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4257)

    • 医药生物:持续关注中报超预期标的,回归企业核心竞争力

      医药生物:持续关注中报超预期标的,回归企业核心竞争力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医药生物(申万)同比上涨 0.73%,表现弱于沪深 300 指数。本月生物制品子行业上涨 5.65%, 医疗服务子行业上涨 5.37%,化学制药子行业上涨0.77%,医疗器械子行业下跌 0.48%,中药子行业下跌 4.06%,医药商业子行业下跌 4.85%。 医保谈判续约相关规则对创新药情绪改善明显、消费信心逐步恢复。   7 月行情总结   国家医保局发布医保谈判续约相关规则的征求意见稿后,对于创新性高的药物续约价格调整相对友好,创新药情绪好转, 荣昌生物、 百济神州、 三生国健等个股 7 月股价走强; 消费复苏逻辑,随着对经济信心的逐步恢复而持续兑现, 通策医疗、 我武生物 7 月股价表现较好。年内集采政策陆续披露细则, 对于子行业估值压制有所修复。   8 月投资策略:关注中报披露   进入中报密集披露的 8 月份,业绩端超预期的个股有望获得重点关注。随着医保政策、集采、区间低基数等影响因素逐步落地,三季度短期情绪带来波动或将弱化,对于企业主营业务的活力,以及长期基本面的发展,我们认为应该是更为关注的方面。除了业绩高增长且有持续性的优质企业,部分市值处于低估,主营业务发展良好的个股,也值得持续关注。重点推荐百克生物,新产业、迈瑞医疗、亚辉龙、华厦眼科、爱尔眼科,建议关注各领域竞争优势的企业:科伦博泰生物-B、百利天恒、迈威生物、开立医疗、南微医学。   8 月月度金股   三生国健( 688575): 公司是深耕自身免疫疾病赛道的抗体药生产销售药企。 公司在自免和炎症领域前瞻性布局了 IL-17/IL-4Rα/IL-5 靶点药物,研发进度在同靶点产品中均位居国内前三, 预计这三个品种将于 2024-2026年陆续申报上市,我们认为未来这三个品种峰值销售额合计有望超过 40 亿元。此外,转让肿瘤在研项目使得肿瘤研发费用节省约 1 亿,增厚业绩。对应 7 月 28 日收盘价, 2023-2025 PE 分别为 108, 93, 73,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企业经营风险;贸易摩擦超预期;政策性风险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4页
      2023-07-29
    • 自身免疫疾病药物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自身免疫疾病药物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化学制药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产生免疫反应,错误地攻击机体的疾病,自身抗体大量产生,多系统多器官广泛损害为其基本特征。自身免疫疾病药物包含生物药与化学小分子药。抗体药物如融合蛋白、ADC、单克隆抗体及双特异性抗体等具有靶向性、特异性的特点,能够有针对性地结合指定抗原,在治疗过去无有效治疗方法的多种疾病方面均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从全球市场的角度,靶向生物制剂已经取代小分子药物成为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药物。
      头豹研究院
      14页
      2023-07-28
    • 华创医药周观点第 37 期:对比人福医药与恩华药业

      华创医药周观点第 37 期:对比人福医药与恩华药业

    • 为何看好医美持续被超配的投资价值?

      为何看好医美持续被超配的投资价值?

    • 生物医药Ⅱ行业快报:多因素共振,创新药配置时点已至

      生物医药Ⅱ行业快报:多因素共振,创新药配置时点已至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当前创新药底部区间,行业、政策、外部环境等多因素共振下有望持续表现。   政策支持药品创新。7月21日,国家医保局正式发布《谈判药品续约规则》及《非独家药品竞价规则》,《续约规则》提出,对达到8年的谈判药纳入常规目录管理;对未达8年的谈判药,连续协议期达到或超过4年的品种以简易方式续约或新增适应症触发降价的,降幅减半。对于按照现行注册管理办法批准的1类化药、1类治疗用生物制剂,1类和3类中成药,在续约触发降价机制时,可以申请以重新谈判的方式续约。另外,考虑到新冠疫情的不可预测性,对纳入国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的药品,如基金实际支出超出预算,在2023年和2024年续约时可不予降价。我们认为政策显著利好创新药中长期价格趋势,提升创新药企研发积极性。   美联储加息进入尾声,创新药beta行情有望开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当地时间26日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到5.25%至5.5%的水平,符合市场预期,预期加息已至尾声,创新药估值中枢有望抬升。   下半年创新药仍有诸多临床进展,核心产品放量值得期待。2023年近40个国产创新药有望获批上市,创新产品临床及商业化将有积极进展。多家创新药企将有核心品种的研发或商业化进展。   跟踪相关企业的临床试验进展,重视潜力品种的放量。建议关注管线布局协同性强,具有核心技术平台,同时现金流充裕的优质创新药企。关注智翔金泰(688443.SH),三生国健(688336.SH),康方生物(9926.HK),荣昌生物(9995.HK),恒瑞医药(600276.SH),贝达药业(300558.SZ),信达生物(1801.HK),康诺亚(2162.HK),再鼎医药(9688.HK)。   风险提示:医保谈判降价风险、海外流动性风险、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产品上市申请审批不确定性风险等。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3-07-28
    • 手术机器人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手术机器人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医疗器械
        手术机器人由机械臂、操作台、三维成像系统三大功能单元构成,以微创方式实施复杂的外科手术。手术机器人具有操作精度高、可重复性高、稳定性高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微创手术中。根据应用手术类型,手术机器人可细分为骨科手术机器人、神经外科机器人、腹腔镜机器人、血管介入机器人。自2010年以来,得益于终端需求增长、技术水平提升及国家相关政策支持,本土企业加速布局手术机器人领域,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中国手术机器人行业定义   医疗机器人:指用于医院、诊所的医疗或辅助医疗的机器人,属于高端医疗器械。按应用领域划分,医疗机器人包括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辅助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其中手术机器人已初步实现产业化和商业化。   手术机器人:由机械臂、操作台、三维成像系统三大功能单元构成,以微创方式实施复杂的外科手术。手术机器人具有操作精度高、可重复性高、稳定性高等特点,被广泛用于精度要求高的微创手术中。根据应用手术类型,手术机器人可细分为骨科手术机器人、神经外科机器人、腹腔镜机器人、血管介入机器人。
      头豹研究院
      13页
      2023-07-28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草甘膦景气持续复苏,碳酸锂价格回落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草甘膦景气持续复苏,碳酸锂价格回落

      化学制品
        本周市场走势   过去一周,沪深300指数涨跌幅为-1.98%,基础化工指数涨跌幅为0.24%。过去一周,基础化工子行业以上涨为主,涨幅靠前的子行业有:磷肥及磷化工(6.25%),氟化工(3.93%),钾肥(3.63%)。   本周价格走势   过去一周涨幅靠前的产品:双氧水(26.3%),草甘膦(22.2%),国际尿素(18.4%),三氯甲烷(16.7%),DMF(12.8%);跌幅靠前的 产 品 :EDC(二 氯 乙 烷 ) (-26.5%) , 碳 酸 锂 ( 电 池 级 ) (-5.8%),碳酸锂(工业级)(-5.2%),醋酸(-4.7%),国产维生素K3(-4.0%)。   行业重要动态   本周草甘膦价格持续拉涨,截止到本周四(7月20日),95%草甘膦原粉市场均价为 31791 元/吨,较 7 月 13 日上涨 2500 元/吨,涨幅8.54%。草甘膦供应商谨慎报价,95%原粉成交参考 3.2 万元/吨左右。7月21日,黄磷市场商谈气氛仍然偏强,价格继续强势上行。黄磷净磷出厂现汇均价为23738元,上调1060元/吨,幅度4.67%,目前黄磷市场接单情况良好,多数企业手里都有排单,暂无出货压力,保持惜售挺价心态,继续上调报价,下游草甘膦市场有所好转,价格大幅上调,开工逐步提升,对黄磷需求增多,带动黄磷市场成交增加,一定程度上支撑黄磷价格上行,再加上贸易商近期也在采购黄磷,共同助力黄磷价格上行。   本周碳酸锂市场弱势下滑,截止到本周四(7月20日),国内工业级碳酸锂(99.2%为主)市场成交价格区间在 27.7-28.5 万元/吨之间,市场均价跌至 28.1 万元/吨,相比上 周下跌 0.9 万元/吨,跌幅 3.1%;国内电池级碳酸锂(99.5%)市场成交价格区间在 28.6-30.2 万元/吨,市场均价跌至29.4 万元/吨,相比上周下跌0.8 万元/吨,跌幅 2.65%。   投资建议   受库存低位,海内外需求复苏等因素驱动,三季度部分顺周期品种有望迎来持续复苏,当前时点建议关注如下主线:1、芳纶板块。芳纶作为三大超强纤维材料之一,下游应用广泛,行业需求保持较快增速,而芳纶纸、芳纶隔膜涂覆技术等新兴应用场景有望进一步打开行业成长空间,建议关注泰和新材。2、制冷剂板块。随着三年基数期结束,三代制冷剂行业供需格局有望迎来再平衡,景气存在反转预期,价格中枢有望持续上行,建议关注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昊华科技。3、农化板块。受库存低位,海外市场交易活跃等因素驱动,以尿素、草甘膦为代表的农化品种有望迎来复苏,建议关注兴发集团、江山股份、新安股份、华鲁恒升。维持基础化工行业“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原油价格波动,需求不达预期,宏观经济下行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6页
      2023-07-27
    •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寻求确定性,建议关注边际改善的子行业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寻求确定性,建议关注边际改善的子行业

      化学制品
        行业观点   公募基金配置化工行业水平明显回落,龙头白马关注度在继续提升。2023年2季度公募基金配置化工行业比例环比下滑0.6%至5.8%,整体仍处于历史相对高位的水平。从公募基金配置化工板块的风格来看,当前价值方向的关注度有所提升,前十大重仓股总市值占公募基金重仓化工行业的比例由2023年1季度的46.1%上升到2023年2季度的48.4%,比例仍处于过去十年的历史低位,表明在化工龙头相对高仓位情况下,市场仍在寻找化工各大不同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但从趋势来看有往价值股方向切换的迹象。龙头白马中公募基金重仓比例提升最为显著的是玲珑轮胎和国瓷材料,玲珑轮胎从0.02%提升至0.06%,国瓷材料从0.12%提升至0.16%。   今年2季度轮胎和农化板块相关标的均获得了较高的关注度,新能源中锂电材料的关注度开始回暖。从个股重仓市值来看:2季度获得加仓前五大标的是天赐材料、中国石化、润丰股份、名臣健康、玲珑轮胎;减仓前五大标的是广汇能源、荣盛石化、万华化学、华鲁恒升、龙佰集团。从基金持有数量看:公募基金持仓数量环比增加前五为中国石化、天赐材料、玲珑轮胎、新宙邦、名臣健康;数量环比减少的前五为广汇能源、华恒生物、三棵树、震安科技、恒力石化。新晋重仓与退出重仓来看:新晋重仓标的方面,按2023年2季度重仓市值排序前五分别为新亚强、上海新阳、三角轮胎、中农立华、富邦股份。退出重仓标的方面,按2023年2季度退出前的重仓市值排名前五标的分别为航锦科技、永和股份、苏博特、聚合顺、亿利洁能。   弱复苏背景下行业需求相对平淡,供给端来看过去两年在景气周期背景下推动化工企业纷纷大幅扩张,去年在疫情等方面影响下,部分新增产能投放有所延后,随着后续行业新产能的陆续放量供给端的压力相对较大。在整体供需支撑偏弱的背景下,很多化工品步入价格下跌的周期,部分产品价格虽然已跌至历史相对低位但仍无反弹迹象,预计磨底时间可能较长。同时可以看到,实现了底部反转且业绩确定性向好的细分板块如轮胎获得了最多关注,原因在于轮胎消费本身具备一定的韧性,行业在经历了连续两年的低谷后,今年受益于国内经济活动持续恢复,轮胎消费开始随着出行需求的增加同步修复;海外市场随着库存恢复正常,叠加海运费已经跌到了比疫情前更低的水平,出口订单也在快速恢复;国内外需求共振推动行业景气度持续向好,头部胎企的业绩也实现了同步修复。   投资建议与估值   在行业基本面表现相对较弱的背景下,寻求确定性再度成为主线。考虑到不少细分板块目前供需支撑相对较弱,虽然目前部分产品价格已经跌至底部但暂无回暖迹象,因而中期建议关注价格风险出清后的周期板块投资机会。目前来看业绩的确定性、估值的性价比和安全边际在决策时的重要性有所提升,在板块基本面进入底部区域,部分子行业边际向上的背景下,建议关注基本面风险出清,主营业务边际改善的农药化肥板块;以及双反税率降低、业绩稳步向上修复的轮胎板块。   风险提示   国内外需求下滑;原油价格剧烈波动;贸易政策变动影响产业布局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8页
      2023-07-27
    • 电力电气设备行业:新能源车安全性要求提升,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电力电气设备行业:新能源车安全性要求提升,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 医疗器械行业快报:行业拐点已现,关注业绩确定性标的

      医疗器械行业快报:行业拐点已现,关注业绩确定性标的

      医疗器械
        投资要点   本周来看医疗器械板块表现有所回暖,后市有望反弹。申万医疗器械指数迎来一波小反弹(本周截止报告日期+1.46%),部分细分领域如医疗耗材、体外诊断有所反弹,市场情绪回暖,主要原因是随着部分公司二季报业绩披露,器械板块部分公司业绩确定性较高,迎来股价上涨,后市有望继续反弹。   国产产品性能提升叠加政策倾斜窗口,进入进口替代加速期。设备端来看,受益于疫后医疗新基建和国家分级诊疗端医疗资源下沉大趋势,整体板块呈现持续扩容的趋势,叠加国产政策倾斜力度窗口期下,国产设备凭借性价比优势和产品性能的持续提升,进入进口替代加速期。其中,内窥镜板块设备端装机量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国产厂家除巩固低端医院市场外,加速突破三级高等级医院,临床端国产产品的认可度持续提升,建议持续关注内窥镜板块进口替代,重点关注澳华内镜、开立医疗;影像设备板块,部分产品如CT设备等在疫情影响下需求大增,国产产品借机快速放量,获得临床认可的同时加快产品创新迭代攻坚高等级医院,树立国产品牌力,同时加快上游卡脖子领域原材料研发,实现供应链自主可控,建议关注国产影像中坚力量,如联影医疗;血透设备板块,因疫后初期需求大增,凭借产业链和服务优势快速入院,抢占部分进口厂商份额,同时搭建良好售后服务加强与终端医院粘性,快速推进产品进院,同时带动耗材快速放量,业绩有望持续高增,建议重点关注国产血透设备龙头厂商山外山。   集采政策预期充分,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耗材端来看,随着集采持续拓品扩面,体量较大的耗材品种基本上都经过一轮集采,而且随着去年下半年脊柱、电生理等器械板块集采落地,集采降价温和,整体政策端预期已经相对充分,对于渗透率较低的耗材领域,关注集采后以价换量逻辑的兑现。目前耗材板块整体估值性价比相对较高,随着院内诊疗手术量快速恢复,重点关注院内器械复苏条线,叠加去年二季度低基数,耗材板块整体二季度业绩确定性较高。重点关注电生理、内镜消化耗材、心脑血管介入器械等细分领域,建议重点关注惠泰医疗、微电生理、南微医学、心脉医疗等。消费器械板块,随着未来国内老龄化和消费升级长期趋势,整体消费器械需求有望持续增加,行业增长潜力巨大。短期来看。Q3季度进入暑假时期,眼科视光等消费器械有望迎来高速增长,建议重点关注眼科器械厂商爱博医疗;家用医疗器械方面,政策端医保利好药店器械放量,老龄化叠加疫后防护意识提升,市场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建议重点关注鱼跃医疗、三诺生物。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1)设备:澳华内镜(688212.SH):AQ-300快速放量;开立医疗(300633.SZ):超声业务稳定增长,内窥镜设备加速进院;联影医疗(688271.SH):影像设备龙头,海外业务加速突破;山外山(688410.SH):血透设备稳步进口替代,业绩持续高增;耗材:微电生理(688351.SH):集采加快放量;惠泰医疗(688617.SH):电生理发展提速,海外表现亮眼;南微医学(688029.SH):常规业务快速恢复,一次性内镜打开第二增长曲线;心脉医疗(688016.SH):二季度业务恢复超预期,全年业绩有望维持高增;3)消费器械:三诺生物(300298.SZ):CGM新品快速放量;鱼跃医疗(002223.SZ):家用器械龙头,营销优势持续赋能产品放量;爱博医疗(688050.SH):人工晶体业务恢复增长,OK镜进入高速放量期。   风险提示: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变化、疫后医疗就诊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市场竞争风险。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7-27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