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研究
  • 公司研究
  • 宏观策略
  • 财报
  • 招股书
  • 政策法规
  • 其他
行业分类:
  • 全部
  • 中药
  • 医疗器械
  • 生物制品
  • 化学制药
  • 中药
  • 医疗器械
  • 医疗服务
  • 医药商业
  • 化学制品
  • 医疗行业
  • 化学原料
报告搜索:
发布日期:
发布机构:

    全部报告(14332)

    • 化工:特斯拉确认磷酸铁锂,磷化工板块受益

      化工:特斯拉确认磷酸铁锂,磷化工板块受益

      化学制品
        事件点评   2021年10月21日,特斯拉在三季报中表示,将在全球范围内对标准续航版Model3和ModerlY新能源电动汽车,改用磷酸铁锂电池。这一消息意味着磷酸铁锂的技术路线进一步得到了特斯拉的确认。同时,在此之前特斯拉也在其二季报中表示,未来特斯拉将逐步转向采用磷酸铁锂电池方案。   特斯拉转型有可能引领全球新能源汽车电池发展新方向。当前全球新能源汽车电池以三元电池为主,但是磷酸铁锂电池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成本更低,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随着特斯拉对磷酸铁锂的认可,有望在全球范围内引发磷酸铁锂热潮,其他汽车厂商也会纷纷寻求磷酸铁锂路线。   中国在磷酸铁锂方面具有优势。第一,中国是全球发展磷酸铁锂电池最早的国家之一,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和人才储备;第二,中国磷酸铁锂电池市场发展远远领先于全球平均水平。2021年9月,磷酸铁锂电池产量为13.51GWh,占全部电池材料总产量的58.31%。磷酸铁锂路线在国内已经受到广泛认可。第三,中国拥有磷矿资源优势。Wind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磷矿资源储量占全世界的5%、产量占全世界的40%,完全可以满足发展磷酸铁锂所需的磷资源。磷酸铁锂产业有望成为中国最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之一。   磷酸铁锂发展空间广阔。就中国自身而言,我们预期到2025年磷酸铁锂总需求量预计将突破200万吨,复合增长率将超50%,是未来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其中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磷酸铁锂需求预计超过127万吨,储能电池需求预计超过73万吨。如果全球的新能源汽车电池都开始转向磷酸铁锂,那么磷酸铁锂的市场空间会更大,发展速度会更快。   在磷酸铁锂的推动下,磷化工板块将会持续受益。目前传统磷化工企业正纷纷切入新能源赛道。例如湖北宜化宣布与宁德时代合作,成立合资子公司,共同生产磷酸铁等业务;新洋丰布局了20万吨磷酸铁的发展计划;川恒股份也和国轩集团宣布在磷系电池材料等方面合作。发展磷酸铁锂业务,一方面,有利于传统磷化工企业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提升盈利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传统磷化工企业的估值。新能源汽车电池企业估值高,平均PE在70倍左右,远远高于磷化工平均20倍左右的估值。在业绩和估值双重提升的作用下,磷化工板块将迎来“戴维斯双击”,相关上市公司将持续受益。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已经开始布局磷酸铁或磷酸铁锂业务的优质磷化工企业,包括湖北宜化、兴发集团、川恒股份、新洋丰等。   风险提示   安全环保政策变化、进出口政策调整、原材料价格上涨、能源电力供应不足、国际新冠疫情恶化。
      东亚前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页
      2021-10-22
    • 2021年中国光电类医美行业概览

      2021年中国光电类医美行业概览

      医疗行业
        摘要   01   20世纪90年代初期政府正式承认医疗美容行业,随着中国医疗美容协会成立以及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中国医疗美容行业开疆扩土进入成长阶段   激光类、脉冲光技术主要针对皮肤问题;射频类及超声波能够作用到皮下组织,具有提拉、紧致功效;冷冻溶质技术是近两年进入中国市场,无需开刀达到减脂塑性的效果   02   医美器械产业链中机制最高的环节在医美器械制造企业,毛利率在50%-60%之间;零配件供应环节毛利率最低,在30%-40%之间,下游医美机构毛利率在40%-50%   上游零配件制造企业包括显示、晶体、芯片等企业的毛利率在30%-40%,是整条产业链中毛利率相对较低的部分;中游医美器械制造企业毛利率在50%-60%之间,是毛利率较高的环节;下游的医美机构,毛利率在40%-50%,民营机构占比80%   03   医美器械行业有投入高、研发周期长的特点,相比于自己投入研发,各大企业更倾向于通过并购拓展自己的医美器械业务   中国医美器械企业已有超过700家,其中2021年新建千万级别以上的企业占比19.8%,多集中在长三角沿海地区、中南地区及广东省
      头豹研究院
      45页
      2021-10-21
    • 2021年中国骨科器械行业研究白皮书

      2021年中国骨科器械行业研究白皮书

      医疗行业
        中国骨科器械行业主要痛点在原材料和技术端   原材料如PEEK、可吸收类大部分依赖海外进口,国内厂商具有较低议价能力;行业内缺乏集合医学、生理学、材料学等学科的复合型人才,易导致实验试错成本较高,需要较大时间和金钱成本解决产品在生物学与力学性能上的缺点   骨科器械集采常态化助力行业转型   近年骨科器械集采频发,投标产品价格降幅最高达九成,但均未低于出厂价,国产企业在有利可图下应尽快实现平台化、一体化业务布局,通过差异化产品矩阵提高中标率;加快国产替代,凭借国产品牌的高性价比优势赢得市场终端偏好。骨科器械集采在短期内因压缩厂商利润而挫伤其积极性,但从长期看,以价换量可助力企业提高渗透率并增加市场份额。   中国骨科器械行业主要被海外企业主导   中国骨科器械行业目前仍被海外企业主导,2019年的市场被强生公司占据近两成市场份额,国内市场竞争格局暂未形成,但凭借人口老龄化、健康意识的提高、骨科器械领域投融资火热等驱动因素,中国骨科器械行业未来发展迅猛,有望实现国产替代。
      头豹研究院
      44页
      2021-10-21
    • 化工行业周报:“能耗双控”化工品价格普涨,看好行业Q3业绩表现

      化工行业周报:“能耗双控”化工品价格普涨,看好行业Q3业绩表现

      化学制品
        三季报前瞻:“能耗双控”背景下价格普遍上涨,支撑行业业绩表现截至10月15日,申万化工行业共有137家(剔除B股、ST、新股、即将退市)上市公司披露21Q3季报和业绩预告,其中预盈118家、预亏19家,预盈占比86%。在我们重点跟踪的180个产品价格中,21Q3同比、环比上涨比例分别约为93%、70%;140个价差中,21Q3同比、环比上涨比例分别约为65%、43%。主要原因系“能耗双控”背景下限产限电带来的供给侧收缩致价格大幅上涨,以及下游需求持续复苏等,看好行业Q3业绩表现。   原油:本周油价上涨,价格中枢有望进一步上行截至10月15日,Brent和WTI油价分别达到84.86美元/桶、82.28美元/桶,较上周分别上涨3.00%、3.69%;就周均价而言,本周均价环比分别上涨2.41%、3.46%。年初以来,Brent和WTI油价上涨均超过60%。油价上涨符合我们2020年油价周期底部确认、2021年中枢向上的判断。总体来看,预计未来几个月内石油需求将超过供应,价格中枢有望进一步上行;中长期来看,油价易涨难跌。   库存转化:本周原油、丙烷正收益,年初至今均正收益依据我们搭建的模型计算,本周原油库存转化损益均值在420元/吨,年初至今为144元/吨;本周丙烷库存转化损益均值在1028元/吨,年初至今为344元/吨。年初至今正收益主要系年初以来原油、丙烷价格整体上行影响。   价格涨跌幅:本周二氯甲烷、PVC糊树脂价格涨幅较大在我们重点跟踪的180个产品中,与上周相比,共有125个产品实现上涨,占比约69%;18%产品价格持平、13%产品价格下跌。本周价格涨幅较大的产品有二氯甲烷、甲醛、盐酸、无烟煤(Q7000)、PVC糊树脂(手套料)、DMF、PVC糊树脂(皮革料)、辛醇、R134a、粘胶短纤等。价格跌幅较大的产品有黄磷、醋酐、醋酸、溶解浆等。   价差涨跌幅:本周丙烯、粘胶短纤价差价差涨幅较大在我们重点跟踪的140个产品价差中,与上周相比,共有93个价差实现上涨。本周价差涨幅较大的有丙烯价差(丙烷)、苯酐价差(邻二甲苯)、粘胶短纤价差(棉短绒)、醋酸乙烯价差(电石)、环氧乙烷价差(甲醇)等。价差跌幅较大的有烷基化汽油价差(碳四)、PBT价差(PTA)、聚丙烯价差(甲醇)、LLDPE价差(甲醇)等。   投资建议本周氟化工产业链主要制冷剂产品、粘胶短纤、PVC糊树脂、丙烯酸及酯价格/价差涨幅较大,煤-电石-PVC产业链持续维持高景气,相关企业盈利有望显著改善,建议重点关注三美股份(603379.SH)、巨化股份(600160.SH)、三友化工(600409.SH)、卫星石化(002648.SZ)、中泰化学(002092.SZ)。持续看好进行非石油路线业务布局的宝丰能源(600689.SH),不仅自身通过业务扩张实现成长、且油价上行带来业绩弹性。   风险提示产品产销不及预期的风险、产品价格/价差下降的风险等。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2页
      2021-10-20
    • 磷化工产业链2021年10月跟踪报告:兴发集团VS云天化VS湖北宜化

      磷化工产业链2021年10月跟踪报告:兴发集团VS云天化VS湖北宜化

      化学制品
        磷,存在于人体所有细胞中,是维持骨骼和牙齿的必要物质,使心脏有规律地跳动、维持肾脏正常机能和传达神经刺激的重要物质,它是细胞内一切生化作用的能量,几乎参与所有生理上的化学反应。   同时,磷不以任何气体形式化合物存在,是典型的沉积物质,因此,磷矿是现代磷化工的唯一来源,自2020年末以来,磷矿石价格不断攀升,仅仅十个月的时间,湖北柳树沟28%品位磷矿石价格上涨72%。   我们今天来研究磷化工产业链,对这条产业链的景气度情况做个跟踪:   兴发集团,2021中报实现营业收入98.53亿元,同比增长5.48%,归母净利润11.17亿元,同比增长890.55%。   云天化,2021中报实现营业收入309.3亿元,同比增长20.56%,归母净利润15.72亿元,同比增长7408.3%。   湖北宜化,2021中报实现营业收入93.49亿元,同比增长52.14%,归母净利润7.26亿元,同比增长367.93%。   从Wind的机构一致预期来看,今年的景气度维持较高水平,到2022年预期景气度稍有回落。
      并购优塾
      28页
      2021-10-20
    • 化妆品与日化行业研究:从超头主播预售看美妆“双11”备战情况

      化妆品与日化行业研究:从超头主播预售看美妆“双11”备战情况

      化学制品
        行业观点   10.20 天猫 “双 11”预售开启,当天超头主播直播上架产品最多/折扣力度最大/流量最为聚集,对商家备战“双 11”情况有一定参考性。为此,我们整理对比 20、 21 年“双 11”预售首日李佳琦/薇娅两大超头预售情况。 超头主播 10.20 预售开播提前,直播时间更长、 上架产品更多, 开播时间由去年晚 7 点提前至下午 4 点、预售开抢时间由凌晨 0 点提前至晚 8 点。   国产品牌:积极备战“双 11”,部分品牌优惠力度加大。 本土品牌选取 1~3个核心品牌的核心产品参加,折扣力度差异不大、均在 3-4 折。 同比去年,薇诺娜/夸迪/玉泽等优惠力度更大,采用加赠或直接降价的方式吸引消费者。其他品牌相同产品折扣力度同比相当。   国际品牌:欧美品牌打法稳健,日韩系品牌发力。 1)欧美系产品的价格和赠品体系总体均浮动不大,“拳头”产品基本延续了去年的优惠力度,但少量产品价格小幅提价。单个品牌参与 SKU 数量增多。 2)日系品牌资生堂为提高竞争力同比增加折扣及赠品。 3)韩系爱茉莉太平洋、 LG 生活与健康积极参加“双 11”活动,产品较去年增多。   国际品牌 VS 本土品牌:国际品牌仍占主导,本土品牌优选王牌产品、价格/折扣优势积极应战。   双 11 仍是国际品牌的主场,无论是参与的品牌数量还是参与的产品数量,国际品牌均更多。同时欧美品牌为传统“双 11”的老玩家,折扣与买赠力度同比变化不大,仅少量产品单价小幅提升;此外,日韩系加码“双 11”,日系资生堂减价、赠品增多,韩系参与的品牌与产品更多。预计“双 11”美妆前十榜单仍以国际品牌为主。   虽国际品牌竞争强势,但国产品牌积极备战“双 11”: 1)选品方面,与国际品牌一样、国产品牌选取王牌产品进入超头主播直播间; 2)优惠力度横向对比国际品牌、纵向对比上一年均更大:横向对比,国际高端品牌侧重于通过赠品吸引消费者,国际大众品牌及国货品牌则多选择降价和赠品双管齐下,从绝对值来看,国际高端品牌折扣力度在 5 折左右,国货品牌及国际大众品牌折扣力度在 3~4 折左右;纵向对比,国际品牌同比基本持平,国货品牌促销力度较 2020 年有所加强。   投资建议   结合各大品牌备战“双 11”的情况,建议关注两大投资主线:   1)本土品牌携明星产品积极应战“双 11”,明星产品力强获消费者认可度高、年终大促折扣优惠激发用户购买欲望,利好相关品牌商,如优惠力度同比加大的贝泰妮、携红宝石及双抗系列的珀莱雅、加码布局 “双 11 ”合作超头的水羊股份等。   2)“双 11”仍为国际品牌主战场,预计销售继续靓丽、利好相关代运营商,如壹网壹创、加码布局“双 11”的韩系高端品牌代运营商丽人丽妆、携强生集团明星品牌加码布局的水羊股份等。   风险提示    终端零售疲软、国际品牌折后价格下探竞争加剧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9页
      2021-10-20
    • 石油化工行业月度报告:各地能耗限制加强,化工品价格集体上行

      石油化工行业月度报告:各地能耗限制加强,化工品价格集体上行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9月上游资源品价格继续上涨,但由于产业链价格传到不顺畅,商品价格和股价在9月下旬出现分化,资源股板块跌幅领先。9月份,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持续回升,上涨9.40%收78.36美元/桶;WTI期货价格上涨9.66%收75.12美元/桶。原油价格的上涨推动石化品价格整体上涨,但整体涨幅小于上游的情况,其中石脑油价格上涨3.04%,聚乙烯价格上涨12.12%,甲苯价格上涨1.24%,丁二烯价格下跌26.26%,纯苯价格基本持平。   9月国际原油市场比较乐观,主要受美国飓风以及欧洲疫情趋稳多个利好因素影响。需求端来看,欧美地区新冠新增感染人数的下滑支撑了市场对于未来原油需求乐观预期,另一方面全球对于冷冬的预期,增加了对于取暖油消费的预期。供给方面,OPEC继续执行原定的增产计划,意味着超额增产预期落空。并且部分国家产量调节失灵,短期出现增产不及预期加大了对油价的支撑。美国方面,9月底产量数据维持在1130万桶/日水平,环比略有增长,同时活跃钻机数量微增7台。短期美国原油产量没有明显增长的潜力,预计下半年原油价格将维持在70美元/桶以上的高位水平。   9月份,涤纶长丝市场受政策和需求影响,整体开工率较低,库存水平较高,价格由成本推动上涨。纯碱市场延续强势,价格出现加速上行,下游玻璃利润水平仍然较好,价格预计可以维持高位。短期内,受供给面限制的大类化工品价格加速上涨,传统化工品利润快速增长,但市场对于未来一年需求情况有所担忧,价格的持续性有待验证。建议关注一体化程度高、成本控制好的龙头企业,维持行业“同步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终端需求恢复不及预期;落后产能退出缓慢。
      财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9页
      2021-10-19
    • 化工行业周观点:双氧水价格宽幅上涨,制冷剂维持高位运行,R134a涨势依旧

      化工行业周观点:双氧水价格宽幅上涨,制冷剂维持高位运行,R134a涨势依旧

      化学制品
        市场回顾:   上周,CS基础化工指数下跌0.69%,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0.04%,基础化工指数同期落后大盘0.73个百分点。石油石化指数下跌5.49%,同期落后大盘5.53个百分点。其中,建龙微纳(40.99%)、力量钻石(35.86%)、湖北宜化(22.45%)、国发股份(14.84%)、森麒麟(14.43%)位列涨幅前五;跌幅前五分别是:清水源(-25.48%)、新亚强(-20.34%)、英力特(-20.19%)、延安必康(-19.56%)、四川美丰(-19.35%)。行业核心观点:   双氧水:近期,双氧水南北方价格大幅上调。据百川盈孚数据显示,10月15日国内市场双氧水价格为1227元/吨,单日涨幅10.94%,较上周同期上涨29.02%。从成本端来看,一方面制氢成本受煤炭、天然气行情大幅上涨影响大幅增加,另一方面蒽醌等其他原材料价格也在明显上涨,成本端压力支撑了双氧水价格;从供应端来看,尽管上周开工率有所上升,但因能耗双控导致的限电政策以及成本端压力,整体较上月同期相比处于较低位。从需求端来看,终端需求有利好趋势。预计后市短期内双氧水仍有高位运行动力,建议关注相关龙头企业。   制冷剂:上周,国内市场制冷剂价格坚挺运行。据百川盈孚数据显示,10月15日,国内市场R22价格在维持在2.6万元/吨,7日环比上涨1.96%;R125价格为5.3万元/吨,7日环比上涨0.95%;R134a价格为5万元/吨,7日环比上涨21.95%;R32价格为1.95万元/吨,7日环比上涨2.63%。成本端依旧利好盘踞,氢氟酸货源紧缺依旧,价格仍有上涨动力;甲基氯化物方面受能耗管控影响开工率仍处于低位,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三氯乙烯供应有限仍有上涨动力,四氯乙烯部分地区出货量有所好转,价格有所回落。整体来看制冷剂成本面支撑力依旧较强。需求端方面,外贸需求平稳,内贸面维持刚需补货,整体观望情绪浓厚。考虑到目前制冷剂及原材料仍处于货源紧张的状态,加上双碳政策对于氟化工的进一步限制,预计后续制冷剂仍将继续维持高位运行,建议关注相关龙头企业。   投资建议:我们建议关注2条主线:1.顺周期阶段价格及景气度持续上涨的传统化工品及相关龙头企业;2.具有政策支撑的国产替代相关新材料板块,如碳纤维、涉及5G、半导体产业链的相关新材料。   风险因素:海外疫情严重,国际原油价格持续震荡,制冷剂原材料价格持续波动,制冷剂下游需求放量有限,双氧水需求不及预期。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页
      2021-10-19
    • 新材料板块周观点:湖北宜化携手宁德时代,高耗能企业交易电价不受上浮20%限制

      新材料板块周观点:湖北宜化携手宁德时代,高耗能企业交易电价不受上浮20%限制

      化学制品
        市场回顾   上周新材料板块上升 0.41%,同期沪深 300 指数上升 0.04%,新材料板块领先大盘 0.37 个百分点。个股方面,板块中 97 只个股中有 43 只上涨,跑赢大盘的有 42 只股票。涨幅前五的分别是奥来德(30.36%)、石英股份(11.44%)、福斯特(10.12%)、菲利华(10.05%)、三孚股份(9.81%);跌幅前五的分别是石大胜华(-17.96%)、奥克股份(-14.78%)、银禧科技(-10.01%)、中粮科技(-9.99%)、金宏气体(-9.11%)。   行业热点:   化工新材料:10 月 12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文件要求,将燃煤发电市场交易价格浮动范围由现行的上浮不超过 10%、下浮原则上不超过 15%,扩大为上下浮动原则上均不超过 20%,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不受上浮 20%限制。电力现货价格不受上述幅度限制。《通知》主要涉及四项内容:有序放开全部燃煤发电电量上网电价;扩大市场交易电价上下浮动范围;推动工商业用户都进入市场;保持居民、农业用电价格稳定。近期多地发生了拉闸限电现象,煤炭资源紧缺,煤价高企,但煤电未充分联动,造成煤电企业亏损,是导致全国限电的关键共因。目前,燃煤发电已有 70%的电量参与了电力市场,按照“基准价+上下浮动”的市场化价格机制,通过市场交易形成上网电价。这次改革是电力市场化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核心是真正建立起“能跌能涨”的市场化电价机制。此次改革从短期而言,将促进煤电关系合理化,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长期来看,对于推动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电力中长期交易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建设发展以及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等将发挥重要作用。   锂电池材料:受原材料供应短缺及磷酸铁锂用量增长等多重因素影响,国内磷化工产品价格持续上涨,行业景气度持续上行。今年上半年,湖北宜化实现了净利润 7.3 亿元,创半年度盈利历史新高。10 月 12 日,湖北宜化集团与宁德时代控股子公司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该项目总投资约 320 亿元,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为核心,覆盖电池全生命周期,整合“磷矿—原料—前驱体—正极材料—电池回收”等多环节业务。新能源汽车对磷化工产业需求较高,磷酸铁锂行业有望在未来数年持续享受新能源汽车等下游需求拉动的高景气度。宁德时代作为全球电池生产主要生产厂商之一,对原料有着的需求尤其大量。此次湖北宜化与巨头宁德时代的合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磷矿对于锂电池产业链的重要性日益显著,湖北宜化有望借此顺利切入新材料赛道、拓宽利润空间,乘宁德时代之势助推公司在新能源电池材料行业迅速成长。   风险因素: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核心材料国产替代化进程不及预期;限电限产影响超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
      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1页
      2021-10-19
    • 化工行业周度报告:磷酸铁锂装车量连续3月超三元材料

      化工行业周度报告:磷酸铁锂装车量连续3月超三元材料

      化学制品
        新材料行业指数本周跑赢上证综指1.70个百分点。本周(2021.10.11-2021.10.15,下同)新材料行业指数上涨1.82%,跑赢上证综指1.70个百分点,跑赢创业板指0.84个百分点;截止至2021.10.15,近一年新材料行业指数累计上涨69.91%,跑赢上证综指62.84个百分点,跑赢创业板指49.66个百分点。   新材料各细分板块周行情。可降解材料方面,PLA和PBAT价格维持稳定。截止至10.15日,PLA平均报价为25000元/吨,价格与上周五持平,PBAT平均报价为23500元/吨,价格与上周五持平。半导体材料方面,本周半导体材料止跌回升,截止至10月15日,申万半导体材料指数收盘于9665.59点,环比上周五9598.94点上涨0.69%。美国费城半导体指数收盘于3314.40点,环比上周五3246.30点上涨2.10%。锂电新材料方面,本周磷酸铁锂报价8.30万元/吨,创历史新高;2021年9月,磷酸铁锂电池共计装车9.54GWh,同比上升309.30%,环比上升32.26%,磷酸铁锂电池连续三个月在装车量方面领先于三元电池。   新材料板块及个股推荐。给予行业至“领先大市”评级;我们建议从以下四条主线寻找投资机会:1、可降解材料板块。可降解材料是我国政策的热点,目前来说最为成熟并可能大规模推广的是PLA与PBAT材料,建议关注具备PLA丙交酯核心技术的金丹科技和联泓新科,具备PBAT一体化产业链的恒力石化,具备巴斯夫PBAT核心专利的彤程新材。2、半导体材料板块。半导体材料国产化是大势所趋,建议关注上游半导体材料细分板块优质公司,包括半导体光刻胶领域:目前我国唯一具备ArF光刻胶生产能力的南大光电,布局半导体光刻胶全产业链的晶瑞股份,以及KrF光刻胶优质企业彤程新材以及国产光刻胶优质公司上海新阳等;电子特气领域的细分头部企业南大光电,雅克科技,华特气体、金宏气体等;湿电子化学品龙头公司江化微等。3、新能源锂电板块。随着磷酸铁锂装回量占比的回升,上游原材料的磷酸需求将快速上涨,建议关注磷化工相关企业如云图控股、新洋丰、云天化等标的;短期来看,PVDF紧缺不改,建议关注行业内布局R142b和PVDF一体化生产的企业如东岳集团,巨化股份,联创股份等。4、盐湖提锂板块。预计未来我国盐湖提锂主流的技术是吸附法、膜法和萃取法,从当前时点来看,蓝晓科技的吸附法提锂已经在藏格和锦泰中运用且效果较好,重点推荐蓝晓科技。同时,建议关注膜法标的久吾高科和三达膜,萃取法标的新化股份。   风险提示:政策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中美贸易摩擦加剧造成下游需求增速放缓。
      财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8页
      2021-10-19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