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失眠药行业专题:失眠化药成长空间巨大,新品放量可期

失眠药行业专题:失眠化药成长空间巨大,新品放量可期

研报

失眠药行业专题:失眠化药成长空间巨大,新品放量可期

  核心逻辑:1)行业自身成长逻辑;2)替代(用药结构变化)逻辑;3)新品获批放量逻辑。   我国失眠障碍人数超3亿,化药市场规模仅约50亿,化药市场静待开发:根据WHO调查统计显示,全球睡眠障碍率大约为27%,而中国睡眠协会在2016年公布的睡眠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年人的失眠率高达38.2%,预计有超过3亿的人有睡眠障碍。常见失眠化药主要包括唑吡坦、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艾司唑仑等经典品种,化药市场规模近几年保持稳定增长趋势,2022年市场规模约42亿元(同比+18.9%)。由于年龄、精神疾病障碍等均为失眠的诱发因素,未来随着我国老龄化加深,焦虑抑郁等疾病人数持续增加,失眠患者人数将持续增加,另外一方面随着人们对于失眠疾病认知程度的提升,失眠就诊人数也将进一步增加,失眠化药市场有望加速增长。   行业增长逻辑一:失眠化药疗效和应用场景更加明确,有望部分替代失眠保健品/中药:目前市面上保健品应用有局限性,且多为辅助作用,不能代替治疗,比如褪黑素不适用于高血压糖尿病、抑郁症患者,且更推荐老年和昼夜倒班人群使用。而失眠中药由于作用机制不如化药品种明确,因而针对中重度失眠患者治疗效果欠佳。此外,根据实际患者就诊流程,随着疾病进展,化药是最终必要选择,随着医患失眠诊治意识提升,化药有望替代部分保健品/中药市场。   行业增长逻辑二:失眠新药即将迎来收获期,市场空间预计超10亿:由于目前国内失眠化药价格偏低,且多为老品种缺少市场教育(地达西尼上市前我国失眠行业已经有近16年没有新药获批),另一方面二类精神药品由于管制也可能导致处方受到限制,因而失眠化药市场目前缺乏大单品。然而曾经唑吡坦全球销售额曾高达20亿欧元,目前全球食欲素受体拮抗剂新品正快速放量,且国内失眠中成药和保健品领域均有超过5亿的品种,这说明失眠化药具备诞生大品种的潜力。目前国内化药新药中地达西尼已获批上市,我们预计中性潜在市场空间在15亿左右,且有多款食欲素受体拮抗剂(如卫材、扬子江等产品)处于临床Ⅲ期,总体来看未来新品获批后,失眠行业有望迎来高速增长阶段。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国内失眠创新药企京新药业、先声药业;全球失眠创新药龙头默沙东、卫材等。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相关药物销售放量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政策相关的风险。
报告标签:
  • 化学制药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1371

  • 发布机构: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3-12-29

  • 页数:

    36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核心逻辑:1)行业自身成长逻辑;2)替代(用药结构变化)逻辑;3)新品获批放量逻辑。

  我国失眠障碍人数超3亿,化药市场规模仅约50亿,化药市场静待开发:根据WHO调查统计显示,全球睡眠障碍率大约为27%,而中国睡眠协会在2016年公布的睡眠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年人的失眠率高达38.2%,预计有超过3亿的人有睡眠障碍。常见失眠化药主要包括唑吡坦、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艾司唑仑等经典品种,化药市场规模近几年保持稳定增长趋势,2022年市场规模约42亿元(同比+18.9%)。由于年龄、精神疾病障碍等均为失眠的诱发因素,未来随着我国老龄化加深,焦虑抑郁等疾病人数持续增加,失眠患者人数将持续增加,另外一方面随着人们对于失眠疾病认知程度的提升,失眠就诊人数也将进一步增加,失眠化药市场有望加速增长。

  行业增长逻辑一:失眠化药疗效和应用场景更加明确,有望部分替代失眠保健品/中药:目前市面上保健品应用有局限性,且多为辅助作用,不能代替治疗,比如褪黑素不适用于高血压糖尿病、抑郁症患者,且更推荐老年和昼夜倒班人群使用。而失眠中药由于作用机制不如化药品种明确,因而针对中重度失眠患者治疗效果欠佳。此外,根据实际患者就诊流程,随着疾病进展,化药是最终必要选择,随着医患失眠诊治意识提升,化药有望替代部分保健品/中药市场。

  行业增长逻辑二:失眠新药即将迎来收获期,市场空间预计超10亿:由于目前国内失眠化药价格偏低,且多为老品种缺少市场教育(地达西尼上市前我国失眠行业已经有近16年没有新药获批),另一方面二类精神药品由于管制也可能导致处方受到限制,因而失眠化药市场目前缺乏大单品。然而曾经唑吡坦全球销售额曾高达20亿欧元,目前全球食欲素受体拮抗剂新品正快速放量,且国内失眠中成药和保健品领域均有超过5亿的品种,这说明失眠化药具备诞生大品种的潜力。目前国内化药新药中地达西尼已获批上市,我们预计中性潜在市场空间在15亿左右,且有多款食欲素受体拮抗剂(如卫材、扬子江等产品)处于临床Ⅲ期,总体来看未来新品获批后,失眠行业有望迎来高速增长阶段。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国内失眠创新药企京新药业、先声药业;全球失眠创新药龙头默沙东、卫材等。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相关药物销售放量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政策相关的风险。

好的,我已阅读您的要求,以下是根据您提供的证券研究报告撰写的MarkDown格式的分析报告。

中心思想

失眠化药市场潜力巨大:行业迎来多重增长机遇

本报告的核心观点在于,失眠化药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主要基于以下三个逻辑:

  • 行业自身成长逻辑:随着中国失眠障碍人数的持续增长,以及人们对失眠疾病认知程度的提升,失眠就诊人数也将进一步增加,从而推动失眠化药市场的增长。
  • 替代逻辑:由于失眠保健品和中药在疗效和应用场景上存在局限性,失眠化药有望凭借其明确的疗效和更广泛的适用性,逐步替代部分保健品和中药市场。
  • 新品获批放量逻辑:随着国内失眠新药的陆续获批上市,市场将迎来新的增长动力。新药的推广将提升医患对失眠化药的认知,叠加新药更高的价格,整体市场规模有望实现高速增长。

主要内容

01 失眠化药市场具有巨大成长空间

我国失眠患者人数众多,且持续增长

  • 失眠定义与分类:失眠是指在有合适睡眠机会和环境的情况下,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意,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主观体验。根据病程,失眠可分为短期失眠(<3个月)和慢性失眠(≥3个月)。
  • 失眠现状:中国失眠人数超过3亿,且呈现上升趋势。规律运动有助于改善失眠。
  • 失眠持续性与危险因素:成年人失眠持续率较高,年龄、性别、既往史、遗传因素、应激及生活事件、个性特征、精神障碍和躯体疾病等都是失眠的危险因素。
  • 失眠病理机制:失眠的病理机制主要包括过度觉醒假说和3P假说。
  • 失眠干预方式:失眠的干预方式主要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中医治疗。药物治疗适用于短期失眠,慢性失眠首选CBT-I。
  • 失眠药物治疗:临床常用镇静催眠药物,指南推荐失眠患者首选非苯二氮卓类药物。
  • 用药趋势: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和抗抑郁药物使用频率明显提升,失眠单药治疗仍占据主导位置。
  • 不同阶段用药区别:根据睡眠的不同阶段(早段、中段、末段),选用不同半衰期的药物。
  • 行业驱动因素:老龄化、精神疾病高发和疾病认知程度提升是失眠行业的主要驱动因素。
  • 市场规模:2022年中国失眠化药市场规模为42亿元,同比增长18.9%。
  • 市场份额:中药和保健品占据失眠药较大市场份额,大部分失眠化药品种规模集中在3亿以内。
  • 历史销售额:失眠化药销售额曾高达20亿欧元,因专利到期后萎缩。
  • 市场限制因素:“价格偏低+无新品推广+管制”导致失眠化药市场较小。
  • 褪黑素:保健品褪黑素疗效和应用有一定局限性,不能代替治疗。
  • 成长逻辑:治疗需求+替代+新品上市+管制放开是失眠化药的成长逻辑。

02 失眠新药研发热情高涨,新品有望陆续获批

新药研发活跃,食欲素受体拮抗剂成主流

  • 新药上市:失眠领域十余年无新药上市,新品呼之欲出。
  • 研发靶点:目前在研失眠创新药中以食欲素受体(OX1R和OX2R)靶点为主。
  • 食欲素受体拮抗剂:食欲素受体拮抗剂或可治疗精神疾病。
  • 海外市场表现:海外失眠新药市场表现优异。
  • 临床数据对比:三款失眠新药临床数据对比,莱博雷生睡眠维持效果较好。
  • 头对头临床:仅有莱博雷生开展Ⅲ期头对头临床,治疗失眠效果显著好于安慰剂、唑吡坦,且不良事件/副作用更小。
  • 地达西尼:不易产生耐受性和成瘾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良好,潜在空间达15亿。

03 相关标的

关注具有潜在重磅新品的相关公司

  • 国内企业:京新药业(地达西尼获批上市)、先声药业(神经系统领域优势凸显)。
  • 海外企业:默克、卫材。

04 风险提示

关注市场、研发、销售及政策风险

  • 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 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 相关药物销售放量不及预期的风险。
  • 行业政策相关的风险。

总结

失眠化药市场前景广阔:把握新药上市和市场替代机遇

本报告深入分析了失眠化药市场的现状、增长逻辑和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失眠患者人数的增加、新药的陆续上市以及市场替代效应的显现,失眠化药市场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建议投资者关注在研管线中具有失眠潜在重磅新品的相关公司,如京新药业、先声药业、默克和卫材等,同时注意市场竞争、研发进度、销售放量和行业政策等风险。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36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