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8168)

    • 首次覆盖:创新赋能,独家品种有望受益于销售组织架构优化持续放量

      首次覆盖:创新赋能,独家品种有望受益于销售组织架构优化持续放量

      个股研报
        康缘药业(600557)   报告关键要素:   公司是推动中药现代化的领军型企业,是拥有独家创新品种最多、独家医保品种最多、独家基药品种最多的中药企业之一。公司积极探索符合公司文化和国家政策的营销组织架构,2021年底开始铺开的医院主管制,以及注射剂和非注射剂严格分开等销售策略调整,带来了近两年公司经营质量的提升、产品销量的提升以及销售人均创收等指标的提升。未来,随着公司销售短板逐步补齐,公司独家品种有望持续从资源优势转化为销售优势。   公司产品储备丰厚,重视研发,有望形成开发-临床-上市的良性循环。截至2022年年报,公司共计获得药品生产批件205个,共有108个品种被列入2022版国家医保目录,独家品种24个;共有43个品种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其中独家品种为6个,以上品种为公司产品销售提供良好基础,可以有效抵御经济环境及行业政策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公司重视研发,研发支出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逐年提高,截至2023年5月,公司有26个中药新药,2023年,公司创新研发步伐持续加快,3款1类创新药相继提交临床申请,并顺利获得临床试验默示许可。   公司独家基药品种多,持续受益基药政策红利。截至2022年末,公司手握46个中药独家品种,包括6个独家基药品种。国家基药“986配置政策”以及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推动基药品种终端放量,基药品种有望持续受益政策红利实现终端放量。2023年5月10日,国家卫健委召开药政工作会议,提及基药、短缺药、儿童药等药品的保障作为2023年的重点工作任务,新版基药目录有望今年落地。   销售组织架构调整,营销短板逐步补齐,资源优势有望逐步转化为销售优势。过去,受限于销售资源分配不合理,潜力产品规模受限。公司一直积极探索符合公司文化和国家政策的销售组织架构,2021年底开始铺开医院主管制,取消之前的分线条销售,同时,实行注射剂和非注射剂分拆销售的策略,推动了公司产品销售的同时,经营效率得以提升。未来随着公司销售能力进一步完善,潜力产品有望持续增长。   三大核心单品有望稳步增长,多个二线潜力品种有望助力实现股权激励业绩目标。热毒宁注射液在中药注射剂政策受限、疫情以及公司销售资源分配不合理等负面影响消除下,未来有望受益于新冠带来的行业口碑提升,“专人专做”销售政策实现存量恢复;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在竞品中具备技术优势,有望逐步替代低端产品;金振口服液是独家基药产品,有望在儿科中成药领域保持领先地位。其他二线产品多具备各自竞争优势,例如杏贝止咳颗粒(行业空间大,和公司金振口服液形成协同)、散寒化湿颗粒(有望纳入医保实现以价换量)等有望在公司营销资源调整下实现持续增长。2022年公司发布了股权激励计划,对总收入,总利润和非注射剂的收入和利润增速都做了要求,在公司注射剂稳定发展和非注射剂业务持续增长下,股权激励目标达成可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是中药创新龙头企业,产品储备丰厚,独家基药和独家医保品种数量众多,公司积极调整销售组织架构,销售短板有望逐步补齐,潜力品种规模提升可期。预计2023/2024/2025年收入为52.83亿元/63.42亿元/75.96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5.69亿元/6.45亿元/7.31亿元,对应EPS0.97元/股、1.10元/股、1.25元/股,对应PE为28.16/24.87/21.94(对应2023年6月2日收盘价27.42元)。基于公司产品的竞争优势,终端销量提升潜力,预计公司未来将保持持续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政策变化风险、产品质量控制风险、研发不达预期风险、药品市场准入风险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4页
      2023-06-06
    • 苗药领军企业,多元拓展新品

      苗药领军企业,多元拓展新品

      个股研报
        贵州三力(603439)   投资要点   推荐逻辑:1)苗药产品开喉剑系列持续增长,新增产能预期2023年7月达到试生产,开喉剑总产能接近1亿瓶,缓解产能供不应求;2)投资汉方药业、德昌祥和云南无敌制药,实现产品线扩张;3)销售人员扩充到1137人,药店及基层医疗机构覆盖面迅速提升。   主力品种渠道扩张,产能扩张助力长期增长。开喉剑喷雾剂是公司核心产品,销售贡献率及毛利占比均保持90%以上。2022年开喉剑收入达10.7亿元,同比增长22%。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持续多年领跑我国儿童咽喉疾病中成药市场,独特喷雾剂型享有独家专利优势,儿科中成药喷雾剂型占比逐年增长。公司从2020年开始大幅扩充销售人员,从2018年的123人扩充到2022年的1137人,销售实力实现大幅扩增。2022年开喉剑新开发3万余家药店,3万余家基层医疗机构,进一步拓展院内院外的空白区域,实现产品快速发展。2022年开喉剑需求量剧增,产能利用率接近200%,日生产超过20万瓶开喉剑系列产品。同时,公司已启动GMP二期项目,新增6000万瓶产能,达到1亿瓶的销量,预计2023年7月开始试生产,产能助力能满足开喉剑实现20亿以上销售收入。   横向扩展,并购获得产品种类扩张。1)公司于2020年投资汉方药业,获得汉方药业25.6%的股权。汉方药业拥有独家品种20个,专利品种6个,独家苗药8个。2022年汉方药业米内网销售额为3.8亿元,大单品芪胶升白胶囊销售额曾突破2.5亿元,预计到2025年升白制剂市场规模将达到113.8亿元,芪胶升白胶囊有望实现快速增长。2)公司于2022年5月成为德昌祥95%控股股东。德昌祥为百年中医药品牌,拥有12条现代化生产线,69个药品批准文号,其中9个独家品种,41个医保品种。2022年,德昌祥收入8455万元,其主要销售品种妇科再造丸销售收入4303万元。3)2022年12月,公司收购贵州好司特61%股权,控股老字号企业云南无敌制药,开拓胶囊、膏药、药酒和搽剂等批文和生产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原有核心产品开喉剑喷雾(含儿童型)市场消费潜力大,产品产能高;通过持股或控股获得的新产品发展前景良好。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2.7、3.6和4.8亿元,对应PE分别为28、21和16倍。考虑到公司开喉剑喷雾剂产品竞争优势明显,新获取的产品销售增长率高,建议持续关注。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大及人力成本大幅上升、公司订单不及预期、并购汉方药业不及预期、募投项目建成及达产进度或不及预期等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5页
      2023-06-06
    • 金斯瑞生物科技-1548.HK-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四位一体打造一站式生命科学服务平台

      金斯瑞生物科技-1548.HK-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四位一体打造一站式生命科学服务平台

    • 需求恢复增长,成本下降推动盈利能力提升

      需求恢复增长,成本下降推动盈利能力提升

      个股研报
        山东药玻(600529)   投资要点   原材料和能源成本下降,有望推动盈利能力逐步回升。新冠疫情期间,公司采购的原材料和能源成本大幅度提升,导致盈利能力持续下降,毛利率从2019年的36.91%降到2022年的26.84%,2023Q1进一步降到23.65%。2023Q2开始多项成本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1)直接材料:2022年采购金额为9.34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约为22%,主要包括纯碱、石英、硼酸等,最主要的原材料纯碱价格持续下降,Wind数据库显示中国重质纯碱价格从3月最高点约3000元/吨降到2093元/吨。2)燃动力:2022年采购金额为5.52亿元,主要包括天然气、煤炭、电力,天然气和煤炭价格均均有所下降。原材料+燃动力成本下降有望推动公司盈利能力逐步回升。   疫情后玻璃瓶需求恢复,中硼硅升级拉动需求增长。2022年公司核心产品模制瓶、棕色瓶的销售占比分别为42%和21%,主要应用领域分别为药用、保健品/日化品,疫情期间需求均受到影响,疫情结束后有望拉动需求快速增长,2023Q1公司收入明显恢复,同比增长19%。药监局要求“注射剂使用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的质量和性能不得低于参比制剂”,参比制剂以中硼硅为主,国产药品以低硼硅或钠钙为主,药品生产企业将会采购中硼硅玻璃升级。中硼硅价格明显高于低硼硅和钠钙玻璃,有望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公司定增项目包括投入12亿元,募投项目完成后年产能将达到40亿支。   投资建议:预测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87/10.10/12.04亿元,增速分别为27%/28%/19%,对应PE分别为22/17/14倍。考虑到疫情后需求恢复增长+成本下降提升盈利能力,首次覆盖,给予“买入”建议。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新冠疫情风险;产品价格波动风险。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6-06
    • 投资价值分析报告:代理奠定业绩增长基石,自主产品丰富成长引擎

      投资价值分析报告:代理奠定业绩增长基石,自主产品丰富成长引擎

      个股研报
        智飞生物(300122)   核心观点   续签合作协议,奠定了未来业绩增长基石   2023年1月底,公司与默沙东续签合作协议,将由智飞生物继续代理默沙东疫苗产品中国大陆经销及推广。协议涵盖2023H2-2026年期间,双方就每年各种疫苗品种基础采购金额达成协议,总金额超过1,000亿元,比2020年续约协议多出695亿元,代理权的顺利续签使公司未来业绩增长得以保障。   HPV疫苗需求量提升,九价成为市场未来趋势   目前,已上市HPV疫苗中,仅默沙东HPV产品为九价、四价,其他3款均为二价产品,从预防范围和效果上来看,默沙东二款HPV产品均优于二价产品。从我国HPV病毒发展趋势来看,HPV疫苗需求向多血清型、保护范围更广的方向发展。因此,九价是未来HPV发展趋势。根据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17年至2020年,中国HPV疫苗市场规模从9.4亿元增长至135.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43.43%,预计2025年,我国HPV市场将达到229.7亿元,2031年,该市场将达到625.4亿元。在HPV疫苗需求不断提升的推动下,公司将充分受益。   渗透率有望逐步提升,男性HPV疫苗市场具备广阔的增长空间   我国HPV疫苗渗透率仍处于较低水平,2020年累计接种率3.61%,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70%的渗透率,国内HPV疫苗存量市场巨大,接种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默沙东九价HPV疫苗男性适应症现已在国外批准,美国18岁至26岁HPV疫苗接种成人中有40%以上是男性。而在中国,尚未有男性HPV疫苗产品获批,未来男性HPV疫苗市场具备广阔的增长空间。目前,默沙东针对九价HPV疫苗中国男性市场,已经展开III期临床研究。   宜卡+微卡逐步放量,或将成为潜在大爆品   我国结核潜伏感染人群数量庞大,且发病率高,随着疾病控制的力量逐渐从疫情中解放出来,结核病的预防和治疗将重新聚焦,从而推动微卡+宜卡的广泛应用。因此我们认为未来几年将是我国结核市场快速扩容时期,需求空间同样广阔。   公司盈利预测与估值   预计公司2023年至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85.51亿元、603.10亿元、721.55亿元,YOY分别为26.88%、24.22%、19.64%;EPS分别为5.9元/股、7.20元/股、8.44元/股,YOY分别为25.28%、21.90%、17.27%。根据合理估值测算,结合股价催化剂因素,给予公司六个月内目标价为100元/股,给予公司“强烈推荐(首次)”投资评级。   投资风险提示   产品批签发数量不及预期,新产品研发或推广不及预期,代理合作调整。
      华通证券国际有限公司
      32页
      2023-06-05
    • 新华医疗(600587):深化改革,聚焦主业,老牌国企盈利强势提升未来可期

      新华医疗(600587):深化改革,聚焦主业,老牌国企盈利强势提升未来可期

    • 深化改革,聚焦主业,老牌国企盈利强势提升未来可期

      深化改革,聚焦主业,老牌国企盈利强势提升未来可期

      个股研报
        新华医疗(600587)   投资逻辑   “医疗器械国改第一股”,定增+股权激励持续拉动业务增长。(1)改革聚焦医疗器械+制药装备为主,医疗商贸、医疗服务为辅的"2+2”业务结构, 2022 年制造主业收入占比达 57.5%。(2)高指标股权激励覆盖 345 名核心领导与骨干, 2022 年扣非归母净利润超出股权激励指标 40%, 充分释放企业活力。(3) 2023 年以 23.38 元/股的价格增发 5490 万股,募集资金总额约 12.8 亿元,大股东山东颐养高比例入局(占发行股本 32.72%), 投入高能放疗、精密手术器械、智能化制药装备等产能扩建项目,企业长期发展可期。   经营拐点已现,毛利率逐步提升。 2022 年和 2023Q1 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达 5.05 亿元和 1.84 亿元,同比增长 31%和 24%。 公司注重成本控制,优化销售结构,提高耗材销售占比,实现腔镜、洁净技术生产环节自动化升级,制药装备、医疗器械板块毛利率进入上行通道, 2022 年公司毛利率 26.44%,相比 2021 年上升 2.19pct,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医疗器械产品储备丰富,业绩增长势能高。 据公司公告, 感控产品线规模居全国首位,收入基本盘稳固,海外推广+数字化升级带来新增量。公司高能医用直线加速器打破国际垄断,低能放射治疗市占率居国内首位, 大孔径螺旋CT推出形成精准放疗整体解决方案。高端精密手术器械、手术行为管理系统持续提高盈利水平。   制药装备盈利可期, 优势业务取得突破性进展。 重视装备自动化、智慧化升级, 技术储备丰富, BFS 产品线突破国际垄断, 注射剂业务可提供高端增值服务,整体解决方案步入量产阶段。 血制品、固体制剂、注射剂、中药业务板块重点发力, 成都英德实现血液制品领域对外技术输出,开拓制药装备发展新方向,带动业绩高增长。   盈利预测、估值和评级   我们看好未来公司医疗器械制造及制药装备等业务的发展,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7.32、 8.92、 11.00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46%、 22%、 23%。采用相对估值法对公司进行估值。参考行业平均值,给予公司 2023 年 PE 29X, 12 个月内目标市值 212亿元,目标价为 45.46 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限售股解禁风险、 募投项目投入不及预期风险、新签订单不及预期风险、海外拓展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供应不稳定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6页
      2023-06-05
    • 聚焦重点城市布局,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聚焦重点城市布局,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个股研报
        普瑞眼科(301239)   投资逻辑   眼科诊疗需求庞大,眼科医疗服务市场持续扩容:我国屈光不正患者、白内障患者基数庞大,青少年近视率与近视人口高居世界第一,未满足的眼科诊疗需求庞大,有望推动眼科医疗服务市场持续扩容。   全国连锁化+同城一体化,收入增长、盈利改善动力十足:公司已运营25家连锁眼科专科医院和3家眼科门诊部,覆盖全国所有直辖市及十余个省会城市。2022年,公司实现收入17.3亿元,同比增长0.9%,收入增速放缓主要系新冠疫情影响。2023Q1公司实现收入6.5亿元,同比增长38.7%。①公司此前营收西南、华东、西北等地贡献较大,2022年进军华南市场,进一步完善全国网络。2022年设立大湾区分部,并先后完成广州番禺普瑞的开业和东莞光明眼科的收购,正式向华南进发。东莞光明眼科于2023Q1并表,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8亿元,净利润0.34亿元,有望成为公司开拓华南的重要助力。②2018年后公司加快扩张步伐,现有28家医院和门诊部中,有13家是在2018年及以后开业,新开医院有望逐步减损,度过盈亏平衡点。   业务结构转型升级,以屈光、视光业务为增长引擎:①2018年以来公司大力发展屈光、视光等非医保结算项目,医保收入占比持续下降,2022年为13.19%,屈光+视光收入占比为71.3%,领先同行。②持续引入先进设备,降低屈光项目成本,为更多患者提供中高端术式,规模效应下提升盈利能力。③将视光视为重点发展方向,人才和技术加持下,收入占比有望提升,利于改善公司盈利水平。④对医保覆盖的白内障项目转型升级,推广高端术式和晶体,2021年,公司高端白内障项目收入占白内障项目总收入的比例提升至34.1%,普通白内障项目收入占比则降至2.7%,医保控费影响减小,未来有望实现稳健增长。   IPO募集资金用于公司完善网点布局、提升运营效率。公司2022年7月在创业板IPO发行3740万股,发行价格为33.65元,募集资金净额达到10.99亿元,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新建医院及扩建医院项目,进一步完善全国网点布局;进行信息化管理建设,提升公司运营效率。   盈利预测、估值和评级   我们预测,2023/2024/2025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00亿/32.56亿/42.32亿元,同比增长44.9%/30.2%/30.0%,归母净利润2.46亿/2.76亿/3.96亿元,同比增长1096%/12%/44%,对应EPS为1.65/1.84/2.65元。我们选用相对估值法(市销率法)对公司进行估值,给予2023年8.6倍PS,目标价140.08元,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医院扩张不及预期风险;医疗安全性事故纠纷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限售股解禁风险;股东减持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页
      2023-06-05
    • 美丽田园医疗健康(02373)首次覆盖报告:中国双美模式龙头企业,稳扎稳打开拓美与健康大市场

      美丽田园医疗健康(02373)首次覆盖报告:中国双美模式龙头企业,稳扎稳打开拓美与健康大市场

    • 新股覆盖研究:康力源

      新股覆盖研究:康力源

      华金证券
      10页
      2023-06-02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