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会议纪要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2223)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5月第5周):ASCO国产创新药表现亮眼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5月第5周):ASCO国产创新药表现亮眼

      生物制品
        行业观点:   1)周度回顾。上周(5月26日-5月30日)医药生物板块收涨2.21%,跑赢wind全A(-0.02%)和沪深300(-1.08%)。从板块来看,其他生物制品(4.65%)、化学制剂(4.27%)和医疗研发外包(4.0%)涨幅居前,线下药店(-2.69%)跌幅居前。从个股来看,舒泰神(60.4%)、华森制药(42%)和常山药业(35.9%)涨幅居前,海辰药业(-19.3%)、海森药业(-11.9%)和一心堂(-11.2%)跌幅居前。   2)ASCO国产创新药表现亮眼。5月30日-6月4日,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在芝加哥举行。此前我们从数量层面分析了国产创新药,今年70+项口头汇报,10+项重磅研究,国内创新药对ASCO参与度逐年上升。近期详细数据开始披露,双抗、ADC领域国产创新药都有较多进展,新机制、新靶点层出不穷,早期临床呈现差异化布局。我们看好ASCO之后,出海BD有望加速,从此前的成熟靶点扩散到新机制早期临床。我们推荐关注抗肿瘤药物方向早期差异化方向,长期关注在双抗、ADC方向深度布局的biotech和传统制药公司。   3)Summit发布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5月30日,康方生物海外合作伙伴SummitTherapeutics发布依沃西双抗的首个全球多中心III期临床HARMONi的研究结果。研究成功达到无进展生存期(PFS)的主要终点,且患者总生存期(OS)具有明显获益趋势,成功在全球人群复现了中国区域研究的趋势。针对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二线及以上治疗(2L+EGFRmNSCLC)仍存在较大未满足治疗需求,HARMONi研究结果有望支持依沃西在二线及以上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2L+EGFRmNSCLC)中的应用,Summit将适时提交该适应症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   4)风险提示:地缘冲突加剧风险;业务落地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并购重组存在不确定性;药品研发不确定性风险。
      世纪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9页
      2025-06-03
    • 医药行业周报:2025 ASCO摘要公布,SMMT HARMONi研究发布顶线数据

      医药行业周报:2025 ASCO摘要公布,SMMT HARMONi研究发布顶线数据

      化学制药
        医药行业表现回顾   本周( 2025.05.26-2025.05.30)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涨 3.4%,恒生指数下跌 1.3%。 2025 年年初以来,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涨幅达 36.4%,跑赢恒生指数 20.3 个百分点。   港股本周各医药子行业表现: 制药 8.5%, CXO/科研服务 5.6%, Biotech2.6%, 医疗服务 2.1%,医疗器械 1.6%, 医药流通 1.3%, 互联网医疗-1.1%。   本周港股医药板块股价大涨,主要原因: 1)美国联邦法院阻止了美国总统特朗普在 4 月 2 日“解放日”宣布的关税政策生效,并判定特朗普对那些对美国出口超过进口的国家实施全面关税的行为构成了越权,引发市场情绪升温, CXO/科研服务等板块领涨。 2) 辉瑞/三生制药就 PD-1/VEGF 双抗达成重磅交易,叠加 2025 ASCO 摘要公布,中国创新药口头报告数量再创新高,推动创新药板块关注度提升。 我们认为特朗普行政命令对生物科技板块的影响还需持续观察,短期内创新药板块地缘政治风险可控。本周港股子板块中, 昭衍新药( 24.4%) , 先声药业( 24.2%), 石药   集团( 22.4%) , 复星医药( 13.7%), 泰格医药( 11.8%) 等涨幅靠前 ; 石 四 药 集 团 ( -2.7% ) , 再 鼎 医 药 ( -4.2% ) , 森 松 国 际( -4.8%), 荣昌生物( -5.9%), 三生制药( -6.1%) 表现较弱。本周美股标普医疗保健精选行业指数上涨 0.2%,标普 500 指数上涨1.9%。纳斯达克生技股指数( NBI) 下跌 0.1%,纳斯达克指数上涨2.0%。 2025 年年初以来,美股标普医疗保健精选行业指数跌幅达12.1%,跑输标普 500 指数指数 12.7 个百分点; NBI 年初至今跌幅达5.4%,跑输纳斯达克指数 4.4 个百分点。   本周美国生物医药板块股价承压,主要受到药价谈判压力和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市场风险偏好下降,情绪趋于谨慎,进一步压制了板块表现。   行业动态   1. 5 月 28 日,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暂停特朗普关税政策生效,港股CXO、创新药板块大涨。 但 5 月 30 日,美国联邦上诉法院暂时驳回了国际贸易法院的裁决,恢复了特朗普的关税。 我们认为需要持续关注关税政策带来的宏观不确定性。   2. 2025 ASCO 摘要公布:信达生物、 映恩生物、科伦博泰等公司公布多项研究结果。   3. SMMT HARMONi 研究发布顶线数据: 5 月 30 日, HARMONi 研究顶线结果显示, Ivonescimab 联合化疗相比单纯化疗,治疗 EGFR TKI 失败后线 NSCLC 患者,达到了 PFS 主要终点,并在另一主要终点 OS 显示了阳性获益趋势。4. 石药公布 25 Q1 业绩: 正在磋商三项交易,每项交易可能应付予本集团的潜在首付款、潜在开发里程碑付款及潜在商业化里程碑付款,合计可能达到约 50 亿美元。三项潜在交易中的其中一项目前已处于后期阶段,预计将于 2025 年 6 月完成。5. 信诺维和安斯泰来就 CLDN18.2 ADC 达成出海协议。 信诺维将获得 1.3亿美元的首付款,并有资格收取最高 7000 万美元的近期付款,以及最高可达 13.4 亿美元的与开发、注册、商业化相关的里程碑付款。
      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15页
      2025-06-03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创新药密集上市,关注后续医保谈判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创新药密集上市,关注后续医保谈判

      中药
        投资要点:   市场表现:   上周(05月26日-05月30日)医药生物板块整体上涨2.21%,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第2位,跑赢沪深300指数3.29个百分点。年初至今,医药生物板块整体上涨6.61%,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名第6位,跑赢沪深300指数9.02个百分点。当前医药生物板块PE估值为27.98倍,处于历史中位水平,相对于沪深300的估值溢价为137%。子板块涨幅前三的为化学制药(申万)、生物制品(申万)、医疗服务(申万),涨幅分别为3.83%、3.14%、2.46%个股方面,上周上涨的个股为373只(占比77.9%),下跌的个股97只(占比20.3%)。涨幅前五的个股分别为舒泰神(60.41%)、华森制药(41.97%)、常山药业(35.91%)、华纳药厂(32.62%)、益方生物(30.51%)。   行业要闻:   1)5月29日,国家药监局新闻中心发布通知,共有11款创新药批准上市,这些创新药品的上市为相关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此次NMPA批准的11款创新药中有9款是国内自主研发,我国医药产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2)5月30日-6月3日,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科伦博泰公司公布了SKB364的一线治疗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1L NSCLC)、三线治疗晚期EGFR突变NSCLC患者(3L+EGFRm NSCLC)、一线治疗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三阴乳腺癌(1L TNBC)等临床数据。   投资建议:   本周医药生物板块涨幅居前,创新药板块个股表现强势。上周11款创新药密集获批,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也体现了我国医药生物产业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建议关注后续国谈。近期众多国产创新药项目亮相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本土创新药企日益崭露出国际领先的创新实力,将迎来更多的关注与认可。创新药作为医药生物板块最具确定性引领性的细分板块,是核心投资主线;同时,建议关注器械设备、中药、连锁药店、医疗服务等细分板块的投资机会。   个股推荐组合:贝达药业、特宝生物、千红制药、羚锐制药、老百姓;   个股关注组合:科伦药业、荣昌生物、开立医疗、华厦眼科、百普赛斯。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风险;公司业绩不及预期风险;药械产品安全事件风险等。
      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0页
      2025-06-03
    • 医药行业周报:创新价值重估,重视转型类公司

      医药行业周报:创新价值重估,重视转型类公司

      化学制药
        1. 重磅交易落地持续推升创新价值,创新价值重估持续推进中   继三生制药达成一项超60亿美元的交易之后,石药集团也预告6月拟达成一项约50亿美元的创新药交易,6月2日,BMS与BioNTech达成一项超90亿美元的交易,项目合作主体来自于BioNTech收购自普米斯的双抗。近年来双抗、ADC领域,屡屡创下交易记录,一方面EGFR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拥有巨大的使用人群,EGFR三代小分子药物的销售额已证明其大品种的能力。另一方面中国创新药技术在ADC、双抗领域持续迭代更新,在临床上对目前一线治疗方案发起优效挑战。自年初以来,已有多个重磅交易的落地,根据医药魔方数据,2025年Q1,中国医药交易数量同比增加34%,交易总金额同比增加222%,单个项目的BD金额和估值均显著提升,香港联交所创新药企的发行也呈恢复趋势,目前创新药的估值已逐步恢复。对比百利天恒等Biotech公司,此次达成大型重磅交易的三生制药和石药集团均是Pharm一类公司,主业已有稳定的盈利,可以支持持续的研发投入,相对不足是对新技术和新靶点的关注不如Biotech灵敏,但随着技术的持续积累和研发经验的累计,转型创新研发的公司获得了一些后发优势,研发管线更具备 Me better 和 Best in Class潜力。除肿瘤和自免等MNC聚焦的治疗领域之外,国内创新药所关注的方向也扩大至痛风、心梗、脑梗、呼吸窘迫、血友病、癫痫等新方向,新的治疗方向的BD达成有望对此类创新药资产形成价值重估。   2. 2025年ASCO会议,ADC、双抗和三抗继续成为亮点   美国东部时间5月30日~6月3日,2025 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在芝加哥隆重召开,数据显示,有34项中国研究入选口头报告,32项中国研究入选快速口头报告,8项中国研究入选临床科学研讨会。不仅海外MNC、中国的制药企业均将ADC、双抗和三抗作为报告的主要重点。三抗方面,泽景制药发布ZG006(CD3/DLL3/DLL3 三抗)单药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的 II 期剂量扩展研究,根据公布结果,ORR 为 66.7%,DCR 为 88.9%。10 mg 组的 ORR 为 62.5%,DCR 为70.8%;30 mg 组的 ORR 为 58.3%,DCR 为 66.7%。会上,中国生物制药公布了贝莫苏拜单抗联合安罗替尼对比帕博利珠单抗用于PD-L1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aNSCLC)的一线治疗:一项随机、双盲、多中心3期研究。结果显示,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13.3个月对比7.2个月,风险比(HR)为0.60(95%置信区间:0.41,0.88)(肿瘤细胞PD-L1表达≥50%的患者,TPS≥50%)。中国新药逐步具备挑战一线治疗药物的潜力   3 . 中国创新药企业引领CAR-T技术突破   中国创新药企业是全球CAR-T技术变革的核心力量,2025年是实体瘤CAR-T,通用型CAR-T、免疫治疗取得突破的关键时刻。6月2日,科济药业在ASCO大会上报告了靶向Claudin18.2 CAR-T细胞(舒瑞基奥仑赛注射液)对比研究者选择治疗用于既往治疗失败的晚期胃/食管胃结合部癌患者:随机、开放标签、II期临床试验(CT041-ST-01)的主要结果。CT041-ST-01试验是全球首个针对实体瘤的CAR-T细胞疗法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对于现有治疗选择极其有限、预后极差的晚期末线胃/食管胃结合部癌患者,舒瑞基奥仑赛无论在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还是肿瘤缓解率方面均展现出突破性的疗效提升与巨大获益。2025年5月12日科济药业发布通用型CAR-T CT0596的初步临床数据,8例至少经过三线治疗后的R/R MM患者,5例患者已完成首次第4周的疗效评估,其中3例(60%)总体疗效评估达到严格的完全缓解/完全缓解(sCR/CR),4例(80%)获得骨髓微小残留病(MRD)阴性;2例获得第14天的早期疗效观测数据,可测量病灶的下降幅度即分别达到92%和65%以上。5 月 13 日,邦耀生物宣布,其异体通用型 CAR-T 细胞(TyU19 细胞)成功治疗复发/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研究成果已于日前正式在国际学术期刊 Cell Research 上发表,在 2023 年 9 月至 2024 年 9 月期间,该研究纳入了 4 例 22-24 岁患有复发/难治性 SLE 的女性患者,所有患者在 3 个月内达到 SRI-4 持续应答标准,临床体征和症状方面均表现出持续改善。患者在 3-6 个月内 SELENA-SLEDAI 疾病活动度评分降至 0 分,关节炎、脱发、血管炎等临床症状完全缓解,补体水平及关键抗体指标恢复正常   4. 关注痛风和降尿酸巨大的潜力市场和中国企业的机遇   痛风是全球性疾病,目前我国痛风的疾病负担尤其严重,患病率约为0.86%~2.20%,且患者呈逐步年轻化趋势。痛风与高尿酸血症存在紧密联系,2020年全球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人数为9.3亿人,预计2030年全球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群体数将达到14.2亿人;2020年中国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病人数为1.7亿人,预计2030年将达到2.4亿人,痛风治疗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由于现有痛风治疗用药的安全性不足,目前治疗的依从性和达标率均较差,血尿酸达标诊次占比仅为7.01%,治疗后关节疼痛VAS评分>3分占比约40%,疼痛控制不佳,亟需更好更安全的药物上市。目前以URAT1为靶点新药已有多个品种进入关键的临床阶段,其中恒瑞医药的自主研发的SHR4640片的上市申请获得受理,一品红的AR882已开始Ⅲ期临床试验的患者入组。在2024年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大会上,AR882 的溶解痛风石临床试验成果亮相已展现出Best in Class潜力。2025年6月11日至14日,EULAR将于巴塞罗那召开,AR882预计将展示更具潜力的临床数据。痛风急性期用药方面,2025年1月,金赛药业的伏欣奇拜单抗注射液拟用于成年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患者的上市申请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预计Q3有望获批。伏欣奇拜单抗不仅能降低急性期疼痛程度,而且能降低90%的发作风险,这是倍他米松等激素药物难以实现的。   5. 口服减重药物头部企业持续加码,关注中国企业的机会   5月14日诺和诺德与Septerna宣布达成一项独家全球合作及许可协议,双方将共同致力于发现、开发并商业化针对肥胖症、2型糖尿病及其他心脏代谢疾病的口服小分子药物。该项目合作金额总计约22亿美元,实际上Septerna的减重小分子新药仍在临床前阶段,未来推进临床时间仍需要较长时间。诺和诺德已有口服减重药的储备,据First Word Pharma报道,2025年4月22日,诺和诺德已向FDA提交申请,寻求批准其GLP-1受体激动剂司美格鲁肽片剂用于减重。诺和诺德的持续加码减重领域的并购,主要是来自礼来的竞争压力,2025年1季度,美国市场礼来的替尔泊肽处方量已超过司美格鲁肽。礼来在小分子和三靶点上研发进度也超过诺和诺德。2025年4月17日,礼来宣布其首个口服GLP-1小分子药物 Orforglipron 取得三期临床的积极结果,其高剂量组40周减重7.9%,而且安全性良好,并无观察到肝毒性,预计2025年年底礼来将向FDA递交Orforglipron 的上市许可。目前在减重领域,中国企业布局早,研发突破迅速,并在多个方向实现出海。2025年3月24日,诺和诺德与联邦制药,签订协议,获得三靶点GLP-1的授权。在口服小分子GLP-1,默沙东、阿斯利康已落地和中国企业的合作。虽然辉瑞的失败,小分子的安全性问题是个不确定要素,但是对MNC来说,口服减重市场仍是个不可错过的赛道,依然有非常强的布局需求。国内企业方面,小分子和多肽载体均有布局,其中小分子方面,甘李药业、华东医药、歌礼制药已启动口服小分子的临床,多肽口服载体中,博瑞医药BGM0504 片预计2025年申报临床   6. 全球首款流感 RNA 聚合酶 PB2 蛋白抑制剂上市,为流感耐药提供新选择   2025年5月22日,国家药监局批准了众生药业的 1 类创新药昂拉地韦片的上市许可,昂拉地韦片是全球首款流感 RNA 聚合酶 PB2 蛋白抑制剂治疗药物。在关键 III 期临床试验,昂拉地韦头对头奥司他韦,显示出积极结果:昂拉地韦组在中位TTAS 和发热缓解时间均比奥司他韦组缩短了近 10%。对比核酸内切酶抑制剂玛巴洛沙韦,昂拉地韦片具有抗耐药的优势。针对儿童开发的昂拉地韦颗粒也于2025年5月达到II 期临床试验的结果,在中位流感症状缓解时间、中位发热缓解时间,数值上均短于成人患者III 期对应时间数据。甲型流感为流感的常见亚型,抗流感药物销售额受流感疫情的影响较大,但随着呼吸道疾病的诊疗规范化,对流感治疗新药依然存在巨大的市场机遇   医药推选及选股推荐思路   在目前国内创新支付体系下,部分创新品种已经实现研发投入回报的正循环,销售额持续新高,同时海外临床数据陆续发布,对外授权进入高峰期,创新价值兑现加速,维持医药行业“推荐”的评级,具体的推选方向和选股思路如下:   1)痛风领域大病种领域,急性期新药上市带来新增市场及国产降低尿酸新药的海外授权预期,推荐【长春高新】,【一品红】。   2)关注合作出海和产品对外授权,重点关注肿瘤和免疫方向,推荐【益方生物】,关注【三生制药】、【宜昂明科-B】、【复宏汉霖】、【加科思-B】。   3)仿制药企业向创新转型,持续投入有望迎来收获期,中美双报品种存在对外授权价值,关注【海南海药】、【四环医药】、【远大医药】、【德展健康】。   4)关注通用型CAR-T技术的突破和实体瘤CAR-T进入上市阶段,建议关注【科济药业-B】、【永泰生物-B】。   5)减重领域关键临床数据和对外合作出海,推荐【众生药业】,关注【来凯医药-B】、【博瑞医药】、【联邦制药】、【歌礼制药-B】。   6)流感新药获批,市场迭代带来的机遇,推荐【众生药业】,关注【先声药业】。   7)医保目录品种放量,政策加码拓宽市场天花板,推荐【上海谊众】,关注【艾力斯】。   8)关注国内biotech企业经营扭亏,内销上量和出海突破,建议关注【诺诚健华】和【信达生物】。   9)连锁药店供给逐步出清,盈利模式变革带来增长空间拓宽,推荐【益丰药房】、【老百姓】,关注【一心堂】。   10)原料药产业升级,关税冲击减弱,从尼古丁原料延伸至烟袋等终端产品,推荐【金城医药】。   风 险 提 示   1.研发失败或无法产业化的风险   医药生物技术壁垒高,研发失败可能导致不能按计划开发出新产品,无法产业化。   2.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因营销策略不能适应市场、学术推广不充分等因素影响,导致销售不及预期。   3.竞争加剧风险   如有多个同种产品已上市,或即将有多个产品陆续上市,市场竞争激烈。   4.政策性风险   医药生物是受高监管的行业,任何行业政策调整都可能对公司产生影响。    5.推荐公司业绩不及预期风险
      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2页
      2025-06-03
    • 医药行业周报:基座医疗大模型持续优化,关注AI医疗

      医药行业周报:基座医疗大模型持续优化,关注AI医疗

      生物制品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本周医药生物指数上涨2.21%,跑赢沪深300指数3.30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2。2025年初以来至今,医药行业上涨6.61%,跑赢沪深300指数9.02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6。本周医药行业估值水平(PE-TTM)为28.06倍,相对全部A股溢价率为87.88%(+3.67pp),相对剔除银行后全部A股溢价率为43.50%(+2.82pp),相对沪深300溢价率为138.07%(+5.59pp)。本周相对表现最好的子板块是其他生物制品,上涨4.6%,年初以来表现最好的前三板块分别是化学制剂、原料药、其他生物制品,涨跌幅分别为+19.6%、+17.0%、+16.1%。   基座医疗大模型持续优化,关注AI医疗。5月28日晚,DeepSeek宣布R1模型已完成小版本的试升级,模型性能媲美openAI O3,基础大模型不断优化。此前,OpenAI于5月13日正式发布了一个全新的开源健康基准(HealthBench)   用于评估大模型在真实医疗场景中的表现。国产大模型DeepSeek-R1的全面开源与多领域适配,标志着AI医疗迈入技术融合与行业重构的新阶段,关注AI医疗板块的加速发展与投资机会。相关标的:AI健康管理—美年健康、乐心医疗、三诺生物、鱼跃医疗、九安医疗;AI医疗信息化CDSS辅助临床决策—迈瑞医疗、金域医学、润达医疗、万孚生物、固生堂、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AI医学影像辅助诊断—联影医疗、祥生医疗、理邦仪器、安必平、乐普医疗、福瑞股份、迪安诊断、达安基因;AI手术机器人—微创机器人、天智航、康基医疗;AI基因测序—华大智造、华大基因、康基医疗等。   我们维持2025年年度策略观点,本年围绕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大背景,重点看好医药创新+出海、主题投资、红利三大主线。   风险提示:医药行业政策风险超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业绩不及预期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9页
      2025-06-03
    • 肿瘤创新药大梳理(三)乳腺癌篇-乘东风启航,国产创新药春芽萌动

      肿瘤创新药大梳理(三)乳腺癌篇-乘东风启航,国产创新药春芽萌动

      医药商业
        乳腺癌患者基数大催生治疗药物市场空间广。①患者多,乳腺癌为全球第二大高发的癌种,据世卫组织(WHO)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乳腺癌新发患者约230万人,占当年新发癌症患者数量的11.5%;②市场大,2023年,在靶向药物CDK4/6抑制剂(91亿美元)和HER2药物(96亿美元)强劲增长的推动下,乳腺癌药物的主要市场销售额总计达281亿美元。据Nature文献预测,乳腺癌治疗药物市场规模预计将持续增长,2027年有望达到493亿美元,期间CAGR约为15%。③单品强,庞大的乳腺癌市场培育出众多销售规模大的众多明星分子,如CDK4/6抑制剂ribociclib/abemaciclib于2024年全球销售规模分布超30/53亿美元,HER2ADC分子Kadcyla及Enhertu于2024年销售额也分别超20/38亿美元。明星分子的商业化成功吸引众多药企加大该领域药物研发投入、创新成果频出。   本篇报告将按照乳腺癌三大分型、以现有的治疗指南为基础,探讨国产乳腺癌创新药机会,同时将围绕产品力(疗效与安全性)、上市先发优势、目标市场覆盖、适应症布局等维度,分析相关创新药的竞争格局与趋势。   HER2+BC(HER2阳性乳腺癌,占BC比重约20%):HER2BC后线治疗ADC大放异彩,未来在早期及低表达患者渗透提升,将继续带动HER2ADC销售扩容。HER2+BC特征是治疗靶点(HER2)明确,HER2靶向治疗为核心,其中HER2ADC优势明显,尤其是T-DXd在2024年销售额超38亿美元,我们认为该药具备成为百亿分子潜力:T-Dxd适应症将向HER2+BC前线延申;细分HER2低表达患者,带来增量患者空间。映射国内,乘T-Dxd商业化成功带动HER2ADC渗透率提升的东风,随着国产HER2ADC快速跟进,我们认为相关创新药的差异化助力共享市场、放量可期:①国产HER2ADC疗效比肩T-DXd,且安全性更优;②针对HER2乳腺癌开发进展最快为荣昌生物的维迪西妥单抗及科伦博泰的A166;③映恩生物DB-1303布局全球,打开产品销售峰值天花板;④恒瑞医药的SHR-A1811布局适应症广泛,增长后劲充足。另外,围绕患者空间更大的HER2低表达乳腺癌,荣昌生物的维迪西妥单抗、映恩生物的D1303、康宁杰瑞的JSKN-003、正大天晴的TQB2102以及恒瑞医药的SHR-A1811均已入Ⅲ期临床。TNBC(三阴性乳腺癌,占BC比重约15%):治疗存在巨大未满足临床需求,潜在创新疗法百花齐放。该亚型的乳腺癌典型特征为ER/PR和HER2表达缺失,因此:①具有光谱抗癌效应的PD-(L)1能够解决TNBC缺乏生物标志物的痛点,但其疗效有限,因此PD-(L)1双抗成为重要迭代方向,包括康方生物、普米斯、康宁杰瑞的相关双抗均进入Ⅲ期临床。②寻找有效靶点成为理解TNBC竞争格局的关键,相关靶点包括TROP2/NECTIN-4/HER3等,其中科伦博泰的芦康沙妥珠、迈威生物的9MW2821以及百利天恒的BL-B01D1有望成为BIC(Best-in-class)。   HR+/HER2-BC(激素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占BC比重约65%):内分泌疗法升级聚焦口服SERD,国产CDK4/6i密集上市。目前该亚型乳腺癌治疗手段成熟,其中内分泌疗法及CDK4/6抑制剂已成为基石疗法:①内分泌疗法中,以氟维司群为代表的SERD疗效优异,但存在肌注不变的痛点,因此口服SERD成升级趋势,国内先声制药、益方生物相关药物进入临床Ⅲ期;②前期全球主要有四款CDK4/6i,包含恒瑞的达尔西利,而近期国产CDK4/6i密集上市,包括四环医药、复星医药、嘉和生物的多款CDK4/6i获批上市,后续国产CDK4/6i渗透率有望提升。   投资建议   乳腺癌发病率高、患者基数大、市场空间广,全球已有CDK4/6i以及HER2ADC在内的多款超大单品出现。我们看好国内药企在乳腺癌领域的突破,包括国产HER2ADC、TROP2ADC、CDK4/6i、口服SERD等众多创新药将陆续上市并落地商业化。建议关注相关标的:恒瑞医药,科伦博泰,康方生物、信达生物等(更多投资标的请参考报告正文)。   风险提示   新药研发失败的风险;竞争格局恶化的风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1页
      2025-06-02
    •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山东高密化工厂发生爆炸事故,相关行业落后产能有望加速出清

      基础化工行业周报:山东高密化工厂发生爆炸事故,相关行业落后产能有望加速出清

      化学制品
        本周行业观点:山东高密化工厂发生爆炸事故,有望加速落后产能出清   5月27日,山东豪迈集团下属企业山东友道化学有限公司发生爆炸事故。涉事友道化工位于仁和化工园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显示,该化工厂主体工程建设有2座硝化装置区,1座加氢装置区,均属于化工企业的高危、高爆、易燃有毒的危险工艺生产装置。硝化反应通常属于强放热反应,所用原料、中间产物、副产物及其产品具有爆炸危险性。2024年3月12日,应急管理部办公厅印发《淘汰落后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目录(第二批)》,将间歇或半间歇釜式硝化工艺设为限制类,要求硝基苯等27种化学品禁用,二年内改造完毕。硝化工艺在化工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广泛应用于各类溶剂、炸药、医药、农药和染料中间体生产中。本次事故发生后,某省发布“关于吸取高密"5·27"友道化学爆炸事故组织开展事故类比排查的通知”,要求在全省部署开展硝化、重氮化企业事故类比排查。我们认为,涉硝化工艺生产企业落后产能有望加速淘汰,面临资金压力且技术相对落后的中小企业或将迎来产能逐步清退,相关行业格局有望改善。受益标的:【染料中间体】善水科技、浙江龙盛、安诺其、万丰股份等;【医药/农药中间体】善水科技、辉隆股份等。   本周行业新闻:万凯两企业在墨西哥对华PET反倾销案中获零税率等   近年来,中国出口墨西哥市场PET数量一直稳步上升,2022年和2023年都稳定在12万吨以上,是中国PET出口前十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中南美最大的PET进口国。2025年5月29日,墨西哥调查机关就对华PET反倾销案公布了最终裁决,万凯新材和重庆万凯获得了全国唯一的零税率。受益标的:万凯新材。   推荐及受益标的   推荐标的:【化工龙头白马】万华化学、华鲁恒升、恒力石化、荣盛石化、赛轮轮胎、扬农化工、新和成、龙佰集团、盐湖股份等;【化纤行业】新凤鸣、桐昆股份、华峰化学等;【氟化工】金石资源、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昊华科技等;【农化&磷化工】兴发集团、利民股份、云图控股、亚钾国际、和邦生物等;【硅】合盛硅业、硅宝科技;【纯碱&氯碱】远兴能源、三友化工等;【其他】黑猫股份、振华股份、苏博特、江苏索普等。【新材料】OLED:瑞联新材、莱特光电、奥来德、万润股份、濮阳惠成;胶膜:洁美科技、东材科技、长阳科技;其他:彤程新材、阿科力、松井股份、利安隆、安利股份等。受益标的:【化工龙头白马】卫星化学等;【化纤行业】聚合顺等;【氟化工】东岳集团等;【农化&磷化工】云天化、川恒股份、苏利股份、川发龙蟒、湖北宜化等;【硅】新安股份;【纯碱&氯碱】中盐化工、新疆天业等。【新材料】国瓷材料、圣泉集团、蓝晓科技等。【其他】华锦股份等。   风险提示:油价大幅波动;下游需求疲软;宏观经济下行;其他风险详见倒数第二页标注1。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5页
      2025-06-02
    •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武邑县一化工企业车间发生煮洗釜爆炸,或将阶段性影响国内硝化棉供需格局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武邑县一化工企业车间发生煮洗釜爆炸,或将阶段性影响国内硝化棉供需格局

      化学制品
        事件:   根据极目新闻报道,据河北衡水武邑县应急管理局通报,5月30日18时30分左右,武邑县一化工企业车间发生煮洗釜爆炸。事故发生后,市县消防、医疗、公安、应急等部门组织力量赶赴现场,全力开展救援处置工作。现场救援工作已结束,事故造成5人死亡、2人受伤(无生命危险),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河北一名化工行业从业者曾接触过煮洗釜爆炸事故,据介绍,使用煮洗釜的化工企业一般会生产低氮硝化纤维素。该从业者指出,使用煮洗釜,通常会在釜内加入一些酸碱类清洗剂,会进行高低温切换或加压加温。如果煮洗釜里面的杂质排不干净,容易形成硝化物沉积,而硝化物沉积遇到震动、撞击、高温高压,易生成硝化甘油,有诱发爆炸的可能。   点评:   硝化棉下游主要集中于涂料和油墨领域,具备易燃等特征。硝化纤维素是一种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俗称硝化棉或棉花火药。根据北化股份公司公告,硝化棉呈白色纤维状,可降解难溶于水,溶于丙酮、乙醚乙醇混合溶液,易燃,无烟,瞬间放出大量气体。硝化棉最初应用于军事领域,是制造枪炮发射药的主要原材料。之后,人们发现部分品种的硝化棉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可以用于金属、木材等材料的表面涂层,自此硝化棉开始在民用行业大量应用。民用硝化棉产品质量的主要指标有含氮量、透光率、粘度、安全性指标、色度等,高品质的硝化棉产品体现在白度高、透光率高、色度低及杂质少。根据北化股份2024年年报,硝化棉全球市场需求基本稳定,目前有90%的民用硝化棉产品用于涂料和油墨市场。涂料行业方面,以硝基漆为代表的油性涂料需求基本稳定。油墨行业方面,近年高端彩印市场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主要需求为低氮低粘、质量高、流动好的高品质产品。   国内硝化棉竞争格局较为集中,初级形状的硝酸纤维素出口均价持续提升。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北化股份公司公告以及其他相关公司官网数据,经不完全统计,国内现有硝化棉产能在10万吨左右,其中仅北化股份就拥有3万吨产能,其余产能中规模相对较小的也在5000吨以上,竞争格局较为集中。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19-2023年我国初级形状的硝酸纤维素出口量维持在2-2.5万吨之间波动,2024年出口量下降至1.56万吨,同比下降36%。与此同时,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2020年我国硝化棉需求量达9.22万吨,2021年较2020年小幅度提升。从价格角度来看,根据海关总署与同花顺iFind数据,2022年以来我国初级形状的硝酸纤维素出口均价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25年4月出口均价为4747.85美元/吨,相较于2022年1月上涨2145美元/吨,涨幅高达82%。若此次武邑县化工企业车间煮洗釜爆炸确如相关新闻报道涉及硝化纤维素产能,或将对于国内硝化棉供需格局产生冲击,进而可能导致硝化棉价格上涨。   投资建议:   若此次武邑县化工企业车间煮洗釜爆炸确如相关新闻报道涉及硝化纤维素产能,或将对于国内硝化棉供需格局产生冲击,进而可能导致硝化棉价格上涨,建议关注国内具备硝化棉产能布局的相关企业。   风险提示:   相关新闻报道存在偏差(即事故并未涉及硝化纤维素/硝化棉产能);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产能与供需数据存在统计偏差;原材料价格波动;行业实际供给超预期;事故涉及相关产能复产进度超预期。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5-06-02
    • 基础化工行业深度报告:光引发剂供需格局有望改善,行业底部回暖可期

      基础化工行业深度报告:光引发剂供需格局有望改善,行业底部回暖可期

      化学制品
        光引发剂主要应用于光固化产品,可分为自由基引发剂、阳离子引发剂等   从光固化材料产业链看,UV光固化材料主要由光引发剂、单体、低聚物和助剂混合而成,主要产品包括UV涂料、UV油墨、UV胶粘剂等。按引发机理,光引发剂可以分为自由基光引发剂、阳离子光引发剂和阴离子光引发剂,其中前两种光引发剂产业化较为成熟,自由基引发剂常见类型包括裂解型和夺氢型。目前行业内主流的光引发剂品种为907、TPO、184、1173、DETX、ITX、369等。不同型号的光引发剂性能不同,涂料、油墨生产商需视其需求不同来选择合适的光引发剂进行搭配使用。   需求端:光固化技术性能优异,行业产值、产量稳步增长   光固化技术是一种高效、环保、节能、适用性广的材料处理和加工技术,一般可在数秒至数十秒之间完成聚合固化,且在常温中即可进行,可有效提升加工效率,应用领域也更为广泛。随着环保政策收紧和我国居民环保意识增强,光固化涂料占比逐步提升,1995年至2020年,光固化涂料在世界工业涂料中的占比由3.5%增长至10%。未来伴随光固化行业技术进步+下游高端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光固化市场需求广阔。光引发剂作为光固化材料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光固化材料中占比为3%-5%,成本一般占到光固化产品整体成本的10%-15%。近年来,光引发剂产值由2018年的31.13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45.93亿元,CAGR为8.09%;产量由2019年的3.84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6.1万吨,CAGR为12.27%。   供给端:我国光引发剂市场集中度较高,未来供给格局有望持续改善   我国是全球光引发剂主要生产国,且多个品种仅我国生产,2023年中国光固化原材料出口12.53万吨,其中光引发剂出口2.54万吨,占比13.21%。2020年以来,由于光引发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及市场竞争激烈影响,光引发剂产品价格与相关企业盈利水平已处于历史低位。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光引发剂行业产能不断向具备规模优势、成本优势、技术优势的企业集中。目前我国光引发剂头部企业久日新材、强力新材、沃凯珑、IGM、扬帆新材、固润科技国内产能分别为2.285、1.66、1.3、1.2、0.8、0.5万吨。据爱企查统计,2021-2024年间,宁夏沃凯珑多次因不符合安全生产、环保要求受到行政处罚,并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未来行业供给端格局有望继续改善。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未来伴随环保政策收紧以及光固化技术持续进步,光固化产品应用范围有望不断扩展,其核心原料光引发剂需求增长空间广阔。同时,由于光引发剂行业存在一定技术壁垒且下游客户倾向于一站式采购,行业格局不断向具备规模优势、成本优势、技术优势的头部企业集中。目前,由于光引发剂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产品价格及相关企业盈利能力已处于历史低位,未来伴随行业供给端格局改善及终端需求放量,光引发剂行业有望迎来底部回暖。受益标的:久日新材、扬帆新材、强力新材、固润科技等。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亏损导致的持续经营风险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5页
      2025-06-02
    • 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脑卒中千亿市场,千红制药创新药106有望成为50亿大单品

      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脑卒中千亿市场,千红制药创新药106有望成为50亿大单品

      中药
        投资要点   本周、年初至今A股医药指数涨幅分别为2.6%、6.6%,相对沪深300的超额收益分别为4.5%、9.0%;本周、年初至今H股生物科技指数涨跌幅分别为4.2%、41.4%,相对于恒生科技指数跑赢-1.6%、15.7%;本周A股化药(+4.4%)、原料药(+3.2%)、医疗服务(+3.1%)、生物制品(+2.9%)及医疗器械(+1.2%)等股价明显上涨,中药(+0.9%)及医药商业(-0.1%)等股价涨幅相对较小;本周A股涨幅居前三生国健(+100%)、海辰药业(+52%)、舒泰神(+49%),跌幅居前新赣江(-12%)、拱东医疗(-10%)、锦好医疗(-9%);本周H股涨幅居前中国卫生集团(+100%)、金威医疗(+68%)、隽泰太控股(+36%),跌幅居前佳兆业健康(-39%)、君圣泰医药(-24%)、弘和仁爱医疗(-17%)。本周板块表现特点:本周港股医药板块仍然表现更强,但A股创新药个股表现更为出色。   国内卒中千亿市场,QHRD106研发进展顺利,有望成为大单品:中国卒中患者数量高达1300万,发病率仍然在不断升高,每年新发患者达550万人,卒中用药市场前景广阔,其中不乏如石药恩必普(2024年等级医院销售58.6亿元)、先声先必新(2024年等级医院端销售23.8亿元)的大单品。千红制药的QHRD106靶向激肽释放酶,同时起到神经保护剂和改善侧支循环作用。目前QHRD106处在临床2期,我们预计将在2025下半年读出2期数据,有望优于已上市同类药物。考虑到卒中用药市场广阔,已上市药物不乏大单品,经我们测算,QHRD106预计于2027年上市,其销售峰值有望达到40-50亿元,具备成为大单品潜力。   具体配置建议:看好的子行业排序分别为:创新药>CXO>中药>医疗器械>药店>医药商业等。具体标的选择思路:从成长性角度选股,主要集中创新药领域,建议关注千红制药、华纳药厂、舒泰神、百济神州、恒瑞医药、泽璟制药、三生制药、百利天恒、联邦制药、康方生物、科伦博泰、迪哲医药、海思科、科伦博泰等;从低估值角度选股,主要集中中药领域,建议推荐佐力药业、东阿阿胶、昆药集团、华润三九、方盛制药等;从高股息角度选股:主要集中中药领域,建议关注江中药业、羚锐制药、云南白药、济川药业、葵花药业等;从左侧角度选股,主要集中在原料药、部分CXO、医疗器械,建议关注诺泰生物、普洛药业、奥锐特、药明康德、联影医疗等。   风险提示:药品或耗材降价超预期;医保政策风险等;产品销售及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9页
      2025-06-02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