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5035)

    • 华创医药投资观点、研究专题周周谈第108期“GPS”医学影像业务发展趋势

      华创医药投资观点、研究专题周周谈第108期“GPS”医学影像业务发展趋势

    • 医药行业周报:百时美施贵宝TYK2抑制剂两项三期临床成功

      医药行业周报:百时美施贵宝TYK2抑制剂两项三期临床成功

      化学制药
        报告摘要   市场表现:   2024年12月26日,医药板块涨跌幅-0.44%,跑输沪深300指数0.49pct,涨跌幅居申万31个子行业第25名。各医药子行业中,医院(+0.29%)、体外诊断(+0.07%)、其他生物制品(-0.04%)表现居前,医药流通(-1.13%)、线下药店(-0.95%)、医疗设备(-0.80%)表现居后。个股方面,日涨幅榜前3位分别为科兴制药(+11.66%)、信邦制药(+9.98%)、华特达因(+6.93%);跌幅榜前3位为莱美药业(-16.97%)、香雪制药(-9.30%)、悦康药业(-5.35%)。   行业要闻:   12月26日,百时美施贵宝宣布,TYK2抑制剂Sotyktu的两项关键3期临床试验取得积极结果。结果显示,POETYK PsA-1和POETYK PsA-2两项研究均达到主要终点,与安慰剂相比,接受Sotyktu治疗的患者在16周后达到ACR20(疾病体征和症状至少改善20%)的比例显著更高。Sotyktu是一种口服选择性别构TYK2抑制剂,通过结合TYK2的调控域实现高度选择性,从而对TYK2及其下游功能进行别构抑制。   (来源:百时美施贵宝,太平洋证券研究院)   公司要闻:   卫光生物(002880):公司发布公告,公司拟对董监高在内的119人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此次计划拟通过二级市场购买等方式获得公司股票,资金总额不超过2272.5万元,持有股票总数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0%。   华润双鹤(600062):公司发布公告,孙公司双鹤润创收到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DC10190胶囊《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该药用于晚期或转移性实体瘤患者的临床试验获批。   圣诺生物(688117):公司发布公告,公司股东乐普医疗通过集中竞价方式累计减持公司股份889,445股,占目前公司总股本的0.7912%,减持后乐普医疗持有公司股份数量为5,272,000股,占目前公司总股本的4.6896%,本次减持计划时间已届满,此次减持计划完毕。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及上市不及预期;政策推进超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12-27
    • 2025年医药投资策略报告:拨云见月,关注新的增长变量

      2025年医药投资策略报告:拨云见月,关注新的增长变量

      化学制药
        医药整体Q3业绩低于预期,主要考量是23Q3低基数从而市场预期较高,此外就是反腐情况下医院的运营并没有完全恢复。医疗设备、耗材、部分医疗服务公司业绩miss,多家白马公司低于预期。   医疗服务相对稳定,但是扩张暂缓;医疗消费整体表现一般;医疗设备国内大幅下滑,迈瑞、联影等国内业绩下滑,医疗设备采购需要新动力;医疗耗材相对稳定,集采的影响陆续淡化;海外业务,不仅仅是CMO、还是海外的产品销售,均是超市场预期,出海成为新标配;药品板块整体稳定,创新品种持续放量。   投资策略:紧跟政策带动的边际改善、适当寻求医药硬科技   新的变化:   资本市场变化:鼓励回购/增持、鼓励并购,资本市场成为重要的工具。   经济政策端:鼓励消费、发债支持设备更新/采购等。   国际形势:美国大选落地带来国际形势变化可能影响出口。   投资思路:   医疗硬科技:硬设备/硬耗材/创新药,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开立医疗、华大智造、亚辉龙等;惠泰医疗、迈普医学等;泽璟制药、新诺威、恒瑞医药、康方生物、科伦药业、绿叶制药、艾迪药业等;   医疗消费:眼科、口腔、体检、医美等,医疗服务(爱尔眼科、通策医疗、美年健康、固生堂、普瑞眼科等)、中药OTC(同仁堂、云南白药、华润三九、东阿阿胶、马应龙、贵州三力等)、家用器械(可孚医疗、三诺生物、鱼跃医疗等);   出海(海外业务占比相对较高):迈瑞医疗、新产业、美好医疗、怡和嘉业、安杰思、南微医学、九安医疗、科兴制药、亿帆医药、君实生物、康哲药业、凯莱英、康龙化成、药康生物、甘李药业等;   大国央企医药企业做大做强:天士力、中国医药、重药控股、环球医疗、华润三九、国药控股等标的。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7页
      2024-12-27
    • 医药生物行业2024年12月投资策略:持续推荐创新药械,并关注医疗设备投资机会

      医药生物行业2024年12月投资策略:持续推荐创新药械,并关注医疗设备投资机会

      化学制药
        12月医药行业投资策略   需求端: 医药行业需求增长稳定, 且呈现需求升级的趋势。 2019-2023年, 我国卫生总费用从65196亿元增长至90578亿元, CAGR为8.6%, 高于名义GDP复合增速; 2019-2023年国内医疗机构诊疗量复合增速为5.4%, 从价格的角度来看, 虽然面临控费的整体压力以及集采、 技术进步等因素导致存量产品的价格体系坍塌, 但由于诊疗结构的变化和创新产品相对价格更高, 疫情后医疗保健领域的价格水平整体保持稳定, 价格小幅增长, 展现出国内医疗需求持续升级的大趋势。   供给端: 行业正经历较为剧烈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有望于25年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 2019年以后行业亏损比例逐年提升, 今年已经稳定在30%以上, 医疗行业持续受到宏观经济、 地缘政治、 医保控费政策、 疫情后遗症、 行业规范化整顿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龙头公司在这一轮行业出清周期中体现出较强的韧性, 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 在行业见底回升后, 将展现更强的竞争力。   支付端: 多元化支付体系有望推动卫生总费用在GDP中占比持续提升。 医保支出在卫生总费用的占比有望维持25-30%的水平, 在经济复苏及政策鼓励的背景之下, 商业健康险、 财政支出、 个人支出占比有望在未来几年提升, 创新药、 创新医疗器械、 医疗设备、优质医疗服务有望受益于多元化支付体系带来的购买力提升。   政策端: 药品及器械集采接近尾声, 服务端改革将是最后一环。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将是25年医保改革重点, 也是DRG/DIP2.0政策大框架之下的医保改革最后一环; 医疗行业规范化整顿肃清行业环境, 有利于行业健康、 规范发展; 设备更新政策在24年落地慢于预期, 有望在财政政策的支持下加速落地; 创新药、 创新器械在医保腾笼换鸟+商保增量支持的推动下, 将是国内医药产业升级的主体脉络。   投资建议: 国内医疗需求持续升级, 宏观经济有望逐步回暖, 在地缘政治扰动之下, 国家有望加大对于自主可控的支持力度, 建议优先配置创新药、 创新器械、 医疗设备等细分行业, 同时建议关注AI医疗、 并购重组等带来的主题投资机会。   推荐标的: A股: 迈瑞医疗、 药明康德、 爱尔眼科、 联影医疗、 新产业、 华润三九、 特宝生物、 智翔金泰-U、 美好医疗、 开立医疗、爱博医疗、 艾德生物、 澳华内镜、 药康生物; H股: 科伦博泰生物-B、 康方生物、 和黄医药、 康诺亚-B、 爱康医疗。   风险提示: 研发失败风险、 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 地缘政治风险、 政策超预期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4页
      2024-12-27
    • 医疗器械行业:新政策下医疗器械市场及院端趋势洞察

      医疗器械行业:新政策下医疗器械市场及院端趋势洞察

      医疗器械
        在经历疫情以及相关医疗卫生政策的带动和刺激后,2023年以来国内医疗器械发展进入平稳状态。   供给端:发改、工信和药监等部门出台政策引导国内医疗器械研发生产走向高端化,加速创新发展与应用。   需求端:在医保控费的大背景下,集中化、规范化采购成为医疗器械采购/配置和升级更新的重要手段和要求。   国内医疗器械整体市场近三年来增长放缓,2024年上半年市场规模同比下降8%,主要是医疗设备领域市场需求被压制影响所致。   在经历2020-2023年疫情、贸易管制等因素影响后,2024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器械贸易继续保持出口顺差,其中医用耗材、IVD出口均增长超过6%。预计全年医疗器械出口额将高于去年,时隔三年后实现出口贸易增长。   医疗设备:国内市场短期显著承压,大部分领域受医疗反腐影响招投标放缓,医院存在“采购犹豫”情况。医学影像设备、外科手术设备出口增长一定程度上缓解内需压力,生命支持设备国内及出口市场出现双下降。
      北京医装数胜科技
      32页
      2024-12-27
    •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第五批耗材集采开标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第五批耗材集采开标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SW医药生物行业跑输同期沪深300指数。2024年12月13日-2024年12月26日,SW医药生物行业下跌6.67%,跑输同期沪深300指数约5.65个百分点。SW医药生物行业三级细分板块中,全部细分板块均录得负收益,其中医院和原料药板块跌幅居前,分别下跌8.97%和8.60%;血液制品和中药板块跌幅较少,分别下跌4.05%和4.82%。   行业新闻。12月19日上午,第五批国采天津开标。与去年第四批国采相同,本轮国采依然保持高中选率,此次入选的24家企业中,23家企业都有产品中选,企业中选率达到96%,产品中选率也超过90%。本次集采人工耳蜗类耗材需求量共1.1万套,5家企业中选,包括奥地利美迪医疗、和澳大利亚科利耳等外资企业,以及上海力声特、浙江诺尔康等内资企业。外周血管支架类耗材需求量共25.8万个,18家企业中选。   维持对行业的超配评级。近期,医药生物板块出现显著回调,全部细分板块均录得负收益,此前反弹较大的医院细分板块跌幅居前。此前,第十批集采正式开标,部分产品降幅较大,后续建议继续关注创新药等板块的投资机会。关注板块包括医疗设备:迈瑞医疗(300760)、联影医疗(688271)、澳华内镜(688212)、海泰新光(688677)、开立医疗(300633)、键凯科技(688356)、欧普康视(300595);医药商业:益丰药房(603939)、大参林(603233)、一心堂(002727)、老百姓(603883)等;医美:爱美客(300896)、华东医药(000963)等;科学服务:诺唯赞(688105)、百普赛斯(301080)、优宁维(301166);医院及诊断服务:爱尔眼科(300015)、通策医疗(600763)、金域医学(603882)等;中药:华润三九(000999)、同仁堂(600085)、以岭药业(002603);创新药:恒瑞医药(600276)、贝达药业(300558)华东医药(000963)等;生物制品:智飞生物(300122)、沃森生物(300142)、华兰疫苗(301207)等;CXO:药明康德(603259)、凯莱英(002821)、泰格医药(300347)、昭衍新药(603127)等。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产品降价,产品安全质量风险,政策风险,研发进度低于预期等。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8页
      2024-12-27
    • 中国肝癌早筛行业市场规模测算逻辑模型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中国肝癌早筛行业市场规模测算逻辑模型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医疗器械
        1. 肝癌早筛市场规模(结论图)   2. 肝癌早筛市场规模   3. 中国人口数量   4. 中国人群肝硬化标化患病率   5. 中国乙肝病毒感染率   6. 中国丙肝病毒感染率   7. 中国肝癌早筛人群数   8. 高危人群肝癌早筛频率   9. 高危人群肝癌早筛渗透率   10. 肝癌早筛单次检测价格   11. 溯源信息链接引用   12. 法律声明   13. 头豹研究院简介
      头豹研究院
      18页
      2024-12-27
    • 基础化工行业双周报:年内配额持续消耗,制冷剂价格涨势明显

      基础化工行业双周报:年内配额持续消耗,制冷剂价格涨势明显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截至2024年12月26日,中信基础化工行业近两周下跌6.49%,跑输沪深300指数5.47个百分点,在中信30个行业中排名第19;中信基础化工行业月初以来下跌3.79%,跑输沪深300指数5.6个百分点,在中信30个行业中排名第26。   化工产品涨跌幅:重点监控的化工产品中,最近一周价格涨幅前五的产品是R125(+10.53%)、R410a(+7.69%)、R134a(+6.25%)、R32(+6.17%)、MIBK(+3.85%),价格跌幅前五的产品是液氯(-19.14%)、维生素A(-9.77%)、顺酐(-9.58%)、盐酸(-7.37%)、磷酸一二钙(-4.82%)。   基础化工行业周观点:近期制冷剂价格普遍上涨,主要受年底配额消耗导致行业库存降低等因素的影响。今年年底行业的低库存有望为明年的   制冷剂市场打下良好开局,在目前涨价趋势下,空调制冷剂一季度长协价格有望维持高位。展望2025年,制冷剂供给端依然受限,同时,下游家电、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或将延续,制冷剂需求有望维持景气,而后续随着2025年二季度空调备货旺季的临近,制冷剂价格有望高位运行,建议关注三美股份(603379)和巨化股份(600160)。   2025年我国财政和货币政策有望共同发力,叠加消费刺激政策的接续,化工下游需求改善值得期待;同时,目前行业盈利磨底,企业新增产能意愿有望减弱,叠加此前重要会议强调防内卷,行业供给压力有望逐步趋缓,供需格局有望逐步向好。除了制冷剂之外,细分领域方面还建议关注(1)综合优势明显、业绩稳健的龙头公司万华化学(600309)、华鲁恒升(600426);(2)以旧换新补贴政策下,家电、汽车需求有望继续改善,建议关注下游应用领域中家电、汽车占比较大的改性塑料板块,个股建议关注行业龙头企业金发科技(600143);(3)前期价格上涨的三氯蔗糖,个股建议关注行业龙头金禾实业(002597);(4)海外需求旺盛,国内企业扩产、销量增长的轮胎板块,个股关注森麒麟(002984);(5)行业集中度高、竞争格局良好的涤纶长丝板块,个股建议关注桐昆股份(601233)和新凤鸣(603225);(6)磷矿石供   需维持紧平衡的磷化工板块,个股建议关注云天化(600096)和川恒股份(002895)。   风险提示:能源价格剧烈波动导致化工产品价差收窄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房地产、基建、汽车、家电需求不及预期风险;部分化工产品新增产能过快释放导致供需格局恶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贸易摩擦影响产品出口风险;海运费波动影响出口风险;天灾人祸等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2页
      2024-12-27
    • 中药板块及医药流通板块投资策略:厚积薄发,静候繁花绽放

      中药板块及医药流通板块投资策略:厚积薄发,静候繁花绽放

      中药
        核心观点   中药:主线清晰,三条赛道可布局,三个主题需关注   中药板块三季度各方面因素下业绩有所承压,但长期趋势并没有改变,投资需要把握季度波动带来的投资分化。我们认为后续中药投资策略紧握3条赛道,抓住3个主题   三条赛道:   品牌OTC。OTC产品品牌相对重要,选择特色领域有品牌、后续有催化的公司。相关标的佐力药业、贵州三力、羚锐制药、寿仙谷、特一药业、桂林三金等。   中药老字号。老字号作为中药板块稀缺资源,其品牌力逐步彰显,并且老字号名贵中药品种具有提价效应,在后续中药材价格稳定回落后,利润增厚有望进一步兑现。相关标的:云南白药、片仔癀、同仁堂、广誉远、东阿阿胶等。   中药创新药。由于24年上半年基数影响以及行业的各项调整,导致业绩承压,但中药创新热度较高,预计未来迎来获批或者临床推进期,关注中药创新药机会,相关标的康缘药业、以岭药业、天士力、方盛制药、新天药业等。   三个主题:   国企改革。中药板块为典型的中特估概念,并且国企比例较高,国企改革下国企中药公司也纷纷提出新的要求,未来业绩体现值得预期。代表性标的天士力、云南白药、同仁堂、东阿阿胶、华润三九、昆药集团、太极集团、达仁堂、康恩贝、广誉远、江中药业、九芝堂等。   预期落空的政策推进。基药目录:22年推迟到今年,推进进度一直被推后压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推进迎来曙光,预计24年会有推进,届时独家中药获批基药可能带来放量,相关标的康缘药业、济川药业、天士力、贵州三力、方盛制药、盘龙药业、一品红等。   预期改善+事件驱动。2024年利空出尽,2025年逐步业绩反转公司。由于行业性、基数等因素,导致上半年业绩承压,股价合理偏下,2025年业绩上或者事件上有望逐渐改善的标的。济川药业、贵州三力、天士力、太极集团、昆药集团、新天药业、九芝堂等。   药店:逐步好转,等待时机   2024年前三季度,连锁药店面临市场及行业竞争加剧、消费意愿低迷、消费者行为改变、商品利润空间压缩、门诊统筹政策推行不一等短期挑战,导致净利润下降、业绩承压。然而,这些因素影响是短期的,随着市场逐步复苏,医药零售板块有望迎来板块性机会。   选股上,目前上市的7家上市药房走在市场前列,复苏也会成为板块性机会,大型连锁建议关注益丰药房、大参林、老百姓、一心堂;后起区域龙头建议关注健之佳、漱玉平民、华人健康。   医药流通:把握国企改革下经营提升,拥抱中游多元化业务   医保预付有望改善应收账款回款,叠加利率下行+融资多元化改善财务状况,行业逐步出现有利变化。从收入体量上看,流通企业占据大头,而其中国企优势更为明显。随着集采逐步落地、医院服务恢复、利率低位,叠加国企改革下的经营改善。   选股上,关注国企低估值标的。相关标的:国药控股、华润医药、上海医药、国药一致、国药股份、中国医药、重药控股等。   风险提示:政策不确定性;原材料供应波动的不确定性;市场竞争程度的不确定性。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5页
      2024-12-27
    • 2025年医药行业投资策略:新旧交替,寻找增量

      2025年医药行业投资策略:新旧交替,寻找增量

      化学制药
        回顾:近四年是医药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节点   从2021年2月医药生物(SW)指数见顶以来,本轮医药调整周期时间跨度超过3.5年,累计最大跌幅达到50.9%,时间跨度和累计跌幅均追平2015-2018年调整周期。底层原因在于近四年是医药行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节点,医保、医药和医疗“三医”联动,集采、国谈、DRG/DIP、公立医院改革等政策密集出台,伴随医药行业整体增速降档,细分行业持续分化。当前时点,医药行业几个边际变化:一是老龄化不断加深;二是医药业绩基本面逐渐走出新旧发展动能转换低谷;三是医药收缩性政策边际影响减弱,支持性政策效应开始释放;四是市场出清充分,包括估值出清和持股结构等方面。   策略:寻找增量——创新增量、替代增量与需求增量   我国医疗消费还有较大增量空间,这是医药投资的一切逻辑基础。医疗消费增量源泉来自老龄化大趋势下,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2023年,我国卫生总费用GDP占比为7.2%,低于全球平均水平3.0pct左右,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12%左右的占比,整体层面增量空间依然较大。同时,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关键节点时分,分化成为医药行业显著特点,在细分行业和标的选择策略上,建议从增量的角度寻找投资机会,一是创新增量(创新产业链中的创新药和CXO),二是替代增量(眼科耗材&化学发光IVD),三是需求增量(血液制品、医疗设备)三个大方向。   创新产业链:政策全链条支持创新药,研发进入收获期   支持性政策《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顶层设计出台,政策从临床审评、医保/商保支付、入院配备、价格形成、投融资等全链条“真支持”药械创新。经过多年高强度研发投入,当前国产创新药逐渐进入收获期,一是上市品种逐渐丰富和销售规模的放大,部分创新药企逐渐实现盈亏平衡,实现研发-销售-研发经营闭环;二是国内创新药企和管线越来越多受到MNC药企的青睐,整体收购或管线海外授权(license-out)交易频出,总体交易和首付款金额明显提升,为创新药企带来宝贵现金流。CXO行业经历估值回调和大订单出清,地缘政治影响趋于缓和,在手订单恢复增长,行业边际改善。聚焦出海&研发销售闭环创新药企与CXO头部企业。   医疗耗材:集采降价出清下的加速国产替代   应采尽采是医疗耗材行业的发展趋势。国家带量采购落地后,耗材单价和覆盖地区对价格的影响基本出清;带量采购将国内外企业价格下拉至同一水平,进口产品渠道利润下降推动经销商向国产靠拢,加速国产替代进程,关注耗材集采降价出清后的国产替代机会。2025年主要聚焦:1.人工晶状体集采的降价影响有望于2025年H1出清,关注国产替代和高端产品占比提升推动的量价齐升机会。2.化学发光试剂第三次集采有望于2025年初落地,基本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和大部分试剂,集采对行业的降价影响结束,化学发光行业的存量替代空间广阔,关注国内龙头的国产替代机会。   血制品:打开浆量提升空间,业绩再入增长快车道   重视血制品的独特行业特性:高壁垒、寡头垄断及供需偏紧。近年来,国内血液制品企业的收购兼并事件迭起,行业内并购与国资、产业资本并购进入血制品行业行为日益增多,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从2023年开始,血制品行业采浆量快速增长,奠定血制品行业业绩再入增长快车道的物质基础;凝血产品线的补齐,推动血制品企业吨浆产值提升。选股策略上,建议浆量优先,兼顾产线;标的推荐华兰生物、天坛生物。   医疗设备:延迟的采购需求恢复   受医疗反腐的影响我国医疗设备招标采购处于停滞状态,2024H1全国医疗设备中标总金额约为520亿元,下降35%;其中24Q1和24Q2分别同比下滑约45%和27%;我国医疗设备招标采购明显受到影响,设备更新需求被积压。2024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为医疗设备行业招标采购带来了增量资金,各地政府积极响应;至2024年11月医疗设备招标采购出现了明显上扬;随着设备更新资金的陆续落地,医疗设备行业被积压的招标采购需求有望得到释放。   风险提示: 1、控费政策超出预期风险。仿制药集采与医保谈判均涉及药品价格,如果控费政策压力超出预期,将长期压制医药价格。 2、国产替代不及预期风险。化学发光、高值耗材国产化率均较低,如果政策推动国产替代效果不及预期,将降低国产耗材类公司业绩预期。 3、药品生产质量风险。医药是质量严控特殊产品,生产质量是第一生命线,如果发生药品质量问题或者生产存在合规风险,有可能药企将被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或产生更严重的后果。 4、投融资恢复不及预期风险。投融资关系创新药企现金流支持,如果投融资长期恢复不及预期,将不利于创新药研发。 5、系统风险。
      诚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6页
      2024-12-27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