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粤开医药行业周报】行业基本面复苏可期,关注政策受益板块

【粤开医药行业周报】行业基本面复苏可期,关注政策受益板块

研报

【粤开医药行业周报】行业基本面复苏可期,关注政策受益板块

  行情回顾   年初以来(截至3月31日),生物医药累计涨幅达到1.86%,位列申万31个子行业第22位,跑输沪深300(4.63%)2.77个百分点。六大子板块表现分化,涨幅最大中药、医药商业、医疗器械,分别达到9.89%、3.82%、2.15%;生物制品、医疗服务先扬后抑,最终收跌分别为2.20%、3.03%。个股方面,小市值股表现突出,康缘药业、润达医疗、健民集团涨幅前三,分别为70.83%、55.69%、53.87%;前期热点回落迅速,*ST辅仁、翰宇药业、拱东医疗跌幅居前,分别为-47.49%、-36.97%、-34.22%。资金成交额方面,开年三个月医药行业成交额达到40669.23亿元,占全部A股总成交额7.85%,位列31个申万行业第四,日成交额摇摆呈缩量下降趋势,但从占A股成交额比重来看,行业整体交易活跃度依然居前。截至2023年3月31日,陆股通持股医药市值2080.78亿元,占医药行业流通市值4.08%。截止3月31日,医药生物板块PE-TTM达到23.95X,相比2022年年底修复2.31%,处于5年来9.35%历史分位。   月度观点:行业基本面复苏可期,关注政策受益板块   伴随着行业生产消费等基本面的复苏,医药板块长期向好趋势不变。4月我们重点推荐聚焦政策直接受益板块,建议关注中医药实施方案与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长期看好中医药、高端医疗设备等重点领域方向。   1.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高端医疗设备加速成长好时机。   国内医疗资源不充足,整体发展不均衡的问题长期悬而未解。根据《“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十四五”期间,重点面向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提升、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重点人群健康服务补短板等方面布置新一轮医疗新基建,提升高端医疗设备及大型装备的配置水平,完善基础医疗设施建设。影像领域,每百万人主要设备人均保有量水平不足,兼之国产替代渗透率空间较大,行业高成长具备强逻辑。监护与治疗领域,县级医院能级提升+加快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补短板要求下,扩增病房床位势在必行,监护仪、呼吸机装机量有望快速提升。   2.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利好中医药发展全产业链。   《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统筹部署8项重点工程和26个建设项目,要求进一步加大“十四五”期间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力度,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中医药创新方面,传承创新、中医药现代化成为主线,看好中医药优势病种领域临床产品实现快速放量、基于中医药理论研发的中药创新药两条主线;中药(中药饮片与配方颗粒)质量提升方面,建议重点关注中药材优质供给稳定、药材标准化提升较早、质量管理较优、拥有优质道地中药材布局的龙头型公司;中医药服务方面,过去“西医为重”的医疗服务体系将逐渐转换为“中西医并举”,中医药诊疗服务进入新一轮快速成长期,建议重点关注中医药资源雄厚、品牌连锁化程度较高、成长迅速的行业龙头公司。   风险提示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风险、新药研发上市及商业化失败风险、行业黑天鹅事件
报告标签:
  • 医药商业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975

  • 发布机构:

    粤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3-04-07

  • 页数:

    26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行情回顾

  年初以来(截至3月31日),生物医药累计涨幅达到1.86%,位列申万31个子行业第22位,跑输沪深300(4.63%)2.77个百分点。六大子板块表现分化,涨幅最大中药、医药商业、医疗器械,分别达到9.89%、3.82%、2.15%;生物制品、医疗服务先扬后抑,最终收跌分别为2.20%、3.03%。个股方面,小市值股表现突出,康缘药业、润达医疗、健民集团涨幅前三,分别为70.83%、55.69%、53.87%;前期热点回落迅速,*ST辅仁、翰宇药业、拱东医疗跌幅居前,分别为-47.49%、-36.97%、-34.22%。资金成交额方面,开年三个月医药行业成交额达到40669.23亿元,占全部A股总成交额7.85%,位列31个申万行业第四,日成交额摇摆呈缩量下降趋势,但从占A股成交额比重来看,行业整体交易活跃度依然居前。截至2023年3月31日,陆股通持股医药市值2080.78亿元,占医药行业流通市值4.08%。截止3月31日,医药生物板块PE-TTM达到23.95X,相比2022年年底修复2.31%,处于5年来9.35%历史分位。

  月度观点:行业基本面复苏可期,关注政策受益板块

  伴随着行业生产消费等基本面的复苏,医药板块长期向好趋势不变。4月我们重点推荐聚焦政策直接受益板块,建议关注中医药实施方案与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长期看好中医药、高端医疗设备等重点领域方向。

  1.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高端医疗设备加速成长好时机。

  国内医疗资源不充足,整体发展不均衡的问题长期悬而未解。根据《“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十四五”期间,重点面向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提升、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重点人群健康服务补短板等方面布置新一轮医疗新基建,提升高端医疗设备及大型装备的配置水平,完善基础医疗设施建设。影像领域,每百万人主要设备人均保有量水平不足,兼之国产替代渗透率空间较大,行业高成长具备强逻辑。监护与治疗领域,县级医院能级提升+加快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补短板要求下,扩增病房床位势在必行,监护仪、呼吸机装机量有望快速提升。

  2.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利好中医药发展全产业链。

  《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统筹部署8项重点工程和26个建设项目,要求进一步加大“十四五”期间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力度,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中医药创新方面,传承创新、中医药现代化成为主线,看好中医药优势病种领域临床产品实现快速放量、基于中医药理论研发的中药创新药两条主线;中药(中药饮片与配方颗粒)质量提升方面,建议重点关注中药材优质供给稳定、药材标准化提升较早、质量管理较优、拥有优质道地中药材布局的龙头型公司;中医药服务方面,过去“西医为重”的医疗服务体系将逐渐转换为“中西医并举”,中医药诊疗服务进入新一轮快速成长期,建议重点关注中医药资源雄厚、品牌连锁化程度较高、成长迅速的行业龙头公司。

  风险提示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风险、新药研发上市及商业化失败风险、行业黑天鹅事件

好的,我已阅读您的要求,并会按照您的指示生成报告摘要。

中心思想

本报告分析了2023年初以来医药生物行业的市场表现,并提出了4月份的投资策略,核心观点如下:

  • 行业基本面复苏可期: 医药行业生产和消费两端均呈现复苏态势,为板块配置带来新机遇。
  • 政策受益板块是重点: 建议关注中医药振兴和优质医疗资源扩容等政策直接受益的领域。
  • 长期看好重点领域: 长期看好中医药、高端医疗设备等重点领域的发展。

主要内容

行情回顾:医药生物板块跑输大盘,子板块表现分化

  • 市场表现: 年初至3月31日,医药生物板块累计上涨1.86%,跑输沪深300指数2.77个百分点。子板块中,中药、医药商业、医疗器械涨幅居前,而生物制品、医疗服务则出现下跌。
  • 资金流向: 医药行业成交额占A股总成交额的7.85%,位列申万行业第四。陆股通持股医药市值占医药行业流通市值的4.08%。
  • 估值分析: 医药生物板块PE-TTM为23.95X,相比2022年底有所修复,但仍处于历史较低分位,部分子板块具备较大修复空间。

月度观点:关注政策利好,把握行业复苏机遇

  • 基本面修复: 医药制造业PPI由负转正,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行业生产恢复。医疗保健消费具备刚需属性,长期处于温和扩张阶段。
  • 投资策略: 建议关注中医药振兴和优质医疗资源扩容等政策利好主线,长期看好中医药、高端医疗设备等重点领域。
  • 细分领域观点:
    • 创新药: 关注具有仿制药优势并积极转型的企业,以及研发管线丰富、积极布局国际化的biotech企业。
    • 医疗器械: 关注国产替代和技术升级,重点推荐细分领域国产替代引领者。
    • 中药: 关注中医药创新、质量提升和服务三个方面,以及相关龙头企业。
    • CXO: 关注具有规模效应、全球布局和一体化布局的优势企业。
    • 疫苗: 关注二类疫苗接种率提升和新型疫苗研发,以及相关明星企业。

政策前沿:医药领域政策密集发布,监管趋严

  • 医药类政策: CDE发布多个指导原则,促进重点领域药物研发。中药领域政策密集发布,强调全产业链质量管理和传承创新。
  • 医疗类政策: 规范临床用药行为,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调整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管理目录,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 医保类政策: 探索完善新批准药品首发价格形成机制,推动目录药品落地,鼓励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开展第八批国采。

重要产品上市或临床进度:创新药和国产替代加速

  • 国内重要产品上市或临床进度: 多个创新药获批上市,包括HIV-1治疗药物、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药物、新型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等。国产ECMO产品获批上市,提升了先进生命支持设备的可及性。
  • 海外重要产品上市或临床进度: 多个创新药获得美国FDA批准临床试验,包括肿瘤治疗放射性药物、BTK小分子抑制剂、TEAD小分子抑制剂等。

总结

本报告全面回顾了2023年初以来医药生物行业的市场表现,分析了行业基本面和政策环境,并提出了4月份的投资策略。报告强调关注政策利好主线,长期看好中医药、高端医疗设备等重点领域,并对创新药、医疗器械、中药、CXO和疫苗等细分领域提出了投资建议。同时,报告还关注了医药领域的政策前沿和重要产品上市或临床进度,为投资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26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粤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