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3658)

    • 华创医药周观点第42期:医药行业2023年半年报业绩综述

      华创医药周观点第42期:医药行业2023年半年报业绩综述

    • 医药生物:华东医药引进丹麦公司MC2的银屑病治疗药物

      医药生物:华东医药引进丹麦公司MC2的银屑病治疗药物

      医药商业
        市场表现:   2023年8月31日,医药板块涨跌幅0.00%,跑赢沪深300指数0.61pct,涨跌幅居申万31个子行业第3名。医药生物行业二级子行业中,医疗新基建(+7.90%)、药用包装和设备(+7.66%)、体外诊断(+5.35%)表现居前,医疗设备(+0.87%)、疫苗(+0.35%)、药店(-0.68%)、表现居后。个股方面,日涨幅榜前3位分别为新诺威(+20.03%)、大理药业(+10.05%)、神奇制药(+10.03%);跌幅榜前3位为诺思格(-4.56%)、常山药业(-4.41%)、首药控股-U(-4.14%)。   行业要闻:   国家药监局发布海关总署关于增设泰州市泰州港口岸为药品进口口岸的公告。(NMPA官方)   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公示15省(区、市)联盟药品集采拟中选结果,公示及受理时间为8月30日至9月1日。(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   公司要闻   海思科:(1)公司三级全资子公司海思科控股集团以自有资金7,422.43万美元,收购海思科药业控股集团持有的美国海思科100%股权,及新加坡创新药公司100%股权,已支付全部协议股权转让款,完成股权交割及过户手续。(2)公司三级全资子公司海思科控股集团拟以自有资金228.11万美元,收购海思科药业控股集团持有的新加坡药业100%股权。   博济医药:公司发布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说明书(注册稿)(2023年半年报数据更新版),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8,267万元,认购价格为7.04元/股,认购人为公司董事长王廷春。   华东医药:公司全资子公司杭州中美华东与丹麦MC2TherapeuticsA/S的全资子公司MC2签订了产品独家许可协议,中美华东获得MC2全球创新产品Wynzora®在大中华区域的独家许可,包括临床开发、注册及商业化权益。中美华东将向MC2支付最高不超过1,600万美元的首付款和临床开发、注册里程碑,最高不超过3,600万美元的销售里程碑,以及分级两位数的净销售额提成费。   益方生物:公司首次公开发行部分限售股上市流通,限售股股东9名,对应的股份数量为179,161,915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31.16%,上述限售股将于2023年9月8日起上市流通。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政策推进超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3-09-01
    • 医药生物行业点评报告:政策与市场双重驱动,SPD行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医药生物行业点评报告:政策与市场双重驱动,SPD行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化学制药
        投资摘要:   医疗器械SPD模式方兴未艾。近年来,随着集采、DRG/DIP支付改革、UDI溯源监管等行业规则变化,医院医疗器械SPD模式已成为大势所趋。   医院实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DRG/DIP支付改革的有力推手   UDI追溯监管落地的加速利器   公立医院SPD市场迅速扩容。2011年至2023年5月期间,全国公立医院医疗器械SPD项目的中标数量累计接近900项,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在2022年达到275项。2023年1月至5月共有119项,同比增长25.26%。   从公立医院的等级分布来看,三级医院占比为67.6%,其中,三级甲等医院占比高达71%;二级医院占比近30%,其中,二级甲等医院占比高达87%。   从中标企业来看,杭州图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中标数量断层领先,共有41项;其次为国药集团广东省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和上海润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有19项和16项。   从公立医院和中标企业的合作年限分布情况来看,合作年限为3年和5年的占比较高,分别为41.83%和34.98%。合作最长的期限为10年,但其占比不足1%。当前市场处于爆发期,。现阶段而言,SPD行业的主流商业模式是收取服务费模式。基于不同区域、不同项目规模特点等差异,医疗器械SPD服务费率尚未有明确的界定,根据我们统计主要集中在3-4%左右.   根据塞力医疗调研记录,未来中国13,000家二级以上医院可能会有8,000亿的耗材市场需要SPD模式进行管理,我们假设平均服务费率为3.5%,则对应的市场空间为280亿元/年。   当前SPD渗透率仅5%左右,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投资策略:把握SPD投资主题,建议关注:   塞力医疗(603716):集团SPD项目营业收入稳步扩增,近四年复合增长率超30%。2023年上半年,公司SPD业务稳步上升,SPD业务营收占比从去年同期的28.5%上升至34.9%。   国科恒泰(301370):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控股的东方科仪控股成员企业。公司依托自身雄厚的资金实力、完善的仓储物流网络、专业的精准配送服务能力搭建的“SPD平台数据+智能硬件”的综合服务体系积极参与医院SPD项目。   润达医疗(603108):2011年至2023年5月中标16项SPD项目,行业领先。   风险提示:经营风险,政策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申港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0页
      2023-09-01
    • 化工行业2023年9月投资策略:看好钾肥、天然气顺价、制冷剂、电子气体、轮胎的投资方向

      化工行业2023年9月投资策略:看好钾肥、天然气顺价、制冷剂、电子气体、轮胎的投资方向

      化学原料
        化工行业 9 月投资观点:   上半年化工产品价格大幅度下行, 根据卓创资讯统计的 53 个化工品中,月均价处于近一年低位的占比 64%, 月均价处于近五年 15%以下分位数的占比 28%, 而 6 月月均价上涨产品仅 2 个, 下跌品种 50 个, 跌幅超过10%的共 9 个, 亏损的化工品占比超过 60%。 2023 年 7 月, 石油和化工行业景气指数在成本端支撑、 需求持续复苏、 政策面利好三重因素驱动下实现了同比、 环比的正增; 同时在成本利润率和生产热度均有提升的情况下, 存货周转率有所下降, 说明行业补库存的意愿正在上升。 考虑到汇率、 PPI 等宏观经济数据有望改善, 以及近期国际原油价格、 煤炭价格上行的成本推动, 我们认为下半年化工行业整体景气度有望回暖。   9 月, 我们重点推荐钾肥、 天然气顺价、 制冷剂、 电子气体、 轮胎等投资方向。 俄罗斯宣布退出“ 黑海粮食协议” , Nutrien 缩减 Cory 钾肥矿的产量, 印度即将签订年内第二次钾肥大合同, 同时海外化肥库存得到有效缓解, 叠加近期海外粮食价格上行, 农化产品价格有望上行, 建议关注相关化工品及标的:【 亚钾国际】 (钾肥)、 【 云天化】 (磷肥)、 【 华鲁恒升】 (尿素)等。 近期沙特持续自愿额外减产, 加之库存依旧维持低位, 同时美国将在今年补充战略石油储备也支撑国际油价, 因此布伦特原油价格继续上涨, 价格超过 80 美元/桶, 我们看好下半年国际油价的上行空间, 近期国内终端民用天然气价格开始密集调整, 天然气价格上下游联动开启, 重点推荐【 中国石油】 和【 中国石化】 。 配额管理将在立法层面落地、 行业竞争格局趋向集中, 而下游需求恢复平稳增长, 我们看好三代含氟制冷剂有望迎来景气复苏, 同时含氟聚合物、 氟化液国产化进程提速, 重点推荐【 巨化股份】 、 【 三美股份】 、 【 永和股份】等。 下游半导体需求提升叠加国产化替代进程, 为国内电子气体企业带来发展契机, 重点推荐【 金宏气体】 等。 需求拉动功能健康甜味剂产能大幅提升, 阿洛酮糖进程有望加速, 【 百龙创园】 国内龙头地位显著。国际海运费持续下行, 同时国内汽车产销量持续走高, 海外轮胎需求回暖, 未来中国轮胎的比较竞争力优势将持续扩大全球市场份额, 重点推荐【 森麒麟】 。   本月投资组合:   【 亚钾国际】 国内稀有钾肥生产企业, 产能持续扩张凸显规模优势;   【 中国石油】 国内最大油气生产和销售商, 油价上涨助推业绩提升;   【 金宏气体】 加速布局电子特气, 打造国内领先的综合气体供应商;   【 巨化股份】 氟化工龙头企业, 看好制冷剂景气度和氟化液市场前景;   【 百龙创园】 健康功能糖加速渗透, 规模扩张助力成长;   【 华鲁恒升】 新能源+新材料双轮驱动, 煤化工龙头加快发展步伐。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 产品价格波动; 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等。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7页
      2023-09-01
    • 医药生物行业深度研究:多肽药物及产业链——推陈出新,未来可期

      医药生物行业深度研究:多肽药物及产业链——推陈出新,未来可期

      医药商业
        投资观点:多肽药物及产业链——推陈出新,未来可期   多肽药物推陈出新,长期看好多肽药物蓝海市场,建议关注多肽药物及产业链系列公司:   从1922年胰岛素首次应用于临床治疗以来,多肽药物已历经100年的发展,截至2023年1月,全球上市多肽药物近180种,2023年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销售额有望超200亿美金,礼来Tirzepatide销售额有望超40亿美金。随着多肽结构修饰与化学改造方法迭代,叠加新靶点开发、新适应症拓展以及剂型优化,为多肽药物的市场空间带来新增量。   随着多肽药物氨基酸序列延长、非天然氨基酸改造以及侧链修饰等,多肽药物分子复杂程度大幅提升,多肽大规模制备面临工艺研发能力不足、商业化产能限制、放大工艺复杂等难题,药企对多肽CDMO服务以及多肽原料药供应的需求有望逐步提升,我们认为具备多肽商业化生产经验以及领先技术能力的外包公司与原料药公司将明显受益。   多肽合成方法可分为生物合成法及化学合成法,固相合成方法基于工艺开发高效、操作方便、收率高等优势,逐步成为主流的多肽合成方法。在固相合成过程中,固相载体的选择、多肽合成试剂的质量稳定性、以及分离纯化方法的选择等环节,均对多肽药物的收率、纯度产生较大影响,我们认为相关领域拥有商业化项目经验以及稳定供应能力的供应商有望受到市场青睐。   我们基于产业链环节以及标的稀缺性,建议关注相关个股:   药品:信达生物,通化东宝,华东医药,丽珠集团,甘礼药业,联邦制药,博瑞医药,翰宇药业   试剂及耗材:昊帆生物,蓝晓科技,纳微科技,金凯生科,华兰股份,美好医疗   CXO及原料药:药明康德,凯莱英,诺泰生物,湃肽生物,圣诺生物,普利制药   风险提示:多肽药物研发不及预期,产能建设不及预期,订单数量及增长不及预期,市场震荡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9页
      2023-09-01
    • 医药行业ADC药物系列专题(二):ADC赛道交易火热,海内外公司百花齐放

      医药行业ADC药物系列专题(二):ADC赛道交易火热,海内外公司百花齐放

      医药商业
        近十年全球偶联药物融资事件整体呈上升趋势,2020年达到顶峰,中国偶联药物融资事件数近三年稳定在35起左   融资金融方面,2021年为全球偶联药物融资金额的顶峰,2022年无论是中国还是海外均下降幅度超50%   偶联药物并购事件从2020年逐渐繁荣,2021年暂时消沉,2022年再度回暖。   押注ADC未来,2023年辉瑞430亿美元收购Seagen,刷新偶联药物赛道单笔并购金额记录。Seagen作为ADC领域公认的龙企业,辉瑞在完成收购后将使其早期肿瘤临床管道增加一倍,并实现ADC领域技术或是部分癌种产品的弯道超车。辉瑞方面也曾表示,到2030年Seagen会贡献大于100亿美元的风险调整收入,且这笔收入在2030年以后可能会有显著增长。   ADC领域交易数量近五年来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2022年ADC交易项目转让方以中国与美国最多,截至2023年5月,2023年中国ADC项目转让数目独占鳌头。   截至2023年5月,美国与中国为ADC交易项目受让方的前两名,其次为英国、瑞士与韩国。   交易金额方面,2022年一扫2021年的沉寂状态,2022年全球ADC交易金额创下历史新高251.97亿美元。   风险提示   临床失败风险   目前大部分国产ADC类均处于临床阶段,存在临床进度不及预期甚至临床失败风险。   竞争格局恶化风险   临床阶段有多款ADC申报上市或处于临床后期阶段。同时,GLP-1在研药物较多,存在未来竞争加剧风险。   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销售受到产品本身特性,竞争格局,销售队伍,行业发展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存在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行业政策风险   医药生物行业较易受到行业政策的影响,目前我国医药行业处于发展期,行业政策更新快,存在受到行业政策或监管政策影响的风险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5页
      2023-09-01
    • 创新药研究框架之ADC:国内ADC技术梳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创新药研究框架之ADC:国内ADC技术梳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化学制药
        核心观点:国内ADC药物竞争格局复杂,清晰且准确地认知相   关企业ADC技术有助于挖掘产业投资机会。本报告中我们梳理了国内主要ADC参与企业的技术平台并对相关技术做了清晰明了的解析,我们发现国内主流的ADC技术主要是基于第一三共、Seagen、Immunomedics等平台进行优化改造而来,但相关优化改造已展现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潜力。结合已有ADC药物临床数据,以及基于对ADC药物结构(包含抗体、Linker、Payload)和体内作用方式复杂性的认知,我们认为ADC药物领域并不存在“包打天下”的技术平台,国内相关企业在这一领域的布局存在超预期的可能性。   国内主流的ADC技术主要是基于第一三共、Seagen、Immunomedics等平台优化改造而来。从技术路线来看,主流的国产ADC技术主要是基于第一三共、Seagen、Immunomedics、Synaffix、Ambrx等技术平台进行的优化改造或者引进产品或技术所得。目前全球有多家药企布局ADC领域,包括第一三共、Seagen、Immunomedics、Ambrx、Synaffix、ADCTherapeutisc、ImmunoGen、Mersana、NBETherapeutics、Zymeworks、Alteogen等,上述企业在ADC技术领域均有各自独有特色。对国内ADC企业来说,主流的ADC技术还是来源于对第一三共、Seagen、Immunomedics、Synaffix、Ambrx等技术平台进行优化改造或者引进产品或技术所得,相关优化改造已展现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潜力。   第一三共技术路线:主要针对毒素进行优化改造,部分企业同时优化接头,主要参与者有恒瑞医药、百利天恒、百奥泰、正大天晴、百济神州等。第一三共目前已基于其ADC平台开发出了HER2、TROP2、HER3等不同靶点的ADC药物,其ADC主要结构大致可分为“抗体-(Mc-GGFG-Dxd)n”结构。国内以第一三共ADC技术平台为基础进行优化改造的ADC企业,主要有恒瑞医药、百利天恒、百奥泰、正大天晴、百济神州等,其主要针对毒素Dxd、接头进行改造。上述国内公司针对毒素Dxd、接头等进行优化改造,主要是为了获得可规避专利、稳定性良好、安全性与有效性良好的ADC产品,其中部分产品已披露的临床数据已验证其改造的有效性。   Seagen技术路线:主要基于接头部分改造优化,主要参与者有迈威生物、石药集团、科伦博泰、荣昌生物、乐普生物等。Seagen(已被辉瑞收购)目前已基于其ADC平台开发出了Nectin-4、CD30、TF等不同靶点的ADC药物,其ADC主要结构大致可分为“抗体-(Mc-VC-PABC-MMAE)n”结构。国内以SeagenADC技术平台为基础进行优化改造的ADC企业,主要有迈威生物、石药集团、科伦博泰、荣昌生物、乐普生物等,由于SeagenADC技术已过专利保护期,部分企业未对相关技术做进一步改造,而部分企业出于更优效设计的考虑对接头做了改造。   Immunomedics技术路线:主要针对接头、毒素等进行优化,代表企业科伦博泰。Immunomedics(已被吉利德收购)目前已基于其ADC平台开发出了TROP2ADC等不同靶点的ADC药物,其ADC主要结构大致可分为“抗体-(CL2A-SN38)n”结构。国内以ImmunomedicsADC技术平台为基础进行优化改造的ADC企业,主要有科伦博泰等,其主要针对接头、毒素进行改造。   建议关注:恒瑞医药、百利天恒、科伦博泰、迈威生物、荣昌生物、乐普生物、百奥泰、石药集团、信达生物、康宁杰瑞、君实生物、百济神州、康诺亚、浙江医药。   风险提示:临床试验推进进度低于预期或失败的风险;专利中主要创新药分子结构与实际进入临床创新药分子结构存在差异的可能性;创新药未来出海存在专利纠纷的风险。
      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8页
      2023-09-01
    • 手足口病疫苗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手足口病疫苗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医药商业
        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16型(CVA16)等肠道病毒感染导致,手足口病疫苗是为预防手足口病而开发的一种疫苗,通过激发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提供针对手足口病病毒的免疫保护,目前市面上唯一已有的手足口病疫苗是针对EV71型病毒的疫苗,针对其他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疫苗尚未上市。中国手足口病疫苗市场规模整体呈下降趋势。2017年至2018年处疫苗上市初期,疫苗签批发快速放量,行业市场规模由23.5亿元增长至52.0亿元,2018年至2022年,行业市场规模由52.0亿元下降至26.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5.6%。
      头豹研究院
      18页
      2023-09-01
    • 医疗服务行业深度报告:零售药店:门诊统筹等政策利好,集中度提升及处方外流长期逻辑明确

      医疗服务行业深度报告:零售药店:门诊统筹等政策利好,集中度提升及处方外流长期逻辑明确

      医疗服务
        集中度提升+处方外流行业逻辑明确,投资收益确定性高。从行业集中度看,目前药店集中度及连锁化率低,2022年,中国药店CR3的市占率仅为12%,低于同期日本31%、美国85%,未来存在较大空间。从处方外流趋势看,根据中康开思数据,2022年等级医院及零售终端的药品总规模为11660亿元,其中零售终端处方药规模达2349.56亿元,仅占20.84%,相较于2017年的15.65%,处方药在零售终端的销售占比逐步提升。对比海外,日本历时30余年将处方外流比例从1998年的30.50%提升至70%以上,医药高度分离。我们认为,药品集采、零加成等多项政策能够从处方外流动力、来源、通道、承接模式及医保统筹等方面解决外流过程中的障碍,从而加速处方外流的进程。   门诊统筹深化实施,打开零售药店销售空间。2023年2月15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的通知》,作为国务院办公厅2021年4月发布的门诊共济政策的配套管理文件和措施出台,对于中国的医药分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药店龙头而言,从规范性角度更易获得统筹资格,将在医保个人账户的基础上新增医保统筹资金的支付方,以及承接更多处方外流,在慢病处方药、新药、肿瘤药等场景有望更多布局。纳入门诊统筹后,将有望为药店带来显著客流增长。另一方面,非处方药品的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有望抵消处方产品带来的毛利率下降影响。   药店板块业绩企稳,股价处于估值低位。复盘药店历史股价,2018-2019年由于带量采购及互联网医疗的影响,整体股价有所回调;2020年由于防疫物资支出带来业绩增厚,板块呈现整体上涨行情;2021年疫情影响逐步出清,并叠加疫情管制的负面因素,股价随着业绩下跌;2022年由于基数低、疫情防控放开的增量,实现业绩的高增长和股价上涨。站在当前时点,我们认为2023上半年药店中报业绩依然不错,门诊统筹政策并未完全体现负面/正面影响,当前估值仍然处于低位。   推荐:老百姓、益丰药房、大参林。建议关注:健之佳、漱玉平民。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门店扩张或不及预期的风险,业务增长不及预期的风险。
      东吴证券国际经纪有限公司
      6页
      2023-09-01
    • 华熙生物(688363)原料医美营收高增,布局全产业链赋能发展

      华熙生物(688363)原料医美营收高增,布局全产业链赋能发展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