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3514)

  • 医药行业周报:紧跟创新产业周期,战略性看好Pharma!

    医药行业周报:紧跟创新产业周期,战略性看好Pharma!

    医药商业
      行情回顾:2023年11月20日-11月24日,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上涨1.6%,跑赢沪深300指数2.4%,医药板块在申万行业分类中排名第4位;2023年初至今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下跌3.0%,跑赢沪深300指数5.6%,在申万行业分类中排名第15位。本周涨幅前五的个股为粤万年青(45.16%)、四环生物(34.74%)、常山药业(32.16%)、联环药业(22.91%)、贝瑞基因(21.44%)。   紧跟创新药产业周期,重点关注传统Pharma:中国传统Pharma药企基本大面积的走过研发周期,即将进入商业化+国际化新周期。目前大部分pharma迎来集采出清、业绩拐点的发展期,相关pharma公司创新药收入占比加速提升,传统pharma具备较强的商业化能力,因而销售确定性较强,我们看好传统pharma有望迎来黄金时期。建议关注:恒瑞医药、翰森制药、石药集团、中国生物制药、先声药业、康哲药业、三生制药、丽珠集团、通化东宝、华东医药、绿叶制药等。   投资策略及配置思路:本周医药指数显著跑赢沪深300,周初主要系英国批准全球第一款基因编辑上市带动基因主题,周四周五主要由支原体流感感染带动了相关药物及检测标的底部开始大涨。市场结构上,北交所涨幅最大,基本涵盖医药涨幅前十大个股。从细分板块看,除以CXO为主的医疗服务板块,所有细分板块都有所表现。我们坚持之前的判断,从减肥药到大品种,包括现在的各类主题投资,符合我们当前海外映射+产业周期的判断。这些主题的表现有望带动医药整体情绪回暖,考虑到低估值和24年增长确定性较强,我们看多医药。当前我们坚定认为创新(含Pharma)为投资主线,详见《技术创新+产业周期,战略布局创新药+大品种》专题报告。考虑到政策新周期和行业确定性增长,以及当前全基对医药配置诉求很强,但仓位仍然不高,我们认为医药需战略加仓配置:   中短期策略重点关注:   1)创新药:重点关注:百济神州、荣昌生物、百奥泰、金斯瑞生物科技、君实生物、信达生物、迈威生物、和黄医药、益方生物等;   2)Pharma:重点关注:恒瑞医药、翰森制药、石药集团、中国生物制药、先声药业、康哲药业、三生制药、丽珠集团、通化东宝、华东医药、绿叶制药等;   3)底部资产:药明康德、智飞生物、长春高新、金域医学、迈瑞医疗、联影医疗、及药店(一心堂、健之佳、国药一致、大参林等);   4)支原体及流感:流感/新冠/RSV/支原体等高发。检测:英诺特、博拓生物、硕世生物、万孚生物;药物:以岭药业、南新制药、众生药业、东阳光等;   中长期策略重点关注板块及个股:   1)大品种:海外映射+国内产业周期重点关注   药:带疱(智飞生物、百克生物)、通风/尿酸(一品红、海创药业)、阿托品(兴齐眼药)、金葡菌(欧林生物)、失眠药(京新药业)、白癜风(泰恩康、康哲药业)、心衰(信立泰、西藏药业)、老年痴呆(东诚药业)、基因细胞治疗(诺思兰德、金斯瑞)、脑卒中(悦康药业、先声制药)等;   械:CGM(三诺生物)、美瞳(迈得医疗)、NASH检测(福瑞股份)、脑血管(赛诺医疗)、瓣膜(佰仁医疗)、人工心脏(百洋医药)、测序仪(华大制造)、影像(联影医疗)、RDN(百心安)等;   2)创新药及Pharma:恒瑞医药、百济神州、康方生物、康诺亚、海思科、科伦药业、信立泰、丽珠集团、健康元、人福医药、恩华药业和一品红等;   3)中药:太极集团、昆药集团、一品红、盘龙药业、方盛制药等;   4)上游及CXO:药明康德、药明生物、凯莱英、康龙化成、毕得医药等;   5)生物制品:天坛生物、智飞生物、康泰生物、百克生物、欧林生物、长春高新、安科生物和西藏药业等;   6)医疗器械:联影医疗、迈瑞医疗、澳华内镜、开立医疗、麦澜德,关注华大智造、迪瑞医疗、普门科技、九强生物、微电生理、惠泰医疗、南微医学、拱东医疗、康德莱、鱼跃医疗、三诺生物等;   本周投资组合:太极集团、九典制药、悦康药业、博拓生物、众生药业、以岭药业;   十一月投资组合:昆药集团、西藏药业、益方生物、和黄医药、艾迪药业、一品红;   风险提示:行业需求不及预期;上市公司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3-11-27
  • 医药行业周报:基因检测行业渐趋成熟,关注产业链投资机会

    医药行业周报:基因检测行业渐趋成熟,关注产业链投资机会

    生物制品
      医药行业指数跑赢大盘。本周申万医药指数上涨1.61%,跑赢沪深300指数2.45pp。本周申万医药指数在31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4位。从子板块来看,中药Ⅲ、体外诊断、医药流通表现靠前,本周变动分别为4.67%、3.47%、2.56%;医疗研发外包、医院、疫苗表现靠后,本周变动分别为-2.59%、-0.8%、0.83%。从个股来看,本周涨幅前五的公司为粤万年青、四环生物、常山药业、英诺特、联环药业;跌幅前五的公司为欧林生物、诺思格、泰恩康、春立医疗、麦克奥迪。本周股价涨跌幅分析:流感相关概念股表现较优,主要系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季、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持续上升所致。   基因检测行业渐趋成熟,关注产业链投资机会。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基因检测成本降低,准确度提升,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基因检测可以帮助了解自身的遗传倾向和疾病风险,以及采取相应的预防和管理措施。国家政策和个人诊疗需求推动下,行业需求将进一步增长。2021年中国基因检测市场规模为225亿元,预期于2029年将达到1042亿元,2021年至2029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6%。产业链上游来看,高通量基因测序设备仍由进口厂商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技术和先发优势显著,具有较强的市场渗透力。随着核心测序专利到期,国产厂商迎来发展机遇,同时凭借核心技术突破实现检测成本下降和检测精确度快速提升,建议关注国产测序设备龙头华大智造。中游服务商的核心竞争优势在于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上游基因检测设备供应商,议价权较弱。中游检测服务商有望多样化的检测项目吸引更多的客户群体,降低客户转化成本。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检测中游服务商将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建议关注华大基因、燃石医学、世和基因、贝瑞基因等。基因检测终端市场目前呈现出不同领域的发展阶段和市场需求的差异性,科研市场、临床诊断以及新药研发仍是基因检测的主要应用领域。工业和农业市场的应用潜力也在逐渐释放,但仍需要时间和技术成熟度的进一步积累。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培育,基因检测终端市场有望得到进一步拓展和发展。   投资建议:当前板块处于筑底阶段,无论从估值角度、涨跌幅角度等都处于低位。行业基本面需求端稳定向好,行业生态不断优化,长期建议关注:1)中药:以岭药业、天士力、康缘药业、太极集团、华润三九、片仔癀、济川药业等;2)医疗器械:迈瑞医疗、海泰新光、开立医疗、山外山、微电生理、乐普医疗等;3)服务消费:爱尔眼科、华夏眼科、普瑞眼科、通策医疗、我武生物、智飞生物、锦欣生殖等;4)创新药:恒瑞医药、百济神州、君实生物、荣昌生物、康方生物、再鼎医药、贝达药业、信达生物、诺诚健华等;5)创新产业链上游: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博腾股份、药康生物、百普赛斯、阿拉丁等。   风险提示:政策不确定性风险、在研产品上市不确定性风险、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等。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2页
    2023-11-27
  • 医药生物行业报告: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等病原体处于快速传播期,看好相关快速诊断和治疗药物市场

    医药生物行业报告: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等病原体处于快速传播期,看好相关快速诊断和治疗药物市场

    化学制药
      一周观点:进入流感冬春季高发期,建议关注相关板块行情   根据近期中国国家流感中心数据,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占比处于快速上升期,且北方占比高于南方。与往年对比,流感感染上升期相对提前,且为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传播现状相对往年更为复杂。由于疫情期间人与人之间活动交流减少,流感等病原体在人群内部免疫屏障减弱,或为此次流感等病原体快速传播的主要因素。持续性方面,我们认为,进入冬春季后,预计后续呼吸道病原体传播会继续增强,诱发呼吸道相关疾病,传播期或至明年年初。政策方面,11月17日,联防联控发布了《关于做好冬春季新冠病毒感染及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强调了针对流感和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防控。我们认为对应流感病毒和支原体快速诊断和治疗药物或在传播期间有较大销售增量,相关企业有望出现较大业绩弹性。   一周观点:建议提前布局有预期差的消费医疗服务板块   2023年医疗服务标的由于年初疫情、消费力下降等原因整体恢复较慢,但2024年预计有明显边际改善。口腔方面,种植牙集采降价影响在2023年反映较为充分,目前量进入快速提升阶段,2024年整体收入有望快速增长;眼科方面,预计屈光增速仍保持稳健,视光需求更为刚性且客单较低,后续有望保持快速增长,且相关标的皆持续并购贡献增量业绩;辅助生殖方面,政策利好促进渗透率提升,且有内生恢复+产能扩张+业务扩张+外延加速的基本面提振;体检方面,行业需求稳健,龙头公司通过打造差异化优势有望实现客户结构的持续优化,促进客单价提升,利润率有望快速恢复。   一周观点:本周医药板块上涨4.4%,原料药表现突出   过去一周(11.20-11.24)主要指数涨跌幅情况:医药生物行业指数(4.42%),沪深300(-0.84%)。在31个一级子行业指数中,医药生物涨跌幅排名居第3位。在医药生物13个三级板块中,涨幅前三为:原料药(8.09%),中药(7.84%),医疗设备(6.28%)。   受益标的:   流感相关:英诺特、万孚生物、博拓生物、易瑞生物、圣湘生物、新产业、安图生物、亚辉龙、透景生命、仁度生物、安旭生物;桂林三金、以岭药业、亿帆药业、鲁抗医药、一品红、千金药业、太极集团、济川药业;派林生物、天坛生物;健之佳、益丰药房、大参林、老百姓、一心堂、漱玉平民。医疗服务:爱尔眼科、华厦眼科、普瑞眼科、何氏眼科、希玛眼科、朝聚眼科、通策医疗、美年健康、锦欣生殖。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政策不及预期风险。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16页
    2023-11-27
  • 恒瑞医药(600276):2023Q3收入增速符合预期,出海逻辑兑现加强

    恒瑞医药(600276):2023Q3收入增速符合预期,出海逻辑兑现加强

  • 先声药业(02096):交银国际2023年医疗行业企业日纪要

    先声药业(02096):交银国际2023年医疗行业企业日纪要

  • 再鼎医药(09688):艾加莫德快速放量,创新管线有望集中收获

    再鼎医药(09688):艾加莫德快速放量,创新管线有望集中收获

  • 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多因素催化血制品受关注,建议关注上海莱士、派林生物等

    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多因素催化血制品受关注,建议关注上海莱士、派林生物等

    医药商业
      关键词: 第二曲线 新需求、新政策   投资要点   本周、年初至今医药指数涨幅分别为 1.61%、 -2.98%, 相对沪指的超额收益分别为 2.45%、 5.64%; 本周中药、化药及器械等股价涨幅较大,医药商业、医疗服务及生物制品等股价涨幅较小;本周涨幅居前的是大唐药业( +106.29%)、 峆一药业( +98.80%)、 博讯生物( +68.24%),跌幅居前的是欧林生物( -13.47%)、诺思格( -9.32%)、泰恩康( -7.97%)。涨跌表现特点:本周医药板块持续走强、小市值涨幅更大,尤其是北交所个股。   看好明年血制品行情,业绩确定性高,行业整合加速: 供给端:白蛋白批签发增速回到疫情前,实现进口替代空间大。静丙批签发增速仍然持续加快;国家不再批准设立新的血制品生产企业,目前不足 30 家,行业集中度很高,并购整合趋势促进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今年以来新浆站资源的竞争愈发激烈。需求端:最近各地陆续再次迎来呼吸系统疾病的(流感、支原体感染等)感染高峰,临床对静丙和白蛋白的需求量有望再次增多,叠加库存量比较少,白蛋白和静丙仍然面临供不应求的局面;医生对以静丙和白蛋白为代表的血制品认可度进一步提高,有望促进未来血液制品的学术推广。 建议关注上海莱士、派林生物、天坛生物、华兰生物等!   恩扎卢胺获批治疗早期前列腺癌;复宏汉霖 EGFR ADC 在美获批临床;可瑞生物 TCR-T 细胞疗法获批临床: 11 月 17 日,安斯泰来和辉瑞联合宣布,恩扎卢胺(商品名: Xtandi)新适应症获 FDA 批准上市,联合或不联合促性腺素释放素( GnRH)类似物治疗非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nmHSPC)。; 11 月 23 日,复星医药发布公告,其控股子公司复宏汉霖于近日收到美国 FDA 关于同意注射用 HLX42(即靶向 EGFR 抗体-新型 DNA 拓扑异构酶 I 抑制剂偶联药物)用于治疗晚期/转移性实体瘤开展临床试验的函。复宏汉霖拟于条件具备后于美国开展该新药的 I 期临床试验; 11 月 21 日, CDE 官网显示,可瑞生物 CRTE7A2-01 TCR-T细胞注射液获批临床,用于治疗 HPV16 阳性 HLA-A*02:01 阳性晚期实体肿瘤(宫颈癌、头颈部肿瘤、肛门癌和其他肿瘤类型)。这是可瑞生物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免疫细胞治疗产品。   具体配置思路: 1) 药店领域:健之佳、老百姓、一心堂、益丰药房等;2) 创新药领域:百济神州、恒瑞医药、海思科、荣昌生物、康诺亚、泽景制药-U 等; 3) 优秀仿创药领域:吉贝尔、恩华药业、京新药业、仙琚制药、立方制药、信立泰等; 4) 耗材领域:惠泰医疗、威高骨科、新产业等; 5) 消费医疗领域:济民医疗、华厦眼科、爱尔眼科、爱美客等; 6) 其它医疗服务领域:三星医疗、海吉亚医疗、固生堂等; 7) 其它消费医疗:三诺生物,建议关注我武生物等; 8) 低值耗材及消费医疗领域:康德莱、鱼跃医疗等; 9) 科研服务领域:金斯瑞生物、药康生物、皓元医药、诺禾致源等; 10) 中药领域:太极集团、佐力药业、方盛制药、康缘药业等; 11) 血制品领域: 建议关注上海莱士、 派林生物、天坛生物、 华兰生物等。   风险提示: 药品或耗材降价超预期;医保政策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4页
    2023-11-27
  •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车间恢复正常顺利投产,未来流感疫苗放量可期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车间恢复正常顺利投产,未来流感疫苗放量可期

    个股研报
      金迪克(688670)   事件   金迪克生物技术股份发布公告:公司流感疫苗车间已恢复四价流感疫苗产品的正式生产,新生产的四价流感疫苗产品经公司自检合格已报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申请批签发。目前只是公司新生产的四价流感疫苗产品报送中检院申请批签发,但尚未获得批签发,产品暂不能正式销售。   由于中检院疫苗批签发审批需要一定时间,公司四价流感疫苗产品还需要等待通过中检院批签发审批合格后方可恢复销售。   投资要点   公司车间恢复正常投入生产,主营产品四价流感疫苗开始报送申请批签发   公司开发的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已于2019年11月实现上市销售,为国内唯一以预防用生物制品1类向CDE进行申报的四价流感疫苗。公司部分车间生产环境因特大暴雨受渗水影响,经持续环境监测并综合评估,公司决定自2023年7月15日起流感疫苗车间临时停产,造成产品上市销售时间晚于流感疫苗销售旺季9-12月,2023Q3公司没有营收。2023年11月4日,公司流感疫苗车间已恢复四价流感疫苗产品的正式生产,预计11月获批签发后销售收入将获回升。   受疫情干扰流感疫苗接种下降,2023Q1表现优秀,复产后看好明年流感疫苗销售增长   公司作为流感疫苗的新军,产品自2020年上市销售以来,市场占有率稳定在10%左右。四价流感疫苗占公司业务收入100%。2020年营业收入5.89亿元,2021年和2022年受新冠疫情干扰,流感疫苗接种数量有所下降,两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91亿元和3.18亿元。2023Q1公司营业收入增长至1.06亿元,同比增长751.94%,净利润3634.62万元。主要是2023Q1国内多地流感疫情高发,促进了流感疫苗的销售;同时,公司积极开展销售活动,服务终端用户,部分2022Q4因接种不便受到影响的用户需求在2023Q1实现接种,四价流感疫苗销量同比大幅增长所致。随着公司复产已报批签发,经营有望恢复正常,看好明年流感疫苗销售放量,促进公司业绩快速恢复和增长。   成功扩建四价流感疫苗产能,助力公司未来流感   疫苗销售放量   据统计,目前我国流感疫苗渗透率3%左右,低于欧美50%和欧亚国家20-30%的接种率。中国约14亿人口,按照20%全人群接种率计算,未来中国流感疫苗市场将达到约3亿人份。公司现有流感疫苗车间年产能为1000万人份/年,新车间建成后可新增产能3000万人份/年,合计4000万人份/年。公司新车间设备已到位,正同步进行GMP验证前的相关准备工作,待药监部门的验收通过后可正式投入生产。产能的扩建在未来将助力公司流感疫苗的销售放量。   盈利预测   推荐逻辑:(1)国内流感疫苗接种率处于低位,其中2021-2022年流感流行季接种率不足3%。随着流感预防意识增强,相关政策的推动和支持,流感疫苗接种率将持续提升,国内流感疫苗空间广阔;此外,流感病毒属于高度变异品种,人群每年需要接种新疫苗,看好流感疫苗赛道的消费属性和可持续性发展;(2)公司流感疫苗市占率在10%左右,停产恢复生产后,经营将转向正常,看好公司流感疫苗明年和未来的销售放量,助力公司业绩快速增长。   公司因2023年7月遭特大暴雨影响生产环境,造成2023Q3流感疫苗销售旺季没有营收,导致公司2023年和2024年营收和盈利有波动。但随着复产,公司经营恢复正常,未来流感疫苗销售有望放量。我们预测公2023E-2025E年收入分别为1.73、7.68、13.8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0.12、2.34、4.31亿元,EPS分别为-0.10、1.90、3.50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46.3、18.4、10.0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结构相对单一风险、疫苗批签发不及预期风险、疫苗销售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研发不及预期等风险。
    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5页
    2023-11-27
  • 医疗IT行业2023年三季报总结:医疗IT行业Q3业绩显著改善,新签订单情况良好

    医疗IT行业2023年三季报总结:医疗IT行业Q3业绩显著改善,新签订单情况良好

    医疗服务
      报告摘要   收入端稳健增长,净利润端逐渐回暖。2023年前三季度医疗IT行业重点企业收入端呈现稳健增长,净利润端改善明显。卫宁健康前三季度收入19.01亿元,同比增长1.6%,归母净利润1.52亿元,同比增长8.79%。创业慧康前三季度收入11.57亿元,同比增长1.61%,归母净利润0.91亿元,同比增长-46.54%。嘉和美康前三季度收入5.38亿元,同比增长18.1%,归母净利润0.18,同比增长1121.77%。久远银海前三季度收入8.03亿元,同比增长21.71%,归母净利润1.14亿元,同比增长-8.69%。山大地纬前三季度收入3.02亿元,同比增长19.47%,归母净利润0.31亿元,同比增长27.04%。整体来看,虽然2023年前三季度医疗IT公司一定程度上受到宏观因素的影响,但收入端仍稳健增长,部分公司实现20%左右的增速;归母净利润端降幅收窄,表现出逐渐回暖,边际向好的趋势。   医疗IT公司加大AI布局,积极开拓新业务、新产品及新模式。卫宁健康实施“1+X”发展战略,围绕WiNEX系列产品开展智慧医院、智慧卫生、互联网+医疗健康等业务;2023年10月18日发布医疗领域大模型WiNGPT和医护智能助手WiNEXCopilot两款人工智能产品,夯实WiNEX技术底座。创业慧康推出慧康-启真大模型和慧意GPT,结合公司行业经验和AI+医疗融合场景积累,以慧康-启真大模型为基础,以慧意GPT为AI能力中台,以多种场景嵌入式AI医疗服务为抓手丰富HIS解决方案。嘉和美康拟投入1亿参与安德医智破产重组,旨在从医学文本AI向医学影像AI进军。山大地纬基于自主可控的区块链技术落实智慧医保的全链路可信结算和健康医疗的大数据可信共享。新业务、新产品及新模式拓展顺利。   医院经营情况恢复,医疗IT新签订单情况良好。卫健委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医疗服务领域恢复良好,比如总诊疗人次达到51.1亿,同比增长6%,比2019年同期增长12.4%。医院经营情况恢复给医疗IT支出奠定了坚实基础。数据表明,2023年前三季度医疗IT重点企业新签订单良好。另外,今年医疗机构经营情况恢复对医院制定2024年医疗IT预算产生积极影响,并且政府专项债投入医疗卫生领域增加,刺激政府端资金加大医疗IT领域投入。未来医疗IT领域有望维持较高景气度。   投资建议:重点关注细分板块及个股:   医疗IT:创业慧康(行业领军企业,公卫IT龙头)、嘉和美康(CIS领域及医疗AI领军企业)、卫宁健康(行业领军企业,医院IT龙头)、久远银海(医保IT及医保数据要素龙头企业);   互联网医疗:平安好医生(互联网+医疗健康龙头企业)。   推荐关注:阿里健康(互联网医疗龙头企业,阿里集团健康领域旗舰平台)、京东健康(互联网医疗龙头企业,京东集团健康领域旗舰平台)、山大地纬(优质医保IT及数据要素厂商)、鹰瞳科技(医疗AI领军企业)、医渡科技(医疗大数据及医疗AI领军企业)、艾隆科技(智慧药房领军企业)、健麾信息(智慧药房领军企业)、国新健康(医保控费及医保数据要素领军企业)、德生科技(社保卡及服务龙头企业)、万达信息(国内优质医疗IT及智慧城市厂商)、东华软件(具备大医院卡位优势的医疗IT领军企业)、麦迪科技(CIS领域领军企业)、和仁科技(优质医疗IT企业)。   风险提示:政策实施效果不及预期;政府财政资金紧张,公卫IT项目建设不及预期;公司发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企业盈利不及预期;数据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8页
    2023-11-27
  • 基础化工行业周专题:农药市场寒意渐去?

    基础化工行业周专题:农药市场寒意渐去?

    化学原料
      化工周聚焦: 农药市场寒意渐去?   农药市场历经近一年的景气低迷,去库周期现已渐入尾声。 2023 年第三季度巴西和阿根廷从中国进口的农药数量同比增长了 12%,美国市场农化产品库存也呈见顶下行趋势。 剥离库存周期的扰动,农药需求在去全球化、地缘冲突、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刚性偏强,供给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逐渐勾勒出了下一轮农药景气周期轮廓。   本周原油价格分析   原油: 原油:本周布伦特原油期货下跌 0.04%,至 80.58 美元/桶。   本周 OPEC+成员国就减产配额问题未能达成一致从而推迟 OPEC+会议,叠加EIA 原油库存连续三周增长,国际原油先涨后跌。   本周重点化工品涨跌分析   化工品: 截止至 11 月 17 日,中国化工产品价格指数(CCPI)收于 4752 点,周涨跌幅为 0.3%。本周我们监测的化工品涨幅居前的为重质纯碱(+10.7%)、辛醇(+2.8%)、 DOP(+1.9%)、丙烯酸丁酯(+1.7%)、苯酐(+1.2%)。本周浙江部分纯碱装置停车检修,叠加现货库存持续走低,纯碱价格上涨;本周山东蓝帆辛醇装置检修,叠加工厂库存低位,辛醇价格走高;辛醇价格的走高也带动下游 DOP 价格上行;本周原料正丁醇价格走高带动丙烯酸丁酯市场价格上涨;本周原料工业萘价格上涨致苯酐价格上行。   投资建议   俄乌及巴以冲突下我国工业相对优势提升,叠加化工产业链不断完善升级,我们持续看好化工行业前景,给予“强于大市”评级。   持续推荐差异化尼龙民用丝企业台华新材、卫材热熔胶龙头聚胶股份、 氨基酸行业龙头梅花生物、尼龙成套工程技术服务龙头三联虹普、固废处理科技龙头惠城环保、 芳香烃化学品龙头新瀚新材;推荐半导体材料领先企业上海新阳、成长性油气标的中曼石油,钾肥出海龙头亚钾国际。   风险提示: 经济紧缩风险;油价大幅波动;国际贸易摩擦风险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8页
    2023-11-26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