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药研发创新与营销创新峰会
医药行业周报:防控仍是主线,重点新冠药与医疗设备,关注医保国谈

医药行业周报:防控仍是主线,重点新冠药与医疗设备,关注医保国谈

研报

医药行业周报:防控仍是主线,重点新冠药与医疗设备,关注医保国谈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11月14日-11月18日,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上涨6.15%,跑赢沪深300指数5.80%,医药在申万行业分类中排名第1;年初至今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下跌15.0%,较沪深300指数跑赢8.0%,在申万行业分类中排名13位。本周中药Ⅱ细分子板块表现相对突出,上涨9.7%,本周涨幅前五的个股为神奇制药(+58.4%)、特一药业(+49.4%)、金石亚业(+48.6%)、以岭药业(+48.3%)、金花股份(+36.9%)。   大力推进医院防疫设施建设,增量需求催生相关板块机会:2022年11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发布会指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应对病毒的变异,不能打无准备之仗,因此要加强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和救治资源准备,从定点医院建设、方舱医院建设及发热门诊建设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医疗资源建设。大力推进方舱医院建设,定点医院ICU床位需达标10%,发热门诊“应设尽设”,进一步推动防疫建设链条需求,催生百亿级医疗设备增量市场。继续强烈推荐防疫防控设备、医院设施工程建设等相关板块,关注:1)防疫防控设备:联影医疗(CT、DR等)、迈瑞医疗(多产品线)、理邦仪器(多产品线)、宝莱特(监护仪)、新华医疗(消毒感控);2)医院工程设施建设:华康医疗、尚荣医疗。   投资策略及配置思路:短期来看,疫情防控已经成为医药乃至全市场最主流的投资主线之一,随着国家发布20条精准防控措施,以众生药业和以岭药业为代表的西药和中药公司走出了极其强势的行情;疫情防控政策进一步优化,对于后期市场需求较为确定性的板块仍将是未来医药投资的主线。我们认为,有较为确定性需求的主要有医疗新基建,疫苗、西药和中药防治,相关板块将产生诸多强势个股。中长期来看,我们判断2023年医药或迎戴维斯双击:基本面支持一为2023年医药业绩向好,国内就诊和消费复苏较为明确;基本面支持二为政策释放积极信号,政策关注点正从医保政策逐步转向医疗政策:医改“医药、医保和医疗”的三医联动推进至今,医药-管供给-非常完善(2015年启动改革,至今7年),医保-管需求-即将完成(2018前启动,至今4年,近期医保谈判续约、各类带量采购和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等规则合理,释放积极信号,预计22-24年DRG/DIP三年行动计划后基本完成改革),医疗-管结构-持续推进(解决看病难和看病贵,国家加大了对医疗资源的投入以解决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均,从近10年,国家财政补助占公立医院收入已从约8%提升到了约12%左右,医疗新基建和贴息贷款支持即是案例)。我们认为医药行情持续性强,医药制造、科技和消费将依次崛起:医药制造的看点为进口替代即自主可控,叠加医疗国家投入加大;医药科技的看点为今年国谈和流通性改善;医药消费的看点为品类渗透率提升+疫情防控政策动态调整;具体细分看好如下:   一、疫情科学精准防控投资条线:疫苗和医疗设备方面:1)新技术或突变株疫苗:万泰生物、三叶草生物、神州细胞、智飞生物、康希诺和石药集团等;2)mRNA疫苗产业链:近岸蛋白、诺唯赞和键凯科技;3)医疗/家用设备:联影医疗、迈瑞医疗、理邦仪器、鱼跃医疗、怡和嘉业等;检测与治疗方面:1)抗原检测:万孚生物、东方生物和明德生物等;2)小分子新冠药:众生药业、君实生物、广生堂和先声药业等;3)中药抗新冠:以岭药业、康缘药业、天士力和中国中药等;   二、医药制造崛起:医保集采和DRG/DIP三年行动计划以及国家战略要求的底层逻辑均为进口替代,同时设备板块还受益新基建和贴息贷款:1)医疗设备:重点关注替代空间大的影像设备和内窥镜等,关注:联影医疗、开立医疗、海泰新光、澳华内镜和迈瑞医疗等;2)体外诊断:政策缓和,看好免疫诊断,关注:迈瑞医疗、普门科技、安图生物、新产业以及浩欧博等;3)高值耗材:替代空间大的电生理和骨科,关注微创电生理、惠泰医疗、威高骨科、三友医疗等;4)难仿药及原料药:关注:丽珠集团、健康元、九典制药和中国生物制药等;5)生命科学上游:产业链自主可控下的进口替代,关注:华大制造、多宁生物、东富龙、楚天科技、奥普迈、纳微科技、康为世纪和近岸蛋白等;   三、医药科技崛起:创新为永恒主线,11月末或将启动新一轮国家医保谈判,大品种23年或将进入放量期,创新中西药及产业链将依次崛起:1)创新药:恒瑞医药、百济神州、信达生物、荣昌生物、康方生物、再鼎医药、海思科和海创药业等;2)创新中药:以岭药业、康缘药业、新天药业和方盛制药等;3)创新药产业链:海内外二级市场回暖有望带动一级投融资复苏,CXO关注:药明康德、药明生物、百诚医药和阳光诺和等。   四、医药消费崛起:22年受疫情扰动严重,23年有望边际向好,疫情受损条线从产品到服务或将依次复苏:1)中药:民族瑰宝,国家鼓励传承与创新,看好中药企业国企改革和品牌传承,以及配方颗粒和中药新药的创新方向,关注:太极集团、达仁堂、同仁堂、健民集团、红日药业、华润三九和中国中药等;2)疫苗:看好小孩苗复苏和成人苗放量,关注:智飞生物、万泰生物、康泰生物和百克生物等;3)消费药械:关注:华东医药、长春高新、兴齐眼药、泰恩康、爱博医疗、鱼跃医疗和美好医疗等;4)零售药店:一心堂、健之佳、漱玉平民、大参林、老百姓和益丰药房;5)医疗服务:爱尔眼科、通策医疗、三星医疗、普瑞眼科和何氏眼科等;   本周投资组合:康缘药业、以岭药业、鱼跃医疗、三叶草、广生堂、众生药业等。   十一月投资组合:联影医疗、开立医疗、智飞生物、康泰生物、九典制药、一心堂。   风险提示:行业需求不及预期;上市公司业绩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报告标签:
  • 化学制药
报告专题:
  • 下载次数:

    1748

  • 发布机构: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发布日期:

    2022-11-21

  • 页数:

    22页

下载全文
定制咨询
报告内容
AI精读报告
报告摘要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11月14日-11月18日,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上涨6.15%,跑赢沪深300指数5.80%,医药在申万行业分类中排名第1;年初至今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下跌15.0%,较沪深300指数跑赢8.0%,在申万行业分类中排名13位。本周中药Ⅱ细分子板块表现相对突出,上涨9.7%,本周涨幅前五的个股为神奇制药(+58.4%)、特一药业(+49.4%)、金石亚业(+48.6%)、以岭药业(+48.3%)、金花股份(+36.9%)。

  大力推进医院防疫设施建设,增量需求催生相关板块机会:2022年11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发布会指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应对病毒的变异,不能打无准备之仗,因此要加强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和救治资源准备,从定点医院建设、方舱医院建设及发热门诊建设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医疗资源建设。大力推进方舱医院建设,定点医院ICU床位需达标10%,发热门诊“应设尽设”,进一步推动防疫建设链条需求,催生百亿级医疗设备增量市场。继续强烈推荐防疫防控设备、医院设施工程建设等相关板块,关注:1)防疫防控设备:联影医疗(CT、DR等)、迈瑞医疗(多产品线)、理邦仪器(多产品线)、宝莱特(监护仪)、新华医疗(消毒感控);2)医院工程设施建设:华康医疗、尚荣医疗。

  投资策略及配置思路:短期来看,疫情防控已经成为医药乃至全市场最主流的投资主线之一,随着国家发布20条精准防控措施,以众生药业和以岭药业为代表的西药和中药公司走出了极其强势的行情;疫情防控政策进一步优化,对于后期市场需求较为确定性的板块仍将是未来医药投资的主线。我们认为,有较为确定性需求的主要有医疗新基建,疫苗、西药和中药防治,相关板块将产生诸多强势个股。中长期来看,我们判断2023年医药或迎戴维斯双击:基本面支持一为2023年医药业绩向好,国内就诊和消费复苏较为明确;基本面支持二为政策释放积极信号,政策关注点正从医保政策逐步转向医疗政策:医改“医药、医保和医疗”的三医联动推进至今,医药-管供给-非常完善(2015年启动改革,至今7年),医保-管需求-即将完成(2018前启动,至今4年,近期医保谈判续约、各类带量采购和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等规则合理,释放积极信号,预计22-24年DRG/DIP三年行动计划后基本完成改革),医疗-管结构-持续推进(解决看病难和看病贵,国家加大了对医疗资源的投入以解决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均,从近10年,国家财政补助占公立医院收入已从约8%提升到了约12%左右,医疗新基建和贴息贷款支持即是案例)。我们认为医药行情持续性强,医药制造、科技和消费将依次崛起:医药制造的看点为进口替代即自主可控,叠加医疗国家投入加大;医药科技的看点为今年国谈和流通性改善;医药消费的看点为品类渗透率提升+疫情防控政策动态调整;具体细分看好如下:

  一、疫情科学精准防控投资条线:疫苗和医疗设备方面:1)新技术或突变株疫苗:万泰生物、三叶草生物、神州细胞、智飞生物、康希诺和石药集团等;2)mRNA疫苗产业链:近岸蛋白、诺唯赞和键凯科技;3)医疗/家用设备:联影医疗、迈瑞医疗、理邦仪器、鱼跃医疗、怡和嘉业等;检测与治疗方面:1)抗原检测:万孚生物、东方生物和明德生物等;2)小分子新冠药:众生药业、君实生物、广生堂和先声药业等;3)中药抗新冠:以岭药业、康缘药业、天士力和中国中药等;

  二、医药制造崛起:医保集采和DRG/DIP三年行动计划以及国家战略要求的底层逻辑均为进口替代,同时设备板块还受益新基建和贴息贷款:1)医疗设备:重点关注替代空间大的影像设备和内窥镜等,关注:联影医疗、开立医疗、海泰新光、澳华内镜和迈瑞医疗等;2)体外诊断:政策缓和,看好免疫诊断,关注:迈瑞医疗、普门科技、安图生物、新产业以及浩欧博等;3)高值耗材:替代空间大的电生理和骨科,关注微创电生理、惠泰医疗、威高骨科、三友医疗等;4)难仿药及原料药:关注:丽珠集团、健康元、九典制药和中国生物制药等;5)生命科学上游:产业链自主可控下的进口替代,关注:华大制造、多宁生物、东富龙、楚天科技、奥普迈、纳微科技、康为世纪和近岸蛋白等;

  三、医药科技崛起:创新为永恒主线,11月末或将启动新一轮国家医保谈判,大品种23年或将进入放量期,创新中西药及产业链将依次崛起:1)创新药:恒瑞医药、百济神州、信达生物、荣昌生物、康方生物、再鼎医药、海思科和海创药业等;2)创新中药:以岭药业、康缘药业、新天药业和方盛制药等;3)创新药产业链:海内外二级市场回暖有望带动一级投融资复苏,CXO关注:药明康德、药明生物、百诚医药和阳光诺和等。

  四、医药消费崛起:22年受疫情扰动严重,23年有望边际向好,疫情受损条线从产品到服务或将依次复苏:1)中药:民族瑰宝,国家鼓励传承与创新,看好中药企业国企改革和品牌传承,以及配方颗粒和中药新药的创新方向,关注:太极集团、达仁堂、同仁堂、健民集团、红日药业、华润三九和中国中药等;2)疫苗:看好小孩苗复苏和成人苗放量,关注:智飞生物、万泰生物、康泰生物和百克生物等;3)消费药械:关注:华东医药、长春高新、兴齐眼药、泰恩康、爱博医疗、鱼跃医疗和美好医疗等;4)零售药店:一心堂、健之佳、漱玉平民、大参林、老百姓和益丰药房;5)医疗服务:爱尔眼科、通策医疗、三星医疗、普瑞眼科和何氏眼科等;

  本周投资组合:康缘药业、以岭药业、鱼跃医疗、三叶草、广生堂、众生药业等。

  十一月投资组合:联影医疗、开立医疗、智飞生物、康泰生物、九典制药、一心堂。

  风险提示:行业需求不及预期;上市公司业绩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好的,我已阅读您的要求,以下是根据您提供的报告内容和格式要求生成的Markdown文档:

中心思想

医药行业投资主线:疫情防控与长期增长

  • 短期投资策略: 疫情防控仍是医药行业乃至整个市场的主流投资主线,受益于精准防控措施的优化,医疗新基建、疫苗、中西药防治等领域具有确定性需求,将涌现强势个股。
  • 中长期投资展望: 2023年医药行业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基本面和政策面均释放积极信号。医药制造、科技和消费将依次崛起,关注进口替代、自主可控、创新药、消费升级等细分领域。

主要内容

1. 板块观点及投资策略

  • 市场回顾与展望: 医药生物板块跑赢大盘,中药细分领域表现突出。短期关注疫情防控,中长期看好2023年医药行业复苏。
  • 投资主线: 疫情科学精准防控、医药制造崛起、医药科技崛起、医药消费崛起。
  • 细分板块观点: 医疗器械、CXO、中药、疫苗、科研服务、生物制药上游、医疗服务、药店、近视防控等细分领域投资机会分析。
  • 投资组合: 康缘药业、以岭药业、鱼跃医疗、三叶草、广生堂、众生药业等。

2. 本周专题:大力推进医院防疫设施建设,增量需求催生相关板块机会

  • 政策背景: 国务院联防联控发布会强调加强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和救治资源准备,包括定点医院建设、方舱医院建设及发热门诊建设。
  • 定点医院建设: ICU床位比例提升至10%,有望带动配套设备增量超200亿元。
  • 方舱医院建设: 方舱医院数量增长,有望带动配套医疗设备进一步放量。
  • 发热门诊建设: 发热门诊应设尽设,有望带动多种医疗设备实现增长。
  • 投资建议: 推荐防疫防控设备、医院设施工程建设等相关板块。

3. 医药行业事件梳理

  • 行业事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中医药统计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发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过程中审评计时中止与恢复管理规范(试行)》、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布《与恶性肿瘤治疗相关中药新药复方制剂临床研发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 个股事件: 恒瑞医药JAK1抑制剂「艾玛昔替尼」治疗特应性皮炎国际 III期临床成功,为国产首个、云顶新耀IgA肾病靶向药物在国内申报上市、神州细胞 2 款新冠重组蛋白疫苗 III 期结果积极,头对头辉瑞 mRNA 疫苗优效、荣昌生物泰它西普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针对重症肌无力

4. 医药板块一周行情回顾及热点跟踪(2022.11.14-11.18)

  • A股医药板块表现: 申万医药生物板块指数上涨6.15%,跑赢沪深300指数5.80%。
  • 港股医药本周行情: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涨7.98%,跑赢恒生指数4.14%。

5. 风险提示

  • 行业需求不及预期
  • 上市公司业绩不及预期
  •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总结

本周医药行业周报分析了医药生物板块的市场表现和投资策略。报告指出,短期内疫情防控仍是投资主线,医疗新基建、疫苗和中西药防治等领域具有确定性需求。中长期来看,2023年医药行业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医药制造、科技和消费将依次崛起。报告还分析了医疗器械、CXO、中药、疫苗等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并提示了行业需求、公司业绩和市场竞争等风险。

报告正文
摩熵医药企业版
9大数据库,200+子数据库,一站查询药品研发、临床、上市、销售、投资、政策等数据了解更多
我要试用
1 / 22
试读已结束,如需全文阅读可点击
下载全文
如果您有其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咨询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最新报告
关于摩熵咨询

摩熵咨询是摩熵数科旗下生物医药专业咨询服务品牌,由深耕医药领域多年的专业人士组成,核心成员均来自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和行业标杆企业,涵盖立项、市场、战略、投资等从业背景,依托摩熵数科丰富的外部专家资源及全面的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1W+
医药行业研究报告
200+
真实项目案例
1300+
业内高端专家资源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市场洞察与营销赋能
分析市场现状,洞察行业趋势,依托数据分析和深度研究,辅助商业决策。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立项评估及管线规划
提供疾病领域品种调研、专家访谈、品种立项、项目交易整套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产业规划及研究服务
以数据为基础,为组织、园区、企业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趋势线索。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多渠道数据分析及定制服务
帮助客户深入了解目标领域和市场情况,发现潜在机会,优化企业决策。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投资决策与交易估值
依托全球医药全产业链数据库与顶级投行级分析模型,为并购、融资、IPO提供全周期决策支持。
立即定制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定制咨询

400-9696-311 转1