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报告类型:
  • 全部
  • 深度报告
  • 医药观察周报
  • 医药观察月报
  • 定制化报告
  • 研报
行业领域:
  • 全部
  • 化药/生物药
  • 中药
  • 原料药
  • 医疗器械
  • 泛医疗
  • 其他
报告专题:
  • 全部
  • 行业/产业分析
  • 市场数据分析
  • 临床研究进展
  • 集采分析
  • 专利分析/FTO分析
  • 政策分析
  • 医药盘点
  • 投融资
  • 立项评估
  • 技术平台研究
  • 其他
治疗领域:
  • 全部
  • 消化系统与代谢药物
  • 皮肤病药物
  • 罕见病
  • 其他
  • 补气补血药物
  • 全身用激素类制剂(不含性激素和胰岛素)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系统药物
  • 感觉系统药物
  • 抗寄生虫药物、杀虫药物和驱虫药物
  • 抗肿瘤药
  • 免疫机能调节药物
  • 杂类
  • 生殖泌尿系统和性激素类药物
  • 神经系统药物
  • 系统用抗感染药物
  • 肌肉-骨骼系统药物
  •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报告搜索:

全部报告(110655)

  • 三季度经营趋势向好,ZSP1273三期将启

    三季度经营趋势向好,ZSP1273三期将启

    个股研报
      众生药业(002317)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三季报,2020Q1-Q3实现营收13.10亿,同比-31.72%,归母净利3.01亿,同比-18.21%,扣非归母净利1.78亿,同比-50.19%。   三季度经营趋势向好。①公司2020年Q3单季度实现营收5.25亿,同比-14.31%;实现归母净利1.10亿,同比+65.47%。剔除Q3处置子公司以及爱尔眼科股权变动等收益,公司实现扣非归母净利0.61亿,同比-1.2%,同比增速环比Q2(-62.36%)大幅改善。②Q3由于眼科医疗服务业务已剥离,且以众生丸为代表的呼吸线产品受疫情影响持续,经营业绩仍同比下滑,判断Q4有望进一步恢复。   ZSP-1273三期临床将启。①公司ZSP-1273为国内首个完成临床二期的小分子RNA聚合酶抑制剂,二期临床数据优异,其中600mgQD组中位症状缓解时间较安慰剂组明显缩短22.82h,病毒学指标亦显著优于安慰剂组。②1273当前已获得三期临床伦理批件,有望于近日推进三期。若受试者招募顺利,三期临床将于2021年年中获得结果。   NASH管线新药逐步推进。公司于NASH领域布局1项first-in-class+3项fast follow项目,布局广度和临床进度均居国内前列。其中first-in-class项目ZSO1601已进入Ib/IIa期,该研究设置低/中/高三剂量组,当前处于中剂量组给药阶段。Fast-follow项目ZSP0678处于I期临床阶段,0678已于2020年3月获PBC适应症临床批件,该适应症临床试验时间周期相对NASH适应症较短,有望更快获得临床结果。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公司流感新药取得阶段性进展,NASH新药临床逐步推进,研发成果可期。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9.21亿、23.11亿、25.45亿;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5亿、3.79亿和4.11亿;EPS分别为0.46元、0.46元和0.51元,对应PE分别为26.32、26.15和24.02。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风险;药品降价风险。
    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0-10-29
  • 短期业绩略低于预期,综合实力有望快速提升

    短期业绩略低于预期,综合实力有望快速提升

    个股研报
      双林生物(000403)   业绩总结:公司发布2020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6亿元,同比+3.4%;实现归母净利润约1亿元,同比约-18.5%;扣非后约9749万元,同比约-12%;单三季度实现营收约2.3亿元,同比-1.6%,实现归母净利润4082万元,同比约-18%,扣非后3997万元,同比约-17.3%。业绩略低于预期。   疫情影响短期业绩,有望快速进入国产血制品第一梯队。前三季度公司业绩略低于预期,毛利率下降5.5pp至48.4%。主要是上半年疫情影响,整体采浆量下滑,导致单位生产成本提高,下半年国内疫情得到较好控制,但对后续采浆情况影响较为持续。预计随疫情影响逐步减弱,采浆情况逐步好转,公司业绩增速有望进一步提高。明年派斯菲科并购完成带来每年约300吨血浆增量,以及公司与新疆德源达成供浆协议的每年新增约180吨血浆,公司采浆量有望在2022年突破1000吨,进入国产血制品第一梯队,助推业绩持续增长。公司今年截至9月有4种血制品获批,其中静丙获批47万瓶(+22%),狂免获批90万瓶(-19%),人白获批64万瓶(-12%),破免获批35.8万瓶(0%)。   积极推进产品上市和新品研发,未来吨浆盈利水平有望提高。今年6月公司人凝血因子VIII获批上市,同时纤原和人凝血酶原复合物均已完成临床实验总结,准备申报上市,人凝血因子VIII和纤原产品分别有望给公司吨浆净利人带来8-10万元的提升。此外公司还开始积极推进人凝血九因子和新一代高纯静丙,研发完成有望实现平台性提升,奠定长期发展基础。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受到疫情影响上半年采浆量,下调盈利预测2020-2022年EPS为0.37元、0.51元、0.72元,关键假设2020-2022年采浆量同比-5%、23%、6%,对应归母净利润为1.8亿、2.5亿、3.1亿;若考虑收购派斯菲科完成,则预计归母净利润为2.8亿、4亿、6.1亿。我们认为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浙民投,经营管理逐步精细化;同时并购和供浆协议逐步落地,2022年采浆量有望突破一千吨;新品凝血因子VIII获批有望提升吨浆净利润。公司长期发展基础坚实,三因子共振下盈利能力有望随着疫情影响消除,逐步恢复正常水平,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采浆量不达预期;血制品降价风险;国内疫情发酵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0-10-29
  • 汇兑损益短期影响业绩,两大领域平稳推进

    汇兑损益短期影响业绩,两大领域平稳推进

    个股研报
      雅本化学(300261)   业绩   公司发布3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98亿元,同比增长36.17%,归母净利润1.23亿元,同比增长142.55%,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72亿元,同比增长39.87%,归母净利润0.32亿元,同比下降26.90%。   分析   三季度汇兑损益短期影响公司业绩,两大主营业务长期稳步成长。由于3季度汇率波动,公司3季度汇兑损益对公司的业绩产生一定的影响,报告期内产生汇兑损失1500-1700万元,约占公司净利润的45%-51%。经过3季度的冲击,公司将积极使用外汇衍生品金融工具降低汇率风险,加强境外客户应收账款管理,降低汇兑损益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同比增长39.87%,环比提升25.37%,不考虑汇兑损失的影响,预计归母净利润将与二季度大体持平。经过前期公司两大基地先后停产后,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逐步回归正轨,如东基地逐步恢复开工,盐城基地部分通过复产审批,相关设备逐步开启复产运行,两大基地逐步恢复生产,农化、医药板块业务稳步推进,预期公司未来将逐步进入稳步发展态势。   农药、医药新产品持续培育,为公司长远发展奠定基础。过去一段时间,公司由于安全环保等原因,部分新产品放量受到一定的影响,募投项目短期受到基地停产及疫情影响,建设推迟,但公司仍在持续推进管道内产品放量生产,借助外协基地的布局和盐城基地的项目规划,持续推进同下游客户合作的产品放量,在现有大品种产品稳步供给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公司规模化的产品布局;同时在医药领域,通过上虞基地的滚动投产,公司逐步建立较为充足的医药中间体及原料药产能,实现原有项目扩产,同时培育放大BAZI、CABP、TFPC等新产品,夯实公司医药业务发展基础。   投资建议   公司三季度短期受到汇率冲击,影响盈利,但公司的生产节奏有望逐步恢复,农药、医药双板块持续发展,下调2020年业绩25%,预测2020~2022年公司EPS分别为0.18/0.26/0.32元,对应PE分别为44/31/2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海外政策变动风险;合作进程不达预期风险;新建项目进度不达预期风险,海外疫情影响公司医药及农药订单风险;汇率变动风险。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0-10-28
  • 轻工制造系列行业概览:2019年中国胶粘剂行业概览

    轻工制造系列行业概览:2019年中国胶粘剂行业概览

    化工行业
      胶粘剂是以粘料为主剂,配合各种固化剂、增塑剂和填料等助剂配制,将同质或异质的材料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物质。中国胶粘剂产量在2014年至2018年期间由658.7万吨上升至858.3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6.8%。预计,中国胶粘剂产量在2019年至2023年将以7.3%的年复合增长率稳步增长,中国胶粘剂产量到2023年有望达到1,248.7万吨。   热点一:下游新兴应用领域的发展释放新需求   胶粘剂作为一种新型化工材料,在材料粘合与联接工艺中逐渐成为操作简便、性能可靠、经济高效的新型选择。随着中国在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的持续投入,下游市场如电子电器、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快速崛起,已成为拉动胶粘剂市场需求增长的强大驱动力。   热点二:研发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中国胶粘剂行业存在着中小型企业管理水平低、制造技术与设备相对落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胶粘剂生产商的设备性能不佳,由于大部分中小型胶粘剂生产商以国产设备为主,设备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和国际先进设备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生产技术较差,因此制约了自身进军中高端市场的能力。   热点三:热电联产的比重将得到提升   预计未来中国胶粘剂行业对溶剂型胶粘剂的生产将不断减少,对水性、无溶剂性和低溶剂型胶粘剂的开发利用力度将加大。水性、无溶剂性和低溶剂型胶粘剂不含有毒物质,对环境不会产生污染,对人体的健康安全不会构成威胁,随着环保型胶粘剂比重增大,环保型胶粘剂产品将成为市场主流。
    头豹研究院
    38页
    2020-10-28
  • 2020三季报点评:西达本胺持续放量,临床试验顺利推进

    2020三季报点评:西达本胺持续放量,临床试验顺利推进

    个股研报
      微芯生物(688321)   投资要点   事项:   公司公布2020年三季报,实现收入1.86亿元,同比增长44.68%;实现归母净利润3843万元,同比增长84.48%,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008万元,同比增长19.15%;EPS为0.09元。公司业绩符合预期。其中Q3单季度实现收入7550万元,同比增长61.67%;实现归母净利润972万元,同比增长192.62%;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50万元,同比增长135.97%。   平安观点:   Q3单季度业绩高速增长,西达本胺快速放量: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1.86亿元(+44.68%),归母净利润3834万元(+84.48%),符合预期。其中Q3单季度实现收入7550万元(+61.67%),归母净利润972万元(+192.62%),呈现高速增长,其原因一方面得益于西达本胺的快速放量;另一方面,公司确认了HUYA在日本完成关键临床试验及递交西达本胺首个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受理收取技术许可里程碑收益。2019年Q3公司归母净利润为332万元,基数较小。我们认为随着西达本胺乳腺癌适应症的放量,公司业绩将维持快速增长态势。   临床试验顺利推进,产品管线有望持续丰富:近期沪亚生物向PMDA递交西达本胺ODD治疗成人T细胞白血病的新药上市申请并获受理,这是西达本胺在境内首个递交的新药上市申请。另外,西达本胺国内治疗DLBCL的III期临床正在招募中。西格列他钠(单药)上市申请在审核中,已按期提交发补,联合二甲双胍一线疗法III期临床启动。西奥罗尼单药治疗SCLC的II期及联合化疗治疗复发卵巢癌II期临床完成入组和阶段性分析。JAK1/JAK3/TBK1选择性抑制剂CS12192已于9月份完成首例患者入组以及首次人体给药,一期临床顺利推进。后续西达本胺联合PD-L1治疗NSCLC、西格列他钠治疗NASH、西奥罗尼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等将陆续提交IND申请。随着临床试验的持续推进,公司创新药上市品种将持续丰富。   研究、生产、临床国家开发布局全面展开。成都微芯药业南区早期研发中心建设完成,研发场地规模扩充至超过6万平方米,目前已到港研发人员近70人。成都微芯药业西区按计划完成西格列他钠工艺验证,等待生产核查。公司还在美国成立全资子公司,开启临床开发国际化进程,后续西奥罗尼治疗SCLC和卵巢癌、CS12192等均将提交美国IND。目前公司已完成深圳总部+成都总部+北京临床研究中心+上海商业中心四位一体的产业布局。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与国内大多数医药企业以仿制药或me-too类新药开发为主不同,微芯生物主攻first-in-class级的新分子实体原创药。3大核心品种西达本胺、西格列他钠、西奥罗尼市场空间广阔。公司在国际上率先构建了基于化学基因组学的集成式药物创新和早期评价技术平台,能够提供源源不断创新的创新活水。我们维持公司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0.32亿、0.61亿和1.20亿元的预测,当前股价对应2021年PE为316倍。从绝对估值角度看我们认为公司3大核心品种合计估值超过200亿元,考虑海外权益和技术平台,当前价值存在低估。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技术平台迭代风险:生物医药行业发展迅速,若公司未能保持先进性,则将对公司未来经营产生不利影响;2)研发失败风险:创新药研发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特征,因此公司在研品种存在研发失败或未被批准上市的可能;3)行业竞争风险:在PTCL、2型糖尿病等适应症中,有多个在研品种处于研发过程中,现在或未来都可能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对公司造成不利影响。
    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0-10-28
  • Q3净利超预期,公司加速步入增长期

    Q3净利超预期,公司加速步入增长期

    个股研报
      昂利康(002940)   事件: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8亿元,同比减少13.94%;实现归母净利润1.24亿元,同比增长37.41%;扣非归母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22.54%;经营性现金流1.81亿元,同比增长31.44%。   Q3业绩环比大幅改善,公司加速步入增长期。公司Q3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10亿元,同比减少2.73%,实现归母净利润3916万元,同比增长55.40%,业绩环比持续向好,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较二季度大幅提速,分别提升14.54pt和18.44pt。2019年由于子公司江苏悦欣停产,公司中间体7-ADCA和头孢原料药生产受较大影响。20年开始,1)江苏悦欣下半年复产,此前受影响中间体及原料药迅速恢复。2)在制剂方面,公司存量核心品种苯磺酸左氨氯地平(钙拮抗剂类抗高血压制剂)过去稳定贡献现金流,一致性评价通过后产品将加快放量。3)alpha酮酸则是公司另一核心产品,特色原料药独家供应国际制药巨头费森尤斯卡比,未来产能释放带动收入增长,alpha酮酸片新型制剂未来则有望逐渐获批,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从三季度情况看,公司业绩已加速步入高增成长期。   持续推动一致性评价工作,未来新制剂上市打开成长空间。带量采购、两票制等政策深刻改变了仿制药市场竞争格局,公司坚持研发创新,历经多年通过自主研发掌握了头孢类中间体、原料药的酶法工艺、阿尔法酮酸合成等核心技术。通过持续推进一致性评价工作,公司制剂产品上市进度良好。我们预计2022年开始公司替格瑞洛片、复方α-酮酸片、艾迪骨化醇、布瓦西坦、LCZ696、碳酸镧、聚卡波非钙等产品将陆续上市。此类制剂市场空间广阔,竞争格局良好,预计未来将为公司打开广阔的增长空间。   毛利率大幅提升,制剂收入高占比改善销售结构,公司盈利能力加强。2020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毛利率81.61%,同比提升9.75pt,公司自2020年开始毛利率迈入80%以上区间,主要系公司制剂产品放量,在收入结构中占比提升所致。同时公司前三季度期间费用率为65.49%,同比提升5.72pt,未来新品种制剂上市带动销售规模的增加将持续摊薄公司费用率,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鉴于公司制剂快速放量,净利润提升加速,我们上调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8、2.82、3.79亿元,相应EPS分别为2.20、3.14、4.21元,对应PE估值分别为22、15、11倍。考虑到公司未来制剂产品广阔空间,短期产能释放及现有制剂放量仍有较大业绩弹性,未来三年盈利复合增速有望接近50%,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主要产品未能通过一致性评价的风险;安全生产风险;行业监管及政策变动风险等。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页
    2020-10-28
  • 三季报高增长,大客户战略效果显现

    三季报高增长,大客户战略效果显现

    个股研报
      乐心医疗(300562)   一、事件概述   10月26日,公司发布2020年三季报:Q3营收4亿元,同比+51.8%,环比+41%,归母净利润2806万元,同比+115%,环比+3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669万元,同比+111%。   二、分析与判断   业绩符合预期,盈利能力同比大幅改善   三季报业绩预告披露:预计20Q3归母净利润2496万元至3248万元,同比+91.1%至148.7%,实际业绩处于预告区间中值附近。20Q3毛利率25.09%,同比+2.82pct,环比+0.12pct,净利率6.51%,同比+1.65pct,环比-0.86pct,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5.89%/9.57%/2.36%,同比分别-0.43/-1.38/+4.46pct,其中研发费用0.27亿元,同比增长58%。Q3业绩高增长受益于:(1)深耕大客户,市场份额提升,可穿戴产品和医疗健康产品高景气;(2)实施精细化管理,新产品推出,盈利能力同比改善。   受益可穿戴和医疗健康设备渗透率提升,大客户战略初步显现   公司深耕医疗健康和可穿戴产品多年,凭借全球顶级的医疗器械质量体系认证和优异的软硬件研发生产能力,持续突破国内外知名品牌厂商,为其提供健康IoT和医疗级可穿戴解决方案。2019年公司血压计、电子衡器出口总额分别排名国内第三、第二,20Q3智能手表、手环产能满产,在手订单充裕。据IDC,2019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达到3.37亿部,同比增长89%,预计2023年达到4.89亿台。   拟定增加码主业,股权激励业绩解锁条件高   1、公司拟定增募资不超过5.97亿元,用于智能手表、智能货架、TWS耳机、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智能手表达产后收入预计7亿元,净利润0.45亿元,毛利率24.9%;智能货架达产后预计收入6.27亿元,净利润0.38亿元,毛利率25.5%;TWS耳机达产后预计收入4.8亿元,净利润0.33亿元,毛利率26.6%。   2、公司以14.26元/股价格向59名核心员工授予480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日为9月17日,分三期解锁(15%/45%/40%),解锁目标为:2020年至2022年期间,营收预设目标值分别为13亿元、20亿元、30亿元,营收预设下限分别为11亿元、16亿元、24亿元,净利润预设目标值为0.8亿元、1.6亿元、2.8亿元,净利润预设下限为0.7亿元、1.2亿元、2亿元。若收入或净利润达到预设目标值,当期解锁比例为100%;收入或净利润达到预设下限但没有达到预设目标值,当期解锁比例为50%;收入或净利润没有达到预设下限,当期解锁比例为0%。   三、投资建议   预计20/21/22年净利润分别为0.84/1.6/2.9亿元,对应PE分别为55X/29X/16X。参考SW电子行业PE(TTM,算术平均)为64倍,考虑到公司股权激励业绩目标增速高,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四、风险提示:   1、行业竞争加剧;2、下游需求不及预期;3、大客户拓展不及预期。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0-10-28
  • 业绩符合预期,康柏西普海外临床值得期待

    业绩符合预期,康柏西普海外临床值得期待

    个股研报
      康弘药业(002773)   业绩总结: 公司发布 2020 年三季报,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23.5 亿元,同比下降 2.6%;实现归母净利润 5.8 亿元,同比增长 4.9%;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2 亿元,同比增长 3.6%, EPS 为 0.66 元。   业绩平稳增长, 期间费用管控良好。 2020 年前三季度,公司整体业绩保持平稳增长,毛利率 90.2%, 同比下降 2pp。 期间费用率方面,销售费用率为 47.5%,管理费用率为 9.8%, 财务费用率为-0.8%,期间费用率整体管控良好。   康柏西普潜力较大,长期放量可期。 2020 年前三季度康柏西普销售额达到 7.7亿元,同比下降 13%, 2019 年康柏西普以 4160 元/支的支付标准续约成功,较上一轮谈判价格仅下降 25%,同时新增 DME 以及 CNV 两项适应症,进一步拓展患者数量。新生血管眼底疾病市场空间大,竞争格局好,预计未来康柏西普仍将维持快速增长, 是公司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目前康柏西普开启全球多中心三期临床,进军海外市场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利润和估值水平。   中成药和化药板块平稳增长,未来将继续贡献稳定现金流。 2020 前三季度化学药板块实现收入 9.4 亿元,同比增长 5.3%;中成药板块实现收入 6.4 亿元,同比持平,整体来看,公司营销改革完成后,传统品种板块调整结束,开始恢复稳步增长,预计未来有望持续贡献稳定现金流。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长期成长动力充足。 2020 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到 1.6 亿元,目前公司的治疗外伤、化学烧伤、角膜移植术后诱发的新生血管的 KH906 滴眼液正进行Ⅰ期临床; 治疗结直肠及其他器官肿瘤的 1 类生物新药 KH903 已进入临床Ⅱ期; 治疗性肿瘤疫苗 1 类生物新药 KH901 也处于临床Ⅱ期。中成药方面,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新药 KH110(五加益智颗粒)已进入临床Ⅱ期。 公司研发管线不断丰富,长期成长动力充足。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0-2022 年 EPS 分别为 0.93 元、 1.14 元、1.35 元,对应 PE 分别为 45 倍、 37 倍和 31 倍。康柏西普有望持续放量, 化学药与中成药稳健发展,业绩有望保持较快增长,维持“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 康柏西普放量不及预期的风险;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0-10-28
  • 连花清瘟持续放量,心血管产品逐步增长

    连花清瘟持续放量,心血管产品逐步增长

    个股研报
      以岭药业(002603)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三季报,2020年Q1-Q3实现营收64.47亿,同比+48.31%;实现归母净利10.16亿,同比+76.7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9.82亿,同比+81.95%。   三季度强劲增长态势延续。2020Q3公司实现营收19.60亿,同比+43.84%,实现归母净利3.02亿,同比+151.25%,延续2020H1强劲增长态势。三季度高增主要由连花清瘟系列产品持续放量以及心血管三大产品增速回升贡献。   连花清瘟持续放量。①连花清瘟2020H1销售约20.24亿元,同比+137%,Q3销售约8.5亿元,同比增长50%以上,Q3延续高增态势。②伴随秋冬季节来临,呼吸类疾病用药进入销售旺季,预计Q4连花清瘟增长仍将可观。③新冠疫情推动连花清瘟品牌知名度大幅提升,空白市场覆盖增加,此外临床试验数据亦不断积累,打开未来销售空间。   心血管产品逐步增长。①心血管产品销逐季好转趋势明显。2020Q1受疫情影响,心血管系列产品销售额同比下降约5%,Q2伴随医疗终端诊疗陆续恢复,公司心血管系列产品实现约10%增长,Q3实现约17.5%增长,判断Q4增长趋势有望延续。②公司营销体系持续优化,销售人员大幅扩增,由19年底约6000人扩张至近万人。扩大销售队伍一方面细化了终端覆盖,另一方面,也助力产品分线销售工作的推进。营销体系优化为核心产品的销量增长奠定基础。   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基于连花清瘟的持续高增长以及心血管产品增速的快速提升,我们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11.10、13.35和16.3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92、1.11和1.36元。当前股价对应2020-2022年PE值分别为29.60、24.62和20.06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调整的风险,药品降价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新产品开发风险。
    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5页
    2020-10-28
  • 艾普针剂加速放量,呼吸专线销售助力新产品上市推广

    艾普针剂加速放量,呼吸专线销售助力新产品上市推广

    个股研报
      健康元(600380)   公司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8.74%,业绩同比增长19.11%   公司公告2020前三季度实现收入101.03亿元,同比+8.74%,归母净利润9.27亿元,同比+19.1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03亿元,同比+9.82%。单三季度实现收入36.27亿元,同比+20.67%,归母净利润2.51亿元,同比+8.1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11亿元,同比-6.74%。受到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公司部分产品销量同比有所下滑,随着疫情逐步受控,公司业务受影响程度逐步减轻。公司经营状况良好,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9.85亿元,同比+11.37%。   净利率大幅提升,艾普针剂有望持续快速放量   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为64.56%,同比-0.88个pp,基本保持平稳。期间费用率为41.26%,同比-4.02个pp,其中:销售费用率为29.04%,同比-5.88个pp,管理费用率为6.25%,同比+0.59个pp,财务费用率为-0.91%,同比+0.61个pp。除费用率减少外,公司另有约1.41亿元投资收益(主要是处置江苏尼科医疗股权产生),净利率为21.58%,同比+4.92个pp。   前三季度,公司化学制剂主要品种艾普拉唑针剂借助新进医保优势实现快速上量,中药制剂主要品种抗病毒颗粒、原料药美罗培南(混粉)销售因市场需求带动实现大幅增长,加之新冠抗体检测试剂产品贡献业绩增量,整体业绩实现稳步增长。预计随着艾普针剂和亮丙瑞林等产品持续放量,后续公司吸入制剂产品上市销售,公司业绩有望持续稳健增长。   加大研发投入,吸入制剂、单抗、微球等研发管线持续推进   2020年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第三季度研发费用3.23亿元,同比+47.08%,前三季度研发费用率为6.89%,同比+0.65个pp,吸入制剂研发及重组人源化抗人IL-6R单克隆抗体注射液临床试验阶段研发费用持续投入增加。公司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0.5mg)在7月获批上市,是公司继去年4月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10月盐酸左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溶液获批后,第三个获批的吸入制剂。米内网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城市公立医院、县级公立医院、城市社区中心以及乡镇卫生院(简称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布地奈德销售额为82.51亿元,同比增长6.47%,原研厂家阿斯利康独占98.08%的市场份额。该重磅产品的获批表明公司在打造吸入制剂领军企业又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公司已基本完成呼吸专线销售队伍的组建工作,并完成了复方异丙托溴铵吸入溶液及盐酸左沙丁胺醇吸入溶液绝大部分省份的挂网工作。下一阶段公司将聚焦呼吸高潜力医院,加快新产品的入院开发。   丽珠方面:单抗子公司在2019年管理层调整后临床明显提速,根据公司半年报,注射用重组人绒促性素(rhCG)生产现场核查已过,IL-6R单抗III期临床试验入组接近尾声;PD1单抗处于Ib/II期临床,目前已启动四个临床中心;多个产品处于临床前或申报临床阶段;微球平台具有高技术和研发壁垒,公司已有亮丙瑞林微球(1个月)上市,奥曲肽微球(1个月)正在申报上市,曲普瑞林微球处于临床III期研究中,亮丙瑞林微球(3个月)和阿立哌唑微球处于临床Ⅰ期。公司研发管线持续推进,微球和单抗平台奠定丽珠长远发展基础。   看好公司吸入制剂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看好公司吸入制剂发展潜力,公司的主业有望保持稳健的增长,研发管线持续推进,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别为0.57、0.69及0.84元,对应PE分别为29、24、2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艾普拉唑等化学制剂增长低于预期;主要品种具有集采降价的风险;研发管线进度低于预期;中药业务下滑超预期;原料药价格回落导致业绩下滑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4页
    2020-10-28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