在国内、全球份额占比分别为60%、15%,产销规模位居全球第二,预计2025年发酵产能达45万吨。2、成本方面,宜昌、柳州、崇左年产15万吨水解糖项目已投产,水解糖替代糖蜜比例20%-40%,随着自产水解糖代替糖蜜比例提升,成本压力将得到有效缓解,同时可打破发酵原料不足对产能扩张的限制,长期看成本有较大下行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5亿元、18.7亿元、22.2亿元,EPS分别为1.79元、2.16元、2.56元,对应动态PE分别为22倍、19倍、1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或大幅波动;汇率或大幅波动;水解糖开工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5-19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