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心思想
## 重组拖累与未来增长点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在于,现代制药2017年业绩受重组公司未达承诺的拖累,但长期来看,作为国药集团化药工业平台,公司未来增长潜力巨大。具体来说:
* **短期承压,长期向好:** 2017年业绩低于预期,主要受重组公司业绩不达标和原料药价格波动影响。但展望未来,公司有望受益于一致性评价、新进医保品种放量以及原料药板块的改善。
* **增长动力多元:** 公司的增长逻辑包括新产能投产、一致性评价品种的推进、现有品种的梳理整合、医保目录的弹性、原料药业务的改善以及外延式扩张的预期。
# 主要内容
## 公司业绩与重组影响
* **母公司业绩良好但受重组公司拖累:** 现代制药2017年营收同比下降6.6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15%,低于年初预期。重组公司业绩承诺完成情况远低于预期,尤其是威奇达和中抗制药受行业产能过剩、环保趋严和汇兑损益的影响,盈利情况不佳。
* **前期控股子公司业绩向好:** 若不考虑重组公司并表,现代制药母公司及其子公司业绩逐步恢复往年水平。国药容生、天伟等公司业绩呈现回暖或稳定趋势,海门公司和国药中联亏损减少。
## 业务板块分析
* **原料药收入下降,制剂板块收入上升:** 公司原料药收入同比下降25.16%,毛利率略有减少;制剂板块收入同比上升14.65%,毛利率增加。心脑血管、麻醉、抗肿瘤、代谢及内分泌产品线收入端增速较好,抗感染线有所下滑。
* **费用率上升:** 三项费用率较去年同期上升7.74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上升较多,受两票制等影响。财务费用上升主要与汇率波动相关。
## 一致性评价与医保目录
* **一致性评价带来机遇:** 公司拥有2000余个药品批准文号,开展一致性评价品种64个,其中头孢呋辛酯片已通过一致性评价。预计未来将有更多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为制剂板块带来弹性。
* **新进医保目录品种潜力巨大:** 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共有20余个产品新纳入医保目录,尤其是独家产品右美沙芬缓释混悬液、米那普仑片、金叶败毒颗粒等,有望在2018年持续放量。
## 未来展望与增长逻辑
* **关注制剂板块与原料药板块:** 2017年是公司重组后的第一年,业绩承压。未来应持续关注公司原料药板块的生产经营情况,以及制剂板块一致性评价和新进医保品种的放量情况。
* **增长逻辑:**
* 新产能投产巩固“化药平台”地位。
* 一致性评价品种的推进。
* 现有品种的梳理整合。
* 医保目录弹性。
* 原料药业务的改善。
* 外延式扩张的预期。
##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 **盈利预测:** 预计2018-2020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13亿元、8.86亿元、10.50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38.24%、24.24%、18.47%,EPS分别为0.64元、0.80元、0.95元。
* **投资评级:**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 总结
现代制药2017年业绩受重组公司拖累,但公司作为国药集团化药平台,未来增长潜力巨大。公司拥有众多优质品种、新进医保品种和一致性评价品种,未来改善空间巨大。预计公司将受益于经营效率提升、原料药提价、新产能投产、一致性评价品种的推进以及医保目录的弹性。维持“强烈推荐”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