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8168)

    • 依托药企基因,医美赛道破局之路可期

      依托药企基因,医美赛道破局之路可期

      个股研报
        江苏吴中(600200)   投资要点:   医药+医美双赛道齐头并进。公司成立于1994年,1996年通过成立苏州中凯生物制药厂布局医药业务,2019年公司确定以医药大健康产业为核心的发展方向,2021年起加速医美布局,目前公司已形成“以医药为核心,重点培育医美产品,投资赋能”的业务格局。医药板块:拥有研发-生产-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产品涵盖抗病毒/抗感染、免疫调节、抗肿瘤、消化系统、心血管类等领域。医美板块:2021年起重点布局,已搭建医美事业部、吴中美学、吴中美学(香港)业务运营平台,拥有玻尿酸、童颜针等海外高端产品的独家代理权,并重点打造胶原蛋白自有技术平台。   依托药企基因切入医美赛道,医美战略思路清晰。公司深耕医药行业二十余年,医药改革背景下药企转型迫切,公司确立以医药和医美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夯实医药产业核心地位,重点培育医美行业,力争形成具有一定市场地位的大健康产业集群。公司医美业务围绕“代理权引进-合作研发/技术引进-自主研发”三步走思路逐步推进,目前已通过投资并购获取海外品牌代理权快速切入医美市场,并加强联合研发和引进核心技术培养自研能力,未来重点打造自有技术平台,建立技术端和产品端的竞争壁垒。   股权激励共享发展成果,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2022年1月,公司发布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以3.68元/股的价格授予143名激励对象,共计412.43万股,约占总股本的0.58%(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日)。此激励计划的业绩考核目标为,以2021年营收/净利润为基数,22-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不低于10%/20%/30%,或22-24年净利润不低于10%/20%/30%。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考虑医美业务尚未贡献利润,且医药业务业绩承压明显,我们采用市销率法对公司进行估值分析。公司目前收入主要来自医药业务,医美收入体量较小,伴随童颜针产品获批上市医美收入占比有望有较大提升,因此我们选取医药和医美赛道的代表性公司作为估值参考,剔除最大和最小值之后可比公司23-25年平均PS为2.74/2.34/2.04,考虑公司医美业务收入在24年后将逐步释放,给予公司24年PS为2.3,24年收入预计为28.7亿元,对应市值66.0亿元,目标价格9.27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新产品上市不及预期,医美消费需求不及预期。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1页
      2023-07-17
    • 稳健医疗(300888):业绩短期承压,土地处置有望增厚利润

      稳健医疗(300888):业绩短期承压,土地处置有望增厚利润

    • 新股覆盖研究:金凯生科

      新股覆盖研究:金凯生科

      个股研报
        金凯生科(301509)   投资要点   下周二(7月18日)有一家创业板上市公司“金凯生科”询价。   金凯生科(301509):公司主要从事小分子药物中间体以及少量原料药CDMO服务。公司2020-2022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64亿元/5.49亿元/7.17亿元,YOY依次为11.83%/18.25%/30.50%,三年营业收入的年复合增速19.95%;实现归母净利润0.59亿元/0.85亿元/1.61亿元,YOY依次为1.33%/43.46%/90.96%,三年归母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速40.54%。最新报告期,2023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4亿元,同比上升38.48%;实现归母净利润0.41亿元,同比上升22.46%。根据初步预测,预计公司2023年1-6月实现归母净利润8,500万元至10,200万元,较上年同期变动-14.88%至2.15%。   投资亮点:1、公司依托较为全面和特色的含氟工艺在小分子CDMO领域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2018至2020年FDA批准的113个小分子实体药物中,含氟药物占比近四成。公司拥有丰富的特色氟化技术和合成经验,能结合产品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氟化技术,解决含氟类产品合成过程中物料不稳定、分离困难等痛点,为客户提供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安全环保的中间体或原料药CDMO服务。2022年公司CDMO业务收入中含氟类产品贡献营收超过60%,其中含氟类中间体产品通常被应用在抗肿瘤、心血管、神经系统、免疫机能调节等领域。在抗肿瘤领域,公司的某款三氟甲苯产品被用作全球第一个治疗肝癌的多靶点、多激酶抑制剂索拉非尼,以及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肝细胞癌的瑞戈非尼的中间体。目前已进入小试阶段的氟气氟化及部分特殊氟化装置投产有望进一步完善强化公司在小分子CDMO领域的氟化能力。2、国际化技术团队领衔,客户覆盖全球知名药企。依托内部培养及对外并购,公司建立了一支深谙国际标准的、国际化背景的技术研发团队,并在大连、阜新、美国威斯康星州三地设立了研发中心,助力深刻理解并快速响应跨国制药公司需求,掌握优质客户资源。目前公司已与包括拜耳、强生、诺华、阿斯利康、辉瑞、GSK、礼来等位列美国制药经理人杂志(《PharmExec》)2022年全球制药企业TOP50榜单企业以及ConcertPharmaceutical等10余家特色治疗领域的创新药企建立了较强的客户粘性,2020-2022年取得了多款重磅药、创新药的中间体订单,收入稳步增长,CAGR24.22%;并储备了一定数量的临床期项目,若未来获批上市、成为重磅药有望增厚业绩贡献。   同行业上市公司对比:综合考虑业务与产品类型等方面,选取凯莱英、博腾股份、九洲药业、药石科技、永太科技、联化科技、诚达药业、诚达药业为金凯生科的可比上市公司;从上述可比公司来看,2022年平均收入规模为55.63亿元,销售毛利率为40.48%;剔除极值的可比PE-TTM(算术平均)为22.15X;相较而言,公司营收规模低于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毛利率高于行业可比公司平均。   风险提示:已经开启询价流程的公司依旧存在因特殊原因无法上市的可能、公司内容主要基于招股书和其他公开资料内容、同行业上市公司选取存在不够准确的风险、内容数据截选可能存在解读偏差等。具体上市公司风险在正文内容中展示。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页
      2023-07-17
    • 奥士康(002913):持续发力服务器和汽车领域,收获期将至

      奥士康(002913):持续发力服务器和汽车领域,收获期将至

    • 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点评:创新中药研发龙头,2023H1业绩表现亮眼

      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点评:创新中药研发龙头,2023H1业绩表现亮眼

      个股研报
        以岭药业(002603)   事件:以岭药业发布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2023年上半年度归母净利润15.7~16.8亿元,同比增长50~60%;扣非归母净利润14.7~16.3亿元,同比增长40~55%。   创新中药布局全面,上半年业绩大幅增长。公司2023年上半年度归母净利润15.7~16.8亿元,同比增长50~60%;扣非归母净利润14.7~16.3亿元,同比增长40~55%。单Q2来看,归母净利润为3.7~4.75亿元,同比下降16~34%;扣非归母净利润约为2.93~4.5亿元,同比下降20~48%。   连花清瘟系列品牌效应显著,感冒呼吸领域独占鳌头。公司产品连花清瘟持续占据感冒呼吸市场绝对优势,从医疗终端看,在2022上半年公立医疗市场中成药感冒用药销售排名位列第1名;从零售终端看,2022年连花清瘟胶囊在感冒用药/清热类销售额排名也位居第一,市场份额2017-2022年由2.44%增至10.20%。同时公司还全方位布局“大呼吸”品种集群,有望在连花清瘟系列产品的品牌效应下占据更多市场份额。   心脑血管领域品类丰富,市场份额持续领先。公司心脑血管领域三大专利中药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和芪苈强心胶囊在2022上半年公立医疗市场中成药心血管疾病内服用药排名中,分别排名第2名、第4名和第9名。在零售药店端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的市场份额由2017年的5.79%增至2022年的6.40%。同时公司积极开展循证研究,增强心脑血管系统产品科技实力,进一步扩大其学术影响力,有助于巩固公司在心脑血管领域的领先地位。   注重创新中药研发,多领域产品布局初显。公司现有研发管线覆盖在研中药创新药品种40余个,涉及临床12个系统疾病,在研产品多,覆盖领域广,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带来可持续驱动力。2021年公司2个新品益肾养心安神片和解郁除烦胶囊获批上市,并于23年1月列入医保目录。   投资建议:公司在络病理论指导下,围绕中药、化生药、大健康等业务板块,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提升药品创新能力,丰富产品管线,我们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29/33亿元,PE分别为17/15/13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进展的不确定性;代理业务的经营风险;政策性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药品注册进度的不确定性。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7-17
    • 美年健康(002044)2023H1业绩预告点评:营收实现高增长,扭亏为盈,业绩超市场预期

      美年健康(002044)2023H1业绩预告点评:营收实现高增长,扭亏为盈,业绩超市场预期

    • 主业持续强劲,生物性资产价值变动扰动表观利润

      主业持续强劲,生物性资产价值变动扰动表观利润

    • 上半年业绩稳健增长,在研管线持续推进

      上半年业绩稳健增长,在研管线持续推进

      个股研报
        康缘药业(600557)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实现收入25.5亿元(+21.7%);实现归母净利润2.8亿(+30.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6亿元(+29.9%)。单二季度实现收入12亿(+17.9%);实现归母净利润1.3亿(+32.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亿(+29.1%)。   打造三大核心品种,强化非注射剂业务布局。坚持打造金振口服液、热毒宁注射液、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三个核心大品种,为公司销售规模稳定增长打造强壮根基;布局一批以杏贝止咳颗粒、腰痹通胶囊、复方南星止痛膏等为代表的发展级品种,打造非注射品种群梯队;加大培育以天舒胶囊、通塞脉片、龙血通络胶囊、大株红景天胶囊等为代表的心脑血管品种,使之成为战略储备品种,增厚销售发展基础。2023H1公司毛利率为75%(+3.4pp),净利率为11.1%(+1pp),销售费率为42.6%(+1.5pp),管理费率为18.5%(+1.3pp),财务费率为-0.3%(-0.2pp),研发费率为14.2%(+1pp)。   2023H1注射液、颗粒剂以及冲剂放量显著。分产品看,2023年上半年注射液实现收入11.6亿元(+53.9%),毛利率为74.8(+3.3pp),主要系热毒宁注射液销售同比增长所致;胶囊实现收入4.6亿元(-7.5%),毛利率为67.5%(+2.4pp);口服液实现收入4.2亿元(-2.7%),毛利率为81.1%(+1.7pp);颗粒剂、冲剂实现收入1.9亿元(+99.6%),毛利率为78.8%(+12.8pp),主要系杏贝止咳颗粒销售同比增长所致;片丸剂实现收入1.8亿元(+5.3%),毛利率为72%(+3.5pp);贴剂实现收入1.2亿元(-0.5%),毛利率为83.8%(+0.01pp);凝胶剂实现收入0.1亿元(+10.9%),毛利率为87.4%(+3.9pp)。   研发实力雄厚,在研管线持续推进。2023年上半年公司持续推动新产品研发,中药获得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1个(栀黄贴膏),新申报生产品种2个(JC颗粒、FZJD颗粒),Ⅲ期临床研究品种2个(SPPY颗粒、LWDHGTP片);化药创新药获得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2个(KY0135片、KY1702胶囊),推进Ⅱ期临床2个(DC20、KY0467),开展Ⅱ期临床2个(SIPI-2011、WXSH0493片);化药仿制药获得2个药品注册证书(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米诺地尔搽剂);生物药获得中国和美国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1个(KYS202002A注射液复发和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获得CDE审评受理1个(KYS202002A注射液系统性红斑狼疮);推动一批项目分别开展成药性研究、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工作。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是优秀的现代化创新型中药企业,主力品种持续放量,新药研发逐步兑现,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7/8.2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25.9%/28.5%/16.9%,对应EPS分别为0.94/1.2/1.41元,对应PE分别为25/19/17倍,建议积极关注。   风险提示:药品集采降价风险;研发失败风险;销售改革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3-07-17
    • 国药入主,协助构建“一主两辅”产业格局

      国药入主,协助构建“一主两辅”产业格局

      个股研报
        太极集团(600129)   太极集团以中西成药制造为核心业务,拥有医药工业、医药商业、药材种植、科研等完整的医药产业链。国药入主后,公司借助其优质平台及成熟管理经验实现业绩增长。此外,公司确定“十四五”战略规划:通过内生发展加外延扩张,力争“十四五”末营业收入达到500亿元,净利润率不低于医药行业平均水平。   投资要点   借助国药集团管理经验及和平台资源,持续推动混合制改革。   国药集团入主太极集团后,公司持续优化主业,提质增效:1)通过战略重组太极集团,在中药业务板块形成产业链优势互补,持续优化太极集团产业布局;2)太极集团借鉴国药成熟的管理经验、“即插即用”其先进的运营管理模式,持续提升运营管理效率;3)混改后太极集团聚焦主业,明确“一主两辅”(以发展具有中药材资源优势、智能制造特色的现代中药产业为主线,以深耕麻精药为特色的生物、化学药及川渝地区医药流通领域为辅线)产业发展新格局。   “十四五”战略发展规划持续推动,主品战略卓有成效   公司坚持“十四五”战略规划,充分发挥“太极”驰名商标、百年“桐君阁”老字号的品牌影响力,充分挖掘传统中药、品牌产品、经典名方的市场价值。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达140.51亿元(yoy+15.65%),归母净利润达3.50亿元(比上年同期-5.23亿元增加8.73亿元),业绩实现较大增长。   大单品适用场景拓展,潜力新业务拓展业绩增长极   公司强化调研、锚定赛道,精准品牌定位,重塑OTC品牌形象,深挖主品核心价值。积极拓展藿香正气口服液防暑功能以外大胃肠不适、祛除体湿等适应症的宣传,实现品类、季节、地域、人群的突破,我们预计公司核心大单品未来仍将保持较高增长;此外,随着公司推进虫草产业化运营,推进虫草基地建设,制定虫草地方标准,完成拟境培育虫草的商业化策划,我们预计拟境培育虫草业务将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极。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总体收入分别为175.97/219.48/270.50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5.24%/24.73%/23.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7.64/10.33/13.36亿元,EPS分别为1.37/1.86/2.40元。考虑到公司借助国药集团管理经验及和平台资源,持续推动混合制改革,看好公司发展,给予2024年35倍PE,目标价64.93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监管风险,质量风险,市场风险,成本风险,研发风险、测算具有主观风险,股价波动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2页
      2023-07-17
    • 23H1净利预计同比增长75%至90%,好于预期

      23H1净利预计同比增长75%至90%,好于预期

      个股研报
        鱼跃医疗(002223)   结论与建议:   公司业绩:公司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3H1录得净利润13.8亿元至15.0亿元,YOY+75%至90%,扣非后净利润11.5亿元至12.5亿元,YOY+80%至95%。以此测算,其中Q2单季度净利在6.7亿元至7.8亿元,YOY+106%至142%,扣非后净利4.5亿元至5.4亿元,YOY+82%至120%,Q2业绩表现好于我们的预期。   疫情提升需求,“618”大促亦表现较好:公司Q2业绩增长区间好于我们的预期,除2022Q2基期较低的因素外(2022Q2净利YOY-35.8%),我们认为主要是:(1)2022年末疫情及呼吸治疗类产品的短期缺货提升了民众的健康意识和备货需求,并且在2023年5月疫情期间需求提升更加明显;(2)另一方面,公司“618”大促表现亦较好,根据天猫健康618开门红数据显示,鱼跃官方旗舰店首小时成交超过去年全天,制氧机、动态血糖仪均是开门红热销产品,另外在京东618竞速榜中,鱼跃各类产品也位于排名前列。   预计Q3在低基期下仍将实现快速增长,CGM及AED新品上市推动成长:2022Q3基期仍较低(2022Q3净利增速为-10.6%),而目前公司整体恢复势头较好,我们认为在低基期下,公司常规产品销售将继续推动业绩实现快速增长。另外,公司今年初上市新一代CGM产品CT3系列以及国产AED600机型,将有助于推动糖尿病业务及急救业务板块增长。   盈利预计及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Q2业绩好于我们的预期,我们相应上调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3年、2024年实现净利润20.0亿元和23.0亿元,yoy分别+25.1%和+15.2%(原预计公司2023年、2024年实现净利润19.1亿元和21.9亿元,yoy分别+19.8%和+14.5%),折合EPS分别为1.99和2.29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18倍和15倍,目前估值偏低,我们维持“买进”的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新品销售不及预期;外延整合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超预期;疫情带来的需求波动
      群益证券(香港)有限公司
      3页
      2023-07-17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