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3515)

  • 化工行业:天然气生产加快,关注天然气产业链变化

    化工行业:天然气生产加快,关注天然气产业链变化

    化学原料
      周度回顾:本周(10.16-10.20)石油石化行业指数-1.51%,表现好于大盘,市净率LF1.20xPB,基础化工板块-3.57%,24.81xPE,全A市场热度周度-4.1%至日均交易额为7724亿元。截至10月20日,美元指数-0.17%至106.17,9月暂停加息。国际油价方面,截至10月20日,WTI与Brent原油期货结算价分别为88.08、92.16美元/桶,分别较上周收盘+0.4%、+1.4%,两地价差小幅扩张。油价偏高位运行、丁二烯及PTA制取等价差扩张,建议积极关注。   油价本周上升1.4%,23年Q1/Q2/Q3布油均价分别为82/77.73/85.83USD/桶,23年6月/7月/8月/9月布油均价分别为74.98/80.16/85.10/92.59美元/桶,10月截至10月20日均价为88.68USD/桶,价格中枢稳中有升,我们预期2023年全年均价中枢在80-85美元/桶。1)库存:全球原油库存水平10月维持低位水平;2)需求:2023E单日1.02亿桶,需求整体稳定;3)供给:OPEC+控产力度较强;4)地缘政治:巴以冲突新变量。全球原油供需相对平衡,美国基准利率当前在5.25-5.5%高位。综合供需、库存及金融、政治等影响因素,我们预期2023年全年油价均价中枢为80-85美元/桶判断,预期10月油价震荡偏强(85-100USD/桶)判断。   油价本周稳中有升,上游景气度维持。上周碳纤维化工子板块领涨,符合我们预期;四季度进入供暖季,关注能源保障供应。9月原煤、原油生产放缓,天然气生产加快(179亿立方,yoy+9.3%),能源价格高企关注煤炭、原油企业高盈利及高分红,天然气价格优势关注采、运、用各个环节投资机会,包含天然气类重卡销售提升带来的产业链机会。建议关注:1)能源安全:中特估,现金流充沛&分红稳定;2)中下游:炼化、轮胎、化学纤维、氟化工、煤化工、农化产品(龙头&复合肥)、膜材料、房产基建材料(两碱、钛白粉、有机硅胶、涂料等)、改性塑料、染料、民爆、表面活性剂;(3)新材料:高端聚烯烃及催化剂、气凝胶、高端炭黑、OLED发光层材料、半导体及锂电材料、航空及特种船舶材料、甜味剂、生物基材料。   建议关注(自上而下维度)   1)能源安全+传统优势:中国神华、平煤股份、新奥股份、海油工程、中国石化、万华化学、扬农化工、巨化股份、华鲁恒升、龙佰集团。   2)中下游盈利扩张:荣盛石化、新凤鸣、桐昆股份、史丹利、硅宝科技、回天新材、兴发集团、濮阳惠成、赛轮轮胎、赞宇科技、金禾实业、卫星化学、海利得、九丰能源、禾昌聚合、江苏索普、维远股份、神马股份。   3)新材料:洁美科技、蓝晓科技、莱特光电、润贝航科、雅克科技、中复神鹰、飞凯材料、万润股份、瑞华泰、金宏气体、再升科技、凯赛生物、中巨芯、铂力特。   风险提示   产品价格波动超预期、安全环保风险、项目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5页
    2023-10-23
  • 海康威视(002415):Q3业绩环比改善,“观澜”大模型赋能数智化转型

    海康威视(002415):Q3业绩环比改善,“观澜”大模型赋能数智化转型

  • 国邦医药(605507):动保板块竞争加剧,盈利能力有望逐渐改善

    国邦医药(605507):动保板块竞争加剧,盈利能力有望逐渐改善

  • 海康威视(002415):2023Q3业绩点评:收入利润保持增长,看好Q4持续改善

    海康威视(002415):2023Q3业绩点评:收入利润保持增长,看好Q4持续改善

  • 海康威视(002415):PBG承压,关注大模型与经济复苏

    海康威视(002415):PBG承压,关注大模型与经济复苏

  • 中国移动(600941):业绩持续健康增长,DICT业务动能强劲

    中国移动(600941):业绩持续健康增长,DICT业务动能强劲

  • 医药生物周报(23年第40周):ADC领域再次达成重磅合作,关注具备出海潜力的国产ADC

    医药生物周报(23年第40周):ADC领域再次达成重磅合作,关注具备出海潜力的国产ADC

    医药商业
      核心观点   本周医药板块表现弱于整体市场, 中药板块领跌。 本周全部 A 股下跌 3.89%(总市值加权平均) , 沪深 300 下跌 4.17%, 中小板指下跌 4.70%, 创业板指下跌 4.99%, 生物医药板块整体下跌 6.88%, 生物医药板块表现弱于整体市场。 分子板块来看, 化学制药下跌 7.11%, 生物制品下跌5.96%, 医疗服务下跌 7.42%, 医疗器械下跌 5.97%, 医药商业下跌 5.80%,中药下跌 8.22%。 医药生物市盈率(TTM) 26.07x, 处于近 5 年历史估值的 24.81%分位数。   ADC 领域再次达成重磅合作, 关注具备出海潜力的国产 ADC。 默沙东以最高可达 220 亿美元的总金额获得第一三共三个 ADC 产品的全球(除日本) 权益, GSK 就翰森制药的 B7-H4 ADC 达成合作协议。 ADC 作为一种“精准化疗” , 拓宽了靶点的可成药性, 并且具备和当前疗法进行联用的潜力, 在多个适应症取得了优秀的临床数据。 部分国产 ADC 具备差异化的分子设计, 在全球的研发进度处于第一梯队的位置, 且读出了优秀的早期临床数据, 有望凭借对外授权竞争全球的市场, 建议关注拥有全球化创新能力的国产 ADC 龙头: 科伦博泰生物-B、 恒瑞医药、 百利天恒-U 等。   10 月月度观点: 上市公司三季报将陆续披露, 和院内诊疗需求相关度较高的标的预计短期业绩受到影响, 但市场对于医药行业整顿的影响已较充分预期。 在这个大前提下选择产品、 经营、 管理等各方面具有突出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 大概率能在未来 3 年医药行业向上的周期中获得超额收益。 医药行业处于基本面向上(需求稳定可持续, 优质供给涌现,一般供给持续退出, 自主可控能力持续提升) 、 长期发展路径清晰(创新、 合规、 国际化) 的大周期。   风险提示: 研发失败风险; 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 地缘政治风险; 政策超预期风险。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8页
    2023-10-23
  • 华特达因(000915):达因药业稳健增长,持续聚焦医药主业

    华特达因(000915):达因药业稳健增长,持续聚焦医药主业

  • “药品+健康消费品”双轮驱动,滋补龙头业绩稳步回升

    “药品+健康消费品”双轮驱动,滋补龙头业绩稳步回升

    个股研报
      东阿阿胶(000423)   滋补养生龙头,业绩稳步回升   东阿阿胶于1952年建厂,1996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2005年加入央企华润集团,被誉为滋补养生第一品牌,胶类中药行业的头雁。公司主要从事阿胶及系列中成药、保健食品和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阿胶系列产品收入占比超过91%。   2022年,东阿阿胶开启“药品+健康消费品”双轮驱动战略,带来业绩稳步回升,主产品、新产品销售增长,主产品毛利增长。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42亿元,同比上升5.01%,归母净利润为7.80亿元,同比上升77.10%,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67亿元,同比上升18.69%,归母净利润为5.31亿元,同比上升72.29%。据公司三季度业绩预告,2023年公司前三季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7.40-8.20亿元,同比上升44%-60%,扣非归母净利润6.60-7.40亿元,同比上升46%-64%;单季度来看,公司Q3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30-2.65亿元,同比上升12%-29%,扣非归母净利润2.00-2.25亿元,同比上升8%-21%。   库存管控见成效,阿胶块实现恢复性增长   东阿阿胶常年稳居阿胶块市占率第一位。公司于2022年启动了阿胶治疗地中海贫血和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临床价值评估研究,进一步发挥东阿阿胶在辅助生殖领域的独特疗效;2022年公司推动了药品中心的组织重塑等工作,整合营销队伍,形成营销合力,集中发力终端动销;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东阿阿胶开展了很多优化库存的工作,目前渠道库存基本恢复良性。在众多举措合力推动下,阿胶块价格基本维持稳定的同时销量开始回升,2023年上半年阿胶块零售端销额为17.85亿元,同比增长34.62%。   复方阿胶浆、“桃花姬”阿胶糕成为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点   复方阿胶浆是公司未来业绩的第一大增长点,2022年下半年,公司启动了复方阿胶浆大品种战略。一方面,公司积极拓展复方阿胶浆新适应症,开展循证医学研究,验证复方阿胶浆在改善癌因性疲乏、改善睡眠、治疗卵巢综合症及孕期贫血、帮助新冠康复等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公司对复方阿胶浆全面实施品牌唤醒的整合营销策略,通过广告投放、IP打造,包装更新等方式,促进复方阿胶浆销量增长。2023年上半年,复方阿胶浆零售药店销售额为9.14亿元,同比上涨39.54%。   “桃花姬”阿胶糕是公司未来业绩的第二大增长点,公司未来计划把“桃花姬”从区域性品牌打造成全国性养颜零食领导品牌。确定全面激活品牌年轻化运营思路,官宣明星代言,在全新战略支持下,公司保健品子公司2023年上半年销售收入为2.97亿元,同比增长118.38%。公司坚定进军健康消费品领域,2023年上半年,公司线上推出阿胶速溶粉与奈雪奶茶合作;启动第二品牌“皇家围场1619”,进军男士滋补大健康市场;着力培育阿胶燕窝特色新品,燕真卿即食燕窝。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收分别为45.7/53.3/63.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1%/16.6%/19.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12/12.21/14.5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9.8%/20.6%/19.0%,对应估值为29X/24X/20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毛驴规模化养殖数量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产品推广不及预期风险。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4页
    2023-10-23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第九批集采持续推进,大品种化药基本实现应采尽采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第九批集采持续推进,大品种化药基本实现应采尽采

    化学制药
      投资要点:   本期(10.14-10.21)上证综指收于2,983.06,下跌3.40%;沪深300指数收于3,510.59,下跌4.17%;中小100收于6,124.58,下跌4.70%;本期中万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收于8,007.66,下跌6.88%,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指数中涨跌幅排名居第30位。其中,所有子板块均跑输上证综指、沪深300和中小100。   重要资讯:   新药获批,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迎来口服吧向治疗全新方案近日,全球首个酪氨酸激酶2(TYK2)变构抑制剂颂狄多®(氘可来昔替尼片)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适用于适合系统治疗或光疗的成年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惠者。该药通过独特的“变构抑制”机制高选择性靶向TYK2,从而抑制白介素(IL)-23、IL-12和I型干扰素(IFN)这些参与银屑病发病机制的关键细胞因子的信号传导,精准靶向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带来良好安全性。每日一次口服,给药便捷,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该药在治疗头部银屑病这一难治部位疗效显著。   清华大学药学院杨悦课题组发表我国肿瘤生物类似药的临床获益、价格以及市场替代的评价分析   近日,清华大学药学院杨悦课题组在JAMA子刊《JAMA NetworkOpen》在线发表了题为《我国肿瘤生物类似药相比于参照药的临床获益、价格和市场替代的评价分析》(Clinical Benefit,Price,andUptake for Cancer Biosimilars vs Reference Drugs in China: A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的研究长文。   本研究基于已发表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以及真实诊疗环境下的队列研究对肿瘤生物类似药的临床获益进行定量评估(时间截止至2023年2月),并结合我国的生物类似药价格和销量的变化,为我国及全球种瘤生物类似药的替代与合理使用提供证据支持。   治疗斑秀,辉瑞JAK3/TEC激酶家族双重抑制剂获批   10月19日,辉瑞创新斑秀药物乐复诺(LITFULO,通用名:甲苯磺酸利特昔替尼胶囊/RitlecitinibTosylate Capsules)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青少年和成人重度斑无。乐复诺是一款创新JAK3/TEC激酶家族双通道抑制剂,每日仅需口服一次,为全球首款且唯一获批同时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青少年及成人重度斑秀患者的创新药物。   斑秀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因免疫系统攻击身体毛囊而导致脱发,通常发生在头皮位置,但也会影响眉毛、睫毛及胡须等面部毛发和其它部位体毛。据统计,我国六省调查显示斑秀患病率为0.27%。斑秀是仅次于雄激素性脱发的第二大脱发类疾病。   核心观点:   10月13日,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发布《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将开展第九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回顾我国带量采购指导性文件的下发时间,本次集采的开启时间基本符合我国此前每年1-2次开展集采工作的周期。从集采品种数量上看,8月28日,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发布《关于开展第九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相关药品信息填报工作的通知》中表示,此次集采共涉及44个品种195个品规。10月13日,《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发布,同此前发布的产品品种、品规数量相比有所调整,分别降至42个品种和103个品规,并预计于11月3日开标。   从剂型上看,本次集采注射剂的占比最高,为47.62%;其次是口服常释剂型,占26.19%。从2020年5月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开展化学药品注射剂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的公告》开始,注射剂一致性评价快速推进,从第五批集采开始,注射剂已成为主力剂型。注射剂高度依赖院内市场,相关品种中标与否,将对某一品种的市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成为企业必争之地。从集采品种涉及的治疗类别上看,本次集采药品涉及的治疗类别较广,包含神经系统药物、消化道和代谢方面的药物、心血管系统、全身抗感染药等12种类别。其中,神经系统药物、消化道和代谢方面药物、心血管药物和全身性抗感染药物在此次集采治疗类别的产品中占比超过10%,分别为19%、19%、14%和12%。其余8各类别的产品占比均低于10%。   从市场规模上看,此次集采涉及到市场规模超过10亿元的大品种只有6个,仅占14%,为国采开始以来大品种占比最低的一次。从国家和企业的角度,市场规模大是集采实现“以价换量”的基础,因此竞争充分、市场规模大的品种通常会被纳入集采顺序优先的位置。此次集采大品种占比的急剧下滑,标志着经过多轮集采后,大品种仿制药产品逐渐接近“应采尽采”,从化学药层面来看,预测今后集采对于头部企业的影响或将越来越小。   整体来看,自4+7药品集采开展以来,我国国家层面的药品集采已经历了9批10次,化学药成熟型的大品种已经基本实现了“应采尽采”,随着化药带量采购进入常态化阶段,集采的周期进一步延长,化药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龙头效应进一步凸显。在此背景下,生产管线丰富,研发能力突出,竞争格局较好的企业有望从中获益,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而化学药的集采可能给生物药和中成药集采提供参考依据,我们认为在化学药集采逐渐成熟以及“应采尽采”的背景下,未来生物药集采或将加速推进。竞争充分、市场规模较大的生物药大品种或更快集采,目前市占率较小的企业有望通过集采实现以价换量,实现业绩增长。从集采的影响上来看,仿制药回落到更低的价格区间是不可避免的趋势,而创新药的研发是引领行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在集采背景下,创新转型升级是企业必然选择,未来具有临床价值的创新药市场占有率会进一步提升。建议关注恒瑞医药、复星医药、科伦药业、信立泰等。   长期来看,随着药品、耗材带量采购工作持续推进,安全边际高、创新能力强、产品管线丰富和竞争格局较好的企业有望在长周期持续受益,建议继续围绕创新药及创新药产业链、高端医疗器械、医疗消费终端和和具备稀缺性和消费属性的医疗消费等布局,同时挖掘估值相对较低的二线蓝筹:   1)创新药及创新药产业链,包括综合类和专科创新药企业、CXO产业,建议关注药明康德、凯莱英、恒瑞医药、恩华药业、复星医药、科伦药业、君实生物-U、信立泰、康辰药业、华东医药、荣昌生物、博腾股份、泰格医药、一品红等;   2)受益医疗新基建,具备进口替代和自主可控能力的高端医疗器械龙头,建议关注迈瑞医疗、联影医疗、乐普医疗、普门科技、欧普康视、开立医疗、海尔生物等;   3)受益市场集中度提升的连锁药店龙头,建议关注一心堂、益丰药房等;   4)竞争力突出的综合医疗服务行业,建议关注国际医学、爱尔眼科、通策医疗、普瑞眼科、美年健康等;5)具备消费和保健属性的药品生产企业,建议关注天士力、华润三九、同仁堂、东阿阿胶等。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风险;市场调整风险
    中航证券有限公司
    23页
    2023-10-23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