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券商报告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2558)

  • 集采推进影响短期业绩表现,但中长期公司产品渗透率提升可期

    集采推进影响短期业绩表现,但中长期公司产品渗透率提升可期

    个股研报
      威高骨科(688161)   投资要点   事件内容:10月28日盘后,公司披露2022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93亿元,同比下滑11.3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4.42亿,同比下滑10.53%。   因脊柱国采开标,经销商正常的采购活动受到扰动,公司三季度业绩大幅放缓。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滑11.31%,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0.53%;本次为2013年至今公司首次出现收入增速同比下降。同时,以22Q3单季度来看,公司Q3当季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8亿元、同比下滑39.44%,实现归母净利润0.44亿元、同比下滑64.59%;比较22Q2公司收入同比增长13.5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6.35%,Q3单季业绩大幅放缓。究其原因,根据公司三季报中所述,主要是由于脊柱类骨科耗材国采9月开标,下游终端及经销商客户在三季度的采购均相对谨慎、经销商有意减少合理备货。   从单位盈利来看,毛利率季度环比及同比均有所下降,费用支出金额环比和同比也有不同程度的走低。1)22Q3公司季度毛利率72.56%,比较22Q2季度毛利率77.84%和21Q3季度毛利率81.13%,毛利率环比和同比均有明显下滑;2)比较费用中占比最高的销售费用,22Q3销售费用支出共1.42亿,比较22Q2和21Q3销售费用支出1.88亿和1.98亿元,销售费用金额分别下滑24.5%和28.3%;而同期,公司营业收入季度同比下滑39.44%、环比下滑64.2%,费用或呈现一定刚性,下降幅度明显低于收入端。我们倾向于认为,在收入端明显下降背景下成本及费用端的偏刚性支出,使得公司当期盈利出现大幅下滑。   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公司三大产品线均陆续执行集采,集采靴子或已经基本落地,政策风险预计已经得到极大释放。公司共有创伤、关节和脊柱三大骨科耗材产品线。根据时间线,去年以来,三大产品集采均已经陆续落地,政策风险得到较为充分的反应;1)2021年7月以河南省牵头的十二省骨科创伤类集采开启、十二省市创伤类集采部分省市已经自2021年11月开始执行;2)2021年9月人工关节国家集采正式开标、2022年3月至4月已经落地执行;3)2022年9月脊柱类国家集采正式开标、预计将于2023年1月至2月落地执行。   公司处于国内骨科耗材行业的领先地位,最新的脊柱国采也全线中标,共斩获18个拟中选产品;有望受益于后集采时代的进口替代加速推进和行业集中度提升。从2022年9月脊柱类骨科耗材集采结果来看,受益于公司多品牌战略及完善的产品线,公司脊柱类国采全线中标,共斩获18个拟中选产品,包括颈椎前路钉板固定融合系统、颈椎后路钉棒固定系统、胸腰椎前路钉棒固定融合系统、胸腰椎前路钉板固定融合系统等;公司中选产品数位列第一。比较来看,本次国采采购周期延长至3年,采购量约120万套、预计不低于上一年使用量的90%,释放稳定的市场需求;而以脊柱类进口产品占比约六成、但本次集采中选率仅12%,预计将有大量的进口产品份额待释放;公司作为国产脊柱耗材龙头及本次中选品种最多的企业,我们倾向于认为大概率或将实现“以价换量”。   投资建议:公司三季度因集采开标等暂时性因素导致业绩放缓,略低于我们预期。可能来说,伴随着集采中标结果已经落地,脊柱类骨科耗材采购活动将逐渐恢复正常,公司盈利能力也将得到改善;同时,公司作为国产骨科耗材龙头在主要产品集采中均获得良好的中选结果,未来有望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升和国产替代推进,“以价换量”可期。我们依旧看好公司中长期发展;综合考虑,由于集采对于公司三季度经营活动的影响,我们略微下调了公司业绩,预测2022年至2024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64、2.26和2.86元,但维持公司买入-B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1、带量采购持续推进带来的降价超预期风险;2、医保政策调整风险;3、原材料依赖进口及相关国际贸易风险等。
    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2-10-30
  • 2022年三季度报告点评:疫情下主营业务承压,可视化产品快速增长

    2022年三季度报告点评:疫情下主营业务承压,可视化产品快速增长

    个股研报
      南微医学(688029)   投资要点   事件: 公司近期发布 2022 年三季度报告, 2022 年前三季度营收 15.12亿元( +8.87%, 括号内为同比增速,下同),归母净利润 2.27 亿元( -8.68%),扣非归母净利润 2.16 亿元( +4.11%),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疫情下公司主营业务承压, 可视化产品快速增长: 2022 年单 Q3 营收5.52 亿元( +7.31%),归母净利润 1.02 亿元( -2.98%),扣非归母净利润0.97 亿元( +33.96%)。 疫情对内镜诊疗量影响仍持续,但公司可视化业务快速增长, 2022 年 1-9 月销售额达 1.6 亿。   单三季度销售费用增长较多, 海外市场有所恢复: 2022 年单 Q3 销售费用 3.08 亿, 同比增长 22.87%, 销售费用率为 20.36%, 主要因公司在本季度加强学术推广,召开多场学术会议。 海外市场亚太地区、美洲地区业务分别同比增长 8.2%、 11.2%,其中美洲自有品牌销售同比增加 19%。欧洲市场销售略有下滑。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考虑到疫情对公司主营业务影响的不确定性,我们将公司 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由 3.87/5.09/6.49 亿元调整至3.39/4.35/5.69 亿元, 当前对应 PE 分别为 54/42/32 倍,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疫情反复风险, 行业竞争加剧, 集采降幅超预期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2-10-30
  • 2022Q3单季度利润超预期,核药增速逐步恢复

    2022Q3单季度利润超预期,核药增速逐步恢复

    个股研报
      东诚药业(002675)   事项:   公司公布2022三季度报告,实现收入27.41亿元,同比下降1.93%;实现归母净利润3.30亿元,同比增长26.17%;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22亿元,同比增长27.93%。公司三季报略超市场预期。   其中2022Q3单季度实现收入9.76亿元,同比增长0.71%;实现归母净利润1.62亿元,同比增长51.22%;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59亿元,同比增长53.62%。   平安观点:   单三季度业绩超预期,肝素原料药利润贡献大。公司2022Q3单季度实现收入9.76亿元(+0.71%),归母净利润1.62亿元(+5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59亿元(+54%),超出此前市场预期。我们认为第三季度利润超预期的原因在于肝素原料药延续了上半年毛利率大幅提升的趋势,2022前三季度原料药实现收入16.3亿元(+3%),收入增速略高于上半年。此外,人民币贬值导致公司单三季度汇兑收益增加,单季度财务费用为-1796万元,而上年同期为763万元,减少约2500万元。2022Q3单季度毛利率46.13%(+0.23pp),净利率18.48%(+3.80pp)。   三季度核药逐步恢复,18F-FDG增速转正。预计2022前三季度核药收入降幅较半年度明显收窄。分品种来看,18F-FDG单三季度收入1.12亿元(+9%),增速回升明显;云克注射液单三季度收入0.67亿元(-21%),下跌幅度较上半年大幅缩窄;锝标记药物前三季度收入0.64亿元(-7%),预计单三季度收入降幅收窄。我们认为伴随PETCT装机量逐步提升以及新建核药房陆续投入使用,核药增速有望逐步回升。   看好核药产品增速回升,核医学龙头价值有望重估,维持“强烈推荐”评级。从2022三季报看到公司核药品种增速呈现逐步回升态势,叠加2023年开始创新研发管线逐步迎来收获期,公司业绩和估值均处于上升趋势。我们维持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9亿、5.30亿、6.80亿的预测,当前股价对应2023年PE为28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原料药价格波动风险:当前肝素原料药价格仍处于高位运行,存在一定的价格下行风险。2)核药放量不及预期风险:核药通常用于住院病人,如果疫情仍呈多点散发状态,或将对核药放量产生一定影响。3)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当前公司在研管线较多,存在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10-30
  • CGT行业景气度高,公司持续拓展新业务领域

    CGT行业景气度高,公司持续拓展新业务领域

    个股研报
      和元生物(688238)   事件概述   2022年10月27日,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报:2022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2.15亿元,同比增长31.34%,实现归母净利润0.34亿元,同比增长16.69%,扣非归母净利润0.29亿元,同比增长52.17%。   疫情影响有所缓和,CRO业务恢复增速,CDMO业务稳健增长。1-9月CGTCRO业务收入4,324.48万元,同比增长13.40%,CGTCDMO业务收入16,607.24万元,同比增长36.87%。其中Q3CRO实现收入1,886.11万元,同比增长32.55%,主要是由于CRO项目合作客户以科研类客户为主,Q3疫情好转后,高校返校,科研需求增加所致。我们认为随着疫情影响有所缓以及参照往年收入分布情况,预计Q4收入确认有望进一步提升。   CGT行业景气度高,国内外多款药物上市。   1)根据美国基因和细胞治疗协会(ASGCT)近期发布的“Gene,Cell&RNA Therapy Landscape:Q3 2022 Quarterly Data Report”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9月末,全球进展中的基因疗法开发管线已超过3649个,其中287个项目处于II期及之后,6个项目处于上市前注册阶段。大量基因治疗产品研发多处于早期阶段,超过70%的研发管线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所涉及适应症涵盖肿瘤、遗传疾病、慢病等多病种,行业融资依然保持活跃,整个行业处于高速成长期。   2)Q3全球上市多款新产品:PTC Therapeutics的AAV基因治疗产品exuparvovec(Upstaza)治疗AADC缺乏症在欧盟获批上市,BioMarin的AAV基因治疗产品valoctocogene roxaparvovec(Roctavian)治疗重型血友病A在欧盟获批上市。同时还有Moderna、Pfizer&BioNTech针对Omicron的mRNA疫苗上市。沃森-艾博生物研发的mRNA疫苗在印度尼西亚获紧急使用授权即将上市。国内细胞治疗企业产品在上市路上也取得重大突破:科济药业BCMACAR-T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CT053)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纳入优先审评。   我们认为随着产品获批上市将加大CGT对资本的吸引力,将会有更多的资金进入该领域,吸引更多科学家创业,研发管线将持续增长,为CGTCXO带来源源不断的业务,公司有望从行业快速发展中获利。   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拓展新业务领域巩固先发优势。   公司重视研发并继续加大研发投入,1-9月研发投入2,374.68万元,较同期增长58.94%(研发投入/营业收入占比为11.03%,提升1.92pct),尤其在细胞治疗、mRNA领域加大投入。截至2022年9月末,公司累计获得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1项,作品著作权4项,国内注册商标45项,国际商标1项;其中第三季度新增5项发明专利授权,主要围绕腺病毒、慢病毒、AAV等。   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2022-2024年公司营收为3.76亿、5.85亿、8.93亿元,同比增速为47.49%、55.53%、52.68%,归母净利润为0.84亿、1.30亿、2.08亿元,同比增速为55.57%、53.65%、60.18%,当前股价对应P/E为132.40、86.13、53.76倍。考虑行业景气度以及公司的先发优势,未来的高成长性,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监管政策变化的风险,产能不及预期风险,竞争风险,项目交付风险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4页
    2022-10-30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2Q3收入增长稳健,拟剥离商洛聚焦优质资产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2Q3收入增长稳健,拟剥离商洛聚焦优质资产

    个股研报
      国际医学(000516)   2022Q3收入增长稳健,拟剥离商洛聚焦优质资产,维持“买入”评级   10月26日,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报:2022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9.14亿元(-6.58%),归母净利润亏损8.27亿元(2021前三季度亏损5.85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7.88亿元(2021前三季度亏损5.0亿元)。2022Q3收入8.46亿元(+13.96%),归母净利润亏损2.31亿元,收入端由于8月中旬西安疫情反复时,旗下医院到诊人数减少,但恢复较快,整体Q3收入仍实现较稳健增长,利润端考虑到2022H1股权激励费用影响净利润约0.824亿元,此前股权激励计划预计2023年股权激励费用0.89亿元,假设剩余0.07亿元股权激励费用在Q3计提,预计2022Q3经营性净利润为-2亿元,同比2021Q3亏损加大,预计与停诊期间未计提费用在Q3计提、为康复医院开业新储备医技护人员导致人力成本增加有关。考虑到公司为康复医院增加人力储备导致人力成本增加,我们调整2022年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00(原为-6.76)、0.22、2.97亿元,EPS分别为-0.40/0.01/0.13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3.0/930.5/69.6倍,公司凭借医院平台延伸产业链,旗下医院病床使用率提升空间较大,维持“买入”评级。   拟剥离商洛降低财务负担,聚焦优质资产,IVF牌照获批加大特色专科建设   10月24日,公司发布公告称10月21日公司与商洛交投签订股权转让合同,拟剥离公司持有的商洛国际中心医院99%股权。此次交易金额为1.7亿元,预计可实现收益约3,379.66万元;截至2022年2月28日,商洛医院总资产为19.5亿元,总负债为16.9亿元,除了其他应付款外,其他负债皆转让,有利于改善公司资产结构。同时,商洛剥离后将减少折旧额,减少公司财务负担,公司也能够加大聚焦高新医院、中心医院2家优质资产。10月10日,西安高新医院IVF牌照获批,实现公司在特色专科业务布局上的重大突破,其优质团队、产科协同优势有望助力IVF业务快速增长。同时,康复医院有望在年底前投用,其康复、骨科、高端妇儿已在中心医院开诊,具备患者基础,有望实现较快爬坡。   风险提示:医保控费趋严,住院量爬坡速度不如预期。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2-10-30
  • 订单获取能力提升,Q3业绩维持高增速

    订单获取能力提升,Q3业绩维持高增速

    个股研报
      华康医疗(301235)   事件   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报,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79亿元,同比增长57.34%;归母净利润5631.56万元,同比增长75.2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137.52万元,同比增加64.8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82亿元,同比下降127.25%;   净化系统完工进度加快,三季度业绩维持高增速   2022年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3亿元,同比增长97.86%,2022年Q3归母净利润3962.48万元,同比增长63.03%;扣非归母净利润3803.86万元,同比增长56.85%。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业绩实现高增长主要系公司医疗净化系统集成完工项目增多所致。   订单质量趋于优质化,标杆项目树立区域口碑   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在手订单金额为17.35亿元,其中医疗净化系统集成业务在手订单金额为14.61亿元。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订单喜获捷报,期间,相继拿下四川大学华西厦门医院净化系统采购及安装中标项目(中标金额1.21亿元),南宫市人民医院综合能力提升项目一标段施工项目(中标金额8001万元),康桥健康产业园康桥单元部分地块医疗专项-医疗净化工程项目(中标金额:1.17亿元)等,订单金额均超8000万。同时,公司通过标杆项目获得外省医院的认可,有效打开区域市场。   市场营销运维中心铺建,全国市场开拓未来可期   在医疗新基建推动下,医疗基础建设近两年积极布局,叠加新冠疫情影响,使院感防控重视程度不断提升。随着2021年十四五医疗规划出台,新建医院、传染病楼和疾病救治基地等医疗基础建设规划逐步落地。在新基建浪潮下,公司为了更好的服务客户、进一步提高市占比,实现市场全面渗透,公司募投项目“营销及运维中心建设项目”升级,将运维、销售、技术人员捆绑起来,对各地市实行立体式营销,提升全国各地市场营销、售后运维的区域中心地位。随着市场营销运维中心的不断成熟,有望不断提升市场渗透率。   盈利预测与评级   根据公司2022年三季报业绩情况,维持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14.57/23.73/33.98亿元,归母净利润1.43/2.37/3.59亿元,EPS分别为1.35/2.25/3.40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应收账款坏账风险,疫情反复影响施工进度等风险,中标项目尚未签署正式合同,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2-10-30
  • 化工行业周报:确成股份业绩创三季度新高

    化工行业周报:确成股份业绩创三季度新高

    化学原料
      美指走弱抵消需求担忧,同时市场供应担忧再起,国际油价震荡ummary]]上涨。本周(10.20-10.26)美联储加息速度可能放缓,美元指数走低,同时美国原油库存总量和汽油库存减少,馏分油库存比五年同期低20%,提振原油价格。截至10月26日,WTI原油价格为87.91美元/桶,较10月19日上涨2.76%,较上月均价上涨4.73%,较年初价格上涨15.55%;布伦特原油价格为95.69美元/桶,较10月19日上涨3.55%,较上月均价上涨5.65%,较年初上涨21.16%。   全球8月石油需求反弹。据中国化工报10月24日报道,10月17日,联合组织数据倡议(JODI)发布数据显示,全球石油需求在7月出现反季节性的下降之后,在8月反弹200万桶/日。分析师称,目前石油需求已经回升至新冠肺炎疫情前水平的99%。JODI的最新数据显示,8月,全球石油需求增加主要是受美国、中国、日本、沙特阿拉伯和印度尼西亚等国的需求所推动。沙特阿拉伯8月的原油出口连续第三个月上升,超过1100万桶/日,达到两年多来的最高值,较7月水平增加50万桶/日。美国8月原油生产较7月增加29万桶/日,同比则大幅增加81.3万桶/日。而8月末,美国原油库存已经下滑2270万桶,至当月的第二纪录低位。   确成股份三季度利润同比大增,业绩创三季度新高。2022年10月25日,确成股份发布2022年三季度报告,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30亿元,同比增长28.4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11亿元,同比增长48.3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52亿元,同比增长37.57%。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44亿元,同比增长33.9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0亿元,同比增长63.17%。   海运费维持下降态势,多指数回落明显。波罗的海货运指数(FBX)在2021年9月10日达到历史高位11108.56点,随后开始震荡回落,10月28日收于3340.07点,比上周(10月21日)下降2.59%。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在2022年2月11日达到历史高位3587.91点,随后表现出明显回落,10月28日收于1862.25点。随着世界各国码头拥堵情况持续缓解,疫情情况逐渐缓解,港口陆续运力提升,我们预期海运价格有望继续下降,回到合理区间,利好出口行业。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不景气导致需求下降的风险;原材料成本上涨或产品价格下降的风险;经济扩张政策不及预期的风险   重点标的:   赛轮轮胎:(1)公司海外双基地落成,产能持续加码。海外的越南三期(100万条全钢胎、400万条半钢胎和5万吨非公路轮胎)和柬埔寨项目(165万条全钢胎)有望在2023年建成。柬埔寨工厂900万条半钢胎项目从开工建设到正式投产历时不到九个月,在2022年上半年开始贡献业绩,海外越南和柬埔寨双基地有望助力业绩持续腾飞。6月26日公司公布了青岛董家口年产3000万套高性能子午胎与15万吨非公路轮胎项目,该项目规划产能为1000万条/年全钢子午线轮胎、2000万条/年半钢子午线轮胎和15万吨/年非公路轮胎,计划从2022年到2027年分五期建设,项目一期为5万吨/年非公路轮胎,计划在2023年投产。公司这一轮胎项目的立项,是在能耗和产能指标趋严的背景下,提前立项拿下指标,为未来的产能扩张做好铺垫。   (2)海运费和原材料价格压力持续消退。波罗的海货运指数(FBX)自2022年3月18日起连续下滑,10月28日收于3340.07点,已低于2021年下半年均值9727点。因此,我们认为2021年对公司利润造成重要影响的运费因素在2022年或将显著改善。原材料方面,10月27日轮胎原材料价格指数为168.07,周环比下降1.23%,较年初下降4.99%。   (3)公司的“液体黄金”实现技术突破,能够同时降低滚动阻力、提升耐磨性能和抗湿滑性能,液体黄金轮胎的优异性获得了多家权威机构的认可。2022年6月益凯新材料6万吨EVE胶已完成空负荷试车,有望在下半年给液体黄金轮胎贡献增量,助力液体黄金产品持续丰富。在高油价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的背景下,高性能的液体黄金轮胎有望给公司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综合来看,公司扩产节奏明确,海外双基地均开始贡献业绩,海运和原材料不利正消散,公司在22Q2重回净利润同比环比双增长正轨,未来有望在液体黄金产品拉动下继续实现业绩增长。   确成股份:公司收入主要来自二氧化硅产品。公司2021年沉淀法二氧化硅总产能位居世界第三,截止2022年上半年已建成产能为33万吨/年,在建产能7.5万吨。公司拥有国内江苏无锡、安徽滁州、福建三明三个生产基地以及泰国一个海外生产基地,其中核心工厂无锡单体工厂以15万吨年产能位居世界前列。   高分散二氧化硅作为一种配套专用材料,应用于绿色轮胎制造。高油价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高,对轮胎提出了更高的节能环保要求,使得高分散二氧化硅有望成为重要方向。公司目前在建的福建7.5万吨二氧化硅项目是高分散产品。公司高分散二氧化硅产品已取得国内外多家轮胎公司的认证,并与之形成了良好合作关系,有望充分受益于绿色轮胎行业的景气。此外,公司的出口业务占比近半,2021年下半年以来的海运费暴涨给公司利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海运费在2022年上半年有所缓解,海运费的降低有望持续提升公司盈利。   2022年10月25日,确成股份发布2022年三季度报告,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30亿元,同比增长28.4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11亿元,同比增长48.3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52亿元,同比增长37.57%。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44亿元,同比增长33.9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0亿元,同比增长63.17%。   通用股份:截止2021年底,公司产能情况为:国内全钢胎390万条、国内半钢胎300万条、泰国全钢100万条、泰国半钢600万条、国内轻卡、农用斜交胎100万条、国内摩托车斜交胎380万条,合计轮胎产能为1870万条。根据公司年报等公告,除了以上产能外,公司还规划了柬埔寨西港特区高性能子午胎项目、安徽1020万条高性能子午线轮胎项目、江苏无锡10万条工程胎技改项目。目前规划的产能全部投产后,公司轮胎总产能将达到近4000万条。2021年公司制定了“5X战略计划”,表示公司将紧抓国内国际双循环机遇,力争未来10年内实现国内外5大生产基地,5大研发中心,500家战略渠道商、5000家核心门店,以及5000万条以上的产能规模。   泰国工厂仍有放量空间,柬埔寨工厂完全可能后来居上。公司的泰国工厂在2020年克服疫情,投产了50万条全钢胎和300万条半钢胎产能,2021年在一期基本满产的情况下,又在年底新增了50万条全钢胎和300万条半钢胎产能。2021年公司泰国工厂实现净利润1.34亿元,同比大增53.68%。2022年上半年,公司泰国工厂实现净利润1.36亿元,已经超过2021年全年净利润,维持着高增长的趋势。公司也积极规划海外第二工厂,在柬埔寨规划了90万条全钢胎和500万条半钢胎产能。更为关键的是,在第二海外工厂的建设中,公司规划的柬埔寨工厂占据多重优势。在速度上,柬埔寨工厂有望在2022年底首胎下线,公司有望成为继赛轮轮胎之后第二个拥有海外双工厂的中国轮胎企业。在税率上,柬埔寨的双反税率不仅为零,公司还享受9年免税期的优惠政策。在配套设施上,柬埔寨工厂所在园区由公司控股股东红豆集团参与建设,园区配套完善、有自备电厂、地理位置优越。柬埔寨工厂在诸多利好之下,有望成为公司发展的新引擎。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5页
    2022-10-30
  • 2022年三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疫苗、中药、创新药正在发生积极变化

    2022年三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疫苗、中药、创新药正在发生积极变化

    个股研报
      上海医药(601607)   投资要点   事件: 医药商业、工业经营稳健。 2022 年 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29亿元,同比增长 13%(其中:医药工业销售收入 67 亿元,同比增长 9%;医药商业销售收入 562 亿元,同比增长 13%。),归母净利润 11 亿元,同比增长 22%。 2022 年 1-3Q,公司实现营收 1746 亿元,同比增长 8%(其中:医药工业实现销售收入 197 亿元,同比增长 5%;医药商业实现销售收入 1,548 亿元,同比增长 9%);归母净利润 48 亿元,同比增长 7%。   创新药品类逐渐丰富: 8 个创新药项目处于关键研究/III 期阶段: I001(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 X842(反流性食管炎)、 BCD-100(宫颈癌、非小细胞肺癌)、 SRD4610(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I008-A(艾滋慢性异常免疫激活) 等; 2022 年 6 月, 引进项目创新抗生素百纳培南( 2 期)、Plazomicin。 2022 年 8 月, B013 注射剂获批 II/III 期临床,适应症为TNBC 1L; 2022 年 9 月, I001 溃疡性结肠炎获批 II 期临床, 糖尿病肾病适应症正在开展Ⅱ 期临床。   中药传承创新值得期待: 中药销售收入约为工业板块总体收入的三分之一,其中 14 种产品于 2021 年的销售收入逾 1 亿元。 2022 年 4 月云南白药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双方将结合各自在产品资源、客户资源、品牌管理、市场渠道、产品开发等多方面的优势资源,协同发展,合作共赢。 2022 年 8 月,天中-上药联合研究院探讨瘀血痹胶囊、瓜蒌皮注射液、抗衰老片和八宝丹等重点品种的培育。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认为公司为商业龙头,主营业务经营稳健,抗风险额能力强: 1)分销和工业业务稳定发展; 2)中药板块与云南白药合作; 3) I001、 X842 等创新药即将上市,带来增量; 4)商业零售的互联网+平台化建设,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 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为 56.96/64.06/72.31 亿元,当前市值对应 2022-2024 年 PE 分别为 11/10/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带量采购风险,竞争恶化风险,研发失败风险,新冠疫情风险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2-10-30
  • 2022年三季报点评:单季度利润再次过亿元,聚焦主业革新营销再起航

    2022年三季报点评:单季度利润再次过亿元,聚焦主业革新营销再起航

    个股研报
      太极集团(600129)   事件:太极集团公布2022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5亿元(YOY+10%),毛利率45%,归母净利润2.49亿元(YOY+0.35%),扣非归母净利润3.17亿元(YOY+238%);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4.58亿元(YOY+808%),主要由于销售回款增加。   Q3收入同比略有提升,单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再次过亿元,充分释放业绩。2022Q3营业收入33.58亿元(YOY+7%),其中医药工业22亿元(YOY+5%),医药工业毛利率54%;归母净利润1.25亿元(YOY-27%),环比增长20%;扣非归母净利润1.39亿元(YOY+1327%),环比增长29%,扣非归母净利润连续3个季度明显改善。   龙头品种藿香正气口服液高增长,重点产品销售均实现增长。2022Q1-Q3消化系统药品的营收17亿元,同比增长62%,单Q3营收5亿元,毛利率59%,主要由于藿香正气口服液销售额增长。呼吸系统药品的营收10亿元,同比增长62%,单Q3营收2亿元,毛利率53%,主要由于急支糖浆和鼻窦炎口服液销售额增长。神经系统药品的营收9亿元,同比增长35%,单Q3营收3亿元,毛利率82%,主要由于通天口服液和洛芬待因缓释片销售额增长。   聚焦主业发展,“十四五”战略规划500亿营收目标。公司将发挥“太极(TAIJI)”驰名商标、百年“桐君阁”老字号的品牌影响力,以现代中药智造为主,以打造麻精特色化药和川渝地区商业领军企业为辅进行战略布局。营销方面,通过革新营销机制带来营收和业绩增长,公司设置“十四五”末营业收入力争达到500亿元的目标,同时净利润率不低于医药行业平均水平,业绩水平有望明显改善。   投资建议:公司是医药产业链布局较为完整的大型医药企业,拥有太极(TAIJI)等驰名品牌,市场认可度高。“十四五”期间聚焦主业发展,公司未来持续性盈利可期。预计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47/173/203亿元,EPS分别为0.68/1.01/1.44元/股,PE分别为52/35/25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质量控制风险;研发风险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2-10-30
  • 三季度业绩超预期,定增彰显发展决心

    三季度业绩超预期,定增彰显发展决心

    个股研报
      华恒生物(688639)   事件:华恒生物发布2022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84亿元,同比增长58.38%;实现营业利润2.4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20.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7亿元,同比显著增长112.6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2.02亿元,同比增长123.13%。按1.08亿股的总股本计,实现摊薄每股收益2.0元,每股经营净现金流为2.28元。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55亿元,同比增长46.9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88亿元,同比增长120.40%;折合单季度EPS0.81元。   新产能释放带动产销两旺,收入及利润实现显著增长   前三季度,公司缬氨酸及丙氨酸产品产销两旺是推动公司业绩大幅提升的核心原因。公司募投项目巴彦淖尔交替生产丙氨酸、缬氨酸项目和秦皇岛发酵法丙氨酸技改扩产项目的产能利用率有序释放,产品经济性逐步呈现,推动公司营收及毛利增长。公司前三季度综合毛利率为39.36%,yoy+8.83pcts,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度实现毛利率40.95%,yoy+12.36pcts,环比提升2.87个百分点。费用方面,公司处于业务扩张期,费用规模同比有所增长,前三季度公司期间费用合计1.52亿元,yoy+0.68亿元。   募投项目稳步推进,增资子公司+独获核心技术许可助力成长   公司募投项目年产1.6万吨三支链氨基酸及其衍生物项目正处于稳步推进中;同时,随着全产业链技术产品落地,公司生产的D-泛酸钙产品竞争力将进一步加强。此外,公司于9月12日发布两项公告,加快技术产业化实施:1)拟以自有资金1000万元增资参股公司智合生物(获得25%股权及100%表决权);2)与欧合生物签署《技术许可合同》,获得其拥有的“发酵法生产丁二酸”的相关技术的独占实施许可20年。   定向增发17.3亿元用于投建生物基丁二酸及苹果酸项目,拓宽产品矩阵   公司于10月28日公告,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含发行费用)不超过人民币17.27亿元(含),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投建年产5万吨生物基丁二酸及生物基产品原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年产5万吨生物基苹果酸生产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定增项目将充分发挥公司已构建的合成生物平台研发和生物制造能力,增强盈利能力,推动业务横向扩展。合成生物学正经历快速发展阶段,行业进入应用转化落地期,且在化工行业的应用有望迎来广阔发展空间。华恒生物是具备平台效应的生物合成小品种氨基酸全球领先企业,公司充分利用产业链和技术优势拓展产品矩阵。   盈利预测与估值:综合考虑公司主营产品产销及募投项目情况,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2.8/3.8/4.6亿元,维持“买入”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系列单一风险、主要产品应用领域较为集中风险、市场需求放缓及容量有限风险、主要产品销售价格下降风险、技术产业化风险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2-10-30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咨询业务联系电话

18980413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