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99838)

  • 医药生物行业简评报告:医保谈判临近,关注潜在投资机会

    医药生物行业简评报告:医保谈判临近,关注潜在投资机会

    生物制品
      核心观点   事件:2024年9月14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公告,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专家评审环节已经结束。   谈判规则总体稳定,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2024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已经于7月1日正式启动,分为准备、申报、专家评审、谈判、公布结果5个阶段,预计本次医保目录调整即将进入谈判环节。本次谈判续约规则和竞价规则与往年基本保持一致,我们认为有利于稳定产业界和投资界的预期,有助于增强PE/VC机构和医药企业对创新药研发投入的持续性。本次申报条件按规则对药品获批和修改适应症的时间要求进行了顺延,2019年1月1日以后获批上市或修改适应症的药品可以提出申报,有助于更多创新药纳入医保。   高质量创新药有望在新的政策环境下实现快速增长。我们对核心品种纳入医保后业绩实现快速增长的公司进行了复盘,认为:(1)业绩的快速增长为股价带来了较为显著的超额收益;(2)核心品种需具备较为良好的临床价值和竞争格局;(3)新进入医保或新增患者基数较大的适应症均可以带来明显的业绩增量。另一方面,我们认为在医保收支紧平衡的背景下,医保基金对于基金使用效率和效益最大化更加重视,能够满足临床未满足需求的高质量创新药才有望在新的政策环境下实现快速增长。   关注有望新进入医保/新增适应症的潜力品种。我们对2024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通过初步形式审查的申报药品信息进行了梳理,筛选出与A股和港股医药上市公司相关的重点品种。我们建议关注:(1)创新药临床价值突出,本年度首次参与谈判,未来1-3年内有望进入放量阶段,业绩有望实现较快增长的公司,相关公司:康方生物、海思科、迪哲医药、泽璟制药、京新药业和恒瑞医药;(2)已上市创新药在本年度进行新增适应症谈判,与现有适应症相比,新增适应症有覆盖患者数量有大幅增加,相关公司:贝达药业、微芯生物。   风险提示:重点品种是根据初步形式审查信息整体,存在未通过专家评审,医保谈判失败的可能;谈判成功后医保支付价低于预期;纳入医保后,销售额不及预期。
    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4-09-25
  • 中报点评:业绩承压,研发持续投入助力公司长期发展

    中报点评:业绩承压,研发持续投入助力公司长期发展

    个股研报
      翔宇医疗(688626)   投资要点:   公司是国内康复医疗器械行业内研发引领型企业。主要布局康复评定(包括评估肌力,神经障碍,功能损失程度等),训练康复(包括运动,主被动训练等康复训练设备),理疗器械(包括声光电测热设备,物理康复医疗设备),护理器械,辅具系列五大类业务。截至到2024年上半年,公司累计获得324项医疗器械注册证/备案凭证,1702项专利,160项软件著作权,185项省级科技成果。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8亿元,同比增长0.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63.59万元,同比下滑47.37%;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为5343.71万元,同比下降43.62%。基本每股收益0.36元。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研发和销售活动投入,研发费用、销售费用上升,收到的政府补助减少,导致净利润下降。   从期间费用率看,2024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率为27.99%,较上年同期增加了4.64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为7.10%,较上年同期增加了2.11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为19.44%,较上年同期增加了5.26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为-3.34%,上年同期为-4.07%。   从盈利能力看,2024年上半年,公司的综合毛利率为68.22%,较上年同期提升了0.61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销售净利率为16.75%,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5.66个百分点。   康复医学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保健医学一并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四大医学”。作为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复医疗服务及康复医疗器械能够帮助患者加快身体机能恢复、降低复发率、减少并发症,并可节约总体治疗费用,在医疗体系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医学、经济和社会价值,目前我国的康复行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以及健康消费水平的提升,康复行业长期发展可期。   翔宇医疗拥有适合老年康复的相关康复医疗器械近百种,涵盖康52711复训练、物理治疗、老年护理、老年辅助器具、功能评估、居家康复类等方面,为解决老年人疼痛、失眠、卒中、心理(孤独症)、阿尔茨海默、帕金森、压疮、失能护理/安宁疗护等常见疾病或功   能障碍提供解决方案和设备支持。根据老年病患者群体常见的功能障碍和并发症,从“助眠、助立、助行、助听、助看、助浴、   第1页/共6页   疼痛、治未病、长期护理”等提供全套康复装备和老年(医养)康复解决方案及智慧康养综合解决方案。未来有望受益于“银发经济”的发展。   公司致力于为康复医疗器械产品全生命周期提供一站式检测服务。通过创建检验检测中心实验室,最大限度降低产品质量风险,有效促进创新康复医疗器械产品的注册和市场准入,加速产品上市进程。目前实验室下设有电气安全试验室、机械环境试验室、气候环境试验室及电磁兼容试验室等,占地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配备国内外先进检测设备300多台,可提供包括产品功能检测、性能检测、电气安全检测、电磁兼容检测、气候环境检测、机械环境检测及医用软件检测等700多项检测服务,具备为康复医疗器械产品全生命周期提供一站式检测服务能力。   新技术方面,公司积极布局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目前,公司已成为脑机接口产业联盟会员单位。在研项目包括脑电采集分析及设备驱动技术研究,已完成睡眠评估系统等精神类产品样机,并已提交注册。通过对脑电信号的采集分析,实现患者主动运动意图下的康复训练及治疗,达到国际同等水平。适用于运动功能恢复、感知反馈、神经精神疾病诊疗及康复、意识与认知障碍诊疗、癫痫监测和治疗等。此外,报告期内,公司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与信息融合(BT与IT融合)”方向的重点专项“高精度生物感知觉反馈操纵技术与系统”项目启动,该项目由公司联合天津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等8家国内从事脑机接口、生物感知反馈、人机交互和系统研发的优势单位共同申报,将推进脑机接口等生物感知反馈操纵技术在医疗、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进而充分带动医疗行业、航空航天先进技术发展;公司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建康复医疗器械研究院,打造医教研产深度融合模式,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公司上市以来持续保持稳定分红,2021年至2023年,现金分红比例分别为30.11%、30.14%、36.36%。2024年,公司将在保证主营业务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做好企业经营发展、业绩稳健增长、股东投资回报的统筹与动态平衡,以可持续、稳健为分红主要策略,兼顾现金分红的稳定与连续性,制定出合理的利润分配方案,将坚持2024年度不低于30%的分红比例。   预计公司2024年EPS为1.33元/股,2025年EPS为1.56元/股,2026年EPS为1.87元/股,对应9月24日收盘价22.90元,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7.22倍,14.68倍和12.25倍,维持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订单获取和确认的不确定性风险,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6页
    2024-09-25
  • 稳健医疗(300888):并购GRI加码海外,打造全球医疗耗材一站式解决方案

    稳健医疗(300888):并购GRI加码海外,打造全球医疗耗材一站式解决方案

  • 美年健康 今世缘 梅花生物; 神州控股 百利天恒-U 海格通信 学大教育首次覆盖; 港股电力半年报

    美年健康 今世缘 梅花生物; 神州控股 百利天恒-U 海格通信 学大教育首次覆盖; 港股电力半年报

  • 巨子生物(02367):上半年业绩表现亮眼,产品矩阵进一步拓展

    巨子生物(02367):上半年业绩表现亮眼,产品矩阵进一步拓展

  • 基康仪器(830879):智能监测“小巨人”,兼具价值与成长

    基康仪器(830879):智能监测“小巨人”,兼具价值与成长

  • 2024年港股18A:生物科技行业洞察报告:医疗器械赛道(上)-寒冬困境下,医疗器械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2024年港股18A:生物科技行业洞察报告:医疗器械赛道(上)-寒冬困境下,医疗器械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医疗器械
      近年来,国产替代、科技创新是医疗器械行业发展主线,随之也诞生了多家优秀的医疗器械企业。在医疗器械行业高速发展过程中,行业朝着高质量发展升级。18A规则的设立为优秀的医疗器械企业提供了更多发展平台和机遇,医疗器械行业活力得到极大的提升。同时,集中带量采购和医保支付改革不断挤出行业发展水分,加速市场整合升级,激发行业追求更高性价比,推动行业良性发展   自2018年4月份港股新规改革新增18A章以来,截至2023年年底,共有63家企业通过此规则在港股IPO,其中复宏汉霖、君实生物、诺辉健康、再鼎医药、诺诚健华、康希诺生物等已经成功摘“B”。虽然遇到寒冬困局,但2023年,多家Biotech创新药企首次实现全年盈利。并且18A企业用成功的商业案例已向市场发出积极的信号:如BioTech产品出海授权告捷、药物临床头对头试验成功、企业成功股权出售等   血管介入类器械市场状况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不健康生活方式以及环境及压力变化,血管介入器械诊疗需求不断增加,进而产品中标数量及金额呈稳定上升态势。2023年,血管介入器械中标总成交数据量21,0755件,全年整体成交量呈现上升趋势,其中第四季度成交数量82,842件,占整体百分比39.3%。从金额上来看,中标总金额为14.3亿元;其中第二季度中标金额为4.4亿元,占整体百分比31.0%   体外诊断行业市场状况   中国体外诊断行业占比最高的三个子领域分别是分子诊断、免疫诊断与生化诊断,其中免疫诊断是以免疫学为原理基础进行定性或者定量的诊断,主要包括化学发光、酶联免疫、胶体金、荧光免疫等,目前免疫诊断已成为市场份额第一的细分领域,随着技术进步、产品更新迭代和分级诊疗的推进,免疫诊断市场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非血管介入类器械市场状况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非血管疾病发病率趋高,非血管介入手术取得技术进步等因素驱动非血管介入手术数量提升。全球已进行的非血管介入手术数量由2016年的77.1百万例提升至2022年的125.1百万例,预计到2030年将进一步增加至256.2百万例。聚焦中国市场,已进行的非血管介入手术量由2016年的21.1百万例增长至2022年的37.6百万例,预计到2030年将达89.0百万例
    头豹研究院
    18页
    2024-09-25
  • 2024年9月第三周创新药周报

    2024年9月第三周创新药周报

    生物制品
      A股和港股创新药板块及XBI指数本周走势   2024年9月第三周,陆港两地创新药板块共计26个股上涨,34个股下跌。其中涨幅前三为海创药业-U(+19.67%)、亚盛医药-B(+15.99%)、歌礼制药-B(+14.94%)。跌幅前三为荣昌生物-B(-16.89%)、创胜集团-B(-13.33%)、首药控股-U(-11.78%)。   本周A股创新药板块上涨4.28%,跑输沪深300指数0.84pp,生物医药上涨0.42%。近6个月A股创新药累计下跌3.33%,跑赢沪深300指数3.28pp,生物医药累计下跌9.99%。   本周港股创新药板块上涨2.38%,跑赢恒生指数2.81pp,恒生医疗保健上涨4.34%。近6个月港股创新药累计上涨4.99%,跑输恒生指数1.47pp,恒生医疗保健累计下跌0.21%。   本周XBI指数上涨1.16%,近6个月XBI指数累计上涨9.1%。   国内重点创新药进展   9月国内3款新药获批上市,无新增适应症获批上市;本周国内0款新药获批上市,无新增适应症获批上市。   海外重点创新药进展   9月美国1款NDA获批上市,1款BLA获批上市。本周美国1款NDA获批上市,0款BLA获批上市。9月欧洲0款创新药获批上市,本周欧洲无新药获批上市。9月日本0款创新药获批上市,本周日本0款新药获批上市。   本周全球重点创新药交易进展   本周全球共达成14起重点交易,披露金额的重点交易有4起。CapricorTherapeutics与Nippon Shinyaku签署约束性投资意向书,交易金额为750百万;NanoVation Therapeutics宣布与Novo Nordisk建立多靶点合作伙伴关系,交易金额为600百万。   风险提示:药品降价风险;医改政策执行进度低于预期风险;研发失败的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页
    2024-09-25
  • 财务造假or抄底良机?独家拆解英科医疗“大存大贷”底层逻辑,附送影响估值关键胜负手

    财务造假or抄底良机?独家拆解英科医疗“大存大贷”底层逻辑,附送影响估值关键胜负手

    个股研报
      英科医疗(300677)   中秋节回来,英科医疗(300677.SZ)集合竞价阶段一字跌停,连续竞价阶段草草抵抗一分钟后也被摁死在跌停板。   从消息面看,有报道称美国决定将自我国制造的医用手套关税从2025年起提高至25%,到2026年升至100%,目前为7.5%。   从基本面看,英科医疗上半年总营收45.12亿,归母净利润5.87亿,无论是营收和利润都创疫情后新高,各指标增速也很亮眼。   不过也有投资人持续在互动易平台问公司赚那么多钱为什么不舍得分红,货币资金那么充足为什么还借那么多钱,但其实是在问同一个问题,公司账上那么多钱真的假的?   从估值看,9月18日跌停后,英科医疗报收21.70元/股,PB只有0.85,滚动市盈率21倍,如果下半年赚的跟上半年一样多,动态市盈率将来到12倍。   这意味着如果能理清英科医疗大存大贷是否存在风险,貌似还多出一项潜在投资机会,这也是风云君要做的第一件事。
    市值风云
    19页
    2024-09-25
  • 医药生物行业精神类药物深度报告:赛道再掀热潮,新机制带来破局

    医药生物行业精神类药物深度报告:赛道再掀热潮,新机制带来破局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