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3399)

    • 合成生物学周报:国务院推进可降解包装使用,生物法乙酸前景广阔

      合成生物学周报:国务院推进可降解包装使用,生物法乙酸前景广阔

      化学制品
        主要观点:   华安证券化工团队发表的《合成生物学周报》是一份面向一级市场、二级市场,汇总国内外合成生物学相关领域企业信息的行业周报。   目前生命科学基础前沿研究持续活跃,生物技术革命浪潮席卷全球并加速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为人类应对生命健康、气候变化、资源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等重大挑战提供了崭新的解决方案。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 ,生物经济万亿赛道呼之欲出。   合成生物学指数是华安证券研究所根据上市公司公告等汇总整理由 54家业务涉及合成生物学及其相关技术应用的上市公司构成并以 2020 年10 月 6 日为基准 1000 点,指数涵盖化工、医药、工业、食品、生物医药等多领域公司。本周(2023/01/16-2023/01/20)华安合成生物学指数上涨 2.92 个百分点至 1240.8 点。上证综指上涨 2.18%,创业板指上涨 3.72%,华安合成生物学指数跑赢上证综指0.74个百分点,跑输创业板指 0.8 个百分点。   国务院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推进可降解包装使用   2023年1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全面介绍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理念、实践与成效,分享中国绿色发展经验,快递业绿色包装等相关内容也被写入其中。白皮书除前言、结束语外共分为七个部分,分别是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绿色空间格局基本形成、产业结构持续调整优化、绿色生产方式广泛推行、绿色生活方式渐成时尚、绿色发展体制机制逐步完善、携手共建美丽地球家园。   工信部等六部门印发《加快非粮生物基材料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印发加快非粮生物基材料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提出到 2025年,非粮生物基材料产业基本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强、产品体系不断丰富、绿色循环低碳的创新发展生态,非粮生物质原料利用和应用技术基本成熟,部分非粮生物基产品竞争力与化石基产品相当,高质量、可持续的供给和消费体系初步建立。   中国化学东华公司非公开引入战略投资者陕煤集团   2023 年 1 月 13 日,中国化学东华公司非公开引入战略投资者陕煤集团庆祝仪式在安徽合肥成功举办。中国化学东华公司通过非公开发行的方式,引入陕煤集团作为长期战略投资者,双方形成了以股权为纽带的战略合作关系。此次非公开发行是全国建筑行业 A 股市场首单锁价定增,是上市公司切实深化央地合作,落实国家“双碳”战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   吉青化工: 绿色医用增塑剂项目成功入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近日,由山东吉青化工有限公司牵头组织实施的“医用增塑剂绿色生物制造与应用关键技术”项目成功入选科技部2022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绿色生物制造”重点专项,获国家财政经费支持3150万元。这是潍坊市着眼布局“新赛道”在新医药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也是在该领域首个以企业牵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科技创新项目。   固特异推出新型生物基橡胶轮胎   近日,固特异发布了一种产品,使用大豆油、稻壳和松脂来制造含有90%环境可持续材料的轮胎。这项创新可以为包装行业在其橡胶产品中采用类似材料打开新途径。固特异全球运营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Chris Helsel表示: “我们研究了新技术,确定了进一步合作的机会,不仅展示了我们生产90%可持续材料轮胎的能力,而且今年还生产了高达70%可持续材料含量的轮胎。   风险提示   政策扰动;技术扩散;新技术突破;全球知识产权争端;全球贸易争端;碳排放趋严带来抢上产能风险;油价大幅下跌风险;经济大幅下滑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6页
      2023-01-28
    • 化工行业周报:赛轮加码巨胎产品,纯碱低库存价格坚挺

      化工行业周报:赛轮加码巨胎产品,纯碱低库存价格坚挺

      化学制品
        基础能源 煤油气) ] 价格回顾:( 1)原油环比持续上涨。 1 月 18日, WTI 原油价格为 79.48 美元/桶,较 1 月 11 日上涨 2.67%,较年初价格上涨 3.31%;布伦特原油价格为 84.98 美元/桶,较 1 月11 日上涨 2.79%,较年初价格上涨 3.51%。 ( 2)天然气环比下跌明显。 截止 1 月 18 日东北亚天然气中国到岸价下调 2.7615 至19.1472USD/mmbtu,环比下调 12.60%。纽交所天然气期货价格为3.311USD/mmbtu,较前一周下调 9.81%;北美天然气现货价格2.8152USD/mmbtu,较前一周上调 1.26%。 ( 3)动力煤小幅上行。1 月 20 日动力煤均价为 1050 元/吨,周环比上涨 0.57%。   基础化工板块市场表现回顾: 上周(2023.1.14-2023.1.20), 沪深300 上涨 2.63%至 4181.53,基础化工板块上涨 3.24%;涨幅前三的行业分别是计算机( +7.98%)、电子( +5.84%)、有色金属( +5.43%)。基础化工子行业中,化学纤维板块上涨 4.80%,涨幅居前,化学原料板块上涨 4.26%,农化制品板块上涨 4.03%,塑料板块下跌0.33%,化学制品板块上涨2.76%,橡胶板块上涨2.11%,非金属材料Ⅱ板块下跌 1.11%。   赛轮轮胎:调整非公路胎产品规格加码巨胎产品。 赛轮轮胎 1 月18 日公告称,公司拟对青岛工厂非公路轮胎项目进行技术改造并调整产品结构,公司将把该项目中非公路轮胎 49 寸以下的规格调整为 49 寸以上(含 49 寸)的规格。公告显示,公司此次主要的调整在于产品规格,从产品规格尺寸上划分,轮胎行业内一般将内圈口径 49 寸以下的产品称为工程子午胎,将 49 寸及以上的产品称为巨胎。此次调整后,公司该项目将专门生产非公路轮胎中巨型工程子午胎产品,项目投资总额 8.33 亿元,项目建设期预计 10 个月,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营业收入 13.15 亿元,年净利润 3.12 亿元。因巨型工程子午胎尺寸大、制造成本高、制造难度强,和乘用车轮胎、商用车轮胎市场相比,行业竞争格局相对较好,单体利润也显著高于乘用车和商用车轮胎,具有较高的盈利能力。   2022 年以来海运费多指数下降明显。 波罗的海货运指数( FBX)在2021 年 9 月 10 日达到历史高位 11108.56 点,随后开始震荡回落,2023 年 1 月 20 日收于 2214.10 点,比前一周( 2023.1.13) 上涨了1.65%。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 CCFI)在 2022 年 2 月 11 日达到历史高位 3587.91 点,随后表现出明显回落, 2023 年 1 月 20 日收于1160.59 点。 随着世界各国码头拥堵情况持续缓解,疫情情况逐渐缓解,港口陆续运力提升,我们认为海运价格有望结束大幅波动状态,稳定在合理区间,利好出口行业。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不景气导致需求下降的风险;原材料成本上涨或产品价格下降的风险;经济扩张政策不及预期的风险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4页
      2023-01-28
    • 医药行业:世卫组织药物信息-第36卷,第4期

      医药行业:世卫组织药物信息-第36卷,第4期

    • 医药行业创新药周报:2023年1月第三周创新药周报(附小专题-EGFR/HER3双靶点药物研发概况)

      医药行业创新药周报:2023年1月第三周创新药周报(附小专题-EGFR/HER3双靶点药物研发概况)

      化学制药
        新冠口服药研发进展   目前全球5款新冠口服药获批上市,2款药物上市申请获受理,8款药物处于临床Ⅲ期(包括老药新用和Ⅱ/Ⅲ期,其中1款药物获得紧急使用授权)。辉瑞Paxlovid和默克的Molnupiravir已在中国获批上市,国内研发进度最快的为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于2022年7月获批上市。2023年1月,先声药业、君实生物新冠口服药上市申请前后获NMPA受理。开拓药业、众生药业等处于三期临床。   A股和港股创新药板块及XBI指数本周走势   2023年1月第三周,陆港两地创新药板块共计25个股上涨,36个股下跌。其中涨幅前三为微芯生物(21.48%)、恒瑞医药(10.87%)、再鼎医药-SB(9.91%)。跌幅前三为先声药业(-21.96%)、亚盛医药-B(-17.6%)、德琪医药-B(-14.65%)。本周A股创新药板块上涨9.86%,跑赢沪深300指数2.63pp,生物医药上涨3.07%。近6个月A股创新药累计上涨4.75%,跑输沪深300指数1.96pp,生物医药累计下跌7.10%。本周港股创新药板块下跌2.29%,跑赢恒生指数1.41pp,恒生医疗保健下跌1.09%。近6个月港股创新药累计上涨3.08%,跑赢恒生指数4.24pp,恒生医疗保健累计上涨6.46%。本周XBI指数上涨0.1%,近6个月XBI指数累计下跌0.51%。   国内重点创新药进展   1月国内2款新药获批上市。本周国内2款新增适应症获批上市。   海外重点创新药进展   1月美国5款新药获批上市,本周美国2款新药获批上市。1月欧洲无创新药获批上市。1月日本无新药获批上市。   本周小专题——EGFR/HER3双靶点药物研发概况   全球处于临床阶段的EGFR/HER3双靶点药物共4款,其中Ⅲ期临床1款,Ⅱ期临床1款,I期临床2款。中国处于临床阶段的EGFR/HER3双靶点药物共2款,其中Ⅲ期临床1款,I期临床1款。百利天恒双抗ADCBL-B01D1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NMPA的默示许可,用于治疗晚期或转移性上皮肿瘤,是全球第3个,中国首个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靶向双靶点的双抗ADC候选药物。   本周全球重点创新药交易进展   本周全球共达成8起重点交易,披露金额的重点交易有1起。迈威生物与DISCMEDICINE就9MW3011创新药达成独家许可协议;长寿生物技术Gero进入与辉瑞的研究合作,以发现纤维化疾病的潜在靶点;蔼睦医疗宣布将负责加卡奈珠单抗注射液在中国大陆的商业化,用于偏头痛预防治疗;Elicio和Angion签署最终合并协议;博士伦收购AcuFocus公司;Amylyx宣布与以色列Neopharm达成AMX0035独家分销协议;Leap与Flame达成最终合并协议,Leap收购了Flame及其资产,包括FL-301,FL-302和FL-501;EditasMedicine和Shoreline就Shoreline收购Editas的iNKCell特许经营权和相关基因编辑技术达成最终协议。   风险提示:药品降价风险;医改政策执行进度低于预期风险;研发失败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9页
      2023-01-27
    • 2022Q4持仓分析:医药仓位触底回升

      2022Q4持仓分析:医药仓位触底回升

      西南证券
      24页
      2023-01-27
    • 华创医药周观点:一年维度医药投资机会梳理

      华创医药周观点:一年维度医药投资机会梳理

    • 医药行业动态分析:医药寒冬已过,板块持仓比例环比上升

      医药行业动态分析:医药寒冬已过,板块持仓比例环比上升

      化学制药
        医药行业基金持仓比例回升:   2022Q4,全市场基金对医药板块的持仓比例为11.05%(环比上升1.68PP),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三,同期持仓超配2.56pp。剔除医药主题基金后的持仓比例为5.02%,环比上升1.07PP,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同期持仓低配3.47pp。   创新药及CXO相关个股持仓提升靠前:   1.从持股基金数量来看,2022Q4持有基金数最多的前三名股票为:迈瑞医疗(562)、药明康德(435)、爱尔眼科(310)。从季度环比变动来看,2022Q4持仓基金数量增加最多的前三名为:人福医药(+119)、药明康德(+72)、康龙化成(+72),前十名多为创新药或CXO相关个股。   2.从基金持股市值来看,2022Q4公募基金持有市值最多的前三名股票为:迈瑞医疗(398.70亿元)、药明康德(396.76亿元)、爱尔眼科(299.84亿元),与持有基金数最多的前三名股票一致。从季度环比变动来看,2022Q4公募基金持有市值增加最多的前三名为:药明康德(+84.90亿元)、康龙化成(+43.04亿元)、泰格医药(+36.16亿元),均为CXO行业个股。   医药板块PE估值初步回升,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截至2023年1月20日,医药行业过去一年涨跌幅为3.24%,位于申万一级行业分类第9位,市场表现较此前有所提升。过去十年中,申万医药生物板块PE估值的中位数为36.99倍,最高值为73倍(发生在2015年6月),最低值为21倍(发生在2022年9月)。2022年10月至今,伴随着利好政策的出台以及疫后居民诊疗需求的提升,医药板块估值在达到近十年最低点后逐步回升,截至2023年1月20日,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整体的市盈率为26.77倍,但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对居民健康及医药市场的影响超出预期;国内消费恢复不及预期;全球地缘政治对海外市场及供应链的影响超出预期等。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0页
      2023-01-27
    • 2023年1月第三周创新药周报(附小专题-EGFR/HER3双靶点药物研发概况)

      2023年1月第三周创新药周报(附小专题-EGFR/HER3双靶点药物研发概况)

      生物制品
        新冠口服药研发进展   目前全球5款新冠口服药获批上市,2款药物上市申请获受理,8款药物处于临床Ⅲ期(包括老药新用和Ⅱ/Ⅲ期,其中1款药物获得紧急使用授权)。辉瑞Paxlovid和默克的Molnupiravir已在中国获批上市,国内研发进度最快的为真实生物的阿兹夫定于2022年7月获批上市。2023年1月,先声药业、君实生物新冠口服药上市申请前后获NMPA受理。开拓药业、众生药业等处于三期临床。   A股和港股创新药板块及XBI指数本周走势   2023年1月第三周,陆港两地创新药板块共计25个股上涨,36个股下跌。其中涨幅前三为微芯生物(21.48%)、恒瑞医药(10.87%)、再鼎医药-SB(9.91%)。跌幅前三为先声药业(-21.96%)、亚盛医药-B(-17.6%)、德琪医药-B(-14.65%)。本周A股创新药板块上涨9.86%,跑赢沪深300指数2.63pp,生物医药上涨3.07%。近6个月A股创新药累计上涨4.75%,跑输沪深300指数1.96pp,生物医药累计下跌7.10%。本周港股创新药板块下跌2.29%,跑赢恒生指数1.41pp,恒生医疗保健下跌1.09%。近6个月港股创新药累计上涨3.08%,跑赢恒生指数4.24pp,恒生医疗保健累计上涨6.46%。本周XBI指数上涨0.1%,近6个月XBI指数累计下跌0.51%。   国内重点创新药进展   1月国内2款新药获批上市。本周国内2款新增适应症获批上市。   海外重点创新药进展   1月美国5款新药获批上市,本周美国2款新药获批上市。1月欧洲无创新药获批上市。1月日本无新药获批上市。   本周小专题——EGFR/HER3双靶点药物研发概况   全球处于临床阶段的EGFR/HER3双靶点药物共4款,其中Ⅲ期临床1款,Ⅱ期临床1款,I期临床2款。中国处于临床阶段的EGFR/HER3双靶点药物共2款,其中Ⅲ期临床1款,I期临床1款。百利天恒双抗ADCBL-B01D1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NMPA的默示许可,用于治疗晚期或转移性上皮肿瘤,是全球第3个,中国首个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靶向双靶点的双抗ADC候选药物。   本周全球重点创新药交易进展   本周全球共达成8起重点交易,披露金额的重点交易有1起。迈威生物与DISCMEDICINE就9MW3011创新药达成独家许可协议;长寿生物技术Gero进入与辉瑞的研究合作,以发现纤维化疾病的潜在靶点;蔼睦医疗宣布将负责加卡奈珠单抗注射液在中国大陆的商业化,用于偏头痛预防治疗;Elicio和Angion签署最终合并协议;博士伦收购AcuFocus公司;Amylyx宣布与以色列Neopharm达成AMX0035独家分销协议;Leap与Flame达成最终合并协议,Leap收购了Flame及其资产,包括FL-301,FL-302和FL-501;EditasMedicine和Shoreline就Shoreline收购Editas的iNKCell特许经营权和相关基因编辑技术达成最终协议。   风险提示:药品降价风险;医改政策执行进度低于预期风险;研发失败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9页
      2023-01-27
    • 医药行业深度分析:后疫情时代,零售药房将受益于防疫需求提振及行业集中度提升

      医药行业深度分析:后疫情时代,零售药房将受益于防疫需求提振及行业集中度提升

      化学制药
        本篇报告,我们通过详细复盘美国零售药房行业发展历程和跟踪国内零售药房行业发展进程,针对“防疫需求对药店提振的持续性”、“线上业务快速发展对实体门店的影响”、“中长期国内药房扩张的天花板”三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重点解答,并认为:短期疫情引发的购药需求将显著且持续提振药房门店销售,未来3-5年国内龙头药房仍具备快速扩张的潜力。   防疫购药需求有望持续提振国内药房经营:   复盘美国药房,我们发现:受益于防疫需求的提振,2021Q2-2022Q3CVS连续6个季度营收增长接近甚至超过10%。其中,2021Q2-2021Q4CVS营收快速增长主要受益于疫苗接种和新冠检测的快速放量;2022年开始CVS营收快速增长主要受益于自我诊疗类药品的用药需求的提升。对比国内药房行业,我们认为:2022Q4随着国内防疫政策的持续优化,疫情引发的购药需求显著提振药房门店销售,门店客流和客单均有望持续提升。其中,2022年12月份零售药房感冒清热、止咳祛痰、解热镇痛、抗原等防疫相关产品的销售均实现高增长。   疫情推动零售药房线上业务的发展,但线下药房仍为核心渠道   复盘美国药房,我们发现:新冠疫情催化下,虽然零售药房线上业务快速发展,但由于PBM的议价能力、购药便利属性突出、医疗服务属性强等竞争优势,传统连锁药房能充分抵御互联网渠道的冲击,CVS仍为全美最大的龙头药房。对比国内药房行业,当前政策持续规范线上渠道的发展,从第三方平台的管理义务、网络销售处方药、网络禁售药品清单等方面进一步规范网售药品业务,线下药房的核心渠道优势进一步夯实。此外,国内药房的便利属性更为突出,线下服务属性持续增强,零售药房行业大概率以线下渠道为核心,形成线上线下相互协同的发展态势。   疫情加速行业集中度提升,未来3-5年国内龙头药房具备快速扩张的潜力:   复盘美国药房,我们发现:美国龙头药房CVS和Walgreens借助行业整合,实现业绩快速增长和市占率提升。其中,CVS净利润从1991年的3.47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79.10亿美元,高速成长期1997-2007年CAGR高达42.40%,2021年其市占率高达30.84%;Walgreens净利润从1991年的1.95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25.42亿美元,高速成长期1997-2007年CAGR为16.69%,2021年其市占率高达34.50%。对比国内药房行业,2021年国内六大上市药房的市占率仅为14.93%,与美国药房行业集中度差距较大,未来3-5年国内龙头药房仍具备整合空间。近年疫情导致中小型药房经营压力增大,看好国内龙头药房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2022Q1-Q3开始,益丰药房、老百姓、大参林、一心堂、健之佳等次新门店数量占比同比有所提升,有望带动零售药房上市公司进入新一轮的门店盈利提升周期。   风险提示:医药新零售业务冲击超出预期;零售药房门店扩张不及预期;行业内竞争加剧风险;药品降价幅度超预期;处方外流低于预期。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3页
      2023-01-26
    • global use of medicines 2023 report

      global use of medicines 2023 report

      艾昆纬
      58页
      2023-01-22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