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3399)

    • 化工行业周观点:炭黑、有机硅,势如破竹

      化工行业周观点:炭黑、有机硅,势如破竹

      化工行业
        投资要点   板块回顾:截至本周四(11月26日),中国化工产品价格指数(CCPI)为4291点,较上周4236点上涨1.3%,化工(申万)指数收盘于3589.13,较上周下跌1.19%,落后沪深300指数1.02%。本周化工产品价格涨幅前五的为丙烯腈(28.71%)、丙烯酸异辛酯(16.00%)、丙烯酸丁酯(15.15%)、有机硅DMC(13.79%)、二甲基硅油(13.33%);本周化工产品价格跌幅前五的为维生素K3(-16.44%)、维生素D3(-16.08%)、天然气现货(-15.23%)、聚合MDI(-14.12%)、苯乙烯(-9.78%)。   核心观点:本周国际油价在疫苗进展相关消息和预期OPEC推迟增产期限的背景下继续持续上涨,WTI主力合约期货价格均价为43.5美元/桶,较上周均价上涨2.4美元,布伦特均价为46.3美元/桶,较上周均价上涨2.7美元,市场等待11月30日OPEC会议和12月1日OPEC+会议,普遍期待OPEC+将会把原本从2021年1月1日起上调原油产量至200万桶/日的计划推迟3个月,但仍有不少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当前减产协议应该延长更多时间或者需要进一步减产,另外据EIA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原油库存意外低于预期,也为国际原油市场提供了一定支撑。另一方面,美国大选结果进一步明确,这有助于推进需求恢复预期,因此国际原油期货继续上涨至近8个月来最高。本周国内化工产品价格继续大幅上涨,有机硅中间体及各种硅橡胶、硅油,炭黑等产品价格周度涨幅均在10%以上。我们可以看到本轮化工产品的普遍大幅上涨,是在国内终端需求大幅复苏及下游补库存周期的大背景下,同时由于国外二次疫情导致部分海外化工装置的不可抗力或停产,导致了国内化工产品的海外订单需求进一步提升,同时由于上半年国内疫情及原油价格的暴跌,国内多数化工产品价格上半年下跌到历史低位,导致了行业较低的开工率,引发了化工产品被动去库存,目前多数化工产品库存水平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同时国内经济复苏导致下需求旺盛,部分细分行业海外订单排至明年一季度,而明年国内企业及下游环节也将进入补库存周期,国际油价也处于长周期上行通道,我们继续看多化工行业景气度的持续上行,近期重点关注炭黑、有机硅、钛白粉、氨纶等产品价格的上涨趋势及相关弹性标的。   三季度以来国内炭黑价格持续上涨,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轮胎产业链的高景气度和焦化-炭黑产业链的去产能和低开工率。本周山东地区N330炭黑主流出厂价格在6800-7200元/吨,山西地区N330炭黑主流价格上涨至6700-7000元/吨,较上周均价上涨300-400元/吨,卓创资讯测算目前行业毛利约1500元/吨,6月初以来国内炭黑价格上涨超过50%。本周行业平均开工率65%左右,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政策要求严格,炭黑主产区京津冀及汾渭平原等地区部分炭黑企业开工负荷限产,部分大型企业开工限产2成以上,严重地区炭黑企业开工限产5成,未来炭黑企业开工率预计还将下滑,截止10月底炭黑行业库存为12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62%,环比下降22%,未来库存水平仍然有望持续走低。下游全钢胎山东地区开工率在73%左右,较去年同期上涨约5个百分点,国内半钢胎企业开工率在70%左右,较去年同期上涨3个百分点,同时海关数据显示,9月份中国轮胎出口量,保持同环比双增长,外贸出口形势向好。受山西去焦化企业产能影响,原料煤焦油价格保持强势,10月以来主产区煤焦油累计调涨350-4000元/吨左右,目前山西、河北地区煤焦油价格约2750-2800元/吨,目前北方地区已经进入取暖季,将对煤焦油-炭黑行业开工率有所影响,在下游轮胎行业较高开工率的背景下,炭黑价格有望继续上涨,12月份行业预期与轮胎厂家新单将上涨800-1000元/吨,届时行业平均毛利将达到1500-2000元/吨,重点推荐【黑猫股份】,公司是国内炭黑龙头,产能110万吨,国内第一、全球第四。炭黑价格每上涨100元/吨,业绩增厚0.7亿元,业绩向上弹性空间巨大。   风险提示:大宗产品价格下滑的风险;原油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化工产品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0-11-27
    • 医疗行业:从ESMO看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的竞争格局

      医疗行业:从ESMO看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的竞争格局

      医疗行业
        在今年2020年的ESMO Asia(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亚洲年会)上,东曜药业和复宏汉霖分别发布了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的III期临床的数据,此外,还有信达生物发布了贝伐珠单抗与PD-1联用作为一线治疗肝癌的III期临床数据。近年来,我们看到更多中国药企选择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披露药品的试验数据,国际化趋势明显。   复宏汉霖:复宏汉霖发布了贝伐珠单抗HLX04在中国结直肠癌患者中的3期临床研究(HLX04-mCRC03)数据。试验结果表明,HLX04作为mCRC的一线治疗药物方面表现出与原研相似的疗效和安全性。第36周的PFS为46.4%(n=338)vs.原研组的50.7%(n=337),差异为-4.2%(90%CI:-10.6%,2.1%),在等效性界值内(-11%,15%)。治疗组之间的安全性、免疫原性特征相似。   东曜药业:东曜药业发布了贝伐珠单抗TAB008治疗NSCLC上的3期临床试验数据。试验结果表明,TAB008在疗效、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参数方面与原研安维汀贝伐珠单抗类似。TAB008组的ORR为55.957%,Avastin安维汀的ORR为55.720%。TAB008和Avastin组的严重不良事件(AEs)发生率为37.55%和34.32%。   信达生物:信达生物发布了ORIENT-32的3期研究的结果,使用BYVASDA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与PD-1(TYVYT信迪利单抗注射液)联用治疗晚期不可切除肝细胞癌(HCC),对比索拉非尼作为一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该试验共纳入571名患者,与索拉非尼组相比,PD-1和贝伐组显示全死因死亡率降低43.1%(HR0.569,95%CI:0.431-0.751,P<0.0001);中位OS还未到达vs.索拉非尼组10.4个月;中位PFS为4.6个月vs.索拉非尼组2.8个月。   生物类似药市场潜在竞争激烈,集采利好新进入者:中国的贝伐珠单抗市场的潜在竞争激烈,除了一家原研和两家国产生物类似药的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已上市,目前有6家申报上市的公司。我们预计这6家公司获批时间应相差不大,大约在2021年中。这也会为生物类似药集采增加更多参与者。我们估算贝伐珠单抗在2021年医院的使用量约为3.2百万只,根据集采规则,中选企业数目不同平均每家中标药企可获得的贝伐珠单抗集采数量有所差异。我们预计集采价格将会继续下降20-30%,但不会达到前几轮的降幅水平。4家以上企业进入集采,降价30%的情况下概率较高,每家中标企业的年销售额将会是5.4亿元。此外,我们通过对广生堂两款药品进入集采后的案例分析得出,集采对新进入者的药品销量与收入均有帮助,政府集采模式降低了销售费用的投入,因此虽然毛利水平低,但整体而言将提升公司利润。
      浦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
      10页
      2020-11-27
    • 医保专题分析报告:2019年各省医保收支分析

      医保专题分析报告:2019年各省医保收支分析

      医疗行业
        报告摘要:部分省份医保收支压力较大   医保作为核心支付主体,在医疗体系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根据2020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9年中国卫生总费用约6.58万亿元,同比增长11.4%。2019年参加全国基本医保13.54亿人,全国医保收入2.44万亿元(同比增长10.2%),全国支出2.09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医保基金约占整体医疗卫生总费用的40%左右,作为最核心的支付主体,且医保覆盖人群较多,医保在整体医疗体系中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   2019年各省医保收支概览:   职工医保参保人数占整体比例——上海最高:可以用于大致衡量区域内整体人口结构和就业情况,2019年全国平均值为24%,其中上海、北京为全国最高(超过80%),而最低为贵州(不足12%)。   在职退休比——黑龙江最低:是较好衡量职工医保参保人群结构和收支压力的指标,2019年全国在职退休比为2.78,全国最高的省份是广东(7.33),最低的省份是黑龙江(1.32)。   医保整体收支情况——广东收入最高:分省份收入看,2019年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和北京整体医保收入超过1500亿元,广东最高(2178亿元)。分省支出看,广东仍最高(1764亿元),7个省份支出超过1000亿,前十大省份支出规模占全国支出规模的58%,而后15位合计仅23%。   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结余率——居民医保结余压力较大:各省职工医保整体结余整体情况较好,2019年结余率约20%;2019年居民医保当年结余率为4%,各省居民医保结余率波动较大。   三条主线布局长线机会。1)稳健增长的医保支付相关产品(基础性、治疗性的产品或服务),2)蓬勃发展的商保或自费相关产品(消费类、升级类产品或服务),3)优质民营医疗服务   风险因素:医保收入不及预期,医保收支压力加大,医保政策实施落地不及预期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5页
      2020-11-26
    • 2021年基础化工行业年度投资策略:继续拥抱顺周期,布局优质赛道龙头

      2021年基础化工行业年度投资策略:继续拥抱顺周期,布局优质赛道龙头

      化工行业
        主要观点   我们的投资主线分为顺周期核心资产及优质赛道两条主线。顺周期核心资产重点关注α属性强的龙头企业、β改善的化纤、炭黑等领域及油价中枢提升受益的烯烃龙头;优质赛道主要聚焦近消费端及国产替代空间较大领域。基于行业整体现状,我们维持基础化工行业“中性”评级。   疫情影响消退,行业库存去化良好   行业业绩方面,基础化工行业营收及利润总额受COVID-19影响,在2020Q1季度有大幅下滑,随着国内疫情得到较好控制,累计业绩同比降幅大幅缩窄,呈现深V反转。从行业存货情况来看,从行业存货情况来看,化学原料制造业库存去化较好,尽管产品价格环比有所回升,但库存仍持续下降,其中化学原料制造业行业库存为近三年来低位,有望在未来1-2年进入新一轮补库存周期。化工品价格方面,2020年初受COVID-19全球爆发影响,国际原油与大宗化工品价格再度暴跌。进入5月,国内疫情影响基本消退,原油价格底部回升,国内大宗品价格先后出现恢复,中国化工产品价格指数(CCPI)逐步提升,但截至9月初仍为2016年以来底部。Q4季度以来,受全球化工品库存持续下滑,海外需求逐步回暖及疫苗研发进程良好等因素刺激,化工品价格逐步回暖,且部分海外订单回流国内造成了一些行业短暂的供需失衡,进一步加速了化工品价格回暖,CCPI指数开始大幅提升。   顺周期核心资产:β改善趋势不改,龙头α属性凸显   基于通胀预期强、行业β趋势向好、龙头α属性优异及行业及化工材料行业的发展大周期,我们建议关注顺周期中α属性强的龙头企业(万华化学、华鲁恒升、扬农化工、龙蟒佰利、三友化工等),β改善的化纤板块(桐昆股份、新凤鸣、华峰氨纶等)、炭黑行业(黑猫股份等),油价中枢提升受益的烯烃龙头(宝丰能源、卫星石化等)。重点关注万华化学、华鲁恒升、龙蟒佰利。   优质赛道龙头:顺应趋势改变,关注国产替代空间   我们认为化工及新材料领域的优质赛道较多,主要集中在近消费端及新型材料等领域。从赛道的成长确定性上来看,消费属性较强的领域拥有稳定的下游增长,β比较有保障;国产替代领域主要看中产品的替代空间,进口依存度较高的领域有望受益于存量替代及获取增量份额的双重红利。我们建议关注代糖领域(无糖化大趋势,标的:金禾实业等)、化妆品领域(线上高增长、国产品牌成长,标的:珀莱雅、科思股份等)、化工品物流(危化品运输专业化趋势及政策趋严,标的:密尔克卫等)、胶粘剂(国产替代提速,标的:回天新材、硅宝科技等)、特种表面活性剂(国产替代提速,国内消费市场增量空间大,标的:皇马科技)、碳纤维(国产突破型号增多,民用提速,标的:光威复材、中简科技等)、半导体材料(化学耗材到物理耗材逐步突破,晶瑞股份、鼎龙股份、安集科技等)、尾气处理材料等(国六标准实施,标的:万润股份、奥福环保等)。重点关注金禾实业、皇马科技、光威复材。   风险提示   原油价格出现大幅波动;下游需求不振;化工企业重大安全事故及环保事故;政策出现变动;系统性风险。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3页
      2020-11-26
    • 精研科技VS东睦股份:MIM产业链增长驱动力是什么?

      精研科技VS东睦股份:MIM产业链增长驱动力是什么?

      化工行业
        今天我们要研究的这条产业链中的两家龙头,其在经历了2019年大幅度上涨之后,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大幅下杀,均近乎腰斩。   龙头A公司,2019年以来,从低点18.37元一度涨至120.46元,涨幅超过550%。然而,自2020年7月以来,从峰值回调至目前61.84元,跌幅达48.66%。   龙头B公司,2019年以来,从低点的6元涨至高点15.47元,涨幅超过157%。目前9.32元,较高点也跌去近40%。   这条产业链就是——MIM(金属粉末注射成型,metalinjectionMolding)。这是消费电子领域不太受大众关注的赛道,但如果你关注华为和三星的新款折叠屏手机,那么这条产业链,将是一个很难逃避的领域。因为,折叠屏铰链、多摄像头和升降式摄像头支架,都要用到MIM技术。
      并购优塾
      21页
      2020-11-26
    • 化工行业研究周报:有机硅价格持续上行,VC、硝酸启动涨价

      化工行业研究周报:有机硅价格持续上行,VC、硝酸启动涨价

      化工行业
        本周重点产品价格跟踪点评   本周 WTI 油价上涨 5.03%,为 42.15 美元/桶。   重点关注子行业:有机硅上涨 20.8%、 乙二醇上涨 5.4%、 醋酸上涨 5.1%、 TDI上涨 2.4%、 DMF 上涨 2.2%;纯碱中轻质纯碱下跌 0.6%、重质纯碱维持不变。本周涨幅前五子行业: 维生素 C( 29.3%)、 硝酸( 27.3%)、 PS( 26.8%)、 辛醇( 25.1%)、( 21.6%) 和有机硅( 20.8%)   维生素 C: 疫情推动需求大幅增长,前三季度 VC 出口 15.3 万吨,达到去年全年水平,库存低,厂家提高报价。预计价格仍将稳步上涨。   有机硅: 需求方面,内需强劲增长,有机硅供应偏稳。供给端:目前中天化工预计停车时间较长,其余企业装置开工负荷相对正常。   硝酸: 主力下游苯胺、 TDI、中间体等刚需尚可。供给端开工欠佳,受秋冬大气污染防治影响,部分厂家装置减产或短线停车,市场投放量骤减,场内货源供应十分吃紧。   PS: 下游购买刚需为主。供给端市场部分货源供应偏紧,贸易商惜售情绪主导,报盘重心亦跟随走高。   辛醇: 下游预售订单较多,存一定刚需。供给端辛醇开工率 76.6%,周产量36563 吨,库存低位, 厂家生产积极性高涨。   本周化工板块行情表现   基础化工板块较上周上涨 2.01%,沪深 300 指数较上周上涨 1.78%。基础化工板块跑赢大盘 0.23 个百分点,涨幅居于所有板块第 15 位。 据申万分类,基础化工子行业涨幅较大的有: 维纶 12.6%,炭黑 7.11%,涤纶 5.33%,纯碱5.08%,氨纶 4.7%。   重点子行业及公司观点   ( 1) 疫情导致国外订单回流国内,纺织服装需求明显回升,化纤染料等涨价,继续看好粘胶板块,推荐龙头三友化工。( 2) 当前疫情冲击的全球生态背景下,中国粮食系统在国际贸易、环境和公共卫生等因素影响下,承受新的压力,供应链体系受到干扰,强化整个粮食系统的抗风险能力至关重要,农药是农业生产的必要生产资料,保障农产品供应的主要手段之一。现处国内外农药行业淡季,关注印度疫情发展, 以及国内农药出口市场影响。重点推荐一是产业链一体化、技术及单品竞争优势突出的细分领域龙头扬农化工、利尔化学;二是建议关注制剂企业安道麦,以及利民股份和广信股份。( 3)国际车厂加码电动汽车,疫情短期影响不改行业中长期趋势,继续推荐业绩超预期的锂电材料龙头新宙邦。( 4)柴油车国六推行致沸石需求高增长, OLED 业务进入业绩释放期,推荐万润股份。( 5) 长期看好龙头万华化学(大乙烯投产临近,疫情结束后 MDI 重回提价周期)、 华鲁恒升(产品价格周期底部,新项目陆续投放)。   风险提示: 油价大幅波动;重大安全事故;环保政策的不确定性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1页
      2020-11-24
    • 医疗行业:月子中心研究——政策利好,居民收入增加,月子中心前景良好

      医疗行业:月子中心研究——政策利好,居民收入增加,月子中心前景良好

      医疗行业
        月子中心是为需要产后照护的妈妈们提供专业护理的地方。月子中心为新妈妈们提供居住的场所,并且提供专人服务照顾其饮食起居,为其提供日常检查、催乳按摩服务和婴儿照护等一系列的服务。近年来,月子中心服务体系朝着专业性、科学性、系统性发展,伴随居民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月子中心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生育家庭认可,在全国多个区域加速扩张。头豹预计未来五年,中国月子中心行业仍将保持约16.9%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高速增长,到2023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01.8亿元人民币。   热点一:支付能力增强,母婴消费意识先进   居民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增强,市场成长空间大。2014年至2018年居民人均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占人均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从6.14%上涨至6.16%,反映居民注重改善生活质量,消费升级换代,生活方式转变。伴随居民对生活品质追求的提高,产妇对月子中心的消费意愿增强,月子中心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热点二:服务项目丰富,商业模式成熟   月子中心商业模式初步发展成熟,具备扩张能力。部分品牌月子中心服务项目体系成熟,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目前具有直营和连锁加盟的商业模式,月子中心可通过分支机构扩张提高市场渗透率,月子中心市场范围有望从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发展扩大。   热点三:线上与线下加速结合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样也为月子中心行业提升内部运营效率带来了契机,近年来月子中心线上营运模式逐步兴起。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商业模式丰富了月子中心的推广渠道,未来月子会所APP的功能将伴随月子中心产业链覆盖程度实现多元化发展。
      头豹研究院
      32页
      2020-11-24
    • 基础化工行业年度策略:周期景气回升,精选优质成长

      基础化工行业年度策略:周期景气回升,精选优质成长

      化工行业
        二季度以来,随着各行业全面复工复产以及外贸出口的恢复,我国宏观经济逐步复苏,化工行业景气亦迎来改善。三季度中信基础化工板块整体毛利率为21.64%%,同比提升1.77个百分点,环比提升0.87个百分点,盈利能力连续两个季度上行。今年受疫情影响,化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整体下滑,但龙头企业仍保持了扩产态势。未来行业集中度预计将进一步提升。随着化工下游需求的有望逐步复苏,供给面则在环保、安监等高压下保持收紧态势,化工行业景气度有望呈现复苏态势。   未来化工行业安全、环保监管仍将长期趋严,行业监管进入新常态,优质化工园区将成为稀缺资源。随着环保、安全等门槛将不断提升,具有产业链一体化、低成本优势、高产品质量的龙头企业有望持续提升市场份额,强者恒强的行业格局将继续持续。   关注周期景气提升的子行业。近年来涤纶长丝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产业链利润重心逐步下移。随着海外订单的转移以及海外需求的复苏,未来涤纶长丝行业景气度有望上行。农药方面,随着环保政策的不断收紧,我国农药行业供给将不断收紧,需求则有望在虫害等因素影响下有所拉动,带动行业景气的提升。   布局优质成长股的投资机会。受益芯片国产化的浪潮,未来电子化学品板块成长空间可观,确定性较强,建议关注具有国产化的电子化学品企业。2020年发改委和生态环境部发布新限塑令,各地实施方案也陆续出台。未来限塑令政策有望逐步落地,为可降解塑料产业打开需求空间。随着轻型汽车国六标准的实施,有望拉动尾气催化相关材料的需求,相关材料及催化剂企业有望受益。   维持行业“同步大市”的投资评级。投资策略上建议关注万华化学、华鲁恒升等一体化龙头企业,中泰化学、远兴能源等低估值优质企业以及涤纶长丝、农药、电子化学品、可降解塑料以及汽车尾气处理材料相关企业。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复苏不及预期;行业扩产力度超出预期;环保政策力度不及预期
      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2页
      2020-11-24
    • 化工行业2020年11月第3周周报:产品涨价潮持续,全面推荐化工顺周期板块

      化工行业2020年11月第3周周报:产品涨价潮持续,全面推荐化工顺周期板块

      化工行业
        本周板块表现:本周上证综指报收3377.73,本周累计上涨2.04%,深证成指本周上涨0.71%,化工板块(申万)上涨2.12%。   本周化工板块分化明显,DMC、钛白粉行情显现:本周化工板块涨幅居前的个股有润禾材料、金浦钛业、新安股份、广信股份、新凤鸣、硅宝科技、泛亚微透、红宝丽、桐昆股份、青松股份、宝丰能源。其中,受益于DMC景气度高企,新安股份、硅宝科技等有机硅标的持续上涨;钛白粉库存偏紧、主流厂家挂牌价持续上调,金浦钛业、龙蟒佰利等钛白粉标的涨幅居前;此外,服装出口外贸持续好转,化纤相关标的新凤鸣、桐昆股份强势上涨。   库存周期推动涨价潮,经济复苏预期提振市场情绪:本轮周期回升的逻辑是疫情的冲击持续削弱海外生产力,叠加国内前期供给侧改革、环保核查等阶段性影响,导致只有国内部分生产力能够满足全球需求的库存周期见底过程。年初国内疫情的影响使得企业的扩产节奏按下暂停键,虽然悲观情绪在2月份以后得到持续修复,但原材料和产成品库存尚未明显反弹,化工品出现涨价潮,价差持续拉大。随着全球新冠疫苗研发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全面复苏的预期不断抬升,化工顺周期板块有望维持强势。   重点化工品跟踪,液氯大幅上涨:本周对于我们监测的154类重点化工品,本周涨幅前五的产品有水合肼(+52.63%)、包衣维生素C(+25.0%)、丙酮(+19.1%)、醋酸丁酯(+16.3%)和环氧丙烷(+15.3%)。其中,由于水合肼原料烧碱、液氯、液氨价格均有上涨,推动水合肼在国内市场持续上涨。   投资建议:随着疫情对化工行业的影响逐渐减弱,处于周期底部的绩优化工股正在迎来反转,推荐顺周期白马股万华化学、龙蟒佰利、华鲁恒升、玲珑轮胎,以及技术壁垒高、成长确定性强的细分行业龙头昊华科技、新亚强、东材科技和震安科技。   风险提示:油价大幅波动,新冠疫情持续恶化,贸易战形势恶化。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页
      2020-11-23
    • 化工行业周观点:MDI市场持续回调,工业碳酸二甲酯涨势延续

      化工行业周观点:MDI市场持续回调,工业碳酸二甲酯涨势延续

      化工行业
        上周市场回顾:   上周中信行业指数中,基础化工板块上涨 2.29%,同期沪深300 上涨 1.78%,基础化工板块同期领先大盘 0.51 个百分点。石油石化板块上涨 2.98%,同期领先大盘 1.20 个百分点。其中,金浦钛业(34.44%)、新安股份(21.65%)、广信股份(17.93%)、硅宝科技(16.50%)和红宝丽(15.93%)位列涨幅前五,跌幅前五分别是:锦鸡股份(-15.75%)、多氟多(-11.95%)、新宙邦(-9.86%)、美联新材(-8.37%)和壶化股份(-8.20%)。   行业核心观点:   MDI: 十一月中旬起,国内 MDI 市场进入弱势整理状态。 上周国内 MDI 市场继续回调, 据百川数据显示, 11 月 20 日,国内纯 MDI 报价 27750 元/吨, 7 日环比下跌 4.31%, 30 日环比下跌 7.50%;聚合 MDI 报价 21056 元/吨,7 日环比下跌 4.16%,30 日环比下跌 1.25%。分地区来看,华南地区市场以观望状态为主,华东地区报价走低,华北地区则仍处于高位运行。考虑到目前下游企业高价抵触情绪仍较为明显,整体询盘度一般、成交量冷清,我们认为短期内国内 MDI 价格将维持高位回调状态,建议关注后续市场成交情况及相关龙头企业动态。   DMC: 上周国内碳酸二甲酯市场价格涨势延续, 据百川数据显示,11 月 20 日工业级碳酸二甲酯报价 13100 元/吨,7日环比增长 23.58%,30 日环比增长 14.81%,市场主流成交价集中在 13000-13400 元/吨之间。从需求端来看,下游企业依旧以刚需采购为主。从成本端来看,上周原材料环氧丙烷价格延续上涨趋势,对碳酸二甲酯价格起到了强力支撑作用。从供货端来看,目前厂家仍处于排单销售状态,现货供应偏紧。综合来看,我们认为短期内碳酸二甲酯将延续高位运行,建议关注相关龙头企业。   投资建议:近来疫苗方面利好消息频出,国内经济持续复苏进入顺周期阶段。化工作为典型的顺周期行业,在此背景下景气度持续上行,我们建议关注 2 条主线:1.顺周期下价格持续上涨的传统化工品及相关龙头企业;2.具有政策支撑的国产替代相关的新材料板块,如碳纤维、涉及 5G、半导体产业链的相关新材料。   风险因素: 海外疫情严峻、 国内多地疫情二次抬头、 MDI 下游高价抵触情绪明显、碳酸二甲酯现货供应偏紧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0-11-23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