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9957)

  • 华创医疗器械随笔系列9:医疗设备更新低于预期了吗?

    华创医疗器械随笔系列9:医疗设备更新低于预期了吗?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人工耳蜗纳入新批次国采,安徽省中成药集采覆盖多个OTC大品种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人工耳蜗纳入新批次国采,安徽省中成药集采覆盖多个OTC大品种

    中药
      主要观点   人工耳蜗纳入新批次国采,重点指导体外诊断试剂联盟集采。9月10日,国家医保局出席国新办“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内容覆盖集采、医保监管、创新药械进院、DRG/DIP改革、预付金制度、三明医改等多方面。1)推进医药集采扩面提质:持续扩大集采覆盖面,开展新批次国家组织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采,会将人工耳蜗等高值医用耗材纳入集采范围;加强区域协同,重点指导地方推进中成药、中药饮片和体外诊断试剂等药品耗材联盟集采。2)加快新技术、新设备、新耗材收费准入:指导各省进一步畅通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新增渠道,对优化重大疾病诊疗方案或填补诊疗空白的重大创新项目,开通绿色通道,加快审核;对改良型创新项目,完善现行价格项目,实现兼容,快速满足合理收费需求;对其他新增价格项目,加快受理审核进度,充分满足不同创新层次新技术、新设备、新耗材的合理收费需求。   国采有助于提升人工耳蜗渗透率,推动行业扩容。听力损失是全球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目前,人工耳蜗植入已经成为治疗重度和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标准治疗方法。据Frost&Sullivan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人工耳蜗市场规模达9.5亿元。但人工耳蜗价格昂贵,渗透率极低;据21财经,国产人工耳蜗单侧植入价格一般在10万元以内,进口产品则大部分在20万元以上。当前,多个省份已将人工耳蜗纳入当地医保报销范围,最高支付标准达到45万元。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22年全球人工耳蜗市场CR3超90%,分别为澳大利亚的科利耳(55%)、美国的Advanced Bionics(20%)和奥地利的MED-EL(20%),这三家公司的人工耳蜗产品均已进入中国市场。国产人工耳蜗产品也在逐渐发展,诺尔康作为我国第一家规模性上市销售人工耳蜗的企业,2022年已占到国内约20%的市场份额。我们认为,人工耳蜗被纳入国采未来降价后有望进一步提高产品可及性,提升其渗透水平;目前国产人工耳蜗技术已实现重大飞跃,头部优质公司有望凭借性价比优势在集采中脱颖而出,逐步蚕食外资份额。   OTC中成药纳入集采,相关规则对非中选产品严加限制。9月9日,黄山市医保局发布《安徽省2024年度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文件(征求意见稿)》。据赛柏蓝及健识局梳理,不同于以往中成药集采,安徽省今年覆盖的品种涉及降糖、降血压等药品;共涉及18个产品组35个品种,分为目录一和目录二,目录一除了参芪降糖、刺五加等集采常客外,还涉及感冒灵、感冒清热、少儿肺热咳喘、强力枇杷露等OTC药物;目录二为独家品种,包括参松养心、稳心及脑心通、脑心络、脑心安几类。综合来看,这些均为市场上销售金额较大的品种;据米内网数据显示,参芪降糖颗粒是糖尿病用药TOP3产品,2023年销售额接近1.5亿元;步长制药的脑心通胶囊2023年销售额超4.4亿元。本次集采采取“价格指标+技术指标”计算申报企业综合得分;“价格指标”总分55分,由企业报价分30分和降幅分25分组成,同竞争单元企业报价最低值得30分,同竞争单元企业降幅最大值得25分;“技术指标”总分45分。同竞争单元内,按照符合申报资格的申报企业综合得分由高到低排序,排名按报价企业的数量计算,得分相同的排名并列,最多可以有7家企业拟中选。如果未能按照上述规则进入拟中选,还可以在满足相关条件下有增补进入;如目录二中的企业报价降幅≥25%。此外,《意见稿》明确,在采购范围内但未申报参加本次带量采购的药品、申报但未中选的药品和流标的药品,均视为非中选产品,非中选产品的采购情况纳入重点监控范围并定期通报;采购周期内,医药机构每年度同采购组非中选产品的采购量不得高于同采购组实际采购量的10%,确需使用未中选企业药品,须向医保部门提出采购需求并说明情况,但实际采购量不得超过该医药机构填报的该厂牌药品需求量的50%。   我们认为,虽然OTC中成药主要聚焦院外市场,院内销量不大,但今年“四同”、“线上比价”等新规出台后,挂网价、集采价也将对药店零售价格产生联动影响;且随着中成药集采常态化推进,其他省份或将追随安徽省脚步,将OTC品类纳入集采范围。此次《意见稿》出台后,相关企业短期内将面临一定压力。长期看,我国中医药行业中小型企业占据多数,集中度较低;集采有望清洗掉一些中小落后产能,让市场份额逐渐向实力更雄厚的大型中药企业集中。未来研发能力强、产品差异化优势突出、供应链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有望更好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在竞争中“杀出重围”。   投资建议   建议关注华润三九、以岭药业、东阿阿胶等。   风险提示   药品/耗材降价风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等;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3页
    2024-09-19
  •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2025年制冷剂配额征求意见稿出台,供给管控持续

    基础化工行业研究:2025年制冷剂配额征求意见稿出台,供给管控持续

    化学制品
      事件简介   生态环境部发布《2025年度消耗臭氧层物质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方案(征求意见稿)》和《2025年度氢氟碳化物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方案(征求意见稿)》,针对二代、三代制冷剂2025年配额进行分配:   氢氯氟烃(二代制冷剂)按照第二阶段淘汰管理计划进行配额削减,2025年我国HCFCs生产配额总量为163573吨,内用配额总量和使用配额总量为86029吨;氢氟碳化物(三代制冷剂)综合考虑行业发展需求和2024年度HFCs配额实施情况,2025年我国HFCs生产和使用目标保持在基线值,配额分配中在2024年分配配额的基础上,增发R32内用生产配额4.5万吨,R245fa内用生产配额8000吨,R41内用生产配额20吨,R236ea生产配额50吨,对于配额中为分配的部分,生态环境部将根据履约工作进展和相关行业需求,商有关部门研究分配方案。   事件点评   二代制冷剂进一步削减,将持续支撑产品价格。根据政策规定。二代制冷剂2024年生产配额为21.35万吨,2025年将削减至16.36万吨,同比下降23.37%,下降幅度相对明显,会对二代制冷剂的供给形成限制,在需求缓慢下行的过程中易出现阶段性的供给紧张,从而支持二代制冷剂价格保持高位,在需求相对集中的阶段产品价格上行。二代制冷剂目前主要应用于空调售后市场,在春末夏初会有比较明显的集中性需求,叠加2025年的配额削减导致的供给惜售,预计将支撑产品价格在较好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价格提升。而从主要的大品种R22的配额削减来看,2025年度R22生产配额为14.91万吨,内用生产配额为8.09万吨,整体生产配额削减3.28万吨,其中内用配额削减3.10万吨,占据削减量的绝大部分,将有望带动国内售后市场的价格进一步提升。   三代制冷剂适当给予配额增量,行业格局保持高度集中。从政策来看,三代制冷剂多数品种维持2024年的配额体量,主流品种中R32给予了4.5万吨内用配额增量,相比于2024年全年给予的配额总量同比增加了约1万吨,用以承接下游应用上高GWP值产品向低GWP值产品进行转换的需求和存量R32空调不断提升带来的售后需求。从今年的运行情况来看,今年上半年空调生产的景气度较高,带动R32的配额供给逐步趋于紧张,形成了上半年长单价格的逐步提升,而进入三季度行业进入阶段性的淡季,R32的长协价格依旧有持续的提升,且伴随着海外R32库存的逐步消化,制冷剂三季度出口价格开始出现提升,带动了制冷剂厂家实现逐季度业绩提升;而此次分配的配额依然保持了行业的供给格局,行业配额集中度较高,头部企业的市场影响力维持稳固,能够支撑行业获得较好的产业链议价权,在配额形成供给天花板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有效的节奏管控维持较好的价格体系,从而带动制冷剂厂家逐步实现业绩兑现。   制冷剂下游需求一定的消化空间,格局形成价格支撑。从目前的行业运行情况看,国家后续的刺激消费等政策仍可能不断推动下游消费需求,且空调的新机销售能够依托存量换新稳定基本盘,叠加渗透率提升以及新装修需求形成补充,目前看空调的销量能够形成一定支撑,且售后市场仍有不断提升的趋势;汽车的销量虽然增速略有下行,但同比增长叠加新能源车占比提升,对于汽车空调制冷剂的支撑稳固,行业的供给有一定的消化空间;今年以来制冷剂前期上行速度相对较快,后期高GWP值的R125冲高后进入阶段性的调整阶段,从供给端来看,全年R125的配额充足,但产品价格回落后,产品的价格维持在3万元/吨附近震荡,盈利仍然较好,行业格局形成了一定的价格支撑。未来行业配额确定的条件下,高度集中的企业仍能够有较强的行业话语权。   投资建议   二代制冷剂内用配额削减较多,将支撑产品价格进一步上行,三代制冷剂下游需求有一定消化空间,叠加行业格局稳固,能够支撑价格稳中向好,建议关注二代制冷剂、三代制冷剂的龙头企业。   风险提示   政策大幅波动风险;下游需求明显不及预期风险;行业格局恶化风险等。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9-19
  • 医药生物行业点评报告:关注制药产业链结构性机会及长期布局时点

    医药生物行业点评报告:关注制药产业链结构性机会及长期布局时点

    化学制药
      ADC及多肽产业链持续高景气,头部企业估值性价比明显   受新药研发需求下滑、地缘政治、行业竞争加剧等多因素影响,2024上半年CXO行业业绩整体处于承压状态;部分企业受新产能折旧、股权激励摊销等影响,利润端同比下滑。另一方面,海外业务占比较高的公司签单有恢复,以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凯莱英、博腾股份、药石科技等为代表的公司在手订单同比均取得稳健增长;同时,受益于国内创新药行业企稳及出海需求增多,泰格医药等头部临床CRO公司签单逐步企稳向上。   随着美国降息及国内持续对创新公司利润端下滑明显,主要系公司加大费用端支出影响。药行业的支持,CXO公司的经营业绩有望逐步见底回升,估值又处于历史低位,当前位置我们建议积极布局CXO方向。细分方向上,我们推荐持续高景气的ADC及多肽产业链、国内临床CRO头部公司、估值较同行更低的平台化头部公司、海外业务占比较高的CDMO/CRO公司以及增长更加多元的仿创药CRO公司。   生命科学上游结构性机会已现,长期布局时点明确   受工业端需求下滑和行业竞争加剧等影响,2024年上半年生命科学上游整体承压,但结构性机会已现。从需求端看,国内科研机构和高校需求依旧保持增长,国内工业客户需求仍较为疲软;海外需求相对较为健康,整体均保持稳健增长;从供给端看,多数公司逐步落实降本增效措施,个别公司叠加收并购影响,业绩出现分化,结构性机会已现。   从细分领域上看,(1)受益于新业务的延伸及海外市场的开拓,多数生物试剂公司常规业务保持稳健增长,非常规业务影响基本出清,整体收入逐步恢复稳健增长;受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及新业务投入等影响,利润端继续承压。其中,诺唯赞降本增效显著,利润快速恢复。(2)化学试剂方面,在分子砌块、工具化合物、多肽缩合试剂等细分领域,国内公司在全球供应链中处于比较重要的位置,随着海外研发需求逐步向上,皓元医药及昊帆生物业绩逐步企稳回升;另外,受益于降本增效的推进叠加并表影响,阿拉丁的业绩快速增长。   当前位置,受益于新业务的延伸及海外市场的拓展,多数公司收入逐步恢复到稳健增长,叠加降本增效的持续推进,利润端有望逐步兑现增长;同时,该领域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筹码结构好,我们认为,长期布局的时点已到。   标的推荐   CXO:药明合联、诺泰生物、圣诺生物、泰格医药、药明生物、药明康德、博腾股份、药石科技、泓博医药、阳光诺和、百诚医药等。   科学服务上游:皓元医药、阿拉丁、毕得医药、昊帆生物、奥浦迈、百普赛斯等。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影响,全球创新药研发需求恢复缓慢,市场竞争加剧导致订单价格下降等。
    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9页
    2024-09-19
  • 基础化工行业简评:R22配额削减,三代制冷剂配额政策延续,看好制冷剂景气向上

    基础化工行业简评:R22配额削减,三代制冷剂配额政策延续,看好制冷剂景气向上

    化学制品
      投资要点:   事件:2024年9月14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2025年度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配额总量设定和分配方案意见的函”,同时编制了《2025年度消耗臭氧层物质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方案(征求意见稿)》和《2025年度氢氟碳化物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二代制冷剂配额加速缩减,R22价格有望上行。根据《2025年度氢氟碳化物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方案(征求意见稿)》,2025年度我国HCFCs生产配额总量为163573吨,内用生产配额总量和使用配额总量均为86029吨,分别折合9465ODP吨和5061.3ODP吨。即2025年度我国HCFCs生产和施用量分别削减基线值得67.5%和73.2%,满足我国阶段性履约任务要求,分别较2024年度削减51241吨和42996吨。其中,R22生产配额为149068吨,较2024年度减少32779吨,内用配额为80862吨,较2024年度削减31044吨,削减幅度较大分别达到18%和28%;R141b和R142b削减加速,2025年生产配额分别为9157吨和3360吨,较2024年度削减幅度分别为57%和64%,内用配额分别为3395和1240,削减幅度分别达到68%和79%。目前二代制冷剂R22主要用于维修市场,存量需求比较稳定,我们认为,R22配额的削减有望推动价格持续上涨。   三代制冷剂生产和使用总量保持在基线值,与去年相同;R32配额增发,三代制冷剂景气有望延续。2025年度我国HFCs生产基线值保持为18.53亿吨CO2、HFCs使用基线值为9.05亿吨CO2,保持在基线值,与2024年度相同。在2024年度配额的基础上,根据HCFCs淘汰的替代需求、半导体行业对HFC-41和HFC-236ea的增长需求,增发R32生产配额45000吨、HFC-245fa配额8000吨、HFC-41配额20吨、HFC-236ea配额50吨。受到今年家用空调需求的推动,三代制冷剂R32社会库存减少,价格快速上行,内用配额虽已增发35000吨,目前看对价格没有产生过多影响,因此我们认为,2025年度增发配额对R32的价格也将不会产生负面影响,三代制冷剂景气有望延续。   受供需因素推动,制冷剂产品价格有望维持高位。据百川盈孚数据,制冷剂价格自2024年上行以来,总体仍保持高位。截至2024年9月18日,R22/R32/R134a/R125价格分别为30000/35500/33500/29500元/吨,较2024年初涨幅分别为53.85%/105.80%/19.64%/6.31%   投资建议:2025年二代制冷剂配额削减,三代制冷剂生产配额总量保持在基线值,随着家用空调新装及维修替代等需求的提升,三代制冷剂供需关系趋紧,制冷剂行业有望维持高景气度。建议关注生产配额领先的行业龙头: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永和股份等。   风险提示:制冷剂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氟化工原料价格大幅波动;政策变化的风险。
    东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4-09-19
  • 锦好医疗(872925):短期承压,自有品牌突破和渠道建设夯实国产助听器龙头企业地位

    锦好医疗(872925):短期承压,自有品牌突破和渠道建设夯实国产助听器龙头企业地位

  • 中小市值行业深度报告:IgA肾病专题:潜在需求庞大,耐赋康放量确定性高

    中小市值行业深度报告:IgA肾病专题:潜在需求庞大,耐赋康放量确定性高

  • 基础化工行业事件点评:2025年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配额总量设定和分配方案征求意见稿发布

    基础化工行业事件点评:2025年消耗臭氧层物质和氢氟碳化物配额总量设定和分配方案征求意见稿发布

    化学制品
      事件:   近日,国家生态环境部发布了《2025年度消耗臭氧层物质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方案(征求意见稿)》和《2025年度氢氟碳化物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方案(征求意见稿)》。三代制冷剂方面,2025年度HFCs生产配额总量、内用生产配额总量、进口配额总量与2024年相同,增发R32内用生产配额4.5万吨。二代制冷剂方面,2025年度我国HCFCs生产和使用量分别削减基线值的67.5%和73.2%。   点评:   三代制冷剂配额总量与2024年相同,增发R32等品种生产配额。本次分配在2024年度配额基础上,根据HCFCs淘汰的替代需求、半导体行业R41和R236ea的增长需求,增发R32生产配额4.5万吨(内用生产配额4.5万吨),R245fa生产配额0.8万吨(内用生产配额0.8万吨),R41生产配额20吨(内用生产配额20吨),R236ea生产配额50吨(其中内用生产配额0吨)。其中,2025年R32内用生产配额相比2024年增加4.5万吨,有利于缓解下游空调排产旺盛带来的供给缺口。企业分配方面,R32行业竞争格局不变,新增配额后,巨化股份(含飞源化工51%股权)R32配额为11.39万吨,东岳集团配额为5.61万吨,三美股份配额为3.30万吨。   三代制冷剂任一品种年度配额累计调增不得超过10%。三代制冷剂配额调整方面,同一品种HFCs配额可在生产单位间进行等量调整;不同品种HFCs配额调整不得增加总二氧化碳当量,任一品种HFCs的年度配额累计调增量不得超过该生产单位根据本方案分配方法核定的该品种配额量的10%。生态环境部根据行业需求在2025年期间安排两次HFCs配额调整,生产单位提交配额调整申请的日期分别是2025年4月30日前和8月31日前。   R22生产配额削减18%,东岳、巨化市占率高。2025年度我国HCFCs生产配额总量为163573吨,内用生产配额总量和使用配额总量均为86029吨,即2025年我国HCFCs生产和使用量分别削减基线值的67.5%和73.2%。其中,2025年R22的生产配额为149068吨,占HCFCs生产配额总量的91%。2025年R22   生产配额相比2024年削减18.03%;内用生产配额是80862吨,相比2024年削减27.74%。据测算,2025年R22生产配额最多的前三家企业是东岳集团(4.42万吨,占比30%)、巨化股份(3.92万吨,占比26%)和梅兰化工(3.11万吨,占比21%),CR3约77%,行业集中度高。   投资建议:三代制冷剂2025年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方案征求意见稿既保持了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考虑了行业发展需求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增发了需求增长品种的配额。二代制冷剂2025年加速削减,其中R22生产配额削减18%,但其空调售后需求短期有望维持稳定,有利于R22价格上行。个股方面,建议关注巨化股份(600160)和三美股份(603379)。   风险提示:配额政策变动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汽车、空调等下游需求波动风险;部分制冷剂品种需求弱于预期风险;贸易摩擦风险;出口量不及预期风险;产品价格波动风险;行业供需格局恶化风险等。
    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页
    2024-09-19
  • 中国药物毒理检测行业市场规模测算逻辑模型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中国药物毒理检测行业市场规模测算逻辑模型 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 上半年利润稳定增长,股权激励目标明确

    上半年利润稳定增长,股权激励目标明确

    个股研报
      普门科技(688389)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中报,上半年实现营收5.90亿元(yoy+5.64%,下同),实现归母净利润1.72亿元(yoy+27.7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63亿元(yoy+29.16%)。2024年Q2实现营业收入2.84亿元(yoy+1.27%),实现归母净利润0.65亿元(yoy+39.3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60亿元(yoy+37.86%)。   体外诊断稳定增长,治疗与康复阶段承压。2024上半年,公司体外诊断收入4.68亿元(yoy+21.67%),维持稳健增长,治疗与康复收入1.14亿元(yoy-31.96%),我们认为可能与排痰仪、高流量医用呼吸道湿化器产品同期基数有关;国内收入规模4.29亿元(yoy+1.58%),国际收入规模1.61亿元(yoy+18.26%),公司加大国际市场本土化人员的招聘和队伍建设,对国际体外诊断业务稳定增长奠定基础。   毛利率稳步提升,经营质量逐步向好。2024上半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69.82%(yoy+4.61pct),主要因体外诊断业务毛利率较2023全年水平进一步提升,达到70.54%,高毛利产品销售占比增加,单位成本下降。同期销售费用率16.97%(yoy-2.66pct),研发费用率16.74%(yoy-0.7pct),降本增效显著,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33.81%,经营质量逐步向好。   持续股权激励目标明确。2024年9月10日,公司发布2024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拟向激励对象186人,授予1,131万份股票期权,占总股本2.64%,行权价格为13.80元/股。业绩考核目标对应收入和净利润,24-26年增长率目标值均分别为23%、46%、69%,触发值均分别为18%、36%、54%,自2021年起,公司连续推出4期股权激励,体现公司对于核心业务人员的重视,以及业务完成的信心。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总营收分别为13.54、16.41、20.08亿元,增速分别为18.22%、21.19%、22.35%;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6、5.01、6.17亿元,增速分别为23.57%、23.51%、23.05%。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13x、11x、9x,基于公司在IVD具有错位竞争优势,治疗与康复业务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新品推广不及预期风险、政策变动风险。
    华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4-09-18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